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懒汤圆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我原本不怎么接触纪录片,总觉得纪录片太枯燥,容易走神。
偶然之间刷过几个精彩的纪录片后,才知道自己原来是那么的浅薄。
《企鹅群里有特务》,光看名字就知道,这部纪录片与那些正统严肃的纪录片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在于“萌”。
从纪录片的主角“企鹅和他们的宝宝”到纪录片的拍摄团队,都认真坚守着这份萌属性,毫不动摇。
于是,在了解帝企鹅,跳岩企鹅,洪堡企鹅是如何从孕育到长大的时候,你还能发现一些神情严肃的企鹅摄像机站在一角默默沉思,或者大胆的溜进企鹅群中,企图抓取精彩瞬间。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偶尔也充当雄企鹅的“白月光”,漠视的看着雄企鹅卖力求爱,然后被它的原配当场捉奸,顺便被雌企鹅奋起攻击。
作为一只伪装的企鹅,企鹅摄像机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偶尔装作帝企鹅宝宝在企鹅群中滑动;偶尔下水,偷拍企鹅游泳;不小心被企鹅把头咬掉了,也能认真的用翅膀支起身子,缓缓站立,然后用心感受来自周围企鹅的一脸惊讶和懵。
当然,制作组不只准备了这一点惊喜,伪装成岩石的摄像机不小心成了企鹅们通行的便利踏脚石,伪装成蛋的摄像机偶尔也会给失去宝宝的企鹅一丝慰藉,虽然最后巧合的被鹰抓走,成就了一段鸟瞰拍摄。
企鹅和摄像机承包了你的萌点和笑点,人类与自然很契合的一次共同作品。
话题回到我们的主角企鹅身上,大众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帝企鹅了,雌企鹅和雄企鹅交配后,会有一个换蛋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风险重重,雄企鹅如果不能迅速将蛋放入自己的保温袋中,蛋宝宝就可能会失温死掉。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当雄企鹅成功接收宝宝后,又要开始漫长的孵化期,团结的雄企鹅会聚集到一起,中间的企鹅向外移动,外面的企鹅向里移动,以这种神奇的路线来保证所有企鹅都能享受到温暖,成功抚育蛋宝宝。
严寒过后,蛋宝宝终于出世。
他们在爸爸的脚上学习走路,观察世界,当他们慢慢长大后,就开始跟着父母学习走路。
这是一个艰险的过程,好奇的宝宝有走丢的可能,还有被失去宝宝的企鹅家长争相认领的可能。
一群大企鹅追逐着一个小企鹅,企鹅宝宝的心里也是无奈的,只得一路狂奔,这个时候,只有临时发明一招卧倒滑行才能跟有默契的企鹅妈妈重聚。
跳岩企鹅小小的一只,但是性格坚韧。
跟帝企鹅的慢性子不同,他们很“刚”,跳来跳去的跟睡进行斗争,一遍遍被浪从岩石上打下来,又一遍一遍的冲上去。
感觉初中生最应该了解这种企鹅,这种坚韧的性格品质很方便作为作文素材。
第一次了解到还有住在沙漠里的企鹅,洪堡企鹅。
虽然长得有点难看,但是人家也是企鹅家族的一员。
每次回到大海,他们都需要与海豹海狮这样大型动物斗智斗勇。
洪堡企鹅估计是最懂得武学秘籍的一类生物,天下武功无快不破,穿越海狮群,他们必得掌握快,准,狠的技巧。
如果实在掌握不了,勇于探索也是一个法子,绕过海豹群,找到一条穿山的通道,他们就可以悠哉的通往大海了!
