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DVD的那个小箱子里,还存有一些没有看过的碟片拿出借着奥斯卡而比较红的《潘神的迷宫》看了15分钟关了,这电影不适合晚上看因为有点小小的神话的色彩,我怕看了晚上做乱七八糟的恶梦;红色封面的《回归》,是阿莫多瓦的最新电影但始终不能融入到以西班牙语的电影中游离,游离因为那些国外著名的情色片用的大多数是西班牙语的配音老让我感觉到是在看情色片又,让碟,从那机子里吐出还是选择韩国电影吧,总觉得这是最保险的选择这是一部名叫《欢迎来到东莫村》的电影导演以前是拍MV和广告的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但就是这样一个新晋导演,呈现出的是娴熟的讲故事技巧和漂亮的镜头运用一部将近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让人又笑又哭甚至让我体会到了当年看《太极旗飘扬》时的深深感动看《共同警备区》的紧张刺激看《爱有天意》时的明亮画面把所有韩国电影的特质体现的淋漓尽致很佩服当代韩国导演们对历史的这种态度对内战的反省让我看到了文化人在一个民族伟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当年的《太极旗飘扬》到《共同警备区》再到今天的《欢迎来到东莫村》与其说是电影的剧情吸引我,还不如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深刻反省让我更为感动。
让人再次兴奋的电影《欢迎来到东莫村》这让我不禁想到了马上要出新片的香港导演欧雪儿同样是拍MV出身,拍广告她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明明》又会怎样呢?
等待着看香港电影和韩国电影的PK吧……
其实,这是一个童话!
(一)误入·色彩泼墨山水画的开头,更适合讲述一个惬意安闲的故事。
可恰恰,这般柔和美妙正是为着战争而开篇。
强烈的对比从最开始出现,似乎预示着它将贯穿始终。
韩国的爱情电影多喜欢选用色彩强烈的自然景色,从而使影片达到一种唯美的境界。
《电子人也无所谓》便是各中代表,缤纷的色彩,绚丽而迷人,而这部反战片也选用了同样明艳的色彩。
在我们的印象中,战争应该是硝烟暗陈,战火纷飞,虽不至于整个世界一片灰暗,起码也应该是冷色调。
而本片的导演恰恰大量使用了明亮温暖的色调,那既是为了突出世外桃源,也绝妙的讽刺了黑色的战争。
不同阵营的六个人,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了这个战争年代的桃花源。
而几个人一碰面,冲突便瞬间爆发。
可本片没有普通战争影片那种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对打,两方人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了微妙的平衡。
为了维护这种平衡,两方人只能不分昼夜的在原地对峙。
期间,村民的各种反应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导演用喜剧的手法,为我们创造了一幅奇趣横生的乱世战争图,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血色,而是笑声并着搞怪的彩色。
就在我们笑着问导演,什么时候才能打破僵局时,傻女拉开了手雷的拉环,形势一触即发。
当手雷炸响的那一刹那,没有血肉横飞,没有残肢断臂。
漫天飞舞飘落的爆米花,美的简直不像人间。
这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惊喜地笑,他们的瞳孔中只剩下纯真。
不论南方军北方军还是美军,那一抹释然,让战争的阴影瞬间消失无影踪。
干净祥宁的配乐,则更升华了主题,净化了灵魂。
(二)融入·野猪两方人的关系在粮仓被炸之后破冰,为了给村子储满粮仓,两方人放下了枪炮,拿起了农具。
挖土都不仅仅是一种和平的回归,更是某种意义上人性的回归。
野猪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生命在前,不同战线的人放弃成见通力合作,终于让野猪死在了他们的棍棒之下。
这一刻没有敌友之分,没有国籍和种族之分。
人天性中的善良在最危急的时刻被激发了出来。
好似拨云见日般,南北军对彼此都有了崭新的认识,这种认识无关立场,而是作为“人”这种动物的最根本最原始的认知。
而后来一起吃猪肉,一起在田里上厕所,更是说明了,其实所有的人都一样,不论什么南方均被放军,都是要吃喝拉撒。
从根本上来说,他们都是人。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分敌我!
