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 电影 是一种艺术,那么中国凭什么拍电影..?
如果有人认为电影是一门 艺术,那有谁能拯救中国的电影?
大概也就 广电总局那伙艺术家们 吧!!!
我说,也难怪 中国的电影永远只能是用钱烧出来的大片了..正真的 艺术 都别广电总局给扼杀了..我说这社会主义 ...我说请放 港片一条生路吧!
求你们了,不要再残害艺术了!!
<背景>整的一部电影就像在说教,被剪得面目全非..再这样下去 我看没必要在对 港片抱有期望了..也别对中国电影抱任何希望,也就这样了..继续看大陆式的 所谓 的大片得了!!!
..
其實都只系因為中意SAMMI所以先去銻呢部片,因為之前銻介紹篇過陣已經知道自己唔會話有幾霖講真果句, 真系唔好銻.
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前面的戏都比较诙谐幽默,兼我所喜欢的两个人郑秀文和陈奕迅都表现很不错。
郑秀文很cool……典型的暴力女警兼顾家的好女人,温柔强势兼顾,很可爱的形象。
演技也很到位。
陈奕迅……难于评价,说实话不觉得此角色怎么酷,倒是带着温暖气息的黑帮老大?
我个人觉得在这部戏里他的黑暗成分表现实在太少,倒是把顾家好男人的特质体现出来了。
大陆和香港的风格冲突剧烈……一边明显节奏快很多,语言表演通俗随意生活;一边感觉慢了几拍,对话有点官腔演艺化,说话的时候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咬得字正腔圆。
不过总体看来还好。
大陆和香港本来背景和氛围就不一样,要是两边演成一个调调也太失真了……此片充分反应了一马路之隔的两个地方的文化差异啊结果有点搞,说实话觉得广电总局也很搞。
如果说一定要将不法份子绳之于法,香港那边不是还有一个比霍青松同志更牛更狠毒的吴东海存在,干嘛只咬着这一个不放?
还有一点不是很明白,为啥香港的警察可以和黑帮头子坐着聊天喝茶携手破案甚至演绎出友情,大陆的警察就对其喊打喊杀不共戴天抓来坐牢在所不惜?
或者这些黑帮头子只触犯了大陆的法律(明显不可能),还是只有大陆警方掌握了证据?
(这样的话明显可以要求香港警方协助抓捕)……所以不明白啊不明白……
1.绑架犯的修改本片灵感来自黑泽明的《天国与地狱》,明显的相似处有绑架案的设置,主角面临的困境,24小时的破案时间设定等。
传闻编导第一稿将徐半山写成绑架案主犯,而后被香港警方逮捕。
赵天河因内疚,竟携霍青松之子与香港警方交换徐半山。
此情节设定裹挟的政治假想太过大胆,可想而知的被要求删改。
几经修改后,编导将绑架案主谋设定为岑舅父、Miss陈、岑大勇兄弟三人共五人实施。
我们先来看他们的犯罪动机和落网过程。
岑舅父的作案动机是抢夺霍青松红油生意,Miss陈和岑大勇兄弟则是为岑大勇报仇。
岑舅父落网应该是Miss陈被捕后供出,Miss陈能供出岑舅父的原因,想必是司徒慕莲揭露了岑舅父给公安提供消息误害岑大勇的事实。
岑大勇兄弟三人是被徐半山跟踪拍下并告知赵天河,而赵天河消除徐半山犯案的疑虑后,向司徒慕莲提供三人信息。
Miss陈的落网是杜汶泽扮演的警探假借小学同学的幌子,起底后得知Miss陈作案动机。
他们五人是否共谋?
如何共谋?
影片没有交代,影片破案后也没有任何审讯他们的镜头和情节。
岑舅父和Miss陈落网的侦查过程更是无甚铺陈的突然揭露。
总而言之,这几个绑架犯的角色形象都很扁平。
徐半山经此修改沦为工具人,先是成了赵天河警官和司徒慕莲的犯罪怀疑对象,后又成了揭露案件主犯的重要线人。
2.红油帮内讧的诠释经由后来的岑舅父和三叔父子的一场对话戏我们得知,文宝、岑舅父、三叔父子,经过三个月的停工后,早已“变节”,都想投靠东海哥。
大早晨齐聚霍青松家其实打算共同做一出戏,以8000万押金逼宫霍青松,跟东海哥合作。
文宝打头阵演完黑脸后,三叔刚想扮演红脸,结果霍青松拿菜刀和文宝起了冲突,在岑舅父突然说出霍青松已经筹得8000万押金后,脑子不够用的文宝被脑子转得快的三叔父子和岑舅父摆上台面,成了霍青松眼中唯一的二五仔。
而保镖阿开插刀文宝后,为防身份暴露,岑舅父联同三叔父子一起砍杀了文宝。
影片20分钟左右的本场戏,情节反转优秀,多个演员尤其是廖启智的眼神表演层次丰富,值得细品。
据此段落推算,岑舅父的直接犯案动机是借助绑架,勒索霍青松已筹得的8000万,进而抢夺霍青松的红油生意。
而三叔父子对岑舅父的此层做法似乎并未知晓。
两个疑问:1.三叔父子在霍青松面前请求脱离帮派,过主东海哥被霍青松无情拒绝,拒绝的理由是他们有份杀死文宝,这个理由合理与否呢?
