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理解的故事1:未成年少女怀孕,产科医鼓励其顺利生下并养育,但是由于女生家境不好无力抚养,对面男生家长表示“这不是我孙子雨我无瓜”,最后走了领养程序,将孩子交给了一家无法孕育的家庭。
无法理解的故事2:某孕妇孕检结果显示孩子患有唐氏综合症,产科医鼓励其接受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并产下。
无法理解的故事3:与故事1相对照,一个高龄产妇小心地等待生产,据背景音产科医所说,现在的日本女性往往在少女时期怀孕不知珍惜,为了职业发展打胎,然后到中年这样小心翼翼地怀孕。
虽然绫野刚和星野源都很帅,但是无论怎么看上述三个故事都将“不堕胎”设置成了更高级的价值取向,打造若干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结局。
将意外怀孕的少女打造成“不负责任的女性”形象,暗示中年妇女的小心备孕是“因为她早年打胎所以现在咎由自取”。
总结全文:一切为了孩子。
四星给剧情、演员、bgm、用心的服化道、etc,另外一星给专业的医学科普。
个人温柔绝对是稀缺品质,我这样在心里感叹。
边看剧集,我边想起了在厦门生活的几年里,在厦大附一的看牙经历️。
疼痛的牙、紧张的患者,走出医院时我却如沐春风。
可能说来会有些奇怪,但真是令人愉悦的看病经历。
所以对国内医患关系悲观的诸位,敬请多些信心。
私人很喜欢的一个处理是不同于其他剧集,病患这种人物只在某一集中集中出现,完成推动剧情发展的使命后边匆匆离去。
这部剧集中前面出现过的人物、之后还会再出现,给人一种“啊,他们的生活并不只是在医院的一刹那,还在继续延续”真实的感觉。
比如在饰演丈夫的小栗旬面临妻子还是孩子的人生抉择的一集,妻子逝世、孩子出生之后,单身父亲的角色并没有“完成任务,就此消失”。
于是,在后几集又得以看到变为单亲父亲的小栗旬深夜手忙脚乱送发烧的孩子到医院、在职场被歧视这样的场景。
丧妻,单亲父亲的生活却在延续。
如何生活?
如何平衡工作?
编剧将现实的问题抛了出来。
对于片中的一些细节也十分动人。
刚满一岁的小芽衣被邀请到钢琴家baby的演奏会的那天,酒馆的门前挂了“NO SMOKING”的告示。
鸿鸟医生的细心尽可体现。
芽衣一岁,baby演奏会当天剧中关于孩子的一些讨论也比较有趣:比如养父母和孩子,绝对优先考虑的是孩子的幸福问题。
“这是为了孩子的制度,不是为了想要孩子的父母存在的制度”另外,当我看到那些在孕妇说自己不对劲要去医院、生产之际说口渴想喝水,而在一旁给朋友打电话抱怨、吐槽说妻子不会是便秘吧,拿了水转脸就自己喝下去的“丈夫、父亲”的男性角色,真的是有些生理不适。
更不用列举在家对着怀孕妻子抽烟、质问女友孩子是不是自己的情况 :) 小栗旬饰演的可能是其中唯一合格又理想的父亲形象了。
子宫是一个生命诞生后驻足的第一个地方,所以说到“人造子宫”的话题,男票就给我推荐了这部剧,也算是“顺水推舟”。
目前为止,只看了一集,却已经生出许多感慨,流了几多眼泪。
而这感慨却不是虚空无奈的喟叹,这眼泪也不是哀时伤命的消沉,这部剧给人的感觉,就像这位鸿鸟医生一样,是温柔而有力的。
1.体系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小的。
即使技术精湛如四宫医生也不能为所有来到妇产科的孕妇接生;温和体贴如鸿鸟医生也无法顾及失业母亲出院后的生活。
