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取材于香港的真实故事:一位老师,为了幼儿园能够坚持办下去,呕心沥血。
而当时面临倒闭的幼儿园,如今依然开办着。
真实事件更能给观众带来亲近感,导演又拍得很煽情,110分钟长度的电影,有80分钟的哭戏。
孩子流着泪对老师说,不想上幼儿园的原因是,担心父母打架,夫妻看着懂事的孩子相拥而哭;校长卧在病榻上时候,丈夫执手相看泪眼;最后一场毕业演出,校长在哭,丈夫在哭,孩子们在哭,家长也在哭,就连窗外围观群众都痛哭失声。
好吧,惹得泪点低的我也忍不住跟着哭。
哭完了,故事也讲完了,导演的煽情也完了,剧情啥的反倒不是最关心的了。
真人故仔改編,千嬅又奉獻咗一部千嬅式感動嘅好戲。
影片本身經已足夠動人,導演仲要安排好多喊戲添,其實係畫蛇添足,倒不如少啲渲染,睇嚟可能會更加真情流露。
記住催淚一定唔可以用眼淚!
五個小朋友幾得意,仲演得咁出色,唔知係點教出嚟嘅。
古仔條線就編得唔夠畀心機,冇乜亮點。
等到最尾終於聽到千嬅嘅歌聲,不然終究覺得缺咗啲麼嘢。
香港电影《可爱的你》和刘德华主演的《失孤》同日上映,因为宣发、题材等原因,该片的票房不足《失孤》的零头。
今天是该片上映的第五天,后天将有四部新片上映,这部小小的、弱弱的却可爱的、亲切的影片将被淹没。
《可爱的你》不会是经典之作,但绝对值得一看。
至少,和同期的《失孤》比起来,该片的更值得你去影院支持。
这是一部地道的香港电影,原汁原味,全港班底,纯粤语演出。
很多人诟病这些年已经看不到真正的香港电影了,只有充满违和感的合拍片。
其实,港片还是有一些的,但当中不少作品放弃了大陆市场,所以,你在影院很难看到。
如果你喜欢港片,这部影片不容错过,它地道得“好Q弹牙”。
我看的是粤语版,非常舒服。
该片也有国语版,不知道配音水平如何,但喜欢原汁原味的我肯定不推荐。
去年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亲爱的》炒热了“打拐”题材,《失孤》不见得是跟风之作,但沾了《亲爱的》的光则毋庸置疑。
同样题材的作品,《失孤》的水准在编剧、导演、表演、摄影、配乐等方面都和《亲爱的》相去甚远。
《失孤》的摄影指导是李屏宾,配乐是普莱斯纳,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但在平庸导演的掌控之下,前者的发挥只是中规中矩,后者则沦为电视剧般的配置。
刘德华很努力投入到角色中去,只是他那一口港普还是挺出戏的。
该片的整体框架也存在较大的问题,比如周天意的部分,有点乱入之感。
彭三源的问题在于,明明只有电视剧导演的水平,却偏想学电影大师,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有《失孤》劣玉在前,观照《可爱的你》,你会发现该片的优点还真不少。
《可爱的你》的导演关信辉之前导演过几部影片,都口碑平平,可以说,他并不是一个能力很出色的导演,但他贵在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导演《可爱的你》并不玩什么花招,中规中矩发挥,做到自然、流畅即可。
换句话说,《失孤》努力装逼,却始终装得不像,《可爱的你》不装逼,虽然没有出彩之处,但也不会显得做作。
演出方面,刘德华尽力了,却还是差强人意,而杨千嬅和古天乐只是正常发挥,却足以让人觉得妥帖,更别说五个小朋友让人惊喜不已的超常发挥了。
一样是基于真人真事改编,《可爱的你》做到了真切、温馨、感人,《失孤》不能说毫无动人之处,但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地方更多。
最后,再说说香港电影吧。
今年香港金像奖提名中,《黄飞鸿之英雄有梦》这样品质比较低劣的作品居然获得十项提名,让人大跌眼镜的同时,也不禁感慨,香港电影真的要完蛋了。
若以《黄飞鸿之英雄有梦》作为参照,我认为《可爱的你》至少应该获得12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吴耀汉、冯淬帆)、最佳女配角(五个小朋友各占一个提名),此外,该片的片尾花絮非常好看,我第一次看到在深圳的影院有那么多观众看完字幕的,因此,加一个“最佳花絮”提名!
