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弥留之际
As I Lay Dying,我弥留之际
导演:詹姆斯·弗兰科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罗根·马歇尔-格林,丹尼·麦克布莱德,蒂姆·布雷克·尼尔森,贝丝·格兰特,理查德·詹金斯,杰西·海曼,吉姆·帕拉克,阿娜·欧蕾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简介:影片讲述了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其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整整十天的行程灾难重重:大水差点把棺材冲走,后来拉车的骡子被淹死,大火将遗体焚化。结果长子失去了一条脚,老二发了疯,三子失去心爱的马,女儿打胎不成,反被药房伙计奸污,小儿子也没得到向往的小火车,而本德伦却装上了假牙并娶回了一..详细 >
头一次想为电影去看一下原著,前提是我要看得懂。201507其实电影非常贴近原著,值得回头再看一次。
3.5 感觉这部片特别适合让科恩兄弟去拍,不过弗兰兰的文青本质真的表露无遗,分屏部分虽然别有用心,但是看的有些晕,效果不是太好,但影响也不大,但是这个口音真的是听的我难受死了。。。
Okay,then
改编原著也真有勇气,没有看过原著大概看这个电影会不知所云,电影信息给的不充分。但真的很有勇气了。
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尽显弗兰兰文艺青年本色。大量的分屏其实是对福克纳原著最大程度的还原,因原著正是由不同角色以不同视角不断的复述同一件事。但过于强调镜头语言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有时候另一半直接就是黑屏,走火入魔了吧?)故事本身亦被切碎,累觉不爱。
1.分屏内敛又细腻,虽没看过原著但综合影评猜想应该是非常契合的表现方式,视角和剧情都隐合其中,看完后有些地方又回顾一遍,更觉得如此。2.对于演员,几乎都是三线,但电影质感不减,其中肯定有导演的功劳。3.故事本身简单却丰富,台词稍有些咬文嚼字,可能跟翻译有关。4.弗兰科作品,加一星
实在看不下去……
重复过多的台词看着就觉得很忧伤。【分屏看的眼花。
给世界第一文艺青年·弗兰兰点个赞!分镜开始真的很不适应,但是想想好像也没有比它更好的能表现这种意识流小说的方法,不过强迫症有点儿受不了分镜画面构图、色彩都不对称。。。
一种关注 付兰兰自编自导自演
看完之后回来看导演名字,可真糟心啊,导演真心不是个普通人。
如果制成音频可能会不错,独白加上配乐还是OK的,不过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在叙说一个老梗,humanity
已经改得不错了。可惜还是有些小说中的东西没传递清楚,如达尔对朱尔的嫉妒,以及最后的疯狂
看了几页书,看到电影了先看看再看书。
“你为什么笑?是因为你讨厌笑声吗?”
实验性很超前的神片
过于文艺了…
此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同名意识流小说。弗兰科大胆的用分屏切割的方式(效果),尽可能的还原原著的意识流形态。同一时间不同的人的内心独白,同一地点不同的人的想法,以此表现出多个人物和多视角的叙事。但分屏太多略显凌乱,很容易分心,也较沉闷。意识流小说改编成电影,实在难为了编创人员。也小众。原著作者威廉·福克纳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把一部多角度叙述结构的意识流作品改编成电影,需要多大的勇气?据说弗兰科还要拍摄福克纳的小说——很可能是《喧嚣与哗动》!
分屏叙事大胆很具新意,对喜欢意识流风格并且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是一种观影惊喜,而对那些没看过原著又对风格化过敏的观众这片就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