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1-06-30 )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把吴奇隆版《萧十一郎》从头到尾一集一集看完了。
剧虽落幕,余韵犹存,里面的一些人、一些事久久徘徊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内心激动的情感令我写下这些文字。
这个版本的《萧十一郎》诞生已有十年。
当年首播之时,我只看了一小部分。
上个月,我买下了小说版,花了几个晚上看完了,突然想起,这部小说不是拍成了电视剧的吗?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上网找到了该剧。
在整整40集里,我只对一个人感兴趣。
他,就是连家堡少主——连城璧。
众所周知,在小说《萧十一郎》里,连城璧是第一反派角色,他出身名门,家世显赫,而且一表人才,风度翩翩。
而在俊美的外表之下,却藏着一颗虚伪、奸诈、卑劣的心。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以用来形容他;伪君子,可以用来评价他。
连城璧,这个名字起得真好听啊!
当初我之所以会喜欢他,原因之一是喜欢这个名字。
可惜,他并非好人。
小说中,连城璧的形象非常模糊,在续集《火并萧十一郎》中才清晰一些。
小说对他的描写从头到尾沿用“伪君子”的形象,咋看之下,跟金庸笔下的岳不群大同小异。
如果电视剧里他的性格按照小说来设计的话,他跟岳不群有什么区别呢?
金庸笔下的岳不群是一代伪君子,他的存在成为了伪君子的经典,后来者若再写这种人,很难跳出“岳不群”的套路。
这部电视剧,对连城璧这个人,编剧保留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之外,还把他的情感世界扩大了,让他成为一个作恶多端却痴情如一的男人。
他疯狂爱着妻子沈璧君,可惜,沈的心里只有萧十一郎,对他的爱视若无睹。
看见爱妻钟情于其他男子,他伤心、痛苦,却无法扭转事实。
后来,他因爱生恨,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报复妻子与萧十一郎,结果把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连城璧的性格复杂,一方面,他心机深沉,城府极深,有做大事的谋略;一方面,他心狠手辣,对敌人无情;一方面,他又是一个痴情种子。
有时候我想,他真的爱沈璧君吗?
他的爱,是不是由于从小他所要的一切唾手可得,而璧君是自己唯一的失败,才说爱她呢?
还是因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所以说爱她?
还是说,他的爱只是一种占有欲?
非也!
诚然,他是虚伪的人,有心计的人,卑鄙的人,但,他对妻子的爱却是真实的。
记得有一集讲到,璧君跟萧十一郎跳崖殉情去了,他居然伤心掉泪,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自个儿舔着伤口。
那一刻,我被感动了。
没想到这个虚伪的人会有如此浓厚的情感。
他在别人面前可以装伤心,然而,他躲在一旁独自流泪,却怎么也不可以说是装的吧。
还有一集,他点了璧君的穴道,然后跟她说了一个晚上的心里话。
他一直在问,为何璧君不要自己,为何他们夫妻俩会沦落到仇敌的地步。
我看他的眼神,充满了哀伤、痛苦与不平。
他不明白,之所以有那样的结果,皆因自己一手造成。
从成亲那天开始,他就怀疑璧君跟萧十一郎有染。
的确,璧君在嫁给他之前已经认识了萧十一郎,感觉跟萧在一起很快乐。
可是,为了家族的名声,她最后选择嫁给连。
有人说,沈带着对萧十一郎的爱嫁给连,对连是一种欺骗啊!
哎,感情这回事根本就难以分辨谁是谁非,璧君在心有所属的情况下嫁给连城璧,确是理亏;但,连城璧不能因为这样而一次又一次伤害璧君的吧?
在剧集前部分,不难看出璧君也爱着连城璧。
每次他跟敌人交手,她总会担心他。
她说过,在她心里,他跟萧十一郎的地位是一样的。
曾经,璧君的奶奶问她:“如果连城璧死了,你会为他掉眼泪吗?
”璧君很肯定的回答:“会。
”如果她对他真的一点感情都没有,怎么会那样说呢?
