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白痴弟弟(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01250207/当年华逝去,青春不再,暮年的我们还能做的,大概也就只有听天由命,靠着回忆了此余生,至少大多数人回是这样。
初次看布鲁斯威利斯的电影是虎胆龙威系列,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硬汉警官麦克莱恩无疑是他在影迷心目中的一个标杆。
无论情况多么凶险,只要看到麦克莱恩的身影就会觉得安心,虽然他不是那些拥有超能力的好莱坞漫画英雄,但凭着他机智的头脑和矫健的身手,总是能把坏蛋干的人仰马翻,救民于水火。
但是英雄也有老去的时候,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十六街区》中的老布是真的老了,初次登场并不惊艳,被上司安排看守凶杀现场这样毫无技术含量的活,看着他稀疏的头发和腰带都已经捆不住的啤酒肚,我们不禁会问:这还是那个铁拳斗罪犯,徒手拆飞机的麦克莱恩吗?
那毫不遮掩的老态,让人不禁心寒。
依然是那个熟悉的纽约,依然是满城的罪犯,不同的是,再也没有麦克莱恩。
曾经的硬汉如今爬个楼梯都会气喘吁吁,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在那间都记不清楚。
连心里有鬼的上司都只是因为他整天酗酒,一副会把事办砸的样子才把押送证人的活交给他。
一幕幕的镜头告诉我们,这里再也没有什么英雄了,这只是一个老的快退休的纽约警察。
然而一切的改变都发生的太快,在一枪击毙要暗杀证人的杀手那一瞬间,我还是依稀看到了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麦克莱恩的影子。
因为这一枪,所有的事情都乱了套,而后来赶到增援的同事,又透露出了一切秘密——原来这个证人目击了他们警察使用暴力刑讯逼供并误杀无辜的整个过程,而证人这次要出庭的案子,正是会把连同老布在内的一干警察送进监狱的。
就在同事决定杀掉证人伪造现场的时候,老布对着同事的腿开了一枪。
然后带着证人开始了逃亡之旅,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纽约的警察。
看着负伤的老布带着证人气喘吁吁的奔逃于纽约的街巷之间,没有了昔日的英气,连对手也从罪犯变成了曾经共事的拍档,也只能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
有不少观众批评故事情节老套,打斗毫无新意,甚至不满片中那个老警察形象。
但我想说:人都是会改变的。
这是片中黑人小伙说的(那个证人),罪犯也能良心发现,成为好人。
老布不是神,他没有办法对抗衰老,但是他有一颗直面衰老的心。
即使困难重重,也要咬牙坚持。
这才是真正的硬汉。
片中的警察在那次暴力执法中留下了阴影,这使得他没办法面对自己的内心,靠酒精度日。
证人的出现,无疑是唤起了他潜意识里对正义的坚持,这份坚持在他保护证人的时候逐渐从心底走出来,虽然直到分别他都不愿承认人可以改变,但他到法院自首以却依然可以看出他内心对正义的坚持。
在特效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再体会到那种拳拳到肉的快感。
银幕硬汉的时代就这样悄然结束了,在影片类型日趋丰富的好莱坞,传统硬汉电影已经淡出了观众的视野,那些曾经辉煌的硬汉们也默默离开了舞台。
英雄们退出了舞台,但是那种精神却没有远去,即使有一天老的核桃都得用锤子砸开再戴上老花镜把里面的肉一块块挑出来,他们依然会在面对邪恶的时候竖起中指,干上一架。
——致老去的硬汉们
如果你是像我一样看着布鲁斯的电影长大,看着他变老,你会被这部电影感动的.平心而论,这不是一部上乘之作,下半部节奏太慢,有些情节也经不起推敲.布鲁斯塑造的最成功的银幕形象,是虎胆龙威中的落泊警探,和古龙书中的主角有很多的相识之处,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却和社会主流格格不入,生活颓废落泊.但这样有性格弱点的人物却往往因为他们内心对某种美好的坚持给我们感动.记得看到那个脾气暴躁,酗酒,老婆偷人的警探终于结束了战斗,拖着一条伤腿在体育场的聚光灯下快乐地跳舞,那一刻全场的观众都感动了,为他投入地鼓掌.这部片明显就是在揩Die Hard的油,布鲁斯的性格没有变,职业没有变,连背景都是在纽约,不同的只是变老了,老的走路都一拐一拐,自己哪间办公室都记错了.但当他要押送的证人命在旦夕时,他扣动扳机的手还是那么稳如泰山,当他陷入重围,势单力薄时他还是那样不会屈服.他不是超人,但他的确是英雄,一个打得倒打不死的英雄.在一个周末晚上,看上这样一部片,我的感觉还是愉快的.
