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二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性”和“暴力”,仿佛这三个词语若是分家便句不成句,当然,单凭这三点就可以轻易拽住匆忙走过的路人驻足。
而电影所代表的艺术创作亦随着票房之战充满了非赢即输的铜臭味,是否不再会有单纯为了给人造梦而存在的电影?
但要非说是暴利诱惑和审查制度阻碍了惊悚电影前进的道路,也未免太过武断。
至少在文艺和商业看似势不两立的拉扯中,《笔仙》是个例外。
《笔仙》用一种还算真诚的方式讲诉了一个极为简单的故事,其中充斥了大量爱和恨的描述,碍于审查制度,故事性较弱,正因为没有错综复杂的故事,所以也没有逻辑方面的硬伤,除去亦南一角色的草草结尾有点意外以外,其他都尚且流畅。
当然,亦南一角色也可能是全片的彩蛋所在,稍后再做猜想。
安兵基导演在韩国的几部惊悚电影都有着不错的票房纪录,他对于惊悚电影的节奏控制和氛围营造都驾轻就熟,相较于国内其他充斥着裸露胴体和廉价血浆的惊悚片,《笔仙》在专心吓人和讲好故事上表现出了些许诚意,娓娓道来了一个单身母亲面对无法把控的生活表现出的惶恐和无措,并无唐突加入男女主角的激情床戏用以在喧嚷情感上的故作高深。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小艾在给儿子讲诉睡前故事的时候,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烘托影片氛围上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空洞无神的动画小女孩搭配梅婷(微博)飘忽不定的画外音,令这个幻想中故事的惊悚感扩散开来。
黑白动画的单一色调与影片古宅的朦胧感微妙的契合在一起,全无跳戏感。
当然,将动画技术娴熟的运用到电影语言上的表达方式在大量电影中并不少见,但在惊悚片领域的这一尝试,让此类型片日后在尺度拿捏的坚持和妥协上多了一种可行性。
一如前文所言,基于国情《笔仙》的故事性较薄弱,大篇幅的惊悚营造亦无让逻辑出问题,唯有亦南的人物命运在故事的烘托下显得雷声大雨点小。
亦南一角在全片中代表的是阳光面,用小艾的话说:“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亦南的角色也的确承担了全片的唯一性,他在片中淡定冷静的状态和小艾的歇斯底里形成鲜明对比。
当画面和音效因惊悚的灵异事件越发陷入癫狂时,亦南在镜头前的一个短暂闪现便能立刻缓解这紧张的情绪,逐渐恢复明亮的灯光和缓慢的配乐节奏也随亦男出来进去,本以为如此设计自然有他存在的必然性,但亦南的毫无交代的结局还真透着点草率。
若以安兵基导演的以往作品做参考,他应该不会出现如此浅显的纰漏。
故事的开始是亦南无意将小艾带回她幼时备受折磨的家,并让她有机会恢复记忆并完成对母亲的宽恕对自己的救赎,无巧不成书都成全不了这种假设,但换一种思维,这亦可能是导演早早就埋下的伏笔。
在影片结尾处,当小艾恢复常态道处全片真谛时,导演着重的用镜头强调了小艾书桌上的相框,相框中有小艾年幼时的自己、母亲、儿子和丈夫,却惟独没有亦南的照片。
如果做一种大胆猜想,便能轻易解释着首尾的不合理处:亦南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他完全是小艾幻想出来的人,既然在影片的最后小艾已经完成了自我救赎,亦南这个幻想出来的角色就应该烟消云散。
梳理如下,小艾的应激源应该就是偶闻前夫的出狱的消息,极具恐惧下,分裂出来的人格潜意识带领自己回到了第一个称之为家的地方,并幻想出一个拥有明媚笑容温暖的暧昧好友,小艾身为一个幼年和成年都被自己至亲伤害过的人,内心急缺的便是扑面而来的温暖,没有,就幻想出一个。
所以亦南便有了那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能力,每每小艾陷入恐惧时,一声叫喊,亦南便出现。
