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文章、电影资源,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燚见——一个新乡八零后的生活态度。
关于电影、书籍、美食、音乐。
最近新片扎堆,电影院还是挺热闹的。
小燚的朋友们从电影院出来就开始骂人。
丝毫不考虑电影院本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还是来推荐一部电影院看不到的片子好了。
它叫做《耐撕侦探》。
英文名叫《The Nice Guys》。
你看,翻译人员是多么实诚。
老实说,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小燚有些昏昏欲睡。
虽然我本来就是利用睡前时间在看电影的。
但是看了一会儿,这片子的味道就慢慢出来了。
《耐撕侦探》是一部侦探题材的喜剧,主角是两个人,即马奇和希利。
按照这种套路,你一定会想到“双雄”这个词。
虽然马奇是个私家侦探,而希利也的确是个身手不错的家伙。
事实上,马奇是一个没怎么破过案的侦探,而且手无缚鸡之力。
而希利是一个暴力狂,凡事都喜欢用武力迅速解决。
按照套路来说,这两个人应该是可以互补的一对好搭档才是。
事实上,他们出现在任何地方,都会让现场情况变得更糟。
你绝对想不到马奇用布包住手试图打破玻璃入室调查,结果胳膊却被玻璃划得血流如注,下一秒就被救护车送往医院了。
你是个侦探啊大哥,怎么可以这么失败。
而委托人希望希利帮她办一件案子,委托人讲自己的艰难处境,讲得正声情并茂的时候,希利却忽然插入一句,你少给了我七块钱。
画风迅速切换,急转直下,令人措手不及。
我觉得导演是个天马行空的人。
《耐撕侦探》中频繁出现重点跑偏的问题,让故事的主线和重点会有失衡。
比如影片中有一群人因为空气污染而装死抗议的桥段。
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已经死了,可是却不停地轮番和主角对话,这种反差很有喜感。
还有一个小孩子,本来只是骑车路过案发现场,结果没说几句话就要给侦探们看自己的小小鸟,还说他长大要拍AV。
还有一个很细微的无厘头桥段。
马奇和司法部高官谈合作金额的时候,对方已经写出了一万的支票,结果马奇说报酬要五千块。
对方马上把写好的一万给撕了。
诸多类似的无厘头、冷幽默和密集笑点,让人应接不暇。
还好电影本身的节奏是流畅的。
这样无厘头的两个小人物让我想到了周星驰,以及1994年他那部经典的《国产凌凌漆》。
周星驰在该片中饰演一个一本正经的特工凌凌漆,可是却到处犯下低级错误,经常令简单的办案过程变得困难重重且十分好笑。
《国产凌凌漆》中有很多经典桥段。
比如凌凌漆和达文西的开场对话,在地下实验室的诡异经历,以及他随身携带的各种奇奇古怪的武器装备。
以及达文西那个终极武器“要你命三千”等等等等,现在想来依旧好笑。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还顺便玩了把讽刺,具体情况就不多说了。
与之相呼应的是,《耐撕侦探》全片也在玩讽刺。
它把焦点大胆地对准了当局政府:黑心汽车商因为尾气问题,污染空气环境,政府表面要打压,私下却串通一气。
意味深长的是,美国人已经把尺度玩到这么大,结局依然是现实的黑暗势力得胜。
还好,最后还是耐撕侦探让我的心情耐撕起来。
更多文章、电影资源,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燚见——一个新乡八零后的生活态度。
关于电影、书籍、美食、音乐。
之前注意到新闻里面媒体一边倒的好评,IMDB 上7.5的高分,再加上两位比较喜欢的男明星,便买了一张蓝光看看,看完之后整个人都笑趴了,感觉这部电影堪称亮点十足1.两位男主角的表现高司令装傻也装的那么可爱:片中的瑞恩高司令简直狂毁形象,从最先开始被克劳叔打得像个娘娘腔,中途调戏别人结果把自己给摔个狗啃泥,在厕所里面拉屎时关门的片段,简直傻到家好吗!!!
但高司令那一抹小胡子还是那么可爱,简直让人在大笑的同时对这个人深表同情:哪有这么背时的人呀!
