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直接让我认识到了就算是没有演技,靠嘶吼就能演戏的道理,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就是人物情感不是靠细腻的演技微表情提现,都是靠浮夸的表情来满足这个失了心的简单剧情需要,为了发这篇影评,截这些图片我还有特异刷了一遍,二刷就能发现剧情不合理的太多了,后面一一放出来。
暴躁嘶吼男主被莫名的关在了仓库要控制不住自己就要上跟部队干??
这是什么逻辑?
其实都不用拦着他的,就怕没人拦着
都别拉着我
我要震死你!!!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为什么班级的老师就能在部队里有所任职没有任何交代,好在第一步的北野武还交代了,是同学不喜欢,女儿不喜欢都伤害了他,就辞去了老师一职,来到了部队。
第二部里这个老师的演技跟这个只会嘶吼的学生没什么太大区别,全片都在吃药片,为了最后能看似理智的放走学生做铺垫???
铺垫你妹啊除了中二就是傻X弱智表情脸,大家感受一下
就算这部里又把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矛盾又拿出来的话也不是美国侵略的理由啊,分明是大国欺负小国,然后小国就欺负未成年人的踢猫效应,所以小国就要执行BR法neng死一部分最差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表示
那就开干吧,全程老师都在耍狠脸,装B,动机呢?
行,因为你女儿被恐怖分子(一帮刚拿枪的恐怖分子)害死了就黑化了能理解,那最后有洗白?
这个动机呢?
表情夸张到极致,跟嘶吼男主(忍成修吾)有的一拼,
就是那个什么模拟军事演习的是吧?
第一部其实还是不错的,虽然很天马行空。
第二部这高科技化军事演习一样的东西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趁着刚看完,来水一发。
深作健太是哪来的神经病233333,为什么要有人花钱拍这种东西啊喂!
导演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开局还有点像样,越往后越莫名其妙。
整个大框架就出了问题。
为啥几十个学生就能跟政府军打个五五开!
学生岛的粮食从哪来?
武器从哪来?
电从哪来?
男主一脸弱受样完全没有领导者气质,还有劝降你舌头不捋直了好好说话,瞎扯些什么云里雾里的玩意?
导演难道想用这种幼稚到瞎的东西反战或者成年人反思么?
不带智商看其实还蛮欢乐的。
放弃思考吧!
哒哒哒哒哒哒哒,砰砰砰砰砰砰砰,血浆乱蹦就完事了,爆炸就完事了。
枪战还能看看,感谢KMplayer,文戏四倍速美滋滋。
最后几人逃出升天,bgm音量加大。
唔他们相聚了。
唔他们会心一笑。
唔他们上车走了。
唔男主开始没人能懂的总结。
开着小车,眺望远方。
女朋友坐在旁边微笑。
后面是完全不知道哪来的小孩。
男主表情突然喜感,你是谁派来的的表情包!
小车行向远方。
镜头缓慢上抬,蓝天!
白云!
ed响起!
()*%#@)(%*(U$#^)
我真的不懂哎,这片为啥有5.3分!!!
4分不能再多了吧,富春山居图才2.9,后者表示宝宝委屈,人家起码特效很带感的好嘛!!
