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77次呢?
因为7次太少,70个7次太多。
男主的中文名叫张智思,粤语读音就很像张自私,其实说的没错,他这个人是挺自私的,又幼稚,又不上进,连他的朋友都说他有这个女朋友真的很赚到。
全程下来特别心疼Eva,尤其是第77次的时候。
其实女主伤心的事情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恋爱中的女生通过这些小事就会放大到对这个人和这段关系的重新认识,很多事情确实能反映出来两个人适不适合继续交往下去。
改变Eva的书店老板娘身上发生的事也有个亮点,反正让人很惊讶的。
电影的叙事手法也很好,最后的结局也是出人意料,非常值得看,不管是恋爱中的情侣还是万年单身汪还是分手后回归单身的朋友都能有不同的体会。
Eva第一次写在笔记本上的时候,我想一定不是她第一次原谅Adam.Eva说过,离开真的好难。
Eva也说过,原谅变成了习惯。
第77次分手的时候,是因为Adam还是那么没责任心,那么小孩子气,到了忍无可忍,Eva要堕胎的地步。
即便这样,Eva竟然还是给了他第78次机会。
置身爱情事外的人,看到这里,也许会说,第7次机会,都不应该给。
可是看看他们之前的每一次争吵,每一个七十七分之一,虽然真的很让人恼火,但是又好像真的是很小的事情,所以无法痛下决心。
约会看电影迟到是很让人生气,对方不记得自己不爱吃葡萄也令人生气,但总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分手。
这些微小的不愉快,看到对方那张有点愧疚而委屈的脸,又气消了一大半。
互相爱的人,总可以少计较一些。
于是很快又和好了,甚至和好的时候还感到甜蜜。
Adam信誓旦旦的做出保证,Eva便一点都不计前嫌了。
我想,对于Eva来说,即便明知Adam天性如此难以改变,但还是会原谅他。
争吵过后,Adam自然的把头靠在Eva的肩膀上,像个撒娇的孩子,有时又男友力满满,大力的一把搂紧Eva。
恋人有时并不奢求对方能改掉所有的毛病,之所以和好,只是贪恋那一点温存。
爱还很多的时候,毛病也就显得微不足道,心也变得无比柔软。
但是七十七分之一越加越多,和好需要的时间越来越久,毛病越来越不可理喻,剩下的温存越来越少,最终一定会到达忍无可忍的地步,Eva也终于忍到了她的第77次。
在某一个Adam认为稀松平常的一天,醒来却发现Eva从她的世界消失了,而他甚至不知道原因。
原因当然还是一个微小的七十七分之一,但他前面已经排了七十七分之七十六了。
人仿佛总需要一个契机去做出改变,不管是开始下定决心去面对以前逃避的困难,或者是辞去不心仪的工作去新的平台,还是换一个地方重新生活。
对于Adam来说,分手的契机让他意识到他真的需要成长,需要勇敢,需要有责任心,收起他的孩子脾气,去追回Eva,他还深爱的Eva,这个世界上最包容他的Eva. Adam是一条小船,海上有很多风暴,他就不愿意去闯,安安稳稳停泊在了Eva的港湾,直到他发现他的港湾,不在了。
也不是没有别的港湾,但Adam就是想要Eva那一个,为他遮风避雨,七次,七十次,七十七次。
Adam叫张智思,粤语听上去像张自私,志明与春娇的志明叫张志明,两个人仿佛兄弟一样,都很幼稚,好像永远长不大,但有很多单纯的可爱,让人舍不得一走了之。
Adam是幸运的,Eva走之前留下了那本日记,留了一丝和好的希望。
最幸运的是,Eva还爱她,看到他们在港大最初在一起的影像,两眼泛着泪光。
如果不爱了,看到点点滴滴的回忆,也许会感慨,却不会动情。
Eva看到Adam真诚的道歉,认真的准备惊喜,甚至还贴心的把家具换成Eva喜欢的模样,以前的七十七就好像可以被直接清零,因为还深爱着对方。
Eva甚至还泛起了幸福而宠溺的笑容,仿佛一切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其实恋爱很怕温水煮青蛙。
