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编剧是急性子,一心想把几个世纪内发生的故事塞进一部电影里讲完。
他们热衷于漫长的故事线和无数的情节转折点,认为剧情越是密集,故事便越好,电影的质量也越高。
另一些却是慢性子,观众在电影内苦等近3小时,只是为了看看一个屠龙小分队怎么样手刃一条臭龙,那龙却不停地“卜啦卜啦”对着个小矮子大谈人生哲学,自我膨胀地吹嘘自己的光辉事迹,这直接导致了电影结束时小分队都没来得及杀死它。
我已准备好下一部“霍比特人”上映时迟到半小时再进影院了,我对龙类在战斗前发表的演说毫无兴趣。
“真的不是电影院没有放完吗?
”在豆瓣《霍比特人2》短评页面,这是被“点赞”最多的一条吐槽。
在任何一个屠龙神话中,英雄最后都必须把恶龙杀死;或者在反神话中,英雄会被恶龙杀死。
英雄和恶龙最后都没死,我们就看不懂了,这是在讲哪门子神话?
彼得·杰克逊肯定会跳出来解释,龙还是要杀的,等下一部嘛!
看来,这位大导演不仅颇为成功地在影片中移植了港片灵活机动的打斗方式,对于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玄机也十分“懂行”。
任何一位“懂行”的好莱坞编剧都明白,在一个经典的屠龙故事中,恶龙挫败了英雄杀死它的一次重要尝试,这一“负面价值”只是为最后杀死它创造一个节奏,使观众跌入低谷是为了在最后的高潮中让他们上升到新的高度。
否则,这部电影的故事便没有讲完整,被遗弃在谷底的观众的情感将无法得到满足。
即便你拍摄的是一部系列电影,每一部中也应该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内容,有单独的序幕和高潮。
观众掏了钱,你不能仅仅让他们看一个超长版的预告片。
《霍比特人2》没有结尾的结尾不仅不礼貌,也缺乏商业道德。
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魔戒》系列的成功带来的傲娇,是亿万“魔粉”宠出来惯出来的。
《魔戒》三部曲的叙事推进整体上都非常缓慢,它的卖点也不在故事上,而在景观上,在场面上,在电脑生成的生动的形象上。
只有让叙事慢下来,景观的细节才有充分的时间来展示,场面才能叠加到最强,“咕噜”也才有时间翻来覆去地念叨“宝贝,我的宝贝”。
这一角色的特性,也因此获得额外的收益。
至于故事,只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原型。
《魔戒》中是尤利西斯“旅程”的原型,《霍比特人》又增加了一个屠龙的原型。
如果把周星驰电影中无厘头地谐谑拿掉,把成龙电影中的动作拿掉,故事都可以在半小时内讲完。
把《魔戒》中的景观展示和场面叠加拿掉,三部就可以浓缩为一部。
《魔戒》的巨大成功、它饱受赞誉的“中土世界”、优美的新西兰自然风光,以及惊心动魄的半兽人大战场面,使彼得·杰克逊充分认识到了这个系列的商业卖点在哪里。
很显然,在《霍比特人》中,他试图如法炮制。
既然钱都花在了特效上,既然恶龙随便动一动,就要为技术人员制造无数的麻烦,那么这当然应该是电影中最重要的内容。
为什么我不能让恶龙来一场演说呢,为什么我不能把这个场面无限延拓呢?
当然可以。
只不过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一个完整的故事基础上。
好听点说,《霍比特人2》是在挑战叙事最核心最基本的准则,难听点说,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个烂尾工程。
作为魔戒粉和中土迷,《指环王》三部曲翻来覆去看了不下十遍。
相比托老的原著,更早接触的是PJ的三部时长加起来超过十小时的电影,其后再补完小说时,觉得托老笔下所描绘的中土世界被PJ诠释得恰如其分。
一个朋友说,奇幻电影这么多,到目前为止真正成功的系列电影的还是只有《指环王》和HP。
不仅仅是凭借原著的底子,还有包括导演、演员和幕后的整个创作团队所付出的努力,他们为讲述故事塑造世界投入的心血使得观众愿意去相信这样一个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并沉醉其中。
原本以为要等到二月中下旬才能看到电影,没想到最近DVDscr已经在网上流出,虽然清晰度还不能让人以纤毫毕现的方式欣赏中土世界,拿来解馋已经足够,反正二月还会去电影院体验一把。
总体来说观影过程还是很让人愉悦的。
电影的节奏比前作要流畅,动作戏的编排也很出彩,场景宏大,演员表演出众,这些系列一贯的优点都得到了保持和发扬。
单论影片的精彩程度其实要胜过前作,但是也显露出一些问题,或者说个人不太喜欢的地方。
随便聊聊自己的感想。
意见和吐槽再多,都是因为爱。
====================================================================2.22分割线刷完imax3D后被特效深深震撼,修改了评分。
