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情节比PTU要好,逻辑上也更清楚一些。
开始就是小队3人后巷殴打犯人被拍下,投诉科跟进调查,双方围绕着关键证人大麻成展开猫叔游戏。
警队内部有着普世价值,对PTU伙计是能帮就帮,对投诉科是能拖就拖(反黑组东哥带投诉科去找大麻成大佬,结果大佬喷投诉科枪都不带一段很爽)。
另一条线则是一直规规矩矩的孖八,因为负债申报结果被要求调文职,心生怨气一度想朝上司开枪,而实际上上司甚至越级帮他申请了最好的条件。
期间,孖八追和大麻成交易的对象甚至倒在水池里,3人组也因为找他错过了和大麻成面谈的机会。
而最后却因反黑沙展欠了高利贷,被大麻成抢枪逃脱,还在天台劫持了也躲在天台的孖八,这时孖八选择奋身一博,身中一枪,大麻成也被现场击毙。
结尾投诉科因犯人被击毙停止调查,大家看似平安无事,但实际上警队高层又拿到了另外一条片子,直接拍到了当晚殴打的正面照,但高层选择理解销毁了档案。
可见,看见的甚至经历的都未必是全貌,还是要多观察多理解,不要意气用事。
和达华一样的冷静,内敛,真正能够配戏的角。
加上冷艳漂亮的面孔,她以后会越来越适合此类角色。
一开始,看他们两人准备接受内务部们聆讯,面对面坐在室外的椅子上,平和,静谧,巍然不动的身板,是坐的的最正的人。
看了邵美琪的往事介绍,原来她这样,是有缘有的。
经历,决定了她处事的态度。
美琪,我喜欢你。
2019-4-19小巷里监控拍摄到三名警员打一个白毛 但是白毛并未报警投诉 投诉科展开调查 但是警员均不承认 打人的三人是任达华一组 任达华开始找白毛大麻成 警队要求ptu去一家店查牌 任达华发现看场子的有大麻 老大前来 任达华逼老大找出了大麻成住址 林雪饰演警察欠大麻成老大的钱警队一员欠债请求警队资产重组 上司拒绝并要求他调入文职 欠债警员心存恨意 欠债警员被关在卫生间踹门被长官发现并训斥任达华一组四人在楼道等大麻成 欠债警员发现大麻成去追没追到抓到他小弟 投诉科警员也在寻找大麻成 大麻成去报复出卖他地址的老大给了他一刀 大麻成被另一组ptu抓住 欠债警员下班未缴枪 任达华带人四处寻找而放弃了单独与大麻成交涉 林雪单独找大麻成谈话大麻成抢了林雪的枪躲到警队天台 欠债警员枪指长官听见大麻成开枪后逃离 欠债警员也躲到天台 警队开始封锁大楼 天台上大麻成挟持林雪 大麻成开枪打中欠债警员 警队开枪打死大麻成 欠债警员出院去了文职工作 另一个手机拍摄的三名警员殴打白毛的视频传到长官手里 几名长官商量原谅了任达华一组并删除了视频
甚至是比PTU更偏爱的一部,因为它的镜头、音乐还有简单的对白,不仅如此,它让我感觉这个大嘛成像是不曾存在于这个电影里,尤其是漆马大厦他家外面的那条走廊,到底他有没有来过,那条路也许经常是空的,靠外的围墙上还摆着一盆粉色的花,外面的铁丝上挂着日用的杂物,上面还有靴子,当然,如果银发不是从那靴子里面拿出一包货来,你会感觉它只是一双既合理又稀松平常的生活物品罢了,日常生活里的各种杂音以及无人楼道中的那种独有的安静,让人觉得似乎这个状态从来没有变过,似乎没有任何人在那上面走过,他的银发就像金属的反光一样,而他既准确又迅速的一系列活动,以及经常消失在电影里,经常消失在我们的目光下的这个线索人物,将整个剧情串联,像是一根似有似无的银线,好多沉甸甸的黑压压的角色构成的现实感,被这条隐藏的透明线贯穿起来,让每一种道德排列其间,每一个角色生动有活力,每一种秩序互相交错,每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和微妙的表情相映成趣,我不是要把这部电影归功于谁,只是表达一下我的感受。
这个银发下面是一张生动丑陋凶恶的面容,而那头银发不仅没有让这张脸变得高调,反而让人记住了银色的头发,忽略了那张暗示不祥的脸,而银发又像是一种隐喻,一种迷惑人的把戏,一种抽象的东西,把此人残忍狡猾的本质隐藏起来,这都是我的错觉,或者说幻想。
但是在多次沉浸于影片之后,总觉得银发像一种谜一样的金属反光,把金属般冷静残酷的现实感变得轻飘飘的。
再说警例。
上知这两部哪个先后出的,为啥那么多警v察好赌还赌到借高利贷。
跟上部比风格上还是比较相似的,剧情感觉没前者精彩,但是涉及到情感戏的更多,算是各有各的特点,结局差上多都是误入歧途的警v察最后又归了正道,小制作拍成这样很上容易了。
影片吊为警例,字面是警v察的例子,是好例子还是坏例子呢?