本片优点,一代男主很帅,前田爱也很好看(一代老师的女儿),是我喜欢的类型√。
前田爱
“日本赤军”成立于1969年9月,主要活动在1970年代,以“为解放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而浴血奋战”相号召的日本左翼极端组织。
与意大利红色旅、爱尔兰共和军等恐怖组织齐名。
成员多为1960年代日本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学生运动中最极端激进的分子,包括其中的“日本红卫兵”。
其中骨干成员30多人,普通成员100多人,头目为重信房子和冈本公三。
本部设在叙利亚控制的黎巴嫩地区,如贝卡山谷;其他成员分散于叙利亚、利比亚、欧洲和东南亚等地。
与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组织“法塔赫革命委员会”等和国际头号杀手卡洛斯有密切联系。
该组织的纲领是建立世界革命的根据地,实行武装斗争,打破对中国的反动包围圈,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和一切革命的和正义的斗争。
他们曾策划、实施了政治性质的“兴亚观音像”(由南京大屠杀时指挥日本军队占领南京的指挥官松井石根所建)和“殉国七士碑”(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慰灵碑)爆破案。
他们主张以城市游击战为主要斗争方式,相信实现革命的途径就是进行恐怖主义暴力活动。
由于目标是崇高的,所以任何恐怖主义行动,无论多么残忍、鲜血淋淋,也无论是何人受害,都无可非议。
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运动失败以后,该组织制造了一系列劫持、谋杀、袭击等恐怖事件。
如:1970年9月劫持日本航空公司淀号民航客机;1972年5月袭击以色列特拉维夫路德机场,杀害无辜旅客数十人(作案人奥平刚、安田安之、冈本公三,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便骄傲地宣布为这一事件负责);1973年7月劫持日本航空公司波音747客机一架(作案人丸冈修等);1974年2月突袭新加坡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办事处,同时占领日本驻科威特大使馆;1974年9月攻击法国驻荷兰海牙领事馆。
1975年8月突袭美国领事馆和瑞典大使馆,扣押包括50名外交官在内的52名人质,迫使日本政府释放5名在押赤军分子;1977年9月劫持日本航空公司民航客机到孟加拉,要挟日本政府释放5名在押同伙,并索取600万美元赎金。
1988年4月,攻击美国在那不勒斯的劳军联合组织的俱乐部,造成5人死亡。
由于国际社会和日本政府加强了反恐怖主义斗争,该组织自1980年代以后活动较少。
而丸冈修1987年11月在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泉水博1988年3月在马尼拉相继被捕,更使该组织元气大伤。
2001年,已经落网的日本激进组织赤军女首领重信房子宣布,解散赤军组织。
她在一封致支持者的信中写道,“在过去的特殊时代和情况下,赤军所做的代表了人们的需求,但是现在,我将解散日本赤军组织,在法律之内继续奋斗。
” 【附1】据称,日本赤军可分为“赤军派”、“联合赤军”和“日本赤军”三派。
联合赤军在1972年2月29日的包围战中,被日本警方歼灭,幸存者加入了日本赤军。
日本赤军又称“阿拉伯赤军”。
【附2】《大逃杀1》剧情的直接来源——“浅间山庄”事件:1972年在日本发生的“浅间山庄”事件,是一出革命者内部残酷斗争的日本浓缩版,14名联合赤军(含一位怀孕8个月的女赤军)被自己的同志残酷地杀死。
一开始重信房子们还在为日本国内终于开始了“武装斗争”而欢欣鼓舞,而几小时后越洋电话里的哭泣则把她们带入了绝望的深渊:“那不是斗争,那是肃反整风,不止一个,死了十几个,惠美子也死了。
”自己人为什么要杀自己人?
