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确实堪称史上最搞笑的恐怖袭击。
你不能说影片嘲笑了谁,因为影片里出现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白痴。
在这部影片面前,我们不需要思考什么信仰、宗教、战争之类的东西,只需要开怀大笑就行了,虽然渐渐地有些笑不出来了。
因为玩笑都是建立在死亡的基础上的。
典型的英国式的幽默,怪诞、突兀、冷。
影片可能要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恐怖袭击什么的最讨厌了,那都是些疯子和脑残才干得出来的事儿。
应该和“这就是英国”一起看。
什么伟大的理想,什么高尚的主意,到最后,不过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http://axinlove.com/2010/10/four-lions/《Four Lions[四头狮子]》哭!
笑?
by @xinl.ve 101025Movie Rating:8。
前些天新闻报道,阿富汗的恐怖分子主动站出来接受英国电视台采访,表示他们购买军火的主要资金来自英国。
英国民众一片哗然,呼吁政府调查,宰断资助恐怖主义的资金流,以保证英军士兵在阿富汗不会伤于“自己的枪火”之下。
经历过IRA,“7·7”事件的英国人,感受恐怖主义之痛比其它国家可能更要深刻一些。
将“恐怖分子”当做自己电影的心爱的主人公,《Four Lions[四头狮子]》的英国导演Chris Morris虽然一贯离经叛道,但本次不可谓走的不远,以致几乎为他的人身安全表示担心。
穆斯林和圣战、几乎存在着决然对立的两种态度:一派视为自己民族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派则将之与恐怖主义换上等号,不存在可以游走的中间灰色地带和摇摆不定的情感。
Chris在电影中刻画的五个滑稽的恐怖分子,会不会激怒真正对圣战抱有极大热情或同情的人员,导致他被执行清除计划。
而在电影世界中,Chris为事不关己的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察穆斯林恐怖分子的新的视角——他们筹划的恐怖行动完全是无人指使,也不存在明确诉求,仅仅因为他们的种族,他们把自己定位于恐怖分子。
直到“四个狮子”的人体炸弹,一个一个的被引爆或主动引爆,电影的现实主义色彩才不那么强烈。
血肉之躯理应炸四分五裂,血溅得到处都是,而电影之中的情景采用的方式是一个蒙弹在土包里引爆,激起了一团灰尘。
人肉炸弹不存在,四起连环爆炸事件也都是虚构,电影依然是电影,不是英国真实历史上的一笔。
不用为“4+1”个傻小子担心,也不用为他们引起的爆炸事件的无辜受害者担心。
哭自然是不必了,可又能笑得出来么?
拿着AK47,站或着坐在极具中东风情的幕布之前,然后宣扬个体谋求圣战的真言——半岛电视台得以闻名世界的视频资讯。
后期跑到中东去参加训练营,又或是从市面上购买材料制造炸弹,现实世界里恐怖分子能干的事情,电影中极为普通的年轻穆斯林人有样学样。
为梦想主义信念而死,精神再不崇高也有可称道之处,然而全无意义的牺牲,让人肉炸弹变得滑稽,狮子变成了可悲的小丑。
除了缺乏明确目标的恐怖行动之外,还有狮子们选择震惊世人的方式和他们的立场。
打算直接对西方人下手,也可以实施苦肉计向自己人下手以激起更多的恐怖行为,他们自由地游走在两条截然不同的路途上。
抉择的难易程度,比去市场上挑挑拣拣买菜也还有一段距离,“圣战”的目标更是一个笑话了。
“4+1”的团伙,有领袖、精神导师、胁从犯、盲从者,狮子们的形形色色无疑是有现实指向意义,指出了这一点的电影比单纯的黑色幽默多了些深度。
