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那么多各种类型的韩剧,但从来没有一部让我这样的感动过,这是一部让我觉得很幸福的韩剧,而且这种幸福是一种很平凡很简单的幸福,就像每天都能感受到的温暖那样,一种细水长流的温暖,很生活、很细腻。
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让我觉得充满了关爱、充满了深情,让我回味了很久。
说了那么久还没说出这部剧的名字,它的名字比较奇怪,叫《9局下2出局》,是棒球里面的用语,其实我看完整部剧还不是很明白这个意思代表了什么,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品质,而且我甚至觉得这个名字有一点的牵强,如果只是因为说里面出现过一个棒球小男友的话,真的可以有其他的更好的名字来替代的!!!
不过这不是重点!!
其实这部剧的优秀还在于它有很棒的编剧,没有设计那些洒狗血的情节,不烂情,不沉溺悲情。
让我流泪的常常不是那些爱的伤害,而是一群认真生活的人们,还有那些细小的温暖,还有人对生活的感悟。
我说过这部剧很平淡,没有王子与灰姑娘的老套情节,没有俊男美女的死缠烂打,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没有华丽的背景,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没有那些癌症、车祸……里面的人物都不是家境殷实的富家子弟,他们是平凡普通的上班族,没有特别的人生,三十岁的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一点一点地和自己的青春做告别,一点一点地发现身边的爱和美好。
会遇到工作的瓶颈,会有现实与梦想的失落,会有对生活的无力,他们明白生活的现实,努力地工作,也努力地让自己快乐,像我们身边的人,真实、亲切!
不得再佩服一下编剧的功力,里面的台词真的很棒,旁白也很经典,我非常地喜欢那些有内涵的旁白,有很多来自主人公对感情、对生活的感悟,不做作,不装深沉,只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升华成内心的成长!
生活的过程会给我们留下伤痕,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伤口会愈合,心灵也会痊愈,那些当时认为无法忘记的痛苦,有一天也会变得云淡风轻!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积加的过程,在经历了这样那样的事件后,学会释然,学会坚强,强壮了心灵不断地向前走,只要生命继续着,就不能放弃希望和努力,认真地生活下去,才对得起那些已经没有机会这样全力以赴生活着的人们!
我非常喜欢这部剧的主题歌《fly again》,配合着剧情,有几次都让我听到流泪,歌词翻译过来的文字也很精彩:“就算生活 很辛苦 就算在爱情面前跌倒 但总有一天属于我的好日子会来到 现在 就要开始 人生的主人公是我Don't forget who you are. 没关系 别担心 无论是谁 总有辛苦的时候 一觉醒来都会变的没关系 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 I am fine 我会坚强的 一直勇敢的 忍受着 支撑下去 I believe 就算生活 很辛苦 就算在爱情面前跌倒 一句话 我绝对不会哭泣或者放弃 现在 就要开始 人生的主人公是我 I never don't cry 悲伤的眼泪 你好 疲倦苦闷 你好昨天晚上我等待过想象中的帅气的日子 今天又要开始 我会好好过的smile again. 没关系 试着想象着 就算跌倒十几次的我站起来后 我还是会胜利的 就算经受着风雨的洗礼 i'm fine 我会坚强的 一直勇敢的 忍受着 支撑下去。
过想象中的帅气的日子即使这样 因为有你在 我还是会开心的大笑总是在我身旁重要的朋友啊向着更高的天边飞去 fly me again. ” 我非常喜欢最后一集里的一个画面,主人公和他们的好朋友们手挽着手,一人一句地唱:“又过了一天,还以为青春永驻,但在我空虚的心里,没留下任何东西,季节可以轮换,但远离我的爱情在哪里,又不是我让它远离,也不是我自己逃离。
”然后是女主角的一段旁白:“每一天都很宝贵的青春岁月谢幕了,当青春留下的伤口快要愈合时,我们就成了这个社会上成熟的大人了!
”他们渐渐远去的身影是那么的温暖,也那么的质朴,很窝心的一种感觉!
他们知道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青春一点一点地离开了,可是生命的积累却更深了,人也越来越成熟了,未来的路就算艰难也要用力地走下去、走得更远!
