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开始看时就强烈地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到中途时,便十分确定自己看过这部影片,却始终想不起什么时候在哪看的,对塔图和卡内完全没印象,但里面一个个情景却十分熟悉,比如菲利贝尔将生病的卡蜜儿带回家,卡蜜尔将弗朗克的音响扔到窗外,还有最后卡密儿在火车站终于说出“我不想让你离开”,却遭到弗朗克的拒绝,然后悲伤地走下火车站的楼梯,又接到弗朗克的电话。
弗朗克说“你现在一定一个人在火车站里晃,一个人掉眼泪,我很难过。
”随后就气喘吁吁的出现在卡蜜儿身后……影片看完了,我还是丝毫想不起到底是什么时候看过这部电影,人在做某些事时常常会有曾经做过这件事的感觉,据说宇宙中还存在另一个空间,那里有另一个你,做着和你一样的事,题外话,总之,我喜欢这种电影,平淡却在琐碎之间突然出现小小的惊喜,有着淡淡的疏离却总有某些温暖的东西将之排遣。
一起野餐,一起睡觉,一起和奶奶生活,一起观看演出,一起开店,一起工作,享受爱情的同时享受友情,到哪里找这样的朋友,这样的人生。。
野餐是因为要打破孤独,要500欧帮他照顾奶奶,接奶奶回家的路上大声唱歌,车站电话里怕她自己孤零零的放声大哭,克服表达的障碍赢得爱情,每个人都生活的像我们,但是我们却不能生活的像他们,现实里还剩多少纯真。。
念书的时候也跟好朋友幻想过这样的生活,而今却发现,谁的心都不在了。
只有电影,经得起时间。
前一个小时的内容真的是冗长又平淡,但是我竟然坚持看下来了,并且没有任何快进,这大概就是法国电影的功力了。
十年前,我是不爱看法国爱情电影的,因为印象里那时候法国电影里的爱情多数是毫无禁忌的,浪漫的人们见面就爱了,爱了就上床了,上床了就意味着不再分离了。
什么家族身份,什么财富地位,什么性格差异,统统不能成为爱情的阻碍,有一段对话我记得很清楚:“我们要结婚了。
”“可你们才认识三天!
”“三天已经足够了”然后是男女主角热烈地拥吻。
这样的爱情我并不喜欢,激情四射却过于粗糙,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虽然是在果子最新鲜的时候吃了下去,但是过于囫囵,什么味道也品不出来。
在我看来,爱情还是有些禁忌的好,太过明快美丽实在没什么意思,爱情本来就是痛苦的,它因为痛苦而美好,而不是因为美好而美好。
但是最近,我开始喜欢法国的爱情电影了,以《两小无猜》和这部《只要在一起》为首,我看到了法国人的爱情禁忌,它不是生么社会地位,不是什么金钱财富,也不是什么家族背景,它是那些藏在人们心里的魔咒:是自尊,是怀疑,是恐惧,是孤独,是疲惫……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渴望爱,但是爱情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我们处在一个物质发达崇尚自由的社会中,我们早就可以冲破社会地位、金钱实力、家族背景去追求爱情,但是我们有时却无法冲破彼此心中那无法去除的心魔。
我们可以越来越轻松地和一个喜欢的人上床,但却无法与他相爱。。
是我们自己毁灭了爱情,这种痛楚大概才是爱情最凄美的样子。
《只要在一起》,从头到尾,我都被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牵引,感谢导演在前一个小时内都没有让男女主角上床,让我能细细体味两人那慢慢升温的感情,这种感觉已经许久没有了。
当男主角调侃地对女主角说:“周二晚上,我给你做馅饼然后我们上床。
”的时候,我竟然笑了出来,这是多么温馨的情景,在他的身体还没有进入她的身体之前,他的心已经进来了。。
当他对她说:“你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说你不希望我走?
说出这句话有这么困难吗?