有两个结局可以选,第一个结局是老布鲁斯没死,活着收到了蛋糕,这是剧场版结局,大多数人都是看的这个;另一个结局是布鲁斯和David Morse争吵过后走向电梯,David Morse用对讲机同手下说他上去了,我们完了……手下气急败坏冲上去瞄准了老布鲁斯……最后关头David Morse想救老布鲁斯一个飞扑……还是晚了……老布鲁斯嗝屁。
我倒觉得第二个结局老布鲁斯死去是不错的,是现实的,如David Morse对他说的,你不可能老那么走运,但是坏人在最后关头良心发现这事……我是不信。
综合一下比较靠谱。
刚看到这部剧的简介时,我觉得这部戏应该如同生死时速那样的紧紧围绕着片名展开情节,勇闯16街区对于我这个游戏迷来说就如同过一个游戏的16关一样:每关有不同的特点,极尽展示主角的强大与无畏。
然而整部影片除了在唐人街那段用了不少笔墨描写街区风貌外,其他部分基本上可以说与片名的16街区并无太大的联系。
影片一开始不断提到的16街区和2个小时的限制时间仿佛只是一个噱头,影片至始至终都没有给人一种时间和空间紧迫感,最后甚至用了一个游戏过关密码般的救护车就直接通关了,费了这么多事,他怎么早不用呢?
人不服老真的不行,想当年在虎胆龙威里我行我素,不顾一切的无赖警察到这部戏中成为也开始反思自己年轻的所作所为了老警,形象的变迁一开始我还真有点不习惯。
但近年来威里斯的片子倒一直传达出一种英雄迟暮,有心无力的意思,打戏越来越少,感情戏越来越多。
这部也一样,只不过那个黑人的形象有点过于猥琐,又过于聒噪,本来感情这东西,一句话就行,点到为止,像祥林嫂那样没事就说,只能给人一种想踹你的冲动。
创意没有,动作戏又不精彩,感情戏流于表面,很难说这是一部佳片,只能勉强算及格。
如果说60年代的动作片属于肖恩 康纳利,70年代属于罗伯特 德尼罗,80年代属于史泰龙和哈里森 福特,90年代属于布鲁斯 威里斯,但却很难发现新世纪的10年,动作片系列能拿得出一个代表性的人物。
现在大部分的动作戏基本上还得让老一辈的人来撑场面,一方面我们在虎胆龙威4,夺宝奇兵4,洛奇6,第一滴血4等近乎于怀旧片里看到往昔的英雄们老态尽露,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不了一个能替代他们的人。
难道说动作片如同影片中的这些老头一样,已经到了英雄迟暮的时候了?
世纪初,黑客帝国,指环王的横空出世,使得电脑特技从之前作为辅助技术,一越成为电影业的新宠儿,动画片,魔幻片成为电影的新主流,而其他的类型片不管有没有也都想跟特技挂上点钩。
以前史泰龙,州长秀着肌肉,扛着大炮满街跑,现在各种超人,变型人用着各式各样的超能力满街飞;华丽的格斗,各式的枪械,火爆的追车早已不能再满足观众的兴兴趣,之前机器人还得人演,现在不但机器人不用人演了,连人的角色也基本沦为花瓶了。
新事物的诞生必定伴随着旧事物的淘汰,当年的西部片不就是被都市的动作片赶下台的吗?
或许现在又是一个更新换代的年代?
Bruce老矣,尚能打否?
