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片名说起,一开始听到看到的都是中文名《美食从天而降》,当时刚看过《料理鼠王》,以为这部又是部诸如“厨师成长”之类的片子,所以一直拖到昨天。
看完后发觉原名是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个人认为《多云,有时有肉丸雨》从形从意上都更合适些, 不仅表明了美食与天气的并存,也暗示了Flint与大眼镜妹的结合,而且关键是,够有想象力,够脱俗!
还偶尔瞥到一个译名叫《食破天惊》,拜托,剧中的天是惊了,可是有必要搞得这么惊悚么,人家的基调那么浪漫,那么温馨,这么个名字会把无数如我一般的治愈系喜剧控吓得远远的。
剧中的几点主要元素十分鲜明,而且各个有看点。
1:成长。
Flint遭遇着被人嘲笑,不被理解的童年,成年一如既往。
我想大部分人在幼年都有小小的梦想,希望可以沿着小梦想,一路走下去,最终到达五彩缤纷的大世界,可是,梦想之路当然不会顺畅无阻,首当其冲的就是周围人的眼光,出于误解,或是嫉妒。
于是,小小的本就没有支撑的梦想慢慢萎缩,终于进入暗淡无光的灰色成年,每每回忆起当年那个脆弱但斑斓的孩子如何被扼杀掉了,唏嘘不已。
小Flint是幸运的,他有一个支持他的母亲,在“雨中衣”的保护下,光芒万丈的一路走来,波折却精彩。
2:亲情:沙丁鱼老爹很沉默,从不多说话,也不表露出任何表情,偶尔露出深藏眉毛下的眼镜,可那眼神,犹如一把利剑,拒人千里。
他与大部分父亲一样,不善言辞,把浓浓的爱藏在心中,却同时要饱受不被爱子理解的痛苦。
比起Flint与老爹,我更喜欢黑警察和他的平头小儿子之间的关系(我印象里给黑人这么抢眼的位置的动画片为数不多,这部里面的他们真的够可爱)警察毫不掩饰对儿子的爱,时刻把“I love you”挂嘴边,毫无保留不遗余力地传递给儿子他的感受,就像一个熠熠发光的天使,散发着无尽的爱的光芒。
3:浪漫:虽然大眼镜妹妹和小胆哥哥单独对话不多,关于“like”的就更少,但是仅有的几句还是让人感到浪漫的真谛。
场景一:果冻房子。
它是由男主角一手建立起来的私密唯美超豪华空间,不论是谁,看到这样的礼物,都得幸福地一塌糊涂吧。
看看咱们眼镜妹妹,她一方面倾慕Flint的才华,一方面为其良苦用心深深感动,立马毫无防备的吐露隐藏内心多年的秘密。
心理学说,一旦和某人分享了秘密,你就会对对方增添数倍信赖,因为“那是个可以分享秘密的人啊!
”所以,眼睛妹妹在仰慕+感动+信赖的基础上,怎能不拜倒在小胆哥的白大褂下。
可惜小胆哥…在这么有利的环境下,还要在关键时刻像个女生样扭扭捏捏…真是空有智商,没有情商啊。
场景二:危机时刻的表白。
这种表白时有发生,对于阅片无数的观众杀伤力或许并不大,但是来看看这简单的几句话“我喜欢你”“普通朋友的那种喜欢?
”“不….喜欢你….的….那种喜欢”(注意,主动表白的还是眼镜妹妹)听听,这言语,一点点羞涩,一点点胆怯,一点点暧昧,说者的心砰砰的小鹿乱撞,听者的心顿时如降甘露,甚至每个血管的血都变成了糖浆。
小胆哥被幸福感撞击到晕厥,化身胆大的英雄,割断绳索,舍生救美。
4:创意。
剧情本身笑点很多,可是哪部动画片不是把笑点作为一大卖点呢?