就冲这速度,除了思维还真找不到其他交通方式。
说到《笔仙》的最大不同之处,便是它全部由韩国班底制作,在天天倡导着让“国人重拾对电影的信心”的口号下,这么将票房完胜归功于他人也有谦虚过度的嫌疑,至少这次我们的演员在表演上亦可圈可点。
梅婷这一角色小艾因精神病而分裂出的两种迥然不同人格在梅婷的演绎下颇为生动,一个暴力冷漠,另一个柔弱无助,两者唯一的共性就是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和面部因恐怖而扭曲的夸张表情,情绪激动时近乎癫狂的小艾能够让你在瞬间忘记这个女人竟是梅婷。
话说回来,一部惊悚电影里如一味的沸点燃烧,精彩很快就会蒸发殆尽,聪明的做法是适当的加点冷却剂,张弛有度的刺激观众的感官,才能让惊悚的效果细水长流。
《笔仙》看似摸透了这点,从镜头语言、场景设置,再到配乐节奏、灯光效果上不断为别墅的恐惧加温时,郭京飞的角色犹如冷却剂般在即将破表的高温里娴熟的投入了一丝凉意。
如果说梅婷负责了《笔仙》里的“张”,那么郭京飞这个“弛”也拿捏的够稳。
《笔仙》全片充斥着被遗弃的窒息感,小艾毫无安全感的孤苦童年,那些被强行喂食的糖果所带来的似曾相识,让局外者阵阵心悸的同时,也不禁怀疑,这看似唾手可得的温暖倒成了刺痛冷漠灵魂的硬壳,血淋淋,赤裸裸。
当然,既然是电影,它还是留了空间给刻薄影迷们用来吐槽:那来无影去无踪的肮脏布娃娃,翻着白眼事不关己的小女孩,始终虚掩的旧衣柜和那座装修风格实在坑爹的大别墅……
如果你想要挣大钱,最常见的做法是拍震撼的片子。
如果你想要拿大奖,可以试试看拍细腻严谨的片子。
如果你想要上头条,就要拍前卫富有争议的片子,准能把你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如果你是个屌丝电影人又渴望逆袭,那就别多想了,拍吓人的片子去吧。
作为屌丝电影人逆袭的首选,投资少见效快的吓人的片子,一直是电影里的一朵奇葩。
吓人的片子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惊悚片,一类是恐怖片,二者的区别大致在于影迷智商的高低,前者需要调动大量的感官与脑细胞,拼凑线索猜测结局。
后者需要屏蔽大量的感官并且停止逻辑思考,才能在旁人吓得屁滚尿流的时候轻轻吐出一句“切!
这有什么好怕的!
”这两者的诀窍大概在于,前者的逻辑性重要,可以当小说看。
后者的节奏感重要,可以当游戏玩。
最近有一部叫《笔仙》的片子,就是一部屌丝片子。
有个爱看恐怖片的朋友,下午闲着没事把我拉过去了。
片子的导演,是指导过韩版《笔仙》的导演,据说因为原版《笔仙》震惊亚洲的安兵基,反正我没听说过,演员除了梅婷,也是一个都没见过,只是出品人里,韩三平的名字让我楞了一愣——没想到韩三平还真是大小通吃,什么也都要把名字放上去。
片子吓人的元素,就是莫名其妙震一下音效,冷不防出来一张鬼脸,看着还算吓人。
故事前半部分梗概为,女人为了躲避前夫,带着孩子躲进偏远的情夫家闹鬼豪宅。
但是看着看着,觉得有些眼熟……主角是个作家……带着全家来到一所偏远的奇怪房子……作家没有创作灵感,到了这里开始写奇奇怪怪的东西……小孩能感知鬼大人却无法感知……看着看着我开始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直到他们跑到外面的树林里,我才反应过来——这是尼玛《闪灵》啊!
笔仙你妹夫啊笔仙!
哪门子笔仙!
别说召唤笔仙了电影里连支笔都没出现!
叫你妹的笔仙啊!
去你妈了个笔的啊!
接下来的观影体验是一种奇妙的快感,在这部名叫《笔仙》的片子里,我乐此不疲地寻找《闪灵》的元素,直到主角找到鬼,和她对话,同意留下来陪伴鬼的时候,我简直要高潮了,这是赤裸裸的《闪灵》啊!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快感?
这是去工地对面的洗头房里随便找了一个,干着干着发现尼玛长得像苍井空啊!
