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陣容足夠強大,也取材于真實,茅掟華也真有其人,懷舊題材,本來也甚為桃溪。
但內容平鋪秩序,一筆流水賬。
1.對背景交代不清,本來九龍城寨是非常有故事性的內容,但劇情的主力都集中在華哥的瑣事上,讓人覺得無趣。
2.很多事件參照真實故事,但都是一筆帶過,對人物的刻畫很失敗,華哥浪子回頭的原因也無甚說明。
3.過於平淡,矛盾點變來變去,但都不深刻,鏡頭運用也是平鋪直敘,好像無聊的談話,想到什麼隨意告訴觀眾什麼,使看的人沒有代入感。
如果,我和阿甘一样把人生比作一盒巧克力,那一部部电影就是盒子里面的散装糖果,但是你想也想不到自己偶尔还能掏出一坨屎吧!
你想得没错,《毒。
诫》就是除了糖果的那些例外之一。
老实说,当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评论这部电影烂都烂的没水准时,我止不住笑了。
很同意那些人的话,影片故事零碎,没主题,没剧情,没冲突,没亮点。
演员走心,可以看出导演也是走心了的,至于剪辑,模仿了类似于《记忆碎片》的倒序,插叙,后来正序,所以大约也是走了心的。
所有人都走了心,却偏偏看起来连个走肾电影都不如,也是没sei了。
林家栋,到影片的最后几十分钟才看到了几次完整的脸,古巨基呢?
大约是一个小时左右墨镜摘下来我才看清原来是黑古,张晋还好,最后得肺癌那段至少看到了一个人物还算饱满完整的角色,这几个明明挂了主角的头衔,却太特么亏大了,镜头加起来都不够一半的,更别说近镜了。
新晋影帝只是个噱头,咋能不让人气愤。
全篇都只是刘青云的个人秀,从《神探》开始超级喜欢这个人,可到这部片子,他的表情还是那样严肃(扑克脸),说不失望是假的。
影片的另一个噱头就是打着人物传记的口号,香港黑道史举足轻重的神行十三太保。
可为啥只有三个?
那十个人去哪里了?
经费不够请不起人了?
谭耀文或许是因为我近视,反正自出场就是背景,看不到正脸。
吴孟达到底还是更有资历牛逼些,3场戏有张有驰,混不吝的黑道老大哥,又胆小又风骚,和稀泥两面胶,形象竟然赶超了另外两个主角!
影片最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剧本本身,虽然有人物原型,虽然表面上具有时代史诗的气质,但是毫无重点可言的情节,各种可有可无的角色,片段化严重并且时空混乱的叙事还有基本就不存在的节奏让这部电影变成了一个看不到起承转合、平平淡淡并且缺乏高潮的巨型流水账。
正如其它影评说的,电影情节破碎零散,就只靠主角的经历串连起来。
可能是为了全面地表现原型人物的威水和改邪归正,同时又要在讲述真实人物的故事时为尊者讳,所以叙述既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也没有明显的坏人,很难形成有效的冲突。
而且整部电影的人物和情节非常突兀和零碎。
虽然宣传和海报突出了张晋和林家栋,可是他们的戏份少得可怜,原来以为电影里会讲兄弟情深,结果浮光掠影,根本没看到多少兄弟情义,只有主角的一个个前后不搭界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然后陌生的人物一个个出现,然后又消失无踪。
真没见过这样讲故事的。
本来聚焦几个主要人物,可以好好把一个故事一份情感讲好,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位导演老手竟然会把电影弄成这样。
故事背景牛逼,演员也牛逼,为啥就看的人提不起劲儿呢?
的确,说这是一部禁毒宣传片都不够格。
对毒品的危害描述的不够惊悚,那个老头的死大约是全篇对毒品危害描述最正式的一段,可调调却是悲情的,少了些发人深省,倒让人觉得可怜可叹了。
贩毒者竟然还颇有情义,爱兄弟,爱老妈,爱老婆,怎能让人咬牙切齿的恨呢?
很喜欢豆瓣上一个短评:拍这种片子的人和贩毒的都该拉出去枪毙。
当时香港的社会状态让贩毒者没有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才有了后来改过自新的机会。
可放在现在的社会不行啊,法律的尊严呢?
犯罪的成本呢?
被害人的痛苦呢?
