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少有睇到可以令人感动到流泪的电视剧了,最美得爱情一直都是出于乱世中。
七爷的处事笃定,即使是大敌当前,也依然能够尽自己的责任承担起对“家人”对社会的保护。
整部剧下来,一下子触到人性的那个点的一幕是当外敌来侵略我们国家时,所有有钱的人能撤走的都撤走了,柴十七也提醒七爷要撤走。
七爷却决定要留下来,因为有些事情是只有距那样地位的人才能做得到的。
这一幕“七爷”成个角色的人物灵魂被注入了。
无语但想笑 旧上海作背景 第一 第二集讲银行危机 说到胡家的银行在上海是什么什么规模 这样大的事,在哪个年代居然没有惊动 委员长 宋子文 一众什么爷中但凡其中一个叫 黄金荣 杜月笙 孔祥熙,我也不说话啦 十大富豪 一爷 二爷 三爷 为什么一定要凑够十个, 有名字的有几个,有剧情的有几个又懒又多余。
上海租界法租界还是日租界,你找几个洋鬼子出来溜溜行不行 还有一堆现代名词(遍地都是,懒得罗列,我都不知道上海哪个年代有过“警务署”)胡定欣的衣服很丑4K时代,肉眼可见的衣服质感差,用料差 ,配色诡异 只有秋冬没有四季 海俊杰为什么一直穿件老坑衫,像他这种设定,这种角色 这种身材 你TVB随便在库房拿件西装出来旧上海斯文败类反派感觉就出来了
千禧后的港剧中,个人觉得最大ip就是使徒行者和巾帼枭雄,而且巾帼枭雄纯是剧带人红,无论是黎耀祥还是邓萃雯都是剧红后人更红了,不像使徒有点依靠余诗曼和林峰的人气的,所以剧集评分一直是巾帼枭雄更高,但个人发展一定是峰曼。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巾帼枭雄这是第四部,因为有个第三部叫谍血长天属于扑了,所以很少人知道,到第四部已经是多年后的今天了,法证先锋都出到五了。
首先我是看完第一集来的,个人感受,很失望。
从取名的柴十七开始就很失望,人生有几多个十年,十七个?
从剧里我又得到一个极毁三观的结果,就是十七哥是商业奇才,多年来做无数投资都失败了,原因是他心不够狠,每到关键时刻就不会赶尽杀绝,导致他一直欠永业银行的钱。
商业奇才要赶尽杀绝才会成功,你奇得哪门子才?
你奇的是打家劫舍的才吧?
再说说胡定欣,熬了多年成当家花旦,演技和长相都没问题,问题是她不适合演这种角色,非常不合适,刚出场那股劲实在没威慑力,然后就开始一直拿着酒像个酒鬼,你告诉我这是巾帼枭雄?
这是比很多普通女性更差劲的状态,懦弱,蠢笨,情绪失控,她能成为上海第七,说服力极差。
再说说第一集中让人头大的剧情,我不说你七爷给柴十七聊几句就开始欣赏了,我也不说你三爷也是几句话就开始和柴十七开始交心了,我硬着头皮接受了。
你们谁来告诉我去投店,人家告诉你本酒店被人包了,谁会说,不!
你被人包了也还有房间,我一定要住,还不是一个这样的犟种,是两个,而且非常莫名其妙的理直气壮。
我都不用看第二集,他们两个肯定有问题,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不,对方和他聊一下就好朋友了,发展到这,你说他知不知道那俩货有问题?
那你又说说那俩货知不知道他知道他们有问题?
你后面怎么演?
然后!
唐司令就这样全锅端了😂😂😂😂😂😂简直离谱。
看完了八集,我觉得……谍血长天4.6,悬崖也高不到哪里去,韦豪和桂花香负10分,柴十七和七爷吵来吵去负100分,编剧导演的手法和内容就是老粤语长片的套路,竟然还有不止一次被拉开还伸手要牵的剧情,到此为止,不看了!
先来点有趣的,盲猜巾帼枭雄系列中的数字游戏。
柴十七和七爷,名或号里都有数字,“柴十七”叫起来还有点拗口,有没有特别含义?
难道编剧给角色命名时图省事,随便加个数?