克劳叔也不用说了,最近几年疯狂发福,据说是有易胖型体质,估计是没有瘦下去的希望了。
片子里面扮演一个打手,主要承担的作用就是打戏+慈爱。
看到叔那样的身手和这样的体型,还有和别人打架时冒出的金句,哈哈哈哈.....2. 小女孩的表现小女孩可以说是全片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那么的萌,还有被告知不让参与破案的那个哀怨的眼神,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3. 笑点的设置高司令锤玻璃;克劳叔的老婆;高司令拉屎;处理尸体;小女孩浇咖啡;鞋子里的枪;还有阿凡达.........导演太有才了好吗???
4. 卖肉 (各种少儿不宜的形体展示)为什么说这部电影是年度最佳喜剧片呢?
我之前还看过《王牌特工 格林斯比》,豆瓣评分比这个电影要高很多。
比较两部电影,同是双男主设定,《王牌特工 格林斯比》笑点感觉更多,而且显得更加的无厘头,但是有些设置有点恶心的过度了(大象.....),而且感觉笑点大于故事,各种衔接有些过于的仓促。
而这部《耐撕侦探》可能笑点密度不如前者,但故事最终可以自圆其说,两位男主和小女孩配合十足,导演也很好的体现了上世纪美国70年代的风貌,总体上来说观影体验要比《王牌特工 格林斯比》好的多。
当然《耐撕侦探》也不是说十全十美,感觉通过色情片来揭露汽车行业的阴谋还是显得有些立场不足,而且开篇有些人物关系交代的也不是特别清楚(其实慢慢看就行了),但考虑高司令的各种拼命毁形象和各种有趣的笑点,我仍然认为这一定是今年最棒的喜剧片!
PS: 虽然这部电影票房扑街了,成本5000万,北美票房3600万,感觉高司令最近几年过的并不好,《匪帮传奇》票房口碑均不佳(虽然我觉得还可以),然后导演的作品也不行(《迷河》),《唯神能恕》也堪称“唯神能懂”,戛纳风评稀烂,只能在《大空头》里面演一个男3号或者男4号,好不容易看到一位以他为主角的电影了,也希望它能凭借这部电影翻身吧!
标题打出“情怀”两字我已经吐了,不过怀旧和时代标志确实是这部片子的卖点。
国内观众可能不会深刻感知,但不少中老年美国观众应该热泪盈眶了… 作为b级喜剧,我觉得合格。
1)不靠屎尿屁加黄段子的笑点有点如沐春风。
2)情节推进基本靠演而不靠讲,也很难得~比如罗素克劳的打手身份就简单通过一拳加传单展现,高司令的酒鬼属性也是通过随时随地来一杯的细节展示。
3)很多细节铺陈,没有太多浪费的情节,也可以点赞,比如高司令为什么从浴缸里穿着西装醒来,随着后面酒鬼属性的展现很好地解答。
为什么高司令会梦到蜜蜂,和前情的报纸上的报道也相呼应…… 作为一部致敬片也是合格的,比起啦啦兰,这种直接把背景设定在九十年代的致敬更显真诚不做作。
当时的底特律汽车文化,花花公子,肥皂剧等等文化标志自然融入,再看看现在一去不复返的底特律繁荣,也是唏嘘。
另外当然是对于九十年代警匪片的致敬,一搭一档,一胖一瘦,一攻一受,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各种搭档模式都多少渗透其中。
枪战,爆破,酒吧,派对,还有好莱坞式的结局,都留着old school的血液。
当然除了致敬,也加上那么点解构和荒诞,合成一道还不错的经典创新菜。
总之合我胃口。
《耐撕侦探》是一部侦探喜剧。
侦探电影年年有,但是很久没有看过这么蠢的侦探了。
就拿法鲨的新电影《雪人》和贝尔的《深蓝告别》来说,前者是与凶手恶斗的孤独警察,后者是一个漂泊无定所的游侠,基调是清冷的、悲情的。
而《耐撕侦探》全片是一部喜剧,我觉得不应该是黑色幽默,是一部喜剧,带着严肃主题的喜剧。
让你开怀大笑的同时,老实说,没有让你笑了哭,哭了笑的感觉,都是一些冷幽默,一些唠叨的对白,确切的说,是被两个侦探的愚蠢行为逗笑了,直到结束时仍然意犹未尽。
可是回过头想想,他们的生活已经这么艰难了,还是可以乐呵乐呵地生活下去,继续地“蠢”下去,也很幸运了。