他们在20岁的时候,给30岁的自己写过信,相约在30岁的时候寄给自己。
当他们看着自己写给自己的信的时候,审视着自己的青春,当时的梦想实现了吗,现在的生活是原来想象的那样吗?
30岁的人生,青春落幕了,可是更美好的人生才正要开始,我在看的时候,也像剧中一个比他们年纪小的人物一样感叹,其实30岁也很好啊,他们成熟、有自己的人生,明白生活赋予他们的意义。
像那样认真用力地生活着是件幸福的事,一点也不可怕,我甚至也开始想象起自己30岁时的样子来,现在写一封信给30岁的自己,在30岁的时候寄给自己!
看那时的自己是不是像现在想的那样生活着!
我很想存下这部剧,等我30岁的时候再看一次,看会有怎么样的感受,一定是和现在的心情不一样了,一定!
那时的我们为什么没有在一起,绕了一圈后却又回到了彼此的身边。
2011年火了一部台湾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李大仁跟程又青式的爱情成了追捧。
而这部2007年出来的电视剧与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我可能,我更倾向于这部,因为男主角的设置,李大仁为程又青做了太多,不太符合朋友的身份,是处于友达之上恋人未满吧,而这部的男主角炯泰的角色设置却恰到好处,没有做得太多,跟女主角的相处模式与我跟蓝颜的相处模式差不多,最后的收尾也是,他们彼此告白,却没有着急着步入婚姻殿堂。
看完这两部后的感觉是,20岁的自己有20岁该过的人生,有恰巧出现的人,度过一段段短暂的时光,而你,那个能陪着自己到30岁的你,我们各自过掉了20岁的时光,互相了解对方的所有,跟谁谈过恋爱,第一次在哪里如何,我们那么了解彼此却到了30岁在一起,我想有它自己的理由吧。
20岁的人生没有牵起你的手,30岁的人生有30岁的你牵手,我想这样最美好也最圆满吧。
我们绕了一大圈后在一起,熟知彼此的禁忌,了解过去的种种伤痛与美好,这样的我们才有能力一起走到最后吧。
最近还在看的一部电视剧是《明艳动人的她》,有点差在目前看来。
但是,这部的女主角跟男主角在20岁的时候谈过轰轰烈烈的恋爱,最后男主角却选择了女主角最好的朋友结婚,但是在女主角30岁的时候,他们离婚了,女主角再次碰到了男主角,面对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有自己相处的模式。
我想,自己现在处于20岁人生的开头,有自己该过的人生,会碰见能短暂一起旅行的人,我应该好好体验这样的旅程,或许,跟我牵手走到最后的人不是现在遇到的人,而是身边一直在的人,但是,那我们再各自旅行久点,各自在探寻不一样的人生后,若真是你,我们终会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牵起彼此的手。
我亲爱的李大仁跟炯泰,谢谢你。
一直到电视剧结束都没有弄清楚这专有的棒球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还好,这并没有影响我去感受炯泰和兰熙之间慢慢明了的爱情。
看到豆瓣上很多朋友都拿它和去年风靡很久的《我可能不会爱你》作比较。
的确,两个故事讲的都是好朋友经过多年的错过最后走到一起的故事。
不同的是,李大仁一如既往的爱着程又青,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爱过别的女人,对女人来说,大仁太完美以至于不真实。
而炯泰,虽然最后承认曾经单恋过兰熙3次,可他也和别人有过刻骨铭心,满身疮痍的一次恋爱,甚至于那次的情伤让他不再相信爱情。
炯泰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可能更真实,更有可能性存在于非电视剧的情节里。
李大仁不计回报地对程又青好。
炯泰虽然在警察局的时候极力撇清自己完全没有参与到广告牌涂鸦中,可在看着兰熙拖着行李箱离开公寓落寞的背影时,不忍心地追出去叫住了他。
李大仁时刻把程又青当成女人在爱护,而炯泰会疑惑兰熙到底是不是女人。
在同居生活开始到第二周的时候,矛盾不断爆发,炯泰一点一点地在小本子上记录着兰熙的各大“恶状”,却又在极力迁就着兰熙的种种。
那时候,炯泰没有想到自己又开始了对兰熙的第四次单恋,只是那时候的他并不自知,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牵手。
随着故事的慢慢进行,我们终于知道,兰熙在初恋之前是暗恋着炯泰的,我们也终于知道了,炯泰在当兵之前以及当兵的过程中都是默默爱着兰熙的;只是种种的阴错阳差让他们还是错过了在二十多岁的年华里相爱。
30岁!
