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它当做复仇片看大概很多人都会失望,但是往往大家都是冲着复仇二字来的,至少我是,女性复仇题材更是很多人喜欢的。
我对影片的理解是,这其实是个伤痛片,受害者和家庭成员对事件的伤痛表达,但是有点刻意放大这份伤痛,可能没有看过新闻的童鞋就会感觉电影很多败笔,故事重点没有,一直都是平诉,没有高潮,有泪点,当然我泪点低,就算到了结尾也是感觉没有高潮,反正我是感觉没有。
我印象中女主演妈妈的好像没有当过母亲,所以开始一直有点感觉不是母女的感觉,亲密不足,演戏有余,母亲给人感觉看完了还是没有定性,不知道妈妈的性格,其中跟游泳馆教练的交往多余,没有作用,去找前夫的小三打官司也感觉毫无作用,总之无关的镜头情节很多,但是要让导演刻画的情节又太少,很多不给人镜头的情节到最后又给了个结果式画面,感觉特别让人莫名其妙,女主后面女儿死了后倒是有了那么点妈妈的感觉,但是警察还有三个混混的bug又开始出现,大概我有点吹毛求疵,黑色,黄色混混说来说去就一句脏话,表演生硬,另外个大boss看似纯良,演技白痴,或者压根没有演技,警察也是很生硬,警察女儿打电话的情节我都笑了,太生硬了,饶是我不懂演戏的都感觉很假。
大概就女儿在面对心目中的王子时的微笑还让人感觉是很真实的羞涩,大概我做整形业的关系,双眼皮割的……职业习惯啊,主演真的都是吐槽点,优点极少。
但是有的评论说第二次女儿去真的很傻13,我觉得有点苛刻,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心思大概就只是要拿回视频吧,我们那么大的时候不也只相信世界只有黑白,哪里知道还有灰色地带。
而且演女儿的演员给我演出的感觉就是个天真的少女,所以被骗,再被骗从而要挟也是无可厚非,就是母亲对女儿生前的关心那么少,让我有点感觉脱离母女关系。
但是韩国电影的题材真的可谓百无禁忌啊,这样的题材在天国大概只能被审核得面目全非,或者压根夭折都有可能。
熬夜看完,写的也乱七八糟,纯粹吐槽,一吐为快而已,元旦放假的第一部安排电影,有点失望,但是习惯推荐。
这电影很好看啊,根据真实事件拍的,妈妈演的很好,最后把那些男孩都杀了,超级解气!
妈妈就想要一句抱歉,男孩却没有悔过之意,所以统统杀杀杀!!!
特么的全部都是禽兽,法律有特么屁用,关了几年出来继续强奸其他人,当时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真的超级气愤,对于强奸罪,真的判得太轻,你放他们一条生路,关三年,五年。
让他们改过自新,但是毁的是受害者的一生
《妈妈,别哭》这部电影本来打算快进一下就删掉的,但当看到剧中妈妈把女儿的蛋糕拿出,上面写着:“妈妈,别哭。
”的时候,我的眼睛马上就湿润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可这样的悲剧又是谁造成的呢,这是一个大家都要思考的问题。
母女情深,娘俩相依为命,女儿自然是柳琳唯一的支柱,况且恩雅也是一位善良、漂亮、可爱、优秀的女孩。
但现代社会,好人、善良的人一般都会受到伤害,特别是这种纯真、善良的女孩,第一次受到这种伤害已经是很难从中走出来了。
医院里警官的验伤和询问,这就像揭开就要结痂的伤口一样,阵阵刺痛着母女的内心。
法律的漏洞和缺失又让这些流氓更加肆无忌惮,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实际的制裁,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在变相鼓励他们继续犯罪。
所以又有了第二次,恩雅也就直接崩溃了。
网上查了一下,的确,在韩国对这种青少年犯罪的量刑的确很轻,剧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一个学校30个混蛋学生轮奸一名女生,并致其死亡,最后仅有3名受到了也就两个月的刑期,其余27名竟然在事发第二天释放。
连父亲是警察的秀敏明知真相都不敢作证,一当然是胆小,二也印证了那个法律漏洞,即使作证也会逃脱惩罚。
当法律不足以保护受伤的心灵时,要它又有何用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片中双方家长和解的那一段也挺有感触,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他们的确要负责任,他们所做的工作不是要检讨自己的孩子,而是推卸责任,解救自己的孩子逃脱罪责,给他们在每次犯罪后,利用这种法律漏洞擦屁股,这会让他们以后可以更加猖狂的犯错,也导致了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只有自己的父母会为了自己的孩子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因为他们真的心疼自己的孩子,剧中当柳琳看到自己的女儿恩雅被虐待的视频时,痛苦的模样真让人心痛,普通人我们都会有怜悯之心,况且是自己的亲骨肉呢?