随着相处的日子一天天增加,这三方人之间产生了微妙的感情。
他们既不能完全忘记自己的立场,但又无法不惺惺相吸。
渐渐的,他们有了对话,有了交流,有了超越战争的友情。
体育无国界,音乐无国界。
看着所有人一起玩“田间”橄榄球,一起唱歌吃土豆,我们观者脸上都会露出满足的笑,战争的阴影慢慢消散,只余下土豆田里让人回味的欢声笑语。
这一刻,他们属于桃花源,桃花源也属于他们!
(三)升华·蝴蝶就在快乐和融合达到顶点时,破灭也同时开始。
军方以冠冕堂皇的借口,制定了轰炸村庄的计划。
黑色终于在黑夜中侵入了……满天的蝴蝶,阻止了很多伞兵的到来。
纯美的蝴蝶,大概就是上帝派来保护这个村子的天使。
这块乐土,是上帝留给无忧无虑孩子般的人的。
杀戮就要开始,灾难已经悄然降临。
在士兵的枪口下,村民自发自觉地站出来保护这些外来的朋友。
他们虽然迟钝,但不至于看不出危险。
其实,在很久以前,他们已经真诚地接受了他们的到来,从最开始,从心灵深处。
那个最纯洁的天使,就是世界开始黑暗时最先被污染的一个!
因为太纯净,所以经不起一点黑色。
她像一只蝴蝶那样脆弱而美丽,静悄悄的便走掉了。
死亡,终于残酷的揭示了现实,他们不属于这个宁静祥和的桃花源。
为了保护这片乐土,为了共同的信念,昔日的敌人变成了今日的伙伴。
为了信念,他们再无所惧。
正因为这样,也就有了后面那场硝烟中的悲壮。
浴血的他们,静静的诉说着坚持的力量。
面对死亡的这一刻,他们竟是如此的从容,或许,心有所持,世上便再无恐惧了吧!
终于,他们解脱了,从无休无止的战争中真正解脱了。
(四)终章·白雪等天放晴,世界回归了纯白。
看着散落在地上的头盔武器,我竟从画面之外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宁静。
皑皑白雪的埋葬下,他们都是天堂的孩子。
记忆中那个做灯的伯伯,手下依旧不停。
那些大脑袋人偶路灯其实像极了宫崎峻笔下的动画,也或许,这部影片本身就是一个童话吧!
记忆中那个戴花的女孩子,轻轻的把花别在小士兵的耳畔。
睡梦中,小兵纯真的笑脸,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幸福与安宁。
希望世界上不再有战争。
生活本不就应该是单纯的蓝天,绿草和快活的笑么!
被誉为2005年韩国最佳电影。
导演的处女作,改编自话剧。
如果它是一部话剧,那么这是一部同《暗恋桃花源》一样幽默反讽的经典,然而它是一部电影,一部反思韩朝内战的电影,必然是悲剧性的。
其实只要看里面空中撒落爆米花的那场戏就足够令人爱上这部电影了,同胞兄弟们兵戎相见,而深处世外桃源的村民却不知道有战争,不知道世界发明了热兵器,不知道同一民族的军队正在对峙,也许他们观点和上帝一样,这一切只是一出无聊的闹剧。
活在桃花源的梦境总会有苏醒的一天,当韩朝两组人马正结成同盟一起享受村庄里和平的时候,战争又来临了。
还是一场恶魔式微笑的处理,纷纷洒落的炮弹像焰花一样,村民们又回到了原始的生活。
好像都在介绍剧情,没说到自己的看法,简单说一句,这部电影,任何人看到都会感动的。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姜惠珍正是《老男孩》里我很喜欢的那个特别的小美女,电影配乐相当熟悉,宫崎骏御用的久石让。
我在读书的时候试着写过一个小说。
以桃花源里一个小男孩的视角,诉说武陵人进入桃花源前后发生的一切。
我笔下的桃花源,是个刻意躲避世俗的地方,里面的人们表面安详,内心也和外面一样复杂,心理素质比外面的人更差些,更容易波动,所以当他们发现那个武陵人沿路留下了记号,违背了“不足以为外人道也”的诺言后,整片地方的人几乎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小说我写过三稿,匿名给一个老师看,她觉得很好的想法没落实为好故事,而且她一眼就看穿作者没有农家生活的经验。
很遗憾,那篇小说我只写了概念化的状态,却没有写出精彩的故事,甚至个别问题都经不起推敲。
为什么他们要躲避世俗?