你说这是毒诫,反倒像是贩毒宣传片了。
因为,影片告诉人只要没直接杀人,出狱后就还是一条好汉,说不定遇见机会,走向人生巅峰都是非常有可能滴!
明明表达的是对毒品毁人一生的思考,竟然成了毒品也能成就人生梦想的奠基石。
太失败。
这不能是电影,应该是宣传片。
哦,教育片。
就说说影片里能够理解为人生鸡汤的部分。
首先是江一燕。
她告诉我们,只要你长的漂亮,有气质,够善良,就能拥有精彩人生。
不小心说出了实话。
换个说法应该是只要你自身不在黑暗中堕落,做最好的自己,就一定能遇到那个对的人。
不要在无望的时候放弃融入社会,你会遇见另一种可能。
(高大上了对吧)刘青云告诉我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人生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你看人家,小混混到持械斗殴抢地盘,再到贩毒,顶缸入狱,出狱,戒毒,成为戒毒导师,成立戒毒中心,发展连锁,海外讲堂,成为杰出青年,女朋友回到了身边,兄弟回归正常社会……人生赢家啊有木有?
而且,在人家的演讲里还间接证明了鸡汤文里的话:越牛逼的人越不装的很牛逼,装的很牛逼的人往往一点也不牛逼!
至理名言震耳发聩啊有木有?
影片还告诉我们,一直骄傲昂着头颅,大好头颅就会掉地上摔个稀吧烂,比如古巨基。
人要学会变通的,要承认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人老了,就要退让一些,否则就是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很多人说兄弟情太淡,看不出感觉。
这个我就不同意了,怎么能这么说呢?
哪里淡了?
猫仔不是说了很多次吗?
着重强调的台词你们都没好好看吗?
“老大,让我吸毒的是你,让我戒毒的还是你。
”“老大,我这辈子,就只认你这一个老大。
”“老大,跟你,我从来没后悔过。
”……怎么样,是不是的确兄弟情深?
你看医院回忆那段,笑中带泪,大约是全篇最有人情味的一段了。
所以说,兄弟情还是有的,只是少了快意恩仇,策马扬鞭,刀光剑影,说白了就是老大不够牛逼。
兄弟情也就黯然无光了。
冲着演员去看的,随您。
抱着巨大期望值去看的,还是算了。
毕竟时间可贵,浪费可耻
因为林家栋,去看了《毒。
诫》,却发现他不是主演;以为是传统的(古惑仔)黑帮警匪片,却是一部讲述人生情义的惩戒片;看完感觉还蛮不错的,以为豆瓣评分起码有个7分左右,却只有4.6,原因大多是剧情平淡无聊没有高......潮。
是不是大家的生活太平淡乏味了,才如此刻意需要在大银幕看到高潮迭起的惊奇,说明朋友圈里的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过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我也喜欢高潮,谁不喜欢呢?
只是一味的高潮,不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成了另一种乏味了吗?
不同的是,我更喜欢或是说希望在大银幕看到各种深刻,和人生的诸多真相,你可能会觉得我是不是有点受虐啊,说实话,还真有点,可能是我们的真实生活,太过表面和轻浮了,被网络上的情感鸡汤和电视上的欢乐综艺,遮蔽了生活的真实和人生的真相,以致于让我们恍惚觉得,生活无非如此,或是姑且如此,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生活的广阔绝对超乎我们的想象,物质生活一直在提升,但你一定常感厌倦和不安,我不需要再通过浮夸的欢笑来驱散它,只想静下来慢慢体味那些被遗忘的可贵的真实情感,和一点残酷的人生真相,它能让我的内心感到平静,这才是收获真正幸福的前提,而这首先需要我们比平常更多一点耐心。
