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影院看了3D版的《驯龙高手》,灯光亮起的那一刹,就像是刚刚从华美的梦中骤然惊醒那般失落。
每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瞬间会渴望拥有这样一只宠物:它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可以打败任何你讨厌的家伙,却只听你一个人的;它会在你需要它的时候及时出现;会在你郁闷的时候为你排忧解难,会在你高兴的时候锦上添花,会在你危险的时候救你于水火之中;你甚至还可以把它介绍给心仪已久的女孩,并邀请她和你一同欣赏这世上最美的风景。
在这部动画片里,它出现了,就像触手可及的宠物一样,它赢得了大多数观众的笑声。
它得意的眨巴眨巴又圆又大的眼睛,咧着偶尔没有牙的嘴巴露出一抹娇羞的笑容。
这时,所有人就会想到,骑在它身上,和它一同在天际飞翔,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在没牙小同学带着男女主角在海天之间遨游的时候,我几乎要醉过去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刚刚考完驾照的人,突然间得到了一辆跑车,在飘着雪的山路上不断的漂移与加速一样。
这种伴随着强烈紧张而来的强烈快感,简直要把人的神经彻底淹没掉了。
男人的控制欲要远比女人强烈,这种性格在大家还是男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而没牙小同学不仅满足了男主角小嗝嗝的最基本需求,还为他赢得了荣誉,这在中国话里应该叫“面子”吧?
几年前玩网络游戏,经常组队去PK,其中最能让我满足的战局一般都是这样的:对手十分强大,几乎杀掉了我所有的队友,而我却坚持到底,经过柳暗花明的奋力拼搏,终于在即将倒下的那一刻把对方搞定了,你的队友为你欢呼,围观群众朝你竖起大拇指,被干掉的对手同时愤怒的骂出一个字,“操!
”——这种感觉简直太爽了,光回忆一遍就让人美的想笑。
我喜欢并肩作战的感觉,喜欢“伙伴”这个温暖的词语,喜欢心地善良的辣妹,喜欢湛蓝的天空和深蓝的海水,喜欢可以用爱交流的生物,喜欢彼此熟络的小小种族,喜欢竞赛,喜欢不完美的完美,喜欢大难之后必有后福,喜欢年轻的心,喜欢飞翔……写到这里,不禁想到我家的龙猫李大头,我不指望他能从嘴巴里吐出火球或是闪电,更不指望它可以用小小的身躯驮着我飞,只希望在我给他挠痒痒的时候,他别再突然抽风蹦到一边儿去了。
如果像动画里的龙那样,在脖子底下稍微挠几下,突然就吧嗒摔倒了,那该有多好玩啊。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天亮天黑
看电影以及看生活,我们的反应未免相差甚大。
也许电影过于浓缩,就算事态的眉目表现出离经叛道,这种给观众带来的不适感仍旧会在片末的团圆中得到稀释,于是人们会欢欣鼓舞,继而复归到生活的偏狭当中。
这部动画片仍然是这样一个俗套但是暖心的故事模式——维京人世代杀龙,如果有人不杀龙,那么他是个异类,如果他竟然敢与人人仇恨的龙为敌,那么他更是个叛徒了,于是这个人必定受到孤立,乃至群体的仇视。
然而他终于能够扭转人们的陈旧观念,证明龙其实不像书中所写的那般凶残,它们亦是我们的朋友。
他成功了,于是化解了宿怨,人与龙走向了融洽的生活状态,乐也融融。
归纳一下这类电影,则多是——浸泡在旧式观念中的群体某一天惊见新观念的出现,产生惶恐以及厌恶。
但后来这个观念被证明有合理的成分,甚至是正确的,继而人们往往能够摒弃过往的偏见。
这无疑是这类电影最振奋人心的因由,仿佛我们现实的一切委屈与压抑,最终总能迎刃而解。
然而电影总是电影,现实世界比起光影世界,总会促狭而残忍得多,于是才有那么多人孜孜不倦地在银屏上寻找自己的乌托邦,告诫自己会有光明的一日。
但人们只会随着情节起伏一下感情,不能看出这当中重复来重复去的范式,到底希望冲击些什么。
也许电影人本身仅仅想表达一种励志的意愿,但这种励志的方式带有复制性,在这些重叠的表象当中我们或许能读出世人面对现实的乏力。
我们一次次地洗刷人们的观念,却终究不能靠这片刻的光阴昭示大众什么。
看电影更多的是种消遣罢了,谁乐意从这声光中苦苦捕捉某种真谛,并一贯坚守?