试想如果是我们自己,当法律不给自己一个合理、公正的判罚,我们的内心一辈子会好受吗?
当然不会。
生活在一个欺负妇孺的社会是可耻的,一个弱女子被逼到那个地步对于这个政府来说也是可耻的。
还有几个问题是在看影片中想到的,权当胡说八道吧。
1、片中的一位检察官大骂韩国是狗屎国家,想平平安安养个孩子都他妈那么难。
真的为韩国人有这种片子而高兴,有问题起码可以反应,据说《熔炉》这部电影就使熔炉法于韩国会立法成功。
其实棒子们也不用自责,强奸从轻处罚的案例在其余国家也是比比皆是,比如以前的印度。
2、我觉得恩雅的父母也有不足的地方。
单亲家庭,成长难免有缺失。
如果说第一次受到伤害那是孩子不幸,那第二次呢,家长应该有所察觉,这样的事孩子还是自己扛着,家长的力量和平时的教育在哪。
恩雅的爸爸呢,他不应该去做些什么吗?
他的妻儿有如此至下场他后半生心里会好过吗?
3、我又想到了枪,都说美国持枪不好,有很多枪击案发生。
但事情如果事发在美国,金柳琳一普通善良的女性是可以有枪的,而那几个流氓是不可能有的,我不是说要用枪干什么,起码做起坏事来还会有些畏惧吧。
恩雅是个好女孩,当电影中看到那个印有“不哭,妈妈”的蛋糕时,大多数人都会潸然泪下,希望这种事情在世界上越少越好,希望棒子国的强奸法律越来越完善。
我特么记住这导演了,我还得记住这编剧!
推荐我说是爽片的小伙伴这是没法做朋友的节奏嘛T-T简单粗暴地说这就是一部不作死就不会死,死蠢憋屈的片!
尤其结尾那一枪,真是只有F XXX能够形容!
小伙伴们别说什么现实就是这么无力了,这特么不是无力,这是玩观众。
演技和镜头我就不吐槽了,一看这奖项,难道是因为一切都达成了憋屈的效果吗,啊!?
顺安全和法制教育太重要,还有自我保护意识。
我还要在喷一下那个警察女儿!
是人啊!
举手之劳而已,还是好朋友呢!
匿名报警或者提醒下谁会知道啊ヽ(o`皿′o)ノ一点风险都不肯背啊脑补结尾主犯已死。
转头补血去了。
一开始本来是打算看看,打发时间的,看了之后却心情很复杂!
首先别老拿它和熔炉比!
特别是部分说熔炉怎么怎么比这片子好的!
一个是说山高皇帝远,残疾儿童的悲惨命运,以及腐败!
妈妈别哭分明把未成年保护法的漏洞和教育的悲哀作为重点!
就因为同一句通过真实事件改编几个字就要相提并论?
看片子就看片子,别乱折腾。
这个故事,导演一直有意无意特写主角的情绪,更加把握了真实性,如果单是强奸,恐怕不会这样痛苦!
可是这些人却都是一群未成年人。
妈妈在警局时第一次发现罪犯,震惊的说居然是一群毛孩子?
对啊,同样是和女儿一起学习的学生,怪他们无知?