还有她的眼神,非常真诚。
连城璧呢,知道了她跟萧有关系,他的心里就藏着一根刺,他不信任自己的妻子,一次又一次拿夫妻感情做试探。
璧君是大家闺秀,贵族出身,却并非单纯得啥都不知道。
丈夫的不信任与猜忌,她全看在眼里了。
她觉得连城璧没有以诚待她;而且,每当她有难,来救自己的总是萧十一郎;每当她需要依靠,在她身边的也是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懂得关心她,而连城璧不懂。
渐渐地,璧君对连城璧失望了,对萧十一郎越来越有好感。
表面看来,是萧抢走他的妻子。
但往深层去想,连对沈完全不了解,他不清楚自己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清楚妻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璧君跟萧十一郎交往,他们是清清白白的。
既然璧君嫁他为妻,她跟其他男人交往,并没有做出伤风败德之事呀。
自古以来,国人就有这种现象,夫妻之间若有第三者介入,这个“第三者”很容易成为二人心中的芥蒂。
假如夫妻二人不能相互了解,互相信任,那么,“第三者”很容易令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只要连城璧抛开所有的猜疑,一心一意对妻子好,一心一意关怀妻子。
萧十一郎能做的,他也做,那么,起码妻子不会讨厌他,起码两人不会沦落到敌对的地步。
连城璧最大的错,是不懂得如何爱一个人。
他对璧君的爱是自私的,苛刻的,他要璧君永远留在他身边。
他认为,只要杀掉情敌萧十一郎,爱妻就会回到自己身边;他认为,只要自己能除去武林第一大患逍遥侯,让璧君看到自己是个多么强大的人,那么,她就会回到自己身边。
孰知,他的做法不仅不能得回爱妻的心,反而令妻子更加看清楚他的为人,更加讨厌他。
在剧集后面部分,连城璧对付萧十一郎的做法越发狠心,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
结果,自然是不得善终。
爱一个人,如何去爱?
最基本的,是要懂得付出吧。
能为对方无私付出,不求回报,这才是爱的真谛。
这样的爱才令人感动。
男女之间的感情本来就难分对错,不是说付出了就一定能得到回报。
连城璧如果懂得爱的真谛,能够洒脱一些,尊重璧君的意愿,相信他不会如此痛苦。
连城璧是爱沈璧君的,可惜,他用错了方式,不仅害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剧集大结局,连城璧被萧十一郎所杀。
临死前,他望着璧君,脑海中浮现出跟她相处时的点点滴滴。
他望她的眼神,充满了悲哀。
此时,作为观众的我无法讨厌他了。
我觉得,连城璧是一个可恶的人,也是一个可怜人,可怜他痴情爱妻,却始终无法走进她的生命,用尽各种手段想得到她的心,却总是劳而无功,自己也因而步入歧途难以回头。
这个角色设计得非常成功,人物性格比小说里的丰满多了。
在编剧手里,连城璧成了活生生的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小说角色。
观众可以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揣测他的性格。
至于其他角色,同样非常好。
吴奇隆饰演的萧十一郎跟小说描写的有七八成吻合呢。
小说描写萧十一郎是一个“眼睛大大的年轻人”,吴奇隆完全符合。
剧中,他的眼神灵动而充满活力,如朝阳一样温暖,让人不喜欢也难。
而女主角沈璧君——朱茵的演绎并非不好,只是发型不好看。
她那个发型看上去有点老呢,跟“天下第一美人”不大吻合,若把发型改一改说不定好一些。
至于其他配角就不讨论啦。
《萧十一郎》的小说版像散文,语言优美,心理描写、情感描述非常细腻、生动,它的情节是粗线条的,宛如速写画。
电视剧把它变成一幅工笔画,线条细致,人物栩栩如生。
无论小说版还是电视剧版,都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
还有啊,连城璧穿着那套红色衣服非常酷,像电脑游戏的人物。
忽略他的为人,单看他的造型能迷倒不少花痴。
连城璧的演员名叫于波!
