带着想彻底放松一下的心情去看了《雪人奇缘》,却发现真的会发自内心大笑和跟着全场欢呼,可以算是很有惊喜了,毕竟我自认为还是笑点挺高的一个人。
如果带着小朋友去的话,用100分钟的时间,去感受善良勇敢的少年之心,壮美奇绝的祖国河山,还有令人惊艳的想象力,我觉得会是挺开心的体验,大概是国庆档最适合全家老小一起观看的影片了。
梦工场的动画一般都不会讲特别深奥的道理,但重要而简单的道理,往往更容易被忘记。
人一旦长大,就不得不陷入成人社会的规则,而把小时候所相信的美好世界深深埋藏在心底。
那些发自内心的善意,会因为现实而止步;那些一往无前的勇气,会因为未知而退却;那些关于自然和魔法的无限想象,会被书本上的科学公式所取代。
但我还是固执地相信,这些才是真正应该让所有孩子都明白的事,哪怕只有短短几年也好,总会在心里留下微微的一簇火花,照亮现实世界的孤独前路。
先聊聊善良。
真正坦诚的赤子之心是女主角小艺和雪人大毛之间的牵绊,你饿了我就去找吃的,有坏人想抓你回去我就保护你,你想回家我就千里万里也要送你回去。
貌似上一个这么千里相送的还是《倚天》的少年张无忌送杨不悔,但那还有长辈托孤的因素。
小艺送雪人回家,就真的是——只要你想,只要我能。
并且,她也真的做到了。
反观雪人对小艺的回报,默默带她走过明信片上心心念念的风景,修复+升级了父亲留下的小提琴,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竭尽所能保护小艺和她的朋友们。
这难道不就是善意最初的样子吗?
莫因善小而不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古老的道理,其实是跨越了东西方文化,也跨越了物种限制的。
用电影这种最具象的形式来传承,给小朋友留下的不仅是道理本身,还有更多伴随着欢笑与感动的情绪体验。
然后我想说说勇气,它好像真的是随着年龄递减的一种存在。
影片开头,是小艺拼命打工赚钱的一小段情节,为了去看看爸爸留下的明信片上那些地方。
其实,可能每个人小时候都有对着世界的憧憬,想要去走走看看那些未知的远方。
但真正有了经济能力的时候,却永远觉得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心里的世界慢慢变得越来越局限,只能为眼前琐事奔忙,而把远方变成了永远无法抵达的梦想。
所以,可能更幸运的不是被送回家的雪人,而是遇见雪人的小艺,在她还有勇气跳上船说走就走的年纪。
能为了心底的善良和对远方的憧憬,鼓足勇气立刻出发,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点萌又拥有强大魔力的雪人,就像所有小时候我们曾经相信过的梦,只要有勇气,也许就真的会实现呢?
最后,整场电影下来,我所有的大笑与欢呼都来自关于自然的奇幻想象。
想象力这件事,在今天真的是却来越稀缺了,学校与书本能传授的是知识,但真的很难培养想象力。
但天马行空的想象,难道不才是推送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吗?
想要像鸟儿一样翱翔天空,于是有了飞机,想要在千里之外传递信息,于是有了电话……如果文明都要靠刻板传承,我们大约还在用着马车与信件吧说回电影,最惊艳的设定是雪人控制自然万物的魔力,竟然是来自低声吟唱。
我一直相信动植物虽然听不懂语言,但都听得懂音乐,也一直相信自然万物之间自有共鸣,所以这个设定特别能戳到我。
片中给我留下印象特别深的镜头,并不是最后主角惊险获救的场面,而是历险过程中一次次小细节——是一朵小小蒲公英长成巨大的降落伞,是油菜花田瞬间翻滚成汹涌的花海,是乐山大佛一曲终了遍山花开,是云彩变成小锦鲤的形状飞跃珠穆朗玛峰,是一声吟唱之后来自星空的回应:“Hi,我在”。
如果你还相信善良和勇气,相信想象力的美好,还坚持认为这些对这个世界其实很重要,那么去影院看《雪人奇缘》的时候,相信你也会跟全场一起大笑和欢呼的。
那些重要而简单的事,总要有人记在心里才行。
比想象中好看很多,出乎意料,而且是我看过的中国元素最接地气的非纯国产动画电影,中国风布遍全片,真是还原,还种草了一大堆景点哈哈哈,赞 。
能看得出来电影制作人员有花心思研究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而不是随便出现一双筷子甚至穿上和服就说是中国风。
情节方面肯定是比较简单的了,非常适合国情假期带小孩子一起全家观看
珠穆朗玛峰雪人,和尼斯湖水怪齐名的神秘生物。
几百年来,人们为雪人是否存在而争论不休。
作为一名神秘学爱好者,我当然对此秉持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
大自然对于钢筋混泥土中居者的吸引力,很大一部分不正是来源于这些若隐若现、若有似无的存在吗?