所以笑点是基本,却远远不够。
创意本身才是把与其他相区别的重中之重。
小时候看过无数的童话书,印象最深的scene是在森林里的一座食物房子,有巧克力做的屋顶,冰糖做的玻璃,年幼天真的我神往至极,全然不顾小屋的主人是个要把小孩养肥吃掉的老巫婆。
看到这部片子中果冻房子的一霎那,我记忆深处的食物小屋以更加具体的形式展现在眼前,而且是超级趣味豪华别墅果冻版,怎能不叫我惊呼。
最初的汉堡雨给我一丝惊喜,但惊喜主要来自与Flint这小子的发明终于成功了。
我本以为“机器可能会失控”是句无关紧要的台词,却渐渐发现这句话才是转折点。
于是生活片就这样演变成了“灾难片”,且灾难元素一点也不少,龙卷风,洪水,决堤,出逃,毁灭,一样涉及到全球,纽约,巴黎,埃及,中国的长城也华丽地客串了一把!
天上掉馅饼,稀罕吗?
不稀罕,这年月,天上掉什么的都有,不过…大都是陷阱或者杯具。
灾难稀罕吗?
也不稀罕,灾难片一打一打的,个比个大制作,个比个精彩。
稀罕的是意大利面龙卷风,比萨饼炸弹,食物决堤,人类世界活活被比萨,三明治砸到沦陷,艾弗尔铁塔插上三明治,长城上滚巨型玉米…最终胆小哥智斗肉丸大boss(堪称在自己的作品走火入魔后大义灭亲的美食版本),并奇迹般平安返回。
A happy Ending. 结局是一早预料到的,只是没想到过程居然是如此离奇,如此超乎想象力。
最后做个总结:1:男人讨老婆,可以不善言辞,可以羞涩胆怯,可以没有正经工作,但是得有才,还要专一。
2:有时候,食物吃不了,就算兜走,也会出大乱子的。
3:机器绝对不能超负荷,否则就会不但破坏其已有的贡献,而且会破坏更多,得不偿失,所以在使用机器时还是小心点好,人也一样,这年月,工作压力大,都悠着点。
看完这片子后我居然哭了,居然会因为一部喜剧片哭,真是可笑。
看完喜剧片流泪我这还是第一次,我想我被制作者的诚意打动了,一部用心制作而成的作品是会让任何人感动的,我想看过这部片子的人应该都感觉得到。
我想这部片子唤起了所有人的童年记忆,当看到那个彩虹糖雨,看到那个巨大的果冻时,我内心深处某根神经被挑动起来了,这些曾经的童年时的奇思妙想被完完整整的呈现到眼前,我真的很感谢这部片子的制作人员,其实一部电影能让观众拾回曾经的小小梦想,我想制作人员应该很欣慰了。
在看到后面灾难来临的时候,我看到那个市长,我突然觉得,那食物灾难不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吗?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当人的欲望到达一定的极限时,导致的只有灾难。
片子中的灾难就只是食物而已,现实中的灾难就是人类的欲望,其实现在我已经感受到了灾难的存在,每个房奴,卡奴,蚁族,无时不刻都在忍受灾难带给大家的压抑,我们只有承受,在电影里也许还有食物诺亚方舟,但可惜现实中没有,如果真的有2012,我想很有不少人会雀跃的。
首先要做检讨。
虽然我观看
上午线性代数课抄板书的间隙和Tony同学很严肃地讨论了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勿忘国耻。
鉴于本周忙得失魂落魄,连续三天凌晨3点之后睡觉,依然决定今天去电影院放松一下。
检讨完毕。
提示:
以后网上出现高清版的时候,可以权且做个参考。
和我一样在北美或者其他有放映计划国度的朋友们,则不妨暂且忽略这篇絮叨的胡说八道,免得被提前剧透影响了观影心情,更不要影响了人家福克斯和索尼的周末票房。
==================下面来剧透,肉丸雨(附赠Jennifer's Body评论)====================先看的Jennifer's Body,果不其然是极其正确的决定(是指先后顺序)。
看完之后恨不得当场找检票员来一碗内牛满面。
就为了某梅姑娘忍痛割爱了杰森伯恩同学的新片,果然又着了20世纪sucks公司的道。
让人叫不出来、笑不起来、high不上来的三无产品,这就是我对于本片的全部评价,因为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可以说的地方。
开头慢结尾赶,导演的控制力之差令人发指。
刚到imdb随便翻翻,本片是导演的个人第三部作品,编剧的个人第二部。
只是当看到此编剧的大名赫然出现在Juno页面的时候,我再次内牛满面。
入场的时候还以为走错了放映厅,旁边一哥们明显指望靠本片拉近他与另一侧女性朋友的关系,不料MM很懵懂地来了一句:“首映就这么点人呀?
