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十年都有它的动作片代表作——甚至是一整套电影系列。
虽然时至今日,动作电影的纯粹性早就被拆解得七零八碎,融入到了各种其他主题里,为他人作嫁衣去了,但这并不妨碍一代又一代的动作电影人为之付出不懈努力,并深刻地影响着其他电影作品的影像风格。
在21世纪前十年中,好莱坞祭出了《谍影重重》,欧洲祭出了《玩命快递》。
两者将写实的搏击风格重新带回到了大众视野当中,一个影响了之后所有间谍电影的风格套路,一个捧出了末代动作之王郭达·斯坦森。
而《谍影重重》以其凌厉的动作风格和疯狂的镜头剪辑,几乎重新定义了整个动作电影的新标准——忘了布鲁斯南回合制的打斗戏吧,现在是杰森·伯恩们的时代。
《谍影重重》三部曲的身上,最闪光的地方恐怕就是那种精心设计的一气呵成。
汽车追逐,上房揭瓦,徒手搏击,精悍枪战,一切都围绕着合理的剧情以及丰富的人物而良好运转。
甚至是比于正传相形见绌的《谍影重重4》,在剧本和拍摄质量上也要比同期的动作电影高出一级——但毕竟黑历史。
同时,三部而自止的《谍影重重》系列有着一种罕有的贵精不贵多的职业素养,在创意进入枯水期的今天颇为难得,格外可贵。
然而在泡沫横生的这几年里,我们已经见过了太多IP的起尸还魂。
有的铺张浪费有的贱卖情怀,有的莫名其妙有的没玩没了,只有少数能够算得上不孚众望。
空挂着reactivate的名头,却鲜见能有《侏罗纪世界》《原力觉醒》这般高质素的,更不用提《奎迪》和《疯狂麦克斯4》了。
但就《谍影重重》的量级,如果在制作上能有此前一样扎实,重塑活力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的确,《谍影重重》影响了007、《碟中谍》等一系列间谍电影的风格走向。
但《谍影重重》不是007,马特·达蒙也不是汤姆·克鲁斯。
IP和主演的特点决定了其生命的持续力。
《谍影重重》的故事本身是角色驱动而非事件驱动,独特的镜头语言和动作设计不过是表象。
观众关心的是杰森·伯恩是如何一步步解决围绕在身上的谜团的,而不仅仅是为了看一个被追杀的男人是如何用锅碗瓢盆打爆杀手的头。
《谍影重重4》的败因或许就在于此。
而《谍影重重5》找回了主演马呆萌和导演保绿草之后,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
但在《谍影重重3》中就完美谢幕的故事究竟该如何续写,恐怕还需要继续琢磨。
但无论如何,《谍影重重5》都可以算是2016年夏季最为扎实可靠的续集电影了。
作为一部动作片,《谍影重重5》非常不错。
但作为一部伯恩电影正牌续集,《谍影重重5》却显得准心不稳。
好的谍战动作片一直有着紧跟时政的倾向。
不管是越战冷战还是反恐战争,不管是挺身而出还是反思诘问,只要具备了时效性,就算得上是不落窠臼的良好方法。
然而《谍影重重》三部曲的最大功臣之一托尼·吉尔罗伊在接任《谍影重重4》导演之后惨遭出局,无缘参与《谍影重重5》的剧本,使得保罗·格林格拉斯亲自上阵,几乎再现了《绿色地带》暴露出来的炫技和失控。
所谓“后斯诺登时代”的谍战内容老套得不假思索,换成任何一个密谋合作事件都毫不违和。
而为了将这个部分和没有什么理由重新出山的杰森·伯恩联系起来,《谍影重重5》可谓是煞费苦心收效甚微,最终还是落回了公报私仇的层次上。
公平地讲,“后斯诺登时代”其实根本就算是一个伪命题,好的故事早就《全民公敌》了,何必留到近20年后才老调重弹。
无论是《天幕危机》《幽灵党》还是《神秘国度》,统统没有走出老路子——后者甚至早在整整20年前就已经玩了一遍泄密救场的套路。
至于一系列跟风的黑客电影——没错我说的就是迈克尔·曼的“遗”作《骇客交锋》——更是毫无必要不知所云。
社交网络发达至此,再来谈个人隐私和自由权利的辩证关系(而且还没空谈),搁在一部动作戏主导的间谍电影里,显然是多此一举。
《谍影重重5》就陷入了这种总是想“搞个大新闻”的怪圈中:每当电影想要强调所谓“CIA要求社交媒体开后门”的“大事件”上的时候,整个节奏就开始凝滞和呆板。
明明有着非常激动人心的一系列动作设计,无论是开局的雅典追逐戏还是高潮的PK大战都可圈可点,偏偏要让位给印度人讲IT,颇为可惜。
而几位主演在电影中的表现似乎也反映了这种迷茫的情绪。
汤米·李·琼斯的表演——如果能称得上表演的话——死气沉沉,和《谍影重重4》里用力过猛的爱德华·诺顿走向了两个极端,完全无法和三部曲的克里斯·库珀等人相提并论。
新科奥斯卡最佳女配艾丽西亚·维坎德依旧没有摆脱“大片花瓶”的形象,似乎只有低成本文艺片才能激发她的灵感。
相比之下,法国文艺中年文森·卡索的“典型欧洲反派”形象就显得不那么无聊了。
