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过,人总是在变态的路上越走越远……《九十九》: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人和自然间纵有小小的波折(片中以妖怪的刁难出现),以人原有的自然和淳朴,轻易的就化解了。
于是表面有点阴森的怪谈变得越来越轻松幽默。
怪谈妖怪表现人对自然的敬畏;手工艺人表现人对自然的尊重。
《火要镇》:城镇化,阶级出现。
男女爱情的悲剧表面看来是无数的偶然造成的,其内在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男主角成为了社会下层的救火员,也就失去了与身为贵族的女主角相爱的权利。
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人造的差别,人和自然之间也出现了隔膜。
片头长长的江户城镇的画卷,都是人造的建筑,一眼望不到任何自然的影子。
失火是大自然对人类反自然发展的一种变相的报复,当然此时这种报复还处于比较温和的状态。
《Gambo》:自然与科技殊死搏斗。
白熊是自然的化身。
小女孩代表了纯真和美好。
怪物代表不断发展的科技。
注意白熊杀入怪物洞穴时候,抓下了很多类似电缆样的管子,其实是隐喻“科技如怪物”。
片中还有一个触目惊心的镜头,是怪物与村里的女人繁衍后代,隐喻失控的科技发展对人类的污染般的影响。
片子最后一个全景镜头,可以看到怪物巢穴边荒芜的土地,和不断退化的森林,隐喻了不断壮大的科技和不断萎缩的自然间的不共戴天。
《别了武器》:科技的全面胜利,自然和人类的失败。
自然已经完全消亡,失去了自然的人类,在所谓的高科技中唯一的结局,就是愚蠢、孤独、可悲的死去。
片尾面目全非的富士山,和九十九中森林环抱的富士山是强烈的呼应对比。
四个故事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其实老祖宗早就总结过了,老子说(大意)人类最好的时代,就是没好没坏没羞耻的时候,大家想怎么活着怎么活,后来有了美丑之分了,就世风日下,再后来有了礼仪了,就全完了。
peace仅仅理解为“和平”是片面的,更应该理解为平静,相安无事。
人归根结底是一种动物,无毛的两足动物,来源于自然,只有和自然相安无事,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人类的悲剧,是从自封自己是万物之灵,智慧之主的那一天开始的。
自作聪明的无限制的发展科技,又自作聪明的无限制的漠视自然,这种“平和”早晚要以一种激烈的形式来打破,所以只能有“短暂的平和”。
科技日新月异,却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傻逼时代;当人们造就了冰川消融,温度上升,物种灭绝;当人们整天抱着手机,抱着电脑,被科技绑架的时候,已经离《别了武器》的时代不远了!
总结一下:1是抬头三尺有神灵,走哪别乱丢西瓜皮;2是成长的烦恼;3是You are my hero;4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器,没人其实就没有武器);片子其实还是形式大于内容,十几分钟的故事,谁的印象深刻谁就赢了。
个人比较喜欢大友的《别了,武器》。
一是对机械类动漫有爱,二是至少感觉故事比较饱满。
3333另外两篇各看一半津津有味看完这部一部电影,四个故事平复老物件怨气的工具人阿公火场里飞扬的新娘嫁衣神使与鬼怪的血肉厮打战争,短暂的和平第二讲了一个很烂的故事,即使和服画卷的形式很美;第三是俗套的故事,但依然让我们提心吊胆,“重要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死时在做什么,而她那时候只是刚准备好去爱”关于《刺猬的优雅》的短评宽慰了我对于神灵牺牲时的痛苦。
