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
1.题目叫黛玉传,所以我的要求就比新红宽松些。
2.书上的细节上有些地方注意到了,有些地方没注意到。
但是情节删太多了,基本跟题目一样围绕黛玉来的。
3.服装说不上很山寨吧,比新红强些,虽然也是大袖衫大袖衫大袖衫的不过貌似没什么蕾丝。
但是房间里为什么那么多蕾丝!!!
4.配乐还可以,但是为什么无时无刻都在播放啊!!!
我的耳朵需要清静一下!!!
葬花吟太烂了!
虽然比新红的强一点点啦……5.马天宇呆气憨气有,但是灵气没有。
演落魄的宝玉比较像。
6.闵小姐为什么一滴眼泪都挤不出来!!!!!!!!!!!
长得也不够美。
不过不全是她的过错,化妆师可以拉去枪毙五分钟了。
黛玉的眉毛画得比宝玉都粗!!
这还是颦儿吗?!
脸也那么黑!!
多上点粉不会死的!!!!!!!
还有拜托不要用黏黏糊糊的粉色唇蜜了!!!
还我红色口红啊!!!!!!!!!!!!
7.凤姐演得还不错,虽然基本上都是模仿邓婕来的……好吧我把87版翻出来对比了一下发现还是差远了……老太太也还不错。
8.诗词删了80%!!!
别把观众当傻瓜行不!!
9.贾芸是吕子乔演得,看见他就想笑,入不了戏。
10.探春是安陵容演得,看见她就觉得小家子气,不像探春一样有气场。
11.化妆师你敢化得更丑点不!!!!!!
其实古典美女很简单!
皮肤白!
两颊粉红!
嘴唇鲜红(不要粉色肉色唇蜜!!!!!!!!!!!!!!!!!!!!!!!!!!!!!!!!!!!!!!!!!!!!!!!!!!!!!!!!!!!!!!!!!!!!!!!!!!!!!!!!!!!!!!!!!!!!!!!!!!!!!!!!!!!!!!!!!!!!!!!!!!!!!!
)唇形玲珑(口红不要把嘴唇填满)眉毛细长(黛玉传的眉毛那是肥蜈蚣好不好!!!!!!
)发髻对应身份(贵妇华髻;小姐要玲珑发髻+小辫子,切不可披发!!!!
披发的那是蛮族!!!
妇人头发要全部盘起来,不能有刘海!!!
)12.宝钗端庄有余灵动不足,演员台词功力太差。
真心觉得不错,演员都恰到好处的与人物相符,让人看了不觉得暗赞道就是她(除了晴雯,这么重要的人物,怎么选的没有黛玉一点影子,不过演技是不错的),都说宝玉演的不好,我倒觉得是所有版本最好的无论是外貌还是人物塑造都是最贴切原著的,说不好的多半是没看过原著吧?
可能资金的原因没有新版排场大,可是除此之外都远胜新版了,说这版本妆怎样怎样,可是新版雷人油腻的京戏头就好了?
我倒是觉得黛玉传的清新唯美更贴切原著的用意。
而且老版毕竟有拍摄年代的局限,妆和服装的都有些旧了,这版弥补了很多。
这版本演员的演技都很不错,最喜欢的就是査抄大观园那集了,我认为超过老版的了。
再说一下配乐吧,真的很喜欢这版的配乐,古香古色,恰到好处,和老版的比也不逊色。
故事内容也忠于原著,就这点也好过新版了。
没上某台也成为攻击的原因,我倒是想问某台就是权威?
就是判定好坏的判官?
我也是呵呵了。。
这版本续尾比87版还好。
更别提10版了。
唯一不好的是宝钗。
说真的,宝钗虽是心计现实,但好歹高雅,对林黛玉也真心似如亲妹。
岂会不知若和宝石完婚,黛玉必死无疑。
何况是骗婚宝玉。
宝钗真不置于如此。
诗院那会,宝钗那首菊就知她的高雅。
宝钗(蘅芜君) 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哭死]还我宝钗来。
那些说宝钗能持家的,说黛玉身子不好的真是得多读几回原著。
古代的背景本是三妻四妾,谁说正室就得持家??
