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这部剧也是近20年前的老剧了。
当年浸淫在众多盗版美剧中,错过了这枚国产剧中的珍珠。
虽然用现在的眼光看,剧情有很多bug。
除此之外,一集两案,案情双线切换突兀,稍显凌乱,有些案情交代不清,但是,瑕不掩瑜,在国内大量尬剧的衬托下,这部剧成了沧海遗珠。
首先,不炒CP,认真搞事业。
国产剧的通病是,无论哪个行业,男主女主很容易就对眼了,然后所有职业的尽头都是谈恋爱。
这部剧中,两个队长、一个法医和一个痕检员,气质都很搭,认真炒的话,两对cp没问题,但是人家反其道而行之,这点让我感受到深深的诚意。
其次,从主演到配角,踏踏实实不尬演。
看剧的时候看到一条弹幕:“没人尬演的剧真好。
”这真是被大量尬剧淹没多年的振臂高呼。
什么是尬演?
可以对标《法医秦明》第一部,同样是刑侦剧,主角西服革履勘察现场、解剖尸体,人物性格和动作都很浮夸,真是看的比演的尬,浪费了这么好的IP。
相比之下,这部剧就显得非常自然松弛接地气了。
宋队代表的是用传统方法办案的老刑侦力量,粗中有细,看似暴躁实则暖而不腻;陈队代表了科技破案的新刑侦力量,人设可盐可甜,招牌式憨憨暖暖的笑,眼光凌厉起来也令嫌疑人吓破胆;法医姐姐除了白大褂就是警服,却难掩高冷而专业的气质,是我最喜欢的角色,我甚至认为国产剧很难再找出如此没有丝毫修饰却气质出众的人物;痕检员叶玲是刘敏涛没出名的时候,演得自然清新,很多人物小动作令人惊喜。
主要配角当中,小光对标的是CSI中的Greg,但是因有其珠玉在前,小光就显得有些“拷贝不当”,不够自然。
其他一众配角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集误杀了儿媳妇的老太太,感觉就是邻居家一老太太,丝毫没有演的痕迹;还有第6集用胶布闷死妻子的懦弱男人,他的眼神戏太足了,有懦弱,有狠厉,还有懦弱和狠厉的交替,演员看着这么眼熟,原来是《大宅门》里的白大爷。
再值得一提的是感人的年代细节:陈队的罐头瓶喝水杯子,家居用的水果装饰瓶……满满的年代感,这些细节令人感觉不悬浮。
最后值得一赞的是片尾曲《体会》,一听惊艳,再听不腻。
在20年前的刑侦剧中听到如此不俗的曲子,很难得。
不得不提的遗憾是:两位队长的互动太少。
ed《体会》李朝晖。
每次破案后,剧里都不太讲大道理,就放这首歌,内心总是或惆怅或感慨或惋惜,种种,思绪万千,让人细细体会。
队长是《大秦帝国》商君,还有颜世魁(我眼神不好,一开始还以为是张潮《重案六组》郑一民),队员有《琅琊榜》静妃娘娘,《还珠格格》小凳子(小光太逗了,爱追星,吃瓜群众又幽默,上班摸鱼领导还纵容,陈队你太宠了吧),《至尊红颜》小多,等等。
一部没啥爱情线的刑侦破案片,好!干净利落!我愿意给五星,最烦编剧乱加感情线,单纯破案不好嘛!01《火场疑云》。
一个是鹤岗128案,原来那个时候厂里发工资都是现金,会计职业怪不得吃香啊,其实现在也吃香,特别是会做账的会计。
一个是自杀伪装成他杀,对自己太狠了,回刃放血失血而亡。
02《人面桃花》。
夹竹桃有毒,小时候还是看《故事会》知道的。
儿媳妇改嫁,老太觉得不守妇道,把儿媳妇视为x家的所有物。
娃娃亲对象在城里做三陪小姐,老实人不能接受,面子上挂不住,亲手毁了。
03《非常时空》。
波波是Tony老师,直男天敌。
一开始以为是gay,后来发现是SM,最终又是百合。
剧情高能,陈队的三观连续被刷新。
这是中央台能播的?
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保护了谁?
凶手是未成年人,可是被害人也是未成年人啊!
不是更无辜可怜吗?