《雪人奇缘》满足了一部分神秘学爱好者的心愿,将这个传说中的生物搬上了大银幕。
在尼斯湖水怪被数次改编成电影之后,珠穆朗玛峰雪人也终于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但不同于水怪的阴郁可怖,作为主打合家欢的动画电影,梦工场将雪人“萌”化了。
柔软雪白的长绒毛,清澈空灵的大眼睛,还有那些被刻意设计的如幼童般的小动作……在“萌物”大行其道的影视市场上,雪人的形象轻而易举博得了观众的好感。
萌,象征着无害,萌物天然地易被归类到真善美的阵营。
当社会集体情绪因高压的生活环境而越绷越紧时,萌物意味着一个可以让我们卸下防备的时刻,一个能够把对世界的敌意流淌而过的出口。
所以《银河护卫队》中的树人格鲁特仅凭一句台词就俘获了大量人气。
雪人大毛若想在主流审美体系中获得大众(尤其是女性和孩子)的喜爱,“卖萌”便成了不可或缺的技能。
它胖乎乎毛茸茸,它会睁大眼睛歪着脑袋听你说话,它在乘火车时会把头探出去吹风,它忠于友情并拼尽全力维护朋友的人身安全……这些特征,和“人类最好的朋友”狗狗如出一辙。
讲述人与动物之间情谊的电影,十有八九都是催泪弹,养过宠物的人尤其易被这弹药击中。
因为这情感不暧昧不复杂,没有了我们日常中的巧言令色,只剩下了人类最珍视也最稀缺的东西——忠诚、默契与爱。
雪人大毛与女主角小艺之间的感情便是如此:两个都需要被救赎的灵魂遇到了彼此,一个微小的动作和眼神便融化了对方的铠甲,从此生命与生命之间产生了牢固的纽带。
相比于单纯讲述跨物种情谊的影片,《雪人奇缘》的题材显然更偏向奇幻。
既然采用了动画的形式,并搬出了传说中的珠穆朗玛峰神秘生物,那不妨把想象力释放得更为彻底一点。
当小艺、阿俊和鹏鹏跳上货船,决心护送雪人大毛回家的这一刻,《雪人奇缘》便正式拧开了想象力的阀门。
雪人与狗狗的不同之处在于,雪人拥有强大的魔力。
这一设定不仅帮助主角们在一次次危急时刻化险为夷,影片基调也因此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几乎所有的少年,都做过一个有关出门远行的梦,在地图上描出一条又一条线,期待有一天能真正用脚步去丈量;也有很多少年,做过一个关于神秘朋友的梦,那个最酷的朋友可以带领他去领略更加斑斓的世界;或许还有一些少年,做过有关于魔力的梦……观看《雪人奇缘》的过程,仿佛一次少年梦成真的过程。
相信小艺在跳上货船追随大毛前的那一瞬间,观众在现实中也经历了无数次类似的心理斗争:是转头回归到原定的轨道,继续过枯燥但安全的生活;还是不顾后果地跳出围城,与庸常的生活脱钩?