片里有好例子也有坏例子。
看了这部,警v察因为殴打罪犯,竟有被阁值的可能,如果这样大陆警v察就没几个了。
还是上面说的那样法律健全与否真是查太多了。
罗永昌的风格似乎就是僵化,可能要修炼到老杜的沉郁还需要蓄势和磨礪,不过可以看得出他的用心和努力。
特别是警匪题材拍到这个地步,新意才是最关键的卖点。
单纯的猫鼠博弈到《无间道》基本上逼近极致,所以现在的路子是从警察内部挖掘,路子还是自我修正的路子,但是手法则更加趋於理性。
《警例》是从警察殴打犯罪嫌疑人的一段视频开始的,末尾回归到手机拍摄的近景特写,结构上严丝合缝,呼应得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看清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高层很清楚这些警察的两难境遇,睁一隻眼闭一隻眼,算了。
片中脸熟的人,除了铁三角任达华、邵美琪和林雪之外,还有《疯狂的石头》里“我顶你个肺”的杀手,以及《天龙八部》中的鳩摩智,正是这二人的矛盾冲突,让单纯的警匪对决出现了新的线索,那就是警察之间的压力转嫁与解套。
看到《PTU同袍》时,也感觉罗永昌在努力用“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两条线来讲故事,这或许是他僵化风格之外的另一特点。
俗套的剧情,压抑的音效,怪异的叙述手法 虽然我个人比较喜欢任达华 还是很难说这片子好看实在是无聊的话看下无妨,要是想看高水平的片子 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第一:看到片中提到的那些地名,大部分我当时都去过,感觉很有亲切感第二:任达华穿制服就是帅第三:邵美琪确实老了,但是幸好没落郑伊健手里第四:后悔当时问路没有找个警察叔叔第五:HK的繁荣确实有很多人付出第六:如果钱多到不行,喜欢都市生活,HK是最佳选择
續集永遠難拍. 名字已經有點怪怪的, 電影更是完全不行, 杜生的ptu是實驗之作, 無論是剪接, 燈光, 故事均有驚喜, 還有主角放在任達華身上, 十分集中. 這部電影承上之作, 欲拍出很多事十分奇妙, 冥冥中交叉而行, 但故事完全平鋪直敘, 好像沒有剪接過, 亦太著跡想學第一集的故事主題, 結果在比較一, 二集下, 顯出拙劣, 導演無力駕馭這種故事形式, 而且拍攝手法沒有驚喜, 實在是十分失敗, 我對同袍亦不抱什麼期望了.