杰克,人到中年,老婆和别人跑了,最狗血的是,那个“别人”是自己的父亲;干的是不正当的行业,上门打人、揍人是他的强项,罗素克劳说杰克不是警察也不是侦探,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收账人。
的确,在知道有人追杀艾米莉亚以后,他找到了马奇,劝服甚至付钱给他一起去寻找艾米莉亚;还有,他在餐厅教训了一个持枪的疯子,不仅手受伤了而且还付出了500美元的代价。
我想罗素克劳强调他“胸怀大志”是因为他常常会做出英雄般的行为,如见义勇为、扬善惩恶。
马奇,因为自己的过失让妻子葬身于一场火灾,内心有愧,沉浸于酒精中,妻子常常说他没有长远的打算,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
为了和自己的女儿住上好房子,什么活都干:污秽不堪、捉奸、再捉奸(所以他妻子说他靠别人苟合来过活)。
不仅胸无大志,干点小事都会变成闹剧:去砸人家的窗户,结果出血量像自杀一样;去追杀手时想来个漂亮的甩尾,谁知撞上了树;强行推理,瞎说一通;给人家妹子表演中枪之后的反应,结果直接掉到了楼下……这样的糗事一箩筐,不过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好女儿。
虽然也很嫌弃自己的老爸,可每次老爸闯祸之后还是会默默地收拾烂摊子,其中可写成《我的老爸是智障》之类的无数文章。
主角们生活的七八十年代,美国色情业泛滥;儿童早熟,早早过渡到成人时代;实行无过错离婚制度,婚外情日益增多,很多私家侦探为此失业;底特律汽车业发达,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可是美国司法部却与“三巨头”勾结;年轻人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通过行为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抗议……难怪马奇也忍不住抱怨“相敬如宾的时代一去不返了,这就是霍莉将来要面对的,她以后要打交道的就是这种货色……”导演说过他创作这个剧本源于他看过朗霍华德80年代拍的《夜班》,它被人们当作傻乎乎的喜剧,但是自己却被里面人物真挚的感情感动,他没有想到在一个搞笑的剧本当中也能讲述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片中马奇和杰克就是这样傻乎乎的难兄难弟,不打不相识,常常互损,一起倒霉,一起破案,是不是似曾相识?
对,盖里奇的《秘密特工》也是一样的套路。
但是,《秘密特工》专注于卖腐,《nice guys》专注于搞笑和破案,这对难兄难弟的友谊想必也达到了导演沙恩布莱克的目的——表现一段真挚的感情,马奇和杰克的友谊,马奇和女儿的父女情,还有一幅七八十年代的美国风情画。
PS:孔雀马特波莫的造型真是一言难尽……饰演霍莉的小萝莉太抢戏了,继《明日世界》的拉菲卡西迪以后又集齐一个小萝莉!!
!
这片子虽然偶尔反常而又露骨,但是非常有趣,克劳和高斯林带来了一流表演,他们的合拍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剧本的短板和缺憾。
影片不是一部合家欢电影,具有不少无法直视的镜头,但是整部电影都相当具有娱乐性。
该片如果细心的剪辑会让影片变得更好,只不过偶尔让人感觉有些冗长。
电影在节奏、新鲜感和趣味性均不如导演的其它电影。
1.开篇小正太趁着父母熟睡,偷偷跑去他们床下拿出了一本色情杂志,正看得津津有味,杂志上的人物正是“Misty Mountains”,没错,正是影片中反复出现过的那位死去的艳星。
这时突然一辆轿车冲进了自己家,车上的女人赤身裸体躺在了废墟里,小正太惊呆了,并且发现这就是刚刚看到得杂志上的女主角,而且死去的姿势和杂志上的姿势几乎完全一致。
米丝蒂死的时候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你喜欢我的车吗,大男孩?
