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是五一档,对手是猎金游戏和人生开门红,对手之弱更衬托了本片的烂。
当用字幕交代故事背景时已经觉得不妙了,因为如果当时观众看了下手机,就会错过这个荒诞的原始密室逃脱设定。
故事,都不能称之为故事,因为人物都挺搞笑的。
没有逻辑,也没动机,想不到的只有编剧的脑洞。
白警察如果没有主角光环,电影里可以死100次,同理可见辛老大。
辛老大的手下更是,看起来组织严密,各司其职,牛逼哄哄,然后都没啥脑子,死得都莫名其妙。
大嫂从头到尾硬是一点儿作用都没有,辛老大留着她到底为了啥?
后来才想到,编剧大概也觉得正常逻辑警察赢不了,所以留着大嫂最后来个大爆炸。
前后有两个手下想杀死黑老大,都是朝一个地方猛放子弹,好不容易消耗完了,被一枪毙命。
这也是编剧让他们必须失败,因为辛老大是主角。
那么两位男主比拼的什么?
那必须是顽强的生命力。
辛老大,药物毒不死他,机枪射不中他,手下暗算不了他,凭借一个影子杀手cover全场,我就想问,那影子杀手总爱在窗外呆着,是如何守护房内的老大的呢?
那窗户虽然透光,但还是存在的吧。
白警察,多次机枪扫不中他,同事都挂了他还活着,,他能爬楼翻墙如入无人之地,风沙也刮不死他,坏人开着汽车都翻了,他骑着小三轮跑了个来回,中间还能去找人。
故事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人民警察的胜利,黑帮兄弟前赴后继地内讧,最后死得一个不剩。
黑老大凭借废话特别多和邪魅笑容震慑全场。
大嫂作为没人在意的花瓶最后当了董存瑞。
为了圆满人民警察,前面毫不起眼的藏族同胞能鏖战全片第一杀手,保证两位男主活到了最后。
编剧同志建议去看看短剧,现在短剧都不会这么癫了,白瞎了这么多好演员!
北影节场刊最高就这?
低于预期。
满怀期待走进影院,可精彩的全在预告里,还基本是前半段的内容。
能夸的也只有视所效果,导演不愧是剪辑师,完全沉浸其中。
拖后腿的剧情竟然能获得最佳编剧奖。
前半段的精彩程度吊足我对后半段的期待,类型片的剧情又不失个人风格,枪战爽感足够,节奏紧凑。
后半段却黯然失色,落入国产西部片的通病。
本以为要大干一场,结果是大段郁闷的文戏。
两方拉扯来拉扯去,全程都是辛柏青在“哈哈哈哈哈”,手下内讧和警方无能为力,硬生生凑到131分钟,完全靠视听效果撑起来。
某些人物塑造亳无必要,浪费时间。
结尾逻辑混乱,摩托车硬闯沙尘暴,手下缴械投降。
来场打斗戏也就结束了。
虽质量一般,但还是希望这种风格的国产片更多。
改名叫陈奕迅大战白客得了,名字都起错了
………………………………………………………………………………………………………………………………………………………………………………………………………………………………………………………………………………………………………………………………………………………………………………………………………………………………………………………………………………………………………………………………………………………………………………………………………………………………………………………………………………………………………………………………………………………………………………………………………………………………………………………………………………………………………………………………………………………………………………………………………………………………………………………………………………………………………………………………………………………………………………………………………………………………………………………………………………………………………………………………………………………………………………………………
故事一开始一惊一乍故弄玄虚,到结尾还是一惊一乍故弄玄虚。
不过它竟然故弄玄虚得挺好看。
很久没看过杀气如此重的电影。
干脆利落,毛骨悚然,视听效果出彩,观影体验不错。
不但悬疑气氛渲染很足,西北风情也很到位,恍惚间有点像是现代版龙门客栈,又让人想起多年前的《边境风云》《无人区》。
白客和辛柏青的角色颠覆有突破。
反派人物比正面人物更有戏。
前半段更加精彩,悬疑步步递进。
后半段开始拖沓,尤其大风沙尘暴吹过之后,我还以为要在沙尘袭击那一刻结尾呢。
一直在等多杰最后的反转(啊是我想多了吗?