Adam的毛病可以算是很小了,态度也好,买的礼物虽然不合心意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用心,忘掉纪念日会认真道歉,总是有这里那里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大抵没有和别的女生拉拉扯扯,或者极端抠门吝啬。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都很小,所以Eva才可以一直忍受着,想着Adam总有一天也会长大。
可是十年过去了,当时的大学生却还是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答应过要一起商量的事情却还是背着对方一意孤行,直到最后,竟然开始跟健身馆里的女孩有了不必要的来往。
如果Adam一开始就是一壶开水,那Eva早已决绝离开,但是Adam的一点点的小毛病,让水温维持在了可以忍受的程度。
反过来,正因为Eva每次都很容易就被哄好,所以Adam也从没有认真直视过自己的问题,因为觉得无论如何Eva都会原谅自己。
Eva像温水一样包容着Adam,Adam也就习惯在这个温水里永远都长不大。
如若一直是温水,其实也许可以走下去,但是Adam和Eva的水在不断升温,虽然也没有过临界点。
最后,第七十七次,Eva还是选择回到了温水。
但温水已经不是原来的温水了,Mandy的出现,让水变得浑浊,在Eva发现他人的痕迹的那一瞬间,仿佛有人偷偷把火调到了最大,水开始沸腾,Eva终于彻底无法忍受。
十年很长,但是终将割舍。
爱情不能单纯以时间长短来判定。
第七十八次,Eva终于要彻底告别伊甸园的Adam, 书写一本崭新的日记,和新的篇章。
Adam最后也会长大,也许偶尔也会怀念那个用十年教会他爱的Eva. 看完这部电影,总会想起生命中的一些人,为了在一起做出很多努力,也发了很多脾气,磕磕绊绊,忍受了很多次,原谅了很多次,最后所有的希望都变成失望,水温沸腾,最后的一丝眷恋也都烟消云散了。
即便曾经那么相知,那么了解,那么包容,曾经是对方的全部,最后却仿佛从来没有踏入过对方的生命中,只有些许的共同生活的习惯,一些共同培养的喜好,成为对方存在过的痕迹。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 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剧中Adam无疑就是一个大反派对Eva十年的陪伴理所当然对Mandy热情的告白自以为是而Eva还是心力憔悴一次次重蹈覆辙Mandy是个明确的女子爱就是爱 就是知你是醉酒也与你做知你还爱前任也可以闪婚只是因为你是我要的人但她借Eva的笔记早早看穿Adam后迅速脱身幼稚 懦夫 自私一个帽子扣的比一个帽子准但Eva做不到是她不够了解Adam吗不 是太过了解 十年 十年啊Falling love是不可言说的疯狂选择原谅是自以为是的借口彼此都认为的相爱却始终不在一条道路上白色沙发 1T云盘 是Adam男孩子的用心 是Eva维护者的迁就电影票 看信息的偷笑 验孕棒我问自己为什么Eva要哑忍那么多为什么Adam怎么都不懂想起以前一个男性朋友跟我说男生的爱总是递减的原来一百分的恋爱这里不行扣一点 那里不行扣一点而女孩子的爱是递增的原来六十分的恋爱他用心了加一分 他好好陪我了加一分是这样吗剧中吴镇宇扮演的角色说他认为不应该去记下让人难过的事Eva笑着指了指左胸口其实都已经记在了这里选择去原谅 去忍耐 然而伤痕都在77次看到最后 Adam在公众下还是吞吐那时候心底突然一凉恍然明白只可惜 这样勉强的爱 也许只是习惯双膝跪地自我感动的壮烈不及镜子前Mandy留下玻璃细渣般的细节庆幸Eva最后终于醒悟小津安二郎的静默怎么去抓住拳击手想要的自由人要学会对一个自己爱的人说不
通常我把电影分为“打死都要看”“有空看看也不错”“看咯,反正无聊”以及“看尼玛看”四个类别,来看这部之前,它在我心里的定位是“看咯,反正无聊”这一层,然而看完之后,我不禁感叹一声:“还好来看了。
”【关于Adam,“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永远在回避自己的问题”】 Eva无意间获得 一本“原谅他77次”的笔记本,Adam每伤她一次,她便记一账,跟商场积分换礼品一样,积够77次,兑换一个终极大奖——分手(嗯?
吵架不好好沟通记这些干嘛?