结合前两辑大胆猜测,这里头可能暗戳戳玩了个数字梗。
为什么?
因为乘法口诀早就告诉我们:七七四十九。
一个“七”,一个“十七”,合一起就是“七十七”,也即“7+7”。
不仅加号凸显了“女主+男主”强强联手的设定,而且“七七=四十九”,自然想到“四十九”可拆作“4+9”,也即呼应第一部中的四奶奶与柴九,何况其中一个还同姓,指向很明确吧!
最初给巾1角色起名时,当然主要为贴近角色身份。
“九”与“狗”在粤语中同音,起名“柴九”包含了角色低贱出身的设定,也与特定情节关联。
到了巾2,女主叫“郑九妹”又带有个“九”。
单从人物背景看,好像剧中并无确切说明“九妹”这个“九”的由来。
恐怕从那时起,编剧就已经开始在玩数字游戏了。
大家有没有相似的感觉?
巾1中最突出的是柴九线,不论人物刻画,还是情节推进,都非常出彩。
到了巾2,许多高光时刻转而放在了九妹这边,烧鸦片、杀少佐、救刘醒。
不是说男主那边不够出彩,而是男主出彩的桥段,主要落在女主与兄弟家人身上。
九是个位数最大,而巾1中最出彩的男主叫“柴九”,刚好名字里带九最大。
于是到了巾2索性改由女主名字里带九最大,会不会早已在暗示:巾2主角剧情是对巾1原有的高光铺排进行了对调互换?
其实巾2对巾1中的不少人物性格都做了相对应的扭转,这种事先通盘考虑的设计,是有迹可循的。
有了巾1巾2的解谜思路,到了悬崖这一部,破解数字游戏就比较顺当、简单了。
巾1、巾2虽相继播出,但二者风格还是有所不同。
巾1更偏向戏剧化的夸张,类似于同个制作团队早前的不少作品,更因柴九这个角色有了悲喜剧元素,戏味更浓。
巾2主题与背景更宏大,整个格调也相对平实沉稳,更有大剧之风,更着重于情感张力与家国情怀。
而这回名号中都有数字七,且七七四十九,或已暗示在立项时就已定位,这一部对标的是巾1悲喜剧的戏味风格,而非延续巾2的偏写实格调。
从时代背景看,这回也与巾2有重叠,更像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故事。
具体到角色层面,名号中数字同时有“七”,或暗指人物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势均力敌;二人都是缺缺的“七”,不再以“九”为大,显然各有各的不足,或将在互相成就、救赎中有更多变化的空间。
所以这回,不如就当作巾帼枭雄系列在传承中回归到最开始那样,重新开启的一部剧,新人物,新玩法。
如此盲猜,纯属娱乐。
或有些穿凿附会,如有不同看法,付诸一笑就好。
==========有趣与感性的分割线===========娱乐之外,聊点感性的。
老实讲,年中被推送该剧的巡礼片,连看一遍都有些不忍心看下去。
知道那是面向招商的,重在唤起大众市场对经典系列的回忆,复用了不少巾1巾2的标志或场景。
然而隔了十五年再续前作,直叫人感慨物是人非。
等到先导预告片出来时,反而觉得这部新作开始有点意思了。
招商完成,这次主打的是面向观众,不再卖情怀,立足剧中故事人物,有了初见的轮廓。
其实早在巾2时,编剧就复用了巾1中不少桥段、场景甚至台词。
且两剧前后脚播出,更容易被发现。
可能因为巾1主角生死与共的情义、似有还无的感情十分动人,且巾2的时代背景放在巾1之后,很多CP粉把巾1巾2视作前世今生,非但不反感,反而更为两剧中那些似曾相识的、联动的情景及台词津津乐道。
然而过了十五年,难道真要再搞一出来凑足“三生三世”?
先把这问题搁下,换个问:有多少人,会有以下相似的追剧经历?