),结果啥也没发生。
倒是结尾有点魔幻,有点神性人物的意思。
其实感觉Bug不少。
悍匪大哥最后有点莫名其妙,总觉得他不会因为舌头而突然情感崩溃。
李红出场空有一副龙门客栈老板娘的架势,却毫无张曼玉的聪明和手段,手榴弹爆炸得实在窝囊。
最后生死关头夏同志喊着“北山”一股亲热劲,恍惚间还以为是叫警察同事。
不过瑕不掩瑜,尤其对比同一天看过的《水饺皇后》,谁更用心高下立判。
而我曾经去过一个叫做芒崖的小镇(同样经常发生大风和沙尘暴天气),也看过曾经辉煌一时而如今早已破败的石油小镇。
在五年前的旅途中,芒崖只是一个甘青环线上因旅游而热闹的小地方。
而如今,更多了一段关于人性考量的故事。
——2025.04.30成都中影紫荆高新招商花园店
荒蛮之地的困境,孤立无援的困局,构建成了一个残酷,生猛的战斗场面。
影片以正邪对决为核心,以风沙与法外之地的对白为起始点,将酣畅淋漓的战斗得以诠释,当人性与兽性相互较量,正邪的对决便逐渐拉开序幕。
大风作为自然气象,围困了忙崖这座小城的同时,将西北的中式梦核得以呈现。
当感官刺激映入眼帘,那些暴力美学的画面,也似乎有了一些精巧感。
当北山团队溃散,狂徒们从绝对权威的压力下叛变,此时守护北山的舌头,便成为了反派的点睛之笔。
北山对舌头有恩,因此舌头想一直守护北山,然而在大风之下,黑帮也很难逃脱命运的束缚。
在这个即将消亡的小镇,主动出击也依然是警局三人的正义守则,无论是末世的危机,还是死亡的残酷,都会让正义的使命永远铭记。
由于北山始终是孤立的个体,无法与集体建立连接,因此夏然一直都有背负责任的孤独感,他意识到个人力量有限,于是在送简宁走和向多杰倾诉自己的悲惨命运时,感到羞愧自责。
而当大巴车带走了夏然生命中遇见的很多人,此刻他便重新领悟自己的责任使命。
当人性的阴暗被无限放大,这场对决便没有了真正的胜负,然而在黑暗之下,依然会期待光明的到来。
个人评分:8.5
今年北影节的首部国产片看得如此生猛刺激、余温炙热。
映前宣传期遇上多年不见的风沙天气,简直有如神助,一张海报就把《大风杀》狠狠刻进观众脑海。
大哥北山假死出狱,来自四面八方的亡命悍匪聚集在边陲弃镇忙崖,准备分赃,为了这笔财富,而与守镇警察展开对决。
如导演张琪所说:风意味着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悍匪暴虐无道,孤警以少敌多;局势瞬息万变,风沙模糊双眼,看不清也摸不着,就像敌在暗我在明的警匪对决。
明日美食城里,北山躺的房间叫“昨日”,夏然闯进的通讯室叫“现在”,而结局一幕两人瘫倒在地,身旁赫然写着“未来”。
《老无所依》
《大风杀》床单飘动风带来罪恶,“夜猫子” 夏然仍是那只报丧之鸟。
困兽犹斗,弃镇死局,干脆利落地勾画出干燥、穷困的边陲小镇忙崖。
黑夜到白天只需一秒,加油站的床单首先见证死亡,从剪辑转做导演的张琪不知看了多少部科恩兄弟。
床单飘动,让风具象。
黑白光影,产生强烈视觉冲击。
《老无所依》里Carla参加完葬礼,坐在屋中,也是一阵风带来了Anton Chigurh。
风吹来死亡和罪恶,带走善良和纯真。
他们有组织有预谋,断油断通信,步步为营、荷枪实弹,整个小镇陷入恐慌死局。
坏人描写用金牙、剪影、足部特写寥寥几笔就成了型:曲马多的名字来自一种镇痛剂,多么讽刺,偏偏是他总在“致痛”。
开头他示意加油站人质噤声,不经意露出两三颗金牙,再幸灾乐祸看着人的背影开枪;和大嫂率先谈起条件,张狂不羁、无法无天。