”......终极剧透:梅姑娘在变形金刚1中的“掀引擎盖”不可复制。
无论是变2中的抛肉球,
哦不好意思,我是一个人去看的。
======================终于到了肉丸雨====================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喜欢过写作文,总觉得能一气写出零点几万自己都羞于念出口的呻吟类文字这事儿不太对头。
再加上很早就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写作天份,写作文一直都是随便应付,写完交差了事。
偏偏因为字写得不错,导致语文老师英语老师们都有些偏心。
本来嘛,大家年纪小,又都是手抄体,老师能在一堆手稿中间找到几篇容易辨认的都不是那么容易。
于是乎,一直以来都被各种老师评价为“作文写得好”,最后竟然有些飘飘然起来。
转理科之后,终于不能再忍受写作文之痛苦,根据数学归纳法原理总结出一套写作文的旁门左道(数学归纳法嘛,大家都知道,最重要的不外是“初始值”和“递推关系那一步”这两处,数学归纳法最占便宜之处就是能在完全不懂一个命题什么意思的情况下把它给证了):初始值是把字写好,越销魂越好;最关键的递推关系嘛,自然就是首尾两段。
最后高考作文60满分让我骗了50+,感谢阅卷老师,感谢数学归纳法。
天知道我的主体段落究竟写了些什么。
(本人也算皮克斯fan,接下来的部分一点没有不尊重皮克斯的意思)我曾经听不止四分之一打文科老师说过:“改卷老师看到这里(通常指着某篇作文的开头或是第二段中间某处)基本上就可以给满分啦。
”皮克斯2009年度大作
国外某著名影评家甚至发出了“这是整个电影史上最感人5分钟”的赞叹,具体妙处我就不多说了;4分半钟的末尾,背景音乐突然一个变调,配合画面从悲伤的弗雷德里克森先生的脸庞突然切到硕大建筑工地中一个孤零零的小屋,那一瞬间我惊得几乎从座椅上站起来。
结尾弗雷德里克森先生把汽水瓶盖子别到小胖同学的荣誉奖状上,配合片尾曲结束之后多幅妙趣横生的插图,完成了一个并不亚于开头的情深意重循循善诱的结尾。
然而,然而!
看电影终究不同于改作文,高考阅卷或是其他考试的阅卷在时间上的特殊性基本不允许阅卷老师细细体会文章主体部分到底什么结构、分了几层、如何细述,顶多看看各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再瞄瞄你举的例子,大概就差不多啦。
电影呢,需要一两百分钟一路看下来,没得跳没得忽略(可乐喝多了的情况另当别论)。
所以当《飞屋》片尾曲响起的时候,我对于比较苍白无力的主体情节还是有一些失望的。
五星要给,但是缺陷也有些明显。
个人给飞屋的打分是85/100,看完后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分数,实在是卡在这里,没得往上加。
Up在imdb上的打分一直有下降趋势,看来我不是一个人。
不过,皮克斯同学依然是好莱坞动画界的头号优等生,它“作文写得好”几乎是约定俗成。
完美的开头漂亮的结尾有内涵的主题,加上字又漂亮(3D效果完全不是怪兽大战外星人之流战得过的),老师们自然提前把第一名的位置定下,《飞屋》入围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乃至拿奖甚至入围最佳影片都只是时间问题。
这时,插班生索尼同学出现了。
《多云有时肉丸雨》的预告片实在很挫,我跟朋友的一致看法。
上映日期选到一年中最冷清的9月,好像基本没做过动画片的(不确定)索尼公司明显有些信心不足。
我那张电影院积分卡早就积到送一部免费电影,花在3D电影上比较划算;死神来了4没有看,于是决定花在本片上。
于是,在我还有些走神的情况下,片子开场了。