” 看完整部电影,你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2.一群小朋友在课上观看视频的时候,外音所讲到最后一个孩子带的是彩虹色毛巾,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彩虹色的旗帜正是同性恋的代表。
学生大笑时,坐在最后一排的老师一直在用手势及声音压制大家的笑声,但无果。
3.在教训完勾引未成年少女的小伙子之后,犀利大叔旁白说 “婚姻就是给你恨的人买栋房子”,这里就已经暗示着他那一段失败的婚姻了。
4.最初电视里的节目就揭露了整部影片的一个重要线索汽车展以及不合理改装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三巨头”的事。
同时,马奇侦探穿着衣服从浴缸中醒来,说明昨晚又喝高了。
没接到电话之后,抬手看见了自己受伤的纹身“你永远不会快乐”,
这里有个小细节,影片最后的时候马奇侦探拿到录像带的时候,“never”正好被遮了,因此纹身变成了“你会快乐起来”,所以说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温情在里面的。
5.大约6分钟左右,马奇侦探在车上刮胡子,手上拿了份报纸,上面的新闻是关于“Killer Bee”的,
为后来马奇开车睡着了所做的梦以及影片末尾在酒吧组CP时看到蜜蜂神经质般的拍打相呼应。
6.马奇接手的第一个失踪案子,老女人说弗兰西斯失踪了,其实他已经死了,
马奇看到的蓝色罐子正是弗兰西斯的骨灰罐,而且老女人也刚好说自从葬礼开始,弗兰西斯就失踪了。
她应该是得了老年痴呆了,因为桌子上还有益智类的拼图游戏盘。
但是他还是接了案子,因为他只是为了钱。
7.艾米利亚在雇佣犀利大叔时,犀利大叔在她的车上看到了自己的宣传海报,这让他感觉到很得意。
但是他没有私家侦探的执照,他开始希望拿到一个。
8.广播中卫生部提醒大家空气污染严重,不要外出。
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哈,和电影都息息相关。
广播播完空气问题和米丝蒂死亡的事之后说“现在回到美国人民都喜爱的电视剧《沃尔顿一家》”,还是那句话,每一句台词都是有意义的,影片后续反复出现的剧名《沃尔顿一家》其实早在电影开始11分钟处就已经提及了。
9.犀利大叔早起刷牙时突然的回忆让大家知道了他之前失败的恋爱是因为他的女人最终和他爹搞上了。
希利开车去找马奇的路上刚好看到了马奇女儿在空地上模拟开门的动作。
他回家后搬了一大箱自“yoohoo”这一类的饮料,就是马奇女儿霍利送给他喝的拿东西,他说自己30年没喝过这玩意了。
10.马奇侦探又一次提到了“Killer Bee”,看来这东西对他的影响确实挺深的。
制作团队确实是用心啦。。
小细节太赞,充满温情的同时又充满了荒诞的笑料,作为喜剧还能要求什么呢?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君君电影院],ID:TVwanda很久没有看一部无厘头喜剧笑的这么开心了。
上一部还是星爷的《国产凌凌柒》,一直记得那句台词:十年了,我以为国家根本就把我忘了怎么会呢就算是一条内裤,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
这句话伴随了我很多年,它告诉我,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
让我第一次觉得,好电影真的能带给人成长,感谢星爷!
今天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凌凌漆》那样耐人寻味,但无厘头的感觉却让人莫名有点怀念——《耐撕侦探》 I 2016豆瓣:7.0
君君鉴片《耐撕侦探》适用人群:无厘头电影迷,侦探轻喜剧爱好者推荐理由:笑点不尬,动作激情戏不缺时 长:105min推荐指数:★★★★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两个屌丝侦探携手寻找艳星死亡之谜,以及在探案过程中无端卷入一起“A片录像带”黑幕的故事。
影片开头,一个男孩拿着本香艳杂志正在欣赏,一辆汽车失控撞进了他家。
好奇心驱使他去一探究竟,却发现杂志封面的艳星女郎赤身裸体地死在了车旁边。
但艳星的姨母却说,自己前不久还在家见过艳星。
姨母不相信艳星就这么死了,于是她就请了私家侦探来调查,没错,这名侦探正是我们的菜鸟主角。
而另一条线,则是一个母亲聘请侦探追查自己失踪的女儿,实际上却是派人去杀她。
因为女儿拍了一部A片,却并不是“单纯”的A片。
而是一部暴露美国汽车产业大亨与司法部官商勾结的色!
情!
片!