过去看剧很杂,只要好看。
在港剧这块,大男主的《创世纪》看过,也曾觉得又当又立的叶荣添比不上爱妻号经典反派许文彪;大女主的《金枝欲孽》看过,也曾觉得该剧结尾处的悲剧式批判,将宫斗戏的主题拔高了几个等级;此外如欧阳胖胖,一段时间他的剧一部接一部,因为开心,可不久就审美疲劳了。
法证1是因为前头看过《鉴证实录》和几季CSI,只觉得该剧的本地化改编很成功,而法证2明显改动了剧集重心不提也罢,连带到后面的法证3就没看了。
类似的追剧体验还有不少,而具体会留意到巾帼枭雄系列,却是在疫情期间的无聊时。
早前听过“巾帼枭雄”这个剧名,觉得有点老套,随便看了巾1中一段,见一大家子古装人在吵架,心想又是争产?
又是溏心?
就没看了——溏心2的宅斗与煽情确实厉害,时不时就往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使劲搓,但整个看下来后,会觉得精神上有些虚脱。
原本溏心12与巾1巾2的编审就是同一个,张华标,非常资深,有很多出色作品。
但稍微看多些港剧就会发现,在其编剧编审的剧集中,经常有相互借用的桥段,而大多时候,他总有本事把相似的桥段改一改变出新花样,例如巾1中的柴九线。
有没有人会觉得,柴九与四奶奶的人物关系,可能是从溏心2中莲子蓉与荷妈的片段扩展出来的?
但在此基础上,巾1赋予了柴九更为完整、独特的成长与蜕变路线,这就是编剧的厉害之处。
坦白说,若非有柴九这个角儿,或许还会一直把巾1当作是溏心的古装重载版,放在一旁。
之所以会再次对巾1产生兴趣,正是无聊时刷到柴九与四奶奶的片段,继而看了全部剪辑;有人推荐巾2更好,就又看了巾2;后来还把巾1完整看过,如此才真正注意到这个系列。
也正是从那时起,注意到张华标这位资深编剧,注意到剧中一众主角配角。
女主演员,原以为她早在金枝1那时就是女主了,没想到她那是以最初的女配演出了女主范,当然金枝1其实更倾向于群像刻画;对男主演员唯眼熟尔,没想到其现实中的励志程度,竟不亚于剧中柴九,更没认出港版《西游记》的猪八戒也是他演的,相信巾1巾2彻底改变了许多人对其旧有的印象。
配角中也有不少出色的,如惠英红,在《创世纪》中只是很普通的小角色,没想到在巾2中的演出那么有爆发力,所以很快跃升影后一点都不奇怪。
这些人都堪称港剧里真正的演员,他们都曾演过不少大家熟悉的、经典的剧集。
可对他们的整体印象中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好似他们这群人,在各自的路线上积攒了从艺的全部能量,刚刚好,都在这个系列尤其是巾2中,集体迸发了出来!
在一众主创最成熟、最美好的人生阶段里,能为观众留下经典,岂非幸哉?
夫复何求!
就巾1客观来讲,不论编导演把柴九这个人物刻画得如何鲜活生动,多少都会看出同个制作团队、甚至同个演员过往剧集中的影子。
若不是巾1后期给柴九安排了“劫后余生”的重大转折,使之快速转变为真正的枭雄,并与四奶奶达成情义两心知的情感升华,巾1的后劲恐怕也不会那么大,或许也就不会很快有后边的巾2。
所以回顾这个系列,不禁感慨当年的成功总有些机缘在其中,更对该剧的编剧编审很是佩服。
张华标能够在类似题材中植入差异化主题,能够对相似的桥段进行重构再造,赋予角色足够的生命力。
此外,还注重戏剧性之外的合理化铺排。
仍以此系列为例。
本质上,巾2的郑九妹是巾1四奶奶的镜面。
正反一体两面,两个都深明大义、甘愿为崇高目标而牺牲自我,只不过出身不同,手段不同。
本来这种圣母类型并不讨好,但编剧给两个角色的行为逻辑做足了铺垫。
巾1中是受到父亲影响,而她之所以会赏识、重用柴九,是因她自己也曾是底层的厨娘,受过冤屈受过苦。
而对巾2的女主,剧中花了较多篇幅去讲她小时候被拐的经历,既为她一再保全、迁就丽华提供充分动机(报恩),也为她早早觉醒继而烧鸦片、多次救小孩提供了充足动力。
相比那些只顾拼凑刺激剧情不讲基本逻辑的爽剧爆剧,这种扎实的编故事能力,于现时已不可多得。
随手一查,张华标早在90年就曾做过一套叫《人在边缘》的年冠剧集。
当然,谁都无法保证相同的编创经验每次都能成功,他也有些剧集出来后是不行的,这当中涉及到编导演整个团队的太多因素。
但就巾1巾2来说,除去主题价值,从另一角度去看,充沛且合情合理的戏剧性,加上编导演近乎完美的组合,或许才是这个系列最大的亮点。
相比巾1,巾2走得更远。
除了格局更大,整部剧前前后后设下了多少情节伏笔与细节呼应!