索尼哥伦比亚公司的标志大家都知道,是某女神(我又不知道是谁,唉|||)一脸圣洁地举着个火炬(还是什么别的东西),周身放光。
突然,这女神被一根硕大无比的香蕉砸倒,影院一片笑声。
我顿时清醒不少,明白了本片的基调:恶搞。
片头字幕依然在恶搞,"a film by"之后停顿了一下,本该出现导演名字的地方赫然写着,"a film by a lot of people"。
片头,男主在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上介绍自己的家乡:我家就在地图上"Atlantic"的那个字母A的底下。
太有爱了啊。
然后正文快节奏地杀出,我以为要到影片中段才发明得出来的汉堡机上来就投入了工作,境遇与男主惺惺相惜的女主(Anna Faris配音哦)也迅速上阵。
故事线索一路发展得很快很流畅,细节则是快中有慢粗中有细,其间夹杂n多非常有趣的人物对白与肢体语言,生动程度以及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描写让人恍然觉得在看皮克斯的作品,毫无疑问也是本片的最大亮点。
最有爱的是男主的爸爸、警察先生和摄像师先生三位大叔,各有各的独特魅力。
尤其是男主爸爸使用电脑那一段,对于人物个性的刻画有画龙点睛之妙。
刚才看到有网友评价本片多处抄袭,如果说是借用的话本片的确借用了不少;之前的多处人物设定与环境设定不算,市长先生像是直接从梦工厂拉来的群众演员,女主从长相来看更是几乎就是《怪》片女主同一人,最后的飞机镜头也让人不能不想起《飞屋》甚至是《怪兽大战外星人》。
不过这里不得不提到本片的结尾,在典型的好莱坞甚至是典型的梦工厂式结尾中完成了自己的创新,完美地借用了在《飞屋》中曾经受到过一些批评的“狗说话”装置,赋予了它比《飞屋》中深刻得多的作用。
比起《飞屋》中对于“狗说话”装置“梦工厂”式的使用,本片在恶搞一个多小时之后落入俗套的温情处理则更像原汁原味的“皮克斯”式,也算一个小小的惊喜。
而且片中的警察大叔这个人物起到的作用基本上就是从头到尾持续提醒观众本片的主旨,比起《飞屋》失控的中间部分又是一点提高。
然而,又是然而!
插班生同学的这篇作文缺点跟优点同样明显。
糟糕的档期糟糕的预告片决定了好不起来的票房,而且作为动画片新手的本片虽然在颜色的使用上相当出色,但是3D效果差强人意,甚至可以说没有特点。
此外,本片对于皮克斯和梦工厂的大量借用以及大胆恶搞的风格必然会引起不少人的反感,imdb目前6.7分的评分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45岁以上女性”给出的平均分是惨绝人寰的1.9分(只有4人打分)...但是,我想大家都还记得小时候老师们说过的话吧,“要多学学这些好同学的作文是怎么写出来的,自己才能有所提高”。
注定不能在开始阶段就吸引到足够眼球的插班生索尼同学足够聪明,很好地学习了融合了前辈大哥们的优良作风,再加上自己独特的各种恶搞,交出了一份怪异而又不失精彩的作品。
引用烂番茄一位影评人的话:I loved, loved, loved this movie! 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 is easily the best non-Pixar animated film to come out in our post-Pixar world.有时候,看到一篇立意独特文笔怪味的无名氏捣鼓出的文章,比奉旨学习一篇优等生的范文还是要有趣得多吧:) 相比《飞屋》卡死了的85分,本片个人主观直觉打分直奔90分以上,最后还是冷静一下先给个稍微客观点的86分好了。
ps,本人对《冰3》无感觉,非常讨厌《怪兽大战外星人》。
《肉丸雨》本片是根据书本改编的,目前烂番茄支持率是优秀的86%;啊差点忘记了,打算在本片中找美食的同学们注意了!
