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这部剧的评价是“还行”,该剧唯一的亮点就是海清的表演。
实话实说,海清、孙俪、孙红雷、陆毅作为中生代的“四大天王”无论是外貌还是演技都是佼佼者,这部二炮手海清依然出色,孙红雷却太一般了,远没有达到他应该在的高度上。
当然这部烂剧也的确是很难让演员发挥水准。
稀烂的编剧、稀烂的导演,坑了两个一流的演员。
看到杨巧他们订婚的时候 我实在忍不住了 我真不明白 好好的电视剧 干嘛要霍霍成这样 康洪雷现在脑子不对了吗 弄那么多画蛇添足 二百五似的东西干嘛呢我就不信要是在现实中 张三那鼻子就老那么黑着?
再怎么说也有十天半个月不是在打仗吧 就是天天不洗脸 那黑灰都能给蹭掉了 被雨冲掉了 我的团长里那些当兵的脏兮兮的样子是挺实在的 还有杨巧那裤子干嘛弄那么夸张?
就说不怕难看了 在那么穷的年代就不怕费布了?
但是我大约知道那时候人穿的裤子裤裆是大点 但也肯定不是那样的吧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那些虚拟的熊啊 鹤啊 还有牛啊 猪的 难道是我脑子有问题 领悟不了其中深意?
反正很多很多 我懒得说了 但是我也不得不说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我看过的电视剧里看过最多遍的 尽管还是拍的有点神神叨叨的 如果没那些神叨的成分 我相信还会更好 有精彩的 好看的地方
首先呢我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 措辞不是很流畅的一位技工毕业出身,有写的不太周到的地方大家多包涵。
进入主题,《二炮手》作为孙红雷的反差作品,我抱有很大的期望来看的,我觉得喜爱看这部剧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孙红雷才来看的,但是这部剧我勉强笑到第4集,忍到第十集,开弹幕骂道第30集,最后几集完全是为了之前浪费的时间再浪费一些看结局。
这部戏的缺点太多了,如果说这部剧不是康导导的,是一名新导演,那么我会说这部剧有闪光点,但是作为康道,这剧我真心不能接受。
下面我先说一说这部剧比较狗血的几点。
第一次让我感到狗血的是,6连长语重心长的给战士发子弹 一人2到3发,然后上战场,能和敌人激情大战一夜枪炮不断,也不知道是这子弹打出去还能回来还是敌人打过来的不是子弹是弹夹。
还有就是平日不开枪,打仗就三发子弹的部队如何和训练有素的敌寇展开激烈的爆头对决我也很费解。
还有配角的无脑无交代的丢失,李大棒子死一笔带过,没看见。
6连长死了,和他一起被砍头的是谁,我等了半集才努力听到张三喊黄 连长得知陪着连长砍头的是黄。
城里策反的伪军军官无故就消失了只字不提。
卧底多年刚浮出睡眠的于副官被抓了,不杀不救,就被大家遗忘了。
吴司令那么大的官在战前看大戏,得知狙击手埋伏,团长居然还让司令讲话也没有人墙包围保护,死后就寥寥几句忘却了,这首长倒像是被团长暗算的。
主角光环纵然强大,其他角色也是人好不好,只要是张三被打被抓都是全剧组的保护营救,其他的人一概都是浮云。
电影剪辑如果说是业余爱好我之能说你是新手,一个认真的业余爱好者剪辑的水平都比你高,这剧一半穿越一半猜,前言不搭后语,不说情节连贯不连贯,就这个剧情的情感转换都是硬伤。
任何人被狙击都是爆头,就连日本将军,八路司令也不例外。
唯独张三屡次被打,逢凶化吉,切石子,玩刺刀,真是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啊。
还有张三和李四的情感路,硬伤中的硬伤,杨巧儿尸骨未寒,如果你说他们青梅竹马,那杨巧儿太惨了,比那霆锋王菲寻真爱的亚鹏哥还惨。
纵观整部剧,我觉得要说写实不如《我的团长我的团》要说YY不如《抗日奇侠》,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烂剧,还不如让我看看徒手死鬼子来的直白些。