因此五花八门的电影依旧未能启迪人们的包容心,因此我们在电影闭幕之后还会针锋相对,还会生活在固有的陈规中针砭异类。
而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某一个层面而言,都不外乎是边缘人,何苦一边大惊小怪地排斥他人,一边尔虞我诈地粉饰自身。
维京人与龙,古老的故事,再度赋予勇气的中心思想。
在所有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中算是比较另类的,因为主角和他的宠物,都是残疾的。
以不完美的主角去诠释完美的灵魂,这样的视角,在我印象中的动画主题中还是第一次。
第二部很好看,也很博爱,杀了自己老爸都能原谅,我真的很感动,不是一颗无比宽厚的心,肯定做不到吧,剧情有点虐。
驯龙记是一部名声很好的电影,源自于欧美人对于宠物的喜爱,龙也许是这个星球上最酷的宠物之一 夜煞 没牙仔 长这么萌实在不科学 电影告诉我们小人物,尤其是最不起眼最特别的小人物最后会变成英雄 3D效果超好,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善良说服偏见,杀戮和战争被驯服与和平取代。
好人和好龙联合起来打败了把好龙奴役成坏龙的大恶龙,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说这个片子也难免落入俗套,但是对我来说,正是这部分俗套最动人。
第一部开头男主作为一个整个岛上唯一瘦弱的提不起斧子无法屠龙的维京人,他对于自己的成长是怀有一定的野心的,但他从来都没有成功的出去屠龙,他凭自己的才能,他借助工具想要去屠一条龙来向族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当他拿着匕首面对一条被自己的工具困住的动弹不得的龙,他却无法动手,这证明了它骨子里就无法对龙下手,他不是不能没有能力去屠龙,他是面对一条毫无反抗能力的龙都不忍心下手,就像他说的,他看到那条在地上挣扎的龙,他觉得好像看到了自己。
上述这部分是描述了男主的天性,但是对于我来说电影最吸引我的,最让我把这部分把这部电影定义成一部经典的部分,就是男主找到了因为尾巴受伤而不能飞出这个岛,只能在一个环状的盆地里面非常艰难的尝试飞行的这条龙之后,与他进行了一系列互动,才是这个电影真正的精髓部分。
刻画了两个人或者是一人一龙之间如何从彼此不信任,到慢慢的相信对方,如何建立起这个无比珍贵的羁绊,这部电影就告诉我们该如何去放下彼此之间的戒备,这种个人解读也许是去提高了他的立意,去放大了它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的初衷,但是对我来说正是这部分看起来俗套的不得了的羁绊才是真正让我把这部电影看作是经典的原因。
看完这个电影其实已经几天了,第一部和第二部抖二刷了,惊艳我的不止是他开头的设计,整个世界观的铺垫非常有代入感。
从一开始男主的念白,不管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开头和结尾,男主都会用类似的句子来念白,把这整个世界观都完整的串联到了一起。
其他的除去动画剧情之外的,比如说人物模型,还有配乐都非常的大气恢弘,可以说是非常值得去看的一部作品。
看了驯龙高手的电影之后,我都忍不住去追电视剧了。
1、一只「夜煞」长这么萌实在不科学;2、典型美国价值观,小人物拯救世界;3、人类能和这些奇奇怪怪的龙达成和解,是因为最终能驯服它们,变成「宠物」,而不能驯服的那只必须死;4、回到小学时一直质疑的那堂课:益虫和害虫——我们永远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判断事物,让「铲除异己」免受道德约束;5、相比之下,欧洲电影从立意到审美都要更加多元复杂,但简单的价值观才易于传播,变成大众文化的沃土。
警告:本文刻意对电影进行恶毒的过度解读,并有严重的装B倾向,不喜者慎入!