第一是第二棒,因为古老和新生的呈递妙得像是我五岁做过的梦;第四最棒,狼狈的士兵在被摧毁的土地上追击着破烂的高达,前者悲痛而疯狂,后者冷漠地宽容,富士山顶的雪在远处依然纯洁如初。
《短暂和平》上映于2013年,是日本动漫界大神大友克洋召集一班业界俊彦联合制作的短篇集。
大友克洋的名头自然无需赘言,1995年他曾经也制作过一部类似的短篇集《回忆三部曲》,令人印象极为深刻,其中的一个短篇《最臭武器》至今仍时常会在脑海中浮现。
《短暂和平》由四部短篇组成,分别为:《九十九》、《火要镇》、《GAMBO》与《别了武器》。
虽然每一部的题材和画风都不尽相同,但完成度都很高,且短小精悍、一气呵成,让人回味无穷。
第一篇:《九十九》《九十九》的导演是森田修平,比较出名的作品还有《自由》和《东京喰种》。
森田是大友克洋最先联系的动画导演,因此《九十九》在2012年就已经制作完成,并且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篇的提名。
《九十九》记述了一个关于妖怪的故事:某晚,一个手艺人在山中突逢狂风暴雨,情急之中来到一间残破的小屋中躲避,屋中也尽是些破烂不堪的器物。
谁知关上屋门的那刻起居然出现了另一番光景,纸伞、绸缎、移门上的仕女图、以及别的器物纷纷活了过来。
手艺人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拿出工具给它们一一做了修补,并且进行了虔心的告祝。
待到屋内恢复平静,屋外已然天光大亮,门口多了一把崭新的纸伞和一匹光鲜的绸缎。
手艺人安然领受,重新踏上旅途。
短篇在开头引用了《阴阳杂记》中的一段话对片名作了解释——「器物历经百年,便会化作精灵,戏弄人心,名曰付丧神。
」「付丧神」又称「九十九神」,其概念类似于中国的物久成精,在日本的《付丧神记》一文中也有一堆被扫地出门的旧器物成精作乱、找人类复仇的故事。
《九十九》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此。
不过相比寻常的妖怪故事,本片还是有一定新意的。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妖无害人之意,人有敬畏之心。
化为妖怪的器物并没有想要手艺人的命,只是想戏弄一下他,以报它们惨遭人类遗弃的怨恨;而手艺人也没有感到仓惶惧怕,而是认认真真地糊好了纸伞,缝补了绸缎,又对看似凶恶的付丧神闭目祷告:「感谢你们在被用成破烂之前为人类做的一切,辛苦了!
」如此一番作为,换来的自然便是妖魔平息,还送了他一把伞一匹绸。
日本的很多民间怪谈经常是相对平淡却充满别致趣味的,《九十九》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反而生趣盎然,显然继承了日本民俗文化上的一些特质。
同时,短篇也传达出了「善待他人(物)」、「克己自省」的朴素至理。
在浮躁社会中,抱着感恩万物、珍惜用度之心,重新审视身边的美好,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这种价值观,在日本或者说东亚文化圈,恐怕古往今来都是相通的。
第二篇:《火要镇》《火要镇》由大友克洋亲自担纲导演,与《九十九》一样同是本短篇集中最早成片的作品,而且讲述的也是江户时代的故事。
不过,《九十九》选用的是妖怪题材,而《火要镇》则是爱情悲剧,从开篇运用的类似「画卷」的打开方式便已令观众耳目一新。
商人之女阿若与邻家少年松吉从小青梅竹马。
成年后,松吉叛逆离家做了鸢工(古代日本的建筑工人兼消防员),而阿若对其念念不忘。
几年后,在父母之命下将要嫁作他人妇的阿若心怀惆怅、夜不能寐,不小心引燃了灯烛。
火势蔓延前的一刻,她停止了灭火和呼救,决意赴死。
顷刻间,大火肆虐,几乎焚毁了半座城池。
前来救火的松吉,与爬上塔楼的阿若相互呼喊着对方名字,最终被倒塌的塔楼裹挟着熊熊烈焰所吞没……
同样是逃避包办婚姻的宿命,无论是与日本本土「辉夜姬」的故事,还是与中国「梁祝」的故事相比,都展现出另一种意义上的唯美和惊心动魄。