04《电话绑架》。
绑架案熟人作案可能性大。
弹幕笑发财了“男性长发,东北口音,艺术家,这剧凶手的标志”。
环保宣传的一集。
05《死亡邮件》。
拨号上网,3.5寸软盘,好怀念啊。
陈队和小光二个人突然有点好嗑,可爱。
06《殉情游戏》。
软饭硬吃男,鄙视女朋友的钱不干净。
叶玲小姐姐:谁都可以瞧不起她,唯独你不可以。
最后诗人的结局处理得也很艺术。
07《情感罂粟》。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有事记得录音。
陈队腹黑。
08《夜幕降临》。
父母吸毒,孩子误食,害人害己。
男弱女强,临时补刀。
遗书交代后事。
这一集特别多的背后拍人肩膀,人吓人,吓死人。
09《情感债务》。
陈队宋队首次同框镜头!这一集是二个案子都是高科技破案啊,红外摄像仪,其他剧没怎么见过,可能是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吧。
分析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半衰期那段,唐辉的反应像极了听课的我们,哈哈~10《翡翠玉兔》。
不要把奇奇怪怪的东西扔进抽水马桶,不然刑侦队长帮你通下水道。
第二集陈队通,这一集轮到宋队了嘛?
弹幕说宋队上门查案坐在沙发上像是来讨债的23311《九龙香炉》。
出现了一代身份证。
宋队被法医姐姐怼了,变怂变乖了。
大师全能型人才,精通心理学,还懂文物鉴赏。
那个时候就有北漂一词,顺便提了一句娱乐圈潜规则的事情。
12《假作真时》。
二组人合体办同一个案子。
女方因为经济差距一直看不上男方,男方以小孩为借口不愿离婚,女方通过打孩子来发泄让男方心疼。
男方看似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可能也有觉得离婚丢人的心态在里面。
男方在家一直忍气吞声,女方反复打孩子不制止,忍心让孩子长期被虐待?
最后的爆发,女方强势表明孩子也会一并带走改姓,故意折磨男方,知道男方最在乎的点是什么。
13《致命弱点》。
模仿经典影片《七宗罪》犯罪。
这集出现了陈莹(《还珠格格》的柳红)呢。
14《罪有应得》。
哥哥是个有血性的孩子,报恩用错方式,可怜的女孩子失去了妈妈,爸爸,哥哥。
洋地黄中毒。
15《极度过敏》。
青霉素过敏使用肾上腺素。
烫吸,追龙,社会人捅人经验丰富。
16《同案犯人》。
陈队不在家,宋队一个人带娃。
婀娜多姿的小光骑马了。
情杀和配偶脱不了干系,It's always the husband。
不能取消死刑。
碎尸玄幻追踪到相关人士,虚构同案人。
砂锅炖吊子,山东名菜。
17《48小时》。
孟队太调皮了,把局长喊去当嫌疑人充数。
农村大妈看似赶羊实则赶人。
18《脚步节拍》。
足迹大佬,原型马玉林。
挟持,是一种妇科病。
笑发财了。。
19《青春歧路》。
恐龙,古早的网络用语。
小光抢唐辉的方便面吃。
宋队抓人时一脚飞踢~陈队不在的日子,宋队好暴躁啊!
还凶了唐辉。
唐辉委屈🥺20《水落石出》。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21《时间涵义》。
死亡时间在法律上很重要,遗产继承顺序。
陈队回来了,全队的人都变得活泼可爱了,包括宋队。
罗卡定律。
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
小光拿了二桶方便面,以物换物还换了口味。
骷髅老师每次都凹造型。
22《爱的迷惘》。
妻子痴情,丈夫出轨。
果然用情深的人最受伤。
23《倩影浮现》。
淘宝卖家的话术:微光夜视vs红外夜视。
24《生死温度》。
李贞贤的《独一无二》这歌超火的,当年。
说撞就撞,行动力很强啊。
燕十三是你!新郎结婚前一夜去酒吧告别单身,最后新娘头脑清醒走得好。
陈队的套路太深了。
25《攀岩陷阱》。
俱乐部,有钱人的社交圈。
朝阳群众真的牛。
宋队跑外景吃土。
26《残酷艺术》。
加班的小光说easy都愤怒了,后面听到出外勤就精神了。
弟弟知道姐姐买房,立马就要求继承房产也是服了。
这集有杨紫。
27《不留余情》。
业务能力强,心地善良,和感情问题混乱不冲突,人的多面性。
丈夫看起对妻子冷漠无情,但是实际上为人还是可以的,也爱惜子女。
性格太过偏执的人平时就要警惕。
有情人终成兄妹,父母债儿女还。
有一集有一个场景,野外荒地全是白色污染塑料袋。