大清道光28年,英夷首辅庙亨约(Henry John Temple)有云:“友敌无久远,利益永流传”。
《驯龙记》(How to Train Your Dragon)一片貌似温馨地刻画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但实际上却深刻揭示了利益至上的法则,让我们来解读它。
1.人对龙没有友谊,只是赤裸裸的利用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维京人之所以要驯龙,无非是要利用龙来保卫村庄,乃至攻击别的龙。
就像当年人类驯化狗,为的就是让它们看家护院,掉转牙口对付自己血浓于水的骨肉同胞——狼。
从狼的视角看,狗是十足的狼奸、走狗、卖国贼。
2.主人和宠物,冷到骨头里电影里,维京人声称龙是自己的宠物,就像外地人的矮种马和鹦鹉一样,似在消解龙的牲畜身份,淡化人龙关系的功利色彩,其实却进一步暗示了龙的悲惨地位。
宠物一向只是主人聊以解闷的玩物以及为填补心灵空虚并满足自己控制欲和道德优越感而幻化出来的伪交往对象,为了在肉体和精神上进行奴役和控制,主人对宠物动辄施以锁链置以牢笼使其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甚至不惜对其绝育乃至阉割以仅仅满足主人的方便之需一己之私。
主人和宠物的关系,貌似温情脉脉,实则冷至骨髓。
3.你不忍杀龙,可鱼招谁惹谁了Hiccup初见被自己射中的龙,没有杀它,貌似出于人类的恻隐之心,其实是虚伪的。
他为了喂龙,毫不手软地一次又一次捕杀鱼类。
说到底,究竟对哪个物种表示这种“伪恻隐之心”,还是利益决定的。
4.胡萝卜加大棒,征服者的惯用伎俩维京人驯服龙的手段,无非是恩威并施,一面用食物等小恩小惠加以笼络,一面用龙所惧怕的鳗鱼等物加以恫吓。
靠着胡萝卜加大棒,维京人使龙对自己俯首帖耳、誓死效忠。
5.发动对外战争,转嫁村内矛盾村子受到龙族的袭击,牲口伤亡惨重,眼看没法过冬了,村长不狠抓经济建设,却打着村庄利益的旗号穷兵黩武,屡次发动对外战争,其真实用意就是要转移村内视线,转嫁村内矛盾,维护自己的威权统治。
6.家奴还是亡国奴?
——龙权高于主权尽管人族用心险恶,但大军来犯时洞内众龙却一哄而散,毫无抵抗,被驯服的龙们,甚至还兴高采烈地组成了“伪军”,对龙族boss反戈一击。
而电影对此非但没有谴责,反而大加美化,因为龙族的boss被刻画成了一个暴君,奴役百姓,滥杀无辜。
这说明,龙权高于主权,即便人族主观上怀着自私的目的,但只要在客观上能够符合被压迫龙的利益,推翻邪恶的统治龙,那开城投降也是值得的。
人族征伐龙族,如同武王伐纣,乃是孟子所讴歌的“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正义之战,全龙族都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如果都是做奴隶,那做家奴还是做亡国奴,又有何异?
而假若亡国能获自由,又何乐而不为?
统治阶级总是试图把阶级矛盾伪装成民族矛盾,把抗金、抗元、抗清、抗日的反暴政战争,装扮成民族战争。
真相是:人民从来只反暴政,不反异族统治,只有当异族统治以暴政形式存在时,人民才会奋起抵抗。
7.要想征服女人,就要有辆好车这个庸俗的主题其实早在《阿凡达》里就已揭示过了,《驯龙记》只是再一次雄辩地证明:男人再怎么聪明有才、再怎么能打会斗都没用,招来的只是女人的白眼和仇恨,但只要有辆好车,一切都变了。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晨==================================================8.你不忍杀龙,可鱼招谁惹谁了(续)电影刻意把鱼描绘成死鱼,并且呆头呆脑,而把龙装扮得“萌”点十足,其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消解观众对鱼的同情,使观众觉得龙吃鱼天然合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中,为了唤起观众对鱼的同情,鱼就被塑造成无比可爱的形象。
这更进一步暴露出:人类的所谓同情心,乃是建立在自己主观喜好基础之上的。
——2010年6月1日星期二,23:41==================================================更正:庙亨约(Henry John Temple)咸丰9年方任英夷首辅(Prime Minister),道光28年尚为英夷理藩院尚书(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ffairs),特此更正。
