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4年高二时写的影评荒唐、幼稚、可笑、莫名其妙,这几个词完美的诠释了这部电影。
电影的反派的名字很奇葩,叫做“生意王”(Lord Business)。
他不满足于乐高积木世界的建筑大师们(Master Builters)用各种乐高积木对世界进行乱七八糟的改造。
于是他打败了大多数的建筑大师,并将他们关了起来。
把世界分隔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无法互相来往。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之中,开开心心地遵循着已经成了“生意总统”(Present Business)的生意王制定的流水线班严格的作息时间幸福地生活。
是的,虽然每个人都严格遵循着生意总统制定的规定生活(不遵循的人都死光了),但每个人每天都过的很开心。
但是生意总统还是看不惯人们在如此严格的规则中还是活得各有差异,于是他动用了最后的武器——502胶水(好吧,电影里是叫其他的什么名字,但还是这样叫得顺口),想要把积木小人们根据他想像中的样子永远的固定住。
发挥你的想像力!!
没错,拯救世界的唯一希望在于那个传说中的的“反抗碎片”——502胶水瓶的盖子。
于是,就有了电影开头那个白胡子建筑大师的预言:会有一个全宇宙最特殊的人用“反抗碎片”拯救世界,“这一切都是真的,谁让它们读起来押韵。
”影片中最主要的矛盾在于“特殊”与“普遍”,这是整个影片的核心之所在。
很多很多知道了那个预言的建筑大师都想成为那个拯救世界的“特殊之人”,于是他们努力练习,目的很单纯,很美好,想要打败生意总统,换来以前没有统治的自由国度。
只可惜,他们都太想要成为特殊之人了,以致于他们都没能成为特殊之人。
成为了那个“特殊之人”的人,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叫“艾米特”的建筑工人。
艾米特是个彻彻底底的普通人,每天认真遵循着生意总统制定的生活流程,无忧无虑地生活。
一天,他无意间发现了反抗碎片,成为了那个好多人想成为的那个“特殊之人”。
没人愿意接受拥有反抗碎片的是个普通人,就连大反派生意总统也不答应,因此大家最后发现:好吧,他真的是个普通人,没有一点特别之处。
但真的没有一点特别吗?
个人认为:建筑大师在积木世界象征着我们生活中的社会精英,而像主角艾米特这样的人,不言而喻,指的是普通人。
但他只是个普通人,他不是个废材,他更不是个每天浑浑噩噩度日的人,很多人总是看低这种人,觉得他们“只是随波逐流,没有主见,没有视野”是呀,我们在生活中都看低了这种人,但也是他们,团结在一起工作,一天就可以盖好一幢大楼,他们也在为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们不像那些社会精英,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们比谁都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精英,可也并没有看低自己。
他们乐观地生活着,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认真去过自己的人生。
紧急关头,那个说出预言的白胡子建筑大师突然告诉了艾米特真相,“那个预言,是我编的,但接下来我要和你说的事情,将会改变历史进程......”然后,然后那个白胡子就死了。
嗯嗯,因为之前他的脑袋被生意总统用一元硬币当飞镖削了下来。
所以没办法,他的鬼魂只好接着把他想说的说完。
“我之所以要编那个预言,是因为我知道,只要有了反抗碎片,那人一定会成为特殊之人”好吧,这种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神奇说法对剧情还是没什么作用。
艾米特在最后关头,带着502炮弹计时器的电池,跳进了黑洞。
然后呢,个人觉得电影里还有一个有点被淡化掉的矛盾——“商业与自由创作的矛盾”(毕竟这是一个半小时的动画片,讲不了太多)生意总统,喜欢统一,这不就是商业的本质么?
抹除个性化,一个产品,再怎么完美,再怎么注重用户体验,再怎么提供所谓的个性化服务,都改不了一个事实——妹的这东西是量产的,你有我也有,大公司巴不得人人都是一样的,人人都可以用他们的产品。
生意总统就是这样,无法接受那种个性化差异,所以他会创造那种世界,希望里面人人都一样,每天早上电视台放的都是同一个节目,每周的音乐排行榜上永远都是一首歌,每天人们都在过着他们昨天已经过过的生活。
而建筑大师呢?
他们崇尚个性化,他们每个人堆出的积木风格迥异(蝙蝠侠只用黑色或深蓝色积木,太空人只愿意造太空飞船)他们就像那种世俗的反抗者。
好比iPhone不够开放,所以就有人捣鼓出了越狱这种东西,后来安卓来了,够开放吧?