当时的重信和奥平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事实上,赤军的成员大部分是死于战友们的猜疑之手。
“浅间山庄”事件对日本赤军的打击不亚于尼克松华消息消息的打击。
当时,阻止成田机场建设的居民与左翼青年联合起来同日本警察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对峙,近25000名反对者在机场附近挖掘地下壕道,修建简易碉堡。
突然晴天霹雳,世界革命的领袖毛主席将与西方帝国主义头子尼克松握手,当年的参加者今天回忆时,仍然无法忘记收音机中传来这一消息的巨大震惊。
而这一消息传来时,正是“浅间山庄”抵抗最激烈之时,日本警方充分利用这一消息,把一位叫吉野雅邦的赤军成员的母亲找来现场喊话:“时代已经变了,美国总统同毛主席握手了,毛主席交给你们的任务完成了。
孩子,回家吧。
”绝望的儿子遂向母亲开炮。
以“浅间山庄”事件分野,轰轰烈烈的日本左翼运动自此进入低潮,当年最激进热烈的日本左翼青年不少在这一时期相继自杀。
【附3】领导人重信房子 从上世纪70年代过来的人,大都知道这个传奇般的名字,和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一群恐怖主义者。
与今天的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相比,他们大都没有宗教色彩,有的只是纯真的政治信仰。
成员大多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他们是一群本该成为社会精英的人。
重信房子1945年9月3日出生在东京,父亲重信末夫是日本战前有名的右翼暗杀团体“血盟团”的成员,参加过暗杀犬养毅首相的“5。
15”事件。
重信房子从小就长得讨人喜欢,“血盟团”的头目井上日昭非常喜欢她,常常抱着她玩。
2000年6月6日被东京地方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的奥姆真理教头目之一井上嘉浩就是这个井上日昭的孙子。
在战后的困难时期,重信末夫开了一家小烟酒铺谋生。
重信末夫基本上是一位政治煽动家,不太会做买卖,所以重信房子小时候是很贫困的。
她家离朝鲜人住宅区很近,从小就耳闻日本人对朝鲜人的歧视。
而重信末夫则不歧视朝鲜人,因此一次在被街头小痞子敲诈的时候,是朝鲜人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从此,小小年纪的重信房子就成了大亚细亚主义者了。
重信房子很尊敬她的父亲,而她的父亲也从小就培养她做一个革命家。
重信房子曾在自传《我的爱,我的革命》中说父亲是她革命的精神支柱。
由于家庭不宽裕,高中毕业以后,重信房子进入一家食品公司工作。
但她同时考入有名的明治大学文学系二部,白天工作,晚上学习。
重信房子20岁时开始参加学生运动,一开始只是采用和平手段的抗议。
但是她父亲对她说:“不流血的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并且教育她说:“跳出民族主义的圈子,成为国际主义者。
”从此重信房子才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坚信“武装斗争是最大的宣传”,并且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日本,去往当时反美斗争的最前线中东。
罗德机场袭击事件以后,重信末夫还写过一首诗送给女儿,内有“大义不孝,大义灭亲,尽天命”等字。
重信房子是个天才的领导者,参加学生运动后,很快就成了学生领袖。
甚至,她在2000年被捕入狱后,还在被关押的警视厅女犯关押所里组织了“犯人联合会”和警察对着干。
重信房子和“赤军派”的思想受日本历史上“亚细亚主义”思潮影响很深。
他们认为应该通过日本的革命,形成一个作为世界革命司令部的党和军队,最后与美帝国主义进行“环太平洋革命战争”。
这种思想的狂热信奉者,在一个最适合其孵化的年代终于制造了惊人的影响力。
上个世纪60年代,是一个激动的年代。
欧洲国家在亚非拉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国际共运的发展,原来大多是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成就,使得一代人的思想变得左倾激进,而美国在一个落后小国越南进行的那场不得人心的战争,使得“反美反帝”成为全世界青年人的口号。
重信房子在2002年2月出版的《决定将你生在苹果树下》中这样概括当年的日本青年:“他们有共同的回忆与怀念,共同的愤慨与激情,反对越南战争,反对王子野战医院为美帝服务,突入防卫厅,反对学费上涨。
” 日本赤军就是这种从“反美反帝”的学生运动走向恐怖主义的典型。
