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音乐
Notre Musique,高达神曲,神曲,Our Music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莎拉·阿德勒,娜德·蒂约,Rony Kramer,Simon Eine,让-克里斯托夫·布维,George Aguilar,Ferlyn Brass,Leticia Gutiérrez,Aline Schulmann,让-吕克·戈达尔,胡安·戈伊蒂索洛,马哈茂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瑞士语言:法语,阿拉伯语,英语,希伯来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班牙语年份:2004
简介:Divided into three "kingdoms" -- Enfer (Hell), Purgatoire (Purgatory) and Paradis (Paradise) -- Notre Musique is an indictment of modern times. 頑皮老頭高達在新作挑釁如常..详细 >
有两个人并肩走着,我在她旁边,以前我没见过她,但我认出了自己,那,像是,一个肖像,可是很遥远。虽然第一遍确实很多没明白,但最后那个横移的镜头是在太美了,天堂就在一片水边的丛林中。找时间再看一遍。
★★★☆
聖經、尼采、罪與罰、卡拉馬左夫兄弟、白痴各文本交匯的野心之作,但導演似無力統合各文本,各自困於原本的範疇內重覆陳述一遍。 尼采的演員不要再找猥褻中年男了!!
9.1 一切都是正反打:40年前,他可以信誓旦旦地用影像书写革命的语言;而现在,他只是摸索着语言的可能—不可能,音乐的在场—不在场,就连天堂也不再纯净,唯有沉默面对漫长的黑暗。
一点都没看懂
怎麼還沒有人看完這個來跟我罵他 我已經準備好對罵了
戈达尔揭露的战后残余温存以及交接的时代拼接影像诗|抛开古典「犬儒主义」,野蛮行径的外溢和道德埋藏,促进「文明」成为「剥削化」集中营。符号意识的徘徊,诗集的服从与释放,都抵抗不住现代性的失败。就像前半部分的台词说:“仁慈的人不会发起革命,他们发起图书馆和公墓。”
戈达尔的政治宣传品,视觉垃圾和听觉垃圾,建议三倍速以上观看,节省一些宝贵的时间,不过这次好歹把后四分之三都比较正经的拍了,有进步。不得不感叹新浪潮的造星导演模式太可怕了,这才叫舔狗。
二十一世纪的神曲,形式、内容、观点全方位的激进,有明确的立场但又不是喊口号的宣传品,其中奥尔加的故事尤其诗意和悲伤。
神韵未失!可见戈达尔仍然醉心于直蒙场三位一体,醉心于新闻摄影反思;而且,绝对让你不能同时理解电影的多种层面。
怎么拍出了索科洛夫的味道。。。
略显乏味。电影本体论的范例,戈达尔的《神曲》。
76min#
戈达尔也有自己的维吉尔时刻啊,从远处走来一个熟识的、复合的灵魂,你的大师是一道模糊的图像。
太有深度了,前半看得云里雾里的,字幕也连不成句,后半终于褪去生涩,浸入其中
Divided into three "kingdoms" -- Enfer (Hell), Purgatoire (Purgatory) and Paradis (Paradise) -- Notre Musique is an indictment of modern times.
#ICA 长评-文化与暴力的轮回。影片是一场关于战争,历史与文化的影像反思,内容依旧如同他对于电影未来的看法般消极,工业化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脱离现实,影片以地狱,炼狱和天堂的三幕形式呈现,与但丁的《神曲》形成了呼应与对照,这三部分的内容对照的是战争历史的呈现,战争过后的反思和天堂的虚幻。地狱由战争的真实影像和毁灭有关的电影片段拼接而成,蒙太奇呈现出的“地狱”的张力还蛮强的,炼狱是以萨拉热窝作为战争遗迹与资产阶级的对照,呈现出的反思力度很强。学者,艺术家,哲人与普通人的对谈和印第安人的对照“搬演”很大程度批判了知识分子和西方文化殖民。那词藻与哲学思考在面对现实苦难的无能实在是有些讽刺,各个种族放到一起同样映射出了“西方文化”的虚伪,天堂则看似是宁静平和,但感觉是一种虚幻,乌托邦是不可及的。
好彩是和zhihan一起看的一起听的讲座 (显然一开始都没看明白但仍觉得艺术性真高啊) 戈达尔无处不在的辩证和对称里 最喜欢“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这一组 - 用对桥的理解 用对谈和闭上眼睛 用卡夫卡和阿伦特的相片 去表现这两种人之间的thinking vs doing, apocalyptic vs utopian imagination, lock vs key的辩证对立 - 好像一首工整又丰富的诗。二段开头post的问题 why aren't revolutions started by the most humane people很impress on me
两个事。《我们的音乐》前后,阿克曼多次表达过,戈达尔现在是个反犹主义者了,其实她还有明确意图,要拍一部电影回应《我们的音乐》,也就是《那里》。1999年,戈达尔其实策划过和朗兹曼搞一场辩论(当然,是要拍成电影),他就把自己归为“图派”,把朗兹曼擅自归为“书派”(老意思,就是我演我,请朗兹曼演朗兹曼),结果朗兹曼说:我做浩劫做了11年,你说我是书派给我要点脸滚蛋吧。
毫无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