最好吃饱了去看,不然看完了绝对不想吃片中出现过的任何东西= =而且,再小透一下,咱们的长城也被恶搞了再ps,本片让我开始无比期待同样怪味同样来自索尼公司的又一部动画片
)。
终极ps:本文写到最后,作者自己在对长度和中心思想的把握上失控,大家将就着看吧。
动画片,又有IMAX版,想好去电影院看的,可还是错过……片子的开头,让我想到孩子的教育。
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也是这样异想天开,我会支持她吗?
片子男主的父亲,不善言辞,但是很睿智,尤其是在所有人疯狂时能够保持清醒,让我想起我的父亲……字幕很多别字,很多地方没翻出来,而且时间轴还有点慢。
黑人警察叔叔很抢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非常给力。
破坏机器那段节奏有点慢,好像在看动画版《木乃伊》……110321晚外公家
这无疑是一部好看的动画片,它让我可以不去思考别的事情,只是专心的享受观看它的每一分钟。
年少时的纯粹梦想竟是那般绚丽,但更可贵的是勇于做“怪人”忘我坚守的勇气。
动画片中的无畏科学家和美女播报员恰恰代表了现实中每个人可能会面临的两种选择,一种是义无反顾地坚持做自己;一种是迫于“舆论”压力,而改作大众希望的那个自己。
影片中的父子深情同样会使我们泪眼婆娑,作为孩子的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父母在说什么,在表达什么,我们只知道他们一直在说,因为我们没有可以倾听别人心声的精密仪器,但看了这个片子,我会相信,其实爸妈一直在说的就是,他们爱我。
当然,这部片子有的不只是耀眼的理想与浓浓的温情,它还有着对于人类物质渴望的深切反思。
当任何一个人看到“脑满肠肥”的食物雨制造机时,应该都会由衷的开始反胃,并逐一盘点近期的食物清单,看看自己有没有被消费欲望、饮食欲望淹没的时刻。
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但愿我也深陷其中曾经有一部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让每个人童年的梦想成真,如今让梦想更加癫狂一些,就是这部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
故事情节不算新颖,但是在一轮又一轮美食从天降的视觉与味觉的终极体验足以弥补一切。
这可能是天下最美好的灾难。
Flint Lockwood有一双永远脱不下来的Spray-On shoes,哦,那是他小时候的发明。
他喜欢发明,即使这使他成为所有人眼中的weirdo。
Sam Sparks是一个喜欢气象学的小女孩,但是为了避免被人耻笑。
她甘愿放弃她的理想选择顺从。
Flint听从父亲的建议加入精心准备的“Tim and sons sardine bait and tackle”(这个招牌和有趣)但是依然忘不了他能改变世界的想法。
Sam进入电视台做一名实习记者,一年过后终于等到来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岛上做一回天气预报的现场连接。
Flint和Sam的故事街这样开始了。
后来的事情就是片名一样,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美食从天降,从最开始的汉堡到煎蛋早餐,后来的彩虹糖,牛排,冰淇淋到最后的无法收拾。
这里面有醉心于振兴小镇Swallow falls的市长,有始终像纠正flint疯狂想法的父亲,有拥有正义感又是以为号爸爸的警察,有为了生计甘愿当一名普通摄影师的医生,还有一位小“仲永”数年前Swallow falls生产沙丁鱼的形象代言人Baby Brent,这些形象特色鲜明,情节设置也很丰富,像最后那段老爸发信息事件一段,甚至抢了主角不少戏。