当年拍这部电视剧时,他还是在读大学生。
能够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把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演得入木三分,于波的演技令人叹为观止。
我看过他演的《水月洞天》、《幻影神针》、《八阵图》。
既然无缘,何必结怨——记《萧十一郎》连城璧
现在电视剧流行翻拍,新版《萧十一郎》的播出引起怀旧,让人们对吴奇隆朱茵那版的《萧十一郎》又重新开始温故一遍。
也许,当年在懵懂之际,只知看男主与女主如何历经艰险最终仍在一起的纠葛,而今再回首,连城璧,却令人又爱又恨。
连城璧,于波饰。
刚出场的连城璧一袭白衣,以大家公子明门之后的身份待人接物,谦让有礼(不管真心假意,起码还没变坏)那年他年少英勇,娶门当户对的沈家小姐当世第一美人沈碧君为妻。
婚礼前,碧君遭劫,后来披着一件男人的衣服回到沈家。
婚礼进行中,萧十一郎到连家堡“大闹”婚礼。
连城璧虽然嘴上说相信碧君,却将所有事情记在了心里。
他怀疑并进而试探,他喜欢碧君的善良温柔,却怀疑她的忠诚。
因为怀疑,因为试探,因为故意装作的冷漠,他的温柔也时有时无,看似的真情也如同假意,自己终于将自己的妻子推向了萧十一郎的那一边。
当得知碧君为萧十一郎殉情跳崖时,他满心懊悔。
那一刻,他有泪,有真情。
“一片花瓣,是一声道歉”,片片花瓣撒向了崖底,那一刻,高傲的他终于学会了说声抱歉,虽然为时已晚。
他从碧君跳崖的地方扔下割鹿刀,那是碧君陪嫁之物,正如连城璧自己所说,留着割鹿刀,只会让人想到身为人夫的痛苦和难堪。
世人所争抢的割鹿刀在连城璧心里,远不如沈璧君重要。
那些年,连城璧用卑劣的手段学到了逍遥侯的武功,想要与萧十一郎一决高低,重夺美人心,可是,他用尽了计谋,费劲了心计,却人心尽失,连身边随他多年的白杨绿柳也不愿与他为伍。
“一块千年不化的冰,封锁着自己,也隔绝着别人”,有时连城璧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懂他的,也许只有沈碧君。
别人是进入不了连城璧的内心的,即使是他深爱的沈碧君 。
萧连决战之后,两人元气大伤。
沈碧君关切地问萧十一郎,而那一刻,连城璧拥有的,只是两个家仆,他费劲心力,却什么都没得到。
红色的战袍,鲜艳夺目,却染上了众多血迹他望着对面的碧君,是沧桑与懊悔,是无奈与深情
“至少你曾经,试过爱我”,最后的凝望,却是一场爱过之后的告别。
只是应了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还是里面司马相看的清楚,“既然你我无缘,又何必结怨”,爱恨两字,其实最难。
从未想过自己会为小学时代不屑一顾的偶像剧写影评……电视剧出品时我小学三年级,当时还可算是 抱着大家闺秀的心态——犹如《红楼梦》中众小姐不可听所谓淫词艳曲。
如今阴差阳错从古龙的武侠世界路过,竟放弃赶Due,对着分集剧情简介凑着跳刷完了此剧。
所以四星评分建立在我跳过大量秀恩爱和雷剧情的基础上,如果整本看完可能会更低一些。
现在重翻十年前的电视剧,我觉得小时候看的放到现在的古装剧市场上许多都可以被捧为良心之作、一股清流了,难怪有人说以前是古装剧的黄金时代。
有两个小场景“鞭策”我刷此剧。
一个是沈璧君成亲时,虽路遇歹徒但平安到达连家堡。
二锅头大叔紧追着连城璧的跟班打听徐姥姥怎么样了。
小跟班不乐意:“人家看天下第一美人都来不及,谁会去看你的徐姥姥啊!
