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se people you despise almost as much as they despise you? Will they give you a medal, Clarice, do you think? Would you have it professionally framed and hang it on your wall to look at and remind you of your courage and incorruptibility? All you need for that, Clarice, is a mirror.”《沉默的羔羊》是我看的汉尼拔系列的第一部作品。
看了之后一下子就被残忍优雅兼具的Dr. Lecter 吸引了,自然又看了电影《汉尼拔》和两本原著。
《沉默的羔羊》原著和电影情节不完全一样,但结局发展总归差不多。
《汉尼拔》原著和电影就差了很多,尤其是第二部换女主,和书影结局不同都被很多人诟病。
我个人是很喜欢Anthony Hopkins和Julianne Moore 的,因此对于换女主一事不想多说什么,我觉得Julianne Moore和Jodie Foster演技都很棒。
不可否认的是,与《沉默的羔羊》相比,电影《汉尼拔》中Clarcie Starling 的重要性降低了,《汉尼拔》更像是导演献给所有Dr. Lecter 粉丝的作品。
(当然,能看到安叔更多的戏份,我是很开心啦。
安叔的表现太棒了,念白堪称一绝!
)至于书影结局不同也可以理解,毕竟在书中作者实在是把美国政府各机构里里外外都黑了一遍,结局若是Clarcie 和Hannibal 踹掉FBI,携手浪迹天涯,可能很多人会不满吧。
改成让英雄断臂,虽有遗憾,倒也算是为他俩不知名的“情愫”画上了句号。
再说Dr. Lecter 。
他实在复杂,我不知道如何评价他,似乎我现有的价值体系是无论如何也容不下这么一个食人狂魔的。
但很奇怪,看了书和电影之后,我很佩服他,也很喜欢他。
敢于挑战权威?
不在乎世俗评判?
智慧优雅?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可他是食人魔啊,他杀了那么多人,手段都极其残忍,他吃活人的舌头时心跳都不超过85,他是魔鬼,是撒旦,是上帝之外的审判者。
他杀的人几乎都是“恶人”,他觉得人类丑恶,便杀掉,用他的尺度来“除恶”。
而这种行为纵然有种武侠小说里“劫富济贫”的快意恩仇之感,但总归是不对的。
是的,我们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在我们的价值观里,不论一个人做了什么错事,另一个人是没有权力决定这个人的生死的,只有法律的审判可以。
这是文学作品价值观与现实生活价值观的冲突。
Clarice Starling 与Dr. Lecter 正相反,她是以己身殉道的,如耶稣一般拯救世人。
不管是儿时救那只羔羊还是后来孤身闯虎穴,与野牛比尔搏斗,拯救凯瑟琳,都是愿意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行为。
她一次又一次听到心里的那只羔羊在尖叫,就像耶稣看到世人受苦一样,他们都选择了拯救。
这和Dr. Lecter 太不同了,他们是两个极端。
《汉尼拔》书中Clarice 决定孤身去梅森的庄园救Dr. Lecter时是这样写的:她算是什么样的人?
谁承认过她?
你是个战士,Clarice,你希望你有多么坚强你就能有多么坚强。
Starling可以理解为什么梅森想杀死Dr. Lecter。
如果梅森自己动手过后或者是雇人杀死他,她都可以理解。
因为他仇恨。
但是把Dr. Lecter折磨致死,她却受不了。
她逃避这件事,就像很久以前杀死羔羊和马一样。
“你是个战士,Clarice。
”几乎跟那残杀行为同样丑恶的是,默许梅森这样做的是发过誓要维护法律的人,这就是世道。
想到这里她做了个简单的决定:只要在我的手能伸的到的范围里,我就不容许世道如此。
这是Clarice扎根于心的善良和对正义的坚守。
鞭策她前进的是人类的困苦。
书《沉默的羔羊》结尾Dr. Lecter给Clarice写的信中这样评价她:但是,Clarice,你是以那地牢的种种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可衡量自己不能太苛刻了;要获得神圣的宁静,你得一次又一次去争取。
因为鞭策你前进的是困苦,看到困苦,困苦就不会有尽头,永远不会有尽头。
我不打算拜访你,Clarice,有你在,这个世界更精彩。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Clarice向Dr. Lecter 说完那个沉默的羔羊的故事后,Dr. Lecter 眼中有泪,连说了两句“Thank you, Clarice.”他在感谢什么?
他是不是想到了幼时和妹妹米莎在那些残暴军官的压迫下的无助,他当时是不是也期待一个像Clarice那样的天使,耶稣,来拯救他?
可惜没有。
他只能无奈地看着妹妹被吃掉,从此再也不信人性,不信上帝。
可是此刻隔着监牢,在看过了世间那么多丑恶之后,他被Clarice感动了。
后来Clarice被Dr. Chilton 赶走前,Dr. Lecter隔着牢笼把文件递给Clarice时,他们的手指触碰,真是像极了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造亚当》。
手指触碰的瞬间也是心灵的触碰吧。
《创造亚当》(Creation of Adam)是西斯廷礼拜堂大厅天顶画《创世纪》中的一幕。
电影《Hannibal》中让我印象最深,一直回味的倒不是结局和一些恐怖画面,而是餐厅中,Dr. Lecter对Clarice说的那段话。
H:Give the chance you would deny me my life, wouldn't you?C:Not your life.H:My freedom, just that, you'd take that from me .And if you did, would they have you back do you think? the FBI? Those people you despise almost as much as they despise you? Will they give you a medal, Clarice, do you think? Would you have it professionally framed and hang it on your wall to look at and remind you of your courage and incorruptibility? All you need for that, Clarice, is a mirror.(你蔑视的人同样轻视你。
你以为你抓了我之后他们会给你一个奖章吗?
你可以把这个奖章挂在墙上好提醒你,你有多么勇敢清廉?
果真如此的话,Clarice,你需要的只是一面镜子。
)书中很像的一幕是刚开始时Dr. Lecter写给Clarice的信中的话。
(电影和书中那封信的内容不太一样。
)望到那诚实的铁锅深处去,告诉我,你是否辜负了你死去的亲人,他们会不会让你去拍马屁?
他们对硬骨头的看法如何?
你的骨头是可以硬的,想怎么硬就怎么硬。
You are a warrior.你是个战士,Clarice,敌人死了,婴儿却安然无恙。
你是个战士。
最稳定的元素出现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间,大体在铁和银之间。
在铁和银之间。
我认为那是最适合你的地方。
这两段话让我不由想起了王阳明的“致良知”,真的太像了。
我们应该去问别人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善恶吗?
我们真的需要别人去评判我们吗?
Dr.Lecter 不需要传统做后盾,他的自我和他的推理能力跟他的智商一样,都是无法用传统尺度衡量的。
Dr. Lecter告诉Clarice,你不需要体制来评价你,你只需要一面镜子。
也就是你自己。
我觉得他没对Clarice说出来的话可能是:我们都是与世不容的。
他们认为我是魔鬼,想杀死我。
他们认为你是不知变通的白痴,原则是狗屁,利益才是王道。
所以,Clarice,跟我走吧,你永远不会被他们欢迎的,为什么非利士人不了解你?
因为你是参孙的谜语的答案:你是狮子肚里的蜜。
这里我把Dr. Lecter和王阳明的话结合一下,称此为:良知之镜。
(按原著的话,我得改为“良知之铁锅”,但我觉得“良知之镜”更好听一些。
hhh)当然,到底要不要由“他者”来评判我,我还要继续思考,我是没有Dr. Lecter的勇气和智慧的。
《沉默的羔羊》我觉得电影比书更优秀,书比电影多了更多的背景介绍,想象空间也更大,但是电影对于气氛的营造和演员的表现是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汉尼拔》我觉得书和电影不相上下,电影中Dr. Lecter和Clarice 的感情更明朗,对于体制人性的批判弱一些,但演员的表现和一些场景的呈现比书更妙。
再说书《汉尼拔》对配角帕齐和梅森的刻画,更丰富了。
帕齐决定把Dr. Lecter“卖给”梅森时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你如果发现了传统的荣誉不过是些废话,你怎么办?
在你跟奥勒留同样相信未来世代的舆论并不比眼前的舆论更有价值时,你怎么办?
那时候你还能循规蹈矩吗?
你还愿意循规蹈矩吗?
帕齐说:我们的自由比魔鬼的生命更有价值,我们的幸福比魔鬼所受的酷刑更有分量。
······谢谢你,天上的父,容许我从你的大地上消灭这个恶魔,这个魔中之魔。
我们将拯救许多人的灵魂于痛苦,我以他们的名义向你表示感谢。
到底谁是魔鬼,Dr. Lecter吗?
Dr. Lecter是,帕齐也是。
帕齐与他那被吊死的祖先一样,为了利益行恶,还要冠上正义的帽子。
Dr. Lecter去看一个古代刑具展览,他看的不是展览,是观众,“根本的丑态其实就展现在观众脸上。
”丑恶的是什么?
刑具吗?
还是人心。
几千年来不曾变化的人心。
Clarice 想着Dr. Lecter要是给抓住,当局都会来分享荣誉,像一群狗熊围着一头血淋淋的海豹。
没错的,肯定会如此,他们抓Dr. Lecter不是为了什么狗屁正义,是利益。
看来作者Thomas Harris真的是很讨厌美国社会的虚假和人性的险恶了。
虽然我觉得人性不至于此,还是有很多美好的地方的。
Did your lamb stop weeping?最后,我们来愉快地欣赏一下情话十级选手Hannibal Lecter 对Clarcie Starling说过的情话吧。
1.“狮子肚里的蜜”(书《汉尼拔》)H:Clarcie,你曾想过吗?
为什么非利士人不了解你?