《PTU》是寻枪,《警例》是寻人早在2003年《PTU》公映的时候,杜琪峰便说这是一部“个人作品”,6年之后,杜琪峰忙着《撕票》,把包袱扔给了替补队员罗永昌。
这已经是杜大炮第二次拿续集甩包袱了,上回是《暗战》,那次是罗永昌初执导筒,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暗战二》更像是被催熟的一个早产儿,支离破碎,七荤八素。
《警例》似乎不是正派的《PTU》续集,它不是《同胞》,所以没有那种重装上阵;《绝路》和《人性》交与了刘国昌与吴耀汉,不久之后便会浮出水面。
影片具有明显的松紧,一上来就是警署开会讨论机动部队殴人的问题,上头立即交代下去,严肃彻查,不但逐个进行了盘问,而且派投诉科予以监察。
机动部队正式领命开始大搜查,一场围绕正义与邪恶、冷静与疯狂的围捕正式展开。
《PTU》是寻枪之夜,《警例》是寻人的日与夜,他们涉及的深处,都是警界伦理问题。
职业与操守一开始在警署盘问的时候,任达华三人小组撒了谎,原因很简单,说实话就会被撤职查办,香港的治安条件一直不大好,警察也很难做,只因为警例太多、规矩太杂。
犯人在失去抵抗力之后是不能被殴的,不然他们就会争吵着去验伤,如果不幸被闭路电视记下,那就等着被起诉得了,导演很聪明的让人物担负起随时会被揭穿底牌的压力,制造出一种波澜不惊的悬念效果。
PTU在不断的查街寻人,被寻者正是被三人小组殴过的那个毒贩,扫荡经过夜总会之时,小队长对正在行房的黑帮小弟施以酷刑,冰冻下身、折断手指,只是因为在桌上发现了大麻。
警察在抓不到把柄的前提下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一旦有了底牌,便可以肆无忌惮,小队长急于抓到大麻成避免自己被揭穿,仔八却因为债务外漏被调职,肥棠欠黑帮债务而选择包庇,警官为训导手下铁面无私,一张紧绷的关系网也在同伴之间成形。
《PTU》里的机动部队夜巡是为了林雪找枪,《警例》中的大搜查是为了寻找被打之人,事情在傍晚之前发生了变故,仔八在围捕毒贩之时旧病又犯,被闻讯前来的长官打发回警局缴枪彻查,之后的仔八消失了,小队长冒着被指认彻查的危险回居抢救同伴,自然是铁肩扛道义;警官虽然铁面示人,也有柔肠的一面,转身而去就为自己的下属争执开脱起来;林雪是欠了高利贷的,对伤人的小事可以友情相助,对于杀人大案则豪不含糊。
导演在这些关系中突出了警察处事的两难境地:究竟该不该执法,该如何执法,执法的尺度又应该是如何,人情和道义的关系应该怎么摆,警例应不应该彻底执行。
这一切都牵扯到警察本身的操守问题,然而笔锋一转又给我们一个暗示:机动部队似乎是机械的,人却是有人情冷暖,警例是有明码条文的,处事却不能全盘遵循,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警察是国家机器,却也是人,他们的骨子里一样有七情六欲。
心魔与救赎片子是阴沉的,从始至终都有一种很紧张的气氛,黄昏的一幕里所有的警员都被笼上一层暗红色,仿佛预示着将有事发生。
果不其然的是仔八在回警局之后开始了剧烈的心理变化,他坐下第一个动作就是掏出自己的配枪开始仔细擦拭,镜头捕捉到他的双手在剧烈的抖动,人物的内心也在同时剧烈挣扎。
如果说开始冲破洗手间的门板是一个正常范围内的甩脾气,那么此刻仔八的内心已经被编剧扭曲,他在不断的心魔挑动下逐渐变成一只可怕的野兽,双眼之中泛起了邪恶的光芒,疯狂的仔八没有选择缴枪,而是选择了躲藏起来伺机杀害自己的上司,那双猩红的眼睛逼近他的对象之时,一声枪响却让这头野兽清醒。
于此同时另一场围捕也正在展开,机动部队全体对警楼实施地毯式搜查,大麻成在逃窜,仔八在躲藏,一边是悍匪,一边是同胞,导演直接给人物摆出一个命运选择题。
杜琪峰不止一次的在电影里探讨过“心魔”的问题,《大块头与大智慧》、《神探》,《暗花》,又近乎上升到一种玄学的高度,诸多电影探讨的核心问题最终要归属到人心的善与恶,而《警例》中的仔八正是一个活生生的标本,它把一个普通警员遭受难以承担的压力之下的心境变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与仔八同样拥有恶之本性的还有林雪饰演的肥棠,他在生死大义的面前毅然选择了良心的一边,一声枪响是最后大搜索的信号,也是给仔八这头野兽的一个警钟,善与恶、忏悔与救赎在这一刻被紧密的交织起来,友谊和道义在此处开始发挥它的热量,最后终于把这个出离愤怒的警员拉回正规,而掌权的高官们最后也顺应人意的宣布了对打人犯的集体赦免。