难不成大太太持家了,那凤姐和探春乍就持家了??
高鹗真是狗尾续貂。
宝钗和黛玉的判词是一样的,曹雪芹早就定好了同样的结局了。
这些天,一直在看《黛玉传》,马天宇版的。
这是继《士兵突击》《戈壁母亲》之后,这几年来,唯一一部让我在短时间之内在网上从第一集看到最后一集的电视剧。
我只能说,不是所谓的剧情精彩吸引着我,仅仅是因为它与红楼相关。
只是如此说,又不全面。
毕竟,与红楼相关的李少红版的新红楼,我确确实实地没有看完,浮光掠影地挑了几个重头戏去看了,然后便是毫无兴致一集不落地去看了。
我想,至少,《黛玉传》是美的。
虽然这种美太多的只是相对于新红楼而言。
同87版红楼相比,《黛玉传》最突出的优势仅仅在于,两点:第一,画面因了如今的科技水平,而处理得更加美感,而这种美感,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我对红楼梦美化的期待,弥补了87红楼因科技水平而无法呈现给我们的,至少太虚幻境。
第二,就是在后半部分,特别是最后结局的处理上,比起87版红楼,更合适一些。
《黛玉传》比起87版的红楼,更合适一些。
比如王熙凤的结局,《黛玉传》里完全迎合着曹雪芹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而87版的红楼里,凤姐并没有被休回金陵,而是同样地被关在庙里,而最后死去。
虽然那个被两个狱卒在雪地里拉着的镜头很悲惨,印象很深,但每每看到这部分,都感觉是篡改了曹雪芹的本意,有些遗憾。
还有,就是对宝玉最后被放的原因上,我感觉《黛玉传》里,因了妙玉的缘故,这个桥段设置得很有创意;进而使妙玉的“身陷泥淖”的结局显得更突出,也使宝玉被特殊优待而更有说服力。
其他的,就不及87红楼的经典性了。
《黛玉传》里最大的败笔,就是马天宇。
在此之前,是知道这个孩子的。
但并不是十分了解。
只知道如今有很多孩子很偶像他。
只是很遗憾,《黛玉传》里马天宇,虽然让《黛玉传》吸引了一部分眼球,功不可没。
但也正因为他饰演的宝玉,而使得这部《黛玉传》很可能成为大浪淘汰里的那个过眼云烟,而无法成为多年之后的经典。
从扮相上来看,马天宇确实比于小彤版的宝玉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干净而无害。
也不失风流公子的那种风流与宝贵气息。
甚至比起87版的欧阳版的宝玉来说,马天宇甚至在宝玉的“痴”与“呆”方面,比欧阳似乎表达得更充分与突出。
但是,整体上相比,我只能说:马天宇的演技实在是太差劲!
“痴”是痴了,“呆”是呆了,但似乎永远就那副略带麻木的神情。
眼睛几乎不会说话,太空洞。
太多的情绪,马天宇几乎全部用一个动作来诠释,那就是——若有所思的低头。
那么好的剧情设置,观众的感觉都已经到那个点上了,可是演员的表演却分明游离在状态之外,或者根本不知所“云”。
真让人起急。
而马天宇版的宝玉笑与哭的时候,我只能说,太过于偶像剧,根本无法沉淀。
另外,再说说,《黛玉传》这部电视剧。
我想说的是,这分明仅仅只是打着黛玉的幌子,来重拍《红楼梦》罢了。
或许,是因为李少红的《新红楼》的宣传太过攻势吧,《黛玉传》同期出品,无法同样以《新红楼》的卖点来与之抗衡,最后取了《黛玉传》……分明的,这不是《黛玉传》,而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红楼梦》的翻拍。
没有看过什么西岭雪写的《黛玉传》,但看过一本明清时期的一个叫绮情的名不见经传的人写的小说《黛玉传》,如今还收藏有这本书。
分明,就是从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只抽取了黛玉的故事而演绎的。
贾府故事,只是一个背景,宝黛爱情才是《黛玉传》的主线。
黛玉死了,《黛玉传》也就结束了。
记得很清楚,这本明清版的《黛玉传》,是第一人称写的,就像黛玉自己的“日记”一般:“余生不辰,命途多舛。
奇胎堕地,即带愁来。
”不知道,电视剧《黛玉传》的创作者,可曾看过这本已经历了时光沉淀,同样经典的清人绮情所写的《黛玉传》?