因为你是参孙的谜语的答案:你是狮子里的蜜。
Did you ever think, Clarice, why the Philistines don't understand you? It because you are the answer to Samson's riddle."You are the honey in the lion."注:参孙是古代以色列的一位士师,力大无比。
他娶了一位非利士女子为妻。
在婚宴上,他与30个非利士人打赌,并相约,如果7日筵宴之内他们猜不出谜底,他们就送给参孙30套衣服,如猜得出来,参孙就送给他们30套衣服。
参孙的谜面是:“吃的从吃者出来,甜的从强者出来。
”原来,参孙曾赤手空拳撕裂一只狮子,两天后,他发现死狮子体内有一群蜜蜂和蜜,就将蜜掏出来,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吃,到家后还分给父母吃。
非利士人当然不知此事的缘由,就诱迫参孙新婚的妻子,使她问出了谜底。
第二天,非利士人见到参孙时得意洋洋地回答:“还有什么比蜂蜜更甜?还有什么比狮子更强?”参孙知道自己的妻子泄露了秘密,非常不高兴,但他口头上仍故作平静,说:“如果你们不用我的母牛犁地,你们绝对猜不出谜底!”结果参孙只好认输,出去杀了30个非利士人,夺来30套衣服给人。
非利士人还有庸人的意思。
这里一语双关。
2.Clarice去找 Barney了解信息(书《汉尼拔》)Barney: You ever think he might come after you. You ever think about him at all?Clarice: At least 30 seconds of every day. I can't help it. He's always with me , like a bad habit.Barney: We used to talk about a lot of things at night after the screaming finally died down. We talked about you sometimes.You wanna know what his said?Clarice: What did he say? What did he say about me late at night?Barney: He was talking about inherited, hardwired behavior.He was using genetics in the roller pigeons asan example.They fly up in the air, roll backwards in a display, falling to the ground. There are shallow rollers and deep rollers.You can't breed two deep rollers or their young,their offspring, will roll all the way down hit and die.Agent Starling is a deep roller,Let us hope one of her parents was not.3.录音带(电影中安叔读“taste”那个词的时候真的太撩了)H:Surely the odd confluence of events hasn't escaped you, Clarice.Do you think it's because of I like to look at you and imagine how good you would taste, Clarice.4.电影《汉尼拔》最后餐厅告别,断手。
H:I came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to watch you run, Clarice, let me run, huh? Tell me, Clarice, would you ever say to me "Stop".If you loved me, you'd stop.C: Not in a thousand years.H: Not in a thousand years.That's my girl.(Clarice趁他不注意,其实是吻她的时候,给他戴上手铐后)H:Now, that's really interesting,Clarice, and I'm really pressed for time. So,where's the key? Where's the key?(Clarice不说话)Okay. Above or below the wrist, Clarice?(要砍手了)This is really gonna hurt.可怜的安叔啊
5.生日礼物送与她同龄的酒(书《汉尼拔》)她检查其他的车胎时看见了地下的包裹。
一瓶价值三百美元的依甘堡酒和一张条子,上面是她熟悉的笔迹:生日快乐,克拉莉丝。
这时她才明白了眼前的一切的意义。
6.夸Clarice好看(书《汉尼拔》)如果我每天都能见到你,我将永远记住这个时刻。
如果美是挣来的,你就永远美丽。
7.逃出牢笼后给Clarice写信(书《沉默的羔羊》)Clarice,羔羊停止尖叫了吗?
如果你的回答既肯定又否定,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羔羊目前是不会再尖叫了。
但是,Clarice,你是以那地牢的种种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可衡量自己不能太苛刻了;要获得神圣的宁静,你得一次又一次去争取。
因为鞭策你前进的是困苦,看到困苦,困苦就不会有尽头,永远不会有尽头。
我不打算拜访你,Clarice,有你在,这个世界更有趣。
务必同样善意待我。
(Dr. Lecter 用钢笔碰了碰他的嘴唇。
他看着外面的夜空,笑了。
)我现在有窗户了。
猎户星座此时已出现在地平线上,它的附近是木星,2000年之前再也不会有比这更灿烂的时刻。
我不打算告诉你现在是几点,那星有多高。
但我希望你也能看到它。
我们看到的星星是一样的。
Clarice。
8.谈心H:Give the chance you would deny me my life, wouldn't you?C:Not your life.H: My freedom, just that, you'd take that from me .And if you did, would they have you back,do you think? the FBI?Those people you despise almost as much as they despise you? Will they give you a medal, Clarice, do you think? Would you have it professionally framed and hang it on your wall to look at and remind you of your courage and incorruptibility? All you need for that, Clarice, is a mirror.9.打电话1H:You have very shapely feet.You, it’s you I’m worried about.Would you stay with me in my prison cell and hold my hand, Clarice, we could have some fun.Hope you like them, Clarice, Ta-ta.(送鞋子,这个Ta-ta真的太调皮了···)10.打电话2(杀帕齐时接到了Clarice打给帕齐的电话)H:Is this Clarice? Hello, Clarice.I am afraid I have bad news for you.C:Is He dead?H:Did you get my note? I hope you like the skin cream. I had it specially made it for you.C:Is He dead,Dr. Lecter?H: Clarice, there is nothing in this world than I would love more than to be able to chat with you. Unfortunately, you've caught me at an awkward moment. Please forgive me. See you around.10.来自佛罗伦萨的隔空告白!
(帕齐妻子与Dr. Lecter的对话)Dr. , do you believe a man could become so obsessed with a woman from a single encounter?H:Could he daily feel a stab of hunger for her and find nourishment in the very sight of her? I think so. But would she see through the bars of his plight and ach for him?11.Clarice受了不公待遇后第一时间写信安慰(书《汉尼拔》)Dear Clarice,I have followed with enthusiasm the course of your disgrace and public shaming. My own never bothered me except for the inconvenience of being incarcerated. But you may lack perspective. In our discussions down in the dungeon, it was apparent me that your father, the dead night watchman figures largely in your value system. I think your success in putting an end to Jame Gumb's career as a couturier pleased you most because you could imagine your father being pleased. But now , alas, you're in bad odor with the FBI. Do you imagine daddy being shamed by your disgrace?Do you see him in his plain pine box crushed by your failure the sorry, petty end of a promising career? What is the worst about this humiliation, Clarice? Is It how your failure will reflect on your mommy and daddy? Is your worst fear that people will now and forever believe they were indeed just good old trailer-camp tornado-bait white trash and that perhaps you are too? Eme?By the way, I couldn't help noticing on the FBI's rather dull web site that I have been hoisted from the Bureau' archives of the common criminal and elevated to the more prestigious Ten Most Wanted List. Is this coincidence or are you back on the case? If so, goody goody, because I need to come out of retirement and return to public life.I imagine you sitting in a dark basement room bent over papers and computer screens. Is that accurate? Please tell me truly,Special Agent Starling.Regards your old pal, Hannibal Lecter.PS:Clearly this new assignment is not your choice.Rather I suppose it is a part of the bargain. But you accepted it, Clarice. Your job is to craft my doom. So I'm not sure how I should wish you but Iam sure we'll have a lot of fun.Ta-taH12.调侃People will say we are in love.13.打招呼(安叔是我见过第一个打招呼也能说的那么性感的男人)Hello, Clarice.Good morning, ClariceGood evening, ClariceSee you around.最后他飞速离开椅子向她跑去,在她的椅前跪下一条腿向那珊瑚红与奶油白俯过身去。