不代表对剧情改编和安排没有不满,但是这分数是站在一个粉丝的立场上给的。
中土世界最佳归属真心是大银幕。
====================================================================1.视效和画面 一流的特效和画面一直是很很多人迷恋该系列电影的一大原因,某种程度上我也是如此。
虽然目前所看到的版本清晰度还不够高,但是也足以看出电影在视觉方面的卓越程度。
硬要挑刺的话,觉得电影太过依赖CGI。
《魔戒》中模型和化妆技术的应用虽然比较“原始”,却往往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镜头颜色的处理让电影的画面看起来相当古典,许多镜头并不如现下这么高清,像笼罩着一层雾气,隐约像油画,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确实相当契合影片的气质。
还记得当年甘道夫骑马载着皮聘越过帕兰诺平原眺望米纳斯提里斯的场景,美得让人头皮发麻,后来才知道那不仅仅是CGI,剧组为了白城做了相当细致的模型。
十多年来电影工业的技术突飞猛进,能够实现更多当年做不了的事情,各种特效更加精致、美丽。
瑟兰督伊宛如秘境的宫殿,颓败诡秘的多尔戈多,童话般的长湖镇和湖面的碎冰、弥漫的雾气,壮丽巍峨的孤山,恢宏无比设计精妙的艾拉波尔,还有座狼、蜘蛛、巨龙等极具表现力的奇幻生物,这些确实都是让人应接不暇的视觉盛宴。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电影的画面太过干净明丽,整洁细腻,美则美矣,却也很容易知道它们都是CGI的编织的幻影。
想起好几次和亲人、朋友看《魔戒》的时候都被问到,现实中究竟有没有米纳斯提里斯这样一座城,我想《霍比特人》不会再带给我们这样的疑问。
2.关于陶瑞尔 不管是在电影上映之前还是上映后,这个角色都是电影的争议焦点之一。
因为在原著中,陶瑞尔这个角色是并不存在的。
但是我能够理解PJ为何将这一角色加入电影中,也并不反感她和矮人奇力之间的感情戏份,甚至觉得有些小萌。
《魔戒》里有盖拉德利尔、阿尔温和伊欧雯,三个女性角色各有各的风采,观众们各取所萌。
前作《意外之旅》还有女王大人来救场,顺便和甘道夫叙叙旧拉拉小手引发观众无限遐想。
可是《史矛革荒漠》中女性角色实在太过缺乏。
陶瑞尔的出现能够在性别的层面上平衡戏份,为剧情带来一丝不同的颜色,作为系列中唯一出现的一个身手矫健的女精灵,相当抢眼,也没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
感情戏的设置效果见仁见智,但是可以看出PJ和编剧试图借助陶瑞尔来推动莱苟拉斯的角色塑造、改变和成长的企图。
所以最后的效果还是等看完第三部再说吧。
不过关于陶瑞尔医治奇力的戏份我还是存在疑问。
电影中奇力所中的弓箭为Morgul Arrow,材质估计和戒灵的Morgul Blade相当,根据兽人喽啰的言论力量似乎也和Morgul Blade相当。
《魔戒》中Frodo中剑后阿尔温无法医治(书中葛罗芬戴尔亦无法医治),到故事最后我们得知爱隆王也不能彻底根治其伤口留下的影响,为何陶瑞尔(电影里她自称Lowly silvan elf)会具备这样的能力?
3.节奏和结构 《史矛戈荒漠》的节奏快于前作,观影的娱乐感更强,动作戏戏份比起前作也要更加密集。
动作戏的设计是《霍比特人》的一个很大的亮点。
电影中的动作戏并非单纯地展现打斗的炫酷动作,而是试图将动作戏的戏份和场景的展现结合起来,并且尽可能地使用到场景中所提供的道具(怎么说得这么像玩游戏......)《意外之旅》里哥布林洞穴的一段追赶跑跳碰和场景结合得天衣无缝,这部中又有木桶漂流和三方混战,动作编排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结尾和史矛戈的战斗、周旋,又从各个角度展现艾拉波尔内部精妙复杂的设计,高端大气,让观众过足眼瘾。
电影努力展开多线剧情,向《魔戒》靠拢,但总的来说结构并不完美。
《双塔》的结构很完整,起承转合一个不少,铺垫做足后结尾还有圣盔谷之战以及树人攻打艾辛格两大高潮,看得人热血沸腾。
但《史矛戈荒漠》却缺乏真正高潮,在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情节铺垫后,观众仍然没有等来期待中的情节。
和巨龙的猫鼠游戏确实精彩,但是作为高潮明显不够,矮人们一个个在烈焰中活蹦乱跳毫发无伤也相对降低了情节的紧张感。
最后电影留下一个美剧式的cliffhanger,把各条线的高潮全部推到了第三部。
也就是说在《去而复返》里,电影至少需要处理三个高潮——圣白会议vs索伦,中土世界“复仇者联盟”出击;史矛戈袭击长湖镇,巴德屠龙;还有大家都很期待的五军之战。
这样真的不会太赶吗?