对女人而言,未婚、失恋,如果再加上不稳定的事业,那就是完全的灾难。
好在兰熙还有他的炯泰,那个认识了30年当了30年朋友的炯泰。
同居的生活把彼此曾经对对方超乎友情的存在都勾起。
原来自己是如此地在乎对方的存在与喜悲,尽管自己如何都不愿意承认。
旅行中的两人终于看到了对方的心,却因为害怕在将来失恋的同时完全的失去对方而决定忘掉旅行中的一切。
可是,发生过的事情已经改变不了了。
对方正在一点一点的将自己的整个灵魂都占据。
就像所有的电视剧一样,这个时候前女友出现了,想要挽回过去的感情。
兰熙不出所料的让自己完全退出,不希望炯泰有任何的遗憾。
搬家是必须的。
在兰熙邀请所有朋友去家里庆祝乔迁之喜的时候,朋友突然问,“爱情是什么。
”轮到兰熙的时候,兰熙眼神略微落寞,看着前方说出了那句“timing”。
炯泰看了兰熙一眼,他是知道兰熙所指的“timing”是什么意思的。
那一刻他的心里应该也是满满的苦涩吧。
然后众人问炯泰,炯泰装作不经意,说了句“跳过”。
其实那一刻的炯泰何尝不想说,对啊,爱情就是timing,错过了就像我和兰熙现在这样。
兰熙和炯泰两人表情里分明都是无奈与可惜。
还好还好,电视剧唯一的好处就是,永远有峰回路转的情况发生。
两个人最终最终还是敞开了心扉,无所畏惧地面对了彼此的感情。
还好还好,电视剧最终留给了我们希望与念想。
30岁的他们,终于知道了原来彼此就是彼此的初恋!
上述的题目好像是在《读者》上无意中看到的,原以为又是写处在暧昧中的男女如何受尽委屈。
看了才知道是写笔者的一朋友无法忍受自己的丈夫与青梅竹马之间的暧昧关系,尽管朋友知道他们之间确实没发生什么,但还是决定离婚。
当时我的感觉是太小题大做了,难道就不允许老公有红颜知己?
看完这部韩剧后发现我确实错了,这种暧昧确实不是常人能忍受的。
此剧用一句话概括:一对从出生就认识的朋友如何由友谊“变质”为爱情的。
炯泰和兰熙彼此在对方的心里占据了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位置,可以不要爱人但不可以没有彼此。
他们也曾经喜欢过对方,可惜时机都不对,就这样错过了:她喜欢他时他浑然不知,他注视她时她眼里已有了别人。
但这不妨碍他们成为最好的朋友,甚至超越于朋友之上,彼此珍惜。
他们之间一个个时有时无的小动作、心意相同的亲密眼神,怎能让人放心他们就是普通朋友?