剧中一些段落的镜头,显然经过了分镜台本的深思熟虑,很有想法。
看巾2不时会感叹:原来出了名流水线制作的港剧,也是可以很艺术地玩镜头的!
回顾至此,归结一句:巾1或为“无心插柳”,但巾2,绝对是建立在巾1编导演充分磨合之后,整个团队为了共同目标全身心付出才可能成就的经典。
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性,注定了该系列的经典可一而不可再。
经典已成过往,时隔十五年,很多人与事都变了,不变的或只是怀念经典的记忆。
所以,早从那一部几乎被所有人开除出系列的《谍XXX》开始,不管是以前的监制,还是现在的编剧,背后的制作方早已在想办法重构这个系列。
有趣的是,有人拿溏心3当反例 ,说明系列“富不过三代”。
但别忘了,那个强行把一个横沟正史阴暗身世变态悲剧人格外加妄想挖宝当皇帝的偏执狂与一个人见人爱无比伟光正何其大公无私到一再牺牲自己女人的高大全历经千奇百巧拼接成双胞胎兄弟的缝合怪早已首当其冲代本系列应了劫。
嗯,玩笑而已。
前世今生,已近乎完美。
就算剧中人物命运各有遗憾,那也是使之成就经典的遗憾之美。
或因此,悬崖这一部才会重新对照巾1之初,尽量设计出不同于前两部经典的人物与故事。
时隔十五年,想要再现经典?
不大可能了。
可以延续的,或只是巾1巾2中“强强联手”的戏剧性,以及编导演“强强联手”的共同努力吧!
所以不如平常心看待,这一次,只当作十五年后回归系列初心的一个小小纪念。
在开播之前,借由这个系列回顾多年来“欢乐儿童追港剧”的经历,也算是为过往的美好记忆画下一个句点。
其实记忆中还看过不少精彩、经典的港剧,从《上海滩》到《大时代》,再到90年代的武侠,还有《寻秦记》等等,太多了。
之所以拿巾帼枭雄系列来举例,是感觉这个系列经历的轨迹,一定程度上映照了港剧(或具体限指其背后制作方)的发展与变迁:从当年类型化的守正创新,到众志成城铸就了经典;从外来干扰的一时混乱,到现在重新开启的努力。
十五年过去了,大家娱乐的选择多了,在影视这块的选择更是极大丰富,却时常感到选择太多,什么都选不下手,追剧的时间反而少了。
有人说新港剧的港味变了,有时一年连一部想看的都找不到。
其实不只是港剧,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美剧英剧日剧韩剧等等,全都是差不多的趋势。
爆剧爽剧或可以通过制造话题、模式化生产出来,但经典?
比较粗浅的解释或许是,影视中好的故事、好的角色都被反复用过了。
互联网如此发达,大家见多识广,看过太多好东西,嘴刁了。
尽管理性上知道港剧经典是见一部少一部,很羡慕那些还没看过多少的“后生女后生仔”。
但无论如何,在感性上还是希望新港剧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以此为念,愿今后有更多追港剧的“欢乐儿童”!
在第一集,黎耀祥帮女主角解决那个银行的危机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大的漏洞了,因为我觉得这么简单就能解决,谁不会呢?