怕你看了文章忘了标题,我在此郑重地重复一遍:如果你打算去看《失孤》,不如去看《可爱的你》。
这是一部温情的小品,是一个关于师生之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只有一个校长和五个孩子的贫困幼儿园里,真人真事改编。
全片催泪而感人,那种感动平缓却又贯穿始终,校长的伟大,孩子的天真,家庭的不幸,无数次希望奇迹出现而现实却冰冷。
这个没有商业元素,真实略显平淡的影片打动了我,让我在短短一百多分钟里哭得眼睛红肿。
因为元田幼儿园人数太少濒临倒闭,五个孩子即将失学。
这五个小朋友来自四个家庭,反映了香港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他们念元田幼儿园的原因是贫困,而该幼儿园不收学费。
最大的小孩父亲因工伤截肢,待业在家脾气暴躁,面临拆迁危机,夫妻常吵架打架,小姑娘楚楚可怜地解释逃学的原因是要守护家,防止爸妈打架,令人泪奔。
梳两个小辫的小孩父母双亡,由一个洗碗工远亲抚养,亲戚不忍说出孩子双亲遭遇车祸的残酷现实,又因生活的繁重而对小孩显得有些冷漠和不耐烦。
卷发的小女孩父亲是年迈而体弱的装修工人,靠捡铁皮为生,女孩子非常懂事,小小年纪,垫着高高的砖块为父亲做饭,放学帮忙卖废铁。
一对印度小姐妹展现了最底层外籍移民的困境,生活在偏远而拥挤杂乱的贫民区,母亲地位卑微,父亲认为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打算让她们弃学。
吕校长原本是一个有500个学生的知名幼儿园的校长,她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家长以及校董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盲目追求精锐教育的理念不同。
在辞职休养的期间,偶然从新闻中了解到元田幼儿园招生困难,老师校长都辞职了,幼儿园仅能开出4500元聘请一名校长,包揽幼儿园的所有工作,这样的条件当然是无人问津,倍受奚落。
吕校长想利用自己的空档帮助孩子们上学,争取找到一名新生避免幼儿园关门,于是自告奋勇当上幼儿园校长。
她一心教书育人,思想崇高,令人钦佩。
关心孩子的思想和感受,无论是担任名牌幼儿园的校长还是四千五校长;不为利益驱动,全心为了孩子的未来;对孩子的关心很全面,不仅教育知识,也通过家访了解孩子以及改变孩子的家庭环境;具有牺牲精神,明明自己有病,仍然辛勤劳动,承包幼儿园大大小小的事务;她的行动感化了许多人,家长、校监、普通村民,赢得尊重,也让最底层人民看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希望。
幼儿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极端的趋势也值得我们反思:例如精英教育,为了让小朋友赢在起点,拼命灌输各种知识和技能,压抑小孩子的天性。
吕校长之前的幼儿园,明明发现精英班的小朋友已经出现了压力过大、抑郁等心理问题,吕校长想建议让孩子先回普通班调整,但身处精英阶层的家长不愿孩子落后于人,强行坚持继续待在精英班。
校董怕影响与幼儿园资助者之一的家长的关系而屈服于家长的意见,而不是坚持为孩子的发展考虑,令人感叹。
有的人而以赚钱为目的,把教育当成生意,维利可图,完全泯灭教育者的本心。
好比吕校长求助的某校长,本来希望借助教育扶助基金支援元田幼儿园,但是人家看重的是吕校长“四千五校长”的好名声和高尚的教育形象,用千万年薪引诱她担任幼儿园精英补习计划的形象代言,不解决实际困难,满脑子是如何赚更多的钱。
一边是络绎不绝的申请补习的经营家庭,一边是苦苦宣传却始终无法招收到新学生的不用学费的普通幼儿园,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影片的最后,看到孩子们可爱却又近乎绝望的毕业表演,终于有一个村民决定送孩子来上幼儿园,幼儿园不用关门了。