再次为这对“食人夫妇”撒花。
也可以叫他们“拔丝”夫妇,真的太甜啦!
救Clarice 出野猪群
如果不打上沉默的羔羊II的标签,我不会去看这部听起来稀松平常的电影。
汉尼拔,看过沉默羔羊的人或许能依稀记起这就是那个像谜一样的老男人的名字,可是看过《汉尼拔》之后,或许你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对他的记忆如此清晰。
影片并没有表露出超越前作的野心,但也蛮有看头。
至少老了十岁的FBI美丽探员史戴琳改由朱丽安·摩尔出演,而汉尼拔博士,依旧是那个仿佛被他咬碎生吞都是如此幸福的老男人安东尼·霍普金斯。
剧情本身并不巧妙。
孤身作战的汉尼拔博士在一场老鼠捉猫的游戏中轻松胜出,超人的智慧和缜密的揣度让他在这场无比血腥的格斗里显得游刃有余。
他的对手——仇人维杰,督察帕齐,FBI探员史黛琳,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又都有致命弱点。
汉尼拔巧妙的将他们引进那场精致而幻灭纠葛,而后不费吹灰的将他们一一捏碎。
这是一场以血肉模糊的代价作为筹码的游戏,谁要想获胜就看谁玩的狠,可只有一个人能笑到最后的游戏,那便只能看谁对自己更残忍。
不安,不舍,不屑一故在警笛将近的时刻骤然升温,汉尼拔砍断了自己的手,以祭奠和史戴琳之间微妙的情愫。
血腥的场面令人颤栗,未曾发生的爱情却回肠荡气,羔羊暂时的沉默,那都是聪明人才玩的起的游戏。
督察帕齐只是一个铺垫。
他很聪明,用一个小毛贼和一只镯子就搞到了汉尼拔的指纹,以此换来了本该满足的大笔线人费。
毕竟落套的是处处谨小慎微的罪犯天才,那个无辜小扒手下体迸射而出的鲜血在他眼里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草草地用街边的自来水洗了沾满鲜血的双手,两只眼睛里射出的分明都是美元。
即便帕齐已经得知对手是和本拉登并列为全国十大通缉犯的食人狂魔汉尼拔,可他还是在300万美金的诱惑下决定自己动手。
当“费尔博士”——也就是汉尼拔在教堂里说出“贪婪和绞刑通常连为一体”时,帕齐已经无视史黛琳的反复告诫义无返顾地大踏步迈向死亡了。
谁都看的出来这个人是要死的,只是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死得这么肃穆——被吊在教堂的外墙,神像的耳朵旁,内脏裸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象来自地狱的仪式,又象是帕齐在天堂的祖先死亡的重演。
手持尖刀的费尔博士骄傲地对着镜头笑,仿佛他是神派来惩治贪婪的刽子手。
维杰是汉尼拔亲自操刀的作品,拥有可怖的面容的脸和扭曲的灵魂。
如果你能接受他那张好象是从绞肉机里送出来的脸,看到后面血淋淋的场面应该不会觉得困难,可是很少有人能做到,这就是为什么这是一部经典的惊悚片,的续集。
维杰是个有钱人,每年大笔政治现金让他在高层穿梭自如,他花钱收集有关汉尼拔的线索,利用FBI的人力资源替他寻找隐退的汉尼拔,以实现他那个变态至极的复仇计划。
他是一个完美的变态者,从灵魂到躯体都变态的十分彻底。
他高深莫测,有权有势,顽强而吃力地让自己象个魔鬼一样地活着,全部的信念就是想亲眼目睹汉尼拔死于自己精心营造的变态刑场。
他几乎成功,也理所当然可以成功的,只是缺少了一点运气。
史黛琳的出现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汉尼拔逃命前的随意一句话就轻而易举地让他成了那群野猪的晚餐。
维杰的残忍编织在他苦心经营的计划里,就注定了他不是汉尼拔的对手,因为后者的残忍,是与生俱来的气质。
维杰向汉尼拔阐述了他的报仇计划后得意的说:我打赌你正在想,当初应该拿我喂狗吃。
汉尼拔一脸淡然地盯着他的碎脸说:不会的,我喜欢你现在的样子。
“鹌鹑喜欢飞的很高很快,然后翻着跟头快速地冲向地面。
鹌鹑又分为肤浅和深沉两种,当两只深沉的鹌鹑结合时,它们的后代往往会俯冲地面而死。
史黛琳就是一只深沉的鹌鹑。
”这是汉尼拔对史黛琳的评价。
这只鹌鹑是影片里唯一看上去很美的角色,只是在我看来却十足的恐怖。
她有血有肉,却深沉的可以。
这个睡觉都要用录象监控起来的女人,对谁都是善良的,惟独对自己最残忍。
当维杰冷不丁将自己的碎脸裸露在史黛琳眼前时,得到的反应却是她一脸镇定。
“你对我的脸无动于衷,可是一听我提上帝反而使你胆怯。
”铭心刻骨的负罪感使她的心逐渐丧失温热,十年的自责和阴霾般的恐怖记忆让她脱离生活成了一架破案机器。
即便她一遍又一遍的听与汉尼拔博士的录音听出了博士对她的信任和喜欢,甚至隐晦的爱意。
可当她有任何一丁点机会她脑子里的全部想法就是——逮捕他,亲自给他戴上冰冷的手铐。
汉尼拔。
对于他的传奇履历和超越了神奇的行为准则,即便用寓言般的语言都难以组织起对他的评价。
我不敢挑战他的残忍,只想领略他的智慧,可是我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被吸引在了那个迷人的眼神里。
在对手面前,他游刃有余,在死神面前,他举重若轻,在上帝面前,他能收起乖戾,在心爱的女人面前,却敢于碎尸自己。
他的世界里没有不合理,他要做的只是向一切合理的人和事布施自己的残酷,为他的杀戮快感去攻击一些人,为他心爱的女人去攻击另一些人。
我不能理解的是一个食人狂魔何来如此胸襟去原谅史黛琳几次三番对他超越了法律道德的爱的忽视和误解甚至侮辱,在自由和爱人的抉择中,他决绝地将刀砍向自己被与史黛琳铐在一起的左手。
导演又一次十分老土地让不可一世的天才坏蛋匍匐在了爱情的脚踝,可这却是我第一次为自己能预见的俗套结局感到如此震撼。
在刀落的一刹那,汉尼拔对史黛琳说,这次绝对会很疼。
或许只有这样的疼痛才能疼醒史黛琳心底那只沉默的羔羊,重新唤醒她对爱的理解对自己的宽容。
深沉的鹌鹑执拗的俯冲地面,而这一次,她却撞在了汉尼拔的胸膛上。
这是一次幸福的俯冲,因为汉尼拔的胸膛,和大地一样宽广。
2001年,在《沉默的羔羊》十周年纪念日,续集《汉尼拔》上映,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主要是讲克拉丽丝寻找逃脱的汉尼拔。
在《汉尼拔》中汉尼拔的精神世界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了,和《沉默的羔羊》以及《红龙》不同,在这一部中,汉尼拔已经不再是滥杀,他杀死的对象不再是无辜的人们,而是电影中的大反派,看来编剧也对汉尼拔起了恻隐之心。
其实,这样的变化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来看这一部电影,汉尼拔已经是隐姓埋名了,即将成为图书馆的馆长,准要要走“洗心革面”的路子了,但是,偏偏就有人不想让他平淡的生活,这个人就是昔日饱受汉尼拔折磨的受害者梅森,他悬赏300万美元给提供汉尼拔线索的人,偏偏就有一个帕齐,警察总部的督察发现了汉尼拔,并把情报卖给了梅森,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帕齐就是第一个被杀死的(我们除去那个小偷不说)。
然后的一系列杀人事件就都和梅森有关,也就是说,没有梅森,也就没有了吃人魔,汉尼拔可能会走上正常人的路线。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汉尼拔崛起》的最后,汉尼拔吃人的情结已经由“潜意识”提升到了“意识”,也就是自觉的阶段。
既然可以有意识的去杀人,那么也就可以有意识的去控制,或者说是有意识的不去杀人了。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中,“潜意识”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它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
所以在无意识阶段的吃人情结才是最为可怕的。
至于为什么汉尼拔会有意识的不去吃人呢,我们要从克拉丽丝身上进行分析了。
在《汉尼拔》的最后,当警察正在赶来的时候,克拉丽丝把自己和汉尼拔拷到了一起,然后汉尼拔拿起刀,躲掉了自己的手而得以逃亡。
再加上那最后的一吻,我们就可以出结论,汉尼拔爱上了克拉丽丝,我想大家都不会反对这个结论,因为汉尼拔杀掉保罗就是为她而杀的。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产生疑问,如此一个吃人魔,会产生爱情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汉尼拔崛起中》汉尼拔和自己的嫂嫂紫女士之间产生的也是爱情,虽然是不伦之恋。
其实像汉尼拔这样的有极度精神创伤的人是最需要感情的呵护的。
我们就可以这样大胆的推测了,因为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克拉丽丝,尽管在《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看出了克拉丽丝小时候因为没有就走一只羊羔而造成的心理创伤,但总的来说,她是一个没有犯罪倾向的正常人,所以,汉尼拔要想爱克拉丽丝,就必须回归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这也就是他有意识的不去吃人的原因。
在这部影片中,总的来说汉尼拔是被动的吃人。
另外分析一点,就是关于最后汉尼拔割掉了保罗的天灵盖,然而把保罗却没有死掉,汉尼拔从保罗的脑子里割下一块放到锅里煎了一下之后喂给保罗吃了,再吃自己脑子的同时,保罗还说道“It is good”。
我想汉尼拔是想对史戴琳,或者说是所有人证明一点,就是在潜意识中,所有的人其实都有吃人的欲望,因为谁也没有尝过人肉到底是什么滋味的,而人类总是对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具有巨大的兴趣。
第二部《汉尼拔》整体有些为满足莱克特医生粉丝愿望之意,它从讲述故事退一步而讲人,电影没有悬疑没有深虑,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部电影的确让身为汉尼拔粉丝一员的我也着实兴奋了一把,汉尼拔对克丽丝的爱情也在这一步中明朗起来。
值得赞赏的是这一部的导演和上一部的导演有着一样良好的习惯,关键道具一定不会赫然出现,都是有所铺垫的。
比如第一部中奇洛医生的钢笔,第二部中的电动推车。
开始克丽丝就被一连串的打击折磨得手足无措,克丽丝面对上司说的那句It changes everthing,it changes me.是克丽丝心理上的一个转折,官场的明争暗斗玩弄权术让克丽丝看明了周遭,此后的克丽丝更多的是为正义而不是命令了,这是她很重要的一步。
莱克特写给克丽丝的信,精致而谨慎,温暖而柔和,似是许久不见的恋人,就连信纸都是奢侈品,配上他流畅的圆体字,原本有些心悸的事变得如此浪漫。
他太了解她,甚至知道收到信的克丽丝会把它作为追查他的证据,尽管如此,他还是留下了味道这浪漫的线索,正如他第一次见她时便能嗅出她润肤霜的品牌和偶尔擦香水的习惯。
他可以为了让她重拾事业而冒着生命危险站到台前,愿意做她最爱的事业的牺牲品,他知道这工作对她的重要,也从没有人像他这样了结克丽丝的内心。
这封信着实浪漫,还承载着汉尼拔独有的黑色幽默Your job is to craft my doom so I’m not sure how well I should wish you, but I’m sure we’ll have a lot of fun.还有结尾处那句孩子气的ta-ta汉尼拔眼中的克丽丝已经不是Agent Starling了,是那个需要他保护的Clarice.他洞察力极强,他在弗朗西斯出卖他之后的第一时间就识破真相。
他果敢,以自身为诱饵深入虎穴以求解决宿敌。
他冷静,面对十余头食肉野猪却淡然如常。
他敏锐,一句话便激起柯德积怨已久的仇恨轻松除掉维杰他像为情人准备晚宴一样挑选昂贵的餐具,甚至一个古色古香的钟,他也睿智地明白其他的“厨具”不能这样大方地购买,他像在超市的货架上选购商品一样从医院带走一切他要的器具,不慌不忙,正如背景音乐,像是一场歌剧,婉转而曼妙。
莱克特潜入克丽丝的家为熟睡的克丽丝拿开沙发上的酒杯,关掉电灯,点上两支蜡烛,他甚至细心到提醒他更换移动电话的电池(OMG 塞巴斯蒂安也不过如此了吧!!!
)。