还要花费那么多心思,女主角的弟弟想害他,让她的银行破产,但是他弟弟竟然有半副身家存在她银行。
而且各个地图各个背景镜头切换的非常突兀,一下子又到了杭州,一下子又到了上海,一下子又找一大群人开会,就中间那个镜头转换的感觉就像看短剧一样。
而且在一集的时间之内,同时又展开两条故事线,一边在谈生意,另一边又搞个什么帮派的谋杀,老实说,到现在我都想不起来那三波人到底是干嘛的。
还有女主角说话的声音有气无力的,就是刻意把自己的声线压低,显得一种很霸气的样子,但是呢就只有气而没有声,每次听到他说话,我都想给他一个氧气瓶吸两口。
巾帼枭雄经典台词拼命抄就算了,还抄越狱,抄one day,有没有离谱点。。。。。
这个编剧真的是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吗,人无语的时候真的会气笑。。。
萧正楠的角色就这么死了也是有点突然,估计再不真死也编不下去了,这个估计也是哪部剧的情节?
古巨基唱的主题曲有加分,红蝴蝶一口气用三部曲也是赚大了,只能说回忆杀吧立马翻煲前两部,我相信邓萃雯不接这剧真的不是为了钱
主要是剧本不行,只想取巧拿过去的精句拉情怀,七拼八凑,根本没有用心打造;比如如果说民国的银行圈,你就好好说两个人怎么在一起互相扶持,在风雨飘摇中渡过一个个困境,打出一方天地;如果说上海沦陷,你可以说两个人怎么利用自己在商圈的地位,扶助弱势群体;如果说中年人的爱情,他们演得没问题,但是很平淡,好多设计的高光时刻都没出来,比如七爷救十七跟军阀开枪那段,之前她表现出来是非常市侩的,但为了救十七连命也不要,后面再接七爷欺骗十七,让他以为自己掉换子弹的那部分就大可不必了,又比如七爷送十七去香港,临别前她说如果手术失败,咱们就天上见,如果把两人签字画押放在这里作为约定会更感人。
这个剧想表达的太多,结果哪个都没有说清楚。
确实不该演员背锅,好多人说没有邓萃雯巾帼枭雄就没有灵魂,但是一看七爷的名字邓贵婵就知道,巾帼枭雄4是以她为蓝本打造的,邓肯定是看过剧本的,感觉不合适才没有接,胡定欣作为巾帼枭雄系列的老人,又多次跟黎耀祥合作,临危受命,不该被恶意摸黑;这个戏好多演员都没给发挥的余地,比如桂花香的父母、七爷她妈、大红姐、谢雪心,这些都是多么好的演员,在这个戏里都沦为了背景板,我很珍惜看到他们的机会,能不能别用烂剧本消耗了;另外黎耀祥能不能减减肥,资深不怕,但是你要有枭雄那股劲在呀!
柴九哥;服化道非常离谱!
你们到底知道不知道民国时候穿什么,这剧的服化道都是减分,尤其是邓桂婵的及其不伦不类!
只有主题曲还挺好听的!
一、邓萃雯的无奈经常关注雯女微博就知道,粉丝期盼她和黎耀祥再度合作的呼声是一浪接一浪,从2012年就念叨到2021年,雯女也是非常宠粉,一直都有在探讨合作的机会,义海豪情播出11周年的时候还找黎耀祥一起直播,展望未来。
好不容易等来了TVB启动巾帼枭雄4,但可能因为剧本、档期、片酬等因素,最终还是没有拍成。
她自己口头虽然无所谓,但内心肯定是失落遗憾的,因为她和黎耀祥最好的合作环境就必须是在TVB剧集,有熟悉的氛围才更好发挥。
随着错过这次巾帼枭雄4,二人也年岁已长,精力不再,真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有机会合作了。
二、黎耀祥的无奈在巾帼枭雄4之前,黎耀祥参演了巾帼枭雄全三部,相比前两部的成功,第三部口碑太差,都没怎么宣传。
难得第四部终于开拍,是和雯女合作的最好契机,黎耀祥肯定是希望她能够不要抱着那么高的要求,先满足观众和粉丝们长久以来的期望,但雯女的性格就决定了她不会妥协,最终这套剧她还是没来。
黎耀祥是TVB的签约艺人,身不由己,公司既然安排了这套剧集,只能硬着头皮拍,就算女主是和自己合作多次的胡定欣,但感觉还是有很大差别,邓萃雯才是巾帼枭雄的灵魂人物,第四部引用了那么多义海豪情的经典台词,还重新翻唱了《红蝴蝶》,可见编剧摆明了就是来贩卖情怀的,本来黎耀祥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拍档、演艺生涯的贵人重温昔日的时光,可惜雯女不来,一切就都显得那么的索然无味。