28《半桶苦酒》。
工业酒精含甲醇,少则失明,多则失命,假酒害人。
有个弹幕说得妙“甲醇,喝少了你看不见世界,喝多了世界看不见你”。
姥姥态度严谨,做了动物实验。
陈队喜欢撸狗。
29《生命合同》。
代孕,借腹生子。
百万雄师,枪迷扫地僧,据说原型是全国钳工状元,《非法持枪者》。
30《疯狂乍现》。
黄赌毒,沾不得。
逼迫15岁的小姑娘,丧尽天良。
最后一集大场面啊,血撒得真真实,两个队长双剑合璧,感觉是要培养唐辉呢。
总结:赌近盗,奸近杀。
ps主摄影:曹盾。
《案发现场》与一般刑侦戏相比,更重点突出技术侦查、层层推理。
更具体地说,就是展示大量的破案手段。
该剧涉及法医学、毒物学、DNA鉴定、痕迹学、指纹学、微量物证、现场分析、弹道学、法庭昆虫学、犯罪现场重建、文件检验、声纹鉴定、颅骨复原、犯罪心理测试等等多种法庭科学学科。
使得剧情引人入胜,惊险刺激,还可以让人在看剧过程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
刑侦类的电视剧一直都是我的菜,看了很多香港TVB的刑侦剧,这次看看国产的,感觉也还挺经典的。
虽然是一部比较老的片子,但是《案发现场》还是挺不错的,没有现在一些国产剧的疯狂注水,各种无脑恋爱以及尴尴尬尬的鲜肉演技。
整体而言,这个案发现场跟重案6组还是有一定的相似度,觉得两部电视剧其实很象的,同样是刑事案件,都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同样侧重于破案过程;都是快节奏而且都是每集两个案子,可能不同的是《案发现场》里更趋于高科技犯罪些。
个人而言,会比较喜欢这种类型的警匪片。
因为剧情会比较紧凑,不拖沓。
推理过程丝丝入扣,语言精练而且有时还带着幽默,有些小哲理性。
还同时知道了点生活常识,比如法律、药物方面,继承权方面等平时注意不到的地方。
然后,里面的人物也不错的,不过对我来说他们都是陌生演员了,都不是很熟悉,但是演技还是很给力的。
最后说一句,主题曲也好听的哦
以前看过香港和国外的刑侦剧,这还是第一次看国产的,很惊艳,国产刑侦剧一点不输。
全剧主演无cp线,剧情节奏快逻辑流畅,主演演技在线配角大佬云集,这些就很棒了。
更何况导演很敢拍,有很多案子都涉及了现在比较敏感的题材,有个案子是涉及sm和同性恋的,,,说实话实在是很让人很惊讶,喜欢那个思想没有限制的时代。
算是有点年代的电视剧了。
剧中两组刑警双线推进案情。
通过科学的检验分析,严密的逻辑推理,丰富的专业知识,为观众揭开一起起犯罪过程,伸张正义,体现了公安干警机智、勇敢、敬业等精神。
同时为观众展现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剧情很紧凑,没有刻意营造紧张气氛,故弄玄虚。
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很尽心,都演绎出了自己的特点,不虚浮、不夸张,有亮点也有梗,观剧时愿意跟着剧情的发展而喜怒哀乐,不会出戏。
准备找第二部继续看。
1某厂范被杀,和范妻好过的厂长被抓2王和工厂负债的女企业家沈再婚,沈的婆婆恨王婚是要抢她孙子家产而用夹竹桃泡水毒王却被沈喝沈死,夹竹桃被浓茶中和无毒物反应/某人因女友进城做J杀其3 歌星缠老板被老板绑后放后备箱并带新捧的人去天津参演唱会期间杀歌星,让新人做不在场证明。
后在后备箱找到歌星头发破案。
4 教授有糖尿病配方专利,其妻弟因公司欠债伙同他人绑教授逼姐拿配方换钱救姐夫。
犯还装每天接绑匪电话帮姐。
5
也像是中李元芳的毒,躺在沙发上看了三天的《案发现场2》。
其中有一个情节颇让人着迷:身为力学专业博士,声波力学专家的丈夫先是用给妻子服用了多于她平时药量的安眠药(不是致死药量),使其处于半昏睡状态。
然后没有利用钝器的强力击打,而是使用长时间持续敲击,造成死者的颅骨没有骨折的前提下,颅内出血。
够专业吧。
而这打击面很小,又很容易找到的凶器,就是带橡胶跟的高跟鞋。
他用高跟鞋的细跟持续一个点轻轻敲打妻子的额头,就这样持续敲击了30分钟,致使其颅内出血而死。
共振传导,犹同于光线被折射,力可以通过声音的共振传导,而产生相同值的力,并对折射后的点产生作用。
受力方式的不同,载体的不同,都会对声音的传导产生不同的波长。
而力的延续不会一直衰减,反而会逐渐加强。
这和天坛的回音壁一个道理,在A点施加的力,利用头颅形成的空腔反射,汇集到B点。