越干越像,脸像胸像屁股像……但是,随着谜底一步步揭开,原来一切的鬼怪都是女主角自己精神分裂YY出来的,这所房子是女主角小时候所住,看到的小鬼是小时候的自己,大鬼是当初自杀的妈妈。
失踪的儿子也是被自己的另一个人格藏起来的……我只见女主角亲手把儿子裹成了粽子,塞进旅行包,藏进柜子里。
靠着柜子深吸一口气,忽然触电了一般,紧接着惊恐地瞪大眼睛问:“儿子呢!
”打开柜子看了一遍,对于亲手塞进去的箱子视而不见,关上柜子,看着屋顶YY出一个鬼来……这败笔就像在干我的苍井空的时候,猛然间发现她有狐臭,顿时兴致全无。
而前面虽然零敲碎打但也苦心孤诣积攒的恐怖氛围,就在本该高潮的一刻早泄了,原先充满了尖叫声的电影院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人们畅快地笑着,仿佛在和十元店的小妹欢畅时,对方一个动作不熟练把身体拉伤了,两人略有尴尬,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我却笑不痛快,因为我面前的分明不是十元店的小妹,而是苍井空,他们全然不顾我的苍井空,畅快地笑着,而我此时此刻发现我的苍井空居然TMD有狐臭……我只能在一阵阵畅笑中,苦笑着摇摇头。
据爱看恐怖片的人说,原先的韩版是很不错的恐怖片,不然也不会想要请导演来翻拍。
但是小演员的表演生硬,导演的节奏把握失当,编剧的故事架构老套,看到开头就能猜出结尾,(或者可以看做致敬库布里克的《闪灵》),最大的硬伤在于,名叫《笔仙》的片子,居然没有一支笔出现,真是去你妈了个笔。
虽然恐怖片在影史的地位总体不高,但是从吓人的角度来看,吓人的片子也是有高低贵贱之分,三六九等的。
最高级的,惊悚片首推《闪灵》《电锯惊魂1》《精神病患者》。
恐怖片首推《咒怨》《午夜凶铃》,以及动作片化了的恐怖片《生化危机》,虽然都不为文艺小清新所齿,但是吓人功力是实实在在的,也可以被恐怖片影迷奉为恐怖片里的《教父》《阿甘正传》的。
但是国产恐怖片的实力一直差强人意,至今没有什么出色的片子。
和《笔仙》差不多档期的《青魇》也是一部小成本吓人的片,整部片子除了薛凯琪一个人都不认识,连名字也看得不知所云。
但是在豆瓣上的评分比《笔仙》高了整整一分,看电影的观众反响也好很多。
严格地说《青魇》吓人的手段比较丰富,梦境里闪现的鬼脸可以吓人,身着黑雨衣的杀手可以吓人,诡异的女朋友的突然打搅可以吓人,就是什么都不干,音效也在吓人(音效确实被很多人赞许了)……而《笔仙》一直徘徊在布娃娃吓人,小女鬼吓人,布娃娃吓人,小女鬼吓人,布娃娃……最终大女鬼出来其实是挺严肃的,因为那是妈妈,所以其实不吓人的。
而《青魇》的最后,谜底揭晓,原来男主角被人催眠,用来治疗心结,一切的一切都是男主角自己YY的,是因为小时候的看见舅舅杀人,心魔挥之不去的缘故。
这就让我很惋惜了,因为世界级的恐怖片,鬼怪什么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不论贞子、阿娘还是什么什么别的鬼怪。
为什么我天朝的鬼都是YY出来的心魔?
使得前面不断积攒起来的恐惧在最后一刻消逝,不能给人致命一击。
就像有人忽悠我,哆啦a梦的结局,是痴呆的大雄YY出了一切的一切,让我难以接受。
“你不知道么,大陆公映的片子,鬼都不能是真的。
”爱看恐怖片的朋友轻蔑的解答更像是在嘲笑我。
我挠了挠头,细细一想,的确是这样,大陆公映的片子,坏人不能逍遥法外,于是就有了《无间道》大陆独有的光明的结局。
大陆公映的片子,不能有色情画面,于是有了《泰坦尼克号》里那对3D的34D惨遭剪刀手屠戮。
大陆公映的片子,不能反映大陆的阴暗面,于是顾长卫反应艾滋病人的心血之作《魔术外传》被硬生生做成了章子怡卖肉郭富城秀演技的《最爱》。
大陆公映的片子,不能对华人乱来,于是《黑衣人3》里中餐馆大战被突兀地拿掉。
大陆公映的片子,更不能容许小国放肆,于是《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后一段戏份被减掉,因为那是中印争执的领土。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韩三平的名字会出现了!