吕校长与孩子们建立了很深的情谊,没有像之前计划的那样功臣身退,而是继续留在幼儿园教书。
平时看到的香港是璀璨的、高楼林立、精英荟萃、生活节奏超快,然而弱势群体其实并不在少数,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些不屈地自力更生而又生活困难的群体。
令人欣慰的是故事的原型直到现在仍然在努力着,6年里招生增加了11倍。
看着她和孩子们的合影,笑得很幸福,真是最美的微笑。
感谢导演将这个温暖的无私的爱拍成电影,杨千嬅和古天乐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作品。
古天乐的戏份不多,他现实生活中也频频资助失学儿童,好感度up up。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位值得你挂念着的好老师!
”片尾的字幕,为本片做了最好的注解。
很久没有看一部电影,几乎是从头哭到尾。
电影没有煽情,只是在讲述5个小孩和1个大人及其家庭的故事。
每个家庭都有其不幸,是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只能待在那样的幼稚园,不用质疑,肯定是家庭环境很差,很无奈,或者那时对于他们而言孩子的教育真的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甚至在那样的幼儿园继续读,也是奢侈。
其实,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或者说对于一个小孩该给他们什么才是重要的了?
或者这部电影没有给出答案,也没有很现实的说出一些问题,但是这本身就没有是与非。
具体到电影,开始哭的是看到嘉嘉不愿意上课,对父母的担心,有时父母的情绪真的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然后是小雪,假如平常人看到她帮父亲做家务,或者会说:“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或者是感觉很惨,但校长没有 ,只是抱着她说,你真乖。
听到她父亲的无奈与痛苦,也只是说时间可以解决一切的。
是很无奈的一句话,却只是道出淡淡的现实,没有浮夸也没有可怜。
可是让他父亲负责修门,因为她知道,对于父母而言,最自豪的就是看到孩子崇拜自己,而对于父母而言,则是还能为孩子做点事情,无论多老,无论环境多艰难,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真的还可以为他们付出。
最感人的是,问每个孩子的父母他们的梦想。
现实,生活的压力的确让他们都与他们当初憧憬的不同,梦想不是作梦,而是当你说起来会感慨,感动自己曾经做过或者失去的,即使永远也没有办法达成,但是仍是美好的,仍可以每次说起来都羞涩,但是却向往,然后又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继续努力的活着,或者这就是梦想,在有机会时一定要努力。
是的,正如那个残疾人所说,什么是最重要,对于他们而言校长就是最重要的;教育不是经济,本身还是身教,我一直相信老师可以改变学生。
看到吕校长和谢先生的故事,你会发现,爱情真的不能将就,因为要的就是这样一种尊重对方选择胸襟和支持,那不仅仅是爱,而是要有相同的价值观与理念的,这才是真正相濡而沫的感情,价值观真的重要。
电影的插曲是陈百强的喝彩,恰当好处。
没有煽情,只是讲故事,却温暖我。
影片开始的时候利用幼稚园的故事做了铺垫。
作为名校校长的吕慧红(杨千嬅)建议一个家长把他的小孩从精英班转到普通班,因为她认为这个小孩的心态会受到压力影响而无法健康成长。
但作为“精英(上市公司老板)”的家长却说小孩有什么压力,不就多报几个课外兴趣班,而且我的孩子当然是精英。
本来希望保护孩子的吕校长却因为对方经常资助幼稚园而不得不妥协。