三、胡定欣的无奈胡定欣也是TVB的签约艺人,被公司赶鸭子上架式的安排来拍这套剧,心里多少有些无奈,毕竟邓萃雯珠玉在前,拍得不好肯定会引来各种非议。
当初邓萃雯拍义海豪情的时候44岁,如今自己42岁,在相仿的年纪接拍同系列的电视剧,也算是奇妙的巧合了。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当年TVB还有很好的监制和编剧,能把控好剧本,有很多演技精湛的演员,大家共同努力,能拍出来很精彩的戏剧。
如今TVB已经大大衰落了,人才严重流失,看来看去,就只有作为2届连庄视后的胡定欣从资历履历上比较适合,独挑大梁来撑起这套剧。
可惜自己的擅长的演技戏路不在这个方向上,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确实不够好,画虎不成反类犬。
四、TVB的无奈这套剧是由内地公司投资,TVB出人出力,可以说TVB沦落到今天,多少有点自作孽不可活。
喜欢搞山头文化内斗内伐,又抠门成性,把众多好演员都逼走了,又培养不出新的明星,写不出更好的剧本,只能靠翻炒旧IP来贩卖情怀,再引一波流量。
可惜这套剧拍出来完全是狗尾续貂,顶多算是给自己本来已经很差的口碑再踩上一个鞋印。
这个剧但凡不挂巾帼枭雄的前缀,我还能多给一颗星。
(以下我所有的评论只涉及巾帼枭雄和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第三部看都没看过,由于这部剧的设定更像义海豪情,所以我会比较多的去和义海豪情去做比较)不评论演员的演技,只是单从剧情方面叙述一下我的感受。
一开始很不适应这个系列剧的女主换人,毕竟巾帼才是这个系列剧的主心骨,而邓萃雯才是这个系列剧的灵魂,邓萃雯+黎耀祥才叫做巾帼枭雄。
听到新版的男女对唱的红蝴蝶,我也很难接受,这首歌只能属于四奶奶和柴九,只能属于九姑娘和醒歌啊!
有人拆我cp!
义海豪情在我心里一直都是难以超越的经典,既然这部剧要叫巾帼枭雄,那自然免不了被拿来和前两部比较,剧本身其实也还行,但你错就错在加进了这个经典的系列里。
剧中胡定欣饰演的上海七爷,这个人物设定很容易看出编剧想要复刻一个九姑娘出来,但是,胡在气场上还是比雯女差了不止一点,她很适合演海棠,也很适合演丽华,但hold不太住这个霸气女老板上海第七把交椅的气势,处处被排挤被欺负,另外,剧里几乎没怎么体现过七爷的霸气之处和巾帼风范,自从她邀请柴十七加入她的团队以后,我只看到处处她都需要柴十七帮她出某划策,堂堂上海七爷,要谋略没谋略,要胆识没胆识,最难受的是前面的剧情,每一集都要跟柴十七有吵架的剧情,真的好烦啊,两个人的冲突剧情也过于频繁了吧。
柴九,刘醒,柴十七,嗯,那是那个味。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逐渐理解了,这部剧的女主还真的未必适合雯女来演,其实表面上女主是个类似于九姑娘的女人,但处处都表现一种柔弱女人的姿态,特别是在柴十九面前,这反而适合胡来演这个角色,区别大概就在于九姑娘是真正的义气仔女,而七爷是个有良心女企业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也是基于整部剧的故事背景,义海豪情的故事背景设定,并不局限于家族内斗和商业斗争,更多表现的是在国家危难时刻的那种守望相助和同仇敌忾,所以义海豪情整个剧情十分的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而巾帼枭雄第一部亦是如此。
其次,前两部中,女主都是真正意义上很强势的,有见地,有主意,有谋略,四奶奶扛起大旗,九姑娘更不用说了,在她们遇到男主之前,她们能成事,遇到男主以后,是有了得力助手,是锦上添花,也是互相成就。
反观七爷,我不知道她当年是怎么爬到七爷这个位置的,按理来说也是个狠角色,但是七爷和柴十七,是有了军师,是有了帮她出主意定方向的人,七爷啊七爷,你遇见柴十七以后突然降智了吗?