阿若一不考虑松吉的想法,二不顾念全城百姓的安危,只求引燃大火以再见上松吉一面,对爱情执念之深由此可见一斑,堪比《神雕侠侣》中的李莫愁。
当然作为短篇,《火要镇》的故事确实相对简单了些,也无甚新颖之处。
不过,这部作品在视听方面却体现出了相当高的艺术性。
大友克洋运用了「浮世绘」、「歌舞伎」、「能剧」等日本传统艺术元素对短片的画风、声效、故事结构上进行了融会贯通。
画面质感之精美、情节与音效配合之巧妙,整体效果之震撼,着实反映出日本动画超高的制作水准和艺术感染力。
第三篇:《GAMBO》《GAMBO》也有着颇为不俗的编导阵容,导演是担任过《蒸汽男孩》、《恶童》等影片CGI导演的安藤裕章、编剧是曾担任《红线》、《茶之味》编导的石井克人、人物原设则是为《新世纪福音战士》、《狼之子雨与雪》进行人物设定的贞本义行。
相比其他几个短篇,本片走的是暴力路线:某个山村天降巨大的赤鬼,必须每日进献年轻女子才能免受其害,直到村里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女孩。
女孩意识到自己的悲惨命运,只身逃进深山,在溪流边遇到了一只大白熊。
白熊没有伤害女孩,反而向其示好,女孩诉说了村子与自己的遭遇,并拜托白熊能够除掉赤鬼。
没想到白熊仿佛神灵,听懂了女孩的祈求,暴怒地扑进赤鬼的巢穴,发现之前进献的女孩居然成了它繁殖鬼童的工具。
白熊捣毁了巢穴,并与回巢的赤鬼厮打起来,一队途径村子的幕府武士也加入战团,经过一番殊死搏斗,白熊终于绞杀了赤鬼,保卫了山村和女孩。
《GAMBO》的画风十分粗犷,表现的题材也充满了蛮荒邪异的气息。
白熊酣战赤鬼的一幕是本片的高潮,导演的分镜处理尤其值得称道,将赤鬼的凶残,白熊的顽强,以及两者间以命搏命的激烈战斗展现得淋漓尽致,富于一种原始的美感。
片中最有深意的设定是关于赤鬼的来历,从天而降的火球、山上被烧灼的森林、带有金属科技痕迹的巢穴、孕育着鬼童的女子及其身上的导管,怎么看都不像是幕府时代的产物。
编导究竟想表达什么?
留到后文再讲。
第四篇:《别了武器》《别了武器》是《短暂和平》的压轴大戏,亦是四部短篇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剧本同样出自大友克洋之手,源自他在1984年发表的同名短篇漫画。
而担任导演的角木肇也大有来头,在机械模型设计领域,特别是对于喜爱机动战士高达的粉丝而言,他堪称大神般的存在。
虽然《别了武器》是他的处女作,但质量绝对没有话讲。
本片的时代背景从前几篇的古代来到了现代或者不远的未来。
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来到一座几乎已是废墟的城市执行回收材料的任务,但却遭遇到了战争遗留下的无人驾驶自律战车的袭击。
尽管士兵们有人数优势,装备也颇为精良,但仍然不是自律战车的对手,经过街道和地下的两场战斗,士兵几乎全灭。
然而,当最后一名幸存的士兵解除武装后,竟然被自律战车视为普通民众而放弃攻击,甚至还向其派发战争宣传手册。
看着浑身赤裸的士兵用石块追打战车的结局,令人不禁莞尔,却又无比心酸。
《别了武器》的亮点有二。
其一是武器设定、战斗进程方面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每一种武器的设计、运用、士兵间的协同作战都相当经得起推敲。
同时,在战斗表现上体现出了极强的临场感,与任何优秀战争片的战斗段落相比都毫不逊色。
其二是结尾的神来之笔,自律战车对于敌我的判定显示了科技与战争荒谬的一面,而那个赤裸的士兵则是人类好战本性的象征。
在极尽讽刺中,大友克洋又用科技与人的关系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反思。
结语以上四部短篇各有特色,妖中带萌的《九十九》、凄美惊心的《火要镇》、肃杀血腥的《GAMBO》、黑色幽默的《别了武器》。
看似之间无甚关联,但细查之下还是能够发现有一条隐秘的线索将它们串联起来。