抗战大戏《二炮手》正在多家卫视热播,和很多流于工整的同类型剧有所不同,这部剧做到了举重若轻,采用大量的东北方言和戏剧元素,游走于幽默、抒情和惊险之间,讲述了一段笑中带泪的东北抗战往事。
剧中的人物,也个顶个的机灵有趣不按脸谱出牌,首先就是孙红雷饰演的神枪手贼九,朴实、顽皮、机灵、蔫巴坏、吊儿郎当,总也洗不净的脸,二人转式的大黑布巾包头,襟肘露出棉花的破棉袄,一门流利的新派东北方言。
多重气质与鲜活形象于一身,对于孙红雷来说,既是从精英戏路到平民形象的一次颠覆,也是一次返璞归真的演技回归。
因为语言风格非常东北话,估计很多观众刚开始看《二炮手》会有点儿不适应,几个主要人物都像网红留几手一样张嘴就是一串东北话逗比段子,完全不是大家印象中枪炮齐鸣血光四溅的抗战剧。
“麻溜儿给整口吃的”,“稀罕、祸害”、“尥杆子了”、“咋整啊”、“聊饬呗”,这些从前在春晚小品中才能听到的东北话在抗战剧里出现,产生了预料外的喜剧效果,也提升了人物的真实感。
作为现实中的东北先生,孙红雷的表演不仅是口音纯正,更是结合了机灵、憨厚与血性这几种典型的东北爷们儿性格,对贼九的塑造深入到每一个细节。
抄着袖子猫腰走路,见人三分笑的长工专属神态;扮猪吃老虎吓尿汉奸刘得贵、刺杀小野的好汉行径;投身八路军专门打黑枪寓战于乐的顽皮举止;面对杨寡妇麻了爪的“怂样”,还有一些捉弄连长战友的一些顽皮小花招,跳大神式的神神叨叨。
平民化的人物塑造与故事融合在一起,促成了一部不一样的东北抗战,不一样的英雄传奇,尽管之前很多抗战剧也试图打造人物的草根特色,但和贼九相比,都显得有不够自如。
随着故事的进程,战事越来越残酷,“二炮手”的喜剧形象让整部剧也开始弥漫出悲情,这种悲情是随着人物的成长历程自然而然形成的,而不是用煽情洒狗血强行点燃的,这是康洪雷导演的创作理念和水准之体现。
“二炮手”之于孙红雷,从外表来看,可以视作是对过往影视形象的突破。
大家应该对他的一系列作品都有清晰记忆,对于有些观众,甚至可以说是看着他的戏长大的,从《永不瞑目》初亮相,到《我的父亲母亲》被张艺谋识珠,至《像雾像雨又像风》和《征服》大获成功,《周渔的火车》夯实演技,一直到《大工匠》之前,孙红雷还是凭本色和性格演戏。
从《大工匠》的杨老三和《潜伏》的余则成,这两个街知巷闻的荧屏角色,再到《边境风云》《毒战》《全民目击》《触不可及》接连四部大银幕力作,孙红雷开始尝试更丰富、更多维的人物,挑战更多的内心戏和情感戏。
便始终都没走出观众心目中“国民硬汉”的印象。
因此,总有些人认为孙红雷戏路单一,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历数他的表演代表作,虽然以高冷强悍的形象居多,却从来都不缺乏层次和变化,例如《毒战》,孙红雷的缉毒队长张雷在卧底时与哈哈哥的斗智,与香港七人帮的斗勇,并非主旋律式的智勇双全,而是胜在007式的潇洒自如;《潜伏》余则成虽然表面是特工精英,杀人不眨眼,内心里却有一腔柔情,与左蓝、晚秋、翠平三段情感大戏才是动人之本;《全民目击》又有另外一种责任与道义的内心争锋,《非诚勿扰2》则演绎一种对生命最后的感悟。
像《二炮手》这类颠覆形象的“土气”表演,也不是孙红雷的第一次,在《窈窕绅士》里面,他就演活了那个“慌张,慌张”的土大款曾天高,还有《决战刹马镇》里的村长老唐,都证明了他可以驾驭化土为洋的喜剧风格。
颠覆也好,回归也罢,演员除了建立的个人风格,需要不断的变化和调整,才能进步和提高。
孙红雷已经有了很多受到观众认可的作品,每一次表演都是承前启后的阶梯,未来还很长,仍须不断努力,方可一路向上,好戏不断。
演员之间俚语土话的对白,本应只是丰富人物的塑造,可有用没用的话以及夸张的表演,反而看起来假的要命。
剧情有时拖沓,有时却好像少了几级。
特效的火焰,看的我头发都立起来了。
穿插的片段让人看不懂,交代的也不清楚。
而且看日本军官对话时的字幕,总觉得中文口型和日语配音的配合让人觉得另类。
再就是丫鬟的特写,以及认她做5女儿,和故事主线有毛线关系?