4.电影定位:被放大的霍比特人 说句实话,《霍比特人》并不好拍,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其他的意义。
很多观众和粉丝不希望电影仅仅是几十年前托尔金笔下那个简单的童话,他们更希望PJ所拍出来的是《魔戒》三部曲的前传,是大气恢弘,磅礴壮丽的史诗。
如果真按原著照本宣科地拍出来,复原其简单、童话气质的情节,想必也有粉丝不会买账。
于是电影极尽所能地往史诗的方向靠拢,长度从一部变成两部,两部变成三部,处处体现出和《魔戒》三部曲的联系,PJ的目标很明确,要拍成《魔戒》前传。
但是毕竟电影的名称叫做《霍比特人》,无论你需要怎样的宏大,怎样的奇观,故事原本的框架和定位限定了《霍比特人》作为《魔戒》三部曲同样“史诗性”的前传表现。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某种意义上说就像戴着镣铐的舞蹈。
电影的定位一直在“霍比特人”和“魔戒前传”二者之间游走。
为了向“史诗”靠拢,电影中几乎一切都被放大了。
多尔戈多不只是一座废弃的要塞,成为一座规模惊人的“死城”;艾拉波尔的壮丽宏伟使得摩瑞亚相形见绌;史矛戈和它的宝藏规模都比书里和托尔金本人创作的插画中的展现的要大得多,于是杀死史矛戈的武器也得放大,变成了放置在塔楼上的“对空弩箭”。
我所疑惑的是,如果宝藏的规模真如电影中那么排山倒海,还有一头巨龙来守护,比尔博怕是穷其一生也无法将阿肯宝钻从这座金山里找出来,因为不啻于大海捞针。
但是电影中的解决来得很方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除此之外,电影的长度也被放大,加入了大多为《魔戒》做铺垫的情节。
原著中只是侧面几句话提到的圣白会议和死灵法师,成为了一条重要的支线,为了讲述索伦是如何回复了力量。
为了和索伦力量的壮大拉上关系,电影甚至修改了五军之战开打的原因。
原作中兽人们因为得知蹲守财宝的巨龙已经死去也想分一杯羹,于是朝着孤山进发。
然而在电影中,这一行动也被赋予了更“史诗性”的动机——受索伦的指挥去征服人类世界(电影中,史矛戈在当时还并未被杀死)。
鉴于当时索伦的力量并未完全恢复,如此贸然地急进也显得并不合理。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越宏大越好,为了去营造宏大和史诗氛围,电影牺牲了原作中一些微小的、细节的、轻松有意思的元素。
托尔金的故事里,《霍比特人》的关键词并不是“宏大”、“史诗”。
“五军之战”寥寥数页,比尔博眼睛一黑,再醒过来就已经结束了。
原著的定位使得电影要成为“史诗”有些先天不足。
平心而论,《魔戒》三部曲真的需要这么面面俱到的前传吗?
它的完成度和完整性都相当之高。
我们早已知道索伦恢复了力量,知道世界将陷入危机,知道戒指拥有蛊惑人心的强大威力。
而我们不知道的是比尔博作为一个小人物是怎么看待这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的,我们不知道的是比尔博作为一个小人物是如何在冒险中成长与改变的,我们不知道的是矮人小分队里每个成员的特点和故事,电影其实有去兼顾这些,可是那些史诗性的、宏大的剧情冲淡了这个霍比特人的中心性和他的存在感,多线展开的剧情更是让电影显得有种强行拼凑的不完整感。
如此费尽心血地为了《魔戒》要发生的故事做准备,甚至好像不惜要成为《魔戒》三部曲2.0版本,对这个故事是不公平的。
PJ在拍摄《魔戒》时也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动,但是最终呈现的作品让观众觉得,《魔戒》的电影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而《霍比特人》是不同的,它没有承载拯救世界的重任,它不用吟唱献给精灵时代的挽歌,蛊惑人心邪恶无比的戒指在那时还只是可以让人隐身的有趣法宝,是冒险途中的意外宝藏。
它最初是讲给孩子们的炉边故事,是一个住在地底的洞府里的霍比特人如何鼓起勇气走出家门去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故事,而不是《魔戒》三部曲的周边和影子。
二楼电梯在此: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460113/?start=100#comments三楼电梯在此: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460113/?start=200#comments【其实我想说,看回复比看正文更有乐趣……】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防剧透早在参加吐槽本片第二版预告片的时候,我就戏谑着说了这样的话:“原著已在背后,线索尽在眼前,八卦纷纷任挑选。
”结果,事实再一次证明,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乌鸦嘴”对我来说俨然变成了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因为这绝对不是一部“忠于原著”的电影,“原著已在背后”是千真万确。
接受不了改编的观众至此可以彻底洗洗睡了,洁癖挑剔如小托,这次估计已经不是“扭头不看”,而是多半要“自插双目,黯然出帖”了。
不如我先来概括一下哪些*不是*脱离原著的产物:有这么几个地方,它们分别是熊人居、黑森林、密林河、长湖镇、孤山;有这么一群第一部没有出场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贝奥恩、精灵王瑟兰杜伊、巴德、长湖镇镇长、巴德他祖宗吉瑞安、巴德他儿子巴因;有这么一群美丽的蓝蝴蝶、一群惊悚的大蜘蛛,有这么一位化名死灵法师的黑老大,还有这么一条龙,his name is Smaug。
由此引发的后果是,我现在连八卦都做不到引经据典了,因为面对这样一部气势恢弘、趣味横生,燃点与狗血齐飞、龙焰共炉火一色的同人巨著,不管是《霍比特人》、《魔戒》附录还是《未完的传说》,俨然都只能拌饭吃了……不要误会,我并不是在说这片子的发挥和改编一无是处。
我向来对这类再创作抱持宽容态度,比如,我完全可以理解为了配合乘桶而逃和孤山戏龙两场重头动作戏作出的种种调整。
但我也必须承认,我确实觉得这一部里有不少发挥和改编令人费解,或者干脆就是偏离过度。
以下就详细说说我的观感——不管我去刷几次,都必然可能遗漏细节,错误也显然在所难免,各位如果发现,还请不吝指出。
开场的布理对话一幕,《魔戒》附录和《未完的传说》中都有提及。
梭林的兜帽造型,令人想起魔戒中阿拉贡出场时的造型,很难想象这不是有意的。
然而原本的“萍水相逢”那种冥冥中注定的玄妙意味,一经甘道夫亲口否认,我忽然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贝奥恩的小屋一幕,场景设定一流,各种装饰极其用心,大号的蜜蜂和美丽的苜蓿地都无可挑剔,但甘道夫讲故事卖关子把自己这一伙不速之客循序渐进地弄进来的情节和动物庄园的另类饭局,都被删得一干二净。
我想,这是原著情节过于童话的缘故,虽然对这个选择我能理解并且接受,但遗憾是免不了的,那感觉就好比第一部没听到林迪尔的小调。
黑森林迷魂阵和众蜘蛛喜捆粽子两场做得相当传神,只是我深深地觉得,哪怕本来没有蜘蛛恐惧症,看过3D版也会闹出蜘蛛恐惧症的orz接着,黑森林众正式出场,不但一举打碎了我对他们那“半夜唱歌跳舞开party”和梭林一伙“饿得要命”这类欢乐戏码的美好期待,还就此拉开了我坐在影院里就恨不得咆哮掀桌的大幕。
(没错,那一窝悍然囊括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槽点。
)——精灵王瑟兰杜伊(以下从善如流,一律简称妖精大王)的形象和做派,谁能告诉我究竟是基于什么指导原则构思的啊!