本片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国,主角们的冒险途径的地方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旅游胜地。
大山大河,名胜古迹,在影片中不再是高饱和色的“网红”照片,也不再是人山人海的拥挤场面,大毛施展魔力,将我们熟悉的地方变成奇妙幻境,的确令人有一种叹为观止的感动。
在野外饥肠辘辘时,大毛利用魔力,让蓝莓树提前结果。
哪知魔力失控,蓝莓大过足球,主角们不得不展开了一场“蓝莓大逃亡”。
抵达黄山时,不巧遭遇追捕队。
大毛把蒲公英变成巨大的降落伞,载着几个孩子越飞越远。
之后戈壁逗趣,竹林谈心,油菜花海幻化成真正的海浪,将载着主角的小船从云南小镇一直运送到乐山大佛脚下。
至此,小艺终于明白,原来一路上不仅仅是自己在护送大毛,也是大毛在默默地帮助她完成夙愿。
乐山一幕,堪称全片最唯美的片段。
至此,阿俊的“宝贝战靴”在淌过污泥后变成了真正的战靴,小艺也解开了父亲去世的心结,重新奏起了小提琴。
大雨应着琴声而落,弥勒佛的眼中蓄满雨水,仿佛因这乐声的悲切而落泪。
雨过天晴后,石刻的青苔上竟开满了白色小花,仿若生命的回春。
主角们再度上路了,大佛低垂着眼眸,神色慈悲,仿佛在目送他们离开。
最后一行人抵达了喜马拉雅,雪山巍峨,云遮雾罩。
正反两派的最终之战也在这里展开。
大反派在雪人大毛的魔力下坠落悬崖,“伪反派”波老板也得救并助力了雪人大毛回家之路。。
主角们一路跋涉,领略过中国各种地貌和气候,但在《雪人奇缘》的设定之中,他们不需要理会环境的凶险,不为食物和水源所困扰,甚至在雪山上也不太担忧高原反应和体温下降。
在某种程度上说,原本变化莫测的大自然在这部电影中不仅是赏心悦目的背景装饰,更成为站在了主角阵营的重要角色。
主角们冒险途中唯一需要与之抗争的,只是人性中的恶。
值得一提的是,《雪人奇缘》在国庆档上映,相比其他慷慨激昂的主旋律大制作电影,这一部合家欢的动画片似乎显得有点特别。
但剥开奇幻冒险故事的外衣,影片表达的核心是最能引发中国人共鸣的家庭观,而一张张美如仙境的风景画,向世界输出中国印象的同时,也以极温柔的方式唤起了国人的自豪感。
他三岁半了,我们三个一起看了这部片子景色美到让我觉得,不论人类多么努力,你都不会知道自然可以美成什么样棋子儿看到雪怪摔下来,小盆友们被抓,小一被推下悬崖的那刻,皱着眉头,面向我跟我翻脸:“你为什么让我看这种片子”他爸说:“你再等等,他们会反击的,等等”棋子儿坚持看完,释放了心里的那种愤怒,过来抱我以中国为背景,能拍的这么美,真的很欢喜,心里莫名的喜欢!
这次的故事背景放在中国,所以代入感还是很强的。
影片中雪人与人相处从害怕到相互了解沟通后成为伙伴,展现了物种间的包容性,应该也是希望人类种族之间也能够和谐共处,在相互了解之后能够消除歧视。
电影也在有意无意中透露出要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但是更多的还是情感上的问题,伙伴间的友情,家人间的亲情,虽然都是老生常谈的切入口,但是还是能触到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上周末我原本是不打算进影院的,因为前一周带着Michael君战战兢兢开高速,跑去看《星际探索》和《肖申克的救赎》25周年特别放映,有点疲掉了。
所以,如果不是ABC女孩Angelia的提议, Michael君对于《雪人奇缘》是没有观看意愿的,我们也没提前做任何功课,除了看过一趟预告片。
其实,我对这部东方梦工厂和梦工场动画携手、中美合拍的动画片,还心存一些些保留,可是,从走进影院排队购票那一刻起,我心里的好感度有点始一点点拉伸,因为竟然接近满场,这导致我们一大三小四个人,不得不分成两排三处就座。
进场后我观察了一下,确实是一个合家欢的场子,拿着爆米花和巨大可乐的西人孩子们叽叽喳喳地牢牢占据着整个影厅,这也不由得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影片一开场,雪人逃亡的段落,规范短小而毫无新意,待到雪人蹦跶到典型上海特色的老城厢老公寓房的顶楼,我才稍微直了一下身子;而小艺的奶奶的“酒坛子”造型,以及念叨叨“Busy, busy, busy……”的猛一亮相,我眼前开始冒出一点光——结束后查到给奶奶配音的是“上海的女儿”周采芹,这位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女儿,1960年代以苏丝黄的演绎红遍伦敦舞台,随后在银幕上成为第一位华裔邦女郎,1990年代的《喜福会》以及近年《惊天魔盗团2》里都有她的打眼表现。
回到《雪人奇缘》影片本身,它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设定,简单一个词就是“回家”,首先我认为这是非常好莱坞式的俗套,甚至还有点生硬:话说上海女孩小艺因受困于父亲过世的情绪低谷,希望通过忙碌赚钱来积累旅费,重走一遍父亲生前游览过的祖国大好河山,当她在老公房顶楼发现逃出坏蛋大BOSS实验室的珠穆朗玛峰雪人大毛时,骤然就同情心泛滥热血上身了,决定帮助大毛重返家乡,与父母亲人团聚,而小艺的两位邻居好友也是一对表兄弟的阿俊和鹏鹏,跌跌撞撞中跟随着小艺,陪伴大毛踏上了返乡之路……这确实是一个俗套,不过,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有效的典型套路。
当黄浦江畔的灯光秀闪耀起来,小艺他们和大毛跳上货运江轮的甲板,沿着长江溯流而上,悠悠青山两岸走之时,随着白蓬蓬、毛茸茸的大毛萌性和魔性一路走一路爆棚,这部动画片的高光亮点才渐渐地一一铺陈开来。
黄山、千岛湖、乐山大佛、香格里拉,当然还有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这些中国地理教科书中和大众热门旅游攻略里的标志性景点,就这样有些刻意却不算违和地植入了这个三人一毛怪组合的说走就走、一路向西任性行程里,植入了这场有N多致敬模版的环游记、旅行记或者历险记里。
纤微毕现的神奇动物在这里!