干脆利落的动作戏和杀气腾腾的表情,再怎么说也要比定了型的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有意思。
重新演回杰森·伯恩的马呆萌的心思似乎都花在了过了鲜肉期的腱子肉上,整部电影台词量少的惊人,好像就是在说“反正整个角色都在三部曲交代完了大家知道我是谁就够了”,与其说是Jason Bourne,不如说是Just Boring,连马呆萌自己都觉得无聊和无趣。
总的来说,作为一部《谍影重重》正牌续作,《谍影重重5》对赶时髦的盲目追求让它失去了三部曲时代的迷人和过人之处。
但其本身的高质量和强大的导演和动作设计仍然能够提供很多乐趣。
搞活一部谍战片是很难的。
即便是手握《碟中谍》的派拉蒙,即便是军事小说之王汤姆·克雷西,也难以帮助克里斯·潘成为下一个《杰克·莱恩》。
而环球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避免杰森·伯恩的叙事核心始终都是人物本身,而非独立事件,这也正是《谍影重重》和其他间谍惊悚片相区别的关键之处。
然而《谍影重重5》的整体令人感觉更通俗化,更强调动作戏份,而非聪明的故事,循序渐进的人物和情节发展。
这让《谍影重重5》中的杰森·伯恩显得比三部曲时代更苍白,而那些期待另一部引人入胜的和充满智慧的惊悚片的观众们也难以得到满足。
《谍影重重5》的公式化剧情虽然老套而重复,但并不是乏善可陈。
但斯诺登、棱镜门和维基解密对时下间谍电影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至今仍然没有一部“后斯诺登时代”电影能有个合情合理不显累赘的故事——《谍影重重5》也不例外。
尽管如此,作为这个夏季最扎实最全面的电影(没有之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是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杰森·伯恩。
只要搁进去一个本·阿弗莱克就行。
Jason Bourne从火星上被救下来之后,终于回归了。
和之前的几部相比,虽没有推陈出新,但与时俱进。
难民问题,社交网络隐私问题,大数据分析的各种Fancy应用,在电影里面都有体现。
手持摄影,快速剪辑,近身格斗,肾上腺素终于在今年飙了起来。
因为Jason Bourne 的好基友 Nicky 会领便当,剧组给 Jason 便安排了一位高冷心机girl: Lee (瑞典妹子 Alicia Vikander饰演) 作为Jason Bourne的贴心帮手。
Vikander 妹子向我们展示了CIA里的大数据分析技术。
第一个应用就是关联分析。
利用社交网络以及个人的各种各样的隐私信息,迅速找到突发事件背后的幕后黑手。
Nicky妹子就是被这样抓到的。
第二个便是人脸识别技术。
在CCTV监控镜头的实时视频里,迅速找到目标人物。
这个技术在别的电影里面也有体现。
在国内,也有几家风头正进的人工智能公司做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比如 格林深瞳,Face++等等。
第三个就是实时预测。
这个主要体现在交通行为预测上。
Jason Bourne骑着摩托车,CIA agent在后面紧跟慢跟,Vinkander 在总部能够实时看到Jason Bourne的预测路线图。
后来 Jason Bourne的死对头根据预测埋伏好开始狙击任务。
这个场景里面我觉得有Bug啊:1. 狙击手既然是提前埋伏好,按理说应该实在Jason Bourne的前面,也就是说狙击手应该看的是Jason Bourne的正面,而不是其背面。
2. 即使 1 成立,Nicky 妹子从摩托车上摔下来也应该是趴着着地,而不是背面着地。
3. Nicky倒地后,狙击手的视觉是Nicky的侧面,打出的最后一枪则是从背后打到Nicky。
本文首发 俄亥俄华人论坛 俄亥俄华人圈 : http://ohiocss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7&extra=
本片大陆特供3D以及IMAX 3D。
强行转制3D会降低亮度,从而损失清晰度。
又因格林格拉斯导演凌厉的拍摄风格,观影效果便会大打折扣,违背了影片主创的初衷。
绝大部分院线将所有场次排给3D,少量的2D场次多是中文配音版本。
请抵制特供3D场次,尽量选择2D场次观影。
如果此次特供3D票房较高,片方便有可能继续将原片转制成特供3D格式引进内地(先例有《超验骇客》《机械战警》《2012 3D》及可能年内以3D格式只在中国大陆重映的《终结者2》),观影体验的质量如何保证?