舌头自始至终以彪悍的剪影示众,直到后来才露出真容,子弹每发必中,拳拳到肉、招招致命,与北山有着“唇亡齿寒”的神秘关系。
北山醒来后观众最先看到他的赤脚,再切回夏然满是尘土的鞋子,真切演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他笑得张狂,疯得彻底,掌控欲极强。
美食城谈判竟然能够率先掏枪挑衅警察,一边赤裸裸地威胁夏然,一边算计好了对话的走向让楼上的喽啰“缴械求饶”。
北山只为自己而活,任何人都是他利用的工具。
通信员小范外出向市局求援惨被杀害,尸体离奇“骑马”归来,沦为悍匪挑衅警察的工具……无一不凸显出这群人的肆无忌惮。
恶人凶险,才凸显出善良的可贵。
三个民警一把枪,“报丧之鸟”的名字也无意之中透露出另外两个警察的悲惨下场。
如果北山之流的底色是疯狂、邪恶,那么夏然、简宁和左罗则是善良和悲情。
角色名字都有所暗示:他本可以过简单、安宁的一生,却因视力缺陷前途尽失;蒙面剑客左罗同样是正义化身,一段导游往事直指对贼人的痛恨。
牧民多杰的塑造也无比动人,甚至在结尾与舌头的一场打戏里贡献了超高杀伤力。
白客在表演上稳定且惊喜,眼神里的几分悲悯、隐忍和角色十分契合。
极端环境之下,他一定想起了全排阵亡只留自己一人的悲惨往事,必将在这一夜的恶战里弥补心中遗憾、拼尽全力拯救全镇人,从而完成自我救赎。
结尾还有一场白客与辛柏青的狠辣打戏,混合着粗粝的风沙,让观众仿佛能感受到石子打在脸上的痛感。
这一次,他不愿再做那个被留下来的人,不愿再让队友的死讯从自己口中说出。
于是他随着风沙的脚步,一并走了。
就像李红说的,离开忙崖的人,便不会再回来
《无人区》以来好久没有看到过瘾的西部片了,这一部还行。
节奏气氛质感都不错。
辛柏青演悍匪首领算是很突破,除了最后的人物崩溃有点过于急转弯。
白客也还行,缺陷是不够粗粝,但演技挺像样。
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王一通。
很多细节我喜欢,比如李红的酒店,一开始大哥养病的房间是“明天”,而最后她转变的地方是需要告别的“昨天”。
耿乐演的曲马多,这诨名体现出此人大概干过医药行业,所以利用药物救大哥出狱的事由他主持。
说点缺陷吧。
最大的缺陷当然是李红大爆炸和大沙暴这两个机械降神,直接解决掉大部分匪徒,尤其是后者,完美解决夏然一人挑六车的巨大难题。
然后就是,首先,赵北山匪帮藏的钱是不是太多了点,一箱合178万(还不算难以估值的金银珠宝),至少十几箱,两三千万的钱,其中硬通货外币的比例还很高——这可是1988年的数字,很难想象一个匪帮弄了这么多钱居然还靠死工资过日子而不火并( 流动的匪帮靠死工资过日子本身就不合理好吗)。
而且当时把这钱洗白可不算太难,洗白之后过安稳日子不好吗?
(甚至还能想办法去香港)其次,匪徒为什么没想过用钱解决警察啊?
告诉警察:我们有人有枪,但不想把事情搞大,派出所里面藏着的两箱给你们了。
警察不乐意再打啊。
再次,1995年,还没有收枪,这个以前以矿业勃兴的小镇上不该只有派出所的一把枪……当年的矿山必然是国有企业,保卫部门会有枪,可能流落到社会上,周围的牧民也会有猎枪,就算人口萎缩了也不应该一把枪都没有。
小的细节上,夏然他们那楼到底是镇政府还是派出所?
(反正提过镇政府,但挂的牌子还有巡警中队)抑或是就这么一个楼?
反正那个楼感觉有点过于“规范化”。
办公室里面的饮水机有点出戏,这么一个通共四五十号人的小镇,谁给他送水呀?
最后,夏然到底是不是所长?