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个配合默契、运作合理的机制带给人的安全感。
剧中的这家医院是“围产期母子医疗中心”,采取的是产科和新生儿科两方配合工作的制度,另外还有急诊科。
这三方都是我们极为熟悉的,各科的工作内容即使是不了解详情的人也可以知道大概情况。
所以比较引起我注意的是其中一位医学社会服务工作者(メディカルソーシャルワーカー):向井祥子。
一直以为,医生不仅是在治人的病,更是在治疗生病了的人。
第一集中的矢野妈妈在无爱的家庭中长大,又被孩子的爸爸抛弃,却依然坚持生下孩子。
医生固然可以冒着风险为孕妇接生,而孩子的出生却正是这位单亲妈妈困难的开始。
所以当向井祥子在医生的注视下,对矢野说:“我们会和你一起考虑宝宝和你的将来的”,让人感到是在茫茫的大海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的浮木。
如果矢野知道她可以免费接受孕期检查、会得到救助支援,也不会成为未受诊孕妇,更不会在生下孩子后本能地想要逃走了吧。
2. 生命的力量看着刚出生的婴儿,那么小小地被抱在大人的怀里,或者一出生就要进入NICU观察、治疗,就觉得这些小生命太脆弱了,仿佛一碰就会碎似的,让人禁不住想小心翼翼地对待他们、保护他们。
然而,在这部剧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却是“宝宝也在努力”,母亲分娩的时候、在育婴箱浑身插满管子的时候,助产士和医生总是这么对孩子的父母说,以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虽然这很像是日剧的一句套话、台词,但我却从中体会到了生命的力量。
婴儿自从开始在母亲腹中孕育,就已经具有了生存下去的意志,虽然出生前需要母体提供营养,出生之后也要在父母的护持下成长,而这样一个小小的生命,却倔强地呼吸着、成长着,终究会成为一个能够自立的大人。
其中一集里面,有一位因妈妈怀孕时生了风疹而先天失明的小姑娘,她十分热爱弹钢琴,虽然不能像普通小朋友一样有明亮的视野,却在音乐中自得其乐。
而且这位小姑娘十分懂事,体贴父母,在和鸿鸟医生聊天时,以小大人的口吻说:我在尽量不让爸爸妈妈担心,这还真是很累呢。
在父母努力保护孩子不受伤害的时候,孩子也在守护着父母。
在这个故事中,NICU的今桥医生说过一段话,也让人印象深刻:与其加倍小心不让孩子跌倒,不如教会他在跌倒时怎么站起来。
我觉得这才是对一个新生命成长真正的尊重和保护。
即使是父母,也无法时时刻刻守在孩子身边,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也有自己的力量。
作为父母,应当相信这一点。
医院,是全世界里眼泪最多的地方。
但在医院里,唯一一个每天都在制造“恭喜”的地方,就是产科。
在中国,平均每天会有约5万位新生儿诞生。
他们的哭声,代表了生命奇迹与希望。
以产科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很多,但今天要介绍的这一部,很是特别。
虽然已经是5年前的作品,但放到现在来看,依然催人泪下——产科医鸿鸟コウノドリ导演:土井裕泰/金子文纪编剧:山本睦美主演:绫野刚/松冈茉优/吉田羊/星野源首播:2015-10-16(日本)
两季豆瓣评分均为8.9,分别在2015年、2017年推出。