那是我们纯洁善良的天朝人民的祥瑞辟邪呐!
只要能看到这个名字,只要片子是大陆公映,就不用担心有任何的不和谐,就连鬼神,也不敢是真的,所以不用担心,放心地看下去吧。
不会有《霸王别姬》,不会有《活着》,不会有《苏州河》,不会有《魔术外传》,国外优秀的文艺片不会引进的,国内犀利的新电影不会副职的,可谓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何况是区区鬼神呢?
对吧?
最后,我还想吐槽一句片名,内容被辟邪镇住了无妨,《笔仙》里你倒是弄支笔呀!
《青魇》你倒是让我弄清楚啥是青魇。
电影本身不说,名字都起得不知所云,《笔仙》是纯粹借着原版的名字骗钱。
不过回头看一看同样名字起得不知所云的《搜索》,故事讲得还没有某些恐怖片顺溜,还被支持国货的人认为是优秀的心血之作,回头看看陈凯歌的金字招牌,便无力吐槽了。
但是我又能说什么呢,能在大陆禁鬼的大前提下,能做到这些,便也是让我们苦中作乐,在早泄之前,能给人一些美好的幻想,屌丝恐怖片们也挺不容易了。
中国电影如今已经不缺能力,许多人都能够做出足够优秀的影片,但屌丝电影人头顶上那只威武的辟邪,却把屌丝们狠狠压在身下,抹去棱角,卸了兵刃,撒了傲气,再松开爪子扔出去。
如果你想要挣大钱,最常见的做法是拍震撼的片子。
如果你想要拿大奖,可以试试看拍细腻严谨的片子。
如果你想要上头条,就要拍前卫富有争议的片子,准能把你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如果你是个屌丝电影人又渴望逆袭,那就别多想了,拍吓人的片子去吧……但是记住!
一定要和谐,否则等你不和谐的片子被辟邪压在身下的时候,你无能为力,只能干嚎一句——我去你妈了个笔的辟邪
看了簡介.是梅湘南怕安嘉和找來躲起來的故事嗎噗(你不要太冷了.不過 看評論說國產恐怖有進步 回頭看看吧:) 其實比起看到的飄 看不到的飄才嚇人→這是沒看之前M的時候寫的然後沒過幾天,沒想到央六播了...大概是從梅婷帶小辛去別墅住,梅婷翻到一些被挖掉臉的照片開始看的,看著看著然後被亦南拍肩嚇一跳,其實這點好多恐怖片都會有的,慣用手法= =而且演小辛的小盆友演的好用力,大概是想演出詭異的感覺來,兩隻眼睛怨念的瞪著,但是用力過啦,看得我好想笑233333接著小辛從院子的草堆里扒出來一個眼神瘆人的布娃娃,臥槽...那個娃娃長的很邪門啊!誰家小孩會要啊!不要太刻意啦討厭後來晚上睡覺,小辛和那個長相邪門的布娃娃並排躺著,不明白爲什麽亦南還要錄像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哦,對,還有小辛看到自己的房間神經兮兮的用清脆的聲音說,這裡(以前?)還住個小女孩= =後來呢就是梅婷寫不出東西來,可是神奇的是,他的電腦里開始了不知道是誰在寫的連載了,小說的內容就是很套路的故事.在劇中梅婷還會時不時的回想一些前夫來找他和小辛的事情,感覺會不會有問題的其實是梅婷,小辛根本沒用哮喘,他的前夫只是察覺到梅婷有精神病才要堅持把小辛帶走.還有小辛在洗衣桶里,會不會那個時候其實已經死了,這點到讓我想到恐怖遊輪里,女豬和他的兒子就是早就死了,但還一直在輪回.(扯遠了扯回來)如果,小辛早就死了,這樣的話,我覺得還蠻值得看= =...感覺片子就很一般啦,感覺沒什麼劇情,就是神經兮兮的再講什麽還有看到筆仙,以為是那種兩個人手握著筆請筆仙的筆仙,但貌似這個筆仙指的是給梅婷寫小說的那個筆仙吧= =
首先我想说,这片子内容配不上这个片名。
牛马不相及。
笔仙是什么?
