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很适合跟家人一起看的电影,不管是亲子间的搞笑互动,还是产生矛盾互相理解去解决,旅途中也遇到了危险但是一家人也没有退缩勇敢的化解了,也因为善良勇敢而结交了许多朋友,从而让一家人在去往目的地获得了帮助,一路上从开始的不理解、妥协、再到后面一家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向前,是很励志值得观看的电影。
环球的动画片一直都很喜欢,给我们烦闷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轻松和乐趣,有小朋友的就一定要带上小朋友一起观看,一家人每个的人物性格都不同,特色分明,妈妈用她自己的方式鼓励着全家,支持孩子的冒险梦,也带着爸爸跳出了一直生活的舒适圈,两个小宝贝一个勇敢,一个可爱,快点带上家里的小朋友跟着麦克一家来一场冒险体验吧!
1928年米老鼠第一次在《蒸汽船威利》中出现,从那个开始,拟人化的动物就已经成为了好莱坞动画片一个重要的分支。
蒸汽船威利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有声动画片的出现,虽然它不是第一部有声的,但是的确是第一部同步音轨的动画片后续诸如《小飞象》、《小熊维尼历险记》、《狮子王》,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而且这个大类似乎都要被迪士尼包圆了。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梦工厂动画、蓝天工作室、照明娱乐、皮克斯动画的崛起,我们也得到了《马达加斯加》、《功夫熊猫》、《冰川时代》、《里约大冒险》、《爱宠大机密》、《海底总动员》等等一众佳作。
看到这个松果,对于蓝天工作室真是充满怀念,虽然对它的作品不感冒而且在进入新世纪后,对于动画电影中动物的人物设定,也较上世纪更加的真实化,或者说世俗化。
在上世纪对于动物进行拟人化后,往往更具有鲜明的脸谱化特征,或是纯真善良,或是大奸大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根据王子复仇记改编的《狮子王》,有勇敢善良的辛巴,丑角角色彭彭和丁满,大反派刀疤。
而新世纪的动画里,更多体现的是在现实环境里人群的映射。
这一点在照明娱乐的《欢乐好声音》里体现的很明显,比如代表爵士时代浪荡公子的小白鼠、代表家庭主妇的猪、非裔美国人的大象妹、拉丁裔的黑帮之子猩猩…..
换个角度,这个动画挺像主旋律的,美国梦的宣传片在动画里体现社会人所遇到的困境,而这种困境中又伴随着因为动物属性所带来的反差,然后产生喜剧效果。
照明娱乐对于动物题材的动画片还是比较拿手的,在本片之前,《欢乐好声音》和《爱宠大机密》两个系列,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成绩。
说实话,虽然照明娱乐赖以成家的《小黄人》和《神偷奶爸》系列是票房赢家,但是从风格角度说,可能有一些“市侩”,在严重点说,就是“庸俗”。
尤其是《小黄人》系列,强化了萌和傻,这两个特性,用到了极致,虽然形象刻画成功,但是即使是对于一部娱乐商业电影来说,也算是创意贫乏。
有传言说,当初这个小黄人人物设计,之所以这么有特色,是为了在做特效的时候省钱但是照明娱乐的动物题材,就吹出了一股相对清新的风。
在它的动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家庭价值观、文化冲突、社会话题、两性议题、女权、世界各地的文化。
映射一个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物”、现实冲突、“人物”之于社会的困境。
说白了,动物动画片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出一个动物版的《克莱默夫妇》。
《飞鸭向前冲》比起《克莱默夫妇》,更像是《假期历险记》——中产阶级的公路喜剧,通过旅途中的突发事件只要笑料突出家庭羁绊,最终彰显影片核心价值观点,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成长、理解。
有小姨子,有小舅子,有傻,有贱,但是磕磕绊绊,也算是家庭片(请忽略那个大大的“R”)这里说一个插曲。
开场的前10分钟是一个小黄人短片,剧情是衔接《神偷奶爸》初代最后的剧情,讲述反派维克托在月球上和小黄人的故事。
风格和小黄人系列保持一致,对于我来说,不太感兴趣。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从《星愿》到《飞鸭向前冲》,已经连续两部外片加放了小短片,这个趋势非常不错。
在好莱坞我们能看到很多动画片都会在前面播放一个小短片,比如包宝宝、鹬、洞穴(贴片短片,可算是皮克斯的拿手买卖),一方面是推出新人导演,一方面也是维持某ip的持续热度,只不过引入内地以后,这些短片都没有包含。
但是从这两部的情况看,后续我们可以期待一下了。
每一个好莱坞的动画片,也许都会给我们一个10分钟的盲盒时间。
说回正片本身。
我认为可以用“精彩”二字形容!