三星半。
我觉得这部电影里,两位主演辛柏青老师和白客(王大锤)的表现,不如前面的剧情吸引人。
耿乐演技很好,他拿到最佳男配角实至名归。
虽然他只出现了二十多分钟,却像《沉默的羔羊》等影视经典的反派等角色一样,虽出场时间短但令人印象深刻——耿乐这次在片头亮相就十分惊艳。
“早就听说嫂子是好人,楼上还有空房吧?
”台词的留白足见张力。
辛柏青老师长着一副“国泰民安脸”,却在最后饰演坏人,这种反差让人感觉有些违和。
耿乐则像郭富城一样,通过戴假牙的造型,一下就展现出了坏人的气质。
饰演会计的本煜演技还行,但形象和过去十几年相比没什么变化。
白客演的警察整体表现尚可,没有太大亮点。
电影整体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前面对反派“舌头”“老大”等角色几十分钟的铺垫很吸引人,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但最后半小时有些烂尾,剧情过于套路化,包括两场单挑PK的设计也让人感觉不够精彩。
受西部片风格影像剪辑和审核红线的限制,影片在发挥上有些放不开手脚。
“坏人里出个坏人叫良性竞争”也是一种强弩之末的狡辩。
片中女性角色存在感较低,大嫂与警察之间的暧昧情愫也没有展开,几乎是一部纯男性视角的电影。
一众小弟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后来带头闹事的“钢镚”那个反派,而是最开始出现的某个反派面部抽搐的微表情。
很喜欢,是那种狠狠砸中我的喜欢。
是我不会欣赏电影吗,怎么每看一部电影我都好喜欢。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入心的电影就是好电影打开豆瓣,热评第一批评剧情没有逻辑,完全是扯了2个小时,下面有400多人点赞。
什么嘛,这么好的电影,说没逻辑的应该都是绝对的现实主义者。
这部电影好就好在大风中飘忽的、忽明忽暗的、隐隐约约的、看得见抓不到的一抹神思电影末尾,夏然回到派出所找赵北山时,脱口而出一声“北山”,我当时不明白,怎么叫这么亲昵。
后来看到一条短评才反应过来,他们的孤独惺惺相惜从影院出来,一路上骑车的时候一直在想,由于认知和三观差异,人与人真的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并且多少都有点自大,很难理解他人。
就像不理解这部电影的人和理解它的人,不懂“北山”含义的我和一下就明白的网友出于这种巨大的差异,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每天的感受,都天差地别,并且很容易站在自己的视角judge他人,实则自己也在被他人judge。
就像我不喜欢某人,某人也一直在心底讨厌我(所以以后还是要时刻保持谦逊同时,正因为这种巨大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有过一点moments就够了孤独是人生的本质,这也是电影传达的内容之一说回电影。
这是一部关于匪帮因利益而层层内讧同时和警察周旋的故事。
小弟们看似都听命于老大,实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和心结老大看似呼风唤雨、看破一切,实则是一个非常需要他人支撑的人。
他以为江湖还和入狱前那样,大家相互信任荣辱与共,他以为只是少数几个人不安分,没想到身边的人接连背叛离开。
他以为一切尽在掌握,身边越来越多的背叛让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直到钢镚儿的一番话彻底捅破窗户纸,打碎了他心中的“江湖信仰”。
在他的年代,匪帮就是一群兄弟们一同出生入死共患难,始终在一条船上,而不是如此现实如此利益至上。
但这种“信仰”实际上很虚伪,因为他本质是个十足自私自利自我的人,他需要的不是陪伴、不是情义,而是能够随意指挥他人的权力,他的那种“信仰”建立在统治者高高在上的虚伪之上。
他和夏然在美食城里的那番对话曾表示他不在乎手下有异心,只是因为他没想到江湖的规矩早就变了,拿钱才会办事,他期许的情义和信任早已没人在意。
他也很可悲与之相反,夏然看似非常独立、像钢铁一般坚硬,实则只是一直没解开战场上的心结。
因此他害怕和人产生联结,借用冷漠去回避心底的创伤。
小警察的赤诚、匪帮的内讧一次次冲击着他,融化着他,他也慢慢与自己和解,重新上路电影中的两派势力:匪帮和警察,以及各自的核心人物北山和夏然,也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道路。
北山是将身边的人当燃料,他从信任到不信任,从不孤独到孤独。
夏然则相反,他太珍重身边每一个人,他从不信任到信任,从孤独到不孤独这么看来,电影的内核好像就是一个字“独”。
没有人喜欢独自上路,但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
没有人能一直陪你,我们只能、也不得不独自面对漫漫长路,但好在我的生命中曾有过你出场。
挺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被电影用新故事拍得这么动人所以还是那句话,人与人之间有过一点moments就够了除此之外电影还表达了很多课题,比如和解、选择、人生意义等视听语言非常灵巧,很多地方借由影子来表达。
最喜欢的一幕是小警察牺牲时夏然看向三人镜中的身影,旁边有阳光轻轻洒落剧情确实有一些突兀生硬的地方,但瑕不掩瑜。
这部电影还有一处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拍出了人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复杂性,北山和夏然都非常立体btw白客和辛柏青的演技真绝啊,完全看不出这是之前唯唯诺诺的小职员和一身正气的周书记and白客的人夫感原来和角色没关系,他不管演什么都人夫感爆棚不过杰多到底是什么背景?