而她自己的亲生母亲就是汽车工业在政府的内线,所以她遭到汽车工业雇佣的黑帮企图灭她口。
所以说,这部影片的核心是70年代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尾气污染问题。
其次才是一部双男主模式的侦探轻喜剧。
一个是爱酗酒的倒霉侦探马奇,却从没破过一起案子,接手最多的就是抓奸案。
为了查案情砸玻璃,却可以被玻璃割到差点丧命。
一个是爱耍拳头的蛮力打手,性格暴躁,一言不合就扯领带揍人。
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酬劳,可以说是非常的小人物视角了。
两个完全不同套路的男人,都属门外汉侦探,却因为追查同一件案子,而凑到一起。
开启了鸡飞狗跳模式,却也因此升华了革命友谊。
从没想过两位偶像派出道的大叔,在人到中年后成了一对基友,分别将耍帅和卖蠢结合得恰到好处。
比如说厕所的这段演绎,演员把那种想拉裤子又不腾不开手的慌张、羞怯演绎的非常到位。
还有那位狠心母亲想要雇佣他们,他们高傲的说,“像这样的活,报酬最少也要五千块吧”。
然而就在他们说这话的同时,女人正在写一张一万元的支票,听到“五千元”,马上将支票撕掉。
在追查到失踪女孩可能出现在酒店时,毅然决然前往。
但当到达酒店顶楼时,左边一个捂着脖子血流不止的人狗带。
右边是唰唰唰的子弹爆头。
两人不发一言退回电梯,慌乱驾车逃离现场。
每一个镜头,我都可以回看十几遍,这两蠢萌大叔真的好治不开心啊。
在1977年的洛杉矶这个时代背景,总会让人想到大麻、朋克和性解放,以及性解放给色情电影带来的勃勃生机。
《耐撕侦探》就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电影,披着喜剧的壳,极尽讽刺了当时的美国政府。
还有不管从内容到形式,都年代感十足,特属70年代的复古风贯穿全片。
无论是汽车、音乐,还是广告黄页,都彻底还原了当时的流行特性,怀旧感爆棚。
所以,我更喜欢称这部电影为一部怀旧风的无厘头喜剧。
毕竟,有的喜剧博你一笑,有的令你会心一笑,还有的让你乐的停不下来。
比如这两位怂货侦探,虽然都是典型的小人物嘴脸,却更贴近我们日常的普通人。
这点就像极了星爷的电影人物,不管是《喜剧之王》的尹天仇,还是《赌圣》里的阿星。
都是在平凡生活中的为生存而挣扎的普通人,但每个人却都有存在的价值。
(喜剧之王)就像我开头讲的,一条内裤,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
毕竟如果人人完美,那这个世界得多假啊。
影片由执导过《钢铁侠3》的好莱坞著名导演沙恩·布莱克打造,两大男神瑞恩·高斯林和罗素·克劳联手演绎,剧情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保卫A片。
故事背景是70年代的美国,那时美国本土汽车工业刚受到日本品牌的冲击,内斗风波不断,因此种种阴谋诞生了,而《耐撕侦探》就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电影,披着色情喜剧的外壳,极尽讽刺了当时的美国政府。
影片年代感十足,特属70年代的复古风贯穿全片,无论是汽车、音乐,还是广告黄页,都彻底还原了当时的流行特性,怀旧感爆棚。
两位男神罗素·克劳和瑞恩·高斯林自毁形象,通过幽默戏谑的表演来表现两个怂货侦探,也是让人惊喜不已。
高司令第一次出演这样无厘头的角色,绝对可以说是演技大爆发,既调节了罗素自带的正经气质,又让整部片子在严肃的剧情之中,自带无厘头的笑料。
他们饰演的两个怂货侦探更像贴近我们日常的普通人,有小人物的无奈,也有小人物的坚强,会在夜里独自一人抽烟消愁,也会在第二天太阳升起时重新启程。
就冲着海报上的两位男神罗素·克劳和瑞恩·高斯林,也不得不看一下这部电影,况且还有一个95年的小美女玛格丽特·库利。
今天要推荐一部集搞笑,刑侦,复古,萝莉于一身的喜剧片。
一个男孩潜进爸妈的房间,偷偷拿了爸爸藏在床下的成人杂志。
小男孩拿着杂志,正准备开始看。
突然一声巨响,一辆汽车冲进他家的院子。
一位艳星米蒂儿躺在草地上,对着他说——嗨,大男孩,你喜欢我的车嘛。
然后就挂了。
这感觉就像是苍老师赤身裸地躺在你家阳台上。
故事显然不会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马奇是一个行走着的智障侦探,靠替人查案度日。