既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么是谁让他们知道世俗是什么样子,又是谁提醒他们不要与时俱进?
我感觉到,人在环境突变后的表现其实是相当精彩的画卷,只要有个好故事作为依托。
我的经历太少,经验的丰富也没什么好办法,这是最近读曹文轩的《小说门》才深刻意识到的大缺陷。
再者,我是不擅长讲农村故事的,我一见植物就和见到地图一样容易犯晕。
我有时候怀疑我是大脑是不是少了一个部位。
小说放下了,很难有动力让我再拣起它。
桃花源的故事在南北朝人陶渊明发明后,有过许多版本,大多没有脱离原来小说的窠臼,提不出太别致的怀疑。
这其中赖声川的版本较为特别,十分意思。
他的桃花源其实是出草台班演出的实验戏剧,虚实相接的表演,尽叙男女情感事,道出理想现实差别,桃花源式爱情的现实的爱情都有长短好坏,只看适应环境和时机与否了。
市面上可以找到话剧和电影两个版本。
故事结构和台词处处有惊喜。
韩片《欢迎来到东莫村》是替朋友买的。
看完碟片后的说明文字我预感电影有点意思。
果然。
看片后我开心得不得了,开始习惯性地向好友们推荐。
编剧一定熟悉中国的《桃花源记》,东莫村其实就是一个桃花源记,电影简单地说就是《欢迎来到东莫村》=《桃花源记》+《狼牙山无壮士》的结尾。
村外朝鲜战争如火如荼,村内一片安详景象。
这从村民听到枪响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即可知道。
有一天盟军的飞机落在村边,美国飞行员开始在村里养伤,与此同时南韩和朝鲜的几个士兵不约而同地走进村子。
村外的敌人,如何相处,又是如何为了保护村长成为壮士,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介绍电影情节始终会坏了未看者的兴致。
我只是在想如果将电影中南韩和朝鲜的几个士兵换成人民解放军和台湾特工会怎么样呢?
想着想着我突然笑了,也许电影会没那么温暖,也许会很平静——双方将士坐了下来开始无休止地谈判。
周末看这部老韩影,忽然感觉离这样的好电影已经很久很久了。
电影讲述朝鲜战争期间,韩国国军士兵和卫生员由于逃营和掉队,误打误撞来到东莫村。
与此同时,朝鲜人民军军官和老兵以及少年兵也到了东莫村,再加上村民救助了直升机坠毁的美国军官。
于是原本位于江原道附近的安静偏僻小山村成了三方聚集的修罗场。
但是在村民平和自助生活氛围的影响下,他们由紧张对峙渐渐平和下来,从互不侵犯到相互帮助。
后来美国救援到来,战火即将降临到村子头上,朝韩士兵们决定肩负起保卫东莫村的任务,最终惨烈牺牲。
朝韩两国的对战,是曾经同为一个历史民族的分裂对抗,同时在国外势力的介入下,这样的战争总是充满无尽唏嘘。
韩国不少电影已经在这个题材上以各种角度展示战争的纠葛与残酷,而这部《欢迎来到东莫村》则以几位士兵不得不聚集在“桃花源”式的山村里回归和平的短暂假象,来对照用生命为代价的敌对痛苦。
这样的乡村具有诗情画意,而点睛之笔就是开头痴痴仰望天空的傻女,她乱蓬蓬的短发里夹戴着娇艳的小花,穿着浅米色短袄在林间草地中穿行,她仿佛是翩然降落在人世的蝴蝶,面对士兵的举枪恐吓依旧露着大大的笑容,然后掠到另一个角落。
韩国国军和朝鲜人民军都是相似的军官与小兵配置,不过前者军官是违抗命令委屈逃亡,后者则是遵守命令但内心犹豫,他们面对生命的无辜伤亡都无法做到无视狠绝,他们暂时包容了小兵的单纯,一起在偏僻乡村中感受到平静悠然的快乐。
电影喜剧性地美化和放大了乡村生活。
村民不认得枪械又遭恐吓在院里嘻嘻哈哈坐了一宿又去天地,被手雷击中的苞谷仓库炸出漫天的爆米花雨,还有众人在山坡上玩滑草,以及惊险的遭遇野猪和合力绞杀……这样的乡村美好得不现实,村民对于外界不设防的心大,感觉像是一种来自长辈的慈祥关爱。
