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和“孤独”,两个如此坚决的词组合在一起,让人毫无周旋的余地。
行走了多少万个公里 终究也不会有人走得出直径20cm的这颗头颅里面的脑仁,和宽不过半米的腔子里那颗小小的心 人的世界 只有这么大而已。
面对无力挣脱的束缚 老实呆着就好 面对已然逝去的生命 安静流泪就好 面对不可能相爱的人 点头说声OK就好 面对说不出的痛和收不到的情 穿件漂亮衣服吃些好吃的就好 自救尚力不从心 原谅我们实在没办法强装慈悲 伸手拯救 想想每个人都是这样 想想几百年前就有人这样 阳光之下并无新事 想想就笑得停不下来 安然接受 开心得无以复加 那开心就像孤独一般绝对 就像你说抱歉时的脸庞那样安详。
Adrien Brody是个好青年。
从最开始“爸爸妈妈我从哪里来”开始,我们就活在了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认知的增长,我们慢慢的发现真相,自我怀疑,自我迷失,知道我们最终也变成了他们中间的一员。
就像《死亡笔记》里留克说的---人类真是丑陋的生物。
这是一部信息量很大的片子:1:赤色分子和穆斯林一样,在哪里都不受欢迎;2:栽赃嫁祸是社会的普遍现象;3:干妈和干爹是致富的好途径;4:雇凶杀人对富人而言很普遍;5:奔放的西班牙也有不那么接受基佬的时代。
皇马就是弗朗哥政权的产物,而本片就发生在加泰罗尼亚,所以,当巴萨的球迷真的很自豪。
“都是为你好”,这话是不是很耳熟,大人们才不管你愿不愿意呢,他们觉得是对的,那就是对的,专制害死人,但我们又毫无办法。
若隐若现的政治隐喻可能是本片的唯一亮点。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牺牲品,和平时代可能是极个别人,乱世则是所有人,我们没办法要求什么公平不公平,只有这么的走下去。
故事本身很简单,但拍的装神弄鬼的。
男孩有两句台词倒是非常酷“我连妈妈都可以抛下,为什么不能抛下你”“如果这么辛苦,那就别再来了”。
对了,本片不是说的西班牙语,是加泰罗尼亚语。
最开始劫马车有点《刺客信条》的意思,后来才发现我想多了。
裸体男长的跟希腊雕像里的男神似的,但没有基情。
只有年轻才会憎恶谎言,并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到憎恶上去。
说这孩子的爹长的像裘德洛的都没见过雪村。
激情四射难敌阉猪绳。
在到处是男神的西班牙,找一个丑成这样的男主该有多难啊。
每一个演员都让我惊艳,而最让我惊艳的不是裸奔的男神“天使”,也不是演绎的极度传神的小主角父母,而是演那个说话疯疯癫癫做事酷了吧唧的表妹的演员。
此段被朋友圈很多人称赞拿图
当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也确实是为了你好干伤天害理的事情,还冠冕堂皇告诉你人可以活的苟且但理想不灭,你会原谅他们吗?
尖锐的阶级矛盾,难以跨越的社会分化,穷人们啃着黑色面包念着理想和信念,而童稚的孩童发现父母口中所谓的理想信念全是谎言,从此性情大变走上小野心家的道路,我简直看到了指头叔的胚芽,孩子对母亲背影窗口呼气实在是神来之笔,回到教室继续学习认自己的杀父仇人地主富婆当妈,而我一开始以为他会一包老鼠药把地主一家弄团灭的。
而最细思恐极的是,回头想想,工作的匮乏和资产阶级的压榨,父亲替地主杀人似乎是孩子能够实现阶级跨越的唯一途径。
令整个电影丰满起来的是故事的许多辅线的设置,不管是死去父亲被炸了一只手还和自己老师有一腿的小表妹,还是拒绝富豪求婚坚持自己独立实际上却和警卫有一腿的姑姑,甚至是学校里满嘴诅咒恶语和流言闲话的龅牙小姑娘,讲课时总是强调胜利至上和穷人低级卑劣经常从抽屉里偷喝一口酒的醉鬼老师……无一不是鲜明丰满不带一丝脸谱化。
镜头表现和气氛、情绪营造都很克制,真实感十足,道具和环境更不用说,一股子上世纪的感觉。
主题也极为复杂,基本上不同的观者能从里面看出许多不同的意思,如果仅仅只是对阶级、对战争或者人性,都不足以让这部电影有这样的光辉,但可能正是因为探讨的过多才让一些观者摸不着头脑,导致了七点多的低分吧。
不管怎么说,我心中的封神作又多了一部。
好一部《黑色面包》!