总之这是部考验观众跳跃性思维的电视剧。
PS:孙红雷的电影和电视剧是在自毁么?
越来越看不了了。
首先呢我看之前也知道是有被删节过的,但是看完我真的不吐不快,跟家人一块看基本上看一集没干别的都是挑毛病的了,前几集看的时候挺有新鲜感,越往后越感觉这不是胡闹么,1.我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设计寡妇这个角色前期很长篇幅在描述贼九喜欢寡妇可以看得出寡妇也喜欢贼九,寡妇死之前镜头特别多但是整部剧下来台词超不过十句吧,死的也离奇我一直以为他是女二号了结果无缘无故踩雷了,那个看见寡妇死的小女孩没家人吗,那种战乱年代小女孩在森林里乱跑,他传出的话让别人都在议论,我想知道一个不是自己村的寡妇甚至没人知道的一个人就能议论那么多?
贼九听见别人的议论发现两个男人在破院子里烤火,真牛逼烤火不会去屋子里烤?
还是俩爷们在哪议论,他妈要救他让他钻地道,我想问下你们两人不能一块钻地道逃跑?
非要送死吗?
后面去拿物资八路那么多人都能从地道走你们俩人还非得有一个去送的?
真是把观众都当傻子,演的贼九就跟个傻子似的以至于到后期我都不知道他是装傻还是真傻了,这点我就不说了真是能吐槽的地方太多了2.战争场面,百分之九十九的战争画面全是在夜晚反正我是没看的仔细昏暗的画面根本看不清啥是啥,而且就算你都是晚上作战也算了,但是你不能真的夜晚拍戏吗,很多都是白天拍的戏挑了滤镜,导演是真的把观众当傻子啊?
3.郭大团长真的是厉害,在日本军官学校毕业回来当的团长简直狗屁不懂,先是什么事都是听副官的,后来娶了小丫鬟啥都听丫鬟的,一个团长从头到尾没作为,国共合作时期一直搞儿女私情也就算了,起码有些事情要符合常理吧,八路但凡让他吃点亏了直接给上级说上级就要八路有个交代,但是中期说的欠八路的弹药到最后也没给,也没事,八路不能反馈上级吗?
最可笑的就是八路知道郭团长跟日本人有交易有合作但是还是不像上级汇报,都是一群傻逼吗?
简直侮辱我的智商,再说下小丫鬟,小丫鬟确实聪明伶俐但是前后的反差也太大了吧,后面那个心机深沉,那个足智多谋,你丫真的是个丫鬟吗?
当军师去吧,比军官毕业的团长还厉害,根据一个情报就知道副官是八路,简直牛皮,副官在城里,有点风吹草动能不知道吗?