”我哭了,我想起了自己,很多事,如果更有勇气些,不知会不会走下去。
结尾还是happy ending,和《两小无猜》一样,在故事马上要陷入凄凉结局的时候,来了一个突然又极端的转弯,法国人依然还是不愿接受爱情残忍的一面。
——————————————————————————另:话说十年前的法国电影我看得不多,但凑巧都是一个类型,让我产生了成见,说的鲁莽,行家们请多谅解。
《只要在一起》看了二十多分钟,男女主角还没有相遇,我开始觉得我被骗了。
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了,而第二男主角对女主角好得让我对他充满了好感,已然觉得他被女主角抛弃时我会很伤心了。
男主角得怎么跟女主角相爱的是其次了,但作为一部电影,至少得挽回我的好感啊!他们两个莫非是第一次见面就噼里啪啦擦出热烈的火花,让我不得不折服?
结果再慢慢看下去,才觉得自己想法被好莱坞给惯坏了,这,可是如假包换的法国电影啊。
男女主角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物,男的是厨师,女的是清洁工。
开始的时候,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
在慢慢地相处中,两个人才合拍起来。
男主角脾气其实不算好,心却又软又善良。
他对生活不满意,对很多事情非常无奈,分明是个不够理想不够厉害的小人物,却因为身高长相和气场,又散发出一种很吸引人的颓废感和寂寞感。
而男二号,根本就是个有捡流浪狗习惯的超级大好人,看着女主角怜爱的眼神原来跟照顾一只受伤的小狗没啥差别,后来才遇上自己的真命天女。
女主角跟男主角其实很像,两个人都敏感,易受伤又渴求温暖,自然而然地,他们互相靠近,互相吸引,然后相爱了。
偏偏,害怕受伤害的女主角却在关键的时候说,为了现在干杯,我们亲吻,我们上床,不过没有相爱。
这句话伤到了男主角。
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撇清关系?
为什么一定要说得这么扫兴?
其实现实生活中,总是这样子的。
有人比较勇敢不顾一切,说什么都是直接。
有人啰啰嗦嗦,本该顺理成章的真心话,最后说出来的却是反话。
不是因为不喜欢,也不是迫不得已,只是对有些人来讲,当把握不了什么能够得到,患得患失之间,总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不让自己伤心,于是逃避总是最简单的方式。
“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你想我留下来呢?
说一句话有那么难吗?
”最后,男主角这样问女主角。
说真心话,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吧。
每个人都害怕会被拒绝,害怕得不到,害怕最后留下自己一个人伤心。
《海角七号》里面,一直不喜欢那个愤青气味太重的男主角,直到后面他抱住女主角,说了句:“留下来。
或者我跟你走。
”突然觉得还是很有担当的么,立马觉得他帅起来。
《Gossip Girl》里,Blair和Chuck这一对,纠结N久,总是这个追的时候那个跑,那个赶的时候这个逃。
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三季还是第二季的某一集,Blair逼着Chuck承认爱自己,“Just say it. Say the three words, and I am all yours.”但是那个时候Chuck却始终是没有说出来。
小时候,我老觉得那些为了利益争得你死我活的人很愚蠢,因为其实多数人想要的东西不冲突,如果都说清楚,世界不就是一片和平吗?
打打杀杀最后死一大片,理由都很傻。
后来长大了,慢慢才能理解人有多复杂,有很多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有很多说不出口的真情实意,没有纷争的和平只是不可能的一个理想。
但所有的自私自利也好,真心真意也罢,都是人很复杂很真实的一面。
我们无法改变,无法否认,只能是接受。
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跟个巨猴急的媒婆,一看到男女主角还不互相表明心迹,就非常着急,觉得这两个人太磨叽了。
尤其碰到这种男主角都这么坦白的,女主角你们两家又没深仇大恨,你又没一个特别有钱的未婚夫等着拯救你们家庭,男主角又没个残疾或者疯狂的前女友,你到底迟疑什么呢!!
当然,改变总归是艰难的。
对有心结的人尤其是。
只是当爱情来临,如果你的沉默、你的犹豫不决、你的不够勇敢把你自己阻挡住,你要不要鼓起勇气,豁出去一次?
Just say it.