这设定真的没有圣母婊的嫌疑吗?
后面有讲)。
而被记了77次大过的Adam真的是罪大恶极的大反派吗?
并不见得,其实他已经比我身边很多男性朋友要做得好了,Adam是爱Eva的,起码他没有欺骗玩弄她的感情,他会在Eva抱怨他买错了饼干之后提出下楼再买(而不是只埋冤她矫情挑剔),他在气头上时会先考虑Eva的安危(而不是自顾自生气走掉),他也会哄她听她的话答应她的要求;在78项过错里,除了失恋酒后乱性、顶撞Eva爸爸及不戴套这三项较为严重之外,其他的都是情侣的日常吵架。
然而这才是最可怕的,原来结束一段感情并不需要什么大愁大恨,温水也能慢慢煮死一只青蛙。
Adam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而是源于他的幼稚——三十好几了还把父母离婚作为自己的伤口、还嚷嚷着“法律是我父母逼我读的”、还故意赌气激怒爸爸(翻一百次白眼);更是源于他的懦弱及自以为是——每次不愉快,Eva有向Adam表达自己的诉求,并没有表面圣母,背地里暗戳戳地记账,只是Adam永远都觉得自己没问题,永远都只是打马虎眼哄哄Eva,更不用说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对改变不良的现状有所作为了。
为什么他永远都觉得自己没问题?
你可以说这是本地区男人的大男子主义通病,也可以说这关乎于Adam的成长环境(中产阶级的独子,个性更为叛逆,更关注自我感受),然而最重要的,大概还是不够爱吧——即便到最后,他跪着求Eva原谅,也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他说自己没了Eva就不能活,而不是站在双方的立场上考虑这段感情、考虑Eva的感受。
他知道Eva是好女孩,他知道Eva爱自己,他也想和Eva结婚,但最可悲的是,他再爱也不过如此了——Eva爱他9分,他只爱Eva7分。
他们的感情从来就不是平等的,Eva处于弱势的那一方,Adam是有恃无恐被偏爱着的那一方。
Adam哪怕对Eva再多一分“肉紧”(粤语),他都会有所醒悟,然而Eva燃不起他心中的那团火,所以这一分的热度,不是下跪认错努力改正就能升上去的(说白了,Eva hold不住Adam,应了那句歌词,“足够令你怜悯,勾不起你的兴奋”),并非势均力敌的恋爱,注定两败俱伤。
因此,我不愿把Adam定义为渣男,只能说,他们花了十年时间,才认清彼此不适合。
【关于Eva,“离开真的很难,尤其当原谅已经成为习惯”】 Eva 的人设是“适合做老婆的好女孩”。
你说她作吧,哪个女孩不作,但整体来说,她是温柔的,懂事的,服从的,简称有点怂(也符合本地区大部分女孩的特性吧)。
明明已经气炸了,她还是会反思自己赌气跑掉不对(害Adam担心了);明明内心小剧场已经爆发,但只要Adam能平安回来,她选择一句话也不说;明明已经发现了很多不爽的小苗头,但也只敢不痛不痒地放放小技能,怒气值永远存不满吼不出一个大招。
这份懂事,真是让人心疼又生气,心疼她爱得那么小心翼翼永远优先考虑Adam的感受,又气她为什么要让自己受那么多委屈。
“离开真的很难,尤其当原谅他已经成为习惯”,Eva的这句台词,让人唏嘘不已。
所幸的是,即便再难,Eva还是做到了,当看到Eva不再半踢半吊着她的高跟鞋,而是索性整双脱掉的时候,她是真的解脱了(这个细节满分)。
这得感谢Mandy留在Adam家的隐形眼镜盒,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骆驼,也拯救了Eva。
其实这个笔记本,说矫情也挺矫情的,情侣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何必件件记录在案呢?