他甚至也能猜到克丽丝接到他的电话第一反应回去准备枪,还温柔地提醒她无证带枪是违法的,莱克特的黑色幽默(感谢这个好导演吧)。
第一部中,他为她介绍自己的画,画中的景致是佛罗伦萨,讽刺了克丽丝廉价的鞋子,这次他就隐居在佛罗伦萨,回来时送给克丽丝一双GUCCI。
恐怕世间再无更浪漫的事情了吧。
对于克丽丝的礼貌,他回报以礼貌(虽然是杀了隔壁牢房的迈克斯),对于克丽丝的信任,他回报以信任(相信克丽丝会到维杰的府上来救他)。
正由于电影开头上级对克丽丝的背叛和不公的待遇,克丽丝也知道不能再相信他们能救莱克特,于是她独自一人行动了。
?It changes everthing,it changes me.?这句话的种子,在此才算发芽了。
克丽丝爱了,她眼角的一滴泪征服了一切,克丽丝变了,那个原本的她甚至是不能相信自己爱着面前这个恶魔般的男人。
那泪是为那爱和正义感的斗争而留下的。
莱克特爱了,那信,那鞋,那些电话里的话,那临别的吻,为她逃生,为她赴死,为她断掉自己的手臂,This is really gonna hurt.这个莱克特也不是从前的莱克特了。
Dr. : Tell me, Clarice, would you ever say to me :?Stop. If you love me, you’d stop.??Cla : Not in a thousand years.Dr. : Not in a thousand years. That’s my girl.莱克特还是切了自己的手,逃掉了。
遥望着远处的烟花,此时克丽丝的眼泪才真的为了莱克特。
莱克特本没奢望带走克丽丝,因为他太懂她的倔强,而手起刀落后,走的就不仅是莱克特,留下的也不是克丽丝了……
刀总的说起来,Hannibal这部小说和电影是有所差别的,而我认为电影比小说更好,虽然在一些小细节上有所瑕疵。
小说中,Dr.Hannibal购买的是一把Harpy刀。
Harpy是传说中的一种鹰身女妖,有着锋利的青铜爪。
Dr.H.选择它来作为自己多出的第六个指头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但电影中作为道具选择的确实Spyderco的另一把:C106PBK。
我知道,可能有人会有异议。
不过以我对电影的熟悉程度,我相信我自己是正确的。
Harpy也是在Spyderco的产品目录上的,但很不幸的是,电影直到播出时,Harpy这个型号可能还没有被设计出来,估计是Hannibal导致蜘蛛的C106系列大热销后生产商几年后顺势推出的追打产品。
说实话看起来比C106PBK确实要优雅一些,全钢的柄也是我喜欢的,我喜欢金属在手中的那种微凉的感觉,很冷静,很可靠。
那么,看下数据吧。
C106PBK• 刃型: 平刃 • 刃长: 2.94 英寸• 刃材: H1• 携行: 口袋夹• 柄材:黑色FRN• 锁定方式: 背锁• 全长: 6.81英寸• 产地:日本(……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为Hannibal Rising里的紫女士埋下的伏笔,汗一个)至于Harpy,去Google试试harpy+Spyderco的组合搜索图片吧.酒Dr.Hannibal说,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尝试新的东西。
这台词简直让人震惊。
要知道2001年时,作为一家中级酒庄Chateau Phelan-Segur在波尔多甚至还有点默默无闻,他的成名得等到几年之后了。
我喜欢这家酒庄,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相对低廉的价格,更佩服的是其对酒和消费者都认真负责的态度。
这和我喜欢的Faiveley非常相似。
我欣赏严谨的卖家。
扯远了,我们再说Hannibal,作为一个品味卓绝的行家,在那时就选择并不算出名的Chateau Phelan-Segur是需要勇气的,而事实证明,Dr.Hannibal确实是对的。
电影中,这款酒作为Dr.Hannibal在飞机上的佐餐酒,而主菜,也就是保罗的脑子和鱼子酱了。
我想那一定煎得很美味。
Chateau Phelan Segur Cru Bourgeois Saint Estephe 1996750ml : £51.16(按照实时的汇率自己算去)ABV: 12% Country of Origin: France Region of Origin: St. Estephe Grape Variety: Cabernet Sauvignon/ Merlot/ Cabernet Franc说明一下葡萄品种吧,国内似乎翻译得很龌龊,甚至还有人把Cabernet注册成了商标,我就不说是谁了...Cabernet Sauvignon:这种葡萄适应性很强,如果不是太过寒冷一般都能正常生长,种植极广。
特点是酿成的酒丹宁的含量较为丰富,让人感觉酒比较厚实,通常情况下,酒中的黑加仑子味非常明显。
Merlot:波尔多种植最多的葡萄品种,酿成酒体的颜色比较深,酒精含量偏高,而丹宁含量较低。
通常会有李子或者巧克力的味道,有时会有茶叶味。
单独表现不太好,但与Cabernet Sauvignon和Cabernet Franc不同类型的混合后效果相当理想。
Cabernet Franc:这种葡萄是Cabernet Sauvignon的一个近亲,最早在Bordeaux被用来混入其他品种酿成的酒中以强化它们的香味和结构。
酿成的酒不适合久存,如果与Cabernet Sauvignon相混合,会带来果香和青草的味道。
本篇参考相关小说/电影/剧集/音乐:
沉默的羔羊8.3[美] 汤玛士·哈里斯 / 1995 / 译林出版社
沉默的羔羊 (1991)8.91991 / 美国 / 剧情 惊悚 犯罪 / 乔纳森·戴米 / 朱迪·福斯特 安东尼·霍普金斯
红龙 (2002)7.92002 / 美国 德国 / 惊悚 犯罪 / 布莱特·拉特纳 / 安东尼·霍普金斯 爱德华·诺顿
少年汉尼拔 (2007)7.52007 /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美国 / 剧情 惊悚 战争 犯罪 冒险 / 彼得·韦柏 / 加斯帕德·尤利尔 巩俐
汉尼拔 第一季 (2013)8.62013 / 美国 / 悬疑 惊悚 犯罪 / 大卫·斯雷德 迈克尔·瑞迈尔 彼得·梅达克 吉列尔莫·纳瓦罗 詹姆斯·弗雷 蒂姆·亨特 约翰·达尔 / 麦斯·米科尔森 休·丹西
汉尼拔 第二季 (2014)9.12014 / 美国 / 悬疑 惊悚 犯罪 / 大卫·斯雷德 蒂姆·亨特 彼得·梅达克 大卫·塞梅尔 迈克尔·瑞迈尔 文森佐·纳塔利 / 休·丹西 麦斯·米科尔森
汉尼拔 第三季 (2015)9.02015 / 美国 / 剧情 惊悚 犯罪 / 文森佐·纳塔利 尼尔·马歇尔 马克·约布斯特 吉列尔莫·纳瓦罗 亚当·肯恩 约翰·达尔 迈克尔·瑞迈尔 / 麦斯·米科尔森 休·丹西
克拉丽斯 (2021)7.32021 / 美国 / 悬疑 惊悚 犯罪 / 道格拉斯·阿尔尼奥科斯基 克洛伊·多蒙特 温蒂·斯坦齐勒 Maja Vrvilo / 瑞贝卡·布利兹 雷欧·巴奈扎
食人录 (2017)6.92017 / 法国 / 纪录片 / 维瑞娜·帕拉韦尔 吕西安·卡斯坦因-泰勒 / 佐川一政
舞娘8.6蔡依林 Jolin Tsai / 2006本篇参考相关影评:非完全影评——凌虐公主,亵渎女神。
由“沉默的羔羊”系列忆起一段往事:“若你是连环杀人狂,你会选择什么目标/立场/信仰?
” 与凌在(2014)年末的谈话。
(上)——《汉尼拔》(初录于2020年8月5日).(汉尼拔)影评 (douban.com)我承认,最初有关《沉默的羔羊》系列的两篇“非完全影评”本质上更多是将中心含意直指私人兽欲心象,即“个人情欲意象”首当其冲的“性启蒙”【蔡依林】的相关表达。
当然,若以【崔明星】这个女人极为粗浅直白的说法,那就是“想操蔡依林的‘13’.” 可以这么理解吗?
当然可以。
或者说以【蔡依林】这类风姿为主的女性,容易将我“热情”激昂。
于是在距今八年前的年末(2014)一位故友【凌】问及笔者一个颇为令人诧异的问题时,我也是首先想到“蔡依林”的曼妙身姿,妩媚面庞。
那个看上去不像“朋友”之间应该问及的问题就是标题所述:“若你是连环杀人狂,你会选择什么目标/立场/信仰?
” 关于这个纯粹假设性的问题,一开始我也不想特别认真回答,于是以“蔡依林”略显敷衍了事的搪塞过去,因为这问题,问的不好,也不是什么“常规型”问题。
毕竟,我不是什么“连环杀手”,还真不能揣测此类犯罪心理的千变万化。
但当年那位故友问我的态度还挺认真,她貌似觉察出有关“蔡依林”的回答,是笔者半开玩笑。
所以严肃地再次问我:“...我们之间就不要嘻嘻哈哈 我是以很认真的态度问询 你若是个连环杀人狂 你会选择什么目标、立场、信仰?
” 当年的我感觉出“凌”居然对此问题还挺“诚心”发问的,于是我深思熟虑的片刻后,给出更为确切地回答——“不是我‘嘻哈’,是妳这个问题就...算了,既然妳就是想问这个假设性问题的答案,我给你一个更为倾向本我内心的真实心向,老年群体。
是的,体弱多病的老年群体,如果我真是一个‘连环杀人狂’,我会针对这个群体,实施戕害。
尤其是一些为老不尊者,我的手段可能更为极端。
普通风烛残年的老人,我能也就干净利落的将其抹杀痛快。
” 大致是这么回复的。
之所以是“老人”,纯粹是因为排斥心理,如果说“年轻貌美”的姿态尚且在个人“情欲”滚动层面,那么对于老态龙钟的老年人,我确实从小到大皆有阴影。
我生命中所感知到的所谓“前辈”,几乎没有对于晚辈的“谦卑”。
即使很多老人他们自己,活的都朝不保夕,但对后世盛气凌人的“训诫”却自觉“真理”一般,但自己的人生,过得都如狗屎,充满着腐朽的意识。
因此到了一定岁数,已经成为“老顽固”的生命形态,就该“杀之后快”。
而往往,属于“后世”的心理偏移,乃至情感偏执,完全与“前辈”无关?
你能信服这点?
人类“传宗接代” “延绵子嗣”的重点,分明在于“新生”的到来,但为何占据思想、思维、思源话语权的,总是那些自己日子都没过明白,却充当“人生导师”的步入年迈?
他们仅是“引路人”,不是“真理”。
我们才是他/她们“希望”的绵延。
但往往,让这群人自断希望的,是他们自身的独断。
因此我认为,如果我是一名“连环杀手”,个人最确定的目标,还真不是满足私人兽欲的“女性”,我可能会选择那些倚老卖老的老年群体。
“你这简直扭曲变态!
” 不然我该如何回答那位故友的问题?
她的那个问题,是“常态”吗?
而在许多有关“连环杀手”的通俗悬疑小说,亦或心理犯罪电影中,“弗洛伊德”式的“童年创伤”理论,也是此类题材中,屡见不鲜,但屡试不爽的问题根源。
这其中,包括《沉默的羔羊》系列,都未曾完全免俗。
连包括“汉尼拔”这样绝对的主角,都有此类“前世”所导致的“今生”相连。
就我个人而言,这个系列中,那部《少年汉尼拔》有些不该出现,很简单的原因,那部“前传”性质电影使“汉尼拔”这个人物多少“祛魅”,将其犯罪的极致性“降低”为“童年创伤阴影”的世俗范围,不再那么“纯粹”。
当然,如此观点,一家之言罢了。
而在此部《红龙》中,自号“红龙”的连环杀手本质上的创伤畸变,即来自标准的“童年阴影”所导致的“人格缺陷”。
算是这整个系列中,最为集中体现这种“童年创伤”经历的一部。
而像首部《沉默的羔羊》中“水牛/野牛比尔”则更倾向于自身天性的“认知障碍”所发生的后天变态。
印象中好像是的,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对于那位在中国译制有所区别的“水牛/野牛比尔”的童年描述,并不详细,更多突出其人对“变性”渴求陷入痴狂的状态。
总而言之,就是这些吧。
至少此篇“非完全影评”的旧评重录。
没错,一开始其实只是当做“想象与蔡依林巫山云雨”的臆想日志,但后来,就写成多少离题万里的影评相关。
而此篇,笔者个人主要就《沉默的羔羊》算是“正传”三部曲中的几位“凶嫌”,自我定性了下属于“目标/立场/信仰”的归纳小结。
大致如此。
而在属于“前作/续作”的部分,私人认为,这部《红龙》完成的更为有条不紊,收放自如。
惊悚气息更为浓郁。
可能以后我还会对这个系列有全新的评述,包括已经算是评论过的《汉尼拔》与《红龙》。
但暂时,先将前尘草草录入。
没错,这篇我也会发给像“崔明星”与“暗叉”这两位自认十分“善良”的人。
尤其女性的前者。
我不知妳/她作为一个情感认知其实真的比较传统的女性是如何看待此类作品。
以妳非常局促的认知,只会觉得“不是杀人就是奸污!
垃圾一个!
” 但这世上,确实客观存在这些人事惨痛。
我话就写这么直白了:“你们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那么信奉一位来自北欧的杀人犯,又该当何论?
” 没错,就是那位信奉激进“主义”学说,贪生怕死的“Burzum”(所谓瓦哥)。
从“审美”角度出发,请问谁又不是“垃圾”呢?
真正“美学”的文字、曲艺、艺术,又占据几分?
事实不过如此。
至于【凌】为何在当年问我那样问题,因为她人工流产了。
就这么简单。
太拐弯抹角了,流了,就说流了,非得“试探”,最后,试探好了吧?
自己也栽了。
这句,希望那位不了解全貌的【崔明星】无需谴责,我之所以“装”作责任“很多”,也只是怕我的人生经历,不足以与妳/她徒剩“悲欢”的肉体,相配。
你也只剩下“好”的黄昏。
“那你又有什么?