——2015年5月7日星期四,04:20
龙和岛上的居民,是对立面,龙经常骚扰岛上的居民,而维京人以屠龙为事业,此处,龙是代表和美国价值观不一样的其他国家,而岛象征着美国。
美国人认为,和美国价值观不一样的国家的人都是邪恶而又无法理解的,所以就被丑化成了龙(此处的龙稍有西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和中国的龙不是一个意思,中国的龙是吉祥的象征,而西方的龙是邪恶的象征)。
双方一直争斗不休,没有穷尽。
此时,小主人公出现了,他代表了美国的对外政策中的怀柔派。
其核心思想就是对付那些敌对国家,不能硬碰硬,只能去试着找准那些国家人的习性,然后逐渐地驯服那里的人民,从而听从美国的指挥。
在龙巢里那个统治者“巨无霸”的龙不但能享用别的龙带给他的食物,稍不满意还会吞食自己的族类。
这象征着在美国的眼里,那些国家必然有一个极其自私的集权统治者,他压迫和掠夺着自己的子民。
所以,美国想当然地认为那里的子民也渴望摆脱这只“大龙”的统治。
于是,就出现了当维京人把那只“巨无霸”打败后,其他的龙就欢欣雀跃,心甘情愿地当了维京人的宠物,于是乎,天下太平了。
整个世界,清静了。。。
☆无牙的眼睛绿色,它女朋友的眼睛蓝色;小嗝嗝眼睛绿色,阿丝翠得眼睛蓝色☆1.关于小嗝嗝的剑 剑有两边,一边装了 双头龙的瓦斯,另一边是火龙的口水,所以才会有火燃烧。
2.无牙的女朋友光煞(light fury) 会隐身,想变色龙一样。
后面 无牙也学会了这项 新技能(附带闪电特效)3.小嗝嗝在给 无牙做新的尾翼来让无牙可以自己飞时,阿丝翠得说到 无牙以前毁了一个可以让它自主飞行的尾翼。
这个尾翼是在番外《龙的礼物》里面的(第一部之后,二部之前的时间)4.无牙的把妹方式(求偶)跳舞:如果看过BBC的 地球脉动和生命 的话,你会找到原型。
新几内亚的一种鸟画画:BBC的 生命的故事 里面 也有 一种会画画求偶的窄额魨5.无牙和女朋友 在极光里飞的时候,美到窒息6.隐秘世界的入口在 世界的尽头(真的很像 加勒比海盗里面的 世界的尽头的入口)7.隐秘世界 里面很美,会给你 一种 潘多拉星球(阿凡达)的感觉8.其实除了 无牙和它女朋友以外还有其他夜煞(不算他们的孩子),在小嗝嗝进入隐秘世界之后,众龙朝拜 龙王 无牙时,还可以看见一只 白色的光煞和一只幼崽。
而且小嗝嗝他们还看了一些 发光透明的龙蛋,里面很明显也是夜煞。
(有评论说,龙蛋里面没有尾巴,可能不是夜煞)9.最后 无牙的孩子们不是 熊猫配色,那张图是p的!!!!!
有三只!
(不是熊猫配色,有三只。
一只白底黑色耳尖,两只黑底白腹白色耳尖。
)最后引用训龙系列导演的一段话 “最终你失去,或者放弃的心爱之物,会演变成为一种力量、一种启迪来引导你去对抗下一个困难,探索下一个未知境地。
在逐渐失去你所能依赖的人或者物后,你只能强迫自己成长,破茧重生,我们更希望通过回到这个核心的转变来结束这个三部曲。
”
相信哪怕是IMDB上评分在5分一下的劣质影片,都会有一个相当吸引人的预告片。
毕竟将在超过90分钟的电影中找出几个还看得过去的镜头,缩成一条1分钟多的预告片不是什么难事。
而预告片中的精彩镜头几乎就是影片全部精彩镜头的电影比比皆是,以至于观众经常会发出被预告片欺骗的感叹。
然而《驯龙高手》却“反其道而行之”。
出乎“预告”的精彩如果此次《驯龙高手》全球票房不佳,那么第一个该炒掉的就是预告片的剪辑师。
这条散发着浓浓的山寨气息的预告片,几乎有将观众挡在影院外的强大气势。
您可以从这条预告片中看出这是一部泰国动画片,或是中国香港动画片,甚至有可能想到是中国内地动画片……您唯独不会想到是美国好莱坞,而制作公司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梦工厂——要知道,这可是和皮克斯比肩的好莱坞动画巨头。
在《驯龙高手》中,有美轮美奂的夜景,有波澜壮阔的云海,有水天一色的大海……可以说影片中的大部分画面随便截一张出来,都是一张惊艳的电脑桌面壁纸。
然而就是这些足以让人惊掉下巴的画面,却没怎么在预告片中表现。
这让那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及看不出什么技术含量的龙在预告片中的快速镜头切换中,显得异常山寨——以至于我第一次看到这预告片的时候,我怀疑片头那梦工厂的弯月是否挂错了地方。
这预告片实在让我没有看电影的欲望。
然而当我怀着侥幸的心理走进影院,却发现我差点因为一条劣质的预告片而与一部精彩的动画失之交臂。
同梦工厂以前的动画一样,恶搞之风依然充斥着整部电影。
然而和以前热衷单纯恶搞相比,梦工厂此次却给我们讲了一个相当温情的故事。