比较明显的一个标志便是每一部短篇中都出现了「富士山」的形象,然而其样貌却大相径庭,《九十九》中满目苍翠,《火要镇》里森林消退,《GAMBO》中的山头被火球砸出大坑,而到了《别了武器》里已然是一片荒芜的沙漠瀚海。
这样的设定再加上每个故事背后的隐喻,大友克洋所要表达的意思大致呼之欲出了。
《九十九》,人与自然尚相处和谐,虽然人类有不好的习惯,但「技术」(手艺人)对「自然」仍心存敬畏;《火要镇》,城镇扩张、人类繁衍、大自然在退却,人对「技术」的滥用导致了大自然的报复;《GAMBO》,火球、赤鬼、带有科技痕迹的导管和巢穴代表了科技的畸形发展,而大白熊则代表了大自然的反扑,人类、科技、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而复杂;《别了武器》,象征着冰冷科技的自律战车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人类最终被自己发明的科技打败,还连带着捎上了大自然。
从第一篇里的山峦叠翠到最后一篇里的满目疮痍,短短的四部动画几乎将人类自掘坟墓的过程概括得一清二楚。
那么,为何这个短篇集要取名「短暂和平」呢?
我的理解是,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只有极其短暂的一段时期,当「科学」与「技术」开始发展,加上人类的愚蠢、自以为是、好战本性、以及那些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破坏,两者便出现了相爱相杀,再无「和平」可言。
难道只有像最后一幕那样,人类重新回到「赤身裸体」、「茹毛饮血」的时代,我们和大自然的关系才能复旧如初吗?
或者,人类再也看不到那天了。
♑
很多人写白熊Gambo这个故事都遗漏了一个细节,就是一开始追杀白熊的野武士是戴着十字架项链(片尾也对十字架来了一个特写),并称白熊为传说中的怪物,意味着宗教对异教徒或无信仰人群的排斥追杀。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隐喻,就是宗教对解释不了或接受不了的事物都是会持否定的原则,视为魔物,群起而攻之,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从来不会研究对方究竟是什么,缺乏科学精神,所以最后在武士惊觉白熊能听懂小女孩的人类语言,以及片中一开始他问白熊是否能听懂自己的话所以对自己手下留情串联了起来,终于明白了白熊是能通晓人性,它何尝不是有一颗帮小女孩屠魔的武士之心,它本能是保护人类,同时只不过想过自由的生活而已。
最后结局其实没明示白熊的生死,虽然白熊看上去奄奄一息闭上眼,多数解释为含笑而终,但结局是开放性的,毕竟别忘了野武士曾称白熊是传说中的怪(生)物。
Btw,看到代表大自然的白熊决战外星赤鬼的时候,突然想起了美剧《双峰镇》,人类通过核试把地底邪恶jody引入了世间,然后秘密守护人类的旧神巨人则协助主角库珀探员对抗邪恶jody。
大友克洋导演的画面都很漂亮,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令人深思,音乐上更是仅仅攥住观众的心弦。
火要镇虽然短小简单,但一如既往地把长镜头拍得非常好看,节奏紧张,简直透不过气来;别了武器则充满黑色幽默,其末日后的世界更充满导演最喜欢的机械设定,战斗场面有点单薄。
但是几个片子跨度太大,有点凌乱。
精彩之处不够长!
这部片子很难懂,但如果看懂,细思极恐。
这部片子实际是通过各种隐喻,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九十九》是要从废纸堆里把残破了的军国主义修复回来;《火要镇》是要说明美国日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爱人;《GAMBO》是要唤起日本民众的力量来对抗赤鬼(美国?
中国?