我从前就觉得贵剧组对精灵的理解和我有偏差,但这次实在是差得太远,二郎腿、柳条腰,正装变脸吓人,和服棒打鸳鸯,一样比一样挑战极限,到了“父子合力坑人逼供”那场,我已经彻底没语言了,换个剧组我恐怕就要问出“黑成这样是有多大仇”了……——莱戈拉斯(以下从善如流,一律简称小绿精)的形象过于单薄,目前为止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只是“战斗机器”一面(而这一面真的足够彪悍了,不用再强调了orz),但性格真是模糊得不尽人意。
不过要承认的是,他和他爹的对手戏,倒确实体现出了小妖精和老妖精的重大区别orz——陶瑞尔。
这位号称是西尔凡出身的精灵妹子的所有相关情节,从台词到举动,我都不得不说……太太太狗血了orz 托尔金笔下的西尔凡精灵是那样的吗!
六百岁还如此愤青加少女,这样处理真的不是偷懒吗!
刻划跨种族的友情(或者随便什么情),桥段能成熟点吗!
刚铎还用来泡水喝治个头疼,长湖镇却拿来喂猪(……)的阿塞拉斯(Athelas)被这么重复利用真不违和吗!
……鉴于这是个血雨腥风的敏感话题,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但我也不怕说句很可能会捅马蜂窝的话:真照这么发展下去,PJ大神啊您还是不要去拍精灵宝钻了,您的种种前科都让我对您处理精灵这个种族的偏好和手法很不乐观,真的。
当然,亮点绝不是没有。
黑森林精灵罗宾汉小队和矮人团伙的互动场面就出色得很,格罗因那句“这是我儿子,名叫吉姆利”配合小绿精的表情和那虐死人的魔戒附录(“我们听说:莱戈拉斯携格罗因之子吉姆利同行,是因为他们结下了深厚情谊——有史以来精灵和矮人之间结下的情谊,无出其右。
”——《魔戒》附录一第三篇),莫名成了我心目中的全片最大笑点。
黑森林的王宫洞庭、大门前的小桥流水、密林河上的闸门,无不细致入微,再怎么称赞也不为过。
凡是有小绿精和陶瑞尔出现的打斗戏,全都设计得异常干净利落,各种无视物理规律的炫技令人眼花缭乱;要突出森林精灵的战斗特色,这倒是无可厚非,只是我个人觉得重复次数略多,一而再,再而三,到最后未免有些疲劳——不过这大概是我对小绿精从来就没啥念想的缘故。
通览黑森林,最大亮点乃是喝多了的酒窖守卫,也就这里还让我看到了一点他们那个民族特色的影子。
甘道夫果然不负众望,如第一部结束时大家预料的那样去看望索大眼了。
(又见拉达加斯特和黑林十二兔,必须赞!
囧的是俩巫师幽会的那个地方——戒灵坟(High Fells),建筑修成这样,摆明了就是要坑人的吧……)这部分的改编也差不多堪称无中生有,留下了巨大的悬念。
目前看来,我猜测Dol Guldur出发的军队就是原著里波尔格带领去打五军之战的军队。
我惊讶的是索大眼会以那种“阴影和火焰”的形式现身,而且不知是不是错觉,我觉得他比最后联盟大战那会儿苗条了不少,看来修炼着实是个体力活。
而甘道夫……您的剑丢哪了您记得吗?
这架势是等着光夫人来拆迁,把您从鸟笼子里捞出来对吗?
……长湖镇的场景和民俗气氛营造得极好,内中人物也远不像黑森林那么奇葩——把握人类想必容易一些。
我很喜欢对巴德的扩充,本来觉得他的前后态度转变略突兀,但细想的话,其实是经得起推敲的,特别是矛盾和纠结,都表现得相当传神。
另外油炸叔的镇长十分符合想象,下一部请再接再厉吧!
孤山内部的结构和装置又一次令人惊叹,矿井、熔炉、大厅、通道,全都美不胜收。
龙的特效更是上上之作,3D效果栩栩如生,然而……四毛哥您长时间没人说话,一定异常寂寞吧?
我一口气灌下去三杯咖啡都未必有您那么健谈啊!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这一部里矮人众虽然还是无处不在,但不再是塑造的重点了,并没有多少进一步的挖掘;而这也将引出我最后要说的美中不足,那就是几个本该引人感慨的地方都略显无力,并没有达到戳心窝子的终极目的——Kili的母亲Dis给他的护身符,Kili和Fili的手足情分,梭林对外甥们不兴师动众但处处留心的回护,以及“迷恋身外之物”的阴影初现端倪、“收复故国”的若干次慷慨激昂,这些全都停留在“触动,但没能震撼”的程度(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着实遗憾。
此外,这一部的动作戏固然精彩,信息量却不及第一部——第一部我看了三次才感觉覆盖了全部内容,第二部我却看一次就觉得差不多了(当然这决不是说我不会去二刷三刷七八刷orz)。
整体看来,这部“龙战于野”(勉强有战=V=)视觉体验极佳,尽管狗血和囧在某些观众(如我)眼中是相当的密集,但还没雷到令人不由自主冒出WTF这类情怀的地步。
我不会提名它年度最佳,但前三是不成问题的。
然后,我忍了这么久,终于还是犯病了。
以下各种穿越混搭外加援引黑历史,不看也罢。
——导演大人您开场玩得很高兴吧!