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Flint成功的遏制住开始走变态机器人路线的“造食机”,也终于得到老爸的认同,还抱得美人归。
理想与信念,这就是这电影讨论的中心议题。
从故事情节人物来看,这确实满足所有卡通片的标准。
而且电影最讨巧的地方在于,美食从天降的过程满足了所有人的愿望,看个漫天掉烤肉满地是雪糕的世界没有人不会陶醉,而且开始巨大鱼缸那一段也足以看出索尼在3D动画上的技术水平。
这部电影还有一些延续索尼动画片的小计俩就是借鉴成功的范例,如果说那只会说话的猴子和飞屋中的狗是巧合的话(按动画片的拍摄周期来看确实如此),那么flint实验室的设置,还有结尾销毁机器一段总能让人想起很多电影的桥段,Brent那段火鸡同体的打斗场面竟然很cult…这么丰富的一部动画片能不惹人爱么…最后我想说...如果真有这么一场灾难,我不会逃脱,只会但愿我也深陷其中。
2011年1月第一次看,正好10年后的2021年1月二刷,想细品一下,记录一下细节。
两次观影的收获基本相同。
剧情是典型的美国式叙事。
单从台词和画面本身来说,信息量就过于丰富,编剧的质量之高,分镜的水平之老道令人叹服。
片名就很难翻译,剧本则几乎无法翻译。
基本每句台词都充满了眼花缭乱的修辞、典故和双关,还有纯粹的文字游戏,嬉笑怒骂,妙趣横生,但是理解起来也很累。
动作细节则突破了美国喜剧的局限,有点《小羊肖恩》那种幽默风格。
更不要说剧情中充满了政治隐喻、社会问题、伦理问题,作为科幻片,对未来持温和的悲观态度。
刚开了一个傻白甜的头,三句以内立马话锋一转就又复杂了起来,让人不明觉厉(如果你不是美国人的话)。
雨中众人面无表情饕餮的场面让人联想到《美丽新世界》。
叙事视角清奇,没有真正代入任何角色的价值观,不知道是一个客观老熟的成年人,还是海明威那种无视角叙述。
五彩斑斓的视觉元素,乍一看像是面向小孩的动画片,但叙述者又对里面的儿童角色之愚蠢往往投以轻蔑的嘲讽,而且你确定小孩子能看懂里面的市长腰围的变化与产业单一的香蕉国家的进出口政策之间的关系?
要说是面向成人的吧,又肯定不够严肃,把反乌托邦经典藏得那样深,表面看上去没人相信这是成人向,就连我也不信,必走过路过而后错过。
或者正是此种五彩缤纷的、高深莫测的黑色幽默,让我经过10年的细品之后,禁不住又加了一颗星🌟?
最近时兴讲世界末日,《后天》讲冰川,《2012》说大洪水,而《美食从天而降》讲免费食物。
电影看起来是动画,但其实乃是老少咸宜。
小孩看到了整日梦想无限量供应的汉堡最终带来的危害,大人看到了凭空生成财富童话的破灭。
一个大西洋上的美属小岛,其地理位置相当于农村,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沙丁鱼,但是野心勃勃的市长(按照本朝城市定义来说应该是镇)却想“掸掸身上的土”,成为城市人,尽享荣华富贵。
怎么办?
无非就是包装。
包装啥?
只有沙丁鱼。
天算不如人算,结果“全部财政预算”打造的沙丁鱼乐园却在一个异想天开的发明家的一次无心失误中毁于一旦。
所以,第一次泡沫破灭。
造化弄人,正当大家大家准备收拾行囊,放弃幻想,准备踏踏实实去做渔民之时,天上突然掉下无数汉堡包。
原来,小发明家的发明成功了,而且,由于计算的失误,从满足个人早餐的需要变成了能满足全岛人的生存需要。
从此,渔民不需要打渔了,坐在家里,开个天窗,手一伸,天上就掉汉堡包。
人民还不满足,市长更不满足,光吃汉堡包,营养不均衡。
所以,要定制,今天你定制披萨,明天你定制面条。
天上掉下的食物远远大于需要,于是发明家又发明出自动打扫的车辆。
所有的剩余食物都会被抛到小镇后面的垃圾山上。
看看,这岂不是理想社会?