有一些传说和旧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还有,你这个海报,也很坑爹。
让人不免想起了“笔仙游戏”。
但是看完之后,别的不说,只想说:你大爷的,从头到尾,就没看到“笔仙”的影子。
首先说这个制作者,别有用心,拍了一个跟片名扯不上路的东西。
挂羊头,卖狗肉。
再说内容吧。
很多桥段,难道不像一部电影,叫《畅销书》么?
有点可取的地方,就是剧组为了省钱,一些口述交代背景的部分,用了“静态素描”,好在,画得还算诡异。
十七号晚上,济南某影院,排片量一般,应该是拿出了一个厅来放,一个半小时一场的样子,上座率挺不错的,七点多的场次在90%以上,为了一个好位子,我选了八点多的场次,上座率也在80%以上。
随着情节推进,恐怖场景开始出现,诚然,手法还是比较老套,可是想在这一点上创新也不容易不是?
不是有女孩子发出惊呼,引来大家一片善意的笑声。
本来看电影最讨厌身边的观众开小会,嘀嘀咕咕,可是这部片子的时候,大家对这个都非常宽容,应该是由于这样子大家就不太害怕了吧。
最后小女孩开始微笑时,大家都以为片子要马上结束了,准备着等最后一吓,可是效果出来时,大家都吓得“啊”了一声,包括很多小伙子。
灯光开启,大家都心有余悸地出场,开始哈哈大笑。
说起片名,豆友们都分为两派,一派愤愤不平,以为自己受了片方的欺骗,愤而打上一星的超低分;而另一派呢,则是相当释然,在片名上相当宽容,以广义的“笔仙”来理解。
抛开片名不提,这笔片子有几点是值得赞扬的:首先,是故事讲的好,国内难得有几个导演能把故事讲得连贯而且没有硬伤的,从开始的引子,到最后的真相大白,对于一些小细节的前后呼应,都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故事片的影子。
其次,演员演技好,我对梅婷这个演员相当有好感,从若干年偶尔看到她的一部《小飞侠》,她把一个活泼可爱的大眼妹妹演得是相当生动可爱,跃然荧屏,到后来《陌生人》中的一个饱受磨难的少妇,都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音效也基本及格,但恐怖音效、音量大小缺少变化,这点要加以批评。
本人并非异类 不是善于在大众一边倒的声音里冒出一记惊鸿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类人但是 这个片子 我真的没觉得有那么差当然 国产惊悚片现在因为穷途末路 所以任何与内容稍微有那么一丁点联系的东西就都能作为宣传的噱头来哗众取宠 然后看完又让人摸不着头脑 无比失望 比如此片的片名 除了剧情里女主角是作家这个身份以外 确实想不到跟笔有任何联系 而且女主角还是用电脑来写作的……其实我在电影院里也是强忍着把这个片子看完的 因为在前面一个小时的剧情里 我看不到丝毫跟《笔仙》这个名字有关的东西 看不到除了突然的音效之外与弱智的黑发遮面女人之外其他“恐怖”的东西 不免让我很失望 同时也看到了几个退场的观众 但是 当剧情发展到女主角的前夫突然前来寻找孩子 并且把他调查到的关于女主角身世的信息给另一个男主角看这个地方的时候 也就是差不多最后半个小时的剧情里 我被紧凑的情节 女主角歇斯底里的表演 和最后的感人真情给打动了 我无法不赞叹梅婷的演技是多么的炉火纯青 收放是那么自如 在恐怖片这种自己吓唬自己的形式里 尤其是此片没有任何多余的道具 几乎只能靠演员自己 她的表演丝丝入扣 把一位患有失忆与些许精神失常的“病人”的内心世界展现的淋漓尽致抱歉 现在已经过分剧透 不能在继续写下去了 我只想表达 这个片子在我看来确实没有那么差 不过要把此片套上“恐怖片”的名头也确实名不副实 最多算一个心理悬念惊悚的类型 一直很喜欢梅婷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真正的恐怖片 不管国产还是港产 能找她来出演 我觉得她实在适合这类片子 不仅把惊吓演的好 那种需要扎实演技的心理活动同样能演的好 我相信此片如果今年能参加什么影展 梅婷一定可以获奖最后 吐槽一下此片的“恐怖”模式 无论从化妆还是惊悚类型 都是典型的《午夜凶铃》式的 同样是黑发遮面女 同样是依靠小女孩儿的眼神 也同样的在最后给人一记惊吓