片子下了好久,没字幕,一个不耐烦清理硬盘的时候就给删了。
后来有字幕又迟迟懒得看,最后还是在上个周末给抓下来看了。
当然看片的动机,八分为的是Tautou。
生活已经乏味万分,再不找点小情感刺激下,就彻底变咸鱼了。
《漫长的婚约》一直还没机会看,对Tautou的喜爱永远都停留在《天使艾米莉》中,后来的《达芬奇密码》扮相差了很多,《巴黎拜金女》一个对金钱疯狂追逐的女人,也彻底伤了Tautou赖以成名的天性。
我总觉得,一个演员要演好一个角色,很多时候,本身的性格要和角色和接近才做的到。
所以一直觉得艾米莉就是Tautou,Tautou就是艾米莉。
而《只要在一起》仿佛又看见了长大了几岁的艾米莉。
一样的善良天真,一样的始终保持着自我。
电影本身很简单,也是改编自畅销小说,讲几个年轻人在人情冷漠的大都市里,偶遇,自发相互关心,穿插着友情亲情爱情的故事。
一切都很平淡,但映入人心窝里的是阵阵暖流,原来我们还有那些值得信赖的挚友,可以相互温暖。
全片风格有点类似轻小说,只是跟生活贴的很近,让人看到年轻人刚开始奋斗,在并不算富庶的物质生活下,如何生活,如何交往,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梦想与归属。
避免剧透,只讲人物的丁点细节吧。
Tautou饰演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社会底层清洁工,和她的同事们一起,夜晚负责打扫白领们下班后人去楼空的写字楼,在一个满地垃圾的写字桌旁,默默清洁完,Tautou抬起头,找出笔和纸,在桌上留言:“亲爱的先生,我们管你脚边的东西叫垃圾桶,谢谢!
”那一刻起,我的情绪一下被调动了起来,下意识到艾米莉又上身了。
虽然每天很晚下班,每天都为这份工作累倒,但她依旧待人和善真诚,甚至主动邀请陌生的同一楼道的邻居做客。
她也有着自己的爱好,不停的画各式各样的人物素描。
但她总是关闭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宁愿独自承受从小就破裂的家庭所带给她无穷尽的无助感。
也正是她的优点,让她遇到了善良的朋友,甚至救了她。
从此以为烂漫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可她依旧性格倔犟的孤立自己,甚至冷冷的在床上对爱她的男人说出:为了现在干杯,我们亲吻,我们上床,不过没有相爱。
她宁可伤害自己和对方,也不愿去相信和接纳眼前真真实实的爱情。
后来…后来…后来的故事,电影里都讲了。
看完电影,感受最深的是巴黎人那种骨子里的浪漫。
还有电影的配乐,穿插许多的小提琴,几乎都是熟悉的旋律,在不断升华故事,片尾字幕看到了维瓦尔第的词曲,又亢奋了起来。
第一时间找来原声碟,剪去做了网站的背景音乐。
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有强迫症,我总觉得黄种人抽烟,怎么摆姿势都难看,摆的不好就跟吸大麻一样的囧。
这也可能是我后来放弃抽烟的直接动力。
可白种人,无论三六九等,年龄层次,拿起烟就抽,一抽那姿势立马就一艺术品。
这部电影尤其明显。
关于巴黎,像一个天真烂漫的人。
去年有一部很文艺很小资的电影,叫《巴黎我爱你》,是世界许多知名导演,把自己映像中的巴黎各自拍成小短片,全部堆在一起,组成一部电影。
今年还有一部一样题材的,叫《纽约我爱你》。
但估计怎么也不会如巴黎这么烂漫。
谈到巴黎的烂漫,是整个国家的特质。
今天和朋友吃饭还聊到这话题,人家法国人民,为了保住巴黎的原貌,两次世界大战,被人突破马其顿防线,立马举枪投降不反抗了,他们投降的要求只有一个,不准夺走他们首都巴黎的任何一样东西。
烂漫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宁愿当亡国奴也不愿让人伤害巴黎。
虽然这种说法夸张了点,但足见他们保护艺术之都的信念。