2.霍青松要求岑舅父、三叔父子用无追踪手机打电话给文宝的陌生联系人,是为了追查什么呢?
3.Sammi盖过Eason编导给了郑秀文相当多时间,相当丰富的细节,乃至可以和侦破绑架案主线并行的感情线,去诠释司徒慕莲,欣慰的是郑秀文表现出色。
无论是拽拽的墨镜工装,还是姣好面容下的一颦一簇,都让Sammi影迷看得过瘾。
相比之下,陈奕迅扮演的霍青松角色弧光不明显,编导也未能留给陈奕迅太多空间去发挥,给妻子捏脚一场的哭戏并未有太多深化角色内心的作用。
多场对手戏,霍青松都是给司徒慕莲丰富角色深度 而 配戏的存在。
4.修改的后遗症首先值得称道的是,在砍杀文宝,霍青松百叶窗办公室开会,电视新闻叙述岑舅父监狱被杀等情节段落中,麦庄二人对细节的把控和处理相当厉害。
在整个绑架案的叙事过程中 ,犯罪嫌疑人由徐半山和东海哥到Miss陈和岑舅父,编导将悬疑掌控得都很到位,霍青松和司徒慕莲的互相“帮忙”也算妙趣横生。
首稿过分大胆的构想被否决后,出于合拍片的必要,将绑架犯修改成香港人的同时保留徐半山、赵天河的戏份,大肆增加司徒慕莲的戏份,结果是片子由正剧 几近变成了喜剧。
绑架案和司徒慕莲感情戏结合的很割裂,十分影响观感。
绑架案如前所述,故事内核变为套路化的帮派内讧,破案过程无甚翻转,主角霍青松更是性格单薄,绑架犯动机交待苍白。
霍青松和东海哥驳火神奇被警察搭救,霍青松上内地交赎金后神奇逃脱赵天河的围捕等情节很失真;赎金被赵天河带回香港警局,司徒慕莲成功监听霍青松的结尾则很刻意 。
总体来说,就是一个性生活不协调的女警察凭着误打误撞帮善良的黑社会头目找儿子的故事,又是烂熟的港片风格,凭着小噱头和sammi所独有的港式幽默来博得观众的喝彩。
其中,4个女警sexy city式的沟通,古惑仔式的群殴场面和那个变态的艺术家男友可算是影片中山寨到极点的惊囧事件了。
剪刀才是最强大的 ——简评和谐版《大搜查》直觉敏锐过人﹑行事总是快人一步﹑做事全然煤油冷静模样的女警郑秀文。
暴戾成性﹑动辄以命相搏﹑一个电话便能掌控人命于鼓掌之间的黑帮老大陈奕迅。
男女对抗,黑白相掐,港内互撼,各显神通——但也敌不过广电总局的一把流着带金钱腥味热血的剪刀。
始终,在这部片子里,剪刀才是最强大的。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
和谐。
曾经对这部片子充满期待——黑帮题材,黑白联手,虽然有点老,但是也不失趣味。
习惯了黑对白,白对黑,有时候突破常规,也算是种享受。
但,导演强大,剧本强大,演员强大也不及剪刀强大。
一个布局缜密的故事剧情被剪数下,顿时支离破碎,百般头绪无从找起。
一部黑帮片,就这样被废掉了。
或许从经济角度出发,广电是应该这样做的——版本不多,咋赚钱?
不剪剪,哪来观众看完电影版再看dvd版?
一剪,钱就漏出来,好。
和谐版的《大搜查》,前半部还算搞笑出彩,但后半部实在不敢恭维——国立兄,一看见他,第一感觉,奸的。
但后来,围绕此人的剧情让我如堕无里雾中,甚至找不着出路。
其实不知所云是应该的——打从我看到广电总局开始便应该知道,很多事情,是应该的。
我甚至在1小时07分的那里毅然决定了关机,睡了,因为完全不知道看出什么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勉勉强强地把余下的片子给看完。
失望如期而至。
当陈奕迅举起手投降的瞬间,我懵了——面对举枪的警察,他举手是应该的,但是举手为什么在片子里就代表了投降?