但说合理也蛮合理的,它不过是把我们心里抽象的伤痕具象化了,每一次争吵,每一次憋在心里的委屈,都足够在心里落下一条裂痕,然而裂痕无法抵消裂痕,裂痕只能叠加成为更大的裂痕,因此感情就这样从愈演愈深的沟壑里无声无息地流走了。
所以,趁一切还来得及,有效的沟通才是爱情的防腐剂,不要学Eva默默委屈又默默原谅(内心翻腾了一百遍对方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更不要学Adam,小问题觉得没问题,待小问题聚集成大问题却又无能为力。
写到结尾,想到李宗盛大叔的一句歌词: “若我们的爱情是错误,愿你我都没有白白受苦” 希望所有的Eva都能遇到10分爱自己的男孩,而所有的Adam也学会如何10分爱爱他的女孩。
电影《原谅他77次》(2017)海报01 爱情里的细节“我很讨厌人家迟到,还是看电影迟到。
”确实,一个连约会或约定时间都会经常迟到的人,多半人品也不咋的。
两个人旅行真是太容易吵架,所以有些人选择旅行后结婚算是个明智的做法。
如果连旅行几天两个人都无法忍受,那婚后生活必定是灾难性的,离婚也是板上钉钉。
电影片名《原谅他77次》,居然还能原谅77次,这是两人有多少积淀的深厚感情才经得起这么造?
大部分情侣顶多7-10次就原地爆炸了吧?
快的只要1次。
另外,一个会把日常吵架与不快记在日记本上的女友,不知道是想记录爱情的日常,还是积累或强化这种不快,又或是等着有一天达到一定次数(如77次)、然后给自己一个离开的理由?
终于,Eva(蔡卓妍 饰)意外怀孕并独自去医院做流产手术的第77次,成为分手的最后一根稻草。
02 爱情宫心计Adam(周柏豪 饰)前后两个女友,律师Eva分手后在浴室柜子里放日记,就是故意想让Adam看到后幡然醒悟、追回自己。
而口腔医生助手Mandy(卫诗雅 饰)分手后在浴室放隐形眼镜盒,就是想着Eva回来或其他女人看到,愤而离开。
浴室成了CSI(犯罪现场调查)。
相比迟钝的男人Adam,女人们在爱情里的小心机及竞争意识无所不在,无孔不入。
Adam费尽心机与Eva复合后,Mandy故意留在浴室洗手台上的隐形眼镜盒果然成为两人二次分手的导火索。
这次,不再需要77次。
某种程度上,两个女友的心机都达到目的了。
“你们男人越是装伟大其实就越自私?
”一段关系里,谁又不是自私的?
说到底,每个人最爱的还是自己。
03 靠什么维持爱情?
Eva妈:“其实谈恋爱也好,做夫妻也好,大家都应该互相迁就。
”Eva:“难道像你这样一辈子都在迁就老爸?
”Eva妈:“这么久的事别提了。
”Eva:“但是我不想像你这样嘛,整天都躲在厨房里哭。
”Eva妈:“做女人就是这样的。
”Eva:“其实一个人也不错,和妈妈住。
”Eva妈:“不结婚你会有遗憾的,我要是不结婚怎么会有你啊?
吃吧。
”最后的结论是包容和原谅维持不了爱情,但愧疚可以。
日本电影《昼颜》里有一句台词异曲同工,“如果不是出轨,谁又会心甘情愿给老公洗内裤?
”这句话也打破了爱情与婚姻的所有滤镜。
“情人就像马卡龙,不论你挑什么味道,都是甜美的。
”但不适合的两个人勉强在一起,是否等于ONS(一夜情)*N?
电影最后,Eva可能与Shutter(吴镇宇 饰)开启一段新恋情。
而现实里的爱情与婚姻,多半没有happy ending,只有鸡飞狗跳与忍耐。
PS:邱礼涛居然还导演过爱情片,难得。
推荐指数:3星(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我给五星是因为我大致看懂了这部电影,而且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是此类型作品中为数不多的佳作。
首先电影开头的原谅他77次和结尾的原谅她77次两个他(她)形成强烈的对比。
以女人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一定都会说男主渣男。
男主的问题是很明显,毕竟77次被原谅,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有些人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却没看到女主本身的问题。
下面我就来说说女主的问题,首先每次争吵就算男主认错了服软了女主也不给台阶下。
其次电影全篇在办公室给了女主四次脚的特写,前两次面对女客户都是穿着高跟鞋,后两次面对男的都是脱了鞋,这映射了什么?