(/TДT)/
送别了不伦不类的第四部,马特达蒙回归,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回归,熟悉的风格也终于一起回归了。
冷峻写实的实干主义一向是该系列独树一帜的特色,不要耍帅式的打斗,不要炫技式的高科技,一切行为准则都以目标导向任务驱动。
轻易不出手,出手即杀招。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这年头要找个不废话不撩妹不大把撒钱充款爷到处招摇的低调特工也是真心不容易,大家都是公务员,花着纳税人的钱,心无旁骛做任务才是正道,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
这一部取材于时下热门的网络安全主题,诸多情节包含有对现实的直观影射,甚至有些人物都依稀能找到原型。
比如已逝的苹果教父乔帮主,如果以阴谋论过度解读之,他的死似乎都一下子变得疑云密布。
结尾那段追车戏在我看来算是本片败笔,不仅拍得拖沓冗长,而且比之所营造的紧张感,反倒更像是突出汽车品牌性能的广告展示。
总的来说,第五部给我的整体观感还算是不错。
当然,北美烂番茄指数评价一般也可以理解,毕竟对本片的高期待值摆在那里,这部比之该系列前三部曲来还是有所不及。
而我看完后最大的槽点,却是本片的中文字幕翻译!
(暂时只回忆起这几处,欢迎补充)开篇第一句字幕翻译“让我们用SQL语句摧毁他们的数据库”。
先不说用SQL摧毁数据库这种技术性问题了,请问把他们的数据库摧毁掉之后,黑客上哪儿去下载她要窃取的资料?
枪战片里常见的“Alpha Team,Bravo Team”被直译为“阿尔法小队,布拉沃小队”,姑且就当是译者不熟悉这类特种名词。
片中反派特工asset被翻译为“埃塞特”,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人名。
在《谍影重重》系列里,CIA对其下属的潜伏在世界各地专门执行暗杀任务的所有秘密特工都统称为asset。
Jason Bourne过海关时被检查证件,工作人员屏幕上显示绿标“clear”(审核通过),而中文字幕翻译为“执行清除”。
最瞎的一处,希腊广场抓捕行动中,特工无线电汇报目标“blond hair”,意指画面上出现的Nicky Parsons(前几部里出现过的CIA女特工)金发。
而此时中文字幕赫然显示:褐色头发!
你要是枪版的做听译,误把blond听成brown也就算了,可你是有台本的啊,这种低级错误哪怕是把台本句子原样敲进电脑做机翻都不至于此…全世界的谍5都放2D版本,只有中国特供转制3D,最近还冒出个比较热门的说法,说是因为2D版本的太容易被盗录后流出枪版资源,放3D是为了防盗版…行行行,你说是就是吧…然而为什么我们国家普及了这么多年的英语基础教育,可到头来在影院里看到的却经常是初中水平的进口片字幕翻译。
有花那么大力气去审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就找不到人出来审审单词语法吗?