);《别了武器》则是要表示即使脱光屁股,也要用原子弹报复美国。
片名《短暂和平》就总括了一切,美日之间的和平只是暂时的,日本的报复即将来到。
电影一开篇就是一个小女孩在玩捉迷臧时看到了一扇铁门,深入其中看到了光怪陆离的世界,小女孩开心而满足地享受着这一切。
个人以为这是在象征人类起初对科技抱着的一颗童心,享受着好奇心满足和生活便利带来的快乐。
接着第一个故事《九十九》讲述了一个修补匠在雨夜误入物品成妖的小屋,修补匠并不惧怕小妖们,而是帮助它们修修补补,最后带着小妖们的赠礼离开了小屋。
个人认为这个故事,意在告诉我们,人类最初与技术产物的关系是非常朴素而和谐的,修补匠娴熟的技术对物品的敬畏与关怀都说明这一点。
其实故事一开始分明告诉我们人类的先民相信物品是有灵魂的,就是意在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个故事《火要镇》则讲了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因为无法与心爱的人结婚在看到折扇引起了火势的情况下没有及时救火最后自己也葬身火海的故事。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理解这个女子,为了爱情香消玉殒,但问题在于仅仅是自己的儿女私情就害整个镇子的人家破人亡这合理吗?
我想作者更多的是要说一个连自己的婚事都无法左右的弱女子居然用一支纸扇点燃了整个镇子。
这就是技术的可怕之处,人可以轻易地掌握巨大的自然力量,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个故事《gambo》个人比较喜欢这个故事,一名武士试图杀死一头被他视为怪物的白熊,但并未成功。
这时村子外一个如陨石般坠落的飞船里一头红色的怪物被人类救起,谁知怪物恢复后将村里人屠杀,并且掳走年轻的女子直到村里仅剩下的唯一的小女孩。
小女孩在森林见到了白熊,发现白熊并非只知杀戮的野兽。
于是她求白熊救她,白熊转身消失在深林。
白熊来到飞船发现,怪物用掳来的女子为其生育后代,白熊将飞船破坏谁知怪物这是正好回来。
白熊与怪物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前来的武士也助白熊一臂之力。
最后在官兵的帮助下,终于杀死了怪物但白熊也奄奄一息。
个人认为这个故事里白熊象征了大自然,而怪物则象征了人类的技术产物。
技术为人所发明但技术的产物却绑架了人类,武士开始视白熊为怪物,正如人类起初视大自然为怪物,照料真正的怪物正如人类潜心发展科技。
当技术发展无法控制甚至反而伤害人类时,是人类起初想要赶尽杀绝的大自然帮助了人类。
第四个故事也是大友克洋大师的手笔《别了武器》用了海明威小说的题目,寓意也再明显不过了,人类最后败给了自己的武器。
男主人公最后赤身裸体的追打机器人的画面看似可笑可是又多么发人深省。
机器人并不憎恨人类,面对男主人公的追打只要它认为不是敌人绝不还手,说到底杀人的不是机器人而是发明它的人。
也就是说所有技术的产物——人类的创造物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其实都是人类咎由自取,就像这个故事里人把技术全用在了破坏上,技术的飞跃并没有让人类过的更好而是成为了人类的灾难。
纵观整个影片,几位导演从自己的角度阐述了他们眼中人类与其创造物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人类蒙昧时代的朴实还是现今的功利,都是不可跨越的发展历程。
然而,如果今天的我们不正视自身的发展,任自己的创造力用于破坏,那么我们终将不得不与自己的创造物一战。
所谓短暂的和平这个题目正是几位主创者的忧虑所在吧。
文章转载自 http://www.royss.com/short-peace.html日本动画一直在进步,无论从技术还是剧情上 ,都在力求完美,这些或许成就于他们真细腻的性格。