1970年在日本反对“日美安保条约”运动中站在前面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其最激进的武斗派中一部分人从1969年起就主张要建立自己的武装,这就是“赤军”。
但是他们在大菩萨山口设立用来训练袭击首相官邸的秘密基地被警察破获,武装部队被一网打尽。
残余人员纷纷逃往海外,建立“国际根据地”。
这部分人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田宫高磨为首的劫持了日航飞机投奔朝鲜;另一部分则是重信房子等前往中东,投奔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组成“赤军派阿拉伯委员会”,又称“阿拉伯赤军”,后改名“日本赤军”。
继续留在日本活动的一部分赤军派则于1971年和一个叫做“日本共产党神奈川县党任委员会革命左派”的一个小组织合并,成立了“联合赤军”。
所以在谈到赤军时经常要注意,总共有三个“赤军”:“赤军派”、“联合赤军”、“日本赤军”。
1972年2月29日联合赤军在“浅间山庄”进行“肃反整风”时被警察包围,没有参加肃反的漏网者后来也有不少出国参加了“日本赤军”。
1972年5月30日,奥平刚士、冈本公三、安田安之等人用捷克制V-58冲锋枪和手榴弹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罗德空港(现称本。
古里安空港)向普通旅客发动突然攻击,死伤100人,其中24人死亡。
直到今天,日本京都大学西部讲堂的屋顶上还有当时纪念那次恐怖袭击而画上去的日本赤军标志:猎户座的三颗星。
因为参加袭击的奥平刚士、安田安之是京都大学的学生。
当年日本众多大学中,京都大学始终是反对日本政府、追求个性自由与独立的旗帜。
而保留那个特殊的纪念符号,则是京大后辈们用这种方法表示对学长们的敬意,那个西部讲堂后来被称为日本赤军的“靖国神社”。
特拉维夫袭击事件的领导者奥平就是重信房子的丈夫。
奥平和安田当场自杀,冈本被捕。
当时日本人参加巴勒斯坦斗争是非常秘密的活动,为了不让以色列人拿到自己的指纹,奥平和安田都用手捏住了手榴弹而把手指炸得粉碎。
冈本自杀未遂,被以色列人抓住时高呼:“我们是日本赤军”。
从此,人们把他们称为JRA。
这几位日本赤军分子,在西方世界,是恐怖分子,在阿拉伯世界,则是英雄。
那年出生的阿拉伯男孩,据说有相当多人的名字叫“OKUDAIRA”,就为了纪念那位为阿拉伯人牺牲了的日本人奥平刚士。
阿拉伯人也没有忘记被捕的冈本公三。
马以谈判,无论是秘密的还是公开的,巴勒斯坦人要求以色列人释放的名单中,第一名始终是“冈本公三”。
直到1985年,冈本公三才根据《日内瓦条约》作为交换战俘而被以色列释放。
但是冈本公三同时还是日本警察当局和国际刑警组织的通缉犯,所以在1997年黎巴嫩当局逮捕冈本公三等3名日本赤军成员时,当时仅有人口400万的小国黎巴嫩,居然有250名律师自愿免费为他们辩护。
所以黎巴嫩政府只好将其余4名赤军成员驱逐出境,而同意冈本公三的政治避难。
现在是一群阿拉伯和日本的青年志愿者在贝鲁特照顾着他的生活。
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这次对特拉维夫机场的袭击,使得阿拉伯世界对日本人的感觉变得很好。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日本虽然是西方阵营中的一员,但因日本国民对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和友好而被撤下敌对国名单,据说赤军的这次行动有很大功劳。
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他们所憎恶的“日本资本主义”延命,这倒是那些勇士们始料未及的。
同样以给初生婴儿取名方式纪念这次恐怖袭击的,还有重信房子。
重信房子在丈夫奥平刚士死后,继续投身阿拉伯民族解放斗争事业,并与一位阿拉伯人结婚,诞有二女。
为纪念献身阿拉伯解放事业的奥平,她为其中一个女儿起名重信五月——袭击事件发生在5月。
重信房子被捕后,重信五月也开始在公共场合频频露面,容貌、气质酷肖其母的重信五月是同志社大学的博士。
有趣的是,当年日本赤军在特拉维夫的袭击事件,居然为20年后成功拯救日本人质埋下伏笔。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萨达姆使用“人质盾牌”战术,将西方国家侨民拘禁于重要战略据点周围以对抗多国联军的轰炸。
当时在阿拉伯世界颇有口碑的西德前总理勃兰特,访问伊拉克后带走了德国人质。
日本政府也想照此输,但苦于和萨达姆接不上头,后来还是辗转通过重信房子从中斡旋,由前首相中曾根访问伊拉克才带回被拘的日本人质。
从1980年代后期到2000年,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赤军成员纷纷被捕,组织处于毁灭状态。