喜欢看纪录片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么萌的主角和团队可不多见两都腹:记录两个平凡人对世界的看法欢迎关注
帝企鹅、跳岩企鹅、洪堡企鹅三者从外形相比 帝企鹅是我喜欢的企鹅,不管是成年时候背部一身黝黑、腹部一片雪白、颈部有一片的橘黄色 颜色比较淡 耳朵后面最深 整体看起来 真的可好看了 你看他们低下头时的样子 颈部有一种优美的弧度 也许这和他们是浑圆的身体密不可分有关 他们是群居性动物 脾气温和 走起路来 一起排队走 一摇一摆 弧度不大 在配上那音乐 在茫茫雪白的南极的雪地的映衬下 煞是可爱 你看他们的孩子 还在育儿袋的时候 只露出一点点的头 黑白相间 在加上黑黑的小圆眼睛 他们的孩子 胖嘟嘟的 因为还未成年 所以身上的羽毛是灰色的 毛茸茸的 可以在雪地上行走的时候 姿势比成年企鹅还萌呢 !
其实我很害怕看动物世界,那里面的残忍冷酷太直接,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过程都血淋淋的可怕,习惯了高度文明婉转的现代,真的不敢看。
尤其是没有绝对的坏人,每一个动物都只是想活下去,纯粹的活着,他们的求生欲强烈的让人动容。
但是这个企鹅好适合跟孩子一起看,温情脉脉充满希望。
最喜欢那个落单的帝企鹅,迷路了,冰天雪地,太阳下山,他独自呼唤伙伴未果,仍旧踽踽独行摸索前进,寒冷的风刮着,他越走越慢,我甚至跟孩子解释,他可能会死在这里了。
单打独斗是很容易丧生的。
可是他还是朝前走,即便是匍匐前进,走的很艰难,却一刻不停,终于他找到了大部队,加入进去,一起取暖抵抗大风雪。
我好感动,年纪越大越向往阳光温暖正能量这些俗烂的词。
而且画面清新,故事也讲的好可爱,中二的跳岩企鹅,顽强拼搏,陆地上蹦蹦跳跳,大海里如鱼得水的身姿,这种生命力让人敬畏。
还有为人父母,对孩子天然保卫的勇气和耐心细心的文凭。
很适合与孩子一起分享
企鹅在我眼中一直是萌度仅次于熊猫的一种生物,在看了电影《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后,错以为企鹅只要晒晒太阳走走路卖卖萌就可以了,直到BBC的纪录片《企鹅群里有特务》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
纪录片跟拍了(一千多个日夜剪切出不到三个小时的视频,每一个镜头都是精华)帝企鹅,洪堡企鹅和跳岩企鹅从繁殖到小企鹅独立的过程,每一种企鹅都有自己的特征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又面临着相似的危险。
帝企鹅是企鹅类中体型最大的,个人觉得是由于生活在严寒地区需要储存足够多的脂肪,帝企鹅可以把脚当雪橇在冰上靠肥肥的肚子滑行,遇到暴风雪天气会抱团取暖,为了让觅食回来的雌企鹅从几千只企鹅里找到自己的伴侣,雄企鹅会自发排成队从雌企鹅面前走过……不得不承认,企鹅的智商比我想的高多了。
洪堡企鹅生活在南美洲,其繁殖地点在秘鲁和智利沿岸,纪录片里洪堡企鹅的出现纠正了我一直以为只有南极才有企鹅的错误观念。
与帝企鹅每年换伴侣不同的是,洪堡企鹅遵循“一夫一妻制”。
跳岩企鹅,是我认为三种企鹅里颜值最高的企鹅,主要是因为它的头部两旁有特别好看的黄色装饰羽毛。
跳岩企鹅,顾名思义,特别会跳(一跳的高度可达30公分,毕竟人家身高也才4555公分),而且跳比走路快多了,除了会跳之外还特别耐摔,比如好不容易上岸又被海浪冲下去或者爬上岩石又摔了下去,人家除了要重新开始之外啥事没有,这就是毅力啊。
