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灵魂

Cold Souls,冰冷的灵魂,冷酷灵魂

主演:保罗·吉亚玛提,艾米丽·沃森,大卫·斯特雷泽恩,凯瑟琳·温妮克,劳伦·艾波罗丝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剧照

冷冻灵魂 剧照 NO.1冷冻灵魂 剧照 NO.2冷冻灵魂 剧照 NO.3冷冻灵魂 剧照 NO.4冷冻灵魂 剧照 NO.5冷冻灵魂 剧照 NO.6冷冻灵魂 剧照 NO.13冷冻灵魂 剧照 NO.14冷冻灵魂 剧照 NO.15冷冻灵魂 剧照 NO.16冷冻灵魂 剧照 NO.17冷冻灵魂 剧照 NO.18冷冻灵魂 剧照 NO.19冷冻灵魂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冷冻灵魂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保罗·吉亚马提(Paul Giamatti 饰)是纽约一个剧团的演员,他正在排演契诃夫的戏剧《万尼亚舅舅》。但是这出戏让他身心疲惫,几近崩溃。偶然机会,保罗找到一家名为灵魂仓库的机构。利用先进的技术,保罗成功地将自己95%的灵魂提取出来。在此之后,他的演技没有任何进展,反而常常感到莫名的空虚,并且性格也发生变化。为了回归正常生活,保罗在医生的建议下“安装”了一个俄罗斯女人的灵魂,但却让他更加烦躁。他强烈建议要回属于自己的灵魂,却发现原本妥善保存的灵魂已经不翼而飞…… 本片荣获2009年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Paul Giamatti)。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美味关系新教浪漫满屋蚵丰村双子·起源断舍离天堂谎言2018武侠僵尸肖恩仙帝归来当赘婿王者联盟之超能力者弱鸡三兄弟比言语更响无法逃离的背叛罗斯福先生命运/冠位指定:序章民国大侦探来自罗马的男人超能黄瓜四大名捕之入梦妖灵成化十四年深海巨妖2女子无畏第三季少女就算敏感点也无妨2020掌上明珠乞丐王子鲜花盛开的村庄前世情人的情人金牌评论员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被导演冷冻了

摄影和配乐一流,但故事不太成功,模仿《兰花贼》和《暖暖内涵光》而失败的例子。

看的时候希望不要是《纽约提喻法》那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片子,没想到……还真是比那个差,很闷但又没内涵或者架构。

除了查理考夫曼,其他好莱坞编剧企图驾驭哲学和幻想跨界的题材,好像目前还没有比较牛的片子。

不过这片配乐真的超好听~

 2 ) Cold souls/冰冷灵魂

要谈这部电影,不论我再怎么努力也绕不开查理•考夫曼。

就像要谈A-RPG绕不开“暗黑”一样。

确实,从故事背景来看,那个架空的灵魂萃取公司、想成为他人的愿望、最后想要做回自己的努力,简直就是[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暖暖内含光]的综合体,甚至连保罗•吉亚玛提陷入才思枯竭的窘境也与[改编剧本]中的查理•考夫曼如出一辙(更不用提保罗•吉亚玛提饰演的也是保罗•吉亚玛提)。

但这一切都是假象,如果说查理•考夫曼的电影是第一人称视角游戏,那这部电影更像是第三人称视角的。

它不像考夫曼的电影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一些场景甚至能让你发出尖叫,像[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中马尔科维奇进入自己脑中的景象,用天才都不足及描述这人类想象力的极限。

这部电影更像是欧洲片,不论从镜头语言到思想内核。

对看惯了好莱坞电影的人来说,本片甚至还有些boring,几乎没有任何特效镜头,对科幻片,即使是软科幻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

当人死去的时候,人的身体会减轻21克,那就是灵魂的重量,影片[21克]不过是借喻,本片却把灵魂实体化了。

在片中每个人的灵魂形态都不同,美与丑,能够以人类的主观来判断么?

保罗•吉亚玛提就因为他的灵魂看起来像个鹰嘴豆而大怒不止。

在他去圣彼得堡寻找灵魂的过程中,在餐厅就被端到眼前的晚餐又耍了一把,一盘鹰嘴豆,他想了想,径直离开。

影片的笑点大致如此,不温不火,让人想笑又笑不出来,处处透着无奈。

本片可以说是勉强合格的黑色喜剧,没有科幻场景的科幻片,看起来像欧洲片的好莱坞电影,查理考夫曼的拙劣模仿作。

当然,像一些影评人所说,本片探讨了存在主义,具有很高的社会学价值。

嗯,存在主义,好像很深奥哦!