懂的女士们可以自行脑补。
还有女主因为无聊的第77次的梗而自私的堕胎。
再有就是女主和快门去机场的彻夜未归。
男主睡了女二后去请求女主的最后一次原谅,女主和快门睡了后又在婚礼上再一次原谅男主。
第二个女人和最后黄老板与伊娃的对话也算的上这部电影的点睛。
总之,这是一部男人和女人都该自省的电影,而不是一旦双方都有错,这错就归咎给了某一方。
总觉得整部剧诗雅饰演的女二才是最出彩,最值得让人心疼的,毕竟这么温柔用心去爱一个男人的女子不该被设定在这样尴尬的位置。
邱礼涛,香港的反类型片无冕之王在这里绘制了与彭浩翔截然不同的爱情观。
原谅他77次本质上是一部反爱情的女性主义现实政治电影,不屑于与志明春娇系列里面让恋人之间相互妥协向爱情献媚的作品同流合污。
另外,剧情的铺排也十分讲究,外部冲突与内部矛盾相互交织。
看电影迟到的、旅行没有准备这样看似无理处闹的女性向抱怨实质上直指的也是精神世界的不可调和。
毕竟女主要看的是自己心仪的小津的经典《东京物语》,而去日本也是为了一睹小津安二郎构思剧本的旅馆。
再者,导演刻意塑造的传统直男形象与精炼的事业女性的反差,且像结尾脱下高跟鞋这样明显的去女性化经典符号承接的是对男性的抗诉。
最有趣的就是,看似为了最后阿Sa决心的那一次外部冲突引起的反水使用的另一位女孩其实代表的就是传统女性在男权语境下的失语状态。
此外,总说周知邱礼涛电影里总会夹带私人的政治隐喻的,当周柏豪说:“我爱你五十年不变” 阿Sa立即追问:“那五十年之后呢?
” 简直就是用情人内心世界的不可调和从而造成的分崩离析暗喻一国两制的未来,结局可想而知。
而这也可以看出导演当前的政治诉求。
因此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其实在一个表面俗套的爱情故事下包裹了两套截然不同的政治表达——性别政治与权力政治。
2颗星给演技,作为一名男生,这部电影拍的立场就偏向女生的那一侧,很多细节都解释的不到位。
一直渲染的女生那方很委屈,从第一次原谅,女生对爱自己的人就能做到埋冤,不满,耍脾气回家不看电影,在分手后面对朋友的迟到就口口声声回应不要紧啦,那我爱你你就可以这么残忍吗?
看球每次都没迟到,我看球在家看,迟什么到,迟不迟到你知道哦?
每次看球都有下雨吗?
下雨塞车我想的吗?
别因为一个人爱你疼你就不知道互相体谅。
2.最后亚当没采取安全措施是他的错误,但人家没有不负责,你怀孕了他就娶你,你还有意见了,嫌他幼稚?
他会负责你嫌弃他幼稚,你嫌弃他幼稚不想跟他结婚,你跟他在一起十年图个什么?
图开心+肉体开心?
想负责都要被女主叼,真是搞不懂了。
3.还有一次是亚当辞职没商量是他的错,你堕胎谁都不用商量?
岗位和人命你都衡量不出轻重你说个叼。
你别告诉我你在哭你也很难过,你自己养不起个小孩?