还不是一群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ROM。
不管你这东西做得多么体贴(好比现在iOS 8基本上让人没了越狱的理由,但我保证到时候还会有人弄出什么新东西来打苹果的脸)世上总有这种人,他们反对的不是你这个产品,而是那种人人一样的情况,他们讨厌世俗,他们喜欢与众不同。
好吧,打住,有点离题了,但是最后还是要说明一下个人立场,中立。
这种东西没有好坏之分,电影里,生意总统的世界就是一个专制的世界,里面的好多好多东西都是和我们观念不符的,都是那种,,嗯,,“邪恶的”但是,那个世界里照样有太阳啊,人们生活的不开心吗?
很多电影都爱用灰色来形容专制的世界,但在这部电影里,专制的世界是多彩的,专制的生活是美好的。
难道不是吗?
你不喜欢你手里的iPhone吗?
这不就是苹果“专制”下的产物吗?
同样,越狱也是个好东西,也同样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一道物理题,你可以用运动学的方法做,也可以用功能关系来解,过程有繁有简,但结果却是一模一样的。
实现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种,专制也是其中一种。
没有对错之分,只不过是观念的上的对立。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艾米特跳进黑洞就能拯救世界了?
呵呵,呵呵,别天真了,别被这个动画篇给骗了。
当艾米特掉到了黑洞的尽头,他终于发现:额,他只不过是从放乐高积木的桌子上掉到了地上而已......终于,他见到了“上面的人”——原来只是个玩积木的孩子,额,老实说电影看到这里我已经被雷死了。
然后,突然,爸爸回家了,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那个乐高积木世界只不过是爸爸的个人收藏!
回家后,看到自己的收藏被儿子弄得一团糟,发了下火,然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了,,,,,,呵呵,更多的502胶。
艾米特这才明白,原来这货才是真正的“生意总统”。
是呀,一天结束了,夕阳把微微红光照进屋子里,孩子也不情愿地帮爸爸收拾着面前的残局。
此时的艾米特是多么地卑微啊,连一个人都算不上,只是一个小小的积木人。
一切也都结束了,努力都付诸东流,生意总统的阴谋不可能不成功了。
艾米特拼命地想动起来,阻止这一切,又能怎样?
,在爸爸找刀子的时候,孩子又把艾米特放进了积木世界中,他真的真的,不愿意看到玩具们被黏住,永远地成为爸爸的收藏品。
于是,艾米特终于向生意总统亮出了自己的终极武器——他的手。
是呀,反抗碎片并不是拯救世界的唯一办法。
他邀请生意总统加入建筑大师们,他希望生意总统停下来,尽管建筑大师们造出来的东西乱七八糟,尽管处处都是差异,但这一切,依然很美好。
“其实,你没有必要,去做一个坏人的,你是全宇宙最有天分,最受人瞩目,最出色的人。
而且你还有很多了不起的技能,因为你独一无二。
”一直被别人当坏蛋的生意总统听到这番话怔住了,艾米特接着说,“我也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预言是编造的,但也是真的,这事关我们每一个人,此时此刻,这与你有关,而你仍然……可以改变一切。
”爸爸听了这番话,也怔住了,缓缓地走到孩子面前,蹲下,抱了抱他,就像生意总统抱了抱艾米特——那个普普通通,没有一点特长的建筑工人一样。
完
其实每个小孩子都是讲故事的高手,每个小孩的脑子里都是另外一个世界。
这部片子也宣扬了美国人的基本理念: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不同的,不要小看了自己。
所有大事都是从看起来不显眼的小事开始的。
很佩服把孩子玩玩具的过程拍成了一部电影。
每部美漫里,超级英雄都是special one。
不过这电影反转了:其实根本没有special one。
超级英雄站一堆,却要靠小人物潇洒走一回。
每个人都special。
结局的设计使影片变为了非常规的套层结构。
结尾回到好莱坞电影永恒的主题家庭与亲情这上面。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可圈可点的闪光点很多!
打败极度地秩序接下来要打败毫无头绪。
你曾经创造了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突然有一天,你不再想创造,而是想要世界一直是你曾经创造出来的模样,并且不允许他人在这个世界继续创造,这时候你开始迅速地老去死去。
人们要造出新的乐高,就要将旧的乐高拆除来拼造,每人一个想法,最后可能将不复旧世界的完美。
每个人都可能会曾想过自己会不会是最特别的一个?