<图片1>
文/梦里诗书作为一个经典系列的衍生,《谍影重重5》虽有着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与马特·达蒙的回归,却也难使本当完结的花开二度绽放一如前三部曲的精彩,力挽在第四部中就已然尽显的颓势,但另一面不得不说动作场面的精彩使这部电影依旧不枉《谍影》的招牌。
《谍影5》在摄影和剪辑水平上凭借保罗·格林格拉斯的轻车熟路,依旧有着一如前三步曲的正常发挥,但剧情性的羸弱使故事显得漏洞百出,全然没有了前三部曲中一气呵成缜密的构思,崩溃的人物设定也使电影中诸多的动机难以给人以信服的逻辑,虽然保罗·格林格拉斯仍旧将电影力图维系在紧凑的氛围悬疑中,可不论是电影自身的格局还是斯诺登与社交媒体的走马观花,都使电影再难一如前三部那般干净利落并有着出色的情感沉淀。
排除作为外传没有马特·达蒙的《谍影4》不谈,《谍影5》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一场狗尾续貂,没有了充沛剧情的奠基,马特·达蒙固然仍就奉献了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演绎,但当所有惊险的动作戏码落幕后,除了所见为这一系列继续埋线外,便只用失望,它并没有如前三部曲中那种扣人心弦的惊喜,仅只是维系在了好莱坞动作电影的标准线上。
如若抛开剧情不谈,《谍影5》依旧是一部轻易便能做到引人入胜的动作片,惊险的飙车追逐与肉搏在紧凑的氛围中确做到了刺激荷尔蒙的上扬,而雅典、伦敦、柏林的游走更突显着《谍影》惯已的大片气场,在镜头摄影上不论是长焦的调度,还是手持摄影的运用,都使电影有着一如前作般的风采,相较于《谍影4》来说,保罗·格林格拉斯与马特·达蒙确将硬件拉回了这个系列的常备状态。
其实谍影三部曲本身就是一个有着非常高完成度的整体,环球在《谍影4》弃用原有人物可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无论从剧情还是情怀来说,没有了马特·达蒙的《谍影》是难以被观众所接受的,但当保罗·格林格拉斯携手马特·达蒙真正再战银幕,没有了高完成度的剧情奠基,紧凑却只是犹如爆米花电影的呈现,只是将《谍影》的归来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电影公司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考虑,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不思进取,只会炒冷饭,拿经典不断续拍,最后一定会得不偿失。
这部续集我认为应该把它剔除出谍影重重系列,观看下来非但没有快感,反倒让我止不住呕吐的冲动。
首先,影片采用手持拍摄,还特别多激烈的动作场面,2D看起来估计都有点费劲,该死的制作公司竟然为了在中国圈钱,特供转制3D版,造成2D版基本找不到。
一部动作片让我在看的过程中满心希望甚至祈祷它的动作场面快结束,这也是我看电影以来的第一次了。
用牺牲观众舒适度的代价来提高利润,制作公司你们tmd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其次,整部片子的情节简单到只需要一句话总结:一个儿子为父报仇,手刃杀父仇人的故事。
这和是不是伯恩,只有一个关系,就是只有伯恩这样的神人才能见一个干一个,并绝对不会被抓。
不过再仔细想想,这样的角色设定,貌似对每一部美国动作大片的主角来说都是通用的。
完全可以换个主角,换个电影名字,只是那样的话估计票房会完全扑街。
第三,在没有好的故事,精妙的故事创意的情况下,动作片还有最后的法宝,那就是打斗、追逐、飙车等等大场面,这部电影把这些法宝都用了一遍,不幸的是,不仅因为手持拍摄加转制3D做出了让我只能强忍呕吐冲动的眩晕动作效果以外,动作场面的设计可以说乏善可陈,毫无新意:无数火焰弹在眼前四处爆炸,飙车追逐时碾压无数背景车辆,主角打老年boss竟然还一个不小心被反制,最终被背后一枪所救,种种场面都似曾相识,没有悬念,没有惊呼,有的只是观众观影时的麻木和“早就猜到了”。
另外,影片还不时地消费斯诺登事件,并加入一个监视所有人的秘密行动的副线,想给片子加入一种高科技感,但要知道2008年的《鹰眼》就已经用过类似的主题,过了八年再用一遍只能体现出编剧的黔驴技穷和缺乏创意。
《谍影重重》一到三部已经是一个故事完整的经典系列,四完全可以当做一部别的电影,五则是狗尾续貂,希望电影公司悬崖勒马,不要毁了伯恩这个经典荧幕形象。
另外,拜托各家电影公司不要学习某些败类,再搞什么转制3D,真的拜托了!
【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剧透注意】CIA今天又吃瘪了吗?
这部电影没有特别出挑,它对前三部的借鉴堪比原力觉醒复制黏贴新希望。
而环球对第四部的态度应该也类似大部分站队正确的星战粉对前传——它并不存在。
我之所以推荐,是因为看到正片时我才发现自己有多想念马特达蒙的面瘫和观众熟悉无比的情节与对话——作为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典范,CIA的脏活又双叒叕被发现了,头头又双叒叕产生了一切尽在掌握的幻觉,某个妹子又双叒叕对伯恩暗中相助。
人群中的你躲我藏你追我赶、和另一个asset之间荷尔蒙爆棚的互相伤害、轻描淡写撩翻一堆人马直面Boss、最后在Extreme Ways响起时面瘫地走出镜头。
Bonus就是所有人会心一笑的配方:平行剪辑表现特工们焦头烂额在监控视频中找不同,然后不断通报“Agent down”或者“We lost the team”。
我看CIA也不行啊:)这集的剧情并没有推陈出新,只能算与时俱进。
社交网络巨头被CIA暗中接触,不得不允许后者通过他们的产品监控每个人。
好姬友尼基黑进系统想曝光当局,顺带揭露了让人猝不及防的爸爸梗。
主角在熟人牺牲时才能进入主线剧情的套路让她不得不去死。
RIP,流水的女主铁打的尼基。
伯恩再次入局的动机终于具备了,他那身为分析员的爸爸发起了绊脚石项目,不慎坑了儿子,CIA为了刺激少年韦伯进入项目,派文森特卡索(此处有尖叫)杀了老爹并伪造成来自“敌人”的恐袭——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突破了前四部的底线,且怎么想怎么不现实。
我相信有太多精英想挤进兰里,CIA玩这么多心眼只想要伯恩,狗血程度直逼同人。
动作场面没有太多亮点,因为都是老一套,但还是很好看的,这种实打实的招式就是适合一脸冷漠貌似老实的马达。
场景设定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开场的雅典混战,让人瞬间进入节奏,激动地感受到对啊这才是谍影重重!