一个经典的场景是:聚餐时一个女的故意把水打翻了衣服湿透了,兰熙立刻伸出自己的右手遮住炯泰的眼睛,而非掩护自己当时男友“小P孩”天真无暇的眼睛。
“小P孩”珠正是兰熙的第五个男友,这外号是炯泰起的,因为珠正小了兰熙整整8岁。
网络上很多人喜欢他——很遗憾他不能和兰熙在起,可我不喜欢。
那爱太猛烈了,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
她最后放那好孩子走了,因为他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几个月的同住(注意非同居),让做了30年朋友的兰熙和炯泰发现了心的方向。
他们最后走到了一起,自然而然。
我喜欢炯泰那句话:很感谢终于轮到了我。
是啊,他们各自都谈过了轰轰烈烈的恋爱,结果饶了一大圈回到最初爱恋的人身边。
这部剧另外一个特色是时时强调“30岁”的人生,感叹岁月老去、青春不在,理想与未来。
特别是后面几集他们那群30岁好友老晃来晃去的,让我觉得剧情太拖了。
也许年龄还没到,不能体会到如此沧桑的感觉。
不过还蛮喜欢那个片段:他们在30岁时收到20岁时写下的寄给自己的信,十分残忍而美好。
最后想说,好可惜我没有青梅竹马的蓝颜知己——可以对他撒娇说:“我30岁还嫁不出去的话,你就娶我吧。
”
偶然从豆瓣上看到不明所以的繁体字介绍,于是从头到尾看了这部电视剧。
不得不承认,有点惊喜,有点感触。
这部电视剧,摒弃了韩剧的脑残情节:白血病,车祸,失意等等非正常受伤、死亡的情节。
没有出现婆婆、媳妇、小姑、爷爷、奶奶等家长的蛮横搅和。
连韩剧惯用的四角男女关系都有弱化迹象:有钱又有型的熟男二号,纯真无邪的女一号,傻不唧唧又很可爱的幼齿男一号,暗中使坏未果死活要求女一号让出男一号的女二号。
男女主角也不是典型的俊男美女(我甚至怀疑他俩都没有整过容):女主角的圆圆脸和男主角的三角眼,让我一度觉得这部剧的男一号和女一号都平常得让人没法继续看下去。
幸好,幸好,编剧没有落入俗套,故事情节还算紧凑,演员表演自然亲切(男主角应该再诠释地风流倜傥些,李廷镇把他演得太专情,虽然可爱,但不是坏坏的可爱)。
有真情,有内容,让人思考良多但又不乏搞笑场面。
这样平平常常的故事由第n眼帅哥美女来演绎,让人觉得心安,看得愉快。
在众多纠缠不休,死去活来的韩剧中,还真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故事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前世今生交待得都很充分。
情节的层层铺垫让各主人公的形象丰满而可信。
俩主人公更是旁若无人得充分发展(以为别人都是傻瓜式的掩耳盗铃),使感情不断升温,以至于后来的水到渠成。
对于用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来定义两人,我不敢苟同。
这两人哪里是在玩暧昧,根本就是在朋友的名义下试婚。
对于都很有非朋友间好感的男女,异性间的吸引力远大于所谓的“朋友”情谊,那是肯定的。
两个人的问题,正如他们自己心照不宣的那样,只是Timing的问题啊。
Timing,feeling,happening.既然Feeling早就存在,根本就不是所谓的日久生情,只要timing了,自然就happening了。
如是而已。
所以,男主角表白后,两人的拼命纠结和垂死针扎,纯属当局者迷,庸人自扰。
因为,他俩变成couple实乃大势所趋也。
很遗憾,男女间没有纯真友谊的命题又被充分证明了一次。
不得不承认,我也俗气了。
曾经天真地以为,那样美好的状态是存在的。
其实,那应该是男女关系发展的中间阶段,过后要么疏远,要么亲近。
这样的非黑即白多少让人唏嘘,失望。
当然,我的这个论断的前提是建立在双方都确有feeling的情况下的。
但这个前提若有一点瑕疵的话,一方迟早会被一种叫做“暧昧”的玩意儿整惨。
说了这么多好话,这部剧集也不是没有缺点,后半部分还是略显拖沓,有关于后青春时期的感悟也有那么点小做作。
我在想,韩剧的对白就是多,演员表演的功力就差了点,虽然有时感情真挚,但要让观众看下去,剧情的紧凑度还是要向日剧好好借鉴。
作为一个曾经对韩国抱有极大好感的,也很久没有看韩剧的观众,我目前要说的就这些。
看完九二心情有点复杂.总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更象是一代人的心灵写照。
作为一部电视剧,它的含量无疑太广太深。
每次看的时候,总会被吸引得无法呼吸。
一点点..痛然后平静。
于是终于相信,有些东西,果然能跨越国界继而相通。
想对那个不知名的作家说声谢谢。
某时某刻,她曾让我如此震动。
很喜欢最后女主跟男主坦白的时候,就是发烧那晚碰到了然后直接走过去亲了男主一下,以及之后告白的种种,能和你这样子真好,我爱你,我好想你。
这是憋了多久说出来的话呢各种美好啊,不论是做朋友还是在一起了,感觉这两人就是该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二十几岁的时候看完《92》,很激动。
第一集开篇中年老母怒斥大龄女儿不仅不考虑人生大事,反而白吃白住在家里,竟捣鼓些不靠谱不赚钱的玩意。
这位妈妈简直是全天下所有家有剩女的母亲的代言人,讲话的气势和台词和我妈如出一辙,当时一把老泪就在我眼眶里打转转,同理心立刻泛滥,深切感受到大龄剩女的焦虑和躁动,母女俩唇枪舌战,鸡飞狗跳,简直就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当时的大龄剩女如我被剧情深深吸引,拍案称奇,甚至感同身受不得不粗糙一下:“我册那……”!