但可能实际上,大多数只有些许的不同,不会差太多。
从古至今也只有一个爱因斯坦,能跟他媲美的“巨人”也是凤毛棱角。
我们每个人的创意都很可能是完全对人类发展毫无助益的。
跟宇宙相比任何的人类创造发明发现也可能都毫无意义。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创造对于我们自己就是一切,所有人加起来可能就是全人类的一切,是我们眼下这个五彩斑斓,变幻无常的世界的全部意义。
一般来说,结局不是按照故事发展顺序,等到故事快结束时才创作的,结局的创作始于对这个故事的整体构思。
整体构思的好坏可以决定这个故事是否精彩。
因而结局如何可以对一部电影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设计的好的结局可以把一部电影再往上推一个层次。
《乐高大电影》的故事模式是好莱坞最常见的英雄模式。
一如既往,主人公埃米特一开始是个废柴,机缘巧合卷入了拯救世界的旅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为大英雄,当然还不能少了一个促进他奋发向上的女主角。
画面风格也足够令人耳目一新,影片的世界全部是由乐高积木构建成的,别说人物、楼房、汽车等都是积木或者积木拼出来的,就连水、枪弹火花、爆炸效果都可以用积木表现出来。
影片的笑料大多来于人物的各种卖萌耍贱,比如那个一直想造宇宙飞船却一直被否决的宇航员,在终于有机会建造一艘宇宙飞船后,伴着动感的音乐,一边“砰”地撞毁什么东西,一边幸福地喊着spaceship(宇宙飞船)。
真可谓“风一样的男子”。
《乐高大电影》的结尾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因为我在刚开始看这部电影时,就以为最后的结尾一定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埃米特最终打败了生意王,拯救了世界。
但就是影片最后1/5的转折,神奇地使这部电影从四星晋级到五星。
埃米特坠楼,来到现实世界,遇见了“楼上的人”。
这时影片告诉我们积木世界的一切都是小男孩费恩的想象,埃米特就是他自己的化身,而生意王指涉的就是他爸爸。
他爸爸认为那些不是玩具而是积木系统,应该严格按照现实世界的实物形象来拼接,他把儿子根据自己想法拼接成的飞船、机器人等视为胡乱拼成的东西,他也无法理解龙怎么会放在高楼顶上。
事实上,他拼出的是模型,而他儿子才赋予了积木想象与生命,他与儿子的根本矛盾是成年人对儿童创意的轻视与不理解。
最后在看了儿子所拼接的战斗现场和听了儿子自己编造的故事后,爸爸也被儿子奇特的想象力震惊到了,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与儿子和解,一起玩起了积木。
通过交叉剪辑,生意王与埃米特也和解了,并喷洒了恐怖武器克拉格(胶水)的解药。
结局的设计使影片变为了非常规的套层结构。
外层的故事是通过费恩想象出的故事,爸爸理解了费恩的童心与创意,不再限制费恩玩积木。
而内层的故事就是费恩向爸爸讲述的那个故事,也就是埃米特大战生意王的故事。
外层故事的矛盾是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矛盾,内层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个性与秩序、自由与专制、特别与普通的矛盾。
内层故事的矛盾很多都是外层故事的投射。
假如这部电影没有费恩与爸爸的存在,只有这个内层故事,那么这部电影又会呈现怎样的效果呢?