我只能说,很遗憾,马天宇版的电视剧《黛玉传》,不是黛玉的传记,不是黛玉的美丽又悲惨的故事,而又是一部完整的《红楼梦》。
只不过,打了黛玉的幌子罢了。
期待有真正的《黛玉传》电视剧的诞生。
前期是有点拖沓,不过后期不错,布景很美,演员的演技和状态都有提高,有些红楼梦书中和老版的影子。
结局集众家所长,有所突破,这个结局让人比较期待,但之前的部分就没有什么惊喜了,看过很多遍书对人物对话表情情节等等比较熟悉了,也就耐不下心仔细看剧情,基本上都是拖过去看的。
很多演员的选取都挺好的,比如邓莎的宝钗、紫鹃,这两个演员是我最喜欢的,探春前期不怎么有印象,后期管家、查抄大观园那几场重戏的表现的都挺出彩的,长的也很好看。
袭人也挺好的,有那么一股柔情似水的样子,王熙凤的演员虽然看上去有点老也不是很好看,但是演技还是挺有凤姐的样子的,平儿长的有点凶了,香菱的剧照很美很惹人怜爱,但是剧中就少了那么一股子灵气,主演黛玉也是,美也算美了吧,楚楚动人也有些,整体感觉也是有弱不禁风的古典美的,只是妆容有点浓了,哭起来很假,老祖宗也很好,老戏骨演技是不用说的,很慈祥,其余王夫人之类的也不错,剧中很多微妙的态度都通过眼神、表情什么的表现出来,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宝钗和众人对宝黛二人的态度、王薛二位夫人和老祖宗之间有关宝玉婚事的冲突,很细微,有点露骨,不过还挺有那么点意思的。
其他那些小丫头的选角就太粗糙了,一众小丫鬟碧痕、坠儿、金钏、玉钏、小红等都不好看,演技也很生硬,台词都是演出来的感觉,还有迎春、惜春等都是台词很生硬,也没书中的感觉。
最后背景音乐很好听,不愧是林海作品,只不过有点用滥了。
咳咳,因为LZ大学时候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红楼,而且还是去年夏天的事儿,所以我确信我比一般囫囵吞枣的读者多了解红楼梦那么一点,而且年纪还没有老到可以把去年钻研的东西就忘得一干二净的地步。
那么,在这里,我就要发表一下对今年争先恐后向红楼梦致敬的电视剧们的评论了。
关于这么个电视剧呢,要我发表一下我的内心想法,那就是,这绝对不是红楼梦,这B绝对不是红楼梦……还好,黛玉传也并没有穿着防弹背心出来厚颜无耻地告知天下说我忠于原著,只是谦虚委婉地表达了一下借红楼梦的尸,还青春偶像剧的魂的愿望,光是这点谦逊的态度,就不知道比烧红的鬼楼梦强到哪里去了。
而且之前泻出的定妆照,除了闵妹妹吓退了百万雄师以外,其他的几个主角虽然不算形神兼备也不算是刺瞎了我们的狗眼,所以,这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就比鬼楼梦好了许多。
其实,当时大家对陈晓旭的黛玉扮相,也不是交口称赞的。
再说有了蒋黛玉珠玉在前,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被锻炼得很好了,所以相信不会对这些还算正常的扮相雷得死去活来。
马天宇虽然面部棱角此起彼伏,和原著中的面若中秋之月有很大差距,好歹还长得颇有几分姿色,看起来也不算难过。
再说,女配角里面还有几个不错的美人儿,尤其是紫鹃,看上去很顺眼,因此,就给个合格吧。
如果剧组能好好地让闵妹妹洗个脸的话,我相信得分还会有所提高的。
其实LZ最赞赏黛玉传的地方,还是它的编剧敢于大胆改动原著,塑造出一个让观众耳目一新的故事,这可比什么忠实原著好得多了。
87版的红楼梦最让人激赏的地方,就在于对后四十回的大胆改动,不管是批评还是赞赏,但是绝对让观众得到了不一样的震撼。
说实话,像要拍出符合所有观众幻想的红楼梦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为什么不能给观众一些满足YY的情节呢?