我完全搞不懂。
难道一大早我的脑子就出现了清晨性短路?
有点想对那个私仇填膺的警察说:你捕他干嘛?
他犯什么罪了?
你拿到什么证据了?
人赃并获你懂不懂?
由始及终,陈奕迅都没有把柄被你握住,凭什么捕他?
要抓个黑帮老大倒不是凭借他拿着两袋大钱就当证据。
无证无据,刚碰上,因为知道对方是路上的,所以就迸出一句:兄弟,你被捕了。
妈的。
一个黑帮老大,刷完牙,洗把脸,吃完饭,散个步,顺便交个赎金,有个人拿着枪走近,于是,被捕了,还得举手一脸惶恐。
广电,你是好样的。
3星,仅为和谐版而给。
很不懂也。
演员还不错,剧情也算有起有落。
可是看到电影院亮起来的时候就是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头顶!
就酱?
我好象什么都还不知道他就破案了,就救出小盆友了,就酱?
就酱?
就酱?
就酱?
就酱?
就酱?
你删的也太离谱了。
既然要放就别删啊,要删就别放啊。
真是!
我想说陈奕迅很帅,除了杀人那一幕让我很瞠目结舌很吃惊以外,我觉得这个片子里他是我眼里的好人。
沉着,处变不惊,说一不二,有父爱,懂承担,讲责任。
尤其是他愿意为了他的孩子愿意配合警方,他对他老婆也很好,不论他在外面怎样走私贩卖,杀人作恶,回到家他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
他愿意为了生病的儿子而没去运油留在家里陪他。
我想我的价值观是有点问题的。
似乎总是有些崇拜和迷恋那种坏坏的人身上的气质。
总是想,虽然他们坏,很不遭人喜欢,可是我总是去更注意发现这样的人可爱的地方,讲义气,很帅。
嗯。
所以我会很讲义气的让初中同桌把烟放进我的抽屉躲避老师的检查。
还有听初中历史老师讲希特勒,也对这样一个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十分敬仰,我喜欢有魄力的人。
他能号召起来那么多的人,本身就说明他身上散发着极大的魅力。
我想我的价值观不是一般的偏差,因此我讨厌影片里那个大陆警察局的队长,讨厌他一直要抓陈奕迅。
我更甚至认为不是陈奕迅害死了徐半山的老婆儿子,还有大勇,是那个不要命的队长,要不是他一直开车追大勇,他们就不会死。
讨厌是好人的队长,喜欢是坏人的ESON。
也是在电影院里被河蟹过了的,伴着影片莫名其妙的结局,郁闷的走出来。
那么多大牌不至于拍的这么烂吧?
干嘛都删了啊???
据说这部片子在三阉五剪之后终于和大陆观众见面了。
里面硬生生的东西很多。
但是,当喜剧片来看还是不错的。
有些地方好像是浅尝辄止,挖掘得不够深入,比如黑社会整个的形象,运作,应该蛮多是被切了。
eason和sammi还是大爱啊看的第一部eason的片子。
说实话,还是喜欢唱歌的他。
舞台上更让他自如一些,这次又遇到这么憋屈的样子,虽然演得卖力,也不乏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感觉还是有点被束缚了手脚,放得不是很开。
眼神依然温暖迷人。
郑Mimi,你真係型到爆咯~虽然今次无咩演技可言,不过足够搞笑,係你先做到咁盏鬼。大家姐,一个极爱名牌嘅醒目警察,十分精灵。听到d配乐,哇,好sammi咯!今晚好欢喜。
话说,还真是有够跌宕起伏的。
我睇港版。
好看!
以为跟伊丹十三《查之女》类似呢。结果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国配版。唔好中意伊美达。。
某MI复出之作!但是没什么感觉
太多线索.有点乱了.
好好的一部电影被折腾的不成人形。
徐子珊个永远的大反派...
很难得的女性视角且非常放松的警匪片,这份气质我蛮喜欢。Mi同医生之间还蛮有火花的。
偶有笑料,全无神采。
港片有一批人,他们是基本素质的保证。但也有一批人,是稳定的烂片添加剂。
平安夜的夜场电影
怎么几年不见,杜汶泽和董勇都发福了?唉...
被剪得乱七八糟
陈奕迅的电影真的是不习惯
看的普通话版,cut了多少啊这是
平铺直叙的剧情啊。
故事又闷演技又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