还是怪他们父母?
还是怪学校…?
如果是打骂可以说是年轻气盛,强奸!
还真找不到词语来形容。
如果单是强奸一次,恐怕也不会这样痛苦!
可是没想到他们还拍了视频,进一步要挟这个孩子再继续施暴。
如果事发之后,犯人的父母态度好,对母亲的感觉感同身受,也不会这么痛苦!
谁知道犯人的父母前后两次把钱甩到受害人的脸上,还指责受害人母女!
如果单是这些,恐怕也不会这么痛苦!
可是未成年保护法成了这些犯人的保护伞,仅仅两年?
无罪?
片中一个孩子还嚣张的说,不知道这次怎么回事,以前都可以和解,这次居然上了法庭,差点以为完了!
原来这还不是头一个!
原来有好多母亲父亲都和解了!
我实在无法理解怎么样的父母可以容忍这样对孩子的伤害,然后转念一想:是法律。
警察的女儿曾经要求要留学,后来知道她是目击证人!
连警察父亲都没给她点正义感,看见了,不作声!
求她当证人,不作声!
连一开始警告朋友的时候都那么唯唯诺诺!
女儿自杀是解脱,作为母亲呢?
谁能忍受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更何况,你本应该好好保护自己的女儿, 更何况,离婚后的女人,女儿几乎成为了唯一!
我一点不觉得这样的母亲去复仇有多么不理智,或者残忍!
就因为未成年?
就可以为所欲为,伤害别人的至亲吗?
不是不想通过正规法律手段,法律有情,真的就是情?
既然解决不了, 只能自己上!
这世上不存在感同身受【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从密阳事件的44人次☞降低到3人次;并不是近年来的校园欺凌事件突然增多了,而是现今的曝光手段更先进了……【论持有一台,永不联网的计算机/移动终端的重要性】陈老师只有一个【塑料姐妹花】你曾帮助过的人、曾帮助过你的人,江湖救急时,是对你显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姿态,试过就知道……
当看到妈妈发现不良少年威胁恩雅的短信,忍不住眼泪,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这两部影片都是着重讲了复仇的部分,但是我觉得《妈妈别哭》更加符合现实中人的反应,那一种无力恐惧,但又想让那三个不良少年为自己的女儿赎罪,通过法律但却无果,因为没有证据(之后警察通过不良少年找到了),才不得不选择走上了复仇这条路。
但导演并没有将影片好好的去刻画,有些地方太过啰嗦平淡,让人很想跳过...虽说是继《熔炉》之后又一部韩国现实力作,却很多方面无法和《熔炉》比拟...
豆瓣对《妈妈别哭》的简介:《妈妈别哭》是继《熔炉》之后又一部韩国现实主义力作,入围了第17届釜山电影节的广阔镜单元。
本片改编自现实中“得知女儿因为被男学生们强暴而自杀的妈妈亲自为女儿报复”的残忍故事。
一直以来都对韩国电影有一种好感,尽管他们的电视剧充满了玛丽苏和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梦幻感,但是他们的电影却以现实和刻骨铭心著称,无论是针砭时弊,还是批判社会阴暗面,还是表现心理变态,还是揭露人性扭曲,看完之后总让人有一种使尽浑身力气的感觉,满身的疲惫和满心的无奈,而今天要说的《妈妈别哭》就属于其中一种。
刚刚离婚的妈妈和女儿恩雅相依为命,虽然即将开始单亲妈妈的生活,但看得出来两人的生活平静而幸福,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影片中有个小细节很打动我,女儿说要妈妈帮自己买件新内衣,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儿发育比较快,但是女儿仍然愿意跟妈妈分享自己的身体变化,而妈妈要摸摸女儿的嬉闹情节也无比真实、充满生活气息,也可以看出两人的感情真的非常好,稍微了解下现在的青春期少女,或者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就能明白,这种无话不谈、和父母吐露心声的情景少之又少,而这将会和后期的悲惨和崩溃形成鲜明的反差。
青春期的爱情往往是青涩而美好的,喜欢一个人就去表白,想要关心他,想要走近他,影片中的女儿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在高中产生了爱情的萌芽,喜欢上同班的男生,长得很清秀、但行为却有些痞痞的,他抽烟、冷漠,像极了小时候港台剧里的古惑仔,但是不成熟的女孩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现象蒙蔽了双眼,以为这就是帅气。