最后或许是因为种种学校利益,只能放弃把小孩转到精英班的建议。
这是吕校长寻梦的第一道坎。
于是她辞职了。
电影并没有细说她辞职的过程,我个人感觉这是吕校长为“梦想”(育人)和“现实(保全学校利益)”的冲突。
她选择了梦想。
于是在她和他先生(古天乐)的结婚十周年纪念日中,他们两都因为各自的追求辞职了。
于是两人开始准备实现他们的另一个梦想,就是环游世界。
不过吕慧红渐渐发现这个梦并不是她最想要做的。
于是她渐渐的开始怀念以前的梦想。
而这时候,失去梦的吕校长在电视上得知有一所因为没有资金也没有教学资源,而且只有五个学生的幼稚园因为请不到老师和招不到学生即将面临倒闭。
当地的村委会还决定如果下一年不满五个学生就把幼稚园关掉。
幼稚园只用四千五百元就想招校长,当然一直招不到人。
也不说这个“校长”其实还要兼任校工、三个班(大班、中班、小班)老师。
所以当然没人去做。
但似乎这个“噩耗”却燃起了吕校长追梦的心。
于是她跟先生商量,准备用四个月的时间把幼稚园的学生转到其他好学校。
她的(育人)梦想再次燃起了,却不知道前方的砍会很多。
五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
第一天,吕校长帮她们拍照,然后让她们分享一件最开心的事情,和最不开心的事情。
这样每个小朋友就都说出能反映他们家庭环境的话。
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吕校长尽力帮助各个小朋友的家庭的同时还不断联系各种旧关系,想要帮不是毕业生的四个小朋友找到可以接受他们转学的地方,让他们不会因为元田幼稚园倒闭而失学。
她却一次一次碰壁。
看来这个梦想,有点承受不起现实的考验。
后来的一天,吕校长问五个小朋友有什么梦想。
小朋友们的回答都非常朴实,其实都是关于成为能帮助家人工作的人。
这时候,珠女反问校长,“校长,那你有什么梦想?
”吕校长给她们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让她们问家长有什么梦想。
嘉嘉问爸爸,而他爸爸却说:“梦想就是做梦,你校长怎么教你的?
教你发梦嘛?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也会以为他们都没有梦想。
梦想之于他们,是奢侈品吗?。
不是的。
原来他们也是有梦想的。
因为工作太过忙碌,吕校长似乎身体变得不好了。
原来她之前是切过肿瘤的。
于是“疾病”好像也称为了她实现“梦想”的一道坎。
带小朋友去郊游的时候,他们遇到一群残障人士,然后小朋友和残障小朋友开心的玩了起来。
而似乎是他们领队的“英兰”女士过来和吕校长说了一段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对话。
英兰表示她很欣赏吕校长,“这五个小朋友真有福气,能够在小时候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们生命的好老师。
”吕校长却回答说:“很可惜,我不能给他们最好的。
”英兰疑惑地反问到:“最好?
你不就是最好的吗。
最好的教育不是看设施,而是看老师的心。
不要放弃。
”之后吕校长回到课室,写上了他的梦想:“做个永不放弃的好老师。
”也算是回答了珠女的问题。
既然无法帮他们转学,那么她不放弃,决定要招生。
而这个消息却让她瞒着的先生知道了。
也许这是“家庭”的砍。
然而先生也没有错,因为他是担心吕校长的身体。
他害怕她的肿瘤会复发,所以才想要与她去旅游。
另一方面因招生也并不顺利,于是吕校长只好约见开补习公司的钱先生寻求帮助。
之前说是资助她的钱先生却其实只是想利用她的名气打开幼儿园补习市场,而不是想要帮助元田幼儿园。
钱先生邀请她当代言人,还开了天价薪酬。
钱先生表示,你年薪我保证过千万,那些什么村的小朋友,就别理了吧。
在梦想和金钱的抉择,吕校长的选择会是什么呢?
吕校长问钱先生:“你是搞财经还是办教育?