帝企鹅一次产一枚蛋,在南极那么冷的地区产蛋很耗费精力,所以帝企鹅的分工都是雌企鹅产蛋,雄企鹅用育儿袋孵化,等雌企鹅捕完鱼填饱肚子回来时(耗时两个月),企鹅宝宝已经从蛋里钻出来并饿了好久的肚子。
和我们的爱子之心相似的是,尽管饥肠辘辘,刚产完蛋的雌企鹅会不舍得将蛋交给雄企鹅,而雌企鹅回来“换班”照顾企鹅宝宝时,雄企鹅也会不舍得将企鹅宝宝交给雌企鹅。
洪堡企鹅和跳岩企鹅一样,一次会产两枚蛋,洪堡企鹅喜欢把巢建在海边的洞穴处,跳岩企鹅的筑巢地点是较为平坦的坡上。
雄跳岩企鹅会先到繁殖地点筑巢等雌跳岩企鹅归来,从叫声中分辨自己的伴侣。
和帝企鹅夫妇相同,跳岩企鹅的孵化由雄企鹅进行,而洪堡企鹅显得轻松些,孵蛋由夫妇双方轮流进行。
洪堡企鹅的孵化时间是三种企鹅中最长的,为60左右,跳岩企鹅只需35天。
从企鹅蛋到小企鹅,面临的危险一点都不少。
帝企鹅除了要面对偷蛋者和伺机“掠走”小企鹅的各种鸟类外,还有特别注意小企鹅会不会因和母亲脱离时间过长而被冻死或者因母亲摔倒重量转移到小企鹅身上而压死。
而洪堡企鹅在父母双方都不在的情况下,对躲在洞里的吸血蝙蝠或者其他入侵者有射屎的技能。
另一个共同的危险就是未能生育的企鹅或者丧子的企鹅有可能会“绑架”别人家的企鹅宝宝。
到稍微大一点时,企鹅宝宝就倾向与自己一般大的小伙伴抱团取暖和玩耍了,遇到危险也会一起“抗敌”。
到了父母都离开出海的时候,会有几只成年企鹅看管所有的小企鹅,就像幼儿园一样。
等企鹅宝宝褪去绒毛的时候(起先我一直认为是换毛,原来是褪去绒毛就可以了)就是它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再过几个月就会回到它们的出生地繁殖它们的下一代。
最后,夸一下这部纪录片,绝对是我目前看过的最好看的纪录片之一,虽然我并没有看过几部纪录片。
在企鹅群中,伪装“特务”们似乎很是有人气。
在企鹅一年一度的求偶时期,就连特务企鹅们都受到了求爱!
我只是想拍你们,你却想和我一起造小企鹅?
心疼示爱企鹅的同时也让人捧腹开怀。
企鹅一般生活在极端气候地区,孕育企鹅宝宝的过程充满困难和挑战。
帝企鹅在暴风雪中前行,聚堆取暖的画面让人揪心;跳岩企鹅要与海浪搏斗,小短腿跳跃岩石才能到达适合产蛋的地点……虽然这部纪录片以暖心治愈为主题,但是我们仍然能从片段中截取到企鹅充满挑战的生存状况。
好不容易找到配偶之后,他们开始造小宝宝,直到企鹅蛋生下来之后,便是漫长的提心吊胆育儿过程。
在南极恶劣的极寒天气中,孵企鹅蛋的任务交给了企鹅爸爸,企鹅妈妈则启程去捕获食物,这一过程将长达数月。
留守企鹅父子便靠着企鹅爸爸储藏的食物过活,期待企鹅妈妈能早日回来。
很令人心酸的画面就是当小企鹅好不容易出生,步履蹒跚的向这个世界问好,却因为长时间离开父母的育儿袋而冻僵死去,企鹅妈妈用嘴去触碰冻僵的孩子,企图将它塞回育儿袋,眼泪禁不住就跟着掉下来。
但是纪录片主题的基调还是很轻松的,幽默的旁白令人会心一笑,当看到企鹅们晃动着肉肉的身体摇晃前行,在求偶时扇动着短小的翅膀,还会“第三者”介入,导致被“原配”扇巴掌的画面,简直让人不能更喜欢它们了。
在镜头之中,我们能够直观的看到一代企鹅从孕育到成长的过程,与自然抗争,同他类斗争,没有哪种生命是容易的。
在看到最终小企鹅们迎向了属于自己的风浪,不免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力量。
风雪如何,跌倒又如何,只要坚持前行,我们就能圆满到达想去的地方。
人生除了生死,都是擦伤,在吸完企鹅之后,大家都要打起精神继续认真生活啊!