单从品种上说,也算异族通婚吧,明显爸爸和妈妈是两种鸭子无论是故事架构,还是电影创意,还是电影表现技巧,动画水平,本片都超越了照明娱乐之前最卖座的神偷奶爸系列和小黄人系列。
以前我总觉得和皮克斯相比,照明娱乐太市侩了一些,说白了是俗,但是这部片说明,只要想干,照明娱乐不耍贱也行。
一家野鸭,父母兄妹四人,与世无争,住在池塘,但是一次偶然,哥哥的情窦初开,促使了一场迁徙之旅。
这一家子人性格鲜明,小心谨慎的爸爸,富有冒险精神的妈妈,愣头青哥哥,傻白甜妹妹。
以爸爸为戏剧主线,带领一家人经历了一趟波折的旅行,这趟旅行中爸爸展现了自己的勇敢,妈妈展现了自己的脆弱,哥哥经历了成长,妹妹从始至终傻白甜……期间,它们经历了沼泽的恐怖之夜、纽约的云霄飞车、海边的屠夫围剿。
他们遇见了形形色色的鸟。
一口纽约口音的大姐大——鸽子
奥卡菲娜配音,跟莱斯利琼斯好像,弄得我一开始以为这个是黑人街区鸽子呢浪漫的牙买加浪子——金刚鹦鹉新泽西沼泽里住的“老巫婆”——苍鹭糊里糊涂的肥皂剧标配“叔叔”——也是鸭子将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每一个想法,刻画成人,让每一个鸟都像你身边曾经接触过的人,在他们越来越像人的同时,创作者们不忘记体现它们的鸟的特性,正是这种像无不像,产生的错位,产生喜感。
当然,一个制作了小黄人和神偷奶爸的公司,“俗”这个特点是摆脱不了的,大量的台词,一方面能够更加刻画“鸟物”,同时也难免有饶舌之嫌,影片里人类的形象设定几乎是全员恶人,而且一句台词都没有,作为反派真是又聋又哑,还呆。
曾经,人们看动画片,是为了脱离现实,在上世纪初的时候,这种需求不仅仅对于动画片,对于所有好莱坞的影片都是,都在寻求一种逃避现实的体验。
而如今,现实主义题材在全球当道,只是一味的逃离现实,脱离现实,曾经的公主、魔法与王子,已经不在是如今的主流。
如今的观众们也许想在大银幕中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梦,而是想看自己,看着一个跟自己很像的人,或者鸭子,偶尔发发傻,偶尔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飞鸭向前冲》这是一部轻松愉快的合家欢电影。
电影中有着成长、勇气、帮扶等主题,非常适合小孩子看。
电影最初鸭爸麦克是喜欢过着安逸的生活,不喜欢冒险觉得外面的世界过于危险,并也拿秃鹫和苍鹰作为故事中邪恶反派来教导孩子不去外面。
而鸭妈帕姆是喜欢冒险,对生活未来抱有美好的幻想,想着秃鹫和苍鹰并不一定是邪恶的反派,也可以是喜欢小朋友的美好形象。
它们有一双儿女,儿子达达和女儿关关,它们都非常非常的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在丹叔叔的怂恿下,鸭爸麦克终于下定决心,带着全家飞往牙买加,在泥潭中遇到了不吃鸭子的苍鹭和秃鹫,打破了鸭爸麦克的刻板印象,在城市中遇到了好斗但心地善良的鸽子阿奔姐,在阿奔姐的带领下认识了被人类关在笼中的鹦鹉德尔罗伊,鸭爸麦克最初想要不多管闲事,但是在孩子们的祈求下答应帮忙拯救,于是它溜进制作香橙鸭的厨房,在于鸭妈帕姆的合作下拿到了钥匙,不过还是被厨师长发现,在厨师长的围堵中拯救了鹦鹉德尔罗伊,之后又在欢乐农场中解救了其他鸭子,最后打败厨师长,并飞往牙买加的故事。