丧偶,有个可爱的女儿。
因为妻子的死,一直活在愧疚中。
钱成了他最大的理想抱负。
他认为这个社会当前的问题是,孩子们都太早熟了。
杰克生于爱尔兰,长于贫民窟,是一个智商略欠费的打手,惨遭妻子背叛。
当然他对婚姻的观点也比较冷淡。
平时就是收钱办事,他的业务包括“替1未成年少女的父母打抱不平”。
两个废柴因为同样一件事卷到了一起。
寻找艾蜜莉。
马奇为米蒂儿(已死的艳星)的姑姑查案,这位老太太声称自己看到了米蒂儿,就在她家的窗户上。
让马奇帮他找自己的侄女儿,马奇开始了废柴的调查。
但杰克受到艾蜜莉的委托,阻止马奇继续追查。
于是杰克跑到马奇家,把他揍了个七晕八素。
马奇决定不管这件案子了。
但很快,杰克被人跟踪追杀让他不要插手和艾蜜莉有关的事。
杰克决定和马奇联手。
看起来是废柴间的一件普通工作,但实际上背后牵扯出一个巨大的阴谋。
艾蜜莉拍了一部羞羞电影。
所有与之相关的人都死了。
男友,制片人,放映师。
在国外,这也不是完全开放的,虽然是在1970年的美国。
也正是一个年轻人都迷茫,颓废,沉湎酒精,精神空虚的时代。
与此对应的是,他们同样热血愤怒,组织抗议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尽管导演以一种略有些嘲笑的口吻来描写这一幕。
片中遭到追杀的艾蜜莉是底特律司法部部长的女儿。
为了揭露底特律汽车制造商和司法部门勾结,她不惜拍了以色情片作为噱头的揭露实验片。
将利益双方勾结证据剪接在影片中,混进汽车展销会上播放。
于是她遭到了自己母亲的追杀,马奇和希利这两个废柴代表了普通大众,尽管平庸但还是从心里生出一些正义。
值得一体的是,马奇的女儿,这个小萝莉在片中有着非常精彩的表现,多次神助攻老爸。
多次恳求杰克叔叔不要杀人。
讲真的,这部电影的类型很难界定,侦探片or喜剧片?
但派爷非常确定的一点是,电影裹着喜剧,侦探,抹着色情元素的蜜实际上是为了传递导演的一个理念。
很多事情,别折腾了没什么用。
这个世界不存在乌托邦,即使是在电影中,利益的共同体也没那么容易瓦解。
剧情简介《好好侦探》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洛杉矶,倒霉的私家侦探霍兰德·马奇(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饰)和雇佣来的打手杰克逊·希利(罗素·克劳[Russell Crowe]饰)必须要联手解决一件少女失踪案和一件看似与其无关的艳星死亡案。
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涉及最高权力层的惊天阴谋。
一开始完全摸不着头绪,一段剧情还没看出个究竟就跳到下一个场景。
人物的对白也不知所云,也不懂胖子明明找到了艾米莉亚,为什么后来大家都要赶着去找艾米莉亚。
还好撑了下去,看完了这部——侦探喜剧。
是喜剧?
从情节来看,的确,两个不打不相识的私家侦探,加上一个13岁的小萝莉,各种啼笑皆非的美式幽默轮番上演。
还是悲剧?
从结局来看,与那部影片相关的所有人,合作导演的迪恩和艾米莉亚,主演米斯蒂,制片人锡德,放映师切特,都被杀了,而应该被惩罚的人,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这组侦探拍档,并不像《神探夏洛克》那样,脑力与体力分工明确,也不像国产剧《唐人街探案》里,一个负责闯祸一个负责擦屁股那样对比鲜明。
胖子杰克,爱尔兰裔,平民窟长大,被妻子背叛(和公公勾搭上,也是狗血),生活拮据,靠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过活,时常受雇于一些有女儿的父母,上门把勾搭别人女儿的混混胖揍一顿。
马奇,整日烟酒不离手,不拘小节,不务正业,嘴贱,冒冒失失,又衰又怂。
但他吊儿郎当的外表下也掩盖着伤心事。
妻子曾多次跟他提起炉灶有问题,他鼻子不灵,闻不到煤气泄露,一直拖着不去修,后来妻子死于火灾。
马奇的女儿霍利,比他本人靠谱得多。
机智勇敢,遇到坏人不惊慌,连举枪的时候都思路清晰,非常冷静。
多次成为老爸的神助攻。
单纯善良,两次劝杰克叔叔不要把奄奄一息的坏人掐死。
马奇受雇调查艾米莉亚的下落,而艾米莉亚找到杰克让他帮她摆脱跟踪和调查,于是两人开始产生交集。
事实上马奇的雇主让他找的并不是艾米莉亚,而是艳星米斯蒂(我特地看了一下,米斯蒂在影片里面还真的穿着蓝白细条纹套装)。