”“我是一个教师,但是我和你不一样。
我不只是教书。
当教师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身教。
用生命影响生命。
你明白么?
”在场的人似乎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钱先生(老师)也没有再挽留。
这让我想到前两天跑步的时候在看《笑傲江湖第二季》,有个选手说,因为我喜欢“戏剧”所以我把它作为我的爱好而不是工作。
似乎让“梦想”成为工作就会梦碎。
赶回去招生的吕校长却因为疾病倒下了。
所以她只好暂时放下她的“梦想”。
放下不是放弃。
之所以她敢放弃,当然是因为有她信任的人(她先生、家长和学生)为她接住这个“梦”。
招生一次又一次遇到失败。
梦想与现实不断在冲撞中泛起层层涟漪。
于是在这个学期的最后一天,吕校长出院回去学校看最后一天的毕业礼中。
吕校长抱着学校倒闭的心,对唯一一个毕业生嘉嘉说:“你要继续努力,去实现你自己的梦想。
”故事的结局是吕校长感动了村民,然后来了两个新生,而且至今这所幼儿园也还没倒闭。
所以吕校长的梦想似乎实现了。
电影结束的时候,字幕出现了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中,总会遇上一位值得你惦记的好老师。
”这是电影末尾告诉我们的。
又或者说“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个吕校长。
”梦想只是“做梦”与“空想”嘛?
似乎不是的,因为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那些一道又一道的“坎”是那样的真实。
这是我从吕校长身上看到的。
我想,“人的一生中,总会遇上一个值得你坚持的好梦想。
”
香港电影就那些导演,那些演员,无非是有限的组合,但创意可以是无限的,看个人的能力啦。
电影讲述一位因教育理念不合辞职的幼儿园园长为了让平民窟里一快要关闭的幼儿园能继续办下去,亲身前往教书,关怀孩子们及家长们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人格尊严。
像《麦兜》,属于很暖心的电影,有着很强的人文关怀,让观众在拜金的炎凉世态背景下体会到人性之美和正能量,主演杨千嬅和古天乐首次演夫妻就奉献了如此明媚阳光的形象。
电影有段情节很有寓意——古天乐饰演的角色工作是博物馆布景师,当时他们在完成一个拿破仑的展览,他的上司为省事省钱或者说体现特色就要求他们使用全意投影,而他力排众议坚持完成了一个断头台的展品。
展览会的那天,人来很多很热闹,全息投影也很成功。
但展览结束了,所有灯光都熄灭,偌大的展厅唯有他的断头台是切切实实存在着。
恰逢他老婆因为过度操劳而累到住院,并迟疑要不要放弃,他就把这个断头台运到了医院的下面,让她透过窗户看。
或许,我们的力量过于渺小不足以与整个环境所抗衡,但我们的存在的必要的,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这个社会虽然有些人可以很浮夸很光鲜地活着,在金融资本里倒腾来捣腾去,当什么社交达人绅士名媛,或者代言成为全香港的补习天后,但依然有人脚踏实地做着他们坚持的事情,虽然力量微小,但不是微不足道,平凡人也是值得被书写或者记录的。
就像这部电影,虽然剧情,人物设计都是老套的,说的也是小人物的生活,但并非没有价值,至少它能给你感动,感动其实是最好的肯定。
结尾处也放上了原型照片,如同《亲爱的》的结尾,真实之中更显张力。
这是一部任何一个段落都没有狗血情节的电影。
反映了当代教育现状的残酷。
作为大陆的妈妈,我不禁感叹,原来香港的孩子也那么辛苦啊。
杨千嬅饰演的吕校长,用她的行动表示:孩子是无辜的,教育是孩子的权利,教育更是一种爱,孩子是需要陪伴和知识的。
这部电影,更像是纪录片,没有豪车、没有美服,吕校长也一直是素颜。
一切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如同清水,但清彻心扉。
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在当下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是一个人的职业精神,也是她的职业信仰。
如同她在开始的时候,希望那个孩子离开精英班一样,她行为的起点,是孩子,而不是大人的虚荣心和功利心。
对比之下,那些叫嚣着通过幼儿园课外辅导中心赚钱的人,失去了理性和对孩子的爱,一点都不可爱,甚至可憎。
于是,吕校长夫妇,更让人感动,也的确感动了更多的人。
电影的结尾并没有告诉大家,这个幼儿园是否还继续存在,但这5个孩子在这几个月里,拥有了世上难得一见的好老师,对她们一生的做人、做事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这个老师教会她们:用心、用情、认真去爱、去工作。
真好,如果老师都能有这样的心态去教育孩子、去面对自己的工作,这世界上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这个世界也将不再那么浮躁和功利。
全片而言,古天乐的角色,有点可有可无,但其实这个角色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道理:夫妻之间相互的理解和关爱,会是一剂最好的良药。
有爱,我们将充满希望,无所畏惧。