找了一些资料,当年慈云山十三太保中在外名声比较响的有以下几位(其余继续在道上混的退居二线的隐姓埋名的不得而知,以能搜集到的明确资料为准):“茅趸华”陈慎芝,片中刘青云扮演的陈华“高飞”李兆基,片中林家栋扮演的喇叭“猫仔”陈振辉,片中张晋扮演的猫仔另外还有自投资拍摄自传《濠江风云》的澳门大佬“崩牙驹”尹国驹看了几片影评,都说十三太保为什么拍来拍去就三个人,并且说喇叭和猫仔没有存在感。
首先,我只能说,就这三位转型成功了。
现在拍黑帮片不能像以前那样宣传暴力,只有从这里面去挖掘转型成功的人物。
第二,喇叭原型是李兆基,对,就是古惑仔里面那个贪心胆小的基哥;另外猫仔的故事,我放条链接吧,有兴趣的朋友戳最下方链接。
香港福利院老社工年轻时曾为著名“古惑仔”核心提示:2014年8月,65岁的香港福利院老社工陈振辉因癌症去世,这名生前在福利院照顾了30多年老人,被大家亲切为称呼为“猫仔”的普通社工葬礼上却意外的出现了众多香港社会名流,而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就连警方也闻讯赶到,在殡仪馆外拉起警戒线逐一盘查每名到场者,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第一次得知,这个平日里为人谦卑和善的老社工,年轻时竟是香港黑帮中赫赫有名的“古惑仔”。
为了古仔看。
古仔出场很惊艳 几个利落的落座拿烟动作显示了这个黑帮人物的精干强势。
和刘青云之间的友情铺垫不足 没有镜头交代就算了 居然刘青云的台词也是“其实我和他不是很熟”。
这是把平时两人对记者开玩笑的梗也放进来了吗 可是这样一说就更显不出友情了 搞得哈雷对陈华的友好完全是单方面无原因的 刘青云演技没话说 可我觉得真正吸毒上瘾的人应该像古仔在《门徒》里演得一样 可恶又卑劣 完全没人格 结果他在电影里都让女友出去卖了 却还一副憨厚的样子古仔后面去慈云山扫毒 帮弟弟找村长要地方开戒毒中心 还有和青云吃饭一段也不错 可台词剧情设计没有张力 我感觉是古仔不得不靠抽烟喝汽水吃面来填补苍白张晋大家夸的比较多 人物设计也就是暗恋大嫂和癌症比较讨巧 但表现得还不是非常好 这个剧本有关 暗恋大嫂着墨太少 得了癌症以后的台词又很水林家栋前段演得也不错 但从良以后就一般了 也许是他的气质长相和表演经验特别适合演混混 最大原因可能还是剧本导演 《一个好爸爸》里从良后的莫少聪林雪戏份也很少 但看着就没有这么违和 事实上原型李兆基后来是在黑帮电影里演老大 而不是给电视台当剧务 照实拍可能更好其实剧本导演也算是很认真了 但可能素材太多抓不住痛点 不够戏剧化又不够写实 还有可能因为原型人物还在而且担任监制 所以对自己有一定美化 国企银都以及商业化又不能拍得过于黑暗总之也许刘青云是因为《我要成名》拿了影帝欠了导演的情 也许刘青云挑剧本的眼光一般 也许是电影策划和剧本打磨的时间不够 也许是银都管得太多 太向主旋律靠拢 最后的成品不尽如人意
又送项链又送唱片啥的,影片做了很多这样的暗示。
最后却没有将这个矛盾展示出来给男主角抉择,虽然有一些狗血,其实我觉得这部片子还不错。
虽然有一些网友说拍的很平庸,我也不否认。
但是确实展示了真实人物中的很多情节。
如果是我导演的电影,我会把古天乐当主角去拍。
放大送钱给戒毒所但是戒毒所不敢收,放大古天乐想戒毒,却戒了又吸吸了又戒这些矛盾,跟刘青云做对比。
然后把结局改成刘青云被仇家枪杀。
古天乐因为亲眼看见刘青云被杀死而下定决心戒毒。
但是他戒毒的时候还会有很多帮会分子骚扰他,他不得不将自己转变成为一个游走在警方与黑帮之间的中间人,而且也不是好人。
为什么会恶评如潮,我不明白,可能站在不同的角度你没有看到你想要的。
当我并没有把这部电影当做一部动作片,而是当做一部文艺片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他不只是茅趸华的人生,是每个人的人生。
当哈雷出意外,猫仔也离他们而去,生活就这样把这些悲伤抛给了他们,无论你多么不舍,生活就是这样淡定从容的冷酷无情,他们能做的,或许是我们能做的,只有,继续走下去……请珍惜身边的一切,愿你爱的人一直都在