” 我有一切贫瘠的钩沉。
2020年8月5日“......若你希望就这个内容与我展开较为严肃地讨论,那我就这个假设性话题也有自己确实最‘想’变成的某种带有意识输出的杀手内涵,抛却酒色财气这些较为靠拢生理/生存基础的所需亦或宣泄释放,我个人若是一位连环杀人狂,稍微有点‘品味’所谓的杀人狂,我可能会对老弱病残这类群体下手。
这个答案,我想凌你应该不是太意料之外。
你是知道的,我对脾气古怪的姥姥,寡廉鲜耻的奶奶,铁石心肠毫无人性的我母亲的母亲,那位我本该称之为‘姥姥’的老年女性皆恨之入骨,不胜其烦。
她们各有各怪,各有各恶,各有各坏。
姥姥是固执偏激的孤僻,奶奶是人尽可夫的下贱,那位我母亲的母亲,更是结合了前者的自私冷血,后者的下流卑贱。
所以我对这些已然进入迟暮之年的老人群体,自打心里,有些‘以偏概全’的生厌。
尤其是一把岁数还不检点的老人,我更想让他/她们提前进入往生的循环轮回超度里面,莫再受时光平淡而又干瘪的摧残。
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不太‘嬉皮笑脸’的回答,我在思考一阵后,可以给你这样的答案。
‘若我是连环杀人狂,我会选择什么目标/立场/信仰’。
我会选择这个目标——孤苦无依晚景凄凉生不如死但却还颐指气使他人的可悲老者。
我会认为我这是在施行真正的‘孝道’,即助行将就木的‘长辈’们脱离苦海,还能为社会老龄化进程做些有效贡献。
多死一位老者,尤其是那些毫无意义价值的老者,这个社会的青年,将会少却一份至少开销的负担。
肯定一时半刻间他们的子女会叫我下地狱,但过上几年,谁还总记忆犹新,一位父母恩情的晚景惨淡。
也就清明时节,在祖坟上流下几滴可能开始时尚且心痛,但过上几年,不过麻木的悲伤表演。
是的,既然这个话题是假设‘连环杀人狂’,那么我就肆意妄为一点,干脆做一个被主流意识所憎恨的完全‘大逆不道’。
以那些风烛残年但却还要坚持苟活的老年人为主要目标对象,实施杀害。
当然,若是来点所谓‘立场’,那我这番思维立场的核心体现就是——年轻气盛才是社会主流的力量新鲜,而那些步履蹒跚的孤寡老人,失独老人,就该以死亡为他们成全加冕。
人类是‘意义’的动物,当他们都活到两鬓斑白却只得形如枯槁,骨瘦如柴,甚至本身就有罪行累累的因果前缘,那么他们,就该被我这样富有力量、果敢、血性、行动力的年轻人,清除世外。
我不是在杀他们,我是为他们的病痛解脱折磨,为他们的儿女减轻负担,为社会的年轻态发展做出‘贡献’。
衰老的,就该被毁灭。
这,就是我这位‘连环杀人狂’的‘至理名言’。
哈!
抱歉,凌,我可能又说的有些过了,但是你想详细问询我认真的想法,那么我就认真的给你实言。
你也知道,‘蔡依林’只是我的笑言,是吧。
不完全是了,但蔡依林,我可能不舍得杀害,我更有可能是那种性需求极度膨胀的心理变态,我会把她当奴隶一般的对待。
讲难听点,就是这样。
因为我‘爱’她。
” ——同样来自2014年末时回复凌。
昨日写完《汉尼拔》了,今日写《红龙》。
即《沉默的羔羊》的前传。
首先,我纠错一下,爱德华.诺顿在《红龙》里所饰演的警探角色并不叫“威廉”,而是“威尔”(Will)“威尔.格拉汉姆”。
但是此片的有些片源的字幕译制出现了一些差错,“威尔”给写成“威廉”,我在昨日的简评中就知道这是个错误的译制,但我没改,因为我看的片源就是这样错误的姓名,我也就将错就错了。
这些本不是多么需要在意较真的,但我想,该说明时,还是得说明一下。
不过看过美剧《汉尼拔》的各位影迷,来客们,应该也都清楚这个错误明显,就此,我不再多言。
噢耶!
这部《红龙》我个人真心认为与《沉默的羔羊》可称之为这个电影系列里“不相上下”的作品了。
先不说别的,就安东尼.霍普金斯、爱德华.诺顿、拉尔夫.费因斯这三位演技派型男同剧飙戏就已值回票价了。
而且我个人对“威尔.格拉汉姆”这个警方所代表的正面人物,十分欣赏。
我觉得他其实比克拉丽丝.史达林更加丰满。
他对犯罪心理的独特天赋,对犯罪现场的“想象还原”,以及也足够机敏稳健的应急反应,都使我对这个人物,颇为刮目相看。
而且从“名师高徒”的角度上来看的话,汉尼拔与这位阳光善良的警探后辈,似乎拥有更为长久的“羁绊”。
汉尼拔协助威尔.格拉汉姆这个角色所破获的案件,至少在自己没有原形毕露前,也是没有数起,也有几起了吧?
汉尼拔对威尔这个具有敏锐侦查天赋的警探后辈,是有欣赏认同意味的。
而威尔这个后起之秀对汉尼拔的“仰慕崇拜”也是溢于言表的。
(至少在还不清楚汉尼拔居然是个恶贯满盈的“食人魔”前。
)一遇到棘手的疑难悬案,威尔就“不由自主”的去跟这位前心理医生交换意见,倾诉想法,其实在共克疑难的相处时间上,我认为,应该比克拉丽丝.史达林更长。
如果汉尼拔没有露出马脚,若是威尔没能那么聪明从案发现场感觉出事实就要显露的真相,可能这对“警匪搭档”还能再多合作无间一段时间。
可好景不长的是,这位在威尔警探心目中“满腹经纶”并且具有“绅士风度”的算是前辈级偶像人物,最后居然是比谁都凶残狡黠的一副狰狞嘴脸。
我想这般心理打击,也是在威尔这个人物心里弥足深远。
(影片用片头过场的方式简单说明了下威尔警探曾进入精神疗养院进行修养治疗,疑因精神创伤。
差不多是这样的报章内容。
可以想象,一个一直与自己追查凶嫌的长辈,偶像,忘年交,居然就是一个杀人如麻成习惯的变态,这样的打击无异于枕边人是个奸杀在逃犯一般沉重。
汉尼拔还要吃人家的心......这真的是再心理坚毅的人,都无法一时半刻间承受的恐惧记忆吧。
所以当“红龙”这起案件有些走向死结,而威尔不得不尝试求助一位前心理医生时,他是不想提及,不愿提及的。
这个角色对汉尼拔的反应,个人感觉也比克拉丽丝“正常”一点。
遇到汉尼拔“傲娇”的回绝时,也是起身就走,不想过多废话。
够不给“老汉”面子啊!
不过这其中是不是也拿捏到汉尼拔的心理活动?
可能也有。
与此同时,汉尼拔更是将威尔警探的心理拿捏的死死的。
我真感觉这两位确实更“势均力敌”一点。
克拉丽丝.史达林的“暧昧”情愫更浓一些。
汉尼拔给威尔展现了恐怖)写到这里,我必须要说一句,我承认,我其实还没看过美剧《汉尼拔》。
美剧就是以“威尔.格拉汉姆”这个警探角色为主要人物的。
但我知道美剧《汉尼拔》中的威尔这方面的精神创伤更为严重,而且他还被栽赃入狱了。
而那位总是有求于威尔的上司“杰克”在电影版里的出演者是哈维.凯特尔,这也是个老戏骨了。
此片中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
美剧中是劳伦斯.菲什伯恩。
是个黑人上司。
哈哈!
变化稍微有些“大”,顺带一提。
(个人只读过《沉默的羔羊》小说原著,还没有读过《汉尼拔》《红龙》这些。
所以肯定写的也不够全面深入。
)不过因为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尚算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我今日肯定会补看这部曾经“蕾”常谈及的美剧。
我个人是有过这样的打算的,但不知为何,就是不太能提起兴致。
因为我确实有点“汉尼拔只能是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认知执拗。
而且认为一些太过表现同类生命奇形怪状残死镜头的作品,都有些不太“道德”之感。
这种感觉确实有些奇怪了。
我是听过一些关于此部美剧的详细剧评的,仅从那些解说的叽里呱啦,都能感到解说者吐沫星子横飞的剧评视频的感受,我不是太有兴趣。
因为动不动就有手法异于常人的惨案发生,是不是频率过于密集了?
好吧,我还没看,暂时不下结论。
话说回重点,此片的重点是“红龙”。
片名都是开门见山。
不得不说,我真是有些被拉尔夫.费因斯所诠释的这位作案手法凶残至极,但内心深处却仍旧沸腾着爱之情衷的妄想人物有些“触动”了。
但首先,不得不承认一点的是,这家伙的确是个变态心理。
我给以“汉尼拔”这个人物为主角核心的这三部算是“正传”系列中出现的三位其他凶手排了个“名”,由后往前——首先是:《汉尼拔》里的梅森。
“梅森是‘目的’。
性的满足,复仇的寻求。
”就是昨夜我觉得实在浪费了加里.奥德曼这个优秀演员的“恋童癖”人格。
唉......我一说起这位,就觉得只有“惆怅”。
不是“心疼”他,是我发愁该怎么说这位。
因为他的片段虽然占据篇幅最多,而且这个人物是直接与汉尼拔有“血海深仇”的,可这个人物......嗯......我写句确实玩笑话的啊,就好象今年早些时候,还是去年下半年时,我对“星光党崔主席”发送谈及我少年时确实有过对表妹王弈文的一些异想天开的爱情萌动的内容时,人家崔主席回的一句:“你这个人要我怎么说你呢?
我都无语了我......” 哈哈!
真就一模一样的感受。
“要我从何下手写梅森这个自食恶果的反角啊?
” 这个人物,太单薄了。
无论是他饥不择食的人设(强暴妹妹、恋童心理、甚至有同志倾向。
这个人物应该有,不然他邀请汉尼拔去他家干什么?
一开始就没安好心。
)简直就是一具行走的“相由心生”的变态心理“活字典”!
除了不死不活被汉尼拔折磨到无法自理的肉身,就是一心想要“报仇雪恨”的强烈愿景。
这个人物,看上去光鲜体面,生在名门望族,但完全没有“反省”的心理描写。
他不想想自己最后变成那副模样,是因为什么?
这样的人如果换一个家庭环境,身份背景,谁还搭理照顾?
完全就是不惜血本的砸钱,要找到“汉尼拔”这个“罪魁祸首”。
“梅森”这个人物的哪怕心理形成的起因是何?
他的人性弧度在哪里?
真的完全没有。
就是气息奄奄的躺在病榻,要么坐在自己的电动轮椅上,企图用自己的势力将“汉尼拔”揪出。
这个人物,要不是青年时被汉尼拔折磨成了个半死不活的废物,脸还像个典型的怪物,他极有可能会变成另一个“汉尼拔”。
甚至不如“汉尼拔”。
因为这个人物,没有吃过苦,他天生就拥有家族的辉煌财富。
唉......要从这个角度分析“梅森”,我倒是觉得本片编剧还挺“愤世嫉俗”!
“富/官二代都是骄奢淫逸的牲畜”。
只能这么解读。
还有,“梅森”其实还真有跟“汉尼拔”相似的地方,什么?
我认为是受过的教育,但一个谨记于心,一个应该全当耳旁风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算不得真正影评的感受。
事实上一开始时,我特别希望加里.奥德曼所饰演的“恋童癖”是一个体魄上孔武有力的,智商上不说与“汉尼拔”比肩(恋童癖就没智慧生物)但起码能给这个也上了岁数的食人魔一点苦头,而且也给克拉丽丝.史达林带来一定困扰,困惑,困局的鲜明人物。
结果太让我失望了......“梅森”这个人物,看得我精神全无,至少在“能动性”上,他不是个残疾,又是什么?