再说到一样类似的一个城市,罗马,从罗马帝国起能想到的遗迹,他们都能奇迹的保存下来,整个城市俨然就是西方几千年的文明史博物馆。
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
人家不优雅也难。
说到这,又想到咱北京,可惜了,真的叫一可惜。
再大到咱们中国人,那么多历史,那么多次王朝更迭,那么多次异族入侵。
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同归于尽的作风,让我们失去了多少值得骄傲的民族结晶。
好像铺大了,其实今年本意想讲的是,只要在一起就好,有点小风小雨都不算什么。
看完之后,感觉阳光很温暖。
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紧张的节奏。
就像是静静的放着一首钢琴曲,听完后心情很平和,世界很安逸。
理解为什么这电影叫巴黎未眠夜。
模模糊糊的感受到了巴黎的浪漫,很喜欢男主抱起卡米尔的感觉,很是浪漫。
在大城市,每个人的节奏都是单一的,主角们都通过了爱情终于找到了生活中真实,不再恍恍惚惚的过着不知所谓的日子。
寂寞是因空虚造成的,空虚是因为生活不是想自己所期待的一样进行着。
这样的日子不仅寂寞,而且很累。
卡米尔一度想用努力工作来填补这份空虚。
还有很喜欢卡米尔这种简单的人生态度和方式。
我喜欢她这种美,就在与两个字,简单。
从头到脚,由内而外。
不是说单纯,就是简单。
这样的人对我总是有这淡淡的吸引力,很是舒服。
不过难过的是,我身边这种人好少啊,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渐渐感觉心累。
总之,午后有阳光闲着的下午,还是很推荐这电影,温馨,顺畅。
对于这部电影的最大好奇是,《天使爱美丽》的奥黛丽•塔图和《两小无猜的吉约姆•卡内的相遇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卡蜜儿(奥黛丽•塔图饰演):清洁女工,酷爱画画(擅长人体素描,这似乎是她表达内心情感最真实的方式,如果她说我给你画画,那表示她喜欢你),瘦弱而优雅,大眼睛让人过目难忘,长发盘起时像个忧郁的文艺青年,一头短发利落干脆,更贴近她倔强而独立的个性。
布兰克(吉约姆•卡内饰演):餐厅厨师,厨艺了得(绝活:可丽饼和马铃薯蛋糕,垂涎三尺!
如果他说我回家给你做可丽饼,有可能他已经爱上你),邋遢而帅气,导演让他长着络腮胡,一头乱发,一脸疲倦,可是只要他笑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孩子气的眼睫毛,孩子气的酒窝,孩子气的满足,“表面装得很凶”,其实是个柔情似水的好男人。
菲利贝:博物馆门口卖明信片的,没落的俄国贵族后裔,珍藏着有家徽雕饰的餐具和俄国乡下祖父留下来的帽子,有表演天赋(偶然的邂逅带给他温柔美丽的伴侣,也让他梦想成真),看起来像很好欺负的老好人,可是他实在太善良了,所以大家只会喜欢他而舍不得伤害他。
没有他的善良友好,卡蜜儿和布兰克就不会相遇更不可能最后走在一起。
很庆幸导演没有把它拍成庸俗悲情的三角恋,也没有让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和遗憾成为电影的核心。
他、她、他,是巴黎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的普通人,带着疲惫和梦想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缘分让他们相遇、相处,成为知己好友。
卡蜜儿的加入,像沉寂夜空里突然绽放的满天星斗,像荒原里蔓延开来的缤纷花朵,打乱了他们生活节奏,却也让原本单调困乏的生活开始有了欢笑,有了活力,有了可以守护的现在和可以期盼的将来。
爱情是什么时候悄然靠近的?