说实话,经历过《荒村》、《午夜凶梦》的本恐怖控,对于大天朝的恐怖片的确是兴趣寥寥,不过前日看到安兵基的国货《笔仙》预告片,着实是让我有些许的期盼,看到金棕榈20的票价,抱着大不了看喜剧的心态,直接冲着首场就去了……影片开场,不似曾看过的多数国货那般开门见山,先是十多分钟的废话,不用说,这编剧一定是中国人……(插句嘴,日本恐怖片一般片头会下定义,例如,咒怨是什么,水灵是什么;美国恐怖片,是一个在和平安宁的小镇或者一个繁华而空荡的都市;韩国的很简单,一群女的墨迹墨迹墨迹……国货一般都是刚开始的十分钟以内让人觉得好像还凑合,然后……至于另一种,就是之前的铺陈基本上木有意义……我想,这些省略号,大家应该懂的……)而后的剧情进展速度还算可以,虽然多数是抄袭的首发,但是综合起来看,对于木有看过什么恐怖片的孩纸们杀伤力肯定不止是5。
中间大段的老套路,当我看到那句熟悉的“X个月之后”时还以为电影要结束了,但是超出我意料的,又加了短短二十多秒的一幕,直接让整部电影的恐怖感+1级。
正经的影评开始了==============我是表示进入正题的分割线===============恐怖感:8导演对于恐怖桥段的把握十分到位,不得不说,安兵基对恐怖的把握真的不错,对剧情的把握很到位,虽然不得不说很多剧情略显赘余,但是对于以往的国货恐怖来说,这种程度的赘余还算勉勉强强可以接受,一幕幕的恐怖场景虽说都是以前某些影片的手法,但是的确衔接的不错叙事情节合理性:9(国货都很高,但这东西占份额太多影响整体效果)国货的叙事,总是会很强调情节之间“合理”,哪怕这种情节的叙述再多余也要叙述……这就是国货,安兵基也无法阻止的国货自带属性……表现手法:9手法高分,是因为《笔仙》基本上就是各个恐怖片的大合集……我来数一下现在我能想起来的——写作小说,是《闪灵》《尸骨袋》的手尾;玩偶、寻宝游戏+捉迷藏,是《灵异孤儿院》的手法;对鬼魂的设定,基本上都是《咒怨》的方式;糖、哮喘,这都是《鬼来电》的首创;电视,这个应该算是《午夜凶铃》的手法——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手法就是个大合集,基本上比较经典的恐怖手法都用了一遍,还好,木有重口味原创性:3基本上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很烂的大合集……虽然不得不说,它的效果还算是对得起我的电影票,但是依旧着实让我有些失望,号称”亚洲恐怖大师“的安兵基也就只能是一大抄然后勉勉强强完成一个拼凑的恐怖作品么……导演意识:7.5其实我所说的导演意识,也就是各种边边角角的方面了。
安兵基在本作中,对于灯光的把握,实在是让我万分无奈,这破灯光什么玩意!
诚然,昏暗的灯光或者干脆阴暗的场景能提升恐怖感,但是能不能把所有人都当白痴;难道做事,甚至找人的时候都不用开灯的么……更蛋疼的是,居然会有人对于买这种到处都是莫名其妙的画像的地方一点异议都木有。
我想说,再NB的恐怖片导演到了天朝,也只能被左右,这数不清多余到蛋疼的叙事,的确很影响整体的效果,把94分钟影片删删减减到80分钟左右,节奏才能算是好些吧。
演员意识:8.5两个小孩的演出还算不错,虽然依旧有些做作,但是毕竟是小孩子,能演到这种程度最起码是9.5分。
而且不得不说,梅婷此次的表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不过那个什么亦南和辛昆的表现实在是水的很……总体评价:7.5+1(国货鼓励加分)整体来看,这部电影完全可以说是国产恐怖片的最强者,虽然依旧有很多国货风格,但是已然是一次很难得的突破。
尤其是最后一幕……对于国货,能拍到这个程度,值得鼓励鼓励,要知道,之前的国货恐怖片,真的差的可以。
整部电影,抄袭痕迹太重,让我现在甚至除了最后一幕外根本想不起太多的场景,只能说着实可惜。
让我同样无奈的还有这部电影的名字,好似和笔仙半毛钱关系都没……赞一下结尾,吐一下临结尾的无趣自白我仅仅是写我自己的想法,欢迎讨论,请勿吐槽
每周二电影院半价的时候一个人蛋疼无聊 在知道这部影片影评很差很蛋疼很狗血的情况下还是选择看了这部片子其实我就是为了吐槽而去看的_(:з」∠)_我真的想不通就这样的一部片子,靠着用肛肛都能猜出来的伎俩来吓人!