现在LZ只看了前三集,不知道后续情节会如何发展,但是关于秦可卿的那一段可是非常期待的,基本上有把刘心武YY的情节全盘搬上荧幕的倾向,虽然很山寨,可是看得人很欢乐。
红楼梦无穷的魅力就在于原著里面N多欲言又止的情节,带给读者无穷的遐想。
这本来就是一部冲着商业成绩来的偶像剧,为什么不在满足观众的这一窥秘心理上下功夫呢,我期待着最后编剧能让宝玉和湘云像周汝昌先生说的那样结合成为对贫贱夫妻,还有妙玉舍身救宝玉神马的YY情节也最好给我搬上来,那样,我们观众可真的就是太欢乐了。
还有很多细节,尤其是第一集王夫人初见黛玉那些刀子一样的眼神,都让人非常期待,感觉这就是一出发生在大观园里的宫心女孩(宫心计+ GG)的故事呀……其实,这剧要是放在鬼楼梦之前播出的话,绝对会被齐飞的板砖砸得头破血流,可是,在大家经历了雷阵雨,鬼楼梦等等的天雷攻心以后,心态已经非常好了。
正常,我们是不奢望的,欢乐,就是我们能指望国产电视剧能带给我们的唯一东西了。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简直为黛玉传铺平了通向美好未来的光辉大道。
就好像有人说得,你永远不需要神一样的队友,你只需要猪一样的对手。
前几天在优酷的主页上看到这部11年前的老剧,豆瓣评分不高,评论里各种吐槽,但对于红迷的我来说,却是如获至宝。
这部剧把原著的精髓传递得特别好,以至于可以让我忽略剧中一切的不足。
每段经典段落,都能引发强烈的感受和心灵共鸣。
编剧非常用心,整部剧去繁从简,却又在核心人物和关键节点上增补了细节,使得故事通顺完整,比87版更流畅。
尤其是结尾处,彰显了创作者们对《红楼梦》深刻的理解。
很多环节丝丝入扣,既让人为“万艳同悲,千红一哭”唏嘘不已,又顿悟因缘际会、世事无常,万般皆空。
演员们则完全从性格入手塑造人物,即便很多人吐槽黛玉过于圆润,宝玉太娘,宝钗太瘦,都无法让我出戏。
几位主要演员,都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核心,让你身不由己就进入了剧中人的精神世界。
宝黛的爱情,大约是最能让我动容的爱情,关乎宿命和灵魂共鸣。
红楼梦描述的是滚滚红尘中的情爱,但传递的是看破红尘、了然世事的通透。
今年是2022年,我竟然晚了11年才发现这部好剧,向创作团队致敬。
虽然去年无意间了解了《黛玉传》,但是我已经看了好几遍,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我希望《黛玉传》能上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部剧,喜爱这部剧,诚意之作,可惜没红。
演职人员为这部剧付出了许多心血,虽然不能说是完美之作,但小成本制作,也很不错了。
编剧对红楼有独特的研究,他没有照搬原著,而是博采红学家的研究成果,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最后5集上。
最后5集,我看着看着就直掉眼泪,演员们的表演是如此真实,不做作。
能认识才女闵春晓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特别是她对黛玉梦的付出真的让人敬佩,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我相信我以后会常看《黛玉传》的,支持《黛玉传》!