胡萝卜好吃么!
……——黑森林里的蜘蛛一定跟咕噜是同乡,口音那叫一个相似……——贝奥恩的设定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就……怎么这么狼人orz 让备受暮光系列荼毒的人完全无法直视啊!
以及“the last skinchanger”这种设定……被胡博士系列坑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现在对last这类关键词完全无动于衷……——妖精大王您这么一会儿拧成一个S一会儿拧成一个sigma(注:小写的),您的腰椎和颈椎还好吗!
……——还是妖精大王,“有些东西我也想要”这台词,瞬间让我穿越到他家祖上那位阿灰驸马, 害得我恍惚间以为他马上就要这么说了:“你去把宝石给我拿回来,我就把女儿(?
)嫁给你!
”(I offer you my ...)——阿佐格他儿子波尔格不是据说毛茸茸吗!
贵剧组啊,这种秃头造型让官配狼妹子Daisy情何以堪!
……以及他那半张脸怎么看都跟妖精大王的惊悚两秒钟无比相似,这这这是要干什么啊囧rz——小绿精的鼻血…………以及我大概能想象您为什么跟着妹子跑了(无关浪漫),但您能解释下妹子都中途开小差了您还对波尔格这么单枪匹马穷追不舍是出于什么考虑么……——“You know nothing”;You don't want to wake the dragon…………——金水横流,金池荡漾,一番折腾搞出一个顶天立地的金身巨像,孤山实在是太土豪了!
太土豪了!
土豪得令人语无伦次!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土豪金啊!
——最后的最后,敢情这年头英雄救美已经过时了,侠女救帅才是主流审美!
Kili你还能数清你被陶姑娘救了多少次吗!
豆腐你还能算清你已经欠了、将来还要欠光夫人多少情吗!
难怪都只能以身相报(误)了!
……
由于刚上映,票真的超。
级。
难。
买!
但是明天就要出门远行了,实在忍不到半个月之后。
所以无奈之下订了一个中午的场。
对于我这种作息严重不正常的人而言,早上9点半起真真快要了我的命了!
还好在霍比特人的强烈召唤和诱惑下成功在闹钟响后秒关的情况下爬起来了。
更加不幸的是今天天气特别差!
妖风阵阵还下雨!
真的是在一个又冷又饿又困的状态下进的电影院。
当时真是相当庆幸订的是D-BOX的座椅。
这样至少又不用提前占座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把我晃荡醒。
要知道电影前的广告真的有足足40分钟!
只多不少!
插播一条快讯:看到华尔街之狼的预告片了!
真是期待值爆棚了!
莱大叔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而且喜剧范满满!
瘦了!
小尖下巴都出来了!
绝对是完全放开了的感觉!
啊啊啊!
男神来开首映式吧!!!
咳咳。
废话有点多了。
我才没有被Smaug附身!
言归正传。
电影开始的回忆部分让我想起来指环王的双塔奇兵的开头也是回忆篇。
这让我瞬间陷入一种怀念的温馨情绪当中。
虽然他们聊得是严肃又严重的事。
但是总是忍不住感觉到阿拉贡在角落里带着帽子默默喝酒。
本来就英语捉急了还总开小差真是不应该啊!
镜头一转,众人被甘道夫老爷爷拐进小屋遇见skinchanger被一笔带过,之后就开始每集标准配备的新西兰旅游风光宣传片。
领略完最佳蜜月胜地之后就终于可以迎接一场战斗了!
不然我身边非粉只是来凑凑热闹的小伙伴们都要睡着了。
我记得看之前就有看到有人说,喜欢指环王里那只大蜘蛛的朋友们这次有眼福了喔!
我去。
你在逗我吗?!
喜欢蜘蛛?!
当年弗罗多和山姆大战蜘蛛那段绝对可以排上我最不喜欢的魔戒片段top 3!
这次居然促销优惠甩卖大赠送!
成群结队的来啊!
一开始我居然还担心这会不会是珍惜物种,你们这样无差别屠杀是不是有点残忍。
后来发现怎么杀都杀不完啊!
而且在技术飞速发展十年后的现在,那该死的的蜘蛛做的更。
加。
丑。
陋!
我需要赞美细节做的真棒吗?!
另外,是正传里的那只蜘蛛比较大也比较厉害是不?
这个森林里的蜘蛛们相当弱啊。
当年主仆俩废了多大劲才弄死她。
这里小自由手起刀落,一下一个啊!
嗒哒。
【此时需要有尖叫】Legolas闪亮登场!
上来就狠狠炫技。
那像是按了2倍速播放的身手堪称华丽啊!
不过就整部片而言,Legolas有点炫的过猛的感觉。
他自从出场之后就差不多无停歇的在进行华丽打斗啊!
从家的前门花园一直打到后花园,还一路跟随到长湖镇继续打!
最后完全没care过之前还喜欢的不得了的护卫队队长跟着别人跑了啊!
所以吉姆利才是真爱吗?
【嗯?
好像有什么不对。
】说道吉姆利,就要点赞一下这个彩蛋!
Legolas看着照片里那个一脸毛的小儿子时一定不会想到将来会变成挚友吧!
这段无出其右的精灵与矮人的情谊在指环王里留下笑点无数呐!