首先,影片会以内层故事的结局为结尾,它依然会以埃米特胜利告终,无论是以和解的方式还是以打败生意王的方式。
而这就不会给观众带来惊奇的感觉。
而内层故事虽然涉及关于个性与秩序、自由与专制、特别与普通的主题,但它从来就没打算是什么严肃的影片,它的玩具主人公和耍贱卖萌的风格使这些宏大的主题成为一种噱头,我们看完它之后不会说它是一部反体制的政治片之类的,而它实质就是一部插科打诨的英雄救世故事。
但有了这个外层故事,影片就更上一层楼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会起到突破观影期待的作用之外,外层故事的主题还给整个影片罩上了光环,使内层故事从积木世界脱胎出来,具有了现实意义。
而让父母更多地认同孩子的“异想天开”,或许也是乐高玩具公司所要传递的理念,难怪影迷们会说《乐高大电影》就是一部乐高公司的电影版广告。
一部充满了创造力与遐想的电影,乐高世界和现实交错的设定也很有趣。
如同乐高积木一般,也是电影所表达的:相信自己的创造力,激发灵感,创造力是一切的源泉。
每个人都蕴含着无限的想象力。
希望孩子们更尽情的按照自己的想法玩乐高,而不只会按照说明书摆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乐高能经久不衰吧。
不仅仅因为它能把触不可及的事物展现在我们眼前,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想法具像化。
从我记事起就开始玩乐高了,拼搭自己想象中的机器人、飞机、船...不满意也可以拆掉再拼,直到自己满意的样子,百来个零件也能玩出很多不同的花样哈哈。
直到现在我仍热爱着乐高(虽然价格偏贵,好在也有很多授权过的国产品牌纷纷涌现,积木当然不只有乐高),只要充满想象力,它可以是任何样子。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在我的心中值五星。
我弟弟也很喜欢乐高,虽然他总是趁我不注意拆我的零件555。
不过这正像电影中的小男孩,乐高不一定总是只有一个样子,他有兴趣,有自己的想法,那试着去接受并鼓励他又有什么不可呢。
不过老实说他拼的真厉害,完全不像个6岁的小孩,现在的小孩脑子太聪明了。。。
一个是家庭方面,对立体现在父亲和儿子之间;另一个是文化方面,对立是socialism VS capitalism。
第二个比第一个体现得要早,因为父亲和儿子到后面才出现。
不过在乐高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很深刻的隐喻,表面是多样而稳定的世界,但统治者却不想见到个体创造力的发挥和多样性的体现,那个名号,Lord business本身就够让人引起思考了,他是那么多乌托邦社会里最高统治者的化身。
美中不足的是,既然为了突出主角平凡到英雄的转变,何必带上整个正义联盟的超英们做陪衬,可以像米尔豪斯那样做成个隐藏彩蛋一笔带过,而不是把他们能力全部废掉。
晚上没事做就在电视上打开了这部电影,电视上不是完整版导致我以为会有下一部,后来看到时长100分钟,电视却显示70分钟。
跳到视频网站花了观影券看了后面的内容,当真人出现时心里的好感就蹭蹭的上去了。
看完就一个想法:真有意思啊。
一开始我以为只是简单的类似英雄电影的剧情,什么平凡的人被命运选中的老梗已经让人觉得无聊,我只是觉得通过乐高形式呈现还蛮有意思,否则我会错过一部有意思的电影。
虽然很直白的说胶水,但是没想到借喻我们现实中的对于事物一种死板的想法,顽固的按照说明书去拼装之后固定它,让它本可以“活”而“杀死”它。
孩子的幻想想象力却被扼杀在地下室外,随处可见的不可以让孩子如同那些物品一样死气沉沉。
看完电影有两个想法:一、乐高真是有点意思,改天来弄一套;二、以后一定陪着孩子玩玩具,开拓他/她的想象力,不要让创新力丧失掉。
一个对于电影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很多场景剧情看起来都似曾相识,但却又完全是另外一种观感和视觉的体验,华纳把旗下众多的电影都进行了一遍吐槽,笑点密集,又蠢又贱还特别无厘头,电影里到处都是聪明的彩蛋还有笑点,尽管是平庸传统的屌丝逆袭故事,但故事结构也超越了传统剧情的叙事模式,把一个商业性质的广告片做成画面这样精致轻松的电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极具个性与魔力,离奇而可爱,又完美诠释了乐高精神。
一开始觉得是乐高大广告,看到一半觉得是好莱坞鸡汤,最后才发现是小孩与成人的和解,求稳与创新的和解。
这不是乐高大广告,是为玩具这个启蒙过所有人的东西发声。