女孩鼓起勇气约男生见面,还准备了一份自己亲手做的饼干,在女孩子的心里,这就是最大的心意了。
但是看电影的时候,我却看到满屏的弹幕“这个女儿真是太蠢了”,“这么主动,活该被骗”,“教育不到位啊”……
而这次见面却是悲剧的开始。
恩雅喜欢的那个男孩竟然伙同另外两个校外小混混强奸了自己,还拍摄的视频,面对他们的凌辱,恩雅的无助和痛苦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感同身受,我想这一刻她的大脑一定是一片空白,懵的,整个人都是懵的,她那么弱小,那么可怜,却只能躺在地上遭受残忍的迫害。
我以为这个世界上和我一同在看电影的人至少应该保持同情的心情去理解和关心恩雅,可我却看到键盘侠满屏的恶意。
当悲剧没有发生在你身上时,你永远无法理解当事人的痛苦。
此时还在一旁说着风凉话的人,当有一天自己也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不知会作何感想。
以前总是读不懂鲁迅,也不理解那个年代的文人为何可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却越来越明白鲁迅的深刻,他对中国人性的解读是如此准确和到位,对我们的民族劣根性了解得非常透彻。
他在小说《药》中写到中国的“看客文化”。
那些脖子伸长了像鸭一样的老百姓,漠然地看着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争取自由和民主被砍头的场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即便是看一场电影,都能随处可见这样的看客。
今天不想讨论太多关于看客的内容,毕竟,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这些。
恩雅的妈妈得知女儿被强奸后,哭得伤心欲绝,但是为了照顾女儿的情绪,她还要强忍着难过和委屈想尽办法哄女儿开心。
另一方面,恩雅的妈妈在努力诉讼,小混混的家长想要给钱私了,恩雅的妈妈无法同意,在她看来,必须要给女儿一个交待,必须要将犯人绳之于法。
但审判的结果却令我们大跌眼镜,在恩雅的身体里只找到一个男孩的精液,因为未成年的身份,只判了一年多,另外两人当场无罪释放。
看到这里,除了绝望你还能说什么?
一个女孩的一生因此发生了转变,被强奸的心理阴影和一辈子无法磨灭的伤害,甚至可能会丧失对爱情的渴望,对生的希望,对男人产生恐惧等等一系列的反应,作为非当事人的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她的痛苦。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坏人之所以被称为坏人,是因为他的坏是好人永远想不到的,正常人也无法拥有像他们一样的脑回路,将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从侵害别人中获得快感,这样的变态心理,想想都让人害怕。
其中一个混混发短信给恩雅,威胁她如果不来,将会把强奸她的视频发到网上,担惊受怕的恩雅此刻已经失去了理智,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她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而这一次,将恩雅彻底推向了深渊。
混混们不光再次强奸了恩雅,还让她赤身裸体在他们面前拉大提琴,并拍摄了视频。
恩雅被欺凌得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终于还是割腕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恩雅妈妈发现时已经晚了,医生已无力回天,得知恩雅去世的消息,恩雅妈妈当场晕了过去。
面对自己最心爱的女儿,此刻,恩雅妈妈除了心痛,什么也做不了。
感觉身体像被抽空了一样,处理完了女儿的后事。
回到家中的恩雅妈妈无意中发现了女儿的手机,翻看手机短信时,小混混们发来的凌辱视频将恩雅妈妈逼到崩溃,绝望、无助、痛苦、愤怒……在这一刻全都爆发了出来!