突然的画面转折!
还有突然的音效!
竟然都能让我附近的人尖叫!
竟然还有人 因为觉得好卡帕而提前退场!
这群人尼玛是有多胆小啊啊 !!
故事的开头就是一个熊孩子在那里还挺会玩的,我嘞个擦!
导演!
你选角能不能选点好看点的啊!
这熊孩子也未免太不正太了吧!
一点可爱的感觉都没有啊!
我的正太魂瞬间就被伤透了啊好么!
还有那个萝莉啊!
尼玛就只会翻白眼45度默默流泪摩天轮还在转啊转啊转明媚而又忧伤的看着你啊!
而且我觉得这萝莉跟正太长的好像啊!
完全就是那个正太带着一个假发在那里演吧!
这萝莉除了是双马尾以外一点萌点都没啊!
剧情也是没看多久我就猜到结尾了啊!
国产果然是一点真鬼都没有啊!
不是精分就是人吓人啊!
最近这段时间国产还意外的恐怖片泛滥!
是觉得恐怖片票房收益会很高么!
而且最近的这几部投资还都很低!
票房收益竟然还不差啊!
我去看的时候上座率起码七八成有多啊!
还有啊!
我总觉得小艾是当了高富帅的小三一类的存在!
带她到郊外别墅的时候,一股金屋藏娇的感觉扑面而来!
一句 我现在的朋友只有你了。
然后相视暧昧一笑!
含义不言而喻啊!
而且高富帅还很明显和小艾前夫认识啊!
估计肯定还是好友一样的存在吧!
这尼玛其实是三角恋啊!
导演含辛茹苦没明说的剧情你们看出来了么!
还有想吐槽的地方就是,熊孩子睡觉前叫小艾给他讲个故事。
熊孩子很安静的就在旁边听!
尼玛啊!
现在的熊孩子哪会这样啊!
导演你知道现在的熊孩子是怎样的嘛!
他会不停的追问你啊!
比如 为什么那个爸爸不要妈妈了啊?
他是在外面有小三了么?
那个小女孩既然那么喜欢爸爸为什么不跟爸爸走啊?
以上才会是熊孩子的反应吧!
而且只要你一开始回答这些就会没完没了的!!
会一直 为什么啊 为什么啊 为什么啊!
直到你不想解释啊!
还有前夫和高富帅开车带小艾走的时候啊!
小艾一把方向盘然后就霸气的First Blood!
和 —— Double Kill 了!
然后霸气的一个人 走回去了 走回去了 走回去了_(:з」∠)_最!
重!
要!
的!
一!
点!
笔!
仙!
两个字!!
到底笔在哪里!
仙在哪啊!!!
笔仙不是一群人拿着笔然后问问题画圈圈的那个么!!
这里面连写书都是用电脑啊啊!!!
这完全是打着泷泽萝拉卖黑猫警长的啊啊啊啊啊啊!!!
是否我吐槽它的名字和内容不符我就输了啊啊!!!