心魔似乎是一个人骨子里深植的东西,它会被激发,膨胀,直到一发而不可收。
杜琪峰不止一次的让心魔作祟来主宰大事件的上演,然而每次几乎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神探似乎例外),要不就是达到最后的救赎,在与善的碰撞中被点滴感化。
命运变化无常,每一分钟都是另一个结局。
罗永昌借《警例》表达了他对警察这个职业的深入思考,他们的权力像一柄双刃剑,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它可以忠于法律不偏不倚,也可以打着“法律”的旗号去维护他们自己眼中的“正义”,他们在纷争的世界里延续着自己的使命,或遵从,或抗命,或秉公,或渎职,银河映像塑造了那么多的警察形象,无一不是在拿捏着他们的人性。
这是罗永昌独立执导的第四部作品,前面三部是《暗战2》、《天生一对》、《每当变幻时》,他是一个出色的剪辑师,也是无数银河映像作品的执行导演,还是一个个性演员,去年的《文雀》里,他被林熙蕾用气球色诱,而后又换女人装,异常的搞笑。
《警例》仍然是那种幽暗、昏惑、张力十足的银河电影,它在剪接、调度等方面没有什么突破,于人物内心刻画上则是入木三分,一行踏遍街角警楼的大搜查,牵动着警员和逃犯的心魄,他们的外表却依然平静,那一潭平静的水面之下,是无限的波涛汹涌。
《警例》之后还有《同胞》、《绝路》和《人性》,银河映像的PTU仍然在延续,大搜查,也仍然在继续。
文/灰狼
什么?!整的神神秘秘的,任达华演的是好人?!我还等着他黑化呢~
比绝路好得多 至少主题没有偏 但是编剧编地太烂了 已经完全超出戏剧性地界限了~~~ 完全是在生拉硬套了。。。。。
很不错的剧情,不是爽剧,适合安静的看。港片就是生活化
孖八的设置很生硬,冲突不够强烈。
机动部队系列说白了就是黑警系列,在这个世界观里,警察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故事会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孖八这个角色的设定很有趣,本质上是个冲动易怒的莽夫,对自己的枪有很深的执念,或许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疾病。这样的人能够在警队混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程序上的错误。所以在混乱脏脏的土壤下又有多少长出善良的花朵呢?最后让孖八幡然醒悟,自我牺牲就有点俗套了,还不如一坏到底
我不知道爲什麽總能一眼認出林雪并深深提高一些對影片的喜歡。但明顯PTU只有第一部我覺得很有感。這居然還是一個系列。
3.5学老杜像模像样的还得是银河人沉默而默契的戏剧张力多方势力的纠集爆发奈何结尾啰里啰嗦所以罗永昌只能是个好的执行者脱离银河的罗永昌就只有每当变幻时拿得出手
7分
ptu2
有不错的模仿,把这群人重新聚在一起其实就挺满足了
香港的纠风整顿真的有如此夸张?先留个问号。
还不错,李国麟的演技真心不错
从故事上讲这部算是原版的续作 还是好看的 只是几条线的设计没原版那么精巧
節奏莫名
我就不信一個人站在那么屁大點警局樓上他們大隊伍要找這么久才找得到。我也不信一個女人大半夜有閒情逸致躲在暗巷里用手機拍警察打人。再加上內個結尾。算了不說了。p.s.經過熱心的Sam同學指正,說內個女人是職業陪人喝酒猜拳的"女拳手",好吧那我收回第二個想不通。可這也不影響我給兩星。
不错
没有最后一段视频及讨论,整部片子就将平淡收尾,毫无神采。可喜的是,最后的真相才是“真相”!从豆油那里得知了曾经震动各界的港警枪击案,着实在本片中看到了影子。PTU是真实的,他们亦是人,他们表示鸭梨很大,他们不可能完美——所以真实地呈现成了银河此系列的初衷!
四连发PTU电视电影计划的part1,杜琪峰徒弟罗永昌操刀。PTU系列总是致力于把有些神圣神秘的警察部队还原成有血有肉真实的人,警例有关规则,不能对罪犯私刑、陷入财务问题可能被转文职,但更多是有关人情,警队对投诉科的同仇敌忾,对遭受不公对待警员的同袍照顾等,连黑老大都对投诉科当众羞辱“当警察连枪都没有去学人家横行霸道,整警察你最在行了”。结尾十分银河映像,触犯警例但也要体谅前线警员的压力。
毁了这部片
如果说是PTU2还不够格。情节单一,略显单调,结尾也不出乎意料,和神探和PTU的结局没法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