老演些拯救世界拯救人民于水火的大英雄,他自己也会觉得无趣吧这次也差不多,打打杀杀的,幸亏那个黑人还挺搞笑People change,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
有MM作陪看了16blocks,不过,是我亲MM。
汗.................Bruce Willis真的老了,那梯田皱纹,那啤酒肚子,最后的一个英雄也迟了暮了,我那叫难受啊。
当年的Armageddon(世界末日)是我最喜欢的影片之一,我看过N多遍,每次都流泪不止。
上一次是在电车上,我哭大发了。
从世界末日到16街区转眼十年,英雄落魄了,生活现实了。
貌似,貌似,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当我们失去了英雄,失去了英雄的梦想的时候,生活变得乏味,现实让人气馁。
我们没有Jack的抬头纹,但心里的褶儿绝对不比他少。
所以当Eddie说:“ “Chuck Berry和Barry White他们曾经因为抢劫和偷窃罪进过监狱,但是他们改变了。
你说人是不会改变的,但他们改变了, ....”,当Jack决定让Eddie离开,我想到了另一部电影《琉璜岛的来信》中的台词:坚持正义就是真的正义。
当我们封周星星为后现代解构大师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无情的解构世界了。
当解构开始成为时尚,怀疑,摧毁实际上是最容易的,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但最后必然如此,一切都必须重建。
这时,坚持正义才是真的正义。
这部 16 BLOCKS讲述了一个不算新意的故事,Willis饰演一个年迈的NYPD——Jack,每天过着行尸走肉一样的生活,基本上都是泡在酒精里度日。
而这天本来要告假休息的他不凑巧的接到了一个押送犯人——Eddie去法院作证人的工作,犯人必须在十点之前接受陪审团的询问,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老Jack只要带着这个黑人小伙穿过十六个街区就行了。
可等他们上了路一切都不一样了。
刚一开始是两个持枪歹徒企图将Eddie杀死灭口,Jack奋力击退歹徒之后带着惊慌失措的Eddie躲在一家小酒馆里。
在打电话求援之后,Jack搭档二十年的老友Frank来到了小酒馆打算结果Jack的工作。
可就在Jack准备离开酒馆的时候发现一支枪正对准了Eddie,一向不闻不问的Jack拿起了枪并且救了Eddie。
Jack发现Eddie之所以被纽约这些警察追杀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其中一个警察杀人的全过程,而这些警察害怕如果那一个警察出了事,会把所有他们的事情都抖出来。
于是老警探Jack和小伙子Eddie开始了十六个街区的战争,对手是所有纽约警察。
电影的发展我不想讲了,没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不过其中有一段戏还是很精彩的。
Jack和Eddie上了一辆公交车,在车胎都被追逐者打爆之后他们停了下来,被团团围住。
老Jack很聪明的让外面警察以为他是要挟持人质,然后他还是放了车上所有的人包括混在人群里逃脱的Eddie。
Jack知道,警察很快会知道车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了,突击队员很快会冲上车并杀掉他。
他拿起了掉在车上的一个采访机开始留下遗言……这时,车外响起了一个响亮的声音“Don't shoot!
……Don't shoot!
”Eddie去而复返,一边阻止狙击手射击一边想要回到巴士上。
原来Eddie不愿意多次救了他性命的老Jack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掉,而让Jack一直都没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原来是心中的阴影。
他们两个曾经讨论过一个话题,Jack认为人是不能够改变的,做过坏事情就是个坏人,这一点老Jack深信不疑。
Eddie回到了巴士上,Jack很奇怪他的去而复返,Eddie不管那么多,只是对Jack喊“Chuck Berry和Barry White他们曾经因为抢劫和偷窃罪进过监狱,但是他们改变了。
你说人是不会改变的,但他们改变了,人是可以改变的。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真的摸不着头脑,Chuck Berry和Barry White是何许人也?
我在Google上搜了才知道,他们都是上世纪早期的著名黑人乐手,在少年时期都犯过罪,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成功。
最终,Jack在Eddie的影响下坚定了信念,带着Eddie突出了重围。
为了保护Eddie,Jack让他去了一直向往的Seattle找他从没见过面的妹妹并开一家梦寐以求的蛋糕店,Jack自己作为污点证人代替Eddie去指证那些犯了法的警察——也包括Jack自己。
最后的结局是非常皆大欢喜的,Jack过生日的时候吹熄了Eddie为他寄来的生日蛋糕,上面写着“Chuck Berry、Barry White、Jack Mosley、Eddie Bunker,people can change。
”最后的画面是Jack拿着Eddie寄来的照片让自己的妹妹为自己拍照,他笑得合不拢嘴。
影片坚持了Willis一向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他影片的这种特点不像Superman 和Spiderman里面的那样强大的力量,而是作为一个小市民所表现出来的正义感。
他也有恐惧,也有害怕和彷徨,但是最终他战胜了这一切。
一直都说他是蓝领英雄,但我想这种英雄更令我喜爱,因为他显得真实并且容易接受。
这部片子看得到老Jack那收不进去的大肚子,稀疏的头发,不太灵活的腿,但是正是这样一个老警察形象告诉了我们正义感才是一个英雄所必备的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黑人小伙子Eddie的演员Mos Def表现出了精湛的演技,和老牌巨星同场彪戏丝毫不显下风。
以前几乎没有看过他的表演,现在我觉得他非常出色,经后要多多关注他。
Bruce Willis在这部影片中很老,估计是为了突出他那颓废的形象。
影片一开始那段留言,让我以为Jack在车上会死,其实我觉得这样的结局会更经典。
看了这部片子让我觉得有很多事情我们并不了解,有太多的事实被掩盖。
所以,不能轻信别人的一面之词。
现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云亦云,就说电影,别人说好就跟着一起说好。
特别是有的人上网看看评论就跟别人胡吹乱侃。
看到别人发布个什么消息,就信以为真,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忽悠的。
杰克·莫斯里,一个平凡的人。
他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中,却工作在阴暗的、但却受人敬重的警局里。
他与他的伙伴们做了许多事,是普通人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的事,是本该守护人民的人做的“坏事”。
——枪杀证人、刑逼罪人等等。
而作这一切的理由仅仅是为了方便,为了泄愤,为了好下台。
或许这不该怪他们,——谁又能在没进某一行业就知道这一行业的黑暗?