说白了就是不负责不尊重生命。
整部电影就是围绕着俩个都有犯错的年轻人在拍,却总显得只有男方是错的那样,还有很多细节就不说了,懒得码字,你这种电影只有渣男会对号入座,不过说白了,渣男看了你的电影还是照样渣,也只有足够自私的人才会全场拍手称快
完全是出于“好无聊啊去看电影吧”的动机去看的,其实故事是个没什么新意的炒冷饭的港味爱情片,我觉得Eva和Adam之间的争吵是每对情侣之间最正常不过的日常,Adam就像是生活中有点自傲又幼稚的男朋友,而Eva是温柔又敏感有点小矫情的女朋友,似乎所有的琐碎都会成为争吵的开始。
影片一开始就交代Eva分手Adam,再通过Eva的77次heartbeats笔记本插叙分手原因。
五年前一次下大雨,Eva在影院等待迟到的Adam,机缘巧合下发现的心跳快门这家店,机缘巧合遇到阿娇机缘巧合地买了这本本子,第一次记下他们之间的不愉快:Eva不喜欢迟到特别是看电影迟到,而Adam偏偏迟到了很久。
虽然不停解释因为大雨塞车没办法,但是Eva还是觉得他作为律师同行没有时间观念而且不重视自己,因为Adam看球赛就不迟到,根本就是没有把自己看得很重要。
Eva其实反映的就是在爱情里管着男朋友又无限宠爱他无限原谅他的女孩子,Adam辞工去当拳击教练不和Eva商量,美其名曰“你肯定不会同意”;背着Eva和学生聊天的时候偷笑,被追问反倒恼羞成怒认为女朋友不信任自己;情人节和其他女生去看电影,Eva看到票的时候心碎得无以复加;不带套记错安全期惹Eva不高兴,Adam却说要是怀孕那就结婚啊,遭到Eva冷笑的回答。
很多小事情其实都不能构成他们最后分手的理由,但是很多小事情的堆积却会成为分手的导火线。
在观影过程中,我不禁会想到之前大热的春娇救志明,影片最后志明当众一首live加浪漫告白终于追回春娇迎来happy ending。
而当77次里Adam也在Eva朋友的婚礼上当众告白,我其实有点失望,感觉又是这样的结局真的很尿性。
Adam说Eva教会他爱(Adam骄傲的性格让他很难大庭广众对Eva讲出“爱”这个字,这里的细节演得真的很细腻),但我觉得他只是离不开Eva温柔的包容和忍耐。
张志明和张智思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一个是浪子回头一个是死性不改。
影片最后,Eva在发现Mandy留下的隐形眼镜盒后毅然选择离开说实在我真的觉得她才真正为自己活了一次。
第77次分手的理由是她默默流掉了和Adam的孩子,这本来就够伤了,但她还是那么心软被十年感情动摇当时就原谅了Adam,看的这里真的很心疼,生活中肯定很多“吕慧心们”,也许男朋友就是“张智思们”,不免唏嘘。
每个女生都不应该给别人一次又一次伤害自己的机会。
影片中细节处理我觉得特别满意,比如Eva在律师楼里穿高跟鞋状态的变化,再比如故事最后耐人寻味的快门声,都像在有意无意透露很多信息。
还有Eva参加婚礼之前不回家的那晚都很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最后,想借用吴业坤一首歌的歌词结尾:相爱并非讲求付出有几多,希望每个Eva都能遇见你的注定,用力爱过才不枉此生。
看完《原谅他77次》,刚开始的感觉是,邱礼涛用叶念琛的手法拍了一部爱情版的死亡笔记。
故事的开头,周柏豪饰演的Adam和蔡卓妍饰演的Eva是一对拍拖逾十年的情侣,突如其来的“被分手”,让Adam惊慌失措。
在空窗期间,伤心的Adam,因为一次醉酒,被暗恋她的Mandy乘虚而入,然而,当回忆随着笔记本的文字汹涌袭来,Adam开始慢慢理解Eva分手的原因。
电影里面,有很多生活化的情节,那77次争吵的理由,很多情侣可能都体验过。
今天我想把电影题目“原谅”,“他”,“77次”分别拆开,尽量避开剧透,来谈谈这部电影。
1.关于“原谅”在电影里面,女主角Eva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很深刻,她说,“其实离开真的很难,尤其当原谅他已经成为了习惯。
”如果有看我公众号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我是《奇葩说》的忠实粉丝,在这个节目里面有很多关于爱情的辩题,有时候我会反复回播几遍,其中关于“原谅”的话题也不少:“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哪个更值得被原谅?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伴侣手刀逃跑,该不该原谅?
”当我们谈及“原谅”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的反应通常都是,必定有一方犯错,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想“原谅”。
细看电影里面的“原谅”,第一次是Eva和Adam相约一起看电影,是Eva期待很久的《东京物语》,虽然这个在电影里面没有直接提及,但细心的朋友可以在Eva写的文字里面找到,并且之后他们去日本,特地下榻小津安二郎曾经住过的旅馆,可以看出Eva其实很喜欢这部电影。
正因为对电影的期望很高,所以男友Adam的迟到,即使是有很合理的理由,在女生看来,都是一个“不可原谅”的过错。
一切都很普通,很生活化,对吗?