自己看,自己看……”然后大叔真的不看沈璧君,直奔姥姥去了。
姥姥对他爱理不理,觉得这样担心她也让她没面子。
有两个侍女搀着姥姥,左边的一个说:“二锅头大叔虽然老,但是有一颗火热的心……”。
大叔乐了:“是!
” 右边的侍女紧接道:“尤其是对咱们姥姥……”姥姥马上凶:“胡说八道!
” 大叔继续乐呵呵地跟在她们跑。
这段对白中大叔重逢的喜悦、羞涩,姥姥的“正经”,小侍女们八卦调侃的腔调都那么真实,令人忍俊不禁。
而那两个跑龙套的侍女连名字都没有。
二是萧十一郎回住处翻箱倒柜,找无字天书。
风四娘做了一桌菜正一个人吃,看到十一郎回来没有好气,不理他。
十一郎自己找不到,想让四娘帮忙,就靠在柱子上喊背疼(之前受过伤没好,正好借题发挥,十一郎这种硬汉喊疼是来卖萌的吧)。
四娘马上就扔下碗筷,跑去把熬好的药端出来,骂十一郎自找麻烦又不忘嘱咐小心烫。
十一郎喝了药直接来用手拈菜吃,又被四娘打手,说有筷子不用。
然后他就端起四娘的碗筷开吃(姐弟两亲密无间啊),四娘满腹牢骚,拌着嘴走向里屋帮他找东西。
刚要迈进里屋,四娘回头一指桌上:“你多吃点那个。
”然后进去专心找东西。
我就为了那个回头心惊、心疼。
明知道他的心在另一个女孩身上,他现在为了她遍体鳞伤,以后还要为了她往火坑里跳,你一边骂着他一边还要与他分担,还忍不住关心他、体贴他。
问世间情为何物呵。
编剧这般细腻,我百度之下发现是女生也不意外了。
她写剧本时45岁左右——经历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中年人和涉世未深的小女生写人、写情果然是不同的。
一部剧若要我称为好剧,它的人物和剧情设定都应当多元的,一枝独放不是春。
主角们选角都很成功,配角们许多也演活了,哪怕是非主线人物。
电视剧与小说对比下,我更喜欢电视剧有几点原因。
一、电视剧更加干净。
古龙自己就是个浪子,小说中有不少香艳场景,暧昧纠葛,身为女权主义者的我并不感冒。
二、电视剧对人物进行了重塑、美化。
小说中的沈璧君没有剧中的那么可爱,受礼教束缚更重,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信任十一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且结识十一郎之前已有身孕(纯情观众对有妇之夫出轨应该更难以接受)。
小说中的风四娘更加狠辣、放荡,剧中的虽然偶尔卖弄风骚,不过算是俏皮。
小说中的十一郎更加残酷,也更加寂寞,是匹独狼。
三、电视剧降低了悲剧性(对喜欢看悲剧的这就成了缺点) 这点和第二条互为表里,毕竟性格决定命运——大家不再那般自虐兼虐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才可以讲得合情合理。
十一郎在小说中注定孤独,四娘懂他他不动心(两个人太相像以至于当亲人看吧),他爱的沈璧君并不真正懂他、信他,所以反复互相伤害。
按小说的性格走,他们等不到海枯石烂就该劳燕分飞了。
电视剧最终十一郎最重要的三个女人都找到真爱。
虽然冰冰红颜薄命,也算是大团圆结局。
剧中插入的不少插科打诨,也添加了喜剧色彩。
悲剧性降低连带的就是批判性降低。
古龙在小说中一再地塑造虚伪的众江湖大侠,和声名狼藉的侠盗对比,讽刺世间颠倒黑白。
电视剧中削减了大量反面人物,节奏紧凑了,也淡化了这一主题(个人意见,并没细读原著)。
编剧对小说的改编整体是比较成功的(避开雷剧情不看)。
十年前的剧感觉演员们真是本色出演,服装、道具虽然简陋,挡不住他们底子好、演技好。
里面的美人们没有今天泛滥荧幕的整形脸、浓妆、美瞳,没有堆砌的华服美饰,却都美得别具一格。
剧组可以穷,但是不能穷得没品位。
买不起绫罗绸缎,粗布衣服也可以讲究配色和谐;没有金钗玉钏,简单得体的发型也不会有损风姿。
有几分能耐拍几分戏,虽然不能高估为传世之作,导演和编剧等人也可以自谓无愧于心。
P.S.: 我看剧时更爱风四娘,结果发现十一郎和四娘的扮演者后来真的结婚了(离婚了是后话)。
艺术作品往往是人们的理想寄托,但反过来有时候想象中缺憾的,现实中却給它圆满。
可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想我是爱金庸甚于古龙的。
古龙自己重友而轻家庭,婚姻不幸,也难怪写得出李寻欢将林诗音拱手相让。
这样的男人,还有原著中的风四娘,当个朋友极好,若想再走近只怕要伤了自己。
这一生,注定为你而叹、而颦、而哭......更为你而笑、而喜、而泣.....这一切仅仅因为你--永远的十一郎。
(一)与君见--叹匆匆--又涟漪 要嫁给青梅竹马的连城璧?