虽然影片主题还是建立在“化敌为友”这样看似俗套的剧情设置之上,但就是这种俗套但在现实中却难以寻觅的真情能够让每个走进影院的观众有强烈的共鸣,值得一提影片最后主角断腿的设置更是让影片的主题得到了一个极大的升华,这个设置不仅对于梦工厂动画,就是对整个好莱坞动画而言,都是一出极其出彩的点睛之笔。
3D效果直逼《阿凡达》虽然《驯龙高手》所配备的3D眼镜远不如《阿凡达》来得豪华,但是3D效果丝毫不亚于阿凡达。
看过《诸神之战》这样伪3D电影的观众完全可以在这部电影里重新找到3D电影的乐趣。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今年看的所有3D影片中,《驯龙高手》的效果绝对排的上前三甲。
而影片的技术亮点远不止仅仅是3D而已。
在《驯龙高手》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特效界的模拟难题:天空、云彩、流水、火焰甚至毛发,这几条随便一条都可以折腾掉特效人员半条命,更何况是全部。
我们或许已经在《飞屋环游记》、《冰河世纪》等出色的3D动画中看到上述的特效效果,但是至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几大特效难题一起在一部电影中出现。
如果不是角色那一张张夸张的脸,单纯从细节处观察的话,几乎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部动画片。
静待皮克斯惊喜《驯龙高手》在技术方面让3D动画又上了一个层次,这个似乎一直是好莱坞动画千年老二的家伙,虽然在得奖方面不如皮克斯那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总能在合适的时机让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并被他们的作品惊艳到。
梦工厂已经在今年交上了一份让动画迷满意的答卷,而对于动画迷而言,皮克斯的再度发力则是接下来的最大悬念。
皮克斯和梦工厂,这两家看似千年老冤家的动画公司,实际上正在以在良性竞争状态,一次又一次的将动画水平往上抬到一个空想家们难以触及的高度,并在不知不觉中缔造出了电脑动画界的“摩尔定律”。
影片结尾那一幕,深深打动了我。
还是那个瘦弱的Hiccup,当他在自己的床上醒来,看到欢悦的toothless,toothless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他掀开被子,随着他目光的移动,他眼里的灵动鲜活突然暗淡了下来。
那暗淡只是一瞬间,他只是犹豫了短短几秒,只是浅浅的叹息了一声,随后他起身下床,他的腿虚弱的似乎不能支撑他的身体。
这时镜头落在了他的脚上,那不再是脚,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铁钩子。
他没有一丝犹豫的继续试图行走,和他生死相依的龙,一次次试图支撑起他的身体。
惜惜两相依!
不再完整的Hiccup,因为有了不再完整的toothless,他们才都是完整的!
Hiccup可能永远不能像曾将那样行走奔跑,但是骑龙飞翔,没人能企及!
骑在身手如闪电般矫捷的toothless背上,他拥有无边的天际可以任其翱翔,他的世界比曾经的还要大,还要广!
“我们对他们的全部了解都是错误的。
”他们抢掠我们的食物,他们凶狠险恶,他们出手必杀。
这是我们对他们的认知,这是我们关于他们的全部知识储藏,我们甚至把这些知识编写成书,让后代学习。
我们曾经想过他们为什么要抢掠我们的食物吗?
我们除了屠杀他们,还和他们有过任何其它形式的接触吗?
我们除了让后代练习屠杀他们之外,我们考虑过让后代真正学习了解他们吗?
所以,我们,我们的后代,我们后代的后代,对他们的凶险是深信不疑的,以屠杀他们为荣。
直到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不被同族所接受的Hiccup的出现,这一切才有了转变。
当Hiccup试图挖出他捕获的tothless的心脏,数鼓作气却不能下手时,他看到了什么?
“我在它的眼里,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
” 你可以认为他懦弱。
他抓鱼来喂尾巴伤残的toothless,他和toothless一起画画,之后,他迈出了真正勇敢的一步:用手触摸toothless的脸。
慢慢伸出手,犹犹豫豫,悄悄转过头,却不敢把手再伸向前。
Toothless向前探了探头,于是,他们第一次相通,成为一个整体!