在现实中的约会,男生迟到,女生发脾气,男生解释,女生继续生气,男生再想尽一切办法哄女生欢喜…….同样的情节在我们的现实爱情世界里其实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但是让人最吊诡的是什么?
就是这部电影里面,我们只记得,一次又一次在消耗我们感情的所谓“原谅”,而没有收藏过每一分感动。
为什么在爱情里面,我们时刻想着怎样给对方扣分,而从来没有想过给对方加分?
试问一段只记得“原谅”过多少次的感情,可以走多远?
2.关于“他”在这部电影,被原谅的对象是“他”,不是“她”。
在一次访问里面,柏豪,阿Sa,还有李敏在讨论男女的爱情观差别,其中说到一个男女思维构造的差异。
举个例子,有时候男生在洗澡的时候把手机拿进浴室,女生就会开始想,他究竟有什么秘密藏在手机。
其实很有可能,他只是想在蹲马桶的时候听点有律动的音乐...他们还说到,男生的大脑就像一个云盘,里面的记忆删掉了,就没有了,不会再记得。
这里的比喻是说男生对生活很多小事,过去了就翻篇了,可以close file了。
但是女生更像一台电脑,里面还有一个专门收集感情垃圾的回收站,虽然在这个时刻,她选择原谅,选择自己消化那些因你而起的坏情绪,但是这些所有的记忆碎片,只是被暂时丢放在那个感情的回收站,说不定某一天她爆发的时候,就会把回收站里所有的记忆全部拿出来。
故事中的Ev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把和Adam生活中的所有负能量,不愉快,事无大小都通通记录在那个笔记本里面。
而最可怕的是,这些在男生眼里没有关联的过错,在女生眼里,全部都有关联。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条被转发得很火的帖子,正好印证了男女思维构造之差别:
让我想起了电影中,Adam因为给Eva递了一包“葡萄干”的饼干引发的争吵:Adam反驳,“你不是吃葡萄的吗,为什么不吃葡萄干?
”Eva,“我吃葡萄,不代表我喜欢吃葡萄干,我吃水果,但我不吃水果的加工品,你懂不懂啊?!!
”Adam再次反驳,“那你什么吃巧克力,你不如直接吃可可豆好了”……3.关于“77次”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真的很担心,因为过去已经出了一大堆类似的大玩数字梗的爱情题材,例如很久以前让白百合大火的《失恋33天》,还有前几年郑伊健和周秀娜的《分手100次》。
甚至在周柏豪早期的电影《爱情万岁》里面,由郑希怡饰演的角色也曾经设下这么一个规矩,让她的男友用不同方式求婚100次,她再接受。
其实究竟是33天,77次,亦或是100次也好,都不重要。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一开始,就给我们的感情设了限。
就好像我们在玩俄罗斯方块一样,无论你前期手速多快,眼神多正确,你心里知道,你总是会输的。
当你给你的爱情设了限,那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得到终点了。
77次的争拗,会慢慢耗尽我们的感情,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次超越我们底线的不忠,已经可以让感情彻底破裂。
看完电影,我在网上看了很多人写的影评,其中看到部分在为Adamb辩护的文章。
的确,如果只是日积月累的生活琐碎消磨掉我们恋爱的热情,有点显得我们的爱情太脆弱。
所以李敏在安排这77次过错的时候,特地把一个很“敏感”的过失放在了最后,这也成为了电影中男女主角第一次分手的导火线。
把那个“敏感”的过错安排在电影里面,很写实,很沉重,因为那在现实中就时有发生,在这里就不剧透了。
最后陈咏开曾经在辩论的时候提到这么一个观点,“人没有优点或缺点,人只有特点,当你把一个人的特点往好处看的时候,这是他的优点,而当你把一个人的特点往坏处看的时候,这又变成了他的缺点。
”电影的预告片里面有一句话,“爱情是一段迷失的旅程。
“很多时候,我们一开始看中的对方的优点,随着时间,可能慢慢都会变成缺点。
你以前觉得他性格很直,很单纯可爱,总是在你面前表露自己稚嫩的一面,但随着长大,你会慢慢地觉得他这样不成熟。
你以前觉得她温柔大方,安静贤良,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你觉得你的爱情世界总欠缺了一点什么,嗯,你突然渴望激情。
其实一段感情,总会进入平淡期,出现所谓的七年之痒,四年之痒。
有人提出一个假说,说人的细胞有记忆功能,可以纪录人的情绪,可以承载我们对身边这个伴侣的感觉。
所以,四年或者七年之后,当这些细胞开始逐一凋亡更替之后,我们便对这个人的感觉发生转变。
这个时候,内心有一只小魔鬼出来给自己开脱了,它揪着你的耳朵,跟你说,林子这么大,羽毛鲜亮的鸟这么多,应该及时行乐嘛!