临近结尾的追车戏显得有点冗长,让我特别担心出现之前撞车后伯恩放过杀手的那一幕。
别啊,全片都在心机地铺垫卡索和马达的新仇旧恨,慢慢堆积起观众的期待,让人欲求不满地想看两人的最终碰♂撞。
卡索叔叔的凌厉和冷血让人嗷的一声跪了下来,他和汤米.李.琼斯的CIA头头之间那种Enforcer和Handler的关系又戳中了我奇怪的萌点。
不是卡索不行,而是伯恩总有内部妹子帮忙。
CIA应该考虑一下,不要让任何女性参与伯恩相关项目!
这简直是给伯恩送内线。
不过坎妹的野望可是从一开始就体现的,比起前头儿表露在外的黑,她的心机被看似正义和温柔的女性形象隐藏了。
有自信把杀不死的敌人招安,还差点成功了,很有前途。
正当你以为她也被伯恩所打动时,她话锋一转,让人认清伯恩在她心中仍旧是个随时可丢弃的武器。
而对于体制内的女性一向提防的伯恩自然不会上当。
和当局斗智斗勇多年,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是菜鸟。
这个角色沉默,不苟言笑,打扮朴素,一脸憨厚,见到尼基时也没有与熟人重逢的欣喜和动容。
但是他一直在用最高效的手段保护对方,在命悬一线的时刻充当骑士,明知道狙击手会看到自己还是想冒险救人。
伯恩的人情味一直被冷漠包裹得很好,不过我们能看到他的一举一动,自然会捂住心口被这种看似冷漠实为可靠的品质打动。
没错。
邂逅逃亡途中的杰森伯恩并被后者保护可跻身我的玛丽苏幻想Top3:)ps. 坎妹是唯一一个让我脸盲的国外女演员。
机械姬、秘密特工、还有这部伯恩,她怎么每部电影里都长得不一样!
你们要记住她下面要去演古墓丽影!
本集发生在第三集故事结束很久之后,Bourne 并没有完全拾起记忆,继续寻找自己加入垫脚石专案的原委,最后打死坏蛋扬长而去的经过。
开头是 Bourne 在非洲一辆烂烂的车的车厢里颠簸,回想自己前三集情节。
车开到目的地,原来他是被带到一个野拳场地打拳。
一拳超人 Bourne 下车稍微准备了瞬间就秒杀掉来自俄国的对手(预告片里面有)。
前几集暗中帮助 Bourne 的 Nicky 现在在冰岛,好像加入了某种 WikiLeaks 的组织(本集很快就死了),进入了一间戒备森严的网吧,把一个电子设备连上电脑,一阵莫名其面的操作后显示出里面含有 CIA 各种秘密专案,包括垫脚石以及新的 Iron Hands,还有 Jason Bourne 原名 David Webb 以及垫脚石专案甚至有他父亲 Richard Webb 参加。
忽然兰利的 CIA 监视员发现了系统异报警常,女主角也就是某个领导前来查看情况,发现有骇客入侵,果断切段连接。
Nicky 发现对方也发现了自己,马上逃走还把电脑也毁了。
事后女主角在 CIA 工作间查看骇客设备号,发现这个设备来自 Nicky。
Iron Hands 是个 CIA的新的还没实施的专案,用来大规模监视人民,但是呢是跟硅谷某个科技巨子合作,以硅谷男的新社交产品的名义发布。
硅谷男知道了 CIA 被骇客入侵,抓耳挠腮生怕自己与 CIA 合作的秘密被公之于众,不比跟共产党媾和好多少,名誉必定药丸。
Bourne 在希腊雅典打拳,佯装被打得不行,忽然看到人群中有 Nicky,马上瞬间制服对手出去找 Nicky,却发现她已走远,留了个字条说在哪个广场见。
这时这个广场正在发生人群示威与军警冲突,CIA 通过面部识别也发现 Nicky 人在这里,就派出了本地的行动小组进行抓捕。
CIA 大魔王汤米李琼斯也参与指挥,派出了潜伏杀手文森卡索追杀。
他原本不想参加忽然听说可能有 Bourne 现身马上投入行动。
Bourne 穿过人群和警察找到 Nicky,Nicky 跟他说我现在是 Assange 有情报想要公布需要你帮忙。