可以说载体和内核都不错。
充分展示了乐高的强大,星战DC魔法世界NBA总统都耍得有模又有样。
同时,在小人物的塑造上,有自信改变一切和力量源于内心的价值观,不过这个套路有点老。
看到小工人来到了现实世界,影片才开始展示出独特的思想。
原来大Boss和好人的冲突并不是简单的故事背景,其背后是指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与成人眼中的孩子世界的冲突,固守成规拒绝混乱求稳与创新冒险敢于表达自我创造的冲突。
而最终曾经也是孩子的大人在惊讶于儿子的创造力的时候,达成了和解。
而这才是这部片最特别的地方,它不只是一部动画片。
这一切其实都只是一个孩子的想象。
可见乐高在剧本上下足了功夫,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一部用乐高拼出来的好莱坞动画,如果你以为换汤不换药,那么你绝对错了。
这是一个看似换汤不换药的故事,却讲述了一个汤之重要的道理。
在电影的结尾部分内含了导演对世界的看法,看过空间维度的人我想都已经看懂了,对于二维世界来说,三维世界的人类在他们眼里是神一样的存在,我们活在三维世界的人对他们有绝对的支配权;而电影想表示我们的生活就像这些玩具,孩子和他的父亲相当于四维空间的“神”,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一部很正能量的电影,但实际也暗示着无论我们怎样努力也依然无法违背更高维度的“神”让我们所做的一切,结局之所以逆转也是因为相对于玩具们的神——“那个孩子”改变了他父亲的想法,且结尾时父亲说他的姐姐也要来的时候玩具们的世界便加入了一些新的生物声称要“毁灭他们”也正因如此。
买个玩具玩玩就罢了,就不要看这部电影了,切记切记·····
画风是“意料之中的惊喜”,但高于美国平均水准的笑料则是真正的惊喜,由乐高玩具呆萌呈现效果奇佳。太多老牌卡通的梗,蝙蝠侠和Bruce Wayne,忍者神龟和画家“米开朗基罗”,邓布利多和甘道夫,最终毁灭世界的ending sister等等
如果我十岁看了这电影,那我要给十分,因为电影很欢乐,结局很美好,小孩子最喜欢;但现在我看了这电影,那我要给十二分,因为电影不止欢乐、搞笑、画面制作精良,还有那么多好玩的梗,以及把动画电影和真人现实部分衔接得如此完美,这绝对是我这几年看过的最好的动画电影!(抱歉,下载到硬盘里这么多年都没看。。)
好廉价的维特长老鬼魂!
一路呵呵到底,许多地方能看到自身的影子,比如我超级讨厌老急把搭好的汽车、飞机一类拆散,但是还没极端到用胶水的地步,那特么是土豪才干的事啊!所以说看出影片批评大众传媒的一定是没玩过乐高的(准确说没和孩子玩过)。可以预见,老急看完这片应该开始扫大电影的货了。
极度低幼,乐高电影越拍越多,还都是高分。喜欢的人是不是有恋物癖啊?看到乐高就能高潮。
广告片,且应该打上4-8岁适用。
习惯了各种华丽动画的轰炸,乐高大电影简直可以称之为清新。故事够逗趣,不喜阳光大团圆的结局。活生生一出大广告,小朋友的造梦必备良品。
就是一广告片
无聊的故事,闹腾的节奏,狗屎!
最完整最全面地展现了乐高的精神。如果你玩过乐高回过头来看这部影片就知道它有多么经典和伟大。
优秀的乐高电影 轻松触到乐高迷G点 之前忘在哪看到说是有机器肉鸡主创 节操比预期高到天堂
不看片尾,你会以为这是部地道的英国动画。各种口音梗,电影梗和抠字眼的冷笑话,还有一堆可爱的深井冰。这部动画用乐高作为载体不仅仅是视觉噱头,它的确把乐高精神也完美地融入了进去。每一块积木,都能造出唯一。看到这部电影好想Minecraft出剧场版啊。。主题曲略洗脑。。
早就厌倦这种天天普通人有是最特殊的一个这种电影的调调了。当然这也是好莱坞最吸引普通人的一点,天天做白日梦。卖点老套到死,用玩具来做外形也是永远换汤不换药。这种片真是看够了。
还好其实只是
一坨闹剧,乱七八糟
乱有意思的乐高宣传片,各路乐高版超级英雄客串,而且故事并不低龄化,冷笑话密集,最后玩具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过渡很自然,看完有点为童年没玩过乐高积木而遗憾。
语速快爆了。神经病啊。摩根上帝的声音一下子就听出来了哦。连看两遍,觉得笑点还在绿灯侠和超人。
没有童心的人表示无感
Everything is awesome,节奏太带感。动画一通恶搞,分分钟让你有WTF的感觉。虽然只是一部广告电影,但从中也能看出乐高玩具帝国扩大版图的强烈野心。创意趣味十足,想象力爆棚,塑料接缝特效简直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