何必难为自己,何必委屈自己!
《原谅他77次》很有诚意,特地为这部电影出了一首很好听的歌,《请你爱我》。
但我看完这部电影,想起戏中Eva曾经问过Adam一句话,“为什么你Day one 要追我?
”我脑海突然响起柏豪的一首歌,《还记得》。
“若你還記得當初 若你還記得那時候 怎樣認識 怎樣欣賞對方的美好 怎樣第一次約會 怎樣親吻他的額 就忘記恩怨 就跟他說吧 Keep going....”因为但正如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里面所说,“这个城市这么大,一旦走失了,就可能这辈子不会再见到了。
”所以,请珍惜眼前人。
十年的感情就像不合脚的高跟鞋,你弃之敝屣,我削足适履。每一次暧昧的笑意、迟到的约会、摆出的冷脸,都将它推得更远;每一次磕到的沙发、收下的薄礼、独吞的委屈,都是我的不死心。我用笔记下原谅你的痕迹,却迷失在与你分岔的街区。不是你终结了爱情,只是我的双脚血肉模糊,无法陪你走完剩下的路。
多餘的第一視角鏡頭多餘的女巫店設定 浪費了故事和笑點 阿Sa真美
邱礼涛一贯热衷的反类型创作,但一年上映三种类型片,他始终能做到技法娴熟,风格稳定,还时有惊喜,已经挺难得。片子看的舒服,最后二重反转有意思,比《喜欢你》好看许多。阿sa的港女特质愈发靠近郑秀文和杨千嬅,而胜于薛凯琪和邓丽欣,周柏豪跟她意外的搭,多少想起《分手说爱你》,整体不错
很好看,一句两句说不完。片子里呈现了好多份感情,好多种男女,不是每个人都能爱到对的人,有一些会躲在厨房哭一辈子,有一些会当断则断再不回头。77次只是放手的借口,ta不是对的人,无论时间再久、回忆多深也别再迁就。
双方分别是否一夜情了并不重要,并不适合的人习惯于在一起,习惯于一次又一次原谅,却彼此深受折磨,这很现实。叙事没有问题,时间轴OK的
邱立涛也能拍都市情感。
故事很烂,但惠英红、郑丹瑞和吴镇宇演的不错。
非要剖析男性角度和女性角度看待爱情的层次和等级,何苦给自己增加烦恼呢!本来挺简单的一个问题,发现了就解决,非要积累起来给两个人闷一个雷,矫情的恋爱真是麻烦!
小学生DV习作
谈恋爱时,爱他是个纯白爱你的男孩,但是婚姻不能甜蜜就行,男孩很可爱很动心,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人情冷暖家庭责任,有几个愿意就自己一力操心和担当呢?女人想做女孩,就找个男人,男人想永远当男孩,就找个大女人喽。
真的受够这种“男孩总是比女孩更晚成熟”的故事了,谈什么恋爱,满世界找妈呢这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
三十好几的人谈着初中水平的恋爱。。
陈羽凡:“当然是原谅她啦!”
其实我蛮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港片的,就简简单单讲好一个故事。
还挺好看哒
就像吴镇宇说的~没关系,总会有下一班的!前任见鬼去 www 兄妹好评~~阿sa演技又进步了~
连着看两天港片,最大的感想是志明春娇系列红是有原因的。(三颗星全部给撅嘴的阿sa)
一个会让我看两遍的电影
因为twins看的,结果阿娇只是打酱油,而阿sa一如既往的可爱,35岁的阿sa依旧如此一尘不染非常不科学,每次看她嗲嗲的撒娇都会想起<我的老婆未满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