孩子眼中触目惊心的西班牙战后浇漓世道,出色的小演员,让我想起两年前的《白丝带》,不知是不是其续集。
细致的背景铺垫及多线条结构处理,没有了《白》的晦涩压抑。
真相大白前,对每个观影者都是一次价值思考,真相大白后,一轮新的道德拷问开始。
结尾对白足够坚强!
但仅仅是成年人眼中的理所应当的坚强,政治、生活、理想都只是阴谋和迫害,对于孩子而言,即使坚强,也是畸形的,而这些所谓的“价值”“品质”,无疑都只是对父辈的复制。
这应该就是西方社会教育的弊端。
在中国恰恰是隐藏事实,等到明白真相都是暧昧不清时,各种事实已让你措手不及。
于是就像木心说的,眼看着一个个有志青年熟门熟路地堕落了。
黑色面包不可怕,从黑色面包到白色面包的路途最是危险。
理想不可怕,别人为你铺垫强加的理想才可怕, 尤其是血路铺出来的那种。
黑色面包是我看的阿古斯丁·比利亚尤加的第三部片,关于他“狠”的这个印象越来越明确。
前两部分别是《月孩》、《海》。
《月孩》里,少年逃离极权统治,在原始文明中降临为月亮之子,但逃离与前往圣地的路是少年周边无数人的死亡所铺陈,导演狠就狠在让这些死亡在少年心中不起任何波澜,似乎,一切都是合理的,充满了宗教献祭的意味。
之前看过的一部纪录片《恐怖分子的孩子》, 片中的父亲是努斯拉阵线(恐怖组织)的狙击手&扫雷专家阿布, 他所有孩子的名字都与恐怖主义有关 他一边教孩子们念《古兰经》,一边让尚处于童年的孩子目睹杀人的过程。
小孩从小就用残杀动物来模仿和训练杀人,就算杀人,用阿布的话说,这也是安拉的旨意。
如果真主让他献祭自己的儿子,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同意。
《海》更是一部赤裸裸血祭的片子。
收容感染肺结核男孩的教会医院是西班牙集权社会的象征,这些感染肺结核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男孩竟全部都是青春年华之际的男性,他们干净、阳光、帅气,这些阳光让他们看起来拥有无限生的希望,导演也狠,让风华正茂的青年们有些挣扎死在因肺结核咳嗽吐出的血泊中,有些死在自相残杀的血泊中。
观影的影友有说让人想到了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当时的时代就是吃人血馒头的时代,导演就赤裸裸的将那个时代呈现给你,见血,要人命。
再来就是《黑色面包》了,相比较前两部片故事更完整,绿色接近于黑色的色调充斥全片,片中导演的狠劲也表现得更加明显。
开篇的结构同《海》相同是两次死亡,第一次凶手在马车旁边用石头砸开了死者脑袋,第二次是将死者尸体与死者儿子连同马一起推下了悬崖。
再说到安德鲁,发现了凶杀案的尸体,自己一直敬仰的父亲却是嫌疑人,安德鲁生活在大人们的谎言中,慈父教导安德鲁不要放弃希望、梦想,而暗地里自己却接受富婆的指示不止一次杀人。
这极大的讽刺了西班牙内战各党派之争,尤其是共和党,看似光明磊落,树立了正义的形象,实则为了自己党派的利益做了太多违背人性的事。
当真相逐渐揭开,安德鲁父亲被枪决,父亲利用不揭发富婆为安德鲁争取了更好活着的机会,被富婆收养进入教会学校上学。
即使在安德鲁选择之前,母亲就强调过富婆是的角色以及富婆是指使安德鲁父亲杀人的主使者,安德鲁依然接受收养并进入教会学校上学。
在母亲到教会学校看他时,他却对同学说只是来为他送东西的村妇。
安德鲁抛弃了亲人、父母,抛弃了心中坚持的自由、梦想,为了活着。
因为,他此刻只相信,历史是胜利者的,失败者连注脚都不会有。
再说到《黑色面包》这个名字,于加泰罗尼亚少年安德鲁来说,黑面包既是战后的主食,也象征着黑色的环境,安德鲁看似摆脱了黑色面包,但也有可能白面包的世界也是一个深渊。
小孩的眼里是对错,成人的世界是利益。
我原以为这世界上只有小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看完这部西班牙电影《黑色面包》,我才明白,其实儿童世界也是不纯洁的。
在黑色成人世界的笼罩下,怎么可能会出现一个白色的少儿世界?
影片中,安德鲁的最终转变是那么现实。
也许,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影片中有一句话很真实,成人世界充满谎言。
最后,安德鲁对他的表姐说了谎,对同学说了谎。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就连他最信任的父母也会对他说谎或隐瞒真相,他怎么能不说谎不现实呢?