我想他们也许在没进这行之前,眼中的警局和警察都是闪耀着动人的光辉的。
虽然有些刺眼,但却是那么的温馨。
但当他们了解到这一切时,他们并没有站起来抵抗。
或许是享受,又或许是惧怕,总之他们没有行动。
人是惧怕死亡的,就像那些警察们害怕推翻这警局中的腐败势力一样。
但他们还是杀了许多无辜,同样是惧怕死亡,没权、没枪械的平民。
这是种什么行为?
一种贱视生命,蹂躏生命的行为,也是闪耀着“保民除害”光辉的警察不该做的事。
就在腐败势力依然健在,也曾是这其中的一员的杰克押送一名罪犯艾迪——也像这些警察一样,被现实所迫而犯了罪——去法庭指控时,一切都开始有了变化。
刚开始时,艾迪想要套帅气的西服,好在庭审结束之后去见自己在三个月前才知道的“sister”,但很可惜,在杰克来接他时西服还没到,而心有不满的杰克自然是不会等的。
不过所幸的是,在bus上完成了艾迪的这个心愿,不过代价有些大,而且他似乎也没了心情。
艾迪作为一名知道这一重大案件的污点证人,自然会遭到当事人的追杀——由于杰克的疏忽,艾迪差点命丧黄泉;杰克的求救,险些变为“求死”;多人的枪械一次次的响起,就像死神在一次次轻叩这锋利的镰刀。
结果自不必说,是杰克赢了。
在这场抢人大战中不难看出,杰克所背负的罪恶已经让他喘不过气来,性情也渐渐的开始恢复那美好的一面,从杰克在bus上的一幕——他双眼看着艾迪在与小女孩谈话时,眼中闪现出了一丝怜悯,一丝诧异。
虽然最后杰克利用了艾迪,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救赎自己,挽回他人——便可知了。
在片尾处不出意料的出现“完成约定”的一幕,也算是在全片“低—高—低”的节奏中最后一幕平静的升华吧。
而从杰克拿着艾迪寄给他的照片,让sister多拍几张照片的画面中,可以看出,杰克的眼神与动作流露出了对往事的回忆,对杰克的欣慰,还有对现在的感动。
同样是小格局,是比防火墙精彩。
老哈死不服老,然而英雄已老,风采不在。
老布能安天乐命,不掩饰自己的老态,反而将疲惫辛劳的迟暮老头作为新的戏路来开拓,豁达又智慧。
时间是最无情,岁月的刻刀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任何忽视或掩饰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弄巧成拙而已。
老老实实想法子把时光的痕迹演绎出味道才是正途
Bruce Willis老了...要么就是化妆牛逼.纽约警察真倒霉...影片最后上升到思考人性.06年的片子.Die Hard4 07年上的.恩.估计是化妆化的好...
看着还不错
《CSG特警组》/《玩命速度》DVD
这剧情~
3.8
为了Bruce而去看的电影故事挺一般
两种结局,第一个警察两年放出来了,第二个警察在法院就死了
看着怎么这么像最近发生的菲律宾劫持事件。结局如果莫斯里死了会更圆满些。
那个黑人的声音和语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一般
这样的警匪片在当时算个异类
喜欢他那点无奈和坚持
纽约平淡的一天,临近退休的老警探杰克•莫斯利却接到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穿行16片街区,护送一名犯人上法庭作证。 这本该是件极其轻松的事,从警局到法庭的车程只有15分钟,唯一的麻烦看上去也只是罪犯艾迪滔滔不绝的废话而已。然而事实却远不止于此,一次针对艾迪的暗杀行动让杰克发现了幕后的真相:所谓的上庭作证不过是个幌子,真实的情况是以警局同僚、老朋友弗兰克为首的一批腐败警察,借杰克护送艾迪的机会铲除污点证人。经历内心的挣扎后,杰克为了寻求心中的正义保护了艾迪,却成了纽约警局的众矢之的。16片街区的距离,从来也不曾如此漫长过……
布鲁斯•威利斯早期的动作片看的很爽。
不好不坏 没什么可说的 听说有两个结局 但是我只看了一个
英雄迟暮
废话太多了 就连我这么有耐心的人都在看的时候一度想快进
后来在09年的美国mtv颁奖典礼上看到那个男2号了...就像在哪看见的呢...
还可以
peaple can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