看了前面的影评才知道,原来这部片是上了院线的,真是失礼了。
我看这部片子是在抖音推荐的电影看到的。
可能是因为有影帝的加持吧,虽然平淡没有高潮,个人还是觉得可以一看。
尤其是电影前半部分讲述香港旧社会的混乱和黑暗,还是十分有意思的,后面的剧情虽然平淡,但还是可以给到观影者感受现实生活的气息,明天会更好。
如果作为一部戒毒宣传电影来说,可能确实不太适合现在的社会环境,剧情的重点也没有放在吸毒者的严重后果上,如果可以分几个人生,我觉得会更加有效果。
我是为看新科影帝看的这片子。
基本上,想看林家栋的可以散了,戏份几近客串。
想看张晋的稍微好些,戏份比林家栋还是多一些,但也还是寥寥。
本片是刘青云的大主角戏,戏份相对多一些的是江一燕和古天乐。
导演刘国昌当年的黑帮电影据说叫好叫座,但现在真是廉颇老矣,除了摄影角度有时还有点意思,以及偶尔有几处笑位,整部电影真是乏善可陈。
正如其它影评说的,电影情节破碎零散,就只靠主角的经历串连起来。
可能是为了全面地表现原型人物的威水和改邪归正,同时又要在讲述真实人物的故事时为尊者讳,所以叙述既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也没有明显的坏人,很难形成有效的冲突。
而且整部电影的人物和情节非常突兀和零碎。
虽然宣传和海报突出了张晋和林家栋,可是他们的戏份少得可怜,原来以为电影里会讲兄弟情深,结果浮光掠影,根本没看到多少兄弟情义,只有主角的一个个前后不搭界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然后陌生的人物一个个出现,然后又消失无踪。
真没见过这样讲故事的。
本来聚焦几个主要人物,可以好好把一个故事一份情感讲好,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位导演老手竟然会把电影弄成这样。
演员还是演技在线的,就是编剧和导演不知道是不是在梦游,搞出这么一部裹脚布似的的电影。
谈及刘青云,形容词多到“词穷”。
影帝,演技派,好男人,港产片中流砥柱……无非职业与人品上的褒奖,隔了一圈大气层似的。
所以还是有人喜欢市民刘,随和亲切,烟火气盛。
而4月17日近距离接触,会觉得面前这位中年男人,世事泡过一轮,云淡风轻地,什么都可付诸一笑,什么都可用来一笑。
简直就是痛快!
而导演刘国昌,很多时候只是略带点羞涩的笑,有种很特别的可爱。
衬着所谓年纪,更是。
电影如何,无所谓了,特别是在几个月后,但反正,还有下一部的尝试可以期待。
愧对深情也是一种“毒” 你们第一次听到茅趸华(原名陈慎芝,化名陈华)这个名字是在什么情境之下?
刘青云:我当时在TVB,先认识了“高飞”基哥(李兆基),后来才慢慢听到茅趸华。
很早就知道有位十大杰青是吸过毒什么的,一直没机会见他。
十几年前我在拍戏,他来探其他人的班,我跟他聊过一会儿。
刘国昌:当年我在香港电台工作,拍很多年轻人吸毒的题材,他是顾问,因为当时他已经是戒毒专家,所以能提供很多资料给我们,由此认识他。
而且他认识很多人,能提供很多方便,帮你拍戏时拉关系。
很多时候拍戏都要找到他,所以跟他很熟。
他这次也提供很多意见?
刘国昌:那当然啦,有关他自己,他很紧张的(笑)。
电影有多少是真事?
生平经历改编了多少?
刘国昌:严格来说,电影里所有东西都是真的。
但是你要把人如此多姿多彩的一生浓缩到90分钟,你当然有很多东西要戏剧性处理。
哪些事迹触动你开拍《毒。
诫》?
刘国昌:因为这个人物经历那么多,从黑帮,到吸毒、戒毒,后来做了中间人,即帮黑白两道疏通一些问题。
我最感兴趣的是如何有这么大的转变。
《毒。
诫》最希望与其他相关电影表现出什么不同?
刘国昌:我的兴趣更多是在他的下半生。
但是写完剧本,大家始终对年轻人、黑帮特别有兴趣(笑),所以也会侧重他十三太保阶段的一些事迹。
《毒。
诫》中的句号是表示“毒”的经历结束了,要迈向“诫”的阶段,还是另有深意?