当我们看到银幕上这个“西游记”小组乘坐“蒲公英热气球”穿梭于崇山峻岭、泛舟于波光粼粼的湖光山色、有才华魔性滔天地“冲浪”于油菜花田、锦鲤造型地腾云驾雾飞天翱翔、法相庄严琴声如诉中花开在眼前……当然还有引发影厅里一片笑声的天上降下大只蓝莓爆浆雨,高原之舟牦牛群体性开启暴走模式等。
《雪人奇缘》终场时,我听到影厅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忍不住在这里插一句,从技术层面上说,《雪人奇缘》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不是一个维度上滴啦。
)后来发现《雪人奇缘》的导演及编剧吉尔·卡尔顿曾是《怪兽电力公司》的编剧——那边厢是毛怪帮助女孩阿布回家,这边厢是女孩小艺帮助大毛回家,新瓶旧酒里,《雪人奇缘》首周末一亮相就成为北美票房冠军,烂番茄网站上也保持着80%的好评度,殊为难得。
我觉着,亮眼表现的背后,是成熟的工业技术和奇丽自然风光的一次合缝对接。
掌声响起,合作共赢,很好的献礼。
小女孩小艺在自家楼顶偶然发现了小雪人“大毛”, 在得知它来自遥远的珠穆朗玛峰后,便和另外两位小伙伴鹏鹏、阿俊一起,经历艰辛与考验,穿越祖国3000公里,最终护送小雪人与家人团聚。
在旅程中,“大毛”化身团宠,和小伙伴们结伴同行,欢声笑语不断,并一起度过难关,完成使命,被誉为新一代的“大萌友”大毛是一只来自珠峰的神秘生物,全身毛茸茸的,黑溜溜的大眼睛超级可爱,让人忍不住想拥抱它。
而且雪人大毛还拥有独一无二的设定:它有控制大自然的能力,也有很强的音乐天赋。
买掌阅免费会员时送了一张雪人奇缘的电影票,我本来是对这种类型的电影不感兴趣的,但是免费的电影票也得去看呀,豆瓣评分7.5分,也到了我看电影的标准了。
多亏如此我才能有机会看到这个电影,旅行,这是电影最触动我的地方。
因为我也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事实上我没怎么旅行过,生活所迫或者是没有行动力吧,但是对旅行的渴望从我高中时就在积累,在我的心中,越来越强烈。
这是一部美国的电影,不过旅行的地点是在中国,电影里的地点应该都是真实的场景,不过只有乐山大佛标出了名字,其他的地点不知道是哪里。
中国好美呀,无论是城市的丰富还是大自然的美丽,我认为都有独特的地方, 鹏鹏,阿俊,小艺,带着我一起经历了这场旅行,那种跟着音乐 ,与大家一起的感觉,难以形容,只觉得全身的所有细胞都被调动,百分百的投入其中,这样奇妙的旅行虽然不可能拥有,却跟随着电影真实的经历了一次 ,看完之后,我心中对旅行的渴望,对旅行所有美好的期待都达到了顶点,一生绝不能普普通通的活着,这么大的世界,这么多美丽的地方,怎能不去探索。
我相信这不只是一个给小孩子看的电影,那其中蕴含着的东西,深深地触动了我。
雪人大毛的设定是拥有萌力加魔力,他只是一个吃到好吃的会开心,有伙伴会快乐,看到坏人会害怕的小朋友;可在外人眼里,他却拥有操控自然的强大魔力。
大毛需要被保护但也无所不能,在一路护送大毛,穿越祖国的过程中,小艺经历了许多艰辛和考验。
最终大家合力一起打败邪恶势力,让大毛和亲人团聚,也在其中收获了自己的成长,以及明白了如何去珍惜和爱自己的亲人。
不管是小艺,还是鹏鹏、阿俊,他们都在一路的旅程冒险中完成了自我蜕变。
电影本身内容没问题,但是。。
美国套路美国思想美国行事作风,只有故事地点是中国,不觉得僵硬奇怪完全不搭么,我们中国会有人开着直升机在城市上空扰民?