看到恩雅妈妈撕心裂肺地痛哭,我也很久不能释怀。
从事实上来看,恩雅的妈妈亲手杀死了残害自己女儿的三个坏人,因此,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单亲妈妈的复仇剧,是为女儿报仇的暗黑系列,但是在真正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丝毫没有觉察出复仇的氛围。
恩雅妈妈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了追求真相,当她第一次去找小混混时,什么都没带,只是去质问他,是否是强奸案的主使,她依然在寻求证据将凶手绳之于法,而不是凭借一己之力报仇雪恨。
但换来的却是小混混的殴打,如果不是警察的及时赶到,恐怕自己被当街打死都有可能,而这样的情况,警察也只是对他监禁2周的惩罚而已。
此刻,恩雅妈妈对法律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她带了一把刀再次找到小混混家,你以为她要黑化了吗?
不,如果真要杀人,不应该提前谋划一下,保证万无一失吗?
但是她没有,她带刀大概只是为了震慑,为了给自己打气,她一直在寻找真相,而小混混的答案让人倍感失望,恩雅妈妈和小混混比起来,也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厮打起来,完全占了下风,即便手持利刃,仍然差点被小混混掐死,一时失手才将小混混的动脉切断。
我想这一刻她才意识到一切都无法回头了。
她去找其他小混混讨回公道。
第二个小混混,直接被她开车碾了过去,但从她的脸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杀人的快意和报仇的痛快,如果可以,谁不希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呢?
面对此刻的残局,只能用无奈来形容。
即便是在最后时刻,她还在追问最后一个男孩,让他给女儿道歉,而不是直接杀人了事。
警察闻讯赶到,为了防止她再杀人,只能对她开枪。
画面定格在恩雅妈妈和恩雅喜欢的男孩同时倒地,至此,电影结束。
虽然我并没有经历恩雅妈妈的一切,但是从心底里为她感到委屈,就像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江歌惨案一样,江歌的妈妈中年失女痛苦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每次想起总让人心生凄凉。
活着的人将一生都在痛苦和遗憾中度过,而坏人却可以不受惩罚甚至逍遥法外,在悲剧发生前,恩雅妈妈和江歌妈妈都只是遵纪守法的普通人,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安安分分地生活,谁也想不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除了对她们的境遇表示同情之外,也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无奈。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犯强奸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恶劣的;强奸多人的;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的;2人以上轮奸的;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看起来似乎惩罚也挺严重了,重的甚至可以达到死刑。
但是在实际案件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取证困难,受害人被二次伤害的痛苦甚至一生的阴影。
前段时间一起未成年强奸案的判决结果让人哭笑不得。
9月21日,鲁山检方发表文章《鲁山一初中生一时冲动犯错 检察官介入下双方冰释前嫌》,因为用词不当引发网友质疑。
文中称,今年16岁的小赵暑期与17岁的小花强行发生了性关系。
因当事双方均未满十八周岁,在检方协调下,双方自愿签订了和解协议书。
今年8月27日,案件移送至鲁山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方鉴于小赵主观恶性较小、系未成年人等,遂于9月2日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将小赵的强制措施由逮捕变更为取保候审,后小赵返校上学。
而这件事还被鲁山县检察院拿出来炫耀,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
试问,有谁想过受害女孩的感受?
有谁想过她家人的感受?
检察院的书都是白读的吗?
强奸案不应该按法律规定判决吗?
而且这还是被报道出来的荒唐结果,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冤假错案,还有多少女孩蒙冤受辱,我们无从考察,面对这样的现实,谁能不觉得无奈呢?
有评论在指点这对母女的反抗如此无力愚蠢,试想当下又有多少妇孺会用拉琴的手拿刀反抗呢?