这是个完全典型的精神世界扭曲,身体方面也不是常人的典型。
之所以把他排在最后,是因为这样一位根本看不出“演技”的角色,完全可以让任何人来演绎的,不该加里.奥德曼。
作为一位影迷的发自肺腑。
(比较“巧合”的是,星光党那些痴男信女们,也这么叫骂过我。
诸如“精神残疾”,“九级废物”一类的。
而且我确实......也有喜欢过自己的表妹。
这么讨厌“梅森”这个人物,是不是真有点自我否定甚至有些“自我投射”的厌恶心理作祟呢?
但我还没那么糟糕!
真没有,我不恋童,正如这篇文章的往昔写就,我“厌老”。
这样的心理,是有的。
还有,“梅森”这个角色给我的感觉就是“衰老而又腐烂的一堆臭肉。
” 如果有过客有兴趣看《汉尼拔》这部电影,或已经看过,就会知道我为何这么说了。
)然后是首部《沉默的羔羊》中具有变性心理的异装癖连环杀人魔——“水牛比尔”。
“水牛比尔”比较接近于“立场”。
变性的需求,成为异性的极端走向。
但在我的模糊印象里,最初的国译版本是叫“野牛比尔”的。
不过就像“威廉.格拉汉姆” “威尔.格拉汉姆”的人物名字一样,翻译的多少出入,在不甚影响电影剧情观感多少前提的基础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姓名都可以忽略,一个外号还。
别说,《沉默的羔羊》我发现真是集合了社会现实罪案中比较常见的极大心理病态因素:色胆包天的恋童(梅森)、孤寂沉闷过久所导致的妄想丛生,人格分裂的挣扎、融合、“自我救赎”(红龙)、以及放到当下我认为可能会引起某个权益组织的愤怒的“变性”倾向,易性心理。
(这段要说的“水牛比尔”)。
基本“一应俱全”了。
(当然,谁都比不过“汉尼拔”大夫就是了。
哈哈!
)我承认,有关《沉默的羔羊》有些过于细节的剧情,我也有些遗忘的遗漏。
我不太记得“水牛比尔”是不是与“汉尼拔”或多或少相识,好像是汉尼拔曾经的一位“学生”?
还是一位“水牛比尔”的受害者是汉尼拔的学生?
总之印象中,是有些“沾亲带故”。
但好像又不是这样,就是史达林奉上级命令就这起案件想要寻求这位曾经也算犯罪心理的权威专家的一些意见与帮助。
“你不是《沉默的羔羊》的影迷吗?
不应该对剧情倒背如流?
” 拜托!
我爱看的电影多了!
我怎么可能一直就一部犯罪惊悚片老记着啊?
我只是认同这是部经典,但可没有每天就抱着一部电影看好吗?
所以确实有些细节,淡忘了。
总而言之,这个凶手的镜头极为有限,但每每出场,都自带恐惧气氛,仿佛整部电影,甚至整个世界都因此人的镜头,而变得沉郁,凝固。
这是一位想要变性,但苦于没有物质能力,结果导致心理走向极端的变态人物。
他已经对自己进行了自我阉割,但为了使“肌理”更接近女性的柔滑,白皙,他就连续杀害多名年轻貌美女性剥皮去骨,把她们的皮肤做成自己的“一副”,将她们的骨骼做成自己的杯具加工。
总而言之,是这样的。
只不过这个角色的有限戏份是缘由他是一个“背景”的案件填充。
但这个背景确实与整体的故事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汉尼拔一方面给警方提出自己的“建议”,另一方面案件在持续发生。
心理恐惧与行为罪恶是几乎同步的。
这也是《沉默的羔羊》是为经典,而另外两部,还是有些差强人意的原因所在。
但《红龙》采取的保守开展,我个人更满意一点。
而“水牛比尔”至少在本部电影剧情发展的故事中,是与“汉尼拔”至少在镜头片段上,毫无交集的一位人物。
不像续集的“梅森”直接就是个“受害人”,也不像前传的《红龙》里“牙仙”,是一个忠实“观众”,一个汉尼拔的“追随者”。
“水牛比尔”完全可以看做是一位“独立人格”的凶手,他独有的思维世界,即不需要儿童的满足,也不用像“红龙”那样把自我的羸弱完全寄托在一个强而有力的“象征物”之上,这个人物......我仅是从电影给我的信息来看(因为简单)就是那种游离在“梦与现实”的罪恶产物。
“梦”是何?
变成异性(女性)但要圆满梦却要怎么做(现实的冲突,变不成女性。
)怎么办?
阉割代表本我性别的天生器官,剥夺女性的外在轮廓。
似乎这个需求(或者本就是一种天然取向)也不是多么“异常”,可“水牛比尔”想要达到的手段,却选择的十分残忍异常。
在所有“汉尼拔”电影相关系列中,我倒是认为,“水牛比尔”算是罪恶意识较为“折中”的那个。
既没有“恋童”如此下流,也没有“上帝”这般高大。
比较“凡人”的渴望想法。
但这个人物的有限镜头,其实最有阴影的,还是他。
个人而言。
这个凶手貌似也是唯一一位不信仰上帝的人。
(就连“梅森”都有“上帝”一类的台词涉及。
)至少有关于他的镜头没有提及这方面的“需求”,也是比较倾向于“纯粹变态”的心理/精神/人格。
“红龙”就是“信仰”。
阴影的驱散,“非人”的光芒。
红龙,就叫这个确实猛读上去非常富有雄性力量,带着一丝审判世人的“唯我”情结的人为“红龙”吧。
这也是这位妄想症人格角色,梦寐以求。
难道前两位就没有“妄想症”了吗?
梅森我认为真没有,他的身份不需要他去“妄想”什么。
“水牛比尔”真的有,可这个角色没有表现出更多属于“人性”部分的着墨。
无论小说原著,还是电影改编。
他应该也没上升到“精神分裂”的程度,只是对女性的身份有着狂热的执迷。
“红龙”这个人物就如我所言,至少比起以上两位,立体的多。
但也仅此而已。
其实。
哈哈!
为何这么说?
因为吧......“红龙”这个人物,又是先天缺陷,又是童年阴影,看似有非常饱满的前因后果,但加了这一套整体背景有时又让人感觉未免有些俗套和乏味。
不是那么耐嚼,说白了,让人完全对这个人物有更多回味之处。
(另外两位更没有。
毕竟主角是那个真正的恶魔。
)“红龙”这个人物比起“梅森”他的优点不用多说,此人还有人性,有一定矛盾冲突的精神对抗。
可一心想要成为“红龙”的他,最后的情绪失控(与威尔在其家中的火并)却还是离不开其祖母给其带去的阴影伤痛,在威尔使用心机利用那熟悉的侮辱口吻“讽刺”自己儿子的时候,“红龙”的眼神都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丝诧异的惶恐,好像在那双凶狠不够的眼神中还有一丝对威尔儿子的怜惜闪过。
我看到豆瓣上有人说:“拉尔夫.费因斯其实凶狠度不够.......” 可这个角色本身就不是一个全然“凶狠”的人格人物。
他挺懦弱,事实上。
他需要一个自认相似自身经历的“化身”给自己惨痛到虚弱的生命有一个能够壮大自身的想象依附。
对“汉尼拔”尊崇,敬仰,膜拜,可见一斑。
后来爱情的发生导致他信仰需要“升华”的一面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他亟需为那个“好女孩”(盲女)去抹杀(也算同化自我,其实后半段怎么理解都不算错误。
)那个叫做“红龙”的内心“神像”。
这个人物,是已经走火入魔,但与此同时,他又认为,自己亦是在与“魔”进行较量。
即自恋,又自大,可恨,可起源又充斥着慢慢的“可怜”味道。
所以拉尔夫.费因斯的“杜”这个角色,就不单单仅是“凶狠”这么简单。
可从小被祖母虐待后导致性情走向偏执这点,事实上确实有些俗套,可这世上的痛苦,本来自于这些俗不可耐的枯燥。
是的,甚至于一些人而言,不够有“意义”,就足够让他们走向黑暗的囚牢。
抱歉,正儿八经《红龙》我没说多少。
其实我认为,我应该再去看看这两部电影的。
是这样的,我一般都是在看一部电影三四遍后,才有些信心去分析评价一部电影。
但其实这个系列吧......至少这两部,没特别必要。
我本来也不是太有兴趣说这个系列的。
我确实是《沉默的羔羊》影迷,但可不是就迷这一部电影。
如同音乐,我是爱听黑金属,但我并不觉得它是什么精神/心灵/情感的良药。
至于这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标题,即已写成如此,我就不做更改了。
我知道,我这不是影评,所以想以完全“影评”来读我这些罗里吧嗦的人儿啊,就要失望。
我也是利用一种载体/媒介表达一些我的哪怕确实不算“善意”的不过曾经想法。
甚至我不否认,我现在也是那样的想法。
但是我没有任何波动,愧疚,畏惧,亦或自责。
当然,我也不觉得快乐。
但就像当年我对凌所言的——偶尔谈谈这些也好,在嘴上说大开杀戒过瘾后,就能更好的的面对生活了。
任何有关负面的目的、立场、信仰,其实都是生活窘迫,寂寥,荒芜所造成的焦躁,烦躁,聒噪罢了。
当然,不可能一字不差。
但意思差不多吧。
我今天看了《少年汉尼拔》讲真地说,这部也不怎么样。
但起码比《汉尼拔》要有内容,起码不算太混乱,分散。
但真的,没有加斯帕德.尤利尔和巩俐,此片也真有些味同嚼蜡。
我也真是一个活在腐旧事物中的灵魂老者啊,写个“影评”都写这么不合时宜的系列。
但我承认,我没追最近的任何新作,我无法一心二用。
对这世上很多人事。
“不,你没说过。
我可以告诉你我的想法,若我是一个连环杀人狂,我会杀孩子。
比你更狠。
我想你接受不了吧?
”——当年凌的回答。
若是他人,我可能意外。
但是你,我并不意外。
可我还是想问,为什么?
难道老人不该杀?
他们分明所有人间疾苦,悲欢离合都尝尽了,所以无论是慈眉善目还是为老不尊,我都认为,要杀,就该向老者下手。
而不是孩子。
既然他们都来了。
他们的到来,真不是他们所希望的啊。
至于为何,我最后再写一篇吧。
(难道这段记忆很重要吗?
还分这么多冗长?