说通俗点不过是身份认同。

很高的社会学价值?

考夫曼的[人性]、[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暖暖内含光]的社会学价值都是它难以比肩的。

更别提想象力了,我们任何人看过剧情梗概后所能得到的idea都会比本片丰富得多。

本片就是这样一部中庸之作,但因为合理运用了郭敬明的成功之道,让本片看起来好像穿上了皇帝的新衣,要剥掉这层皮还是需要勇气的。

还好《卫报》的Peter Bradshaw的观点和我是一致的,让我看起来不是那么孤独。

“这是一部致敬之作(即使导演Sophie Barthes并不承认),它用创造性的偷窃与模仿混合而成了一部中庸的喜剧,处处透着考夫曼的影子。

”影片导演Sophie Barthes说她为保罗•吉亚玛提特意修改了剧本,而影片的两位主演大卫•施特雷泽恩和艾米•丽沃特森也是吉亚玛提介绍给导演的。

可以说吉亚玛提在本片站占据了相当大的权重,他妻子甚至是影片的制片人之一。

在重压之下,吉亚玛提的表演还是维持了一贯的高水准,可以说是本年度最精彩的表演之一,但一个人的精彩表现撑不起一部失败的电影。

不能说本片无趣,但观影过后的失望是难以掩藏的。

没有冲击力、含混的角色性格、大量随意的镜头剪切足以把观影伊始的热诚一点点消磨殆尽(最杯具的是正片刚结束还没出CAST,影院就把片掐了,来这边后第一次遇到,又惊又气,失去了第一时间回味影片的机会)。

也许这种不完整也正切合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的残缺不全。

本片佐证了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

人何以为人?

是灵魂决定了我,还是我的存在产生了灵魂。

什么又是灵魂?

一个人的所有才华与天赋,还是潜意识里埋藏最深的记忆。

[暖暖内含光]里的每个人,抹去了记忆,却抹不去记忆之下那灵魂的印记。

而本片中的保罗•吉亚玛提抽取了灵魂,又失去了什么?

不是记忆,而是心灵深处某些深入骨髓的情感的缺失,比如对妻子的爱。

他远渡重洋不惜一切所要寻回的也正是这种情感。

影片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吉亚玛提为了演好即将公映的舞台剧——契诃夫的Uncle Vanya,而想要得到一个俄国诗人的灵魂。

而大卫•施特雷泽恩的灵魂公司却错将一个俄国工厂女工的灵魂误植入吉亚玛提体内,但舞台剧最后却异常成功,吉亚玛提的表演无可挑剔。

所谓的灵魂更像是一剂安慰剂,填补内心的空白。

当吉亚玛提在俄国成功换回自己的灵魂时,那位已经自杀死去的工厂女工的灵魂便果真如那21克,消失不见了。

在本片中,当人们意图用他人的灵魂取代自我的灵魂时,他们不可能像[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万能钥匙]里那样得到那个人躯体、权势与名望。

他们想得到的是那个人的才华,而那所谓的才华其实是对自己心灵的暗示,与灵魂的主人无关。

原载《看电影》

 3 ) do people have souls?

1)这部电影搞了一些概念创新。

灵魂可以是豌豆大小的坚果模样,也可以是黑黑的一团脏东西。

2)你有灵魂么?

我有灵魂么?

3)如果有,如果驻留在你体内灵魂,它的主人肉体已灭,那会发生什么?