配乐(duang)+旁白(David Tennant的苏格兰口音)+特务摄像(蛋蛋!
决定是你了)+企鹅BBC全线卖萌!!!
ヽ(•̀ω•́ )ゝヽ(•̀ω•́ )ゝヽ(•̀ω•́ )ゝ帝企鹅——高富帅企鹅中体积最大,身高约一米,唯一一种在南极洲的冬季进行繁殖的企鹅。
排队走路,会堵车。
技能:耐寒,超可爱滑倒,冰上嗞溜天敌:极地严寒、暴风跳岩企鹅(凤头黄眉企鹅)——非主流技能:灵活跳岩天敌:回来的时候被海水冲走+走的时候被海水冲回来(请重新登入蟹蟹)洪堡企鹅——hard模式的民工唯一在热带生活的大陆企鹅(智利、秘鲁沿岸),秘鲁寒流满足其体温的需要,也带来了丰富的食物。
一夫一妻制。
非常羞怯技能:射屎,攀岩天敌:被海狗调戏,穿过海狮去筑巢,穿过海狮去捕食,炙热的沙漠(btw 名称源自第一个介绍该物种给西方学界的德国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不过总是会想到大自然真正的残酷,被舍弃了的那些片段....
这部纪录片简直可爱到犯规!
蠢萌的南极帝企鹅,逗比彪悍的跳岩企鹅,可怜落魄的打工仔洪堡企鹅,不同风格鹅仔们的日常让人捧腹大笑,但又心存怜悯。
相比较大自然的动物们,人类的辛苦真的不值一提。
这部动画片分三集,介绍了三种不同的企鹅,从交配,到生子,到把小宝宝养大的过程。
在即将为人母的时候,看到这样的生命孕育过程,心中也挺多感慨。
母性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存在,人类并不高明和伟大到哪里去,相比较小动物们,我们的爱狭隘了好多,很多父母的付出,是以回报作为代价的。
我们要要求孩子达到我们的要求,才给他奖励回馈,希望我们老的时候能孝敬我们,还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等,这种爱是有标准的。
而企鹅呢,是真的冒着千辛万苦,甚至生命危险哺食,把孩子一口口喂大,等到他们可以独立了,就头也不回地离开,这种爱决绝,但丝毫不会成为枷锁和束缚。
最让我泪目的一幕是,在风暴来临的时候,有只小企鹅和妈妈失散了,最后在寒冷中丧命,风雪过后企鹅妈妈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地上的尸体,啄来啄去,久久不肯离去……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企鹅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它们生活在寒冷的南极,企鹅妈妈产卵,企鹅爸爸孵蛋,等待妈妈们捕食归来。
原因是孩提时,我爸爸很喜欢给我讲动物的故事,他有时候把他讲的故事录下来,然后放在录音机里,给我反复听。
其中就有企鹅的故事。
录音带里,还夹杂着我偶尔的插嘴捣乱,那时候爸爸的声音,年轻而温暖。
我虽早已不记得故事的大部分情节,而那盘磁带也在二十多年的岁月中遗落到了未知的角落,然而企鹅的生活习性,我牢牢地记住了。
很多东西如果你很小很小的时候经历过,记住过,你会觉得熟悉,亲切,一切自然而然。
只有当很多很多年过去,你不知不觉走了好远,偶尔回过头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一切都那么特别,那么地弥足珍贵。
比如说,企鹅父母的育儿方式;比如说,在那个物质还略显匮乏的年代里,爸爸提供的简单快乐的娱乐化教育。
整个片子的基调其实是明亮幽默的,大自然的神奇被娓娓道来,节奏掌握地恰到好处。
它并没有刻意去煽情,却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一片柔软,完全是因为,我也曾经是那只被温暖着的小企鹅。
我们都曾经被那样地温暖过,幸好,我们不像小企鹅那样,绒毛未褪就再也见不到父母,幸好,我们还有机会,在他们日渐苍老之后,去耐心地温暖他们。
作为这么懒的人,QQ群里的特务能激励我看完片子依然坚持去写评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作为QQ群忠实粉丝,整个片子被小QQ们萌化的造型给融化了,不论是土圆肥的帝企鹅宝宝,还是会拉便便射入侵者的汉堡企鹅宝宝,或是被好斗大哥啄来啄去的跳岩企鹅宝宝,期间表现的智谋、勇气、毅力、团结,都是可以拍成一部哈利企鹅成长记系列的!