你说是退伍士兵吧,夏然教小警察用枪那里他好像也不会;你说是大学生吧,他最后和舌头对打那里武力值又那么强
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大风杀》的,白客确实是贡献了非常惊喜的表演,具体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理电影的感觉。
我全程确实是把它当 心理电影来看,就不要想着是某个 写实主义的题材,而要想着是一个类似《你好,疯子》或者是《致命ID》《禁闭岛》那样的电影。
毕竟我看《大风杀》的时候,就不由自主想到了《致命ID》里被风沙困住的逃不出去的小镇,和《你好,疯子》里最后一堆人乘上公交车摇手再见的画面。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故事就更精彩了。
就像我说的《你好,疯子》和《致命ID》里谈到的那样,基本可以说最后就是剩下1人(或2人)的大逃杀情况。
整个茫崖镇里最后活下来的就是白客演的夏然,多杰不知道还有没有活着——因为仅从电影来看,里面剪辑过的画面之后,多杰似乎活着,又似乎被舌头打死了。
没错,因为我看这类电影多了,多杰一出现我就知道这人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人。
之前已经被《不虚此行》的吴磊骗过,也被《阳光照耀青春里》的骆驼骗过,多杰骗不了我!
具体来说还有一些有趣的地方。
电影开始有一处是警察在给姐弟两调解借钱的纠纷,直接来一句“遍地万元户,夜里刷刷刷的过车”。
要不还是你预言帝呢,确实是字面意思上的“遍地”万元户。
一天天整个镇子上全都是埋下的金银珠宝呀。
最出挑的,也是死得最早的反派是 曲马多。
曲马多(Tramadol)本来就是一种镇痛药,尤其是各种神经痛,这完全可以对应夏然深陷PTSD痛苦,需要(而不是真的服下)靠镇痛药来逃离过往的死亡回忆。
所以,曲马多在的时候,暂时还没有出现过比较激烈的暴力对抗,除了守加油站的老哥被铁丝拉了眼睛——就说有没有让人想到《发条橙》呢?
而且曲马多绝对是新人,大嫂一开始都不认识他。
也就是是认识大嫂的人,不敢这么强动大嫂。
所以他就是外来的镇痛药。
大嫂在的美食城直接名字就是“明日美食城”,仔细看几个房间就知道,过去(趟着还没醒的大哥) 现在(放着可以对外界联系的电台),未来(在大哥和舌头躺着的地方)。
当然,不看成是心理电影也可以,可以当做是另一种武侠电影,叫做 西部牛仔武侠电影如何?
这三个地方也颇有意思: 美食城 加油站 和 警局,像不像 古代武侠小说里的 客栈 驿站 和 衙门呢?