在漫长的岁月里,偏安一隅的封闭农村实在是太过老旧,不止时代更迭技术早已日新月异,但对于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大过战争小到争斗最终都会过去,重要的是好好活在当下。
可惜,曲终人散。
傻女蝴蝶般飞舞,又轻盈地坠落,美梦开始苏醒。
而最终那璀璨的盛极而逝的烟火,则完全惊醒了观众。
电影是造梦,结束就是梦醒。
PS:电影对于美国人的描写刻画挺暧昧的。
是看到了开头能猜到结局的片子。
一看到开头就知道这些相逢的士兵必然会和平相处,但是他们的介入也会导致美好的村落的灭亡。
所以注定是一个悲剧了。
多想了一点,这样世外桃源般的村子对于外人抱着善意与接纳,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丑陋,认为外面也是这样,他们总是在说“到底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呢?
”,他们没有紧张的情绪,而外来的人总是很紧张,外面的人——那些士兵、我们,总是在担心自己被害,总是在戒备,士兵不能理解他们,觉得他们是装蒜,但其实到底谁才是不正常的呢?
这种防备的心理,这种对别人的不信任和戒备,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不是战争,即使不是在那样特殊的战争时期——影片的背景只是把矛盾放大和激化,人们之间同样是这样敌意的相对,只是没有刀枪这样的外化武器展示出来,本质并没有不同。
其实我们都向往着这样的美好,心里也有这样的善意,但我们不敢放出来,因为这样等于自己毫无防备,也几乎可以肯定自己会因为这样的善意而被害,社会就是这样变坏的,是劣币驱逐良币啊。
个人的美好或者一个村子的美好在战争面前何其微不足道,随着傻姑娘的死去,也象征着美好的灭亡吧。
集体杀野猪那段当真夸张,几乎让人怀疑是动画制作的,野猪的毛发飘散,人的动作夸张到静止,是种很有意思的拍摄手法。
经过这段之后,南方军和北方军的隔阂尽去,开始变得能够接触,这是不是也说明了要团结必须有外来的统一敌人?
村长被虐那段让我觉得十分难受,那么老那么善良的老人家被打的满嘴吐血。
当然,还有更多的友爱,有村民站出来维护那些士兵,假装和他们是一家的。
一直不喜欢韩国的片子,觉得情节拖沓,加上不喜欢韩国人。
但这部片子拍摄的风景还算很美,虽然情节的节奏控制的很奇怪,但有极为美好的音乐能弥补这一点。
后来才知道是久石让的配乐,难怪能那么激动人心。
其实这么美好的村子最终毁灭只因为他们救了一个外来的美国人,这也不禁让我有一个十分消极的想法,好心大部分时候是没有好报的,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往往带来的都是毁灭。
也许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不去救人,就能保持原来与世隔绝美好的生活。
当完全敞开胸怀时,也就是灭亡的时候吗?
在中国,当有人误入世外桃源时,他们都是尽快把他送出去,并让他一定保密,这还不放心,他们会马上搬迁。
这种防备的心理才是世外桃源能一直存在的原因吧。
实际上,误入桃源的人也确实去报官了,也确实带人来找,如果真的找到,那必然也是桃源的毁灭啊。
所以,有的时候做的狠一点,也许真的是对自己好一点。
唉,真是传达了一种消极的态度和人生观啊。
把人变回人的地方。
不保护它保护谁?
走,回家!
什么时候不开心了就回东莫村!
什么时候想不明白了就回东莫村!
一走了之很容易,放弃很容易,但从此一块大石头压心里,夜里魔障睡不着,生不如死。
好虐!