这其实根本不是问题,而是出生即定下的事实。
“沈家千金--连少堡主”多年来似乎已是郎才女貌的代名词,每个人都相信,门当户对的婚姻是完美、无懈可击的。
而我,从小学到的是等待、端庄、稳重,什么是爱情?
等待?
亦或是相敬如宾?
或是大方得体的与夫君共同持家?
我不知道,也没有权力知道,只能等待,等待苍天送给我答案。
这个答案,只能是连城璧吗...... 如果没有见到你,我的一生,也许是平静的如一汪湖水,清澈见底,永无涟漪。
可是,你就是那粒石子....... 从未见过这样的男子,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人心,如此的放荡不羁,风一样的帅气,却有孩子一样的笑容,阳光一样的体贴,如果时间可以停止,我多么希望这一刻就是永远......这一刻,似乎心跳漏了一拍,原来,心动的感觉竟是这样的令人久久回味......温文尔雅、举止得体大方......从小禁锢自己的信念似乎突然消失,从未有过的轻松与自由......可是,这个风一样的男子,匆匆的,就消失了,留下了心底的涟漪......作为我出嫁的意外礼物嘛...... 只能是叹匆匆...... 二)与君别--叹无缘--徒伤悲 我不喜欢他,也不讨厌他,可是为了家人,我需要嫁给他。
连城璧,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完美夫君人选呢,样貌、人品、家世、武功、地位......哪一样不是堪称公认的完美......只是,似乎少了些什么。
嫁给他,我的后半生会和前半生毫无分别,依旧不可以放任自己的感情,那种“今天哭明天笑,不求有人能明了”的淋漓畅快的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为什么会渴望那样的生活?
还是他,还是他,十一郎,十一郎!
我不能为了自己的感情就抛下应该负担的一切,事事有利必有弊,从小到大,不知多少女孩羡慕我,一出生就拥有了许多别人追求了一辈子而不得的东西:容貌、家世、地位......殊不知,恰恰是这些,让我只能继续生活在这个华丽而有枯燥的世界,按照既定的路线,从生至死,不可偏离轨道。
穿上新娘服,嫁入连家,再见了,十一郎,无缘相守,有过相恋,足够下半生回味,足矣...... 与君无缘,只能徒伤悲...... (三)与君亡--叹无奈--生死随 十一郎,为什么你愿意为了我付出一切?
愿意不求任何汇报的默默守护?
一直以来,我的生命里只是等待,第一次,有人无怨无悔的陪我哭、陪我笑、无条件的相信我,守护我....... 连城璧呢?
我是他的精美花瓶,仅仅用于接受赞美,让在世人眼中他本已经接近完美的人生更加绚丽而已。
我也许只是城壁的烟花,纵使外表看起来无比绚烂万千宠爱,可他在意的确是这场灿烂的烟花盛宴可以吸引多少人的目光......最残忍的,是要我不断的误解十一郎......孤傲如他,宁可背负骂名,也要为我遮风挡雨......叹命运的无奈,为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对十一郎?