刘国昌:你解释得很好啊(笑)。
其实他一生不止是面对毒品的毒,还有他以黑社会身份做尽坏事的毒。
他当时欠了很多人,怎么去面对?
那电影的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救赎,即在后半生怎么去面对之前做的事情。
怎么理解“以前是古惑仔,一直在堕落,现在开始觉醒,堕落让人痛苦,但觉醒对于我来说也挺辛苦”?
刘青云:陈华堕落时,我想他应该挺快乐,因为痛苦的是身边人。
当他醒觉时,没打针时,就会觉得很痛苦,因为对不起身边所有的人。
他无法面对,只好继续打针,继续堕落。
这个循环会越来越深。
当他戒毒后,身边人就很快乐,但他就很痛苦,他要面对自己做错的每一件事。
因为戒了毒,不代表我说句对不起就可以解决,有些人你没法再见回,做错的事也救不回,所以他醒过来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你觉得哈雷(古天乐饰)的意外,对陈华的心理产生了什么影响?
刘青云:陈华觉得,世界上有些东西是避不开的。
那个(因果)循环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么小。
哈雷也跟他说过,但结果就这样被人砍死了。
黑帮世界就是这么醉生梦死,都跟你说了要小心,但是没办法小心。
所以我觉得他有些唏嘘,但他知道黑帮的世界就是这样。
三兄弟历经风雨,一同走向正道,但结局还是令人唏嘘,特别是猫仔(张晋饰),你们怎么看待这种宿命的悲剧感?
刘国昌:我觉得他们不是以悲剧心态去看这件事。
因为猫仔也说了一句,其实他是“赚回来了”。
他前半生经历了那么多坏的东西,但是下半生找回了一条路。
某种程度上,他觉得自己找到救赎,弥补回来了。
最关键是兄弟情,到最后,你除了自己之外,还能与身边人维持的这种亲情、友情,可能比任何东西都有意义。
与《五亿探长雷洛传》三部曲的时代相比,《毒。
诫》有什么不同?
刘国昌:有很大的变化。
以前的黑帮很讲情义,很讲规矩。
现在社会变迁,很多东西都不讲以前那一套,有点各自为政,都是看自己,不会看大(局)。
《毒。
诫》再现《童党》那些是非黑白未能分辨就误入歧途的少年,会有哪些不同的侧重?
刘国昌:《毒。
诫》不太侧重《童党》的阶段,虽然有讲十三太保,但还是侧重兄弟情。
开始时大家成群结党,最后虽有不同发展,但始终维系着兄弟情。
不讲“童党”如何形成,反而着重情面上的东西。
最触动你的是哪一部分?
刘国昌:我觉得还是兄弟情,尤其是这三人很有火花。
刘青云:我也很同意,就是情。
除了兄弟情,还有与江一燕的情,就是陈华欠大家的太多了,有些东西你是还不了的。
我看到陈华的手足到现在还把他当大哥,就是情很深。
刘国昌:他是很照顾他们的。
陈华与其他古惑仔最大的差别就是这点。
刘青云:陈华不是古惑仔,郑伊健(《古惑仔》系列)才是(笑)。
拍好电影也是一种“诫” 据说十年前你就表示过想演吸毒又戒毒、人生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物?
刘青云:其实就是陈慎芝咯(笑)。
很多年前知道他的事情后,一直希望去演他,不过我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别人去演。
直到两年前,刘国昌导演跟我谈起这个项目,我说好啊,拍吧。
如果不是碰到刘导,再过两年我不会再拍。
因为我觉得早十年可能适合点,现在再演,要考虑。
因为这次年纪跨度很大?
刘青云:是啊,这是很大的问题。
所以如果在这个期间,不是有这个机会拍,我是不会再去拍他的。
当时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青云:毒品这方面,我真是没什么认识,要靠他们告诉我。
毒品这几年变得很快,以前是吸白粉,打针,不是这个generation的东西。
很多我都不是很知道,要他们慢慢跟我讲解。
50岁才开始“学吸毒”(笑)。
里面也有打针场面,是导演为你设计的?
刘国昌:我们的监制(陈慎芝)是专家来的(笑)。
猫仔说自己有肺癌那段,你把陈华的悲恸与震惊用一种很慌乱无力的感觉表现出来,继而喇叭(林家栋饰)又来报喜,两种强烈情感冲击的心理状态,表演上怎么拿捏?