特别进入90年代后,苏联崩溃使得阿拉伯人没有了后盾。
在有关中东总是的交涉中,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贝克指名要求阿拉伯国家“不要保护日本赤军”。
因此从90年代中期开始,重信房子只好潜回日本直到2000年11月被捕,2001年4月,重信房子在狱中宣布解散日本赤军。
重信房子被捕时持有的是两本别人名字的护照,根据护照中的全部出入境记录,从1997年12月到被捕为止的3年中,有8次出国,其中7次是前往北京和上海等地,在中国的滞留时间长达20多个月。
中国以外,只有1998年12月去往越南胡志明市一次,那次也是经中国回国,但没有发现有从中国再转其他国家。
重信房子的被捕,据说就是从香港飞北京时,在北京被CIA人员认出,通知了日本警察当局。
这次日本法庭对重信房子的完善主要是使用伪造护照和在“海牙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重信房子违反《护照法》毋庸置疑,但对“海牙事件”有关的审判就不那么容易。
最后法庭判决:“虽然共谋的详细内容,时期和场所无法断定,但是可以认定被告通过阿拉伯国家的协作组织和实行者进行了共谋”。
这是一个宣告了一个时代结束的判决,一个宣告了用冲锋枪和手榴弹来实行恐怖以实现理想的方法失败的判决。
对赤军以及全球在翼革命风潮最彻底的打击,也许来自中国的改革开放。
这些人是为了梦想而放弃世俗生活的理想主义小集团,他们的支持者是普通日本人。
当中国社会——他们奋斗的目标大白于日本社会,下层日本国民放弃了对赤军的支持,他们也同时失去了外部的精神激励源泉。
36年以后,狱中的重信房子能够心平气和地思考了,她终于知道了她们选择的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在宣布解散赤军的同时,她还向所有受过赤军伤害的人谢罪。
她说:“谢罪并不是后悔,而是期待在要求一个更好的日本的时候能够吸收这些教训。
”
战争,死神撒旦的利器,他利用人们心底的邪恶,不断制造最年轻的鲜血,祭奠他的圣坛一直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能够那么血腥和暴力,或许因为他们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通过残酷寻找出路最可耻的是国家机器,他们为权力的宠儿所操纵,利用年轻学生,消灭反对的声音这是一个强权膨胀的世界,牺牲的只有永远不懂游戏规则的孩子们可是没有人应该为政治家的野心牺牲生命,所以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反抗着,团结在一起,一直战斗下去!
他们是被社会抛弃的孩子,可是只要他们自己不放弃就不会输其实输赢已经不再重要了,有了信念,他们成功的逃了出来在异国恢复宁静的春天里,到处蓬勃着新的希望,或者的人们选择自己的道路,并且勇敢地走下去喜欢里面太过漂亮的男孩女孩,残酷青春,拒绝长大,也拥有反抗大人世界的勇气
在谈论这部片子之前,我们必须接受一些不可能的假设,包括:一群平均年龄不超过15岁的未成年人就能向全世界的成年人发出挑战,并且占据了一座小岛,几年都没有被剿灭;一群中学生,只是摸了几个小时的枪,就能像老兵一样自如地使用那些武器了;大批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居然被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打得屁滚尿流、溃不成军;两个小屁孩,一人一杆枪,就能在地面部队重重包围、空中打击地毯式轰炸中杀出一条血路,并能很快衣着光鲜地开着车与同样奇迹般生还的同伴会合……如果接受这些假设,那么下面的谈论还有些意义;如果不接受,那这部影片基本上就不剩什么了。
与第一部深挖人性的出发点不同,这一部的立意似乎更为高远,铆着劲儿往世界和平上靠。
还提到了阿富汗,拍了很多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意思是,成年人不负责任地把世界搞乱,让未成年人受苦,最后还得靠未成年人来收拾烂摊子。
想法是好的,但是着力点似乎有问题。
在第一部里仅作为背景设定出现的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在这一部里成了大力渲染的东西,导演似乎想从这里发力,但是让人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
掌握权利的成年人怕成长起来的未成年人抢班夺权,自己则死无葬身之地;未成年人则看不惯成年人的保守和堕落,希望尽快进行权力交接,这种矛盾古已有之,并且一直在不停地循环着。
但是把这种矛盾放大到这种程度,还是令人瞠目,并且难以接受。
并且,既然这么强调两代人的矛盾,又该如何处理亲情呢?