争执似乎是打破僵局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这也似乎是爱情喜剧惯用的伎俩。
说实在的,布兰克,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你实在是个泡妞高手。
一开始时的冷漠和无礼只是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去靠近卡蜜儿。
可是你非常勇敢和直接,对于女人来说,这是一个男人最有魅力的气质。
在你们相处融洽,举杯欢庆的时刻,卡蜜儿的那句“我们可以喝酒,可以上床,但是不可以谈恋爱”像把冰冷的利剑击中了你,刺伤了你。
可是你没有退缩,你虽然痛苦,但始终执着,你说“不管你喜不喜欢和我在一起,我只要和你在一起,你懂吗”,如此深情霸道而痛楚。
卡蜜儿的心早被你捕获,只是她还缺少正视自己正视爱情的勇气。
被感情伤害过的人,特别是被亲人遗弃过的孩子,总是对爱情缺乏信心和安全感,她需要有勇敢而坚定的双手带她走出阴霾。
布兰克你最后那招欲擒故纵实在是杀手锏啊,一个离开的姿态就让卡蜜儿大乱方寸,再一个割舍不下的回头就彻底地打败了卡蜜儿。
多么狡猾又多么可爱的布兰克!这是慢慢靠近,慢慢发酵的爱的芬芳,这是爱的小步舞曲,这是巴黎蓝领青年的恋曲,没有《两小无猜》那样激烈紧张的节奏,张扬跋扈的浪漫,也许缺乏刻骨铭心的生生死死的纠缠,但是温馨惬意像是印在脑海里的那个隽永的微笑。
一个人的夜晚观看很适宜。
没有起伏,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寂寞。
菲利贝和波丽特非常抢戏,温暖小品的电影,往往配角都很可爱。
菲利贝的家,未免也太华丽了……
奥黛丽·塔图 太瘦了,有时候甚至有种尖嘴猴腮的感觉,虽然她清纯的扮相也是挺可爱的,但总觉得瘦得有些犀利,缺少一种女性的温柔之美。
当然,过于粗糙的男主更让我抓狂,一看就是个没文化、没内涵、没礼貌的三无糙男。
虽然知道他们两位会最终苟合在一起,但故事这么走向,还是挺让人灰心丧气的,尤其是过于俗套的结局,仓促得毫无惊喜。
男2号倒是个正能量满满的暖男,衷心替他最终克服了口吃、登上舞台、抱得美人归而高兴和骄傲。
Grandma更是个点睛的角色,让人在电影中,疑惑在现实的冬日里,都能感受到一份暖意,哪怕已近黄昏,哪怕日已西沉。
My Vote = 6.7
一个10岁才见到妈妈的面,不知道爸爸是谁的男孩;碰到了一个十岁时父母分手,与妈妈见面就吵架的女孩。
男孩每天很早起床,半夜回家,一周只有星期一放假,却要到很远的养老院看复健中脾气古怪的外婆;女孩吃很少,住在阁楼里,做着清洁工的工作,感伤于邻里关系的冷漠。
男孩带各种女人回家,女孩抽烟喝酒画画;男孩坏脾气给人脸色看,女孩瘦弱文静却会扔音响懂得反抗;男孩生活邋遢依赖室友的照顾,女孩生病发烧被室友拣回家;男孩想赶走女孩又怕伤害室友,女孩想离开又被男孩挽留;因为一条外婆的围巾让他们破冰,因为一份餐厅的工作让他们走近,因为对外婆的怜惜让他们合作,因为各自的伤痛让他们远离。
终于有一天,外婆不在了,同居的房子不在了,工作不在了••••••总要上帝拿走你所有的拐杖才能够开始面对自己的感情。
于是,就像童话故事里一样,结尾总是很仓促,从此以后,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我们就是这样,在伤痛中成长,在伤痛中成就。
感谢所有伤害过我们的人,感谢所有照顾过我们的人,你们都一样是我生命中的天使,帮助我回到爱中,回到永恒。
有时 孤独只需打开一个缺口;前半部分四星
只要在一起就能互相温暖
特别讨厌这样的小温情电影...差到极点
一看到主演两个人我就疯了~~- -但是可能是期待太大
2013,雨夜@川大江安电影院,不在乎看什么,只是一份心情~
冲着奥黛丽,失望了
不懂,较一般
中规中规
结尾处理不理想 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的说 看过之后就忘了剧情 没感呀
莫名其妙的矛盾,莫名其妙的和解,莫名其妙的在一起…………等等。不过再次证明了我脑海里一点点法国情节都没有…………
没有很喜欢Audrey Tautou,不过却喜欢她演这种小情小调的感觉。总是醉心于这种小鸡电影,不过鸡汤喝多了也会腻
哦,汗,我忘了这个了。
好无聊
20101024京上团结。chc。何时我能有那样的花园。爱情的力量可以打败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害怕。其实真的,只要,在一起
虽然都是爱情故事,虽然它并不高深莫测,虽然并不“红蓝白”。但我好喜欢好喜欢。
正常的法国浪漫。。。正常的发展。。。正常的结尾。。。美丽的不正常的塔图。。。
平淡出真知。你没有发现么。当你钻入我的怀里的多少分秒之前。我已经悄然爱上了你。孤独地爱上你。疏离地爱上你。
看在奥黛丽塔图的份上,给3星把。
只要你愿意,生活可以很美好。
灰常喜欢 奥黛丽·塔图 短发的样子!天使爱美丽太深入人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