刘青云:我跟剧本去演而已,剧本这样写,我就这样咯(笑)。
演出是整体的,拍戏关系很重要,张晋演得很好,他真的很适合做猫仔,(刘国昌:对啊,出奇地。
)那他就是一个那样的人,家栋也是。
大家走过来,你觉得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这件事就会发生了。
如果演戏时你觉得,这个人都不知道是干嘛的,那你就死了(笑)。
就是大家那个电波很相似,所以,我相信我们三个人那天在球场,做哪一场戏都可以。
刘国昌:他们对角色认同后,其实就建立了关系,就有了化学作用在。
那六七十年代的复古造型对演戏有没有帮助?
刘青云:(笑)其实我真的从来没穿过这些衣服,除了拍戏。
会有帮助的,但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
观众可能认为,穿了六十年代的衣服,大家会投入六十年代,但其实是不会的。
哇,你看那家伙,高跟鞋(笑)!
大家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好笑而已。
服装设计上有什么参考?
刘国昌:其实不难。
六七十年代的装扮很有特色,你很容易就抓到那个形象的设计,我们的形象设计师下了很多功夫。
九龙城寨的效果也很出众,能很真实地呈现那里的底层味与阴森感。
刘国昌:城寨在电影中基本上也是一个角色,严格来说,是电影的其中一个主题。
片名可以改为《城寨出来者》,就是说他们作为十三太保在城寨里混,然后三个人通过不同的路线走出城寨,找回他们真正的人生意义。
特效上的难点在哪里?
刘国昌:香港毕竟变迁得太多,我们尽量找实景,部分实景仍然会有六七十年代的味道,但背景里,远处楼上那些空调已经全部不同了。
虽然有很多后期的东西要抹掉或加工,但城寨是搭起来的实景。
刘青云:这一代变得好厉害,整个九龙城都不同了。
我自己是没去过城寨的。
怎么敢进去啊?
刘国昌:我们也是因为拍戏才有机会进去(笑),平时是不会的。
所以这就要有陈华来帮(笑),不是他带着,我们进去感觉很不安全。
“烂仔架”通常是没有章法的,在动作设计上要怎么处理?
刘国昌:全是武指(处理),跟他讲了方向,就是我们要有拳脚的东西,陈华只有三招,就要还原他这三招(笑)。
这次动作戏有没什么难度?
刘青云:都OK。
但就像导演所说,打这些“烂仔架”是比较困难的,又不要有招式,又希望打出来好看点,拿中间的平衡不容易。
打架时临阵磨刀那一段很有喜剧效果,当时是怎么想到的?
刘国昌:那是真事来的(笑)。
刘青云:把这些刀收起来,笨手笨脚的,其实现实生活是有的(笑),这都是他们当年做黑帮的亲身经验。
还会继续挑战动作片吗?
刘青云:我现在在拍一部科幻动作片(《明日战纪》),打到抽筋(笑)。
有亲身打,也有特效打,因为很科幻,有许多CG、特效,很多我没怎么见过的东西。
我都没怎么见过,你想想多厉害(笑)。
但不会那么快上映,后期工作差不多有一两年。
这部电影也是跟古仔合作的,你们已经合作了很多次。
刘青云:其实我与古仔不是很熟的,大家总是以为我们很熟。
真是的,我们只是拍戏而已(笑),拍戏也很少说话的。
我们平时也不会见面,我不会约他上街的,又不熟,出去干嘛?
有位黑漆漆的人在(笑)。
你说过把他们四位大忙人凑一起很艰难,是怎么找到这四位好演员来参演呢?
刘国昌:有银都机构(笑)。
角色和剧本很关键,大家都希望拍一部有点分量的港片。
继《我要成名》后,二位再度合作,有什么新火花或新期待吗?
刘青云:上次很文艺片,也很好玩,有时候觉得挺离谱的(笑)。
我觉得这次是与导演的另一个尝试。
黑帮电影拍过很多次,我们再拍,是因为很长时间没这种电影,而且能有一个更真实的角度,即不是英雄,而是一路走一路找刀那种。
刘国昌:是好玩的(笑)。
那是与电影有关,带有一点轻喜剧的。
这次会是比较写实的,会讲男人、讲兄弟、讲黑帮。
题材很不同,就试一下。
这次确实很多男人戏,女性角色主要由江一燕承担。
互扇耳光的戏份辛不辛苦?