这一点从剧场动画《短暂和平(SHORT PEACE)》便能彰显.很荣幸的看到动画元老大友克洋再度出山。
当年一部《蒸汽男孩》花了他九年的心血,九年,足矣让动画技术从工业革命飞跃到航天科技级别,所以2004年《蒸汽男孩》上映的时候,票房惨淡,理由很简单,这部1995年开始做的动画,1998年的《青之六号》(剧场版)和《星际牛仔》(TV版)都能与之一比,何况是到2004年才杀青,观众的眼光越来越高,怎会CARE一部从几年前穿越来的作品。
这恐怕是大友第一次失败,同时他也明白《AKIRA》那种手绘血汗神作,现如今基本没有公司会想做了,只有动用新的科技制作出新的视觉效果,才能重新唤起让早已被喂饱的观众们的欲望。
那么04年之后又是九年,《短暂和平》诞生了。
这部剧场版由四个小电影组成,是大友克洋带领3名监督 ( 森田修平, 安藤裕章, 角木肇)共同打造的良心作。
动画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用了边缘式3D渲染技术,和一些手绘镜头穿插运用,既保证了帧率,又没有违和感。
开篇短影《九十九》意味深长,是一部神怪传说。
(虽然遭到了部分观众的吐槽,毕竟人物看起来像是SIX-ANG这类纸模软件建模的,可是我认为这是导演故意打造的一种风格)夜晚在破庙借宿的修补匠,遇到各种鬼怪,好在不恐不惧,一切以平常心对待,为妖怪们修补物件,因此也得到了妖怪们的回报。
这无非是导演向观众传达一个信息:你敬人,人亦敬你。
(“人”字在这里应该换成“鬼”比较合适)。
第二篇短影《火要镇》讲述一个被家人逼婚,无法和情郎在一起的少女,在嫁与他人的前夜突然智商为负,纵火烧家,却把半个村镇都点燃的故事。
这部短影画面非常精妙,火灾场景入镜的百余名町火消(江户时期的消防队员),身上纹有华丽的刺青,(可以想象在群集动画里,给运动对象置入精心设计的纹样会产生多么美妙的视觉冲击)他们如火焰中的藏青色花海一般,甚是好看。
这段CUT注定成为新的教科书镜头。
那么最终少女还是烧死了,大概这是教育人们,不作死就不会死,作大死还会连累别人。
第三段影片《GAMBO》,说的是萝莉控大白熊为民除鬼的故事。
双结局的片子大家看过不少,可双线开篇式的片子的却不多见。
开片模棱两可的镜头有两种解释:1,武士们被白熊所伤;2,武士们被恶鬼所伤。
毕竟影片到最后也没有明确表明人和熊曾经的关系是敌对还是中立,反正都被恶鬼拉仇恨了,随它去吧。
这段影片还是很温馨的。
最终的压轴大戏——大友克洋操刀的《别了武器》,你看完一定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大友克洋曾经的黑色幽默神作《最臭兵器》又回来了!
当然,《别了武器》显得更加精致,大友不再一味强调讽刺,而是注入美式战争片的风格,英雄主义,枪战动作,无不融入此片,让大友的FANS着实爽了一番。
影片用大篇幅展现士兵们在废城和人工智能武器的全程遭遇战,惨痛的结局略显伤感,但马上变得很欢快起来,最后的幸存者全身赤裸耷拉着打着马赛克的丁丁追打回程的机器人,颇具讽刺。
人类,源于科技,亡于科技。
END
这是有关历史与未来的曼丽穿越,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冷酷与柔情中欣赏恐惧,贯穿着深层的爱与和平理念,四个故事无一不用死亡书写惊心动魄的真相:《九十九》中死去的旧物怨念难平、《火要镇》中为情而死的花季少女、《GAMBO》中为保女孩战死丛林的白熊、《别了、武器》干脆毁灭至仅存一人。
日本人骨子里感伤的浪漫随着每个故事的结束盈盈而落,历史与传统因鬼怪的存在而愈发澄明,未来和科技因胎生俱来的毁灭意义而苍凉众生。
不问缘由时,行为最本色。
《九十九》--森田修平
躲雨的手艺人无意中躲进摆放弃物的庙宇,阴阳杂记曰,器物历经百年,便会幻化作精灵,戏弄人心,此名曰“付丧神”,是也出自《付丧神记》。
而受到付丧神戏弄的手艺人又将如何摆脱困境?