每次有什么新的情报,团长还不知道,小丫鬟全知道了,很多事情背着团长做,都做完了团长才知道,我觉得丫鬟应该是团长,团长才是丫鬟,其实这两个人物还有无数个逻辑不通的点,我懒得说了4.剪辑真的烂,搞得很多时候我以为我少看了一集,驴唇不对马嘴,举个例子:李四被郭捉住但是跟李四先去见面的明明是丫鬟但是非得剪成郭先去见的李四,我觉得前后顺序没有任何的意义非要搞得这样让人看了就会感觉怎么剪辑这么弱智,一些感觉无足轻重的镜头可以剪的非得留着剪了一些剧情让别只有猜才能猜的出来,我也不多吐槽了,剪辑垃圾5.人物主题,我觉得编剧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又想要搞笑又想要煽情,又想要战斗场面,又想弄个感情线,结果那边都没弄好,战斗场面不说了前面有说过,咱说说这感情线吧,前期贼九和寡妇定亲,李四那个眼中带泪明显是喜欢张三吧,结果从定亲哪一集开始李四就没出现在过剧情里,甚至定亲她也没出现也没人问,可笑,给我的感觉就是该演谁的时候不演谁,后面小寡妇就那样被炸死了,然后一集不到可以说是挚爱的人刚死目标又换成李四了,那我就想不通,你直接演李四和张三的感情线不是更好吗?
拿出最少十几集的剧情写寡妇干嘛?
这编剧是真的强!
然后直到最后结尾这条感情线都在天上飞着没落地!
6.司令,团长,连长,啥玩意啊,没见过排长旅长师长,司令没个司令的样子,团长和政委每天就知道瞎bb快打仗了战争前夕让司令去看戏,知道有人混进来了不保护着点,齐大白话从头到尾没干过一件光彩的事,没事给贼九关禁闭有事了就放出来去打仗,利了那么多功连个班长都不是,而且最可气的就是明知道贼九惦记着什么,领导们就是不怎么管就知道紧闭紧闭的!!
其实还有无数的值得说的地方但是也写这么多了也懒得去把所有的漏洞说出来,看完全集总归来说也不是没有亮点,日本军人说的都是日本话这方面确实挺真实,两个主演的演技也还是不错的,以及我觉得里面最出彩的演员当属大嘴,刻画的非常立体尖嘴猴腮特别机灵胆小怕事但在大义面前也是义不容辞,总体来说演员阵容是可以的,烂就烂在剧本上!
本是为了雷哥来的,前两集确实给我惊喜 抗日剧能这么有喜感很少 。
不过悲剧的是越往后看越觉得编剧和导演肯定是放弃治疗了 跑偏的不是一点点 到现在23集 整个电视剧里日军那慷慨就义的情怀,让我一度以为他们是正面角色 而 贼九就一山炮,天天调戏寡妇 要不就是蹲禁闭,没心没肺的师傅被杀也不上心 整个一二货, 齐大白活做思想工作(简单粗暴),而没叫堂堂的大学生(连长)做,不靠谱程度不是一点点 还有杨巧儿的死 不科学啊,被团里当成宝的贼九的老婆 整个军区唯一被特批结婚的人 转移的时候没带上不说 李四带的人也不看着 就放她出去满世界踩地雷 作死的节奏真明显 现在继续看就是为了能多吐槽几句
神剧啊神剧,2015注定了是一个被神剧重重围困,死死包裹住的年份。
不知道会不会有好事之人,统计一下在这个抗战胜利70周年的年度,到底会有多少神剧跟观众见面,照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一波延续自去年的神剧高潮远没有停歇的架势,而且正以越发汹涌的势头覆盖住几乎所有的电视频道。
在几乎所有频道,都是战火一片,几乎所有的男女明星也好,龙套也罢,全部投身于抗战事业之时,孙红雷和海清的这部屌丝位十足的神剧走入了很多人的视线,与许多铁血、激烈的神剧有所不同的是,本片的整体氛围偏向幽默、轻松,以这两位活宝为首的一众演员,可以说在谈笑间,毙敌无数,没有太过夸张的类似手撕鬼子的镜头,有的只是一位思想境界异常低端,却有着一手神准枪法的土匪。