其中鸭爸的成长最为明显,从最初的想要安逸有点胆小的形象,后面在冒险中成长为了遇到危险敢于面对的形象,并且在孩子们丢失鸭妈变得焦虑不敢冒险时鼓舞鸭妈。
而达达和关关也是,达达有着热心肠,为了拯救农场中的其他鸭子而弄伤了翅膀以及父母被抓一度很难过,但是在关关的无意中提醒,想到了可以用其他羽毛补齐弄伤的翅膀,最后为了解救父母在空中惊险抢救。
电影中有着爱人的帮扶,亲人的帮扶,朋友的帮扶,在一系列的帮扶中成长着学会要用乐观积极并且带着勇往直前的勇气向前冲。
不过电影中也有缺陷,比如反派厨师长人物过于刻板扁平,为了几只鸭子不顾一切的捕捉,鸭妈和达达关关的成长也留有不足,不过作为合家欢电影,还是蛮不错的,可以放下繁重的思绪回到童年。
在环球影城看这部电影,从入口开始听欢快的音乐,进入影厅,可爱呆萌的各种摆设,配合这部合家欢的大冒险确实太适配了。
几个小时下来让人忘记烦恼,离开现实,它做到了。
内核依然是亲情、友情、爱情人类的永恒主题,公路冒险结实新友情也都是有点老套,但是依然挡不住每次都能被逗乐、感动。
工业化程度高,完成度高依然是他们的优点。
美轮美奂的画面,动画形象的神态,动作设计,运镜方式高超,巧妙,音乐、音效能完美贴合剧情,这些看似习以为常的东西,却是有些公司难以企及的。
人物有独立的性格特点,历尽沧桑回归田园的叔叔,虽然保守但是会为孩子妥协,居家好男人有点保守的爸爸,社交大牛温柔贤惠的妈妈,勇敢智慧爱冒险的哥哥,呆萌可爱的妹妹,围绕着“家”这个概念,影片还设计了被迫生活在纽约想要回归牙买加老家的金刚鹦鹉。
老生常谈的亲情、爱情,反倒是被钢筋水泥逐渐淡化、隔离,家庭单位逐渐缩小的现代人会反思和产生共鸣的。
温暖的影片尤其适合冬季,心灵也是需要按摩,大闹也是需要被清空的,所以,我们需要游乐场,需要老套的合家欢影片。
这比一杯咖啡更让人欣慰!
关关飞到一半想上厕所偷偷和妈妈说悄悄话,在池塘和爸爸游泳比赛爸爸一直在放水故意让女儿赢,兄妹俩争果子时,爸爸又拉下一串果子让兄妹俩都能得到果子!
也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啦!
感觉妈妈和动画片里的麦克一样,不想让我离开池塘,不要遇到危险,平平稳稳,是保守派。
爸爸虽然也有不舍,但也会放手让我飞向更大的天空。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无论相隔多远,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飞鸭向前冲》还可以看看!
有励志的故事,父亲本来不想走去去看看,后来家人鼓励后一齐往外跑!
路中经历的一切困难,一一都是一家人齐心协力排除困难!
最后一家人决定一齐再去世界看看!
爸爸的转变,妈妈的鼓励,孩子的勇敢,朋友的互相帮助,都值得大家学习,电影里的鸭子,小黄人,企鹅都很可爱!
大家可以跟家里的孩子一起看看!