老子好好把心里大石头卸掉!
一个光杆司令心里一堆大石头。
一个不得不炸桥的好人差点自杀在林子里。
哥不怕死,但是哥怕良心的谴责。
而且哥见死必救,哥奋不顾身趴手雷,哥和野猪拼了,哥把欺负老汉的混蛋都突突了!
哥明明是个大好人,大将才,优秀人才一枚啊。
唉,来,卸掉石头回家去!
人性本善。
感谢东莫村,感谢傻丫头。
欢迎来到东莫村东莫村是在朝韩战争幻想下的一个乌托邦,两群敌对士兵无意闯入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
各种好笑的事情,特有的韩式冷笑话热笑话混在一起。
粮仓爆炸的那一刻,傻姑开心的望着天上的粮食,炸开的玉米粒像雪花一样美丽,在东莫村上方的天空一片唯美的白朵。
吃个猪肉,也得3+2+1组合,可不可以更搞笑点?
一起吃猪肉的日子才是好日子这样可爱的日子会有多长久。
脱下军服,其实我们都是地球人,呃包括那个美国佬(韩服穿你身上太有喜剧感了)大片草地,欢笑的人们,士兵的内心有块阴影,遮住他短暂的笑容,眼泪充满他的心,最可爱的傻姑像这个乌托邦一样照亮他的一角。
哭泣吧,少年,逝去的山菊,战争终会摧残美好的事物。
白蝶,献给死去的英雄,以赤子的心归于大地。
本来想好好地再次观赏《无极》。
说实话,这部片子已经看过两次了:一次先睹为快,看得愁肠百结,然后跑到三联论坛里发泄了一通;另一次赴朋友之约,心如止水,酣睡了一个小时。
但是对于陈导演我是极为敬重的,《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很难逾越的丰碑,所以,必须抽空再看一次,求得最终结论。
然而,我竟然完全失去了兴趣,鲜艳的布景和精湛的演技全然不能使我投入。
完全不知道导演到底想向观众传达什么样的观念,我甚至感受不到镜头之间情绪的流动和感情的贯穿。
从这一点来看,这个作品远不及《如果*爱》,虽然后者也仅仅是一道娱乐甜点。
影片放映到满神再度和大将军打赌时,我终于下定决心遗忘这部电影及其导演了。
网吧可供选择的影片真是多。
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许是归类于喜剧吧,我迟疑地点击了韩国电影《欢迎来到东莫村》。
据说韩国电影在向暴力色情和变态沦陷,我想诚然。
加之一些类似偶像剧的片子纷纷登陆,令人不得不开始怀疑彼国的电影神话是否仅仅是一场泡沫。
但是今天终于看到了〈欢迎来到东莫村〉。
好久没有看电影时热泪盈眶的感受了,这个深夜的130分钟的邂逅是电影给予我的最好的新年礼物。
还想看一些其他片子,就将感叹和赞美留给明年吧。
向各位兄弟姐妹诚意推荐这部杰作,希望你们和小弟一样,在新年里遭遇一次久违的感动。
整部影片是以朝鲜战争为背景而展开的。
朝鲜和韩国,本来是一家人,但却因为阵营不同而对抗,而朝鲜军人和韩国军人,用着同样的语言,长相也几无差别,战场上却得拔枪相见,至死方休。
在影片中,不管是韩国的两个逃兵,还是朝鲜的三个战斗幸存的军人,都表现过不知为了什么而战的迷惑。
他们不知道战斗的起因,不知道战斗会把他们的命运带向何方。
他们只知道的是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命令,哪怕命令是炸毁一座满是难民的桥,是向走不动的战友开枪……他们逐渐厌恶战争,也厌恶战争中的自己。
但直到他们到了东莫村,他们换上平民的衣服,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倒还觉得这种生活很不错,对这个村子逐渐产生了独特的喜爱之情。
后来,他们一起结盟,成为了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
他们不再迷茫,因为他们知道了合作的原因和意义,那便是守护,是赎罪,是对美好事物的守护,对自身曾经罪孽的救赎。
当炮火淹没他们的时候,他们放声大笑。
他们从未像这样坦荡,从未找到这样的存在价值感。
东莫村保住了,村民们还像一开始一样单纯。
只是他们不知道,那些“不速之客”不会再回来了,他们永远长眠在雪山之上,永远都会守护着东莫村,守护着这片没有被战争侵扰的净土。
当人们能够抛弃成见,团结在一起的时候,再猛烈的爆炸看起来也不过只是人性光辉下的小小闪光而已。
著名反战电影,讲述朝鲜战争时期三国六名士兵桃源村奇遇。几个情节很有创意,爆米花、杀野猪等,只不过结尾难免俗套煽情,要是一直是诙谐的调调就好了。个人感觉称不上经典,人物冲突过简,立场转变不自然,多以沉默表现,容易看睡着。。。
豆瓣给了这么高的分,以为会是很棒的战争片,看完后略失望,原来是个虚构的带有喜剧色彩的战争片,其实也不算战争片,南北兄弟情谊让我想到了老朴的JSA,异曲同工,爆米花和野猪那段拍的真漂亮,本片最突出的是配乐非常好听,一查原来是久石让啊,怪不得...