他们从开始的只会卖萌求投食,到(被迫)远离父母去海洋漂泊,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宝宝们被天敌消灭/饿死/摔死等残酷的镜头,但BBC的工作人员用比较温柔的方式告诉我们企鹅的成长并不顺利。
虽然看过很多纪录片,对于动物界弱肉强食的规则不以为然,如今在企鹅间谍的带领下,你观察着他们的每日生活,你会开始为企鹅君们着急找不到小伙伴、被海鸟叼走、被海豹吃掉,你也会体会到年幼的企鹅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对新环境的紧张与焦虑,你也会发现他们就像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一样,都会有脾气暴躁的青春期,也会变成慈爱的麻麻(或粑粑),也有对下一代充满关爱的单身大叔,也有挺身而出吓退大海鸟保护帝企鹅宝宝群的阿德里企鹅。
你知道他们也跟你一样是动物界的一员,他们心中有爱恨情仇、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可以被配偶、父母、孩子识别的声线、他们有责任心、他们有烦恼和危险。
面对生活,说一句“That's life”,然后勇敢地去面对。
最后不得不再次感叹BBC对于纪录片投注的精力。
做一批长得跟企鹅一样的摄像头,而且上山下海行动自如,各种滑翔姿势,游泳姿势。
还根据年龄分成成年企鹅摄像头、企鹅宝宝摄像头、以及企鹅蛋摄像头(还是从成年企鹅屁眼里蹦出来的。。。
),另外还有友爱的岩石摄像头会挪到陡峭的悬崖边给跳岩小企鹅们当垫脚石(岩石竟然会动,简直太暴力了)让人惊讶的还有,在长达数个月(可能有一年?
)的跟随中,企鹅与企鹅摄像头们和睦友好地生活着,时而还会有被雄企鹅看上的机会,也有单身粑粑想要来收养的,总之,他们渐渐接受了这些异族,甚至和它们做了好盆友。
>0<萌得不能呼吸,每次去水族馆,企鹅都是我的必看物种!!
么么哒!
片子一共有三种企鹅,帝企鹅,跳岩企鹅,洪堡企鹅。
关于帝企鹅不得不说是最美丽的企鹅啊!
他们一步一步走向繁殖地的镜头震撼到我了!
企鹅的腿有多短?
他们的一步能有多少?
但是他们一步一步,整齐地排着队伍,无论艰险地前行,让我感觉到生活中妄图选择捷径或者一步登天的人的渺小与卑微。
可以说他们走路的样子有些摇摇摆摆的,而且明明腿这么短还要走这么多路到达繁殖地的思维回路多少有些让人要惊叹,但是这是自然的选择自然的规律不是吗?
正是因为他们走的坚定,正是因为自然条件的恶劣,让我有些敬畏那些呆萌的动作后面生命的力量!
而关于孕育养育小企鹅,企鹅爸爸企鹅妈妈的付出才决定了他们是能够在冰天雪地里繁衍不息的高贵物种之一吧!
能够不畏长途跋涉,能够忍受住几个月的饥饿,能够那样小心翼翼地耐心地等待小家伙的出生!