真相都是丑陋的。
这个世界到处充斥着谎言。
我们大部分的个体都是这个谎言之巢的编织者,同时也被困其中,深受其害。
这才是世界!
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尔虞我诈的利益争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资料世界资源的掠夺者,每个生物概莫能外。
这就是世界!
无所谓也从没有什么绝对的正义邪恶正确错误。
对每个生命个体而言,只有自私的基因和永远的利益。
《黑色面包》——黑暗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
西班牙影片《黑色面包》一开始,就摆明是一部悬疑惊悚片:在大山深处的山路上,一对坐着马车的父子被人谋杀,方式异常残忍,并让小孩死去之前留下线索。
然后是警方的调查,目击者的见证。
复杂的人物关系,充满紧张气氛的山村,做足了那路影片吸引人的功夫。
但这并不是一部悬疑片,甚至不是一部惊悚片,而是一部对于人性进行探索的影片。
影片发生的年代很有趣,正好是西班牙内战刚结束,佛朗哥执政之初,一个偏僻而沉闷的乡村里,新仇旧恨矛盾交织。
这又给这部影片涂上了一层政治影片的色彩。
在这里似乎相互之间都有着关系,每个人都藏着秘密。
而乡村里的气氛通过一个小孩的眼睛,在观众面前渐次展开,让我们观察到当时西班牙社会的一角。
这一点让我们想起了去年获柏林金熊奖的影片《白丝带》,西班牙三四十年代的乡村与德国上世纪初的乡村一样,也深藏着罪恶,这种罪恶其实已经深入人的内心,在那里发酵并酝酿着更新的罪恶。
安德鲁是加泰罗尼亚山村的小孩,他初出场的眼睛澄澈无尘,看到自己朋友惨死的眼光里充满了惊恐。
作为一个目击者,他注定要走入大人的世界,去经受着他所未曾经历过的罪恶。
他无法理解这个大人的世界,这里谎言与真实似乎就在一线之间。
他所看到与他所听到的总是矛盾着,这让安德鲁甚为迷茫。
他坚信父亲并非杀人凶手,但父亲的一些行为却让他很困惑。
父亲带着他去祖母家里避祸,在新的环境中又有了新的迷雾横亘于他的面前。
一切似乎都是怪怪的,他的堂姐,他的姑母,他的老师,那个同性恋者,甚至他的父亲。
许多的事情他无法理解,但他的父亲只告诉他不要听信别人的谣言,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德鲁。
然而真相总是残酷的,总会在适当的时机显现出来,让人猝不及防难以接受。
现象的后面有真相,真相的后面还有隐情。
风平浪静下面却是波涛汹涌,一马平川后面就是万丈深渊。
一切的果皆有因,曾经做下的罪孽总会发酵并进而侵吞着你的人生。
随着情节一步步地展开,观众才发现原来这个村子里曾经充满了如此复杂而诡异的往事,激进派与保守派也曾在这里激斗,虽然现在硝烟散去,但恩怨犹在。
作为激进派的村民,也在内战期间犯下了血腥的罪恶,而死去的冤魂仍如蛆附骨,紧紧地缠绕着他们。
不光让他们良心不安,还得要他们用生命去偿还。
除了政治,还有钱财,而这更是这个村子仍阴风惨惨的症结所在。
安德鲁在祖母家里不断地发现奇怪的事,那些事让他异常地困惑,而在困惑中,他也一步步地走向了真相,而真相也逼使他一步步地抛弃童稚,让他步入成人的世界里。
安德鲁对于父亲,可谓处于矛盾之中。
从最初警察对于凶杀案的调查,到父亲瞒着他也藏身于祖母的家中,再到父亲被捕,他能感觉到父亲对他的爱,确实如父据说,一切都是为了他。
同时,他总觉得父亲所为,并非那么的高尚与磊落,似乎总是在隐藏着什么。
父亲在狱中直到被处死这段时间,这也是安德鲁对真相的探索有了重大进展的时间,同时也是他对于人生有了自己思考的时间。
最后真相的到来,直接击碎了安德鲁的内心,也让他学会了在成年世界里如何生存。
他的心态因为真相而扭曲了吗?
从他的一系列行为来看,电影结尾的安德鲁与前面那个纯洁的小男孩有了很大的区别,他斩断了与之前的一切联系,包括想与他私奔的堂姐,甚至还有他的母亲。
从这点来看,确实性格大变。
其实只能说明安德鲁变得成熟了,他从这些事情中知道了世界究竟是何等模样,应该如何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世界并且生存下去。
他选择了离开家庭去给别人当养子,因为这个家庭给他提供的只有黑色面包,这个家庭虽然给予了爱,但这爱却又让人惊心。
而给富人当养子,前程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至少可以有白面包可吃,这毕竟是身份的象征,更可以摆脱杀人犯之子的身份。
其实,这不正是他父亲以命换来的吗?