Bourne 不想再被牵涉所以拒绝,Nicky 说里面于你也有关啊大哥你爸爸也在里面,Bourne 说我知道我爸是文职人员牵涉其中但没什么重要的,Nicky 说事情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在看过了那么多的背叛。
忽然 Bourne 就发现特工发现你了,你快跑我来引开他们。
然后 Bourne 故意回了一下头,被后面的特工拍到。
CIA 指挥部以为这次就抓个 Nicky 结果 Bourne 也出来了简直大发财。
Bourne 抢来一个莫洛托夫鸡尾酒丢在地上炸出一团火阻挡后面跟上的特工(预告片里面有),然后在列车车厢解决了后面的人。
Nicky 走散了,忽然快要被包围,结果 Bourne 骑着抢来的摩托车出现把她救走。
杀手文森卡索也来到这里,刚下飞机开了一个 GTI 马上就到了。
然后就是 GTI 追摩托车,在城里各种乱冲上蹿下跳,最后文森卡索在楼顶狙击骑摩托的两人,靠 CIA 卫星支援,一枪打中 Nicky。
Bourne 也翻车落地。
Nicky 重伤躺着,还在文森卡索射程里,让远处 Bourne 别过来。
Bourne 偏要过来,Nicky 只好起来让文森卡索开火结果自己,以保护 Bourne。
最后她临死前丢给 Bourne 一把钥匙。
Bourne 遁走。
Bourne 坐火车来到某个存包处,用钥匙打开发现一些笔记和优盘,然后按照笔记里面的地址找到柏林某处。
这里是一个黑客的家,Bourne 让他破解优盘里面的数据,正是 Nicky 之前在冰岛骇来的秘密专案文件。
CIA 在远程有发现柏林有人在读骇客得到的文件,就调用到处都是的 CCTV 发现 Bourne 在津津有味地阅读,马上派出柏林本地特工前来捕杀。
Bourne 发现自己加入垫脚石之后父亲有牵连,而且 CIA 还排了一个叫马尔科姆的人监视自己。
Bourne 陷入回忆,自己和父亲在贝鲁特见过最后一面,他父亲跟他说正在做重要的时候之后就被炸死了,然后他得知炸死父亲的是恐怖分子就义愤填膺加入垫脚石。
这时旁边的黑客看到这么多料就在眼前问 Bourne 可不可以公布,Bourne 说不行我不想继续。
黑客就翻脸了用哑铃砸他,Bourne 随手折了一个椅子腿就把黑客干掉了。
CIA特工就要接近,这时女主角忽然反水(之前就已经对大魔王不满),悄悄发短信警告 Bourne 快跑。
马尔科姆这个人早就不在 CIA 了现在在伦敦上班,忽然接到 Bourne 电话要他马上下楼到某个 Mall 来。
CIA 当然在监听,早就知道 Bourne 要来找马尔科姆。
女主角也请缨加入行动组,因为她相信自己能劝降 Bourne,因为他还是「爱国」的。
但是大魔王汤米李琼斯不这么想,悄悄派文森卡索也加入,目的是当场击毙而不是劝降。
马尔科姆来到地点发现是一个写字楼间的小广场,太开放了简直就是狙击梦幻之地。
Bourne 早就计划好了,在某个楼里摆弄控制机关,所有楼的警报响起,人们都从楼里走出来进入广场,广场马上就充满了人。
这样马尔科姆也在人群里 Bourne 就好下手了,悄悄摸过去用枪把马尔科姆带走了。
女主角眼睁睁看到 Bourne 出现成功得手。
文森卡索原本在楼顶准备狙击 Bourne 现在只好下楼。
Bourne 把马尔科姆押到楼顶逼他说出当年为什么要监视他,还有父亲怎么死的,马尔科姆说他父亲其实并不想 Bourne 加入变成冷血杀手,所以大魔王汤米李琼斯就派别的杀手干掉了 Bourne 的父亲 Richard 这才使他加入。
而 Bourne 也回忆起当时下手的杀手恰好就出现在眼前:文森卡索。
文森卡索赶到,杀死了马尔科姆,Bourne 也跟着坠楼。