它之所以在医疗剧中显得尤为特别,在于戏剧性以及真实性。
这里的医生,性格迥异。
坐镇产科的两位医生,一位很感性,温柔、为病人着想;
绫野刚 饰 鸿鸟樱另一位很理性,不苟言笑,就连问诊时也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产妇的问题,还因此收到了产妇的投诉。
星野源 饰 四宫春树除此之外,还有神经大条的研修医生、每天都笑容满溢的助产护士,等等。
松冈茉优 饰 下屋加江 / 吉田羊 饰 小松留美子最为奇特的是,在鸿鸟医生的问候背后,还隐藏了他另一个身份——爵士钢琴家baby。
在下班之后,他总会带上一头奇怪的假发,在友人的小酒吧里演奏。
第一季里的baby如果医院里发生了紧急事件,鸽掉演出、弹一半走人也是时有的事儿。
但与大多数医疗剧不同的是,《产科医鸿鸟》有着类同于纪录片一样的真实感。
拍摄场地并非日剧通常的搭棚进行,而是在真实的医院里进行拍摄的。
在拍摄的过程中,还时不时会与真正的产科医生、护士们擦肩而过。
为了能够表现出真实感,在拍摄现场也同时围绕着多位真实的产科医生进和护士,随时对演员们的手法进行指导。
演员们也在开始拍摄之前,多次到医院进行实地取材,并与产妇们进行交流。
同时,剧中出现的医疗器具,事实上都与真实医疗现场使用的是同一种,总价高达1亿日元以上。
像是电动分娩台,实际造价高达350万日元,手术台的无影灯则高达1000万日元。
剧中对于产妇分娩、新生儿接受治疗等一系列画面,没有丝毫的隐晦,而是力求最真实、直接的感官体验。
两季的故事里,涉及了各种各样的产妇和孩子:有从未接受过产检的孕妈妈,也有意外怀孕的未成年妈妈;有高龄产妇、职场妈妈、接受不孕不育治疗的夫妇,也有不得已要独自养大孩子的单身父亲;还有被迫要面对孩子出生残疾、缺失,做出选择的父母们……感动也好,悲伤也罢,每一个故事都在为我们串联着关乎生命的奇迹。
“保大还是保小”,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好这个选择。
小栗旬饰演的丈夫永井先生,也绝对无法想象,自己接到的会是妻子的最后一通电话。
已经怀孕了36周的永井太太在与丈夫通完电话之后,遭遇了严重的车祸。
在送到医院抢救的时候,头部受到重创,已经休克,但肚子里的宝宝却安然无恙。
经过紧急开颅手术之后,妻子出现了严重的脑肿胀,基本不可能恢复意识了。
如果就这样耗下去,腹中宝宝可能也会没命。
但如果当即做剖腹产取出宝宝,妈妈会因为脑肿胀加重、引发脑疝,导致心脏停搏而去世。
这个时候的永井先生,面临的就是“保大还是保小”的选择。
当鸿鸟医生提出了这一世纪难题时,毫无疑问的,他当场崩溃了。
他不能理解,凭什么他就该做这样的选择,医生不应该就得救大人也要救小孩的吗?
在医院门口发呆的片刻,永井先生看起了曾经给妻子录下的视频——怀孕8周兴奋的妻子、因为孕吐而难受的妻子、拿着母子健康手册眉飞色舞的妻子……
还有感受着胎动,闪烁着温柔光芒的妻子。
“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果然是存在的啊,这份感情就是爱啊。
”
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妈妈才会在危急关头,放弃自己的安全,而选择捂住肚子,尽最大的力气保护宝宝的吧。
她愿意付出生命去守护的存在,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无视它呢?