恨自己为什么不相信他?
慨叹事事无常,当你跳下悬崖的一刹那,我的世界空了;当你心灰意冷要自尽时,我的心仿佛消失了...... 叹世事无奈,恨自己的放不下,只愿生死相随... (四)与君行--叹晚醒--幸重生 当一个人放下禁锢自己的冗杂条框时,如同重生。
抛开一切,我只是我,一只陪伴在十一郎旁边的小白兔,他是狼,最忠诚的伴侣,却爱上了我这个一直惧怕世俗的白兔......当我看开世俗的纷纷扰扰,第一次为十一郎而活的时候,终于发现,这也是第一次为自己而活。
从前的为奶奶而活、为沈家的名声而活、为世俗的眼光而活.......终于成为了过眼云烟。
如今,可以与十一郎携手而行,天地辽阔,自由自在,无所谓别人的言语,我们只是我们,最幸福而又平凡的十一郎与碧君...... 叹晚醒,祈求有来世,我们永不分离......
名动江湖的金针沈家广发英雄帖,为沈家千金、天下第一美人沈璧君比武招亲,嫁妆竟是失传已久的“割鹿刀”。
风四娘胁迫“江湖大盗”萧十一郎共同偷刀,却未料偷到的是一把赝品,更被扣上绑架俘虏沈璧君的罪名。
为了洗脱冤屈,萧十一郎踏上了寻找沈璧君的征程。
比武招亲的胜者连城璧发誓要找到割鹿刀、追回未婚妻,却被萧十一郎捷足先登,而完璧归来的沈璧君在生死患难中竟爱上了萧十一郎。
妒忌令连城璧想尽办法陷害萧十一郎,甚至火烧沈家庄。
而这些其实都是天宗宗主逍遥侯设下的圈套。
眼看黑白颠倒,武林面临一场浩劫,腹背受敌的萧十一郎为了爱情、为了正义,扛起重任、力挽狂澜。
这部剧可能奠定了看剧喜欢虐男主的爱好……?
反正每次看男主受伤吐血快死了我就忍不住兴奋哈哈哈哈哈哈!!
沈碧君美美美!
【只要你知道就好】 四娘:你不是不在乎人家怎么看你吗?
十一郎:我不在乎全天下的人怎么看我,只有她不行。
十一郎:我只要你相信我,你信我的是不是?
【今生注定】 十一郎:你看它们算不算也是一种印记?
老天爷让咱们用这种方式相遇,总有它的道理,如果命里注定相遇相守,又何必逃避呢?
(在逍遥窟中,璧君为救十一郎而手握利剑,鲜血流入石座中) 十一郎:你……不要这么做… 璧君:难道你忘了,我的手早已为你留下了印记。
璧君:怎么不说话?
十一郎:怕自己只是做了个美梦,我担心一出声,这个梦又散了,然后你又不在了。
璧君:对不起……如果不是我的愚昧和猜疑,也不会…也不会让你受这么多的痛苦和这么多的折磨 十一郎:这只是老天给你我的试链,让我们证明,这段感情值得他成全。
璧君:嗯……为什么始终都对我这么好?
十一郎:你知道为什么的,不是吗?
哪~你看(摊开两人手掌上的伤痕),从第一次的邂逅开始,我们就注定要彼此付出,相互疼惜,不是吗?
璧君:但这条路实在是太长了,走得我们好辛苦。
十一郎:答应我一件事…别再离开我了,我怕自己再也承受不住…再一次失去你。
【感人深情】 十一郎:只要你跟我走,其他的交给我,告诉我,说你愿意跟我走。
城璧:伤痕也分对错吗?