文森卡索下楼查看,只发现马尔科姆尸体,Bourne 又跑了。
这时 Bourne 已受伤,但发现女主角的车就在附近,随手砸了窗户进入车内。
女主角其实想帮 Bourne 他也知道,因为都想干掉大魔王(女主角觉得大魔王的处理方法不对),告诉 Bourne 大魔王接下来会去 Vegas 某个娱乐展与硅谷男一起参加新产品发布会(CIA 这么入世了吗XD)。
Bourne 靠女主角的帮助用假护照大摇大摆搭飞机来到 Vegas 并且顺利通关(预告片里面有)。
之前硅谷男的副手就私下警告了大魔王硅谷男其实要反水,准备把 Iron Hands 专案公之于众,大魔王就要提前下手所以就派文森卡索也来到这里,要在发布会当场刺杀硅谷男。
Bourne 混进会场,文森卡索也乔装混进会场。
硅谷男邀请大魔王一起上台,大魔王怕到时候误伤假装接电话没上台,硅谷男拿到主持人的话筒就开始吐槽。
大魔王吗上下命令文森卡索快动手啊。
Bourne 发现有异常瞬间就找到隐藏在角落通风口的文森卡索,用聚光灯闪得他没法瞄准,一枪打偏,硅谷男只是胳膊轻伤。
在场观众四散逃跑,Bourne 也跟着跑了。
文森卡索忽然被警察发现,干掉几个警察要跑。
大魔王知道是 Bourne 来破坏,马上带人要走,但没去乘车离开会场而是回楼上套房。
Bourne 跟着去了,进入大魔王套房,两人很尴尬的聊天,一言不合。
大魔王手下赶到房内,击中 Bourne 腹部,女主角黄雀在后也来到房间,干掉了大魔王手下和大魔王(就这么死了大囧)。
Bourne 说谢谢你快走吧别连累你,说完就把她的枪拿到(摸上指纹),然后下楼去追文森卡索。
文森卡索已经跑出娱乐展,抢了一辆 SWAT 卡车逃走。
Bourne 走出会场看文森卡索从眼前飘过,随便抢了一辆跑车就追上去。
两车各种追逐逆行噼里啪啦撞(预告片里面有,但是这个场面好久啊看得都疲劳)。
最后文森卡索跑进一个地下通道,终于被 Bourne 截下,两人扭打。
Bourne 是肚子中枪的人哦完全看不出来吗,两人用各种找到的工具乱打,锅碗瓢盆,最后文森卡索临死前说你永远是个叛徒,就被 Bourne 掐死了。
Bourne 满脸血污的再次逃亡。
<图片1>几天后女主角约 Bourne 在华盛顿见面,想要 Bourne 继续为国效力,Bourne 说好吧我考虑一下喔就扬长而去。
女主角怅然若失,回到车里,发现座位上有个摄像机是 Bourne 不知道什么时候塞进来的,播放看看发现 Bourne 早就在来时路上跟着录音,自己跟领导保证怎么劝降 Bourne 不成就干掉他的对话已经全被他听到了,当然不可能再回来。
最后 Bourne 走入公园隐入人群中。
传统结束音乐响起。
感谢阅读,欢迎转载,以及分享给即将要观看这部影片的朋友原文:https://dingtianran.com/post/jasonbourne/
Asset 被当作人名翻译成“埃塞特” .....9年前的 Nicky 还是满满的胶原蛋白,现在也不过30几岁,竟然苍老成那个样子,体制外的生活就这么艰辛吗?
坎妹虽然青春貌美,一流女特没得说, 然而怎么看也不像是中情局核心高层的人选, 还是琼艾伦的Pam更有说服力, 打斗密集到有点过犹不及,感觉是唯恐给人喘息的时间琢磨剧情的漏洞.....然而依然实力碾压一切同类型片,不论是碟中谍,还是007。
伪3D是可耻的,然而这部电影终究还是要去看。
被剥夺权利的人民并没有多少选择。
翻译我给负分!
谁翻译的,谁他妈的翻译的!
alpha小队你翻译成阿尔法也行,可是人家后面就跟个bravo小队肯定翻译成a队b队啊,结果来个布拉夫小队,我真是服了...还有前三部都把asset翻译成杀手之类的,结果来个埃塞特...谁教你的翻译!