最后,最可怕的不是鬼怪,而是精分。
——南派三叔
≪笔仙≫,讲述女作家与儿子和好友搬进一所别墅所发生的一连串阴森恐怖的故事。
本片得说是意义上真正的一部国产恐怖片,真正的达到了恐怖片是吓人的目的,但班底是韩国的。
本片有些段落真的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也把同场观众差点吓哭。
本片的两位小演员演技不输大人,非常的恐怖精湛。
总之,值得一看。
豆瓣有三种片子的评分不能信,一个是文艺片,一个是科幻片,还有一个就是恐怖片。
总的来说,笔仙还是不错的。
当然,比起安导之前的韩版笔仙差了至少5个等级。
但是比起青魇之类国产鬼片,其制作不可谓不精良了。
鉴于国产片的限制,在类型片的道路上,对于导演和编剧的难度是成倍增加的。
不能有鬼,那恐怖片最终只有两到三种不会有明显BUG,可以接受的结局。
但是这三种结局只是勉强可写而已,真看上去依旧是坑爹无比。
有看到鬼,必然是神经病。
(不愿意用精分,没那么高级),看不到鬼那就是人为。
所以,结局的合理性在国产恐怖片里不占那么大的比率。
笔仙的前半段有闪灵的影子,应该是有意为之。
但是,比闪灵差了10个等级。
孩子画画借鉴太多了,最经典的就是寂静岭吧。
影片,70分钟左右,讲结尾交代了个一干二净。
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知道了。
所以从编剧角度来说,最多是两星。
但,电影不仅仅是编剧的艺术,更是全体创作人员的结晶。
从音效,化妆,演员,导演手法,剪辑来讲,都是及格的。
梅婷不用演,大眼睛一瞪就挺吓人。
音效的点用的也不错,恐怖点出的有两三处出乎意料,结尾的彩蛋确实被吓到一下。
虽然没有脱离靠一惊一乍吓人的套路,但是,恐惧感已经足够小男友带着小女友看了吓一跳然后带到宾馆安慰安慰啪啪啪了。
能看出来这是一部算是用心的电影,韩国导演有经验当然也是很有本事的,比国产30W拿DV找个古镇找个嫩模随便拍完了赚钱要好的多。
到现在这部电影可以打3星了。
但是,为什么打4星呢,因为总觉得可以给个善良的奖励分,让大家知道这是国产恐怖片的底线。
不做成这样就别拍恐怖片。
安兵基在中国成立工作室,估计要扎根一段时间,以恐怖片为生。
给个有些虚高的分,让国产导演们有点惊醒,您已经被人拉在后面连烟都看不见了。
比一般大陆恐怖片感觉稍好点有限,前半部分感觉就是在抄袭《畅销书》,本来挺期待郭京飞的表演,但是导演丝毫没有给他发挥的余地,不明白为什么让他演。
这片子和笔仙有啥关系?
我觉得故事情节很好看啊,不算很恐怖,可惜跟笔仙没关系。小女孩挺好看的。
难为人孩子了........
及格的恐怖片。。还算流畅的剧情一看就知道不是本国导演能驾驭的。。还算吓人。。情节挺熟悉的,日韩元素的《闪灵》,就是不知道为毛要叫笔仙这个名字。。每次女主在呼唤儿子“小辛”的时候都有要笑场的感觉。。
要是没有最后那孩子的一惊一乍还能两星。
电影一般般·~~~你比电影好看多了~~
吓到我了
哈哈哈,第一次一个人在影院看恐怖片啊,哈哈本着[你越怕什么就去做什么]的真理,还真挺自我突破。片子共94min。前面几乎90min都好可怕啊,吓得我从头就一直手开着缝挡住眼睛看,哈哈哈就像海报这样。所以看完电影手抖啊抖不停。主要是声音,TNND,不过,结尾最劲爆,有惊喜哟,一定要看到出字幕再离开
好吧,又分裂了
技术可观,故事老套。
看到了《捉迷藏》《小岛惊魂》和一个韩国恐怖片儿的影子。有抄袭嫌疑。但是能在大屏幕上看到中国演员出演的能把故事圆上的片儿已经十分不易了。梅婷演技不错,三星给片儿,一星作为中国恐怖片的鼓励。
我想说!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麻痹的,笔在哪里!
两星半。一颗星给梅婷的演技。一颗星给最后一个镜头,这在国产恐怖片里实属不易。剩下半星给编剧,感谢你把故事编圆了,给很多国产片编剧做出了榜样。最后对片名进行有爱的吐槽:这片子改叫笔记本仙吧。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鬼片,被这个音效吓得不轻。故事结尾有些诡异。另外,谁能告诉我最后一幕发生了什么呀?
吓死了
跟笔仙有半毛钱关系?今天有在大悦城看这场电影最后听到尖叫声的,那人是我,真不好意思了......T T
请导演尊重片名
跟笔有一毛钱关系啊!!最后一个镜头有惊喜。你们还敢觉得梅婷跟我长得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