会有人像黑社会一样拿着武器到处跑?
枪支管理法了解一下?
会有人一声不吭的就和别人的可乐开别人的船破坏人家的田地?
整坏了还一点愧疚都没有?
为了抓一个动物沙人?
槽点太多根本🤮不完,入乡随俗了解一下好么。
体感太差了吧,全程二倍速。
下次这种美国式电影拜托别拿我中国当背景,我们中国不这样。
纯粹看完电影一时激愤,不喜勿喷。
美国人拍中国故事,这部算是很不错的作品呈现了。把中国的山海河川唯美呈现在全世界的大银幕上,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汪可盈配音小姑娘毫无违和啊,真是越来越出息了(误)……以及,乐山大佛什么时候才会像片子里一样竟然没有一个游人……
挺简单粗暴的 中国人看还是挺奇怪
画面好,剧情一团乱麻
细节有点粗糙,整体很棒了
补阿瑟配音看的,结果张子枫这个配音……未免也太不上心了,全程可以脑补她的脸演完。中文版fix you也挺可怕的
低龄
1.全片我最喜欢最向往的段落就是油菜花海里冲浪,真是美不胜收、惊险刺激、梦幻无比;2.乐山大佛的段落意外响起 Coldplay《Fix You》改编版时,实在太惊喜了;3.小艺在乐山大佛下拉小提琴使百花盛开+珠峰下大桥中拉小提琴生出绚烂极光,没准会让某些小朋友喜欢并想学小提琴?4.乘巨型蒲公英飞翔、繁花锦簇大树下仰望星空、腾鱼云驾迷雾“登”珠穆朗玛峰……那些浪漫奇特的想象力让我再次感受到自己对动画的偏爱;5.在雪人大毛身上看到大白+E.T.+毛怪+没牙仔+史迪奇……的影子;6.剧情编排感觉中规中矩,为了建构故事、制造笑点,在一定程度上无视了不少细节、降低了内在的逻辑性,诸如一路上的食宿等问题都被简化甚至忽略,好些人物的着装与“暑假”时节不搭……虽瑜难掩瑕但也不妨碍我收获一次愉快的观影经历。
看預告就知道是委外的壓成本動畫電影,品質也差夢工廠前面幾部作品一截。還有這部作品夾帶的政治意圖讓人反胃。
挺好看的 没买成3D场感觉有点亏 以及陈飞宇这个配音emmm
有点低幼,不管什么动物到了这种动画电影里都是狗的属性,别去思考它的低幼逻辑,看看卡通版的中国风光还是挺养眼的。
做一个好动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5
很有童趣的一部动画片,老幼咸宜。
预算:7500万首周末票房:2061万北美票房:6082万全球票房:1亿7936万上映日期:19.09.27-20.01.02上映周数:14周分级:PG最高院线数:4248北美最高排名:1发行方:Universal
发自内心想看陈飞宇演同志电影。
画面美
很久没看过如此低幼的动画片了
这种故事……不提故事了,这种日常生活连唐人街越南那片儿的都不是这么过日子的,好吗?你们参考的模版可能是牙买加人~
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景色优美如画,感情至真至纯,子枫的配音让我自动屏蔽了这部电影的缺点,可能在剧本上还有些欠缺,但至少做出了一部老少皆宜,全年龄段都适合观看的电影。
刻板印象好多,搞笑细节老套,融合了中国风的元素并不能买什么帐...看得有点尴尬。但是胜在画面和音乐。
作为一部中国元素的动画电影,执行得很彻底,地点是中国,大街小巷都写着中文,唯独配音是英文。甚至还有汉庭的广告,估计这个广告只有中国院线才有。三位主角的形象值得表扬,不再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长相,而是中国人真正的长相。中国人不再是被丑化的对象,而是代表着善良、正直、勇敢、坚强。阿俊叫小艺不要乱来,小艺仍然选择咬牙跳上轮船,这一幕又体现了中国女性有独立思考能力、敢于追求想要的东西而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影片画面绝美,巨型蒲公英、油菜花海浪、乐山大佛鲜花盛开……想象力十足。但是剧情还是太老套了,还和《雪怪大冒险》撞了题材,而且拍得还没《雪怪大冒险》有深度。剧情上唯一的亮点是小艺无意间发现明信片上的地方她全都去过了,才恍然大悟是大毛故意带她来的。PS:一部手机换一条船,这也太划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