怎么什么事都得柴十七帮你(摊手)。
悬崖的剧情,格局还是小了一点,大部分的剧情都在讲七爷怎么去抗争其他几位爷对她的排挤和打压,国家大义的部分潦草带过,也确实少了那些揪心的剧情,该让观众心里起波澜的时候又写的风平浪静。
第二对小情侣就不多说了,毕竟在义海豪情里晴晴和杨阳的感情线也被不少人吐槽过,这一部剧里的小情侣线也一样,槽点不少,恋爱脑啊,奇葩剧情啊,玩风是什么鬼!
以及替死去的宁俐感到不值,她对韦豪的这份情,还挺像伪装者里的于曼丽的,可惜都是悲剧收场,可惜啊。
义海豪情中的手足之情,和邻里之情刻画得也是入木三分,而这部剧里换成了女生之间的情谊,首先女老板手下的核心成员全都是女性这个设定其实也蛮极端的,不知道编剧为何要如此设计,其次,女孩子和女孩子之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共情,所以能看到七爷手下的一班女仔无时无刻心系七爷,忠于七爷,但是!
你们关键时刻有啥用?
除了和七爷共情,几乎没有什么推动剧情的作用,于是整个故事的体感就有一种柔弱感,怪不得需要一个柴十七来给你们把控大局。
还有七爷你啊,逃难的时候就真的自己一个人走了?
你这班姐妹就真的不管了?
剧里方仪和你最闺蜜,你走的时候也不带人家?
邓桂平,林茂财,龙四海,萧正楠一人饰演三角算是本剧最大亮点了,但是也太离谱了吧,三头六臂吗,你怎么死不掉啊……你为什么非要盯着七爷一个人嚯嚯啊……该说不说,上海其他几位爷,脑子还不如七爷呢,属于又蠢又坏型的,要是九姑娘早就把他们都干翻了,七爷还是差点火候啊。
大致就是这些想吐槽的,总的来说剧情设定一般般,演员们都是好演员,胡定欣,黎耀祥,萧正楠的演技都没得说,我还是那句话,但凡这个剧它不加巾帼枭雄这个前缀,我都还会多给一颗星。
义海之后再无巾帼。
第十三集的剧情有点让我有很多疑问,就是说,萧正楠不是部长吗?
手上有兵权,所以警务处长,一个警察,怎么可能有权利去抓当兵的,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官?
他手下那么多兵,怎么可能就那么轻松的抓住?
就算是市长,也没这么大的本事吧?
但是萧正楠就突然越狱,突然就被枪杀,那么萧正楠的这个角色到底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没搞懂。
然而萧正楠死的时候,又说“家姐,我会回来的”,这是灰太狼每次要吃羊,失败后,就每次都说这句台词吗?
那么萧正楠为什么每次死了,都还可以复活呢?
这些疑问还没解开,第二个疑问就出来了,第四次救了胡定欣的黎耀祥,苏醒后居然有短暂性失忆,虽然失忆,但是却记得萧正楠,你说是不是选择性失忆呢?
但是在紧急关头,这个记忆就回来了,又在股东大会上帮了胡定欣,然后马上就好了,还好到省钱的两个人坐一辆人力车,这摆明了就是互生情愫了,要不然干嘛这么近距离?
