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孔普夫米勒(Michael Kumpfmüller)2011年同名畅销小说改编。朵拉与卡夫卡的爱情故事。男主颇有点卡夫卡的气质。施塔赫的《卡夫卡传》最后一卷我也正好译到卡夫卡将死的1924年(Letztes Leid),传记里那阴郁绝望的气氛,恰与这片名这海报形成强烈反差。不过,可怜弗朗茨在肉身最虚弱无助的时候(才)确实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Herrlichkeiten des Lebens)。标题来自卡夫卡1921年10月18日的日记:生命的灿烂(Herrlichkeiten des Lebens)很可能随时都以全部的丰盈在每个人周围待命,只是被遮住了,藏在深处,看不见……只要有正确的字眼呼唤它,用正确的名字呼唤它,它就会出现。(姬健梅译)
《生命的荣耀》让我仿佛置身于卡夫卡与朵拉的爱情故事之中,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与荣耀。卡夫卡与朵拉的故事不仅是一段爱情的传奇,更是对人性、身份、隐私以及社会角色的深刻探讨。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真实与温暖,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细微之处所蕴含的无限幸福。这部电影不仅让我对卡夫卡的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感觉过于平——铺直叙了一些,片中卡夫卡的精神缺位某种程度上相似于片中其父母的不在场/不直接显现,《朵拉的爱情故事》
banal
根据孔普夫米勒(Michael Kumpfmüller)2011年同名畅销小说改编。朵拉与卡夫卡的爱情故事。男主颇有点卡夫卡的气质。施塔赫的《卡夫卡传》最后一卷我也正好译到卡夫卡将死的1924年(Letztes Leid),传记里那阴郁绝望的气氛,恰与这片名这海报形成强烈反差。不过,可怜弗朗茨在肉身最虚弱无助的时候(才)确实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Herrlichkeiten des Lebens)。标题来自卡夫卡1921年10月18日的日记:生命的灿烂(Herrlichkeiten des Lebens)很可能随时都以全部的丰盈在每个人周围待命,只是被遮住了,藏在深处,看不见……只要有正确的字眼呼唤它,用正确的名字呼唤它,它就会出现。(姬健梅译)
这可是卡夫卡啊!虽然想表现他死前那段温暖的爱情,但这是不是太平淡太没有牵扯到他的作品……这剧情换个人都行……
男主熟人了,卡夫卡人生最后一年多的平淡生活记录,但我现在能静下心很认真地去体会了。医院转场海边,从疗养院出来去喝酒Dora的眼神和抓握Kafka,很动容。一百年前的德国和现在真没太大差别。
预告片(中字)我已经放到小破站上去啦,搜Sabin Tambrea就能找到。9号参加了首映,两位主演有在现场回答观众提问。晚点我争取翻译出来放在这里。
细微处的幸福,最抚人心。这就是为什么,如果让我写下我的生活,我只会记下一些小事,比如我有多么开心,当你唱歌时听到你的声音,或者只是感觉到,你用手捋顺你的头发。我相信,生命的荣耀时刻准备着,只是隐藏在深处,不为人所见,只要呼唤它的名字,它就会到来
“细微处的幸福,最抚人心。这就是为什么,如果让我写下我的生活,我只会记下一些小事,比如我有多么开心,当你唱歌时听到你的声音,或者只是感觉到,你用手捋顺你的头发。我相信,生命的荣耀时刻准备着,只是隐藏在深处,不为人所见,只要呼唤它的名字,它就会到来。”
一般,有点无聊
淡淡的宁静却忧伤,非常文艺的片子,有最喜欢的Sabin,配乐和画面……
“谦卑赋予每一个人,即便是孤独的绝望者,同身边人最强大的联系,而且是即刻赋予,不过一定要拥有完全的、持久的谦卑才行。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是真正的祈祷的语言,是敬慕,同时又是最坚固的联结。同身边人的关系是祈祷的关系,同自己的关系是求索的关系,求索的力量是在祈祷中获得的。”
生的尽头是爱,爱的尽头是朵拉
男主的气质太适合搞忧郁了,瘦竹竿身材也适配病态卡夫卡
爱游泳的,爱写长难句的卡夫卡,这些可爱的细节导演和编剧都有做功课。 病房门开,到海边的转场真不错。 Sabin的忧郁气质演肺结核晚期的卡夫卡居然这么合适。 总之就是很不错~
在海边挑绷绷。Liebe als Todesart.
Watched in Goethe Institution Bangkok. Loved some scenes;)
这样的爱情几率比得绝症还低吧
虽然卡夫卡的变形记至今仍未读完,但不妨碍我对这部电影的喜欢。没完没了的长句是爱,就像爱马尔克斯一样。
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