且慢,食物充足不能满足政客幻想的,政客一忽悠,人民也觉得是。
所以,还是需要包装。
沙丁鱼已经过时了,现在来包装“从天而降”的美食。
结果,经过媒体的鼓噪,美食岛新闻和广告遍布全球。
泡泡越来越大。
泡泡越吹越大,危机初现。
食物现在大到超过远超正常尺寸,掉下来一个牛排足以让你自己以为进入了巨人国。
老实巴交的渔民老爸觉得很不正常,提醒儿子,但是市长依然很疯狂。
最后,年轻人相信了成名立万的呱噪,冒着风险继续生产食物。
以前能把芝麻变成西瓜的媒体这时突然良心发现,现在小岛的免费食物雨正在演变成一个全球的食物风暴,世界就像危巢下面的蛋,这样下去,自己都要毁灭,于是发出盛世警言。
然而,疯狂市长和癫狂的年轻人岂能停下疯狂的脚步,于是聚集全世界人民代表的美食岛开幕剪彩按期进行。
剪刀剪下的片刻,发明家听到了欢呼,闻到了空气中的调味料。
天哪,食物制造器正在发疯,把一切的水分变成食物,食物正在吞噬一切。
天边的云变成了面条龙卷风。
发明家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决定自己关掉食物制造器。
岂料市长已经彻底疯狂了,他发出了继续定制披萨的指令,并且毁掉了地面控制系统。
各种巨量食物从天而降,废弃食物垃圾山越堆越高,世界人民发现盛宴不过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大泡泡,所以纷纷跳上各国的巨轮,迅速离开。
小岛居民本想搭上外国的船一起逃走,结果发现没有自己的空位,于是只能自救。
垃圾山越来越高,当初号称无敌的巨坝充满裂纹。
大家这才意识到,食物垃圾是真正能毁灭小镇的巨大能量。
居民就地取材,用巨大的面包,汉堡做成逃生的船只。
最终,一个樱桃掉下来,巨大的垃圾山压垮巨坝,整个小岛濒临毁灭。
当然,结局不外乎所有好莱坞的片子,有惊无险之下,小发明家从罪人变成英雄,搞定发狂的食物制造器。
小岛居民惊魂初定,脚下踩着厚厚的食物,看着夕阳落下。。。
后事呢?
未表。
其实想想也知道,大家打扫完食物残骸,继续打渔。
媒体小妞回大都市。
老政客沉海。
美食岛的童话讲完了,我们来讲金钱岛。
话说人间也有一个类似的小岛,气候宜人,风景如画,就是没啥挣钱的产业,小岛居民1990年以前基本山那个靠打渔卫生,日子倒也乐和。
但是大家不满足,想温饱之后还要富足。
卖鱼是不行的,因为渔业并非垄断行业,所以得想一个别的办法,因为岛上没有类似的发明家,所以决定直接开银行,印钱。
2001-2007,全岛银行资产增长数十倍,2007年,股票总值是03年9倍,同期美国股市增长1倍。
钱多到国内的资产不够买,去买国外的。
岛民拥有的国外财产增长到2002年的52倍。
最后NB到‘一个人开个生日聚会,花100万美金请Elton John飞过来给他唱两首歌"。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该岛国因为08年美国的蝴蝶扇了一下翅膀,就破产了,以至于以年轻和穷酸出名的豆瓣居民都发起了“买下金钱岛”的活动。
这个08年以前像童话一样的小岛叫“ICE Land”,冰岛。
下一个童话是什么?