于是,在两代人水火不容的矛盾的大背景下,老师对女儿的爱和北野对死去父亲的愧疚就显得有点儿尴尬了。
本片还有强烈的反美倾向,对总理亲美、惧美的丑态的刻画,以及多处出现的显然是影射美国911的爆炸摩天楼画面,无不显示出这一心态。
再结合关于阿富汗的情节,可以看出本片所谓的反战其实就是反美。
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矛盾不过是个寓言,成年人就是美国,而未成年人就是日本。
归根结底,创作人员的意图还是想表达希望日本挣脱美国的束缚,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
人物设定也远不如第一部丰富而细腻。
主角不是沉着脸作苦大仇深状,就是瞪着眼睛乱喊一通、乱射一通,或者干脆打扮成本·拉登的样子朗诵些探索人生意义的句子。
配角们更是失败,除了一开始宁死不屈的慎太郎之外,没有一个让人留下稍微深刻一点的印象的,所以他们死的时候,音乐再煽情、主角再悲痛,观众也感觉很麻木。
这一部里的老师更是莫名其妙,一开始摆出一副便秘了几个月的表情,后来又不知所以地与BR2法决裂,穿上运动服去跟学生们叙旧,最后很壮烈也很无聊地牺牲了,总之就是一个很不靠谱的家伙,远不如第一部中北野武本色出演的寂寞中年人能打动人。
总之,这就是一部狗尾续貂之作——在找到更具变异的词之前只能先用这个了。
喜欢第一部的,实在不必看这第二部,或者说看了第二部,才知道第一部有多么优秀。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看完第一部就想立即看第二部!
但是这第二部和第一部确实没法比。
看第一部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我靠,导演您忒有才了!
我赛,原来还有这样的拍法!
北野武原来长这个样子!
看第二部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失望,抓壮丁的剧情怎么还和第一部一样!坑爹,竟然玩起了抢滩登陆和警装反恐。
咦,小子们是怎么成功占领一个小岛的,哪来这么多蜡烛,不知道节约吗?!
小岛上怎么没有电。。。
中间半个多小时,我直接掐过去了,竟然完全不影响剧情!!!
导演,如果我在电影院,是不是能允许我睡上一小段时间,然后给我定个广播什么喊我起床啥的,就像第一部里的经典广播播报。
第二部的广播播报太次了,我闭上眼就像在听一段国产广播播送╮(╯▽╰)╭结局这么长,容我如厕完,再来欣赏。
这段像看电视剧般的感觉,可见我多么喜欢电视剧,我太稀罕了。
(这次看第二部的画质不太好,可能影响到以上发言的心情,的心情)
真是有些看不太懂,或许是文化差异使然。
太多符号化和雕塑化的表情动作,来表现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玩世不恭、热情和信念,故事结构实在是……唉……更像一部青春偶像的肥皂剧,主要男演员普遍长得象姑娘,姑娘们:前田爱 末永遥 加藤夏希 前田亚季 酒井彩名都很漂亮可爱。
深作健太完全没有导演天赋,不知道他为何非要走父亲的道路,这条路不是你能走的呀健太,健太你快醒醒健太,健太你怎么了健太……深作欣二的功力他儿子百万分之一都没有继承,一个好端端的《大逃杀》就被这续集给毁了。
首先是主人公去做了恐怖分子,这是哪家的超展开啊?