看完全剧更是激动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纵有千言万语,最后却什么也说不出。
三十岁后再看《92》,一样的母女大战,想起我那年方尚幼牙牙学语的女儿,苦笑中幽幽叹息,姜还是老的辣,中年老母完全就是提炼了岁月的精华,人生的睿智,骂得有水平有觉悟,句句见血,声声剜肉,实在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人似乎一定要踏实地过完这些岁月,心才会慢慢承认那些原本就懂但装作不想懂的道理。
十几二十岁的时候,特向往白富美的奢华,却又喜欢灰姑娘和高富帅的爱情。
装B的一塌糊涂。
随着年岁的增长,屌丝的特质也慢慢定性,等到了终于相信白马王子死光光的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平凡但有魅力的男人和平凡但又聪明的女人的故事。
战战兢兢的社会人士,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有那么点拨云见日的气氛,对于要走的脚下的路越来越顺从,虽然还不是那么成熟,但再也不是稚气未脱的样子。
这是成长的宣言,看起来有那么点积极向上,对于我却是悲伤的告白。
曾经看戏的时候一直都只关注了情感,而现在开始理解女主的职业设定。
一个执着于写小说的编辑,在一次次投稿失败后,认清了现实的真相,在30岁后终于决定做好编辑的本职工作,放弃了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
小时候觉得梦想很伟大,认为每天的生活都会更靠近理想一步;进入青春期后,才发现理想根本就是天上的星辰,遥不可及;工作后,再也没有激情去寻找梦想,疲倦时偶尔自嘲一下那些不太记得的梦想。
于是,看到30岁的女主那么努力想要成为作家,似乎很勇敢,却让我觉得很徒劳。
执着也许的确是成功的要素,但不知为什么,在30几年的人生中,执着变成了我内心的污点。
执着的人充满了怨念,身边也是死伤无数。
30岁后的我,很清楚能够理解女主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作家。
那个暗恋投球手的清纯女高生将真实的生活演绎成了文字,真情实感最打动人心;那个神经质且多愁善感的老处女漫画家足够感性,有那么一个虚幻的空中花园区别于现实世界,自娱自乐不亦悦乎,小众杀手,死忠无数;那个玩弄了女主的人渣马峰春,笔名小云,把“贱人就是矫情”推向了极致,走火入魔的境界堪比九阴真经,如入无我之境,别具一格。
所以女主不能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作家,因为她太理智了。
我觉得写作不是天赋的问题,是性格使然。
一个务实的人无法编出一个虚幻的故事,作者本身无意识地否定了自己的作品,所以不可能说服读者。
这就是写者和观者的心有灵犀。
但是女主却很适合做编辑,把握结构,调整节奏,揣摩心理,务实的人非常适合在已有的条条框框中找高潮,寻亮点。
就女主的职业设定来看,她所有的彷徨和挣扎就是一场和时间的战争。
写小说获得成功成为了她评价青春的武器,她一直执着的不愿意为青春划下句号,因为她不愿意承认青春已渐渐远去,一直积极写作的她,渴望成功来证明青春的无价,却始终无功而返,尴尬地站在了30岁的起跑线上,既懊恼又悔恨。
放下那些不适合自己的贪念,顺着人生的道路张开双臂迎接命运,也许青春的退场只为了教会我们放弃执念,过了这道坎,会知道怎么舒服的走进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只是30几岁的我,和兰熙一样死拉活拽的延误了青春的顺利退场,在心有不甘中走进了人生的下半段,却发现这段道路仍旧坎坷崎岖,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苦恼和担忧的事情不一样了,痛苦和焦虑却变本加厉。