4)男主人公大飙演技,仿佛告诉整个好莱坞,与德尼罗和帕西诺相比,他才是被忽视的巨星。

5)宿主(漂亮的俄国女演员)能让寄宿的灵魂枯萎干瘪。

世界真奇妙。

 4 ) 冷冻了个眯的

按照时间顺序来说,近期看的第一部就是这更像是一部哲学中真我与表象的诠释.但又浅尝辄止.一根探针已经刺进皮肉.却在接触神经的时候瞬间抽回.留下观者一脑茫然.不排除哲学本人的功底尚浅这种主观因素.保罗·吉亚马提在排练<万尼亚舅舅>时,经常无法全心投入,为此他苦恼不已,当无意中浏览到纽约客上的广告.寄存一下自己的灵魂或许就可以抛掉无休止的烦恼困扰.灵魂公司人员的舌灿兰花,描绘提取灵魂后,当事人拥有的吉祥快乐和谐,会让他的排练顺利的很.于是男主迅速成为客户之一.灵魂是什么,没人见过.传说中21g重.可又无法精准验证此量的可信科学度.于是当一颗鹰嘴豆出现时.男主怒了.原来这就是传说中自己的灵魂,平凡无奇,甚至丑陋的怪异. 当时看到还觉得有Nuts的涵义在其中,来嘲讽男主.商业公司就是商业公司.被提取灵魂后.男主被问感觉如何-虚空.空心人的感觉不好受.再次奔入灵魂公司.切合时宜的被推销所谓的俄罗斯著名诗人的灵魂.都走到这步,男主只能继续奉上自己的钞票.灵魂是有记忆的,于是在睡梦中,男主感知到了这个灵魂的回忆影像.这不是什么诗人,只是一个普通俄罗斯纺织女工.意外的是,这个灵魂却帮助男主成功完成了戏剧表演.问题也接踵而至.在失去自寻烦恼的同时,主人公也失去了其他,身体的皮肤开始如干干的鱼鳞般 ,对朋友悲惨遭遇基本的同情心和对爱人的身体迷恋也一一不再.于是渴望拿回真正的自己的灵魂,谁曾想.鹰嘴豆却因为俄罗斯分店貌美老板娘的需要,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媲美乔治克鲁尼等好莱坞大明星的灵魂,被注入了老板娘演员的脑中.满足她对于明星演技的渴求.这美女动态很漂亮,我喜欢.在女运输灵魂者(也是此人在分店俄罗斯老板威逼下,偷走男主的鹰嘴豆)的帮助下,男主到了圣彼得堡,找到了分店老板. 老板让他想都别想,要么拿钱,要么随便选一个俄罗斯灵魂滚回家.因为他不想让他的波斯猫知道,所谓的好莱坞大明星的灵魂原来是出自这么一个丰肚的半秃头美国佬.莫名其妙的, 勇敢者附体的女运输灵魂者,和鹰嘴豆宿主.如入无人之境的把波斯猫打昏后,成功的提取了鹰嘴豆出来,虽然有些干瘪.却无任何麻烦顺利置回原主.影片最后显示女传输者时日无多.因为太多的灵魂碎片残留在她身体中,已经干扰了她真正的灵魂思想.常会陷入多人的回忆中.这似乎可以解释在过关时.她的手冰冷的连机器也无法正常读取指纹.当真正的灵魂回归时.那个自杀的俄罗斯女工的灵魂又将去往何处.无人知晓.它来过,它被感知过,它就这样消失了.灵魂可以被冷冻,随时取回,可是如果主人不在了,冷冻的灵魂又有什么意义.只是等待有需求的躯体.影片中没有说,如果两个灵魂共存在一个躯体又会怎样.对于人体这个vessel而言.对灵魂既有吸纳性又有排异性,所以那个公司同时生产了一些减低副作用的药片辅助,顺便榨点小钱.灵魂无自主意识,只是留下记忆的痕迹,在合适的环境下释放融合.我们可以切开肌肉,切开血管,切开脑部,研究观察.可灵魂能被切割吗,能被研究观察否即使灵魂的宿主,也需要勇气才能望向灵魂的深处.我思故我在,可没了思的源,我是否还存在.或者谁能证明这个"我"真的在.

 5 ) 保罗吉亚玛提这个名字我记住了

影片应该想告诉观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大致在于这灵魂的重量,但是失去了它生命又将变成无所适从的轻浮。