预告片质感充满期待,以为是一部美国片质感的国片呢,结果…像在看超长预告片,一地鸡毛的叙事和写人,以及糟糕的文戏场面调度。原著故事编织得称职,德帕尔玛的铁面无私(西部警匪片)+情枭的黎明(反派人物线)想塑造一个天真执着但无力冲破黑幕改变报丧鸟宿命的男主角。可剧本写作方式不对,非要把一个黑色动作片写成姜文式相声电影。出场这么多角色,没一个是饱满的。没看出导演深度理解了人物,人物塑造苍白。女角色还不上桌。片名出来前水准很高,还以为是中国山姆佩金法,但越往后拍越像电视剧。场面调度没耐心,镜头不凝视演员,表演被剪得非常碎,拍得非常浮躁,叙事贫乏和表演细节。剪辑则一个逗号剪一刀,一个动作平均剪3~5刀。一味展示和堆砌素材,这不是讲故事。张导拍下一部剧情片之前,烦请观摩十遍《分手的决心》 🤦🏻♂️
从故事的边边角角其实能看出编剧想表达“向前看”。但渴望向前看的人一方面对“未来”一无所知,另一方面又被过去的重力所牵引,最终在风沙中分崩离析。只有“麻木”的人能活下来,麻木的被时代推着往前走,“走一步,看一步”。所以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亚细亚的孤儿》。
警察大战铁血战士
高桥一生vs陈奕迅
质量确实在档期里说得过去,但时而感觉像在看「迷雾剧场」来到大银幕,时而又好像在打以年代为背景的求生游戏。虽然有如此多的内容以及已经算是多的片长,但好多角色和故事都好像没有什么细致的叙述,就把观众快速拖入一场场“场面”中。对比在88分钟内要啥有啥、明显还没有那么多人加持的《一个和四个》,好像有点说不上话,但仍然肯定它的类型实验以及开拓的新鲜。四星大概是因为郎月婷女士又整一部女主片,很好非常好特别好(:辛柏青和孙宁一定要多多演电影啊。
美术很好(除了场置招牌大多偷懒用了现成字体),剪辑很好,演员除了郎月婷普通话太标准略出戏之外也都还不错,剧本也蛮留有让人解读的野心,动作设计也甚至是幻视《智齿》……但组合在一起就像拍时尚芭莎似的,都太干净安全了。虽然正邪都在讲道理抢着当爹还是蛮符合这种园子温接了《年会不能停》拍成戏谑版《黑社会》的作品逻辑,而且辛柏青还是要好过上一个同类型竞品里的谢霆锋的,但没有糙到出血,分镜全部是拍你左我右的美剧离婚式分镜,就和苦心营造出来的模拟恐怖年代感合不上。不过光吃all白CP还是美味,情节虽然常过场CG塞一下就略过但大部分还是可以接受的娱乐性,也只能说你港监制接任务还是比本土团队强蛮多,可以整4星。
1.辛柏青真有魅力。2.凭啥风暴来临,人家的车都四仰八叉,你骑着三轮车可以在风暴里驰骋啊。3.剧情后半段有点疲软,仓促收场。
3.5星!“风”才是横竖在警和匪之间的,那一永恒不变的归于死亡与虚无的自然之力,一切最终都将归于它,但一切又都因它而变得有意义,生者是死者留下意义的证明,死者是生者前行的路灯。
观此片,导演编剧给你一种大便干燥的困闷感,你不断的用力想要畅快的一泻千里,而它不急不慢只跟你调笑顽皮,它贼忙忙一次次冒完头又缩回去,你愤切切仍是决心不死。终于你憋红了脸,准备跟阿便做最后的死磕,热汗蒸腾起白烟、血脉贲张、气血上涌,青筋暴起,旨在最后一搏发出全力!… …垂头丧气的你挪出卫生间,算了算了…再议…再议吧…
中开低走,个人给两星半故事本身很有趣,但是拍出来的效果很让人不满意,镜头效果要好于剧本。有些低智的情节和行为,完全不理解。一个黑夜看不见的小警察执意出警,然后搞得一塌糊涂,说的最多的就是“夏老师,你教教我”,气笑了掉下来的车门能刮飞,敞开的车和车门一点不动,窗户,门可以刮出响儿,背着一个人走出去头发一点不飘。感觉有看头的是会计和多杰,本以为会有什么高级转折,结果却是那么一烂摊。后半段几乎没法看,前半段看着是可以的。