专门用了几天的闲暇时间,我看完了这部由名著《红楼梦》改编的连续剧《黛玉传》。
黛玉传的低调播出是在网上开始的,我想这与前段时间热播的新版《红楼梦》的曲高和寡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新版《红楼梦》的失败,连上帝也看见了。
快进,画外音旁白,鬼魅般吓人的音乐。
演员有形无神,有的连形也不具备,不在现场的表演,仿佛是一场例行走秀,华丽的道具,唯美的服饰,一场煞有介事的重拍。
《红楼梦》就这样被重拍了一回。
神韵皆失,徒留一场喧闹。
——摘自【新版《红楼梦》:集体下的蛋】虽然是小成本制作,但是初看《黛玉传》,我就被该剧清新的风格所吸引了,随着剧情的深入,各种人物在自己眼中也逐个对号入座,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林妹妹,这一点是众口难调的,但是《黛玉传》中的每一个人物我觉得还是最接近于原著的。
闵春晓所扮演的林黛玉,略圆的脸上有一对酒窝儿,笑起来的时候,显得林黛玉清纯可爱,减少了她的那些小性子和刻薄,增添了她的聪敏伶俐之气。
马天宇所扮演的贾宝玉,身上自有一种富贵之气,懵懂和痴傻的性情自然天成,邓莎饰演的宝钗,聪慧端庄也是与生俱来的。
王子瑜版的王凤姐比87版邓婕的演绎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丫头袭人更是清新脱俗,端庄秀丽。
紫鹃水灵灵的眼睛里透出她的聪颖伶俐,纯情善良。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尤氏,李纨等每一个都演的非常到位,《黛玉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让观众很容易接受的片子。
不能不提的就是剧中的音乐,如果相比新版《红楼梦》背景音乐的刁钻古怪,阴森恐怖的话,那么《黛玉传》的配乐就成了天籁之音了。
我在网上搜索得知《黛玉传》的作曲人是著名作曲家林海, 这首名为《琵琶吟》的纯音乐,贯穿始终,绵远悠长,让你的心情总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起起落落,让人觉得好像就在剧中,又好像身处梦境,亦真亦幻,既不是伤感失落,也不是欢畅淋漓。
《黛玉传》还大量融入了脂砚斋的批语和红学家的说法,将残缺的情节重新织补。
黛玉初进贾府,老太太提到了黛玉之母贾敏时,镜头给了王夫人一个特写,王夫人显得坐立不安。
爱好红学的观众会明白,这是出自近年来红学界一个盛行的说法———“王夫人与未出阁时的贾敏有嫌隙”。
另外,《黛玉传》还将脂批里一些暗示和原著中一些隐晦的内容都翻了出来,比如秦氏和贾珍的私情、秦氏的身世等;还有刘心武曾经分析过的赵姨娘、王夫人和贾政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宝钗温顺大度的表面下复杂的内心以及与黛玉暗地里较真的细节,也在剧中得以体现。
——【转】《黛玉传》的结局摒弃了高鹗续书的情节。
林妹妹香消玉殒,贾母寿终正寝,王熙凤被休投河,贾府被抄,贾赦,贾政,贾珍,贾琏发配边疆,妙玉舍身搭救宝玉,刘姥姥变卖家产赎巧姐,李纨被赦后冷漠无情只顾自保,袭人嫁给蒋玉菡。
这样的结局恐怕是最接近曹雪芹本意的,我想也是大家最为认可的。
其实在这个狂躁的年代,对任何试图演绎红楼梦的贪浊妄念本已是视若惘然。
以为守住一部书,再加上87年那庄周梦蝶般的诠释,此生再无奢妄乞得更多。
对《黛玉传》的知晓实在是偶然。
记得06年新红楼极尽繁华之能事,想必最初多少红楼痴人祈愿为之赴汤蹈火。
在那时,只记住了两个人:闽与丹。
林妹妹毕竟不只是美人而已,岂会芸芸之中常可得?!