他的选择正是对于其父最好的回报。
成人的世界充满了谎言与暴力,童年的世界就一定很美好吗?
导演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影片是从儿童的目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但导演并非将儿童的世界与成人世界对立起来描写,同样在儿童世界里也充满了邪恶,只不过我们将这种邪恶有时当成了天真与无知。
从他们那看似无意的对话中,可以得知他们其实明了一切,并且也有着作恶之心。
安德鲁的堂姐角色的设置,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地了解儿童的世界,她的邪恶,恐怕对于成人来说也不遑多让。
在一个并不正常的社会中,怎能要求有一个纯洁无尘的儿童世界?
要生存,就得尽快地学会成人社会中的一切。
安德鲁的选择其实正是在这个社会中最好的选择。
说西班牙的电影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未免太绝对了。
但是确实西班牙拍了许多第一流的电影。
“黑面包”这部电影在我来看是精品中的精品。
十一, 二岁左右的主人公目睹了一个男人和他的儿子被谋杀, 而警方却怀疑他的父亲是凶手。
最后他的父亲以“赤色”(西班牙内战时期称思想自由的人为赤(红)色)被处以死刑。
故事情节复杂, 但是使这部电影能脱颖而出的是错综复杂的人物内心和性格的刻画。
主人公的父亲是无辜, 是被诬陷, 还是凶手?
他是主人公一直认为的榜样, 是为自己的理想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还是为了某种利益而不顾一切的冷血动物?
看了这个电影就会使你认识到, 人具有多重性, 有好的, 也有坏的一面。
不要轻易的给人下结论。
看同一个时期在不同国家的类似的经历,总会有不同的感触。
很多别样元素会抢先入镜,然后便决定了一种别样的解读。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最佳外语片”这一奖项了。
这是我的感触。
说实话,其实说回来,也没有比较。
国内的片子,永远都是正义邪恶分明的。
而在这里各种东西混淆,污泥里的珍珠仍有一层朦胧的光晕。
再看一遍再说吧。
本片由三个人物串联而成,马尔斯本夫人——法里奥——法里奥的儿子安德鲁。
影片最大的恶人是马尔斯本夫人,她雇佣安德鲁的父亲法里奥杀死了勒索自己的迪奥尼斯,不料被法里奥的儿子安德鲁撞见了。
法里奥是一个经常咒骂教士的人,在西方文化里,他看似正义,也时常要求自己做一个正义的男人,但他却并没有跟随上帝,所以,他会随众做恶,最终影响到自己最爱的儿子。
马尔斯本夫人的哥哥是一名同性恋,为了家族的名誉,马尔斯本家族强迫他娶了一个女人,之后前往法国生活,而哥哥的恋人彼多利瓦被以安德鲁的父亲和好友迪奥尼斯为首的一群村民给阉割了。
之后,马尔斯本夫人的哥哥去世,为继承家族财产,马尔斯本夫人让迪奥尼斯偷走了哥哥的结婚证书,以否认哥哥这段婚姻的存在。
而迪奥尼斯以此勒索马尔斯本太太,最终被马尔斯本太太雇佣安德鲁的父亲法里奥杀人灭口了。
前面有些沉闷,为了最后半小时的内容也值了。
黑色,
有西班牙元素为铺垫,法国电影也就没那么装逼了,黑色面包就是北京方便面,穷孩子到富二代
完整的故事,但是不清楚要表达什么,信息量太多。
完全没看懂到底在说啥:( 虽然我真的爱一切黑色的面包,管它黑糖墨鱼还是竹炭:)
裸體美男 FAPFAPFAP
看不下去,为了记录而打分。
想要毁灭儿童,就让他们看到赤裸裸的人性。我们一直活在人吃人的社会。
+
对于不熟悉西班牙历史的人来说没什么意思
谎言,是非,欲盖弥彰的爱,以小孩的眼光无法看清,只能像结束时从嘴里哈出的雾气,让母亲的背影也变得模糊不清、不能理喻。
政念灼热的西班牙雪村和他好奇心重的儿子卷入了致命“鸟”事。主要不是卖神秘悬疑,故事早早释放线索让你猜到大致方向,但真相披露之时仍然会在意外程度上拿你一把。
压死我了~
有鸟的电影都没什么好结局
说实话没怎么看懂
历经3年,中断7、8次终于看完,各种出戏,实在没看懂.
经典。是觉醒还是沉沦?是信仰的崩溃还是信仰的重塑?
饥饿不可怕,贫困不可怕,甚至战争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爱,泯灭了人性。当结尾安德鲁擦干最后一滴泪后,否认了他的母亲后,曾经的世界再也回不了了。
没怎么看懂
看的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