耿乐离场太早,身后邪气的空档紧跟着就被废弃,辛柏青醒得也太早,浪费了延迟爆点倒数时刻的能力。风沙席卷而来,人们前赴后继着从消失点奔向别处,开始和结束都有同一个地名显示着路径。
没少跟昆汀学,确实很多似曾相识的局面,但更应该类比国产的《暴雪将至》和《雪暴》,孤胆英雄的无力,最起码这部比上两部都要好,只是结局没编好,葬送了前面累积的好感,内斗应该也有更好的设计,比较可惜,耿乐辛柏青和白客表演真不错,各有华彩
两个主人和两条好狗,你们男编剧到底为什么看不出来自己爱写男性恋情?你们自己永远感觉不出来。。。
这次的选角属于万万没想到,白客这个憋屈人夫赛道的翘楚竟然来演打过仗的硬汉警察,辛柏青这个演过志愿军战士的浓眉大眼竟然来演坐过牢的疯狂大哥,颠覆了两个演员的角色印象,真的是一次不小的突破。
好暴力的一片,暴力本身是有点爽的,不过不足之处也是因为此。一个是主角相关的人就主角活了下来,太俗气。另外一个是影片直到结尾都没有增援到,电台明明都有人回应了,为了无政府与世隔绝有点刻意了
主创别搞观众- _ -费尽心思整的这些废土美学、西部浪漫、英雄主义在薄如蝉翼的逻辑下显得是辣么得可笑...除了主角,都得死。辛柏青演坏蛋头子和演李太白是一个演法,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看话剧;郎月婷的大嫂献祭得毫无必要;白客身边两个警察纯纯为了衬托他的昵称是“报丧鸟”所以活不成对么?饶了观众吧。
冲着白客来,看入迷了完全忘了白客,有多精彩可见一般。生猛,酣畅淋漓,完全是可以放到国际电影节横向对比经典西部片犯罪片的,喜欢黑色犯罪题材的一定一定不要错过!画面、节奏、视效都特别棒,除了结局太基了有点好笑出戏以外,前面都刚刚好。藏蒙边界90年代没落矿区小镇,美术置景就充满迷人的复古童核感了。看了电影才知道为什么叫大风杀,切断交通通信,三个警察孤立无援,极端的暴风雪山庄封闭环境,肃杀中又有一种类似狼人杀的游戏感。白天对峙、结盟、怀疑、内讧、叛变,晚上悍匪杀人,警察搅局,趁夜各自行动。悍匪群像有一种漫画感,张本煜会记、耿乐曲马多都令人眼前一亮。辛柏青演的太松弛太京爷范儿了,我反而觉得不适合“大哥”,尤其结局突然和舌头搞起主仆深情文学,太ooc了(虽然这个是编剧问题,不然不知道怎么结果了他吧)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那个老大,这才是一个与天斗,与地斗,与自己斗都其乐无穷的家伙。也是个看透人性大彻大悟的家伙。
大风沙像一个隐喻,可以代表蛮荒,可以把人困住,也可以是一场注定会来的杀戮。人人都知道大风沙会来,它就像犯罪片里的最后那声枪响,但来之前忙崖小镇已经一片肃杀,孤立无援。风意味着无形,时刻在变化,就像困局中的困兽和人心,恶斗恶就成了兽的生存本能。片子里的反派角色都很出彩,个个生龙活虎,尤其是辛柏青饰演的老大,跟他以往的形象反差最大。每个反派都带着私心,见机行事,走一步看一步,可以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黑吃黑,也可以是随机应变向前看不回头,导演拍出了内地少见的黑帮片的残酷感。导演张琪是剪辑师出身,片子的节奏控制、影像质感和混音效果都很出色,超出预期!
高开低走。视听语言还不错,表现大风沙的镜头很有美感。不过这种冰血暴西部片的类型框架还是太西式了,不得不一直强调小镇跟外界失联,否则很难相信土匪头子装死越狱、三个民警被匪帮虐待至死这种情节会在中国的语境下发生,会给人一种架空或者翻拍的感觉,还不如把正义的一方设定为平民英雄。匪帮找账本、下毒、内讧这些情节都有点幼稚,匪帮如果是这个智商水平是怎么起家的?辛柏青有个狙击手小弟就可以这么自信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