在死者颅骨的A点进行持续的击打,可以使冲击波汇集到颅底的B点,持续的冲击累积,造成B点血管破裂,颅内出血。
这些情节颇让人浮想联翩,不知道事实是否如电视剧叙述的那样,或者只能在网上印证一下。
喜欢郭队……
以前在电视上断断续续地看过几集,后来一直想全部看完但是忘了名字,无意中在哔哩上看到了就又完整的看完了。
这个系列一共有3部,最喜欢的是1、2部,第3部没怎么看。
全剧每一集两个案子,传统和新技术两个办案小组各负责侦破一个,节奏快,演员表演自然,案件接地气,逻辑还是比较严密。
虽然是十几年前的电视剧,但是现在看来也很有意思,值得几刷的好剧
剧荒的我又把以前的看电视剧拿出来看了,刑侦类的电视剧一直都是我的菜,看了很多香港TVB的刑侦剧,这次看看国产的,感觉也还挺经典的。
虽然是一部比较老的片子,但是《案发现场》还是挺不错的,没有现在一些国产剧的疯狂注水,各种无脑恋爱以及尴尴尬尬的鲜肉演技。
个人而言,会比较喜欢这种类型的警匪片。
因为剧情会比较紧凑,不拖沓。
推理过程丝丝入扣,语言精练而且有时还带着幽默,有些小哲理性。
还同时知道了点生活常识,比如法律、药物方面,继承权方面等平时注意不到的地方。
然后,里面的人物也不错的,不过对我来说他们都是陌生演员了,都不是很熟悉,但是演技还是很给力的。
最后说一句,主题曲也好听的哦
算国产刑侦片里比较好的吧,没有私生活和感情线拖累。但是每集都两条线,串接交待的不好,太容易看岔了。故事也比较简单.... 悬念不够啊
不如现场铁证诶,剪辑乱乱的
人物塑造挺好,不谈恋爱好评,案件有点简单,更像个纪录片,还是潦草的那种😂
还行,片头风格有点像美剧哦
导演: 闫宇彤编剧: 闫宇彤主演: 王志飞 / 颜世魁 / 陈宁类型: 悬疑 / 犯罪
字幕比剧情好看多了,结尾那几个案件太草率
气氛什么的还可以,不过04年的刑侦技术剧,还是过时了,如果是重点突出案件故事,可能还能一看,重点是刑技就过时了,弃了。
现在看确实是案件太简单了不过瘾
剧情还行演员不喜欢
在追阳光之下(掌中之物),就想到了我每过一段时间就会重温一下的案发现场了~我喜欢这个题材的,案发现场拍的早,虽然我近两年才看到它,但不妨碍我直接就喜欢上了,佩服十几年前的编剧!喜欢王志飞和剧组的每一个工作人员!
看了几集,几乎每集两个案件,感觉内容好乱,结局也潦草
虽然当时有模仿痕迹,但确实对国内刑侦剧是很不错的突破,而且也算做出自己的特点
三部水平差距不大,唯一区别就是主演,第一部演技OK,王志飞塑造的陈队有魅力,让人印象深刻,第二部最差,元芳演什么都是元芳,太端着没味,永远一脸正义凛然,角色塑造失败,第三部的王劲松演技最好,超越了王志飞的版本,眼神睿智又不过于阴冷,这种发挥空间不大的剧本里仍然表现得十分优秀
较烦的双线展开,每集都是两个案子,彼此拆开破,然后在一集中彼此交错穿叉拍摄,看的人很烦,根本没有丝毫深入的感觉,总是刚看这个,串到另外一个,疏离感很强。没有许多推理逻辑环节,罪犯也是低智商,冲动型犯罪
剧中大部分案件都是情杀,男女纠纷那点事,一集俩案,节奏快,不适合一边干其他事一边听着看。王志飞有魅力,但我看这个法医李景兰真烦,动不动喜欢呛人,跟欠她钱一样。
7分吧,其实案件还有推理过程还算不错,就是很多地方演的痕迹有点重,而且没有交代清楚来龙去脉。另外就是每一集两个案件的交叉有待商榷,两个案子都看得比较模糊,严重影响了整个剧情发展
这种全员搞事业,没有感情线,团队氛围好,谁和谁都能嗑一嗑的古早刑侦剧真好,可惜现在内地影视不会再有了
警察问询做笔录时,被问者说到和被害人男女关系,肉体关系,这些不是最正常不过的,为啥要表现出不好意思的样子,这个表演太恶心太不专业了吧
虽然案发现场和重案六组两个系列是各有各的抄(不是说两个系列没有真实案件改编的地方),但看完案发现场才明白,原来抄也分抄得差和抄得好。这剧前半段简直看不下去,不看字幕经常听不清对话,人物没有什么魅力(后期才有几个人物立起来了),没有感情戏并不意味着更好看更高贵望周知。剧情更是粗糙,重案六组虽然也有抄袭案件,但具体对话都很精彩,明显是去体验过生活后才能写出来的,而案发现场更像是编剧抄来一个作案手法,把这个手法讲清楚以后就不会往下写了,所以审讯情节大多都很水,而那些犯罪过程闪回更是拍得像普法栏目剧,太灾难了...
很喜欢这种没有啰嗦剧情的纯侦探片,但是水平太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