说回Legolas,我永远都记得他翻身下马那一回眸的惊艳!
奥兰多是我的首位男神!
可惜如今确实不复清纯,毕竟十年岁月。
但是带着脑残粉的偏爱,其实仍旧觉得很帅气非凡的嘛。
我最喜欢这部里他含情脉脉深情款款的看着密林深处护卫队长前进的方向的那个正面镜头。
那一瞬间,仿佛有穿越回十年前,第一次在林谷会议上那个青涩干净的精灵王子。
接下来就是不得不说的瑟大王。
几个超。
大。
特。
写。
镜。
头。
真。
是。
美。
艳。
无。
双。
啊!!!
当下就忍不住的说,真是娇俏啊女王大人!
上一部还是走高贵冷艳路线的不是吗?!
这一部怎么急转直下变成蛇精病了?!
特别是跟Thorin对峙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脑补李佩佩站在箱子上再弯腰试高度的画面。
居然还被缺龙毁了半张脸!
一定是从那是开始因为从此失去中土第一美人称号而开始性格扭曲的吧!
居然还阻止自己儿子自由恋爱!
是从你亲戚爱隆王那听说了什么有关于你儿子真爱的预言吗?
要不然就是“谁都不许动我家宝贝儿子,放着我来”的节奏。
我还挺喜欢长湖镇的设计的。
有种肮脏市井小民的感觉。
其中唯一的人类主要角色也很出彩!
长得也帅!
身手也很不错!
就是不太像三个娃的父亲。
还有就是油炸叔的村长!
啊错了,不好意思,狼人玩多了。
镇长!
他真是全世界溜达着掉节操啊!
床旁边那副画能给我个高清大图吗?
我要用作护身符啊!
心情不好看一看啊!
I'm a hero. 潮爷是绝对的赢家!
卖着萌就做了英雄!
几处矮人们身陷水深火热之中都是纯靠小自由的机智英勇啊!
而且我真的第一次发现原来这戒指还真的是有作用的!
而且必须赞叹Bilbo比他侄(是侄吗?
辈分弄不清。
)强太多!
能杀能打能救人还能跟一只奇怪的喷火龙调情!
还有开门那会让我想起正传里他们一群人坐在洞穴门口猜谜语的片段。
然后我就在想最后的光不会是月光吧。
还真是!!!
谜语太简单了吧!
你们有什么可放弃的啊?!
怎么这么没耐心呢?!
大不了在门口过个夜不行吗?!
传说中这段是改编的。
本不是Bilbo一人之力找到的钥匙孔。
我觉得估计是想呼应一下正传里弗罗多想到谜底的情节吧。
我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开启吐槽Smaug模式了。
其实看之前就有被打过预防针,那头传说中的龙长相喜感还是个话唠。
但是真没想到有这么喜感这么话唠啊啊啊!!!
绝对是太久没见到能说话的活物寂寞坏了!!!
外加本尼尼看见好基友藏不住的激动啊!!!
Come on. Don't be shy. 怎么上来就调戏这么直接火辣啊!!!
这几句变声器都挡不住缺爷那戏谑的语调啊!!!
见到潮爷后就开始挡也挡不住的拉家常啊!!!
你家在何处家中有几口人我没闻过你的气味过来让我熟悉熟悉我看你挺好的你觉得我如何?
【误】勾搭技巧不错啊小伙!!!
当缺龙愤怒在说 Oh. You really care about them. 的时候,我都仿佛看见了他哀怨的小眼神!!!
让你两年不回家!
小花生跟别人跑了吧!
【喂。
走错片场了】最后成功升级为今年流行色土豪金!!!
看给它欢腾的都飞起来了!!!
可惜还在炫耀的时候新衣裳由于时间紧迫做工不佳坏掉了。
缺龙顿时大怒!
呜呜呜。
小花生不要我了!!!
没有小花生好闻的臭矮人们还组团来抢我的床!!!
最后还用假冒伪劣产品骗我!!!
我要去消协告你们!!!
【大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又是小自由一个眺望远方的ending pose。
在我准备打完收工的时候突然觉得我似乎忘记了什么。
瞥了一眼海报,顿时焕然大悟!
甘道夫!
他在这部里的存在感远没有在海报上这么大!
还有惊鸿一瞥的索伦君的身影。
原来那大眼睛还会说话的啊。
不过那一段特效看的我有点晕。
确实有比上一部节奏快了一点。
打斗多了许多。
重头戏应属于小自由和本尼尼感情戏【雾霾】。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走叙事大于娱乐的路线。
跟我同行的非魔戒粉的小伙伴们都各种表示看不懂,好困啊,不想听故事,要看屠龙要看五军之战啊!