)其实也不了,我的内心,没有什么是“重要”的。
只是想到哪里,就说罢了。
参考片单:片单|目击光影/好莱坞(Hollywood) (douban.com)删除/驳回/尝试修改的影音评论 (douban.com)
感觉,这集线索比较明细,至少比第一集清晰首先评论一下这集中doctor杀掉的几个人物0.意大利的小偷本来就是偷东西,应该是小罪但是为了避免被抓,帮意大利警察帕奇盗取doctor的指纹结果丢了命。
剧情上表述,应该不至于死掉的重点是警察帕奇加速了他的死亡铺垫了帕奇的罪恶:灭口1.意大利警察帕奇为了金钱的欲望,放弃了警察的职业道德,太过贪婪doctor把他当作朋友,并给了他多次暗示依然义无反顾的为了物欲(日常消费太高:购买昂贵的歌剧黄牛票)出卖了doctor罪恶犹如犹大:背叛Btw:doctor并没有去伤害帕奇的妻子2.富豪维杰的打手属于一种本能的反抗,针对一些罪恶的帮凶3.富豪维杰剧情中,其仆人表示宁愿不去观看doctor被虐杀,却迫于其淫威前往doctor非常了解他的心理,就一句“柯德,干脆把他推进去。
到时推到我头上就行了”,就毁灭了这个野心家4.开餐保罗是一个利用权力满足个人欲望的老手了和维杰共同陷害史达林,导致杯具的发生顺便说一下,第一集中,doctor可以几句话就说死了那个对史达林做出无礼行为的精神病犯人。
证明了doctor对于人性心理的透析。
然后讲一下,这集关于Starling这个角色1.开始那段和黑帮的枪战由于发现了婴儿,已经选择了放弃由于一个莽撞的同事,被迫和黑帮进行了火拼“我被迫在被杀或射杀身挂婴儿的女人中做选择。
我很后悔,也恨我自己”这是一个隐喻2.与维杰见面见到那张脸后非常镇定,仍然敬畏上帝说明了Starling的信仰3.追踪doctorStarling追查doctor不为升职不为金钱,只为自己的职业操守doctor和她对话那段,“你把自己奉献给调查局”“然而在付出一切之后”“却发现他们并不喜欢你”“你听命行事,他们不是”“你遵守宣誓,他们不是”“你觉得保护弱小是你的责任,他们不是”“他们对你又妒又恨”“他们懦弱、任性、又无法无天”Starling始终按照法律办事,遵守他的宣誓标准美国价值观的优秀执法者形象4.拯救doctor进去举抢,杀掉维杰的屠夫们,为了将doctor进行公正的审判而不是暴力的杀戮5.doctor救治Starling手法娴熟,取出子弹,缝合伤口,注射吗啡,相对给保罗和以前给维杰的精神性药物,同一个人善与恶的集合体并为Starling换上晚礼服,什么都没有发生如此的绅士6.宁愿成为T-bag也不愿伤害Starling有人认为有爱情的成份我更愿意相信doctor对于Starling的怜惜一个善良、公正、漂亮的执法者Starling就是这个民主国家存在的基石当然这里有一个bug,Starling最后举手的时候,手上应该有一个手铐才对,时间上不允许去掉。
最后,关于飞机上小孩吃的东西doctor如此容易就上了飞机,感觉太不可思意了,易容都不用针对doctor吃的就是什么脑花?
你愿意相信是人脑,我愿意相信就是猪脑小孩就是对好奇事务或者食物的感兴趣人类历史就是这样推进的吧?
看汉尼拔的顺序是3.1.2.最喜欢的也是3。
汉尼拔看过2次,第二次看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错过的细节,更觉得Demme作为导演的出色。
演员也更青睐Moore,虽然Foster也很可爱。
折磨和力量之源Dr.Lector 在《红龙》里最后说,想象力是区别于其他人的关键。
擅于精神抽离才能坦然平静地和调查其实是自己所做案件的警官谈天咨询。
困在没有风景的狱中,他靠自己的记忆过活。
在各种记忆法的书里,想象情景和不断回想是牢记的黄金定律,只是很少有人像Dr这样应用吧。
奇顿垂涎博士的知识,各种肤浅和蹩脚的量表没有让他得到想要的东西。
他想了各种方法来折磨教授,也许我们看到的噪音、剥夺阅读,也许还有我们没有看到的体罚。
他想要和史黛林分享博士的言语遭到了拒绝让他极为愤怒。
独处八年,囚犯身份,周围都是疯子,没有人说话,没有新的信息输入,没有爱吃的食物,还可以保持思维清晰,学识不乱真不是一般人所能。
剥夺他的力量之源就是对他最大的折磨风景水和树,流动的平凡而又滋养生长繁衍万种变化的水,从一个种子抽枝发芽繁盛兴衰的树。
后者是可以触发的紧缩的生命程序,前者是舒畅的随性的唤醒咒语。
音乐看看教授听乐团表演时对那个不称职的乐手的皱眉,看看他在听歌剧时不惜重金坐在前排全神贯注的痴醉,看看他从牢笼里逃出来放出音乐后挥舞的手臂。
是不是说有两种方法最接近上帝?
音乐和另一个。
绘画不是每个吃了馆长的人都可以取而代之的。
鉴赏力和绘画功力作为这方面的门外汉就不妄言。
对自己作品的满足和寄托显而易见。
美食Dr对吃毫不马虎。
飞机上的食物在他看来不是食物,持续研究菜谱和亲身实践让他的手艺和原料一样不同寻常。
囹圄之中,也不会忘记对厨艺的挑剔和品尝,觉得好的时候也不吝赞扬。
只是……那个厨师知道这个牢狱里人的肯定的价值不?
礼节“你彬彬有礼同时能容忍失礼。
重复迈克斯尴尬的语言也能保持平静。
”这个是史黛林赢得好感的第一步,也是教授的价值取向。
只是……他同时喜欢在表面不动声色之后找机会帮人类清理门户。
礼貌和教养也许是他看来重要的人类区别于禽兽的地方。
即使他知道那些肤浅而如云。
阅读如果他可以来写书评该多好。
虽然没有直接刻画,但是从一个姓氏轻易说出一个故事来龙去脉的人必然海量。
运动没有播放Dr如何在监狱中保持身体状况。
可以随时进入战斗状态,一定是个能坚持的人。
而且完全不理会岁月变迁,始终保持进步。
玩极限也不会差。
综合了以上素养,加上深入的思考联系和想象,Dr都可以去做奢侈品了。
一个被投以如此多崇拜和仰慕的人,其实也通过这个系列给出了个人修养提升指南。
怎么说呢,我认为朱丽安摩尔身上有一种迷人的脆弱感,是只有成熟女人身上才会散发出来的,没有了朱迪那种初出茅庐少女的精致的距离感。
对朱迪的怜惜是远远地隔着玻璃隔着铁牢笼给她线索,品尝她的战栗和漏洞百出的隐忍,读她的蓝宝石一样的眼睛,肢体触碰最多止于一次指尖的轻微摩擦。
我真的无法想象朱迪版的Starling被医生公主抱的画面,太掉san。
相反朱丽安就很适合,从脸开始整个有一种形销骨立的美,依旧锋利,但被很好地中和了。
她可以几度拿枪指向爱人般的敌人,也会被捏住逆鳞无力倒在对方怀里。
我没看之前也被带节奏觉得第二部换女主很糟糕,没有第一部那种两个人之间的特殊化学反应云云,看完才发现这恰恰符合Starling这十年来的成长。
她变得深沉,不再拥有初生牛犊的光环加成,不再是努力想证明自己的时刻竖起耳朵向世界瞪圆眼睛的少女兔子警官。
她不会单凭天真的正义和坦诚对抗恶意,而是掌握了一些,爱的手段。
她惹人怜爱的特质也在成长,在放大,身上的情绪开关变得多元。
到底一腔孤勇只是年轻人的特权。
朱迪的史达琳对医生像舒婷写的木棉花,朱丽安的像藤蔓。
可以亲密地依附于你,紧紧缠绕,却是为了更完美的狩猎。
我觉得她懂得了美丽实际是天赋,利用自己的迷人来办案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当然大众永远喜欢纯真小兔子对抗老谋深算老狐狸的戏码,百看不厌,享受站在汉尼拔视角对朱迪那种玩弄于掌心的掌控感。
对于这点我无可厚非,但是第二部中两个人逐渐趋于旗鼓相当的对立同样精彩。
没必要拿朱丽安和朱迪比较然后贬损她诠释的史达琳,这只是同一个人的不同成长状态。
各有各的魅力。
原谅我的不着边际和语言匮乏,这里只是夜半睡不着的狂人痴语,所有的篇幅都极其个人化,唯一的作用是为自己解闷,假如不小心点进的话,我的建议是,别看。
当初我在怀疑,这个世界是否需要纯粹,到最后不得不承认,古老教派的起源来自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所以人们才会变得虔诚,然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转变成了征服欲之后,一切也随之改变了,讽刺的是前不久的日本海啸却又让人们变得虔诚了起来。
也许确实应该出现这样一种力量的,只有它才能让人类真正的成熟。
最近在迷《沉默的羔羊》系列,这部电影让我想说很多,虽然人从自然动物转变成社会动物,但其精彩程度一点也没有输多少,甚有过之,自然界消化的无非是肉体,而社会消灭的常常伴有灵魂。
当用吃人极端方式来阐释社会最阴暗面时候,极致贴切。
的确无法理解人为何痴迷于星座、魔术、恐怖片一类神秘的东西,(但星座是否真的没道理?
我想到了鳄鱼性别与其孵化温度)据说能产生一种潜意识催眠,此时脑内分泌的物质和恋爱时是相同的,爱情让人变得懦弱、低智、盲目、歇斯底里,某人说“热恋中的人智商变零。
有很多我们不愿意发生的事件可以证明,比如《网恋受骗,女教师命丧“最后一夜”》,可坏人都是灰太狼不是么?
当然,《沉默的羔羊》系列绝不是那种骗子与傻子的电影,汉尼拔是个十足的偶像派,高智博学理性残忍温文尔雅高度自制力,有独特品味并且画了一手好画,他可以轻易的从病人大脑中挖掘出弱点,这倒令他从不用惦记腰包的事情。
首先从《沉默的羔羊4:汉尼拔崛起》说起,讲述的是汉尼拔的童年,从根源上寻找原因也是欧美片较有深度的地方之一。
掠夺财物者的贪婪让他们之注意了尸体上的财产,却没有拿更为珍贵的食物,也是因为贪婪让他们无法穿越五公里一处的哨卡困在了那个无人守望的木屋,这一切埋下了妹妹被吃的伏笔,待到战争结束后,汉尼拔进入了苏联人的孤儿院,把人当成零件的冰冷成长环境下,汉尼拔错失了抚平伤口的最后的机会,最终使食人魔变成了完成体——毫无怜悯同情心。
这点倒帮了他不少忙,比如为了越狱杀害了熟睡中的同房。
不有句话说“良知是人类通往幸福的绊脚石”么?
他来到法国,碰见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爱人,神秘的东方气质和从未有过的温暖使他搞不清那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他留在身上的少许尚未泯灭的人性,但在仇恨面前他仍旧被打败了,他选择了吃人,而爱人抛弃了他,从此以后他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人的至恶一面,直到碰见了史黛琳。
回头想想是什么创造了食人魔,是战争么?
一个是实现人类理想中的秩序社会与一个是实现人类理想的平等社会的战争制造了他,多么有趣。
也许人总是要寻找敌人的,所有高精尖的技术几乎都是从军用转成民用的,比如互联网。
就算没有了战争那么直接的方式,考场、职场、情场、商战、以至于买菜的讨价还价,哪里不存在争斗呢?