你说他变成了偷渡客在南亚某地的山林里当野人也比去做恐怖分子靠谱啊!
其次是北野武的女儿和那个最后非要打橄榄球的老师,这两个人能再呆板点儿吗?
他们的出现对剧情来说几乎没用啊?
首部曲里的北野武老师是绝对主角啊,结果到了续集里,你连主角是谁都分不清了……最后,要痛骂健太对“大逃杀”游戏的肆意更改,都拿着枪,并且一上来就会用的坏学生前世都是陆战特种兵吗?
他们和真的陆军打来打去,为什么还活下来那么多人,而且几乎都是女的?
健太你到底潜规则了多少女星,你今天必须给我说清楚……
我都有。
好的,就这些。
够你用了大概。
它让我写够140字才能发。
就这破玩意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够了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您觉得您有中二病,您可以来看一看不治疗是什么下场。
如果您的朋友有中二病,您可以让他来看一看一群中二病是啥样。
如果您好奇什么是中二病,您可以总结提炼一下中心思想写完300字分析您就懂了。
我猜现在字数够了。
我要向所有大人们宣战。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從一開始我就再狂笑。旁邊學妹一直問我這是怎麼回事,我說這電影本身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回事,所以沒人知道他們i是怎麼回事。。。。。太過了,比起第一部。。。夜神月是沒有脖子面部表情抽筋男,另一個瞪得眼睛快掉出來的跟他比起來只是小菜一碟……
根本没法跟第一部比啊,跳着看都觉得浪费时间。
1总是很经典。
前半部分完全为了跟第一部学,后半部分太扯了。
不要以为大吼大叫泼一堆番茄汁面部拼命抽筋我就认不出来是狗尾巴==
战争场面还是很好看的
跟第一部简直是天壤之别。
看了大逃杀1才看的2,和1比差距有点大。转校生临死前应该明白他女朋友当初的举动了吧,呵呵
相比于第一部,不好看。但是爲了我喜歡的忍成修吾,我加一顆星。
深作健太只学会了他爸深作欣二的皮毛,而没有得到精髓,拍出了这么一部垃圾。
少年们和大人们的战争,是善与恶的战争。岛国和强国之间的关系是附属、奴役和强制的关系。成人世界里,没有单纯的美好品质,只剩下利益追逐。影片用大段的对话搭建两者之间的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少年们被大人制造的谎言蒙蔽,直到亲眼所见,他们才醒过来。少年们携手对抗强权,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画面。感叹深作欣二站在年轻人的视角,保持着热血不愿低头。在废墟里点蜡烛这种和剧情背景相违背的设置也是有的,有些段落节制点紧凑点会更好。PS.不知道结尾阿富汗的影像资料的播放是不是深作欣二导演的意愿,但这个结尾设置无疑将大段的战斗场面直接粉碎,点出创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我能不给星么 这完全不是坑爹那! 小鬼子把自己当成塔利班武装分子 楞装本拉登 你也不瞅瞅你什么样
我不爱看枪战片,但是这个看下来了~▄︻┻┳═一……
和第一部深挖人性不同,续集里似乎有严重的政治目的,虽然故事讲得不好,但是矛头瞄准的却是亲美的日本政府啊。就影片本身可以给三颗星,就出发点可以给四颗星。另外,世界和平是不可能真正存在的。
用一群年少輕狂的面孔打著暴力的口號講一個關於青春和夢想的故事本來就是一場冒險。要反叛世界向所有大人宣戰,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被遺忘。歇斯底里下一個充滿罪惡的國家用最血腥的方式在呐喊世界和平。讓人不禁覺得該片充滿映射和申訴,我都不好意思質疑日本。
深作健太,你對不起你老子!
儿子不如老子,儿子大不如老子啊、、、、、
没有一好看
为什么我觉得挺好的啊,一颗星扣给服装太单一
跟第一部简直没得比,很无聊,演员用力过头,太夸张,太做作。唯一的亮点就是片尾曲很好听,还有就是第一部老师的女儿长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