另外,影片在一些台词中有意识地抛出了“肉体和自我意识是否统一”这个令人思考的问题。

总体来说,情节波澜不惊,叙事节奏沉着冗缓,对于镜头的处理比较随意,几乎没有刻意的特效处理。

整体给人一种只是在默默讲述一个荒唐故事的感觉。

这样的风格估计也是仁者见仁的类型。

片子里在暖色木质结构的motel中主人公产生的带点暖意的臆想,与圣彼得堡暗天灰地的冷冽形成的视觉对比倒令我印象深刻。

最后,不得不再夸一下保罗吉亚玛提的演技。

之前在其他影片中已经见识过这个法国人的演技,可能是他平凡的外表让他的名字直到如今才印刻在我脑中。

而他再次用在冷冻灵魂中的表现提醒了我的幼稚。

 6 ) 灵魂之旅

Giamatti去除自己的灵魂→植入俄国诗人的灵魂→找回自己的灵魂,这个过程中最珍贵的应该是他终于接受了自己的灵魂吧,兜兜转转,还是原装的最好。

一开始,他不敢看那灵魂到底是什么样子,后来为了重新接受自己的灵魂,他看到了,并且接受了,感动了。

有时候,你会不满意自己,感到烦躁、抱怨,但是当你接受自己,完全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时候,会发现,你始终是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任何其它的都不能替代你。

好像我们习惯于失去一件东西,才会发现那是对我们多么珍贵的事物。

如果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想想这个电影,可能就可以完全释然,转而包容自己吧。

灵魂并不是束缚的锁链,而是能够完全包容你的襁褓。

 7 ) 【冷冻灵魂】:一次有意思的超现实幻想。

这是一部有意思的幻想片,它天马行空地作出了一个设想:人的灵魂可以被抽离,并且呈现出不同的物质形态(有的灵魂像一块黑炭,有的灵魂像一颗鹰嘴豆),而被抽离出的灵魂可以随意装进任何一个人的躯壳中。

主人公Paul Giamatti因为不堪忍受自己灵魂的重量而要求将之抽离,随之而来的是丧失自我的空虚感,换上他人的灵魂后,又觉得它太过于美好与自身不配,最终还是费尽千辛万苦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个其貌不扬的小灵魂。

故事看似离奇夸张,核心主题还是十分的简单易懂——人类对自我意识的怀疑和追求。

在这一老生常谈的主题下,本片的超现实主义现象和冷幽默讽喻的组合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最可笑的两处地方:Paul Giamatti以为自己租用的是俄罗斯诗人的灵魂,让他在表演契诃夫的著名舞台剧的时候得心应手,可没想到其实那是一个俄罗斯女清洁工的灵魂;俄罗斯富商老婆(一个拙劣的肥皂剧女演员)以为自己得到的是Al Pacino的灵魂,终日沾沾自喜沉醉不已,可其实那只是Paul Giamatti的灵魂。

类似这样的嘲讽性幽默片中比比皆是。

还有诸如灵魂黑市交易、人体灵魂非法携带者这样令人胆寒的剧情设计,都在体现创作者对人性的一种末世悲观情绪。

演员的出色表现也为影片有所加分,浓郁的奇幻色彩被他们演绎出令人信服的真实度,平静低调的表演下却又勾勒出一种歇斯底里的疯狂心态,Paul Giamatti精湛的演技证明自己其实不比Al Pacino差太多~可惜的是,影片看上去只是展示了这一奇妙构想的表象,并未在人失去灵魂以及装下别人灵魂后的状态有更丰富、深化的表现,更是没有能力将“灵魂为何物”这一玄妙的问题展开一番实质性的探讨。

从这一角度看,这仍然只是一部“有意思”的作品,而不能上升到“有思想”的层次。

 8 ) 灵魂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很久之前看过的,今天才标记) 灵魂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我看《冷冻灵魂》人真的有灵魂吗?

人的灵魂是什么形状?

在我们还对“灵魂”这个概念模棱两可、一头雾水的时候,苏菲·巴瑟斯抛给我们的,除了给我们一脸瞠目结舌的惊讶表情外,便是看影片时一个个会意的微笑了。

各种宗教、古往今来的许多哲学家,对灵魂有各种各样的表述,但总结起来,给灵魂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灵魂就是关于一个人的所有的意识活动的集合体。

按艺术和社会伦理方面的说法:灵魂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有时候也指人的道德品质。

当然,也有一种认为是,灵魂存在于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之中(病毒无),并且呈溶解状,粒子群状态,无具体形态。

总而言之,灵魂是一种不可捉摸、不可碰触、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虚无飘渺的东西。

我向来佩服美国电影的想象力,他们一直在挑战着人类想像力的极限,无论是众所周知的《阿凡达》,最近风靡的《盗梦空间》,还是刚刚看过的《冷冻灵魂》。

在影片中,灵魂并不神秘,不像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大张旗鼓地谈钱财、色情、性,却羞于谈论灵魂。

影片中的俄罗斯,灵魂交易甚至是合理合法的,而在美国,灵魂交易也在暗中偷偷摸摸地进行。

著名演员保罗·吉亚马提因为不能承受灵魂带来的沉重,在一次偶然中看到了灵魂寄存的信息,便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将自己的灵魂寄存起来。

看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小说中表达的观点与影片中的有点相似:即灵魂的沉重与肉体的轻盈。

即然有抽取灵魂的技术,何不使自己生活得更轻盈、更快乐一些?