瓢泼骤雨下的丛林鬼影曈曈,闪电的一刻光明只会激起对黑暗更深的恐惧,此时蓦然出现的小庙宇就如同救命稻草。
本以为这会是是类似《世界奇妙物语》里的一个恶搞故事,却不料这之中传承的是手艺人的匠心和感恩之心。
破旧的雨伞和因过时而被遗弃的花布围绕在手艺人身边发出狰狞的笑声,埋怨着人类喜新厌旧的天性和自私,而这一切在手艺人眼中却宛若宝藏,只需几个时辰便能还它们一个完好的新颜和被利用的价值。
通过考验的手艺人带着修补好的雨伞和缝制精美的花布离去。
其实这个故事可以和所有玩偶复活的电影相提并论,并非只有像人或者像某种生物的玩偶才有资格具有灵魂。
哪一件器物不是经过千锤百炼,哪一件器物的原材料不是索取于大自然,万物可以向“金木水火土”寻求灵力和生命力,这些被制作出来的器物同样有资格。
同样,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过时也好,陈旧也罢,都值得获得应有的尊重,唯有如此,人类才能更好的前进。
感谢这些被人类使用后而丢弃的弃物,也是感谢人类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同样是感谢那些被历史掩藏的恩人,一如“粒粒皆辛苦”,一如“不是养蚕人”。
《火要镇》--大友克洋
青梅竹马的恋人因为家庭原因无法在一起,受媒妁之言约束的少女只能靠一场火灾见到心爱的消防员情郎。
画卷开始,画卷结束,似乎所有的悲欢离合不过是冷冰冰的浮世绘,随时会轻易消失,随时会一念成魔又是一出“倾城之恋”,尝过情滋味的人才能理解女孩眼见着火势蔓延时的决绝心情。
精美的绫罗裁剪成了再美的华服也难掩内心的寂寞,红莲业火极像为这对有情人举行的盛大婚礼,嫁妆则是焚尽世间后的灰尘。
童年的玩笑字字长成了心口上的经络,每看一次故人走过的道路,心口都不免紧缩。
他散漫自由放荡不羁,她轻罗摇曳乖淑妙丽,或许是他与家人断绝关系的前科给了她逃跑的勇气。
父母给自己一场命难道就是为了原他们自己的一场梦?
规则放纵了他们极尽欢愉的童年难道就是为了将之打碎破坏?
曾经一墙之隔的二人终有一天被一道火墙阻成天各一方,这道火墙是世间给纯真爱情的诸多约束,是封建社会变态要求的苛责化身。
世人从来只有看热闹的份,谁又管谁痛苦万分,不如相约焚尽,不如一起湮灭。
《GAMBO》--安藤裕章
一个要被村民进献给恶魔的小女孩向初相识的白熊求救,白熊拼死与恶魔同归于尽。
总有侠士会在有人落难时拔刀相助,或是为知己好友路见不平一声吼,或是为不平事路见不平一声吼,总之是要吼上一吼的,而本片的白熊便是这个吼的卖力的。
在自己的小世界活得逍遥快活的白熊总被自认为是英雄的剑客拔刀,然而它的高等却在可以要了对方命却不这么做时显现出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无法杀尽所有愚人的原因,你无法叫醒装睡的人,但可以教育一个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的人。
白熊或许是为保护女孩的弱小,或许是感谢女孩对他的信任和交心,或许是孤寂太久渴望寻得好友,或许是神的化身来救黎民于水火,无论有多少个理由,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人类眼中的妖类杀了另一个恶魔,而它含笑而终,人类的自私懦弱又要求事事都在自己理解范围内的狭隘与之它相比是多么的愚蠢。
白熊与恶魔的打斗戏相当精彩,骨头崩裂的声音果真听得我浑身难受。
《别了,武器》--角木肇
一群末日遗民试图在废都打败一个强大的机器人,全军覆没后只有一人逃出生天。