我表示既理解又不理解。
趣味小数据1 剧组有1人专职负责照看道具假手4 用来制作面部假体的硅胶达到4吨5 每个矮人演员每次完全上妆完毕要花费5小时7 粘胡子使用的胶带长达7公里9 期间有9星期在新西兰各地拍摄外景10 制作假发的真人毛发长达10公里14 打造武器、盔甲所使用的硅胶达到14吨32 在幽暗密林中的塑胶假树有32棵65 打造矮人小分队所需要的演员和工作人员总数为65人95新西兰交响乐团共有95名音乐家参与电影配乐的录制115 人员在各外景地间流转需要115名司机3000 长湖镇登记在册的道具数量有3000件8900 艺术部拆建布景的连续工作平均时长为8900小时140000 拍摄期间咖啡消耗140000杯剧组里不止一个飞贼 金币不翼而飞剧组贴出告示“求饶”有数据显示,在恶龙史矛革的巢穴中,光是金币道具就有17万枚,手工高脚杯就有2000多个,更别说其他形形色色的玩意了。
于是不少演员和工作人员就打起了“顺手牵羊”的念头……扮演巴德的卢克·埃文斯说,剧组不得不贴出告示:“敬请演员和工作人员高抬贵手,不要再从金币小山拿金币了。
”其他演员的坦白也让人哭笑不得:饰演陶瑞尔的伊万杰琳·莉莉无意之中留下了重要的道具月光符石,饰演索林·橡木盾的理查德·阿米蒂奇则偷走了他矮人戏服的每一双袜子。
至于剧组里的老一辈成员,灰袍巫师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曾提过他有袋底洞的钥匙……而导演彼得·杰克逊的宝贝可不是偷拿这么简单了:当初拍完《魔戒》,他直接把1:1大小的袋底洞模型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重建,作为来宾居室使用,实在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今天第一次觀賞HFR IMAX 3D。
欣賞這種高畫質,然而全程觀賞下深感到生氣怪異,我看劇中人物的動作都好似錄影機按下快轉。
3D則本來就是我不喜歡的看電影方式。
無奈HFR IMAX綁定了3D,主打HFR IMAX 3D這賣點的畫面也偶爾會有賣弄3D的鏡頭,三不五時會跑出些蜜蜂跟蜘蛛的近照,細緻到毛孔等級的紋路貼上鼻梁,很不舒服。
回來說電影吧......才第二集就演到小說原作的最終章!
這樣明年的第三集還剩多少東西可用來填充三小時片長阿?
看過的人應該也知道了,第三集的劇情將會有大量的原創章節。
我個人估計,應該會出現原作輕描淡寫的聖白議會大戰死靈法師陣營的廝殺情節吧?
聖白議會要是全體到齊,精靈女王愛龍薩魯曼跟四巫師,那可真是中土大陸的魔法明星黃金打線啦。
為了照顧只看電影的影迷,以日後魔多復出的前哨戰做為前傳尾聲,銜接《魔戒》,這倒合適。
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 )是個奇才,他不一定會拍「名電影」(那種說自己看過就彷彿體面了的東西),不一定會拍影迷想看到的電影,卻肯定會拍出彼得式的好電影。
他懂自己要甚麼,懂自己擅長甚麼;然後,他就會持續精益。
從《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到《哈比人》(The Hobbit)六部曲,都不是令人所有滿意的文本改編,但都是精彩的電影作。
至少我很滿意於他的「龐然大物」美學。
甚麼武器都要厚重!
甚麼敵人都要巨大!
令人會心一笑。
《魔戒》是被刪節篇目的密塞巨冊,《哈比人》則是被拉長篇幅的輕鬆小品。
一刪一添,本無優劣。
然而魔戒考驗人性的觀點,在電影系列中以奇特的方式有所接續。
熟悉這系列的觀眾想必都知道魔戒有魔力能誘人墮落。
然而,擁有魔力的僅只是魔戒嗎?
矮人們執著於金礦的遠征行為,以及惡龍鎮守在金山的奇特景象,不也是被黃金誘惑入魔嗎?
黃金提供了龍以美觀,魔戒提供了比爾博以方便。
在幽暗森林中,比爾博為了撿起遺失的魔戒,竟然能對抗身高數呎的蜘蛛怪物,不惜將其頭顱擊碎也要搶回戒指;當我們看到他殺敵,橫在路邊慢慢把玩著戒指的表情,我們知道他已經開始改變,不再是個單純的老鄉憨哈比佬。
比爾博對甘道夫說道:「我在冒險中獲得了勇氣」,這套說詞掩飾自己曾偷取戒指舉止的背後,包含的貪婪有幾分?
索林也貪,但不明說,惡龍就誠實多了,他樂於公開自己一毛不拔的吝嗇。
所以惡龍嘲笑索林派遣比爾博來偷寶的花招,而比爾博則拿著從咕嚕手上偷來的魔戒辦事--小偷碰小偷,能說誰對誰錯嗎?
假若《魔戒》是佛羅多以意志力對抗欲望的拉扯,《哈比人》就是關於沉溺於執著而不自知的人們反省與否的過程。
這層對比本是哈比人原作所無,透過電影系列刻意放大的故事接軌,突顯了一層主題,可謂無心插柳。
距离孤山越来越近,矮人远征军的道路却变得异常艰险。
他们躲过了苍白半兽人的不懈追杀,在幽暗密林前和甘道夫(伊恩·麦凯伦 Ian McKellen 饰)兵分两路,后者前往多尔哥多探寻索伦的动向,而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马丁·弗里曼 Martin John C. Freeman 饰)和矮人们先是遭到巨大蜘蛛的袭击,随后又被精灵王子莱戈拉斯(奥兰多·布鲁姆 Orlando Bloom 饰)及其木精灵同伴捕获。
比尔博急中生智,利用魔戒救出伙伴,继而引发了木精灵、半兽人和矮人远征军之间精彩纷呈的三方会战。
借助巴德(卢克·伊万斯 Luke Evans 饰)的帮助,疲惫的矮人们暂时落脚长湖镇。
近在咫尺的孤山城堡,沉睡在财宝中的巨龙即将醒来……
霍比特人总共有三部,但是我第一次看其实看的是第二部,我以前总觉得除了和哈利波特之外的魔幻类型电影优秀的不多,但是看到了这个我非常喜欢,甚至会把第二部来来回回的看好几遍。
里面的特效满分,尤其是兽人那里的特效非常逼真,以及主人公的探险经历,在整部电影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唯一里面有什么缺点的话可能就是我觉得人物塑造的形象不够饱满,尤其是霍比特人,他们既自私又胆小,我看不出正义的一面,可能感觉跟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不太符合,但是剧情走向是很正确的,向大家推荐。
满怀期待去看了这部电影,结果有点失望,首先是无聊的蜘蛛,个头这么大,竟然这么笨,刚出场就死光了;然后是半兽人,你们太令人失望了,你们时代永远也来不了了,搞了2个小时,只弄伤了一个矮人,自己人死了至少有五十个吧,让我怎么说你们呢,头脑简单,四肢更简单,导演对你们太狠了;再说精灵,你们搞什么飞机,男的就只管耍帅,女的就是个花痴女汉子,几百年的时间无聊不;然后是那条大笨龙,你是话痨啊,大学教授啊,哪来这么多人生哲理讲给小矮人听啊,自己吹了半天牛,一个小矮人没弄死自己跑了,当年的凶案是你爸爸干的吧?