所以,文学作品始终要高于生活,因为创作可以随性逗点,生活必然无奈前进。
推翻了韩剧可能有的一切俗套,按照以往经验,所有可能发生戏剧变化的拐点,居然都不急不躁,自然过度,让人胃口慢慢被调起来,好奇导演他真正想要诠释和释放的东西是什么,你会逐渐放松了观看的步调,安静地感受着一段普通人的爱情和友情,因为人生的起承转合,在这里不疾不徐的铺陈开。
这年头激进狂乱的电视剧太多,惨不忍睹的何止有点多,就像菜的味道给整变样了,好比上海菜加了麻辣味,川菜撒了大把糖。
我的口味正在慢慢变坏。
<9局下>拯救了一把我的脾胃。
一顿不油腻,不辛辣,不生猛的丰盛“家”肴,绝对慰贴你的脾胃,爱情类韩剧NO.1。
当青春喝完最后一杯白酒准备离场,梦想一饮而尽忧伤固执地说再试最后一次。
在现实与逃避的夹缝中,童话般的爱情终成泪流不尽的放手,勇敢的人仍能忍住绝望向渴望注视不退缩的目光。
生活若是偏离了想象,抓住下一个机会狠狠地反击吧。
爱情若是满溢到口边,五毒攻心守住她抱紧她告诉她吧。
朋友若是没有过期的担心,手拉手一起清唱二十岁的梦想,用千辛万苦的成长和相互慰藉的幸福,送别青春吧。
我若还是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吧。
能忍的时候就发火,被刺痛了就反击,该躲的时候把秘密藏的小心翼翼,看见命中注定就算犹犹豫豫也不能放弃。
二十岁的我们,未必能猜对三十岁的天气。
但是谁也都清楚地明白,三十岁之后的我,不会再给自己任何出局的机会。
成熟,不知不觉中,就是这样的吧。
太慢,弃了
还是没有同题材的请回答1997或者我可能不会爱你好看。
看过
看着一般,难道是太年轻了?。。。
人生中最奢侈的事就是理所当然地渡过青春的每一天
三十岁可能也是不错的年龄吧。没有完全成熟,但稚气已腿,看起来有点沧桑,青春的伤痛依稀在脸上,但风度翩翩。——《9局下2出局》
癸巳 看前期待过高。剧情常规套路,男女主因为某些合理的或牵强的理由住在了一起,最后“意外”地相爱了。所不同地是,引入了年龄危机感。5集以后一直在急速拖看。其实勉强可以值3星半,只是这8.1的高分……
很少有看了几遍还不厌倦的韩剧台词也非常经典有趣
有点 台剧 我可能不会爱你的feel.....
这是一部旧的电视剧却在今年这个冬天看暖了整个心!在三十岁的岁月里看了一部三十岁的剧,各种温暖各种感动,各种感情各种暧昧,三十岁静止又萌动的心!
快进看还不错,秀爱其实很显小,不太像剩女的样子,身材非常好,我还是喜欢你在“郎在远方”那部电影里的表现,虽然那片子本身很烂~~~
还是挺喜欢的一个片子。。。08年的时候就觉得到了那种绝望的地步。现在。。。比赛结束都好久了唉。。。
6集左右
啊有点想重温
看两集,看走势各方面都比不上 我可能不会爱你
看了幾分鐘就棄劇了 實在不好看
又一个友情转爱情……不过连对方内衣尺寸和病史都知道又经常去旅行这种友情,如果不是基,总有一天要做回老家结婚/老死不相往来的选择题吧……这对老友的发小感很强,同步率高的可怕,女主没有写作天赋拼过然后失败的部分很真实,结局有点学日剧,平淡的生活况味。
虽然友情爱情的概念可能和我不会爱你有些想象,但是各种曲折情节其实有些削弱友情的部分。其实还是比较喜欢我不会爱你。
男人要是不喜欢这个女人就不会对她好 以朋友自居的在我看来就是没担当
可能没有到年纪,一点共鸣都没有~对幼齿没规矩的男二也没有好感~对混乱的女主也是……如果李大仁和男主一样就好了~话说《我可你不会爱你》算借鉴?。。。抄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