300年来,第一次有个维京人和一条龙融为一体。
这感人的一幕,加上浑然天成的极佳的配乐,牢牢抓住了我的心。
我太享受这样的观影经历了!
那就是,不管周围的人吃吃喝喝,发短信,小声低语,或是踢我的椅背,我都可以完全忽略不计,或者说是压根感觉不到,我整个人,已经完全进入电影里。
之后,Hiccup和Astrid一起骑着toothless的那段飞翔,把我的情绪带入了绝对的高潮!
不得不承认,我热爱飞翔!
我享受观赏飞翔的镜头,显示中,能真正飞翔的机会太少了,在电影里,我可以和他们一起飞,圆了我的梦。
列举一下触动我最深的4次飞翔片断:1)ET里面,Elliot骑着小自行车,带着ET,飞过那个美丽的大月亮。
2)千与千寻里,白龙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后,在空中和千寻相拥而泣,那向上飞扬的泪花3)AVATAR里,Jake和Neytiri并肩的飞行。
一次飞行,终生相许。
4)这部电影里面,Hiccup带着Astrid其在toothless背上,穿越粉色的云层,Astrid忍不住身手去抓那棉花糖般的云朵无一例外,这四次飞翔,都伴随着制作极其精良的配乐,可以感到创作者的真诚和努力,可以感到他们多么享受自己创作的电影里的世界!
“你不是我的儿子。
”“儿子,我以你为荣。
”因为我是300年以来,第一个不肯杀龙的维京人,但我是第一个了解真相的人。
接受真相不容易,让一个族群接受自己300年以来都是错误的,难上加难!
我不敢杀龙,你尽可叫我懦弱,胆小,无能。
但我的勇气是你们根本不拥有的,是你们不能企及的!
你们暂时看不到我的勇气,没有关系,将来你们会看到,当你们看到了真相,看到了真相的美丽,你们会动容的。
这种和我父亲之间的碰撞,是更惨烈的。
谁让我有个部族首领的父亲?
当我在成人礼上,摘下了维京人的象征的头盔,当我终于对你们说:“我不想成为你们中的一员!
”我要证明给你们看,你们300年来从来都是错误的,我的父亲震怒了。
当我最华丽疯狂的证明了自己的正确,也同时证明了自己超人的勇气,这种勇气,恰恰是在我的血液里流淌的来自我父亲的勇气。
是的,我比他更勇敢,因为我敢于挑战常理,敢于破坏约定遂成的规矩,敢于质疑,敢于发现,敢于学习,敢于探索未知,所以,他最终以我为荣!
一流的故事,绝佳的配乐,鲜活的人物,加上真正的3D享受,强烈推荐这部电影!
这不是《爱丽丝》那种假3D,亵渎观众,这是和《AVATAR》一样精良的3D画面质量,层次分明,有没有任何物件不停的冲到你脑门前,戳到你眼睛里,这样的3D,是对观众的尊重!
本来给8颗星,因为结尾那一幕,那残缺的腿对我的触动,再加一颗星!
很有爱的片子,适合小两口去看。如果你家有养狗狗之类的宠物,那就更适合了,3D不是重点,剧情是重点~
大萌片,无敌适合改编成游戏
3D这种调调老得掉牙了o(╯□╰)o
再普通不过的故事了。
很失望.已经不是能够打动我的片子了。
记一节糟糕的初中英语课
觉得不是很好看
没有机会在大屏幕上看到这部作品,深为遗憾。还好就算没有震撼的3D与IMAX,还有感动人心的剧情。结尾失去左脚的小男孩与失去尾翼的小飞龙站在一起,有种奇妙的和谐感。也许我们在历经一生寻找朋友、爱人、知心人的过程中,也是在寻找一种奇妙的和谐感吧!
没牙有谁的神韵来着?
比较好的动画
美国佬也是绝了,好好拍个电影不行吗?非要夹杂意识形态的东西进来,老美一天不搞意识形态斗争,就一天过不了日子了吗?
动画效果还不错
总觉得故事讲得很仓促
恶心,俗气的片子,老掉牙的故事
小龙太可爱了!
这片儿告诉我们的道理仍然是:技术宅拯救世界。
好看呀 喜欢无牙
有点小失望 3D做的不错
这部进了IMDB前250?打足了三星半吧。剧情和谐peace&love,不过角色设计讨人喜爱,主要是3D下的骑龙飞天画面应该相当酷炫。
你不像是我儿子。你不愧是我儿子。我没你这个儿子。儿子我为你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