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实、因为朴实、因为每个演员都演的那么真诚可爱。
在看友谊万岁这只歌的MV时已经很感动有点泪目,晚上看了这部片。
全程泪目,非常非常非常感动。
即使它是虚构,我也知道这世界是有这样的教师,有这样的人。
有这样的教师,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他们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以尝试言传身教,以生命影响生命。
不停地学习去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养这个事。
我个人以为,应当是至死不渝,不能间断的一件事。
不管是为了个人,家庭,还是国家。
我自觉这个事情其实除了可以给个人带来利益之外,也是一份责任。
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的责任,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基本责任。
我观察到很多父母其实是没觉得为了孩子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的。
其实言传身教这事儿在现代教育制度比较能做到的其实是父母,父母才有这么大量的时间和孩子接触。
而且父母就是孩子的起点。
当我们凭着自己的一己私念想要孩子时,得提醒自己担起这份责任。
于国家和社会能做什么。
其实时不时我会想这个问题。
因为我记得从小老师就一遍遍地跟我们说要我们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但他们没有详细地说,为什么好好学习就能对社会国家有用了,具体什么是什么用处呢?
我很喜欢看历史,看传记。
勇者为国拔剑,不管是吉是凶,九死无悔。
在看这样的故事时,我问我自己这份勇气我有没有,反正每次我的心肝脾肺肾以及胆都没有告诉我是有的。
但又想我很喜欢买东西,对GDP还是有贡献的。
还不算一无是处。
然后又想还能做些什么。
我想,对于绝对大数普通人来说。
其实不停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养做个有学识有素质无愧于心的人就是在为世界点亮了一盏盏灯。
于国家,其实我觉得努力做个有国际自信的中国人很重要。
这很难。
了解自己的文化,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并有足够的见识和眼界去包容和尊重别国的文化,才不会盲目地跟随别人,也不会自我迷恋。
不卑不亢,谦虚并且包容,才能自信。
我自知到目前为止自己也不是一个很有学识,高素质的人。
但我的的确确有这个努力的心。
昨天还在看高中的徐炎老师送给我们的书,里面有提到,要好好学习,教育强国。
这里回一句:学生是知道的。
电影里,女主角不问前程不为名利不计后果不顾众人质疑的眼光去了一个快要倒闭的学校当了五个孩子的校长。
男主角不顾众人的评论,做了自己想要的作品。
这样的人,并不是follow大多数人想法,而是问自己的心,并且有能力跟随自己的心最终还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这样的人不仅仅勇敢,而且是真正有能力,成功的人。
成功是什么,我的理解是,知道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并且还做到了,临死的时候回顾一生,觉得自己是真正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没有成为自己不喜欢那种人。
电影的最后赫然地写着,这是真人真事改编。
顿时我想到马良说的一句话:我要做你人生里闪闪发亮的神经病。
如果有什么我肯定是想要做的。
这就是我非常笃定要一生为之努力的事情。
find out where my heart is ,and try to follow it .上大学时我就迷茫过这个事情。
因为很多人说我想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我当时也是一度很迷茫。
开始思考其实人生最后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问题。
一直迷茫一直痛苦,自闭之余幸好也有一直看书看blog。
当我看到许崧的印度走着瞧里面的一段话时,仿佛一盏灯,顿时豁然开朗。
我们每时每刻都站在无数条选择线上,通向无数可能。
每每郁闷难解对未来恐惧不安时,我就想想这无数的可能,便觉得这世界还是太有趣美好,这人生还是值得走一趟。
然后我发现。
其实不是我想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有很多和我想法一样的人。
只是他们碰巧不在我身边。
而在我身边经常说我和他们不一样的人,不过是这世界的少数人。
世界这样大,而我们接触的人这样少,所以我们才经常为自己和周围那么一点人的不一样觉得孤独。
如果我也是只神经病,只愿自己能慢慢提高自己的能力,慢慢地有能力去follow the heart 做一个闪闪发亮的神经病。
真没想到会被这样一部小题材的电影感动的流泪,或许是因为大陆根本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吧!