对我来说,凡是能伤到你的,都不是对的。
璧君:我以后一定会小心的。
城璧:我以后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来伤害你。
城璧:若让妻子以泪洗面的话,那是城璧的无能。
璧君:璧君所求不多,我只希望夫妻同心,彼此相属,都能以对方为重。
璧君:不要,别相信她的话,别相信。
十一郎:你会陪着我,不是吗?
璧君:嗯!
十一郎:如果我死了,你也会陪着我吗?
璧君:嗯!
十一郎:既然生死与共,信不信她的话又有何差别呢?
璧君:没有差别 城瑾:既然你根本不想和他分开,你为什么要故作大方?
璧君:我以为我会死。
十一郎:就算她死,我也不会跟任何一个女人在一起。
城瑾:灵鹫… 灵鹫: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不会自不量力。
城瑾:可是你会好好爱我、照顾我一辈子,对不对?
灵鹫:我不敢想。
城瑾:如果我要你想呢?
你告诉我,你会照顾我一辈子,对不对?
灵鹫:我会。
城瑾:那我就嫁给你。
【放在心上】 十一郎:我也不要你嫁给别人,我…不要你嫁给别人,这是…这是我心里的话,我也希望你能放在心里。
十一郎:如果喝了这坛酒就会忘了她,那我不喝。
四娘:干嘛啊!
你的洒脱哪里去了?
难道非让自己痛苦一辈子?
十一郎:能痛苦一辈子,对我来说也许是种福气 四娘:说什么呀!
十一郎:反正我心里愈痛苦,就会记她记的愈清楚,不是吗?
终于还是绕不开这部剧。
这部我反反复复看过无数次,甚至对我影响至深的一部剧。
这部剧之所以能成为一部经典好剧,不仅仅是两位主演的功劳,这里的配角各个出彩,性格分明,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辛酸。
泥鳅的过往,与杨开泰的主仆情义。
二锅头的深藏不露,与萧十一郎的父子深情。
小公子的狡黠残忍与求而不得,雪鹰与灵鹫的兄弟情,连城瑾笑料百出的感情路,风四娘与杨开泰的纠缠不清。
连城璧的悲催童年。
风四娘的快意人生。
每一段都能真切的打动人。
不过,最让我感慨的,还是几位主角的情感纠葛。
男女主历尽千难万险最终修成正果,感情路实在坎坷。
而男二对女主的感情,实在是让人唏嘘。
本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得到你”的地步。
对比男主对女主的无怨无悔,也许可见端倪。
借用灵鹫的一句话,“心甘情愿,就是福气。
”连城璧太骄傲了,世家公子,武林马首,他的妻子,必须是这世上最貌美最聪慧最温柔的女子。
“即使你再美貌,我连城璧也不要别的男人碰过的女人。
”终于,他娶到了武林第一美人。
可是,他用一次次的怀疑和试探,把自己的妻子,努力想向他靠拢的心,越推越远,越推越远。
然而他却在一次次的试探后,越发深爱他的妻子。
这真是造化弄人,如今,连城璧倒更希望自己的妻子,没那么漂亮,没那么聪明,也许他就能留住她一辈子。
他也曾对妻子温言软语,他也曾想向妻子道歉,可是事到临头,反而用更尖锐的语言刺向妻子。
这样一个矛盾纠结的人,是不是跟你我很像很像。
也许,一段感情里最要不得的是第三人存在。
一开始也许对连成璧并不公平,但萧十一郎并无胜算,他除了被璧君已自我放弃的倾心以外,一无所有。
如果夫妻一体,相互信任,这第三个人就无缝可入。
而连城璧用猜疑和算计,生生把自己变成了第三人。
说到底,感情最忌讳猜疑和算计。
人心是算不到的,若有人想算计人心,终有一日会被人心反噬。
感情只需真诚以待,少一点算计,少一些计较。
“心甘情愿,就是福气。
”人生处处是选择,一步错步步错。
愿我们都以连城璧为鉴,莫落入得失的牛角尖。