胡定欣靠在自己肩膀上睡着了,还不叫醒,你说没感情,是不可能的。
朝夕相对,两个人自然有好感,但是就是不说出来,胡定欣舍不得回家,想和黎耀祥多待一会,然后就走了,又回来,要求黎耀祥跟自己一起走走散散步。
然后陈晓华遇到危险,虽然说是黎耀祥摔跤,开了两枪,但是呢,事后又怕胡定欣的手枪走火,还特地翻人家包去检查手枪。
胡定欣看到了也不生气。
你说这两个人眉来眼去的,没好感,都是假,那么胡定欣是在等黎耀祥开口,还是说黎耀祥觉得这样的感情是不可能的,索性就不说,踏踏实实的做助手,辅助呢?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悲伤的感觉就好像预示着这两个人的感情很难有结果一样。
第十四集几乎就是开始在讲感情的事情了,没什么太大的故事出现,导演开始慢慢推动这两个人的感情,好在胡定欣主动表白了,但是黎耀祥就是逃避,你看黎耀祥逃避感情,拒绝人家,说白了,就是怕高攀,人家有钱,他没人家有钱,地位的悬殊。
不过用高速镜头拍摄的一段的水花戏,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预示的是这种感情是镜花水月一般。
女人为了爱情,总是会哭,胡定欣也哭了。
第十五集我感觉剧情是不是有个漏洞?
罗天宇为什么之前打不过曹大虎,然后现在居然可以轻而易举的打过?
而且曹大虎还那么胖他的样子呢?
不过罗天宇很聪明的找黎耀祥做时间证人,现在做事情有头脑了,只是不明白曹大虎那么厉害,当初差点要了罗天宇的命,那现在怎么会怕到死?
不过第15集也算是在水剧情,没什么故事讲的感觉,就是在水剧情,不过罗天宇知道陈桢怡喜欢自己,自己说不喜欢对方,而陈桢怡撒谎纹身的事情,其实有些爱不是爱,有些爱就是嫉妒,就是幻想,陈桢怡嘴巴祝福,心里就是嫉妒恨。
这样的感情是危险的。
所以陈桢怡的结局一定会是导演写她领盒饭更适合,回东北,我就不觉得适合了。
tvb 新铁三角,尽管烂,太劝人向善。。。
怪怪的但依然是港片的感觉。只是明明抗日期间又可以拍长一点,却仓促结尾的感觉。所以,永业银行就丢弃了,半点不提吗。巾帼枭雄结局的时候已经是恋爱脑了吗?
没想到TVB如此癫?第一集就癫到看不下去了,没一个情节符合正常人的逻辑。
剧情真的很颠,好短剧啊
剧情感觉像删减了很多 剧情进度硬推
看了三集 编剧真的很水 商战和职场戏违背常理为爽而爽 感情戏又很老套无新意 革命线也没给出足够吸引人的钩子
只能说还过得去,中规中矩
挺喜欢的,虽然各种曲折,但是十七哥和七爷真的很棒,超级棒。还有那一句:我在天上等你。真的超级无敌感动。最后的求婚也是影片升华。败笔:桂花香那边的感情线。
2025/2/9. 过年开始看,看完啦~Wayne真的老了不少,七爷气场是够的,有硬有软,反正最后那么不合理我都能感动哭😂被tvb洗涤多年~(七爷不见了三年就突然在街上碰见,还有钱花,桂花香崽崽失踪三年突然又找得到😂)不过了解编剧的一番好意,这种剧可不能刀🔪!
睇完了,还可以吧.虽然没有1和2那么好.要求都唔好咁高,起码好过内地好多剧集的啦~
巾帼枭雄的灵魂是邓萃雯,消费情怀你直接像法证先锋那样一年一部吧,这滤镜真的难看
横店拍的,置景没话说,但是槽点一堆,酒楼都给包了,两派人在那对帮里黑话,老板一家三口就在旁边看着,没啥事干?你们听这么详细是等着被灭口么?萧正楠那感觉又像cos小丑,胡定欣那巴掌,好歹立住了人设,柴十七小嘴一叭叭就能免了债一定是因为主角光环。巾帼枭雄的招牌要是砸了,观众得多痛心。
真的很难看 全家都能看睡着就是对你的评价
剧情真的一般,黎耀祥太老,胡定欣太硬,萧正楠莫名其妙😂
5分给演技!!!
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要講一個什麼故事。而且這部戲裡發現胡定欣的角色有點硬頂上的感覺,台詞氣息也顯得不夠好,還要練一練先。
比第三部好 但是跟邓萃雯那两部比差远了 虽然胡定欣和黎耀祥搭过好几次cp了 但是这个IP还是得邓萃雯
这剧有种九姑娘死后丽华趁机作威作福的癫感……
港剧也已经烂成这样了
老天爷……没get到七爷的能力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