2023.12.10 山城大地影院看的 这个影院太醉人了 地下室也就罢了 开张两个星期了还 画面没对准屏幕 同样也是片尾刚响几秒钟就进来赶客祝你旅途愉快 祝你在家开心真遗憾看不到你俩的宝宝出生 6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 mike 不然你真的就白活了鸭子惊呆.jpg没事出门瞎溜达啥呀 为什么大家就不能珍惜已有的东西呢好耶 健康 好耶 孤孤单单一只鸭 鸭子惊呆.jpg肥胖笨拙冲出树林的样子 令人心疼我们不会交待在这吧5 眼懵逼.jpg云朵共白首香蕉皮披头士他走得很安详 啪一耳光都不敢 喂鸽子 灵性 生物 可怕就是有点缺爱穿梭在霓虹灯里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娃娃机你知道怎么去牙买加吗 太知道了这句话太有感觉了 就好像问华晨宇你知道怎么去火星吗 问刘翔你知道怎么去月球表面吗 问鲁班你知道怎么做锁吗 问林冲你知道高衙内怎么 NTR 吗 但是其实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说这种话的人通常并不是故意的 只是命运故意弄人香橙鸭🦆和光鲜跳舞男女形成对比 丑小鸭 可悲凰鸟 出笼 自由鸟中豪杰 6牛无语吃草鸭子没有利爪只有脚蹼乐园 释放天性 其实是为了更好的肉质 命运的一切馈赠早几百年就在暗中标好价格墙外的世界你有点暴躁 你需要抱抱探戈奔向自由之门海水发光不过是因为藻类而已 不要太感动
最近几次去电影院都踩了雷,本着真人就是麻烦的心态,决定来看看动画片。
事实更加证明了,动画片简单的故事更动人。
故事很简单,绿头鸭一家去牙买加路上发生的故事。
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的故事,依然令人感动。
鸭爸爸是一只只图安稳的中年鸭子,听到飞牙买加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任何不按部就班的事情都会让他觉得非常危险。
鸭妈妈坚持要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最终鸭爸爸同意一起去外面看看。
这是一部给孩子看的动画片,更是给父母看的家庭片。
鸭妈妈认为无论何种境地,都要保持乐观。
她从来没有反复讲给儿女,而是自己身体力行的去做。
鸭爸爸谨小慎微,在旅行中经历了很多事情,最后成为了一只勇敢热血的鸭子。
鸭儿子和鸭女儿也变得成熟,从最开始的在父母身后飞变成了领头鸭。
一家人在一起旅行冒险,每个人都有所成长。
这是很多真人电影都没能做到的事情,动画片每个人物都顾及到,让这个故事更加饱满。
唯美的画面,3D的氛围,看上去真实的动物,给这个电影增色不少。
非常值得但电影院去看看!
开始鸭爸爸不想离开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后来听到了叔叔说你就想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吗?
后来鸭爸爸想通了就该去冒险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开始了一趟天空海阔任鸟飞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是啊,现在我们的生活就像是困兽,也想去看看外边的世界,不过,房贷车贷,婚姻家庭各种压力。
不是说想走就走,真的好羡慕鸭子的一家,有一个说走就走的旅程,也让我们的身心压力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就好像鸭子一家,最后到了鸟的世外桃源般的景象,回归到现实,我们又在挤着,地铁为生活烦恼而奔波,看到地铁上有一个,年轻人坐在地上一天工作后的劳累的心酸的情景,这个就是现实与梦想的差距! 这个就是电影的意义:可以圆了我们心中向往而不敢实现的梦想,电影就是圆梦!
谢谢这个电影,为我们的梦想干杯!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北影节英嘉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摄影机运动和色调感觉就像是在看基氏,摄影太棒了,时不时响起的惊悚配乐很creep。hooker,街边卖书的老大爷,义无反顾追女孩的少年,气象站的中年女人,冲动离家的女孩,沉默的父亲,好像全片没有一个人笑过呀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北影节@党史馆,开头就猜到整个走向的电影,个人觉得慢镜头长镜头还挺好看,但影院至少一半人睡了,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很难看下去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