朝鲜战争版本的桃花源记,特效虽然看起来不真实,但是创意无限啊,爆米花那段超赞。前半部分军人与村民“对峙”的台词和傻妞与小兵之间细节描画我也喜欢,“思小姐”笑翻我了。
和平~~~~~~~~~~~~
久石让的配乐不错
导演非常赞,画面该美的美该搞笑的搞笑。133分钟充实地度过。久石让的音乐让整个电影都理想主义了,哭得稀里哗啦。哦呵呵。而且是05年的电影……这是近几年看的最赞的韩国电影,虽然还是最爱《雏菊》。
来看姜惠贞的,结果发现这片里她竟然没有《老男孩》里长得好看,失望,这片也很一般,不过主题不错。看了影评加了一星,真的好多寓意了,你绝对有没想到的。
慢镜头太~~~多了!整得我只有手动快进看完
当看到手雷爆炸出漫天的爆米花,不得不赞叹于编剧的想象力,而导演对那段扑杀野猪全过程的镜头处理更是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完全可以跟加勒比海盗3中的那段后现代主义镜头相比了~~
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在琢磨如何讥讽这部电影,以至于没好好看
战争童话,把朝鲜战争中兄弟阋于墙的意识形态纷争通过戏谑又浪漫的喜剧来展现。发展到后面有点儿《七武士》的意思。谷仓爆米花是最动人的一幕,结尾的炮弹烟花是最憾人的一幕。配乐太久石让了!(事实上就是久石让配乐的。)
就不应该手贱看韩片
前面部分实在太刻意了,后面的战场戏实在让我摸不着头脑。几个大兵为什么要这么做?其结果还不是证实了米军的猜测——该地有一支人民军的部队驻扎,嗯,规模还不小呢,即干掉了空降部队又击落了几架飞机!看来东莫村这个世外桃源难逃一劫。
不知道战争,但知道英语,电影还是有些小瑕疵,相对平淡。最后不是用无线电解释一下就行吗
朝鲜确实4侵略了韩国!?!?!?!?!?!?
一开始会给人以欢乐的神穿越印象,让人觉得要是再加一个志愿军战士就更完美更喜感了,不过越往后越煽情,期待中好莱坞式的大逆转也没有出现,最后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全灭更是让电影的基调由幽默走向崇高。难得在南棒的电影里看到一个正面的北棒,不过还是建立在承认侵略事实的基础上。
战争年代的世外桃源。如果真的有,那么谁不愿意留在那里美丽得活着,并且为了保护它而付出自己。手雷炸出爆米花以及抓野猪那两段都是神来之笔。让我一改往日认为韩片只是好看却没营养的观念!
韓國的主旋律電影,免不了一些韓式的拖沓和做作,後半部分也因為拖沓而讓感動減了不少分。美國大餅Smith和北韓首長好帥啊!
爆米花阵雨,白蝶云,how are you 和 fine thank you,手扎橄榄球,野猪大逃杀,雨中拭水的袜子,和耳畔轻安的小花。最后八毫米胶片里,大家都留下了最快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