也在这一刻,妈妈的心跳停止了。
他疯了一样地求着鸿鸟医生,不管怎样一定要救救孩子。
这不是他的一己私欲或者选择,这是来自于妈妈的愿望。
幸运的是,孩子生了下来,传来了响亮的哭声。
可是妈妈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看一看自己用生命保全的宝宝了。
“我会好好把孩子抚养长大的”,看着妻子,爸爸坚定地承诺道。
然而事实上,单亲爸爸的压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不仅要照顾好年幼的孩子,同时又要承担起家庭经济的重担,又当妈又当爸,工作上也必然会受到育儿的影响。
在抚养了女儿将近一年之后,永井先生迎来了人生的第二大考验——孩子的生日,妈妈的忌日。
一年过去了,这种痛苦的感觉仿佛扎在心头,他既无法面对女儿,更做不到与女儿开口。
“没有一个孩子是不被期待着出生的。
”
即便是妈妈为了孩子做出了生命的牺牲,但她依然是饱含着爱与希望,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
只要孩子能明白自己是被爱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想必她也一定能坚强地面对未来的人生。
孩子的生日,是妈妈的受难日,但也是她感受到爱的纪念日。
“任何人都是从父母手里接过宝贵的生命接力棒而诞生的,这是生命的奇迹。
”
孩子的诞生,正是用妈妈的生命换来的奇迹。
虽然有的时候,生活会让你失望、痛苦,但这份来自于生命的奇迹,一定是充满爱与期待的。
在如今社会中,关于职场女性的生存问题,总是备受讨论。
一旦女性怀孕、休产假、养育小孩,似乎就与职场产生脱节。
因此也出现过不少企业因为女性的这一特质,而公开拒绝女性就职。
剧中的职场妈妈们,同样面临着职场与育儿之间的困境。
其中,也不乏女强人妈妈的存在。
有一位职场妈妈,就为了工作,把怀孕分娩相关的一切时间计划全都提前安排好了。
即便是迫不得已要请产假的时候,佐野太太也依然坚持在家工作,支援因为她休息而接下负责项目的同事。
但她的所有安排,全被肚子里的宝宝打乱了计划。
在一次常规B超检查中,医生发现,孩子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出生之后再做诊断。
缺口小的话,长大之后自然会痊愈;但如果缺口大,则孩子需要在出生之后接受心脏手术。
她一遍又一遍地问医生,孩子出生后去不了保育园怎么办,而我的工作又该怎么办?
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无法正面回答她的疑问。
他们能做的,只有给她提供必要的检查和帮助,谁都解决不了职场妈妈的困惑和不安。
幸运的是,分娩之后的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大概是不需要另外做手术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佐野太太突然激动了起来:“那差不多可以送去保育园了吧?
现在和我当初想要复职的日子,已经迟了很久了。
”
这种时候了不应该为宝宝的健康而高兴吗,反而还依然在操心自己的工作?
医生吓了一跳,但也没有多言,回答佐野太太,宝宝还需要继续观察。
不仅是儿科医生,就连助产士小松姐、鸿鸟医生、都发现了佐野太太的异常。
从不和自己的宝宝对视,走路也时常精神恍惚。
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时,回答他们的却永远都是标准的微笑脸。
她真的不需要帮助吗?
回到家后,她也依旧发呆,孩子大哭大闹,她只会无力地说“别哭了”。
每天执着于给保育园打电话,被不解的丈夫说了两句,就当场爆发。
而听着妈妈数落自己,丈夫大言不惭地自夸为“奶爸”时,她的心都凉了。
“工作上有人可以代替你,但是母亲这个身份却没有人能代替你。
”
“夫妻应该二人齐心。
”
母亲无意的劝导,给佐野太太的心上狠狠地插上一刀。
殊不知,此时的佐野太太,已经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这大概是所有的妈妈都无法避免遇到的难关。
怀孕、分娩、育儿,没有一个过程,是容易的。
当你以为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之后,接踵而至的育儿难题和职业压力,总会成为压垮脆弱的妈妈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佐野太太而言,最难过的莫过于自己的价值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否定,并不停地被强调“孩子需要你”。
孩子确实需要妈妈的养育和保护,但妈妈也同样需要理解和关心。
人类怎么可能真的二人齐心,我们到死都是孤身一人。
就算是夫妇,也是不同的人。
所以才要相互尊重,以此为起点才能做到相互扶持。
这是四宫医生说给所有伴侣、亲人们的诫言。
大家都把育儿这件事美化过头了,都是妈妈们拼了命熬过去的。
这不仅需要家人的支持,妈妈们也同样需要注意情绪的引导,适当的时候也要懂得依靠他人。
“既然宝宝是0岁,那么不管父亲还是母亲,都是0岁。
”
每一个来到这世界上的生命,都是无可替代、绝无仅有的。
产科医生的工作,便是陪伴在婴儿和他们的家人身边,帮助新生命出世。
但难免也总是会有医生们预想不到的意外出现。
有一位23周的先兆流产婴儿被送到了医院里,新生儿科的新井医生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迅速进行了急救措施。
她紧张地看着孩子,嘴里不停地念着“加油啊,加油啊,加油啊”。
但由于是早产儿,孩子发育尚未成熟,身上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
这让去到NICU看望宝宝的爸爸妈妈,受到了惊吓。
一向被成为铁娘子的新井医生按照流程,给父母们介绍了孩子的现状,并直截了当地指出,孩子很有可能会因为脑室出血而出现病危的情况。
听到这个消息的孩子爸爸,突然急眼了——“那你为什么要救他?