然而我们需要的只是大众传媒上的普及性又不失神韵的表现,其二人远可胜任。
在刚得知《黛》找到了闵春晓,心中顿觉豁然开朗。
我们不可能把世界上的每个女孩子都量化评估一番,找到那个隐在人间的林妹妹;闽的出现,是其与林最完满的善缘。
她没有惊人的美貌,却让人在看到她时禁不住把她与林联系在一起。
对,她有着那种通身的气质,无论是外现的还是内里的熏修。
她绝不是完美的,甚至不是很美的。
但她在因缘齐备的和合之中,让我认定她即是此时的林妹妹,完美的林妹妹。
马天宇我之前从未听说,但在看到他的外形后,我即认定他有着宝玉的情怀。
如果说欧阳宝玉演绎了一个痴字,那么这个宝玉即可概之为一个真字。
也许马在之前并没有过对红楼的长久眷念,以致他的表现不仅在技术上生硬而拘谨,在韵味上也实嫌木纳单调。
但他有着天生的宝玉思韵--天真烂漫,博爱怜悯,脂粉软弱,超然沉静--这已足够。
牵起绢帕的一霎那,宝黛圆满矣。
这次演绎即使有着再多的缺陷,个中的新雅已经使其未枉此行了。
这种诠释相信大家都会心中一颤,然后心领神会地嫣然一笑。
执子之手,即使有着绢帕的距离,释然了几百年来多少人的哀怨痛惜。
这是宝黛的涅槃。
相濡以沫,不如相望于江湖。
绛珠愿已满,神瑛心已受,自此此劫圆满矣。
感谢《黛玉传》带给我的美与完满感的享受。
好囧。。。太穷酸了...
很认真,而且从某些地方上看,极大的丰满了原著因为单线叙事没能写出来的背后的细节。比如王夫人,作者笔下的王夫人是天真烂漫的直截了当的人,而教科书中的王夫人虚伪阴险,这电视剧在这两项中做了调和,演员虽然都没有87的漂亮,但是能看出来是尽心尽力在演戏的。不像新红楼都像是在看戏。细腻妥帖
其实还不差啊,人家本来就是一言情电视剧
服化道都挺简陋的,演员大多数时候演的一般,有的片段还挺贴的。
这版也挺好,瑕不掩瑜
闵春晓和邓莎,红楼梦中人……
这个宝玉太丧气了
马宝玉还是可以的,宝黛之间不比现在古偶剧甜十倍?
我觉得很好看,尤其是21集宝玉替黛玉喝酒的片段,每次看到就想哭。背景音乐对话代词都很喜欢
和87版配合着看更佳。虽然演技有的不成熟,比如林黛玉,但是大部分都很好,比如王熙凤,贾母。尤其是看得出导演很用心,没有糊弄观众
闵春晓好看,有点婴儿肥,但是她把黛玉的那种书卷气演出来了
分数很低 但相比鬼楼梦要好很多。。至少马天宇还耐看,林妹妹演的也不错
果然是台湾化妆团队,所有人都没有辨识度又小家子气。配音也太干瘪了🙃邓莎全程一个表情知道自己在演什么吗?
看之前是很期待这部剧的,觉得宝黛的外形很符合我想象中的样子,但是看了以后很失望,演技太拉跨了。而且整部剧都透露着一股小家子气,完全没有四大家族那种贵气,就是一宅斗小言剧。黛玉:全剧一直肿着的脸和浓浓的烟熏眼妆,哪有林妹妹的样子?宝玉:宝玉是娇气,而不是娘娘腔,总是刻意憋着嘴挤出微笑唇,看着都替他累得慌。宝钗:漂亮是够漂亮的,但宝姐姐要是剧里那女二心机婊的样,又怎么可能在书里得到全府上下的夸赞?王夫人、薛姨妈:这两是直接把自己当反派恶婆婆演了。袭人、晴雯:小言剧里俗套的按戏份安排颜值,老实的袭人一脸狐媚样,妖艳的晴雯又是个傻大姐的长相。不过,戏份不多的香菱、元春倒是靠美貌撑起了角色,特别是香菱,很有小家碧玉那种精致的美。
已阅
剧组颜值很高啊,而且选角很好,演的也不错。看到十二集,实在受不了每一集都有林黛玉和贾宝玉怄气,然后贾宝玉去哄她的桥段了!
87红楼梦>黛玉传>李少红红楼
这一版的黛玉,一点儿少女感都没有……还有点儿风尘气,看得我难受死了。
看到18集。算不清我看睡过去多少次了,放弃
有些演员还可以的。要是准备更充分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