可是他在米斯蒂家附近的监控录像里找到了艾米莉亚的车。
而杰克需要帮她摆脱的人也并不是误打误撞的马奇,而是她母亲雇的杀手——为了销毁证据,一心要置艾米莉亚和她的伙伴们于死地。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年轻人,早熟,生活颓靡,沉湎于性,酒精。
可是,他们也愤慨,热血,充满斗志,敢于抗争。
年轻的一代,他们关注空气污染,关注鸟儿的家园,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政府,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艾米莉亚的母亲是司法部的头儿,她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影片来拆穿底特律汽车制造厂商的尾气净化器案件的内幕。
尽管途径和资源有限,尽管小伙伴接连遇害,他们依然借由色情片作噱头,将影片剪接洛杉矶汽车展的宣传片里面,在开幕式上播放。
每一个环节都费尽心思,又举步维艰。
事实上我并不知道为了汽车公司尾气事件而与司法部门为敌,这件事算不算小题大做,毕竟最后他们都死了,而尾气照样排放。
可是人总归会为了某种信念而有所作为,有时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环保的理念,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驱者和牺牲者,才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库特纳女士,势力强大的司法部长,让我联想到相似的《疯狂动物城》里的羊副市长,为了消灭食肉动物,布局,杀戮。
不同的是,动画片里羊市长被拆穿,进了监狱,而在1978年的美国,司法部长也好,汽车制造商也好,都逃过了惩罚,安然无恙。
乌托邦的美好愿景能不能实现?
也许终究逃不过“一切都是老样子”的现实生活。
不该这样悲观。
有时,闹剧收场,笑声散去,而回音不停,思考继续。
其实还好,不过长到两个小时就显得节奏有点问题。译名满分
2016.08.18低俗版《洛城机密》?动作喜剧的部分不错,案情太扯。
2.5
故事开始有点蓝丝绒的节奏,后面越来越无聊。高斯林的演技永远都能把你拖出戏外。小妹子这种安全角色都演成这样,花瓶命运在所难免。个人感觉,除了多个场景出现的咪咪值得称道,其余再无话题。
三星半。笑点有些尴尬,最过瘾的就是拦车时那干脆的一枪,bang~
高司令演喜剧意外地好笑啊,节奏挺妙的,故事也离奇地无厘头,整体的荒谬气质和复古调调很有意思。
看一堆四星我都在怀疑看的是不是一部电影 剧情傻到家 笑点啰嗦 配角演技烂到爆 究竟好看在哪
沙恩布莱克的本格深井冰推理悬疑荒诞喜剧第二弹,现实部分如果有三星半的话所有非现实部分都可以再加分,况且,你在这里可以看到高斯林用母鸡一样的叫声演活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智障……
2024-10-26:挺失望的,作为喜剧探案片按以往来说是我最喜欢的类型之一,但是喜剧效果几乎全无,不敢相信即使有高司令都难以挽救。两个大男主也挺像各演各的,没什么大意思。意义在哪呢?我们都知道那些丑陋,就像结尾说的一样,无法改变,这次的恶被阻挡,之后还会有别人来继续这些恶行。
很真诚的一部电影,竟然是认真拍出来的。
好无聊的故事,笑点也很尴尬。罗素克劳和高司令还是好好挑挑片子吧。
Russell Crowe还记得自己曾被评为全美性幻想对象的第一名么…………
小高:抗揍率200%hhhh
古典喜剧风,高司令还是稳。
权当一乐
小女孩这个角色太烦人了,语气比成年人还要成熟,装模作样的样子惹人厌烦。
老甜甜克劳叔你可减减肥吧,再胖下去你就看不到自己的丁丁了.....
没有预料中笑点多 但是气氛还是玩的很好的 一开场就B级片风味十足 高司令的喜剧才华也是一大惊喜 伟光正小女儿有点烦人 不过演技很棒 反派的设定就像女司法部长的脸一样僵 但看起来居然也别有一番风味
笑不出来。。。
预算:5000万首周末票房:1120万北美票房:3626万全球票房:6278万上映日期:16.05.20上映周数:11周分级:R最高院线数:2865北美最高排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