本片的结局让它成为四个故事中讽刺寓意最强的一个,也是令人感触最深的故事。
其实出场的众多士兵眼花缭乱的名字真看得我分辨不清,看起来很像是截取自某个末日电影片段的动画片在最后几分钟显示出了精华。
人类为了一己私欲制造出无人能敌的杀伤性武器攻城略池,却不料这武器强大到超乎人类的控制,于是所有人造物——包括衣物、电子产品、钢铁产品——都将遭到该武器的彻底毁灭。
就这样,人类终于在整个世界承认了霸权地位——,毁灭地球,消灭人类。
毕竟似乎没有哪种生物是靠一己私欲毁灭地球制造灾难然后自我毁灭的,连恐龙也干不出这么欠挖祖坟的缺德事。
自作孽后的人类遗孤试图消灭前辈制造出来的武器拯救种族,却发现正是因为恐惧才导致了他们的全军覆没。
因为对这种杀伤性武器的恐惧而让他们拼命发展科技保卫自己,而武器要消灭的正是这种保护措施。
反战的思想在一种荒诞的设定下格外醒目,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受物质约束、不受精神摆布的理念。
渴望战胜一切进而消灭异己的思想精华凝缩在了最后一个士兵身上,他已身无一物,却还想着报复机器,尽己所能攻击它,却没想到其实这架机器也是人类制造出来的悲剧之一,无条件执行人类的命令至死方休,然而它如此的强大,如果这最后一个士兵尝试与它和平共处,甚至借助它的力量重建城市也未必不可能。
被暴戾和恐惧蒙蔽双眼的人又岂止是《别了,武器》中的士兵,还是《火要镇》所有庸碌生活接受宿命的人,也是《GAMBO》里不顾他人性命换取自己一时安宁的村民,以及《九十九》里宁愿用庙宇祭祀付丧神也想不到废物利用的人。
有时候忍不住被自己蠢哭,到底自己会是这芸芸众生中的哪一种人。
第一个故事有神,第二个故事有人,第三故事没看懂,第三个故事有战斗
《26种死法》都比这好玩啊
包括《九十九》在内的4个短片的集子。3星平均分。p.s.预告片真的很狂拽屌炸天。
大友是全部亮点,森本晃司又沦落到制作片头的份,九十九夜的人物3d建模2d渲染真心生硬。
第一部,木片拼花第二部,江户之花第三部,日露战争第四部,黑鹰坠落
(8.3/10)片名《short peace》翻译成《片刻宁静》显然更贴切。片头开场是各种元素的杂糅,幽静古镇、虚拟影像、金属质感、迷幻电子乐,赛博朋克简洁风。《九十九》:如误入桃花源一般,修补匠与绸带纠缠在一起,瑰丽、绚烂的画面,充斥着神灵的神秘色彩。《火要镇》:纯真 古典 气韵,哀婉的爱情悲剧。《GAMBO》:直观的野性和暴力,古老村落的少女献祭,邪恶无法被满足,通灵的白熊解救少女,《金刚》既视感。《别了武器》:最能体现大友克洋的还是科幻片,末世废墟视觉风格,人机战争进入白热化。动作戏和人物调度都是一流的大场面制作,结尾如同标题,当人类被自己制造的武器打败之后,再也战斗不起来,幽默即讽刺。短小精悍的(短片)大友克洋让人热血沸腾,余温久存。
没什么意思,本以为画风会很不一样,结果没有任何一点地方让人感觉不一样,形式大于内容,差不多只能用无聊来形容了,真想打一颗星,但是最后的《别了武器》倒是爽翻天,颇有水准,果然是大友克洋的原画,折中一下,两颗星吧。★★
……
大友克洋你是来玩票的吧
大致都看懂了,但还有点什么没讲清楚
大友克洋好屌
不够经验 当然 除了最后。 前面的日本聊斋没有什么亮点、
形式大于内容 没什么意思
非常喜欢
火要镇太短了,钱都被最后一个烧完了?
只有最后一个才跟短暂和平的主题有关吧....
四合一
喜欢234
火星了,竟然这么多人看过
故事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