Four.Lions.2010.LIMITED.720p.BluRay.X264-AMIABLE
看来,我的基础阿拉伯语对于理解一些,比较基本的对白,还是很有帮助的,毕竟,那一口标准的海湾口音,听起来还是那样的悦耳。
当电影以非常典型的“半岛电视台”的新闻片段,引入正题的时候,那正襟危坐,看似凶悍的恐怖分子,可谓是吊足了胃口,而那句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Bullock’,突然让这几个所谓的恐怖分子,活灵活现了起来。
三个生于英国的阿拉伯后裔,加上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白人信徒,还有一个颇具说唱功底的大学生,组成了,令人“生畏”的人弹,目标直至“伦敦马拉松”。
如果说《三角猫部队》是对于美国反恐战争的一次强而有力的反恐的话,那么这部《四个狮子》则完全是站在一个“恐怖分子”的角度,来诠释恐怖主义。
影片中,有两个段落值得回味,一个是在大学演讲之时,一个所谓的白人学者,道貌岸然的宣称这西方已经烂熟于心的所谓“普世价值”,倡导所谓的“平等,民主,自由,博爱“而我们的五号恐怖分子,站起来,用一段混杂着阿拉伯语和英语的说唱并拉响身上的”礼花“时,这位宣称学者,可谓是,”花容失色“,藏到了桌子底下,刚才,还口口声声说,看到阿拉伯人不会联想起”人弹“的评论,可谓,早已变成,过眼云烟,是落在漫天飞舞的纸屑之中。
如果,所谓的,平等博爱,仅仅是建立在肤色和外表的立场上时,这所谓的平等博爱,不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吗?
第二个值得玩味的桥段,就是男主角Omar(非常西方化的阿拉伯语名字)的弟弟,来哥哥家串门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和举止,一看便知是严格遵守《古兰经》教义虔诚的穆斯林,而这位传统意义上的”人弹”“恐怖分子”所表现出的却是“平和,谦逊”,反之,受过西方文化教育,一周只去一次清真寺的男主角,却表现出了对于“祖国”种种的憎恨和“消费主义”的厌恶。
而莫里斯先生在《灵通人士》之后,又一次的向全世界展示了他的犀利和锋锐,所谓,宗教都是宣扬平等和博爱的,其最终教义都是人与自然的互利互存。
无论是《古兰经》也好,《圣经》也罢,到头来,都是说一件事情,我爱你,你爱我,主爱人,人爱主。
不过,到最后,圣贤之书,并没有为我们这些庸人所用,想想,现在愈演愈烈的9.11烧《古兰经》一事,就觉得好笑,一个所谓,服务上帝的牧师,都能做出如此离经叛道之事,想必,那些信仰没那么坚定的芸芸众生了。
不怪原教旨主义的苛刻,只是基督教太不懂什么叫做”平等博爱“,也对,当主教忙着娈童的时候,那里还记得什么,人人爱我,我爱人人。
说句题外话:那支吟诵《古兰经》的泰迪熊真可爱.......不愧是”祈祷熊“
这些伊斯兰极端主义傻逼真是笑死人了,以为说自己是圣战战士就很屌,火箭筒都拿反了还炸了大本营本拉登,当然是假的。
哈哈。
这些警察也是饭桶,这样的傻逼也没发现没抓.费萨尔被羊绊倒炸的稀烂。
哈森在行动前向警察投降自己是人体炸弹的被同伴巴里按键炸死。
狙击手警察射穿成雪人的奥马尔却射成另外穿熊装的无辜人,因为他分不清哪个是熊哪个是雪人。
巴里吃了奥马尔的电话卡,踢了他下体但却被电话卡卡住喉咙,一个好心者想从背后用力一顶把卡顶出来,于是好心者和巴里一起爆炸了。
警察冲进烤肉店却乱枪打死瓦伊对面的店工作人员,饭桶。
正好奥马尔要瓦伊自首但瓦伊手机掉了不敢接于是引爆炸弹,这些饭桶警察和店里人都被炸了。
于是奥马尔进了一个药妆店,正好是当时自己反对炸的,引爆。
傻逼生傻逼,世界傻逼比
2015-5-22超出我想象的棒!