首先教育题材电影在当下早已被大众边缘化,更不用说当下这样的体制与社会风气,根本无法催生出像影片中那样的吕校长……一个只谋求好领导不完善约束机制的社会,整个社会观都在谋求利益,教师早已变成教书赚钱的职业,而不是像吕校长讲的那样:“不只是教书,当教师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身教,以生命影响生命!
”观影到最后了解到这是根据香港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在香港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却能绽放出多元包容的文化,还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真的难得可贵。
希望我们大陆努力发展经济不忘初心,教育才是发展的根基!
温情故事,略显老套。
简单的有些矫情,真实的事件却拍的假了。
已经没法接受如此生硬的演技。
比较平平,缺乏新意,又有点说教。但我还是喜欢那句老师是身教,以生命影响生命。因为是真人真事改编还是加一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人师表,太过伟大。
怎么说呢。。挺感动的就要给4星么。。并不是的。。亮点是特效好么。。
煽情
该说不说小朋友演技真的很一般,虽然故事很感人,但是拍的实在无聊。杨少fa和古仔都无法激起我的兴趣。2🌟
温情的小港片。真的好久没在同一部影片中既能看到吴耀汉,又可以见到冯淬帆了。
人生总是如此辛苦,还是只有小时候这样?只会越来越难。
【好题材 烂电影 典型流水账 2星很中肯】没有找到感动的点 整本电影充满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刻意 导演并没能力通过改编来更好的展现这个故事 整本电影可以说不如一段30分钟的访谈类节目来的更吸引人
可劲儿煽情可劲儿煽情,比韩剧还没有节制,幸亏最后校长没病死,不然我真的要怀疑自己在看一部大陆劳模片了(忙于教育没时间陪家人这个梗真的跟大陆劳模片一个套路,经典叙事套路啊)
1.影片前60分钟就是在讲——他家很惨,你家也很惨,我家比你们家都更惨;后50分钟则是在讲你哭我哭大家一起抱着哭的故事。so,其实本质是一样的。2.杨千嬅发挥不错,古天乐这条线蠢到爆(估计这部分不是真人真事),编剧可以再用点功吗?3.小孩子的哭戏究竟是怎么导的,很好奇!
香港版最美乡村教师。片尾小盆宇演技大爆发猛戳泪点,除此以外中规中矩。古天乐的角色漂浮在主线之外,杨千嬅表演无甚惊喜,催泪片段“自然而然”地找来围观群众围观且被感动,既做作又尴尬。三星半。
正能量爆棚的片子根本看不下去
这样的结局反而真切 我真的泪点很低…
刻意
哭戏太多剧本就没法锐利了。杨千嬅真好,温柔亲切。
負無窮分
看哭了,小朋友转头问我,你得梦想是什么呀!我想了很久,除了工作我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呢!这部片子很触动人心,拍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