最后说小矮人,作为主演导演太偏心了,你们在耍杂技吗?
甘道夫是打酱油的?
你到处瞎溜达就为了被抓住?
也许是我水平太次了,对这个电影不太满意,三个星算给到画面效果上吧,情节太狗血了。
叫什么霍比特人,干脆改名矮人王收复失地大冒险得了!
从始至终就不喜欢矮人和矮人王索林,矬矮脏就不说了,骄傲个什么劲啊好像所有人都欠他都该无偿帮助他们矮人似的!
看不起霍比特人/精灵(精灵更看不起他们),对甘道夫也不够尊重,关键时刻还掉链子轻易放弃无领导风范...说不完的缺点...要不是霍比特人坚持着整个矮人队务就全部沦陷了吧...说人家霍比特人胆小怕死,还不是人家救命解围找到钥匙孔深入龙穴...难事一件件霍比特人没少做,杀半兽人大部分归精灵功劳,大龙还是人类勇士杀的,最后称王却是矮人...有这么不公平嘛...
盯了一会片尾字幕,终于搞清楚Benedict Cumberbatch这货干了什么。Smaug,那条恶龙,是他配的音
不看3DIMAX的话本片的缺点暴露无余。若说第一部还算在团队互信建立这点上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比原著略多的故事,这一部就真是令人呵呵呵了。
只有我一个人睡着了吗
過分不認真了吧!!
8分。作为魔幻史诗电影来说绝对值回票价,特别是后半段和巨龙之间的相互对决激动人心,最后截然而止时我看得可真想骂娘啊~但相对的,前半段有些过于冗长了,尽管说激流酒桶大战以及湖畔镇的情节很有意思,但看多了也还是有些乏味。巨龙是最大亮点,卷福的声音出人意料得适合啊~~
近几年,大银幕上的魔幻明显干不过科幻了,厚重感被过度的制作消费殆尽(金属感却不会),魔兽世界的玩家亦不断流失……屁ass:万达中央大该店,跟老妈和鸿姐一起看的。
又名「潮潮千里寻缺记」。潮爷小可爱萌哭。精灵真是傲娇的生物美又嗲,王纸殿下全程耍帅不要闹好吗。大外甥小矮子太英俊,护卫精灵女神光芒万丈,逼人家高个女配小矮子吗(喂。缺缺戏份大大滴有,怒领工资!木桶逃生处高亮,分分钟被笑死帅死。干道夫爷爷QAQ
故事情节略单薄...恶龙好话唠...
霍比特龙就是他妈的话多。
对贵片的等待就像Thorin期待已久的归乡,在打开孤山大门那一刻百感交集,虽然这一部亮点与槽点并存,但仍然觉得一切的等待都值得,2较于1情节更丰满,而且节奏快,结尾停在那里也许让不少人大呼坑爹。。。可是想想下一部结束时把“想看”点成“已看”的时候,荧幕也许从此再无中土,我又怎么舍得。。。
果然三部曲的第二部都不好看,没亮点瞎哔哔臭又长
木桶大战与片尾曲算两个亮点。木桶战部分,镜头运动流畅,衔接紧凑,几个角色各种耍帅,看起来也很过瘾。而其他部分则略闷。终究还是在做铺垫,各种角色都准备好了,为最终的,第三部的五军大战做准备。
靠,到最高潮结束了。
为导演、道具、化妆和后期制作而喝彩
跟第一部一样,无聊到爆,又长又臭。节奏控制弱成翔。高潮看似很牛逼,结果却是伏笔,将两波高潮留到最后一作。两星给前面良心的动作设计。粉丝向烂片无疑!
中途睡着了是谁的错?
《霍比特人》简单概括,就是「矮人屠龙」,算是小朋友睡前床头故事那个级别的。但是电影非得给拉成三部曲史诗,PJ就不得不加很多很多《指环王》的元素进去,把这个原本轻盈欢快的故事使劲往宏大、沉重、黑暗去搞,最后就拧巴了。我就是觉得它只是「还行」而已。来咬我啊……
看CG特效可以看看,剧情什么的,没啥意思。国外的月亮就是圆,很多人都抱着这种眼光去看,所以就有了什么经典,史诗这样的吹捧。就是一个小说,看原版小说比电影精彩,就小说本身来说,真心没啥,多看点书,就知道了。
奇力长这么帅第一部的观众你们知道吗?精灵王子从金雳他爹那儿看到了金雳的照片,你儿子是他未来的好基友金爹你知道吗?物种不同已经无法阻止矮人和精灵恋爱了,花生应该也不会介意和一条火龙恋爱卷福你知道吗? 一本薄书可以拍三部地下有灵的托尔金你知道吗?
演了2集了還沒個名堂,各種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