然后伯恩通过入境的时候clear翻译成清除....大哥,清除伯恩啊 掏出一把枪干死伯恩啊,神他妈清除,机翻就这水平了。
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看,说不如4的那个影评人可以去死了,谍影重重根本没有4,还有国内海报为啥这么挫
情节确实赶不上3,但动作场面尽责地进行了弥补,以及杰森伯恩的回归本身就足够让人惊喜
故事不错,镜头累人
非常紧凑,信息量其实不大,就是填了一个坑,但视觉节奏佳,全程无松弛。最后的SWAT警车追击把以后其他的飞车追击的路都堵死了,追不再是重点,撞才过瘾。
最喜欢的部分:长焦调度、手持摄影、变焦/变形宽荧幕镜头、剪辑、配乐。除此之外,故事太俗套了,所有的转折基本都能猜到,剪辑拯救了动作戏。马特达蒙这才叫一个表情加十几句台词展示什么叫演技!女主角表演是亮点。内斗的反派没有特色,所以片子没那么精彩,结尾主题曲响起的时候,好想鼓掌!5.7
过誉
手持镜头依然凌厉,虚实晃焦,配乐铿锵大气,扣人心弦,让电影中强大且显而易见的情绪属性无形中牵引观众,各种空间移动聚焦,敌对关系角逐,大量数据输出佐证,形成一张巨大的网际张力。前半段兴奋于伯恩的回归,后半段疲惫于绕弯路以及狂打擦边球的冗长,这应该是“谍影”系列动作场面最少的一部了吧
普通动作片可给4星甚至更多,以伯恩的标准只能给3星(可多半星感情分),主要问题是故事不行,所有人的动机都非常奇怪,逻辑上比较散,少了这个系列一直以来的干净利落,当然你可以看出导演已经非常尽力去跟上前三部的节奏点了,表演都没话说,配乐非常棒让人一直都身处在戏内(不断让人想到前三部)
太难看了,剧情弱就算了还有翔一样的剪辑,摄影简直吃了屎,晃的跟唐山大地震似的,差点吐在电影院,打斗场面少就算了,晃的根本什么都看不清。 每个演员的表现都好差,除了马特达蒙其他人看的我简直出戏,琼斯老爷子也莫名其妙死于女主枪下。
【C+】电影拍到第三部,伯恩对于身份的追寻就已经完成了。第五部就只好硬编,伯恩没法解谜了,那我们就解谜他爸爸,其实他爸爸nobody cares,那么故事自然乏味之极。
过分凸显监控网络的全球覆盖瞬间定位,让传统动作悬念情景失去生存空间。故事只能从电脑桌面跳接至枪战追车。声东击西乱中取胜成为唯一特工技巧。连搞三遍,高度雷同。希腊德国美国人民紧着忙活。……电脑网络应像“巧合”一样,用来引发问题,而非解决问题。同样获取兰利机密,我们更喜欢看到垂吊……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13254323/
后半段的剧情简直鸡肋,完全毁掉了三部曲一贯的严谨,即便用重金打造的追车也无法弥补,只会让人觉得虎头蛇尾。照结尾来看,这一神系列作品很可能即将被拖入鱼塘。
国产片保护月结束了就是爽!
為了接近時代的生硬嫁接,伯恩就像是走錯片場來到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城市
……真怀旧……
导演回归,呆萌也回归了。阔别近十年,鬓角都已斑白,沧桑沉郁,倒符合这种流亡日子。虽然伯恩屡屡诈尸太有主角光环,但是老将Nicky的故去,还是有种撑不到尽头的哀伤。Heather一角在有限篇幅里的塑造,挺不错。飙车反转国际化三大特工系列套路用得滑溜。商业大片,还是2D看得舒服,不然得扣分了。
剧情无非就是炒冷饭了,都找了三部的身份之谜了第五部居然还在原地踏步,坎妹切开是黑的让我森森感受到了制片方的套路。除了动作场面还能刺激一下肾上腺素,其他方面皆疲软乏力的不行,对于一个经典系列ip而言毫无创新的狗尾续貂也不知是好是坏了。
不冷不硬,非常mediocre,生气
三星都给技术分,虽然这年头一招早已吃不遍天下,特供3D黑晃黑黑晃也让观感提不上。其实看这个系列一直挺游离的,看不太进去。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男主这么多集还不直面自己是个莫名其妙害人无数自私坏蜀黍心很累吗?特别后半部追打砸炸杀的认同都无法up起,悲情宿命无非遮羞布。总之,终于脱离国保档了!
看了四十分钟就逃出电影院,手执DV机式拍摄,分分钟头晕想吐,导演这是要虐死观众啊😱😱😱😱😱
男人们都老了呀!感情分太多,给5星吧!爱呆萌,有他才算真正的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