仇恨又似乎是人类发展的助燃剂,纳粹为什么一定要拿犹太人做替罪羊,因为当憎恨成为集体意识的时候可以使得内部更团结。
有矛盾才会有发展,所以人总是要有敌人的,而创造出恶魔的恰恰是人类自身,这就是一个死结。
《沉默的羔羊》与《沉默的羔羊2:人魔》是第一部和第二部,直接连带的关系,碰巧的是两部的反派配角都是性异癖者。
克拉夫特认为认为同性恋是天生的,是由于患者脑内遗传结构上有大量异性物质的缘故。
在动物界早有同性恋的记录,雄性占绝大多数。
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同性恋分真性与假性之分,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的。
看了《断背山》,倒是开始渐渐同情这类群体的境遇,强势群体压迫下的一群人本身就有种凄美的成分在里面。
《人魔》里汉尼拔制造的另一个魔鬼梅森,梅森从爱转出的憎恨使得他也变得同样阴暗,到最后吞噬了他的灵魂——被他自己养的食人猪吃掉了,他俩的恩恩怨怨其实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那从另一个角度看,被毁容的异性癖者的遭遇,和各个领域的少数派真实境遇大体相似,使之造成的后天的偏激与暴力是整体环境不能推卸的,比如恐怖分子。
影片快结束时汉尼拔制造的恶魔差点给自身带来了丧命的麻烦,幸亏史黛琳救了她,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如此爱自己的汉尼拔选择伤害自己的缘故。
伤人者终被伤,耍人者终被耍,害人者终被害,这种逻辑并不是冥冥之中才有的。
汉尼拔无可救药的爱着史黛琳,也许是因为她的光明在某一瞬间觉得可以拯救他迷失许久的灵魂,所以才会如此惩罚那些伤害她的人,"亲爱的史黛琳:我们就已你的感受做开场吧,例如你的顾主如何对待你,还有你的职业,甚至你的生命···等等。
我的生命,那有什么好谈。
我已冬眠了一段日子,乏善可陈,可是现在我回来了,既快乐又健康。
到是你让我很操心!
不,你一点也不好。
你把自己奉献给调查局,然而在付出一切之后,却发现他们并不喜欢你,这点让你愤愤不平。
比放弃丈夫和孩子还要愤怒。
为什么,为什么你会这么愤怒?
我告诉你。
上帝会保佑你,你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因为你的不同,他们不喜欢你,他们对你又妒又恨,他们懦弱、任性、又无法无天。
" 影片里有位侦探想独揽奖金,贪婪之心蒙蔽了史黛林的劝告,甚至把她视为挡他财路的麻烦的人,最终走向了灭亡的道路。
人究竟有多愚昧,我想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一句话:“这个时候表现勇气很难,勇气就是对我们同仇敌忾,没人想也许救了他,人们只恨拿走希望和信心的人。
” 《沉默的羔羊3:红龙》是这个系列里我最不喜欢的一部。
要我说,红龙和威尔都是汉尼拔的学徒,尽管威尔并不这么想。
如果说红龙之前做出来的事情是为了神圣的转生的话,那么盲目崇拜汉尼拔则是走向转生后的自我毁灭,结果变成了培养威尔的饲料。
人只能理解他们所能够理解的,就此产生了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这才是真正的无知。
里面一位警官猜测汉尼拔是同性恋,威尔问这是为什么,警官说因为他是个艺术家。
汉尼拔到底是善是恶?
如果单纯称他为恶魔显然有单薄。
他的毫无怜悯同情心使他从一个食人魔走向了几乎神的层次,他冷峻的观察着这个世界,他的爱就是用极端方式来阐述,他是人类的强者,他是才华者的导师,他是存善者的治愈者,他是洞悉人性根源的智者,却又是无法逃脱自身瑕疵的恶魔,但往往这种能力要用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来换取,本身就是矛盾的吧。
囚禁汉尼拔的监狱长,关押囚犯的审判者,本应是正义的化身,却因内在的嫉妒心,用其所能用之精神摧残法对付汉尼拔,这又如何讲呢?
红龙抓住了威尔的儿子,威尔为了救他不得已用话刺伤他的儿子,这又能说威尔是恶的么?
如果牧羊人被狼咬伤的话,他能给不肯走出圈的羊最后礼物就是划它一刀不是么?
无论是心存善者还是心存恶者,起因与结果都是一对,各种偶然因素汇聚成了必然结果,所以他们的存在也变成了必然,想要划个小圈把这两者分割开绝对是徒劳的,理想化的东西是经不起考验的,它的作用只是一个灯塔,然而你会发现,离它最近的地方中间却隔着一条无法摆渡的海。
那么在现实中,你能找出太多以理想作为目标的成功事件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变了味道。
而有些是假借正义之名干着世界上最邪恶的勾当,却是自诩善良的人推波助澜最终成为别有用心人的帮凶。
何为善?
何为恶?
威尔对他危险中的儿子是无力的,生活中也有太多让人无力的事情,就像抢购盐,当我们在嘲笑抢购者的同时,也许没人想过恰恰是国人与生俱来的恐惧基因才使得我们能出生于现世。
就像世界大多数是由如同沉默的羔羊组成的一般,他们存在于大多数即有他们大多数的道理。
而威尔在乘船远渡离开喧嚣一段时间之后,必会领悟汉尼拔博士的那句话,完成他的自我救赎。
——“我亲爱的威尔:你一定已经痊愈了,至少在外表上,我希望你不会变得太丑,你收集的伤疤真不少!
永远别忘记最好的那一道是谁给你的,要满怀感恩,我们的伤疤能提醒我们,过去发生的事历历在目,我们生活在一个原始时代,不是吗,威尔?
既没有野蛮人也没有智者,像遭诅咒的半吊子解决法,一个理性的社会不是想杀了我,就是想利用我。
威尔,你常常做梦么?
我常常想起你。
你的老朋友,汉尼拔莱克特” 很遗憾你我之间曾发生的事情,无论对错是谁我都将一并承担,虽然这本不应该有对错的,并且很乐意接受随之带来的那段歇斯底里的回忆,却也因为如此换回了我本应该有的精神。
但我仍然要把遗产留给你,亲爱的“秋日私语之精”,希望它也能伴你更快成长,希望当你也能理解的时候,可别太疼——没有丑陋的世界,只有过剩的天真。
直到某天睡醒,眼前的事物如此真实,梦在现实中显得份外虚幻,因为人的本性总会毁掉了他们原本可以享有的理想之国,(《创:战纪》)所以乌托邦是根本不应该存在的,温室的花朵是经不起外界刺眼的阳光的,所以在它没有改变掉更多人的生活之前,希望你能明白我要毁掉它的原因,甚至还未完成我设计的自循环系统。
对理想化过于靠近让我对人本性的阴暗彻底失望,同时也意识到我的罪孽深重,自责让不能向前。
最后愿你们团结友爱,幸福长存。
又名: 汉尼拔导演: 里德利 斯科特 (Ridley Scott)主演: 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上映年度: 2001语言: English官方网站: http://www.hannibalmovie.com/imdb链接: tt0212985制片国家/地区: UK / USA
和沉默的羔羊里朱迪福斯特演的有着复杂哀伤回忆却坚强的克拉丽丝比,这部的女主简直就是屎一样的存在啊,那个朱利安摩尔呆子一样的表情啊,还各种摆神勇POSE,还露乳!!我真被这傻大姐雷倒了
吃人都吃得这么优雅
pic of trash 什么玩意儿
2/10男主一如既往地给力,女主突如其来的拉胯。完全没有了第一部从剧情上凸显出的惊悚和悬疑还有反转,而是只有镜头上的简单恐吓——靠的还是一张莫名其妙而来的看得出是人工制作的丑脸,或是一些直白的血腥镜头。女主被停职还带着枪去救汉尼拔,为了实现她心中的所谓正义,是脑子抽抽了吗?一个人单挑富豪庄园的安保,结果三俩下就被击倒,意料之中的,汉尼拔反杀全场。汉尼拔千里送人头,如果说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那这片就太扯了,如果不是,那这片就太烂了。前半段贪财警察自己作死要单擒汉尼拔根本不合理,你比FBI也NB?而且之后还没有汉尼拔吃他媳妇的桥段,那你铺垫了个啥?最后汉尼拔切了手还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包扎逃跑?还不如换成切了女主的大拇指做成项链保存爱意。整体来说,本片实属狗尾续貂,毁IP不在话下。
女主比朱迪福斯特差太远。。。聪明不是一种表情,你装不出。
一个是洞察人性丑恶、以恶除恶的恶魔,一个是忠于职业操守、善良纯真的女警,分别代表恶与善。虽然猜出砍得谁的手,恶人善念,但仍然让人心悸。情节吸引人,背景音乐厚重。20240608
【前半部有一点点闷,后半部精美绝伦,结尾处出神入化。Anthony Hopkins,我是你的铁杆,我是你的fans,欧也。】
上一次看这部片是2008年11月2日。给的竟然是全5星。现在看觉得很差,视听语言也很廉价,用镜配乐剪辑,满满的b级恐怖片氛围,和沉默的羔羊差远了。三颗星全给安东尼霍普金斯,不然只配半个🌟。
完全依托于前传的光辉以及安东尼霍普金斯的演绎而闪耀的电影,朱利安摩尔相比于朱迪福斯特也是被比较到毫无亮点,很多时候都显得木讷而没有灵性。原著的节奏在电影展开下显得冗长,毫无起承转合的感觉。
影片有点显现出拼凑的痕迹,剧情显得不是很连贯,也没有看到期待的Dr.Lecter的高智商犯罪,不过话说结局刻画的还是不错滴~~
20231108,B站看的,为什么那么多评论说这是爱,看着很恶心,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很多人说这是高端优雅,就得跟风,反胃,无知。
"对我来说喜悦的爱是,当他手中捧着我的心,而在他臂弯中,却是我深爱的女士正裹着面纱沉睡着。然后他唤醒她,她颤抖而顺从地吃下他手中灼热的心,我哽咽的看着他逐渐远去。" 围观用绳命玩浪漫的Dr.H
如果是jodie foster演就多+一顆星。
比第一部差太多了,怪不得朱迪福斯特不愿意演第二部,剧情各种漏洞百出,FBI十大通缉犯谁都能查到,根本不不是什么秘密内容也不需要什么密码登录,十大通缉犯还能在不改变外貌的情况下自由出入美国边境?还能随意出入FBI探员家?FBI探员在家睡觉有人进来过都不知道?拿指纹还得付出一条人命?氯仿简直无敌,泰森都一秒迷晕
《拉片子》例片:较第一部而言逊色太多,过于追求奇观性和惊悚感,丧失了前作中关于心理、人性的讨论。在剧作上,采用反套路的四段独立段落,较为新颖,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结构比重较为失衡,开场部过于冗长,过渡段间的“过场戏”又太多太碎,延宕了原有的节奏;此外,多处情节的合理性也有待商榷。
草,我以前怎么喜欢这么变态的电影,还打了五星(往事不堪回首)
Hannibal.2001.2160p.UHD.BluRay.x265.10bit.HDR.DTS-HD.MA.5.1-RARBG 没什么剧情
真正体会到了看得反胃的感觉……以后还是少看这种片子吧……
那血腥的场面看得我异常的兴奋。果然食物还是现场制作的好吃。新鲜。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