刘青云:辛苦啊。
我跟你说,我怕啊,我真的怕(笑)。
她打我我不怕,我怕我打她那一下。
一个毒贩毒瘾起来,为了拿钱去买毒品,什么都做得出,那要去打她,是一定会动手的,但我的手板那么大,她的脸那么小(笑)。
我跟她说,江一燕我真的会打你一巴哦(扮冷漠脸),我真的会打你(扮冷漠脸),不是,我真的正式会打你一巴掌(扮冷漠脸)。
就是她的反应告诉我,你打我啊,你打我以后就不跟你拍戏,你有种就打我啊(笑)。
你们已经是第三次演情侣档了吧?
刘青云:其实不是完整的情侣档。
第一次(《消失的子弹》)罗志良导演找她来演,这个角色很难做的,而且篇幅小,导演早就找她聊,我们一场戏就拍了一天,因为要排很多次。
其实对她很不公平,就一场戏,没头没尾的。
拍第二部(《消失的凶手》)时就把故事发展下去。
之前有缘无分,这次圆了起来。
这是事实来的吧?
刘国昌:陈华怎么会只有一个女人呢(笑)?
我们是把几个女人的身份糅合成一个,但他曾经对她不起,逼她为娼,后来分了手,再重遇,这条线是真的。
分手再重逢之间也有15年了。
刘青云:所以真的可以拍50集(笑)。
(原载于《看电影》杂志,摄影许舒婷)
演技很好。但是你不觉得结局过于梦幻了吗,他们怎么戒掉的毒瘾?嚯,结果还比一直循规蹈矩的普通人活的更光鲜了,我不信好吗
刘青云+古天乐,你值得期待
人物传记,伴随着年代变迁,从年少轻狂的古惑仔到堕落无望的滥毒仔到戒毒所的隐形大哥到终于找回爱情的江湖再见。刘青云不用说,江一燕演的也不错。前面的情节,节奏都还成,结尾部分太拖拉,时间线也有点乱,一会XX年,一会XX岁……刚不到4星吧
这叙事和剪辑什么水平?出现了一万个“19xx年” “几年后”和黑屏
题材挺好,但是剧本有bug
香港电影,再见
情怀,一群老戏骨在演绎香港故事,好片。PS:最后刘青云在警察学校演讲时,两面旗帜,有一面旗上只有皇冠,是什么旗。
即便有刘青云、林家栋、张晋、古天乐这样的超强阵容,它仍然只是一副反毒品反黑社会的公益电视电影成色,类似的作品实在毫无任何美感可言,只有干枯的故事和程式化的人物。导演刘国昌当年的《五亿探长雷洛传》是很有娱乐性的犯罪传记片,《毒。诫》表现得平庸而说教,过于想让观众当好人。
7.5有的 港片这几年真喜欢怀旧
还行。
一般。女主是败笔。故事也太松散了。九龙城寨不错。好题材拍烂了。
太水。不想多说
有点伤感
其中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堪称经典,江一燕,林家栋,张晋,古天乐,反而是刘青云表现相对而言欠佳。可惜的是这么好的一群明星,导演愣是煮成了一锅大锅饭,只能证明自己的功力欠佳。另外说一句,江一燕真的是太美太美了,整个大陆女演员中无出其右!
又是一部超长的禁毒广告,不是加个点就能成为杜琪峰。
[BDISO+PAR][毒·诫 Dealer Healer 2017][港版原盘 国粤双语 中英文字幕][TTG][22.94GB],100分钟17秒
其实故事题材还可以,就是觉得没拍好。尤其是中后段,都不太看的下去。印象比较深刻的场景,猫仔和陈华在球场旁边聊天,猫仔说自己得了癌症,他让陈华挺住,因为老大一直是自己的支柱。然后两个人坐在那,纵使有千万语,都沉默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努力压制着哀伤和感慨,却隐忍着不爆发出来,给我的感觉很真实,是我认为的中年人面对生离死别会有的状态。我觉得刘青云和张晋都贡献出了不错的表演。
加一星给演员阵容。但是老大一言不合就汇报工作不能忍。
7.0 节奏叙事都很乱
有态度,其实偶尔受受教也没什么不好!可惜喷子们已无脑、朽木不可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