影片并没有与实际相差太大,而只是我们的思想太理所当然了,没有遭遇到,怕受到牵连,周围的所有人都是麻木不仁的,麻木的不只是国人,但永远麻木的也许会是。
不合力构造一个敢于对邪恶说不的环境,谁都会是共犯,谁都可能是被害者
整个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无力。
对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纵容,让人感到愤怒。
孩子收到威胁的短信,无知地走进恶魔的房间,让人心痛。
妈妈看到视频,有无数机会交给警察去调查,却偏要手持证据去找对方质问,让人又气又恨。
每一次妈妈被打倒在地,都在控诉着自己的无力,一个女人失去了孩子,哪怕内心充满了悲痛,依旧是无力。
结尾发现始作俑者就是妈妈被蒙蔽后放过的男孩,让人愤恨升级。
如果这是真实故事,那现实真的太憋屈了。
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惩罚的反思,应该扩展延伸开来,司法机关应该更加多层面地考虑对罪犯的惩罚,区分真心悔改、能够加以教育和以欺凌他人为乐、内心真正冷漠自私的罪犯。
在这方面下功夫,不仅仅是对罪犯负责,也是对受害者及其他社会成员负责。
2015.7.18
普通人对法律系统失望,没有缜密的逻辑和理智,当申冤无门,当女儿惨死,当罪犯毫无忏悔,一个母亲选择的每一步,都是漏洞百出的结果!
复仇力度太差,加害人完全没有心理上的忏悔,看后无法回味,有点浪费。
结局落刀慢了
从少年的你,到本作,结尾的部分总是不那么有爆发力有观赏性。但现实就是如此,也极有可能比这还无力。。法律,本是保护每一个合法公民的武器,然而被施暴时却又手无寸铁!当拿起这武器时还因为证据不足让加害者免去刑罚。还要保护加害者的隐私,要保护加害者没有死刑。。
看得憋屈。不是因为电影没有果断又高智商的复仇妈妈,不是因为小女主的心无防备。而是逻辑硬伤太多啦~评论弹幕一边倒的批评母女蠢,女孩贱,闺蜜渣,反倒是三个小畜生骂的人很少,真是看不下去。。。
节奏 剧情 人物的塑造都不是很成功 演员们倒还成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母女俩简直是低配版双Q。
不能再更烂了!!!!!!!!!!!!!!!!!!!!!!!!!!!!!!!!!!
从头到尾,最震撼的画面是女儿裸体拉大提琴的画面……心疼源自真实事件改编,片子本身真的没有打动我。
不要期待会是像《杀死比尔》一样精彩的复仇片。
意图是好的,演技是韩剧派的,编剧是傻逼的,韩国人难道不爽只会说shipar !?看前半段还很期待法庭戏的。虽然我是一向支持以暴制暴,这故事也说得太屎了。
虽然电影拍的有硬伤,关于单亲家庭、校园欺凌、未成年性侵以及其犯罪成本过低等许多问题都只是点到为止,可呈现出的过程和结果已经很惨烈了。自己成为母亲后,看到一群人渣一而再再而三地欺凌那个女孩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想不出比一刀刀杀死他们更好的复仇办法。最难过的是即使付出了血泪,罪恶也除之不尽。法律更是能够成为保护犯罪的所在。
同为韩国现实主义类电影,但是在剧情,铺垫上差的太远了
女主真是弱鸡,远学电锯惊魂,近学告白。复仇不给力看的窝火。
不算好电影,但够真实。
唉
显然这个母亲没有松隆子的告白有张力有心计
中文翻译:<<李天一骚年的事件>>
好感人,妈妈为了帮女儿报仇,杀死了那些强奸她女儿的人,我觉得这些人都死的好!也体现出了母亲的伟大啊,为了自己儿女会不惜一切去做!不过最后结局蛮悲的,哎主谋那个没有死到,恩雅妈妈也被警察制止了。很多人说女儿笨但是我觉得童真女孩看到视频肯定就会想尽办法拿回来!希望世界不会再有这种发生
单亲妈妈复仇记,故事简单,剧情还行,感觉蛮写实的,只是小女孩真的够惨,一次次被蹂躏,最后自杀了。女孩喜欢男同学,约会时候却被其朋友伤害,拍照,后来又被发裸照威胁,再次被侮辱,自杀,法律针对未成年的审判是无罪,母亲开始了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