我想,假使现实生活中真有这项技术,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的。

然而,现实总归是现实,电影里面只是一个冷冷的黑色幽默:灵魂并不神秘,甚至可以像日常用品一样出售、倒卖、甚至流入黑市。

当保罗·吉亚马提按要求躺入那台抽取灵魂的机器里的时候,我的好奇心也被吊起来了:灵魂是怎么抽取的呢?

看影片中是一个复杂的尖状抽取仪,我就想:这灵魂到底是从头部抽取呢?

还是从脚心抽取?

或者是通过扫描全身挤压出来?

被抽出来的灵魂,是固体的?

液态的?

还是气体的?

我都充满了疑问,随之而来的剧情告诉我,原来,那些灵魂竟然是固体的,装在玻璃瓶里一摇还叮当作响。

形状、颜色也各异,有像鹰嘴豆的,有像干话梅的,有些是黑色、有些是棕色、有些是灰色……其中更让人会心一笑的是:当医生递给保罗一个特制的眼镜,让他看一看自己灵魂深处的时候,他连忙惊慌地拒绝掉了。

他不敢、也不愿意看见自己的灵魂深处——是的,千万不要去探究灵魂,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尤如不要去探究人性,那是世上最丑陋最肮脏的东西。

至少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被抽取掉了灵魂的保罗,也就没有了喜怒哀乐,面对朋友们谈论病重在床的友人,他竟然可以毫无表情地说:将生命装置拔掉。

在排练中对女主角说的台词,也不掺杂着丝毫感情,工作与生活的不顺使他又增添了新的烦恼,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安装上了一个俄罗斯诗人的灵魂。

然而,俄罗斯诗人的灵魂很快又让他产生了不适,这时他才意识到,最合适自己的,还是自己的那个丑陋的有瑕疵的、有着可笑形状的灵魂。

然而,他的灵魂又被贩卖到了俄罗斯,安装在一个俄罗斯女演员的身上,于是,他与灵魂运送员开始了千里寻魂的奇特旅途。

当俄罗斯女演员嫌弃保罗的灵魂外形丑陋时,这场“灵魂交易”真是让人哑然失笑,影片中所流出来的,是一种低调的压抑的幽默感。

看着影片中的场景,那么真实、那么日常,而他们所言所行,却是如此突发奇想,平静的表相下是疯狂的波涛暗涌,让人感觉似真、似幻、似梦。

引人深思的,还有最后保罗拿回了自己的灵魂,为了与自己的灵魂取得相通,不得不看见了自己的灵魂深处:原来,他的灵魂深处是一片空白,除了这片空白,还有阴暗中漫长的路……啊!

我当即也想看看我自己的灵魂深处了,如果可以的话。

我想,那一定也是一片空白的,或许,里面是不是也布满黑色的斑点……2009.5.9

 9 ) 好问题

YSS NOT RECOMMEND把机械装放到心脏里,把手机安在手掌里,把软件装进大脑里…… implant 技术可以把所有这些都变成现实,不过把灵魂移植到一个人体,这还的确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冷冻灵魂》最精彩的想象力,就是把灵魂压缩萃取,而每个人的灵魂都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质。

话说白了,就是有的灵魂很大很重很黑,有的则美美的像件艺术品,有的就可怜兮兮的如同一颗黄豆。

如果人类真的可以存活到这么一天,搞清楚灵魂是怎么一回事儿,还能对其完全控制,我想人类离进化的终点就真的不远了。

哲学的终极问题“我是谁”可以被解答了,科学的终极目标永生可以实现了。

与此同时,罪犯可以毁灭和变异的不再是人的肉体,而是人的灵体。

想想都可怕。

这部电影抛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却回答了其他的类似于 “今天晚餐吃什么”的不搭界的问题。