特别是最后,恐怖分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会害怕,也会迷茫,有时也只是身不由己的去做他们已不想去做的事情,最后奥马尔带着茫然,无奈,和早已承诺的微笑着走进他所不齿的药店时,正是对于人生的无奈而做了不想去做的事情。
恐怖分子也有卑鄙的人,胆小的人,天真的人有良知的人 2017-7-1真正的喜剧往往才是最刺痛人心的,像一柄利刃刺透社会的现实与荒诞。
没有担当的政府,愚钝的警察,自娱自乐但又无可奈何的恐怖分子以及永远都不明真相的普通人构成了我们每天置身其中的世界。
但电影戏谑的这个世界中不是只有荒唐与可悲,美好的事情往往也会在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偷偷生根发芽。
天生智商不在线上的瓦伊自始至终相信着他的朋友,相信着朋友们能给出自已通往天堂套房的道路,这种信任可能是我们都所无法给予的。
这四个人像极了我们自己,总有一个能使我们对号入座,但希望生活给予我的只有生活的欢乐没有选择的苦恼。
这个颠倒的世间,无边的寂寞,空虚日夜啮心。。。
一朝撞见幻亮,怎不甘愿陷落,乃至虽脑已破障,但举身心而轻赴。。。
如果人世苍凉,裹挟着你杀死理想的同伴是否是最后的安详居所?
如果光焰无非光焰,如果现实终究现实,你能泰然说出:“I quit!”?
也许他们疯了?
显然和我一样你知道他们并没有疯,一切都是真的,伪善的教授、精于掩盖的条子、真武士、假丈夫,一切都是真的,一直都在身边和心底。
这个时代的黑色幽默,你我都不脱罪责。
PS:注意四大猫之外角色的画面语言,讽喻到底:英国佬的得意技。
一、电影之意义电影以嘲讽的角度来看待穆斯林圣战事件,再两者互为对抗的关系来看,有失一个“客观”的水准。
不身为穆斯林教徒,不会理解其中宗教的意义,在今天这个和平的世界之下伊斯兰的圣战代表着“不道德”“愚昧”,但是电影作为文化语境的符号,对其的读解我认为带有一种种族对另一种种族的偏见。
愚蠢的、爱算计别人的伊斯兰人早就带有类型化倾向,其中巴勒斯坦的逃脱、轰炸清真寺、乌鸦羔羊爆破、穿着卡通人物衣服马拉松赛场人肉炸弹,这一个个事件是绝对的对于一个族群的非写实般的丑化。
二、电影之借鉴小成本的运营、英式冷幽默,爆炸的幽默式处理带来的戏剧张力,尤其是在处理每个人的死亡之时,这种喜剧式的死亡结局,更能让观众“思考”。
Four LionsFour Lions is a 2010 British black comedy film. It is the debut feature from director Chris Morris, written by Morris, Sam Bain and Jesse Armstrong.The film is a Jihad satire following a group of Jihadi Islamist terrorists from Sheffield, England.(From wikipedia)Morris spent three years researching the project, speaking to terrorism experts, police, the secret service, and imams, as well as ordinary Muslims, and writing the script in 2007. In a separate interview, he asserts that the research predated the 7 July 2005 London Bombings:"It was an attempt to figure it out, to ask, 'What's going on with this?' This [the "War on Terror"] is something that's commanding so much of our lives, shaping so much of our culture, turning this massive political wheel. I was wondering what this new game was all about. But then 7/7 hit that with a fairly large impact, in that we were suddenly seeing all these guys with a Hovis accent. Suddenly you're not dealing with an amorphous Arab world so much as with British people who have been here quite a long time and who make curry and are a part of the landscape. So you've got a double excavation going on."(From wikipedia)My reviews:It's a terrific moive,There are definitely some laughs in this film.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 film is an unfunny attempt to examine mindless extremism using humor. This comedy is as black as can be, both silly and sharp.And This film doesn't try to explore the roots of religious fanaticism and how it can manifest as murder, that's totally wise.Instead, it simply accepts the world as it is and focuses on the ridiculousness of the reality.FIVE STAR RECOMMENDED.