PS,有意思的细节市长在说包装美食岛的时候,特意提到了用的是高利贷。
唯一闪过的长城片段,是被一个巨型玉米压坏的。
影片中,数场美食风暴看得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我尤为喜欢冰激凌雪和果冻宫殿。
小朋友和大朋友,包括老朋友,在下着冰激凌雪的街道上打雪仗,而这场冰激凌雪是一直针对Flint的小镇警察拜托他为自己儿子准备的生日礼物,Flint感动于其对儿子的爱是如此的直白,因为Flint自己从未被父亲肯定过,所以,就为警察的儿子Cal准备了一场华丽的冰激凌雪。
果冻宫殿是Flint为了心爱的人Sam准备的美食皇宫,而这座皇宫唯一的构成就是果冻。
果冻做的钢琴、楼梯、维纳斯雕像、柱子以及鱼缸。
在那里,Sam在Flint的鼓励下,十几年来第一次真正面对她自己,戴上眼镜、扎上马尾,这就是真正的Sam,一个气象学爱好者(因为怕周围人笑她是书呆子,而迟迟不肯承让)。
除了这些美食风暴以及F和S之间的爱情,本片另一大亮点就是父子情。
从小到大未被父亲肯定过的Flint,就算发明了“美食从天而降”的机器,父亲也一直劝导他将这部机器关掉,并对他说,现在这种情况对镇上的居民并不好。
直到最后,Flint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最终关掉了机器,父亲才表明自己一直一来对儿子的感情,"I love you,son."在父亲的眼中,你是大科学家,你是大医生,你是大将军。
他们会为你的成就感到开心,即便他们可能没有用言语表达或用表情诉说;然而,当你被荣誉和掌声冲昏头脑的时候,给你第一个巴掌的也是你的父亲,因为他爱你。
借用影片中的一句台词,"Like you like you."因为是你,所以才会这样喜欢,这是S对F说的话,可以将它用在每一个喜欢你的人身上和你喜欢的人身上,当然,也包括你的父亲,因为是你,只是因为你,所以才会喜欢你。
这部3D动画的剧情框架极其老套,典型的美式主旋律儿童动画。
主要吸引人的点是美食题材。
在享乐主义盛行的美国,天降美食从而终日暴食狂欢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幻想,而本片不仅满足了他们,还严重的矫枉过正:任何美好的事物夸张了之后都很可怕。
当天降美食的尺寸数量不断加码,原先的享乐梦境变成了噩梦。
密集恐惧症患者慎看此片。
而且本片中的天降美食清一色西餐垃圾食品,排山倒海的效果只能是恶心加反胃。
场景的亮点是果冻城堡,人物的亮点是深藏不露的危地马拉摄像师,还有男主他爸用电脑一段。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这要是在中国,下点麻辣烫火锅什么的……
2009年-2010年之间看的,不咋地,后面放机器的时候还觉得有一点恶心,觉得蛮像异性的,这才体会朋友说这个电影有点恶心果然,这适合小朋友看么?这个原来是皮克斯的作品,如果评选皮克斯最差作品,这个我投第一!!
满足了从小就渴望活在食物里的童心,一睁眼,满满的,莫名的向往,长大了就没那么渴求了。
恶心的食物。。。
天上下点钞票吧!
这就是所谓的天上掉“馅饼”,想想真恐怖,这环境下的卫生状况该多么糟糕啊!
原本以为是一部很平庸的动画,不过还挺有意思的
严重失望……
可能讨厌食物沾在身上油腻的感觉,所以看这片总觉得很不自在
《霸王别姬》里逃出戏班跑去看戏的小癞子,边看边抹着眼泪哭,“他们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啊?” 好几次看国外的动画片都感动到不知所措,然后,就一直在心里念叨,“咱们的动画片什么时候才能做到这样的分数啊?” T_T @电影资料馆
大家怎么会好这一口啊,也太俗了吧,怎一个烂字了得!浪费成本,浪费我的精力,就如同浪费那些天上掉下来的食物!!爱情、动作、喜剧、悬疑——整一个大杂烩,撑死人哪!
很美国的喜剧动画。
给孩子看的吗。风格好适合高考。。
这么精彩纷呈的动画片怎么舍得不给五颗星呢……尽管我在中国受了十几年教育,成功地失去了大部分想象力,但是看看别人奇妙迷人的想象如何变成长片,还是很开心的事情。
相对于近几年的动画电影而言,这部影片的风格和剧情都显得小复古了一点,乐趣还是有,但总得差了那么一点点,恩,一点点。
掉下来的如果是中餐,地球早就毁灭了。
The thing is, I can't...wait to show you this hilarious Internet video.
一直很淡定,最后居然莫名其妙哭了……我也希望到天上下美食的地方去旅游~
对奇思妙想的可爱动画演绎让人直接忽略了剧情的简单,且幽默感十足,基于食物的各种创意设定,震撼的肉丸惑星,以及最大的亮点万能的危地马拉小个子摄影师。结尾回归2D的字幕动画也极精彩,而且也是让人耐心看完字幕的最好方式,意外的是字幕显示此片竟是索尼的手笔…
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