可视性不强,倒是能够引发文艺青年的思考。

 10 ) Cold Souls

所有网购的组装商品同一时间寄到,选一部电影然后开始慢慢拼接各种部件。

听觉视觉触觉都被外物占用着的时候,觉得心里是充实的。

也不顾及电影开场的沉闷气氛和长相怪异的男主角。

直到冷冻灵魂的教授为主角作的大象的比喻,马戏团的象在幼年时就被拴在一根不可撼动的棍子上,这样直至它长大到无论多强而有力,都认为那根木棍是不可撼动的。

很多人一辈子都生存在自我设定的不可改变的障碍里面。

精神的力量,或者说灵魂的力量,竟然强大到让你寸步难行。

电影里面有不可思议,也有你不曾体会的疾苦。

如果你贫穷,窘迫,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维系生存上,你不会想要谈论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感受,甚至你不想感受这个世界,以至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于是灵魂贩卖者只在失败,虚弱和迷茫的人中寻找,最终主角在交换了灵魂之后找回了自己的灵魂。

而贩卖者在以自己的身体为载体不断运送灵魂之后,却因为残存的碎片增长而装不下自己的灵魂。

结尾并没有交代,是否获得救赎或者惩罚,只是主角找到了她,两个人的背影行走在海天之间渐渐消失。

过后觉得这个结尾的意义所在,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解决和交代,不是所有的弱者都应该被拯救,而坏人,就十恶不赦。

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一定,以及肯定。

有的只是在同一时间,人们也许能够达到短暂的理解和体谅。

去理解别人很难,就像要与之交换灵魂,得到了救助他人的机会,也交换出自己的种种缺陷。

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一定以及肯定,你只需去做,只需跟着光亮走,觉得安心就停留,觉得勇敢就往前。

 短评

片头字幕很文艺,后来就一连串的扯淡,浪费我时间了。

8分钟前
  • VansonWWW
  • 较差

抽取灵魂这个设定很有意思,这个片子很boring!

11分钟前
  • mark
  • 较差

“灵魂就坐落在大脑深处微小腺体里。”如果灵魂真的可以买卖,你会交易吗?

16分钟前
  • 懿罂
  • 还行

饶恕我啊,我没看懂。

18分钟前
  • 林山夕风
  • 较差

@2011-04-19 23:13:44

19分钟前
  • xmx
  • 较差

聪明的电影

21分钟前
  • 阿丹tino
  • 推荐

有点无聊

22分钟前
  • 抹茶杏仁
  • 较差

不知所云

27分钟前
  • fungihouse
  • 较差

魂归何处?这样的片子确实很考验演技

28分钟前
  • zitn|迷茫
  • 推荐

cool!

32分钟前
  • 皮卡丘薯条大王
  • 力荐

多好的片子啊,那一片冰冷的俄罗斯海原。我从未想象过,我有妖娆的灵魂,那个有瑕疵的,有明暗面的,我的灵魂。“很多人就像棍子拴的马戏团大象,他们从不质疑他们给自己设定的极限,灵魂就是你的锁链。”科幻故事的文艺式解读,美国人的俄罗斯老知青梦……动人。

34分钟前
  • 砚小朵™
  • 推荐

烂片,整部戏情节不紧凑,男主人公分明咎由自取,一个好演员就应该把生活和演戏分的很清楚,如果不能投入就休息,让自己沉淀,何必要去抽取灵魂~~~再说了,没有灵魂的演员会是一个好演员么。。。导演逻辑不清楚,至于那个走私灵魂的团队在戏里我觉得可有可无~~~实在毫无看的价值

36分钟前
  • lucky熊
  • 很差

电影给了一个很好的假设前提给我们反思,这么一想下来,我就觉得看不看得懂电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40分钟前
  • mclance
  • 还行

Paul在检视自己灵魂的那段还能再拍好点 那会给电影加分

43分钟前
  • Mal
  • 推荐

虽然整体有点无聊 但其中的黑色幽默和哲学始终是亮点

46分钟前
  • 地铁里的季风
  • 推荐

提取灵魂的想法挺有意思的,不过怎么都不喜剧啊,没有什么大笑点,挺拖沓的!

50分钟前
  • ★冰凌宫★
  • 还行

不可解

54分钟前
  • Lucifer
  • 推荐

1-16

55分钟前
  • 祺风
  • 推荐

又一个值得人类深深深深深深思考的问题

58分钟前
  • WQ
  • 推荐

想法很好,拍糙了。本应将灵魂的探求再度深入。

1小时前
  • 只有霸王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