这位完全野路子出身的神枪手张三,外号“贼九”,长工出身,早年效力于当地地主李家,与年纪相仿的李家四小姐——李淑娴即“李四”结下深厚情谊,后投身绿林,跟随名师练就一手神枪绝技,专职打黑枪,并借此名动江湖,匪号“贼九”远近闻名。
自鬼子占据东三省,张三所在名为“镇山好”的一伙强人,开始投身抗日战线,并继续兼职打家劫舍。
在给日本人带来无数麻烦之后,终于招致日本人大军进剿,而本剧的故事就在这进剿中展开。
整个故事的主线其实就是泥腿子出身的国产神枪手,与小日本科班出身的狙击手之间的对决,当然神勇无比的张三是不会输的,作为对手,装备精良且个个貌似身手不凡的鬼子狙击手一个个的倒在了贼九的枪下,然后一个个级别越来越高的BOSS陆续到来,而张三贼继续着他的神话。
这种放冷枪的对决,稳准狠是为关键要素,故整部剧在与鬼子的战斗中惊险刺激的成分远胜其他同类作品,而残酷、虐心的与日军正面战场的铁血对决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成分,强大的中国人总是能在数量、装备、火力远胜自己的日本人的手中顽强的获取胜利,尽管被对方炮火炸的头都抬不起来,尽管缺吃少穿,弹药不足。
每每都能在危机关头能够有战神级别的人物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或者出现某些意外状况侥幸取胜,总之胜利的女神总是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神剧大兴铁血、硬汉之风的当下,本剧采取了剑走偏锋的策略,将男主与女主定位为一对活宝,整部剧除了部分战斗场面之外,其余大部分时段则充斥着欢乐的氛围。
不得不说孙红雷以及几位配角演员的表演相当的出彩,各种搞笑的桥段和台词将抗日剧的那种肃杀、沉闷的气氛大大的冲淡,而再次以女汉子形象出现的海清则将这种逗比的状况推向巅峰。
对于本剧在最后阶段让张三和李四成为一对的设置多少有些介怀,个人感觉还是张三和杨巧的组合比较舒心一些,即使这两位演员其实是堂兄妹。
实在是觉得杨巧那样的女子很有味道,很迷人。
个人认为在观看这类神剧的时候,对细节以及逻辑合理性方面的考量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对于男主为什么总能枪枪致命,却总能让对方打不着,即使中弹了都死不掉,就算是中一枪、再中一枪、再中一枪、哪怕是给手榴弹炸一下或者给扎个透心凉,都能够挣扎着站起来,再杀几个鬼子垫背,然后自己用不着等20年,最多几个小时就又成了一条好汉,然后继续杀鬼子,最最不济也是在身躯几近支离破碎的时候,任然能够将对方大BOSS拖下水,来个同归于尽,既然历史其实真的很骨感,既然没完没了的拍神剧,与其让看的人虐心、上火,不如在一次又一次的爱国教育的同时,让国人们痛快一点。
《二炮手》是我看电视时扫到的宝贝,大约是天津卫视演到四五集的样子,那时候情节是赵大脑袋逼着九儿当冲锋兵,特别搞笑 搞笑的程度我说不出来 总之笑点不怎么高的我 乐的跟傻逼一样 然后立刻去网上百度了 还一直安利自己的朋友去看,这部剧褒贬不一 说好的大多都是因为孙红雷和海清这两个奇葩搭档 还有就孙红雷的演技 绝了 啥也不说就站那给个眼色就能把你逗笑喽,说不好的是因为这部剧好是好但是经不起推敲 bug挺多还有孙红雷用力过猛 。
其实我也是事逼儿 看个电视总是嫌这作嫌那不好 一集下来我吐槽的都比演员说的多,但是这次我没吐槽 为啥?