萧十一郎个人只喜欢这版 朱茵个人喜欢她的作品是射雕里的黄蓉 和这部剧沈璧君 马雅舒的作品喜欢她演的西游记后传白莲花和这部剧的风四娘、、、、、、、、、、、、、、、、、、、、、、、、、、、、、、、、、、、、、、、、、、、、、、、、、、、、、、、、、、、、、、、、、、、、、、、、、、、、、、、、、、、、、、、、、、、、、、、、、、、、、、、、、、、、、、、
看了好多遍吴奇隆版萧十一郎,慢慢发现这些剧情有好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今天说说六君子之一的杨开泰。
杨开泰可以说是编剧精心编排的一条线,总的可以用四个字“先抑后扬”来形容。
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杨天赞诈死之前,杨开泰是一个思想单纯的,情窦初开的小青年,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烦恼,给人一种傻头傻脑的感觉。
第二个阶段是杨天赞诈死到杨开泰在逍遥窟知道杨天赞就是逍遥侯的这段时间,杨开泰深受丧父之痛,身心也因此全面改变了,因为没有了父亲的依靠,所以他扛起了应当承担的责任。
个中有很多细节值得称赞,比如到连家堡和连城壁划清界限,其心胸气度正是连城壁所缺少的;还有寻找割鹿刀的过程,对萧十一郎的信任,以及寻找割鹿刀的办法;再者就是对风四娘态度,不再是过去麻木地痴恋,而是更加理性了,等等。
第三个阶段是逍遥窟被毁之后,得知自己是逍遥侯的儿子之后,内心再一次被击溃了,人就是在一次次挫折中磨砺出来的,经过这次心理平复后,杨开泰君子之名最终实至名归。
这也是编剧给我们展示的人生经历!
一直记得:沈璧君出嫁时,萧十一郎落寞的站在树林里的大石头上。
一直记得:萧十一郎和沈璧君的手掌上,比双生儿还一致的伤痕。
一直记得:风四娘照顾为了沈璧君而受伤的萧十一郎。
一直记得:杨开泰对着风四娘说:你骗我我也把钱给你。
挺好看的,可惜被改的太多。。。没有还原原小说的精髓。。。
为此迷了吴奇隆好一阵。但是最出彩的不是他,是朱茵的沈璧君,是于波的连城璧,是马雅舒的风四娘。
冲着朱茵看的,虽然剧情不咋地吧,但他们表现的还不错
朱茵美的,但吴奇隆的妆造受不了
虽然看这剧时还小,但我记得几个点:女主男二成婚但是男女主相爱;男主可以变成血糊糊的一片;男女主都很好看。最近快进回忆了遍,真是非常不喜欢女主人设了,真的有些剧如果一直在回忆里回忆加成能打6-8分,一旦回忆就下不去手,因为真的不喜欢。武侠类的剧多多少少都戳到我很不喜欢的点。
当时觉得朱茵好美
十一!好数字!
朱茵最美之一,不喜欢吴奇隆,对里面的人彘印象深刻并且留下了心理阴影。
x
歌很好听,可惜是讲一群213的故事
三观不正的剧 …还有紫霞那么美怎么沈壁君那么丑😓
年轻的吴奇隆好帅,朱茵好美
就是这部戏凑成了吴奇隆与马雅舒
小时候爱看 喜欢连城璧的妹妹。。。
冲着朱茵……不过,这片儿仍然囧爆,尤其那一群男生们身着的薄纱
我觉得我就是从这部剧开始喜欢男二胜过男主,毕竟男二那么痴情,虽然男主也挺好的,好羡慕女主啊。周易的剧一直不错
再重温,小公子坏得欢喜。壁君就是天生的古韵美人。太怀旧,怎么比还是喜欢这部。
可怜的吴奇隆…………
当年的朱茵很美,当年的吴奇隆无感,当年的马雅舒还没整容……不管怎么说,是这部剧把那谁谁和谁谁牵到一起的……
朱茵美的啊!当时吴奇隆还很年轻还能看得下去现在都奔5了还在古装偶像剧里扮男主…无法苟同……岁月不饶人啊,还是把形象就在回忆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