这无疑是狂戳泪点的存在!!!
小企鹅毛茸茸的样子,加上刚学会走路摇摇晃晃走几步就要滚一下的节奏…好想拐一只啊!!!
好想拐一只啊!!!
T^T!
对于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企鹅,争夺抚养小企鹅并不鲜见。
这里我思维滑边一下,让我想到共产主义。
以前一直有的一个想法是把所有的孩子都统一抚养,没有差别,也没有亲生父母的概念。
这种从存活率上来说应该是最高的,而且也比较容易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能给每个孩子最好的教育而不会因为所谓的父母期望或者家庭条件限制等等的因素而埋没人才。
但是我现在有点疑惑,“共产主义”应该是能够最有效配置资源的,但是它真的先进吗?
在极端环境下,企鹅的生存方式如果是共产主义,也就是共同抚养下一代,那是不是最能保证存活率的方法?
而现在社会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的,尤其是中国贫富差距的加大是个不争的事实。
基金经理动辄几十亿的老鼠仓,在公司收益翻四番的情况下股价常年维持不变,里面的各类问题可想而知。
钱都到了哪里?
从哪里流向了哪里?
所谓的共产主义在保证生存以后是否有必要坚持?
是否能够坚持?
大概这都是个问题。
(啊咧,我是怎么能扯这么远的?
)关于跳岩企鹅霸气而呆萌的眉毛实在是这个品种的亮点。
攀援而上的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海浪冲击下还是响应着生命的本能召唤,陡峭的悬崖使得他们一次又一次跌落,旁白说还好有厚厚的脂肪层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但即使这样,我觉得他们厚厚的皮毛脂肪下应该还是受了伤的吧?
他们大概是我看到最执着最不气馁的动物了!
而看到他们在平地上跳跃前进的样子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不被他们萌到!!!
绝对是“欢乐多”的节奏啊!!!
一蹦一跳的样子,带着眉毛上下翩飞!!!
企鹅版的皮卡丘啊!!!
关于洪堡企鹅企鹅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啊…看完帝企鹅看洪堡企鹅…略略有点一把辛酸泪的样子…相貌差太远了…连企鹅宝宝也完全没有可比性…但是还是要说,对战天敌的时候洪堡企鹅还是很英勇的…也是第一次知道还有生活在沙漠的企鹅呢!
原来帝企鹅是一年换个伴侣的呀 但最可爱的还是帝企鹅了 都是脂肪哈哈哈哈哈哈哈 ps 配音是苏格兰人吧哈哈
世事艰难,父母不易。
无聊
爱上这萌货了
觉得无聊,一定我的毛病…
对企鹅的生活习性有了更好的了解,自然实在是伟大!
太呆萌了!萌哭了!!
萌爆了
帝企鹅排一队往前走的样子确实很像腾讯下班。。。
集知识和娱乐曲折离奇于一身,好好看的纪录片~用企鹅摄录镜头最大限度不骚扰企鹅,最后片花也很好笑。配的音乐一流!
萌得一脸~~~完全被生命感动!
打发时间看,轻松向的
b站里有
企鹅摄像头笑傻了哈哈哈哈哈 还是喜欢帝企鹅
可爱死了!!!!!!!!!!!!!!!!
有的地方看着真的好虐!@@帝企鹅一群渣!每年都玩换妻!洪堡企鹅的路真的好艰辛,每次都要从海狮群里穿来穿去的!
也太可爱了!!!涨知识啦
帝企鵝、洪堡企鵝、跳岩企鵝、阿德利企鵝,果然是我大帝企鵝最端莊!用便便攻擊吸血蝙蝠是最佳防衛方式,只是準頭差一點。哈哈,都太可愛了。阿德利企鵝把小帝企鵝趕下海,為了給自己騰位置,壞壞的。總之都太可愛了。
通过仿生企鹅摄像机拍摄了三种企鹅生儿育女的全过程 想再看一遍企鹅公路了
生孩子难,养孩子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