因为我被hold住了 我喜欢孙红雷 憨憨呆呆的 但是特仗义特爷们儿 也不钻死牛角尖 了不起的小人物,喜欢海清 彪的可爱 虎的有灵气,喜欢赵大脑袋和齐大白话这一对 太尼玛逗了 孙红雷满嘴的东北话 满嘴的黑话 听了让人特舒服,还有我以为海清也是东北的呢 东北话说的真好听。
这部剧前半部分笑点足足的 但是后半部分来真的了 泪点也是虐死人 妈的巧儿和赵辰死的那几集我哭得跟傻逼一样 哇哇的。
就是这几个卫视太坑了 剪成啥样了给 妈的那剧情都用猜的啊 演着演着不知道演哪去了 真他妈坑爹这么好一部剧给你们毁完了 咋这么缺爹呢?
这是多少人的心血 我擦。
希望出未删减版 我终于可以大言不惭的说这是我近几年看的最好看的抗战片 题材很新颖 这个贼九演活了 太不一样了 看的太爽了 我不会写影评 太费脑子 这只是我想写的 零零散散的 拼出来的一篇影评 与其说影评 不如说是一篇我的倾诉文 我很少写影评 尤其是这冬天大晚上的那么冷还要码出这么多字来 多受罪啊 ,但是我要是碰到特别喜欢的电视剧啊 我就控制不住我的贱手了 就非得叨逼叨叨逼叨一通才开心结尾的时候还是那句话 谢谢 谢谢康洪雷导演拍了这么好的电视剧 谢谢雷叔 我爱死你了 你从不让我们失望 么么哒 谢谢海清 太萌了你 谢谢《二炮手》。
刚刚看完结局,感觉好忧伤。
不关心贼九到底什么时候洗脸,什么时候不再撅着屁股挽着袖子在那里蹲角落,不关心这样的形象是否深入人心。。。。。
只是看到最后,那苍白的画面,凄美的音乐响起,我的心里变得好桑心。
梦中青山小河边儿时绿树白云间有情郎骑竹马至心手相牵到今天楼外楼 山外山我只愿在你身边任他朝夕风云变深情默默到永远风烟断 世道乱心手相牵到今天我只愿 在你身边深情默默到永远
有点煞笔
还不错,比普通的抗战剧高一个层次,当然几个演员的演技也很在线。就是漏洞有点多,孙红雷不知道为啥整场脸都跟黑煤球似的。有些桥段有点为了情节而设计,不太合理。
抗战剧很难拍,平衡很难找。想把剧拍的老少咸宜,难。新的路线可能该尝试幽默+写实之间的平衡。另外最近的抗战剧神剧是很多,但只要传递了写实了当时的悲剧,就把它当成走过了那悲苦之路之后人们虚构出来的一种童话吧。要是有那样厉害的人多好,要是那时候有那样的人救了很多人多好。此恨不能遗忘。
小寡妇死,就看不下去了
确实挺二的,可是炮手?我看是嘴炮吧○| ̄|_给跪了……
演的很自然,剧情略有点冗长
狙击手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大爱。
孙红雷演的有点太做作了~看了十几集了也不知道想说啥~基本只能是孙红雷和海清撑场子了~
这个好像没什么人看,因为孙红雷去看的,表现还是不错,不过不喜欢他真人秀里的人设……
这片子真一般
我的打分不是绝对值的比较,而是同类型电视剧中的比较,这部真的只值这个分。
康洪雷堕落了 ,真接受不了你拍这样的抗战剧,我还在同事面前把你吹成了神,真丢人,想念249
不好看
挺逗的,尤其是东北话!过瘾! 三流编剧!
就开头几集能看看!
孙红雷要笑死我了
看到第六集,哈哈哈矮哈哈哈哈
事实证明,没有兰晓龙的康洪雷,很平庸。没有好的剧本好的故事支撑,张三李四也只是混不吝的水准。
郭昊伦演的还不错。其实是无脑喜剧,把侵华战争娱乐化的反而是中国人,呵呵。
前半部分挺搞笑的,一开始主旋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