奥马儿在儿子睡觉前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只秃鹫寻找到辛巴和他父亲木法沙,它是坏蛋刀疤派来追杀它们的。
这只又大又坏的秃鹫朝它们直扑过来。
辛巴捡起了石头,向大鸟扔去。
但它用力太猛了,抡圆了胳膊扔去,石头落在身后一英里处,击中了木法沙,聪明、强壮的木法沙,辛巴的爸爸。
石头意外砸到它的脑袋,它死了。
辛巴就得做选择了:要么告诉朋友们真相,引起混乱;要么保守秘密,带领大家同刀疤作斗争。
他会怎么选择?
这个问题可以窥见英国这个在本土享受了几百年和平的国家对待战争、暴力、革命的态度:那些给别人带来灾难的大事件都是无谓的。
也许仅仅是因为打麻将被截胡,也许战争发起仅仅因为赶上一个领导人物牙疼,或者在图书馆看书时遭受的一次嘲笑,再或者,需要一些谎言掩盖一次意外。
这片电影说的是:一部不与时俱进、世俗生活封闭的教规在面对纷繁杂乱的现代生活时会陷入混乱和不清晰,圣战可能是一群头脑糊涂、生活不得志者利用这一点来试图摆脱混乱的对策。
亮点:1.哈桑:这是精神圣战,是一种姿态。
巴里:先知穆罕默德摆姿态了吗?
他打碎了异教徒的偶像。
(启动车子朝墙开去)这是一种姿态吗?
砰!
2.(费萨尔拎着双氧水跨越羊圈围墙时被炸飞了)他去天堂了。
他永生了。
他炸断了基础设施建设。
他炸死了一只羊。
精彩地炸死了那只羊。
——羊,尤其是头生羔羊是犹太教献祭的祭品。
在犹太教里,献祭既可以向上帝表示人时刻不忘上帝,也表示自己的罪过通过燔祭品的流血牺牲被带走了,自己在纯洁中更接近上帝了。
羊成为接近上帝的一种中介。
故才有“他炸断了基础设施建设”之说。
也许在奥马尔他们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无辜的人,也不存在另外的方式接近永恒天堂。
这是恐怖主义克服针对平民暴力袭击难题、摆脱愧疚感的说辞!
这是我既不喜爱也不熟悉的类型,感觉这片子很到位了,但确实笑不出来。在我看来,愚蠢未必是滑稽,讽刺也未必是幽默;只有那背面的黑色,值得欣赏
无措式喜剧。
好吧,我没有宗教信仰
反监视那段最好笑..
拍给无脑愤青看的电影。“你根本不知道你所信仰的,是否真是你的信仰所主张的”。
主题不喜 表演不喜 10分钟弃 我笑点高
不是我的菜
不太喜欢这类型,或者说,还是不理解穆斯林。#20200524
五个穆斯林小男孩,为了圣战去奔走,被羊绊倒没法救,五个只剩四四个穆斯林小男孩,暴走玩偶马拉松,莫名其妙引自爆,一个也不剩 。这其实是一个悲剧,但是这样的英式电影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让你一边笑,一边后背冷飕飕的劲儿。
很不错的英式喜剧,没下限,拿恐怖分子和穆斯林说事,但为什么要把人家设计的这么傻呢?
制止犯罪的同时也在制造犯罪,喜剧同是悲剧
貌似剑走偏锋的插科打诨其实直指要害 从头就一直笑啊笑啊笑啊最后心里忽悠一下子……
信仰的缺失
影片里面的恐怖分子都傻得可以。但是真的这么傻吗?美国被撞了世贸,本拉登现在都没抓到……
全是陈年老梗,典型的想教育观众的喜剧片(那还能看了吗),而且选的这些个演员都不是能演得来喜剧的人
911能是这种sb干的?
恐怖分子养成片儿。剧本绝了。
太讽刺了
你不是穆斯林,你很难理解他们的精神信仰和生活处境,但这还是一部很用心,很智慧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