既然知道可能救不活,那为什么还要救他?
”
“我相信他可以坚持下来的。
”
新井医生的回答中,充满着不确定和疑惑。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
而作为儿科医生,她所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地解救所有的孩子于险境之中。
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是她的底线。
在为孩子治疗的过程中,新井医生付出了翻倍的精力,时刻盯着孩子的情况,生怕他出现一点点的意外。
即便如此悉心照顾,噩耗还是来了。
新井医生依然坚持着可以给宝宝做最后的手术,给他一次重生的机会。
面对妈妈对于手术后孩子生死的疑问,她愣住了。
她也没办法绝对保证,只是她真的尽力了,尽力地想要留住这个生命。
直到最后一刻,她也依然还在坚持。
宝宝都已经这么努力了,作为医生的我怎么可以就这样放弃呢?
新井医生在这一刻崩溃了。
冷面之下的新井医生,实际上背负着作为医者要治病救人的重任,这种重任也变成了她心里最脆弱的存在。
不仅是新井医生,还有冷冰冰的四宫医生,到了第二季能独当一面的白川医生和下屋医生,同样也面对了医疗意外以及医患纠纷所造成的内心折磨。
一方面,是患者对于医生的期待;另一方面,是身为医生所肩负的救人使命。
我们无法想象,身为医者的他们,要承受着怎样的压力。
这一切,不管对谁而言都太沉重了。
医者仁心,没有一位医生不想把病患救治回来。
每天都要面对生死的急诊科加藤医生说道——刚来急诊室的时候,每次遇到病患死亡,我就会遗憾得痛哭不止。
后来,每天都有太多救不了的病患被送来。
渐渐地,我的眼泪也流干了,但那份遗憾丝毫没有减少。
产科的工作,细腻而又残酷。
仅仅只是触碰都仿佛会破损般小小的生命,在他们的细心呵护下诞生、长大。
再怎么竭尽全力,有时候都不得不接受无法救治的宝宝的死亡。
持续与无法救治的患者相对,有时候好像快被那种痛苦击溃,但作为医生的他们,绝对不会逃跑。
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使宝贵的生命,得以持续下去。
谁都是拼了命到这个世界走一遭,宝宝是这样,妈妈是这样,医生也是。
《产科医鸿鸟》里和生命有关的故事,还有很多。
但不变的是,他们对于生命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生命就是奇迹,就是未来的希望,是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人生虽然很苦,但生命,一定是最美好的存在。
*本文作者:阿呆
目前看到第三集,难得的好剧,既科普又发人深省。
不专业记录,待后续补充。
第一集:未接受过产前检查的孕妇发生脐带脱垂,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后却因自己是未婚妈妈无能力照料不愿将孩子留在身边,孩子将被送往福利院;同时,另有一位妈妈顺产过程中发生肩难产,在医生的帮助下终于生下了孩子。
两个婴儿并排放在一起,今后的命运将孑然不同。
科普:未就诊孕妇、脐带脱垂、肩难产第二集:进入临产月的准妈妈遭遇交通事故脑部外伤,意识昏迷,丈夫面临先救孩子还是孕妇的选择。
这集哭惨了。。。
另外,引出吸烟妈妈的故事。
科普:前置胎盘第三集:准妈妈旅行的话题;医院要拍一部孕妇患风疹对于胎儿的危害(白内障、视力/听力障碍、心脏疾病等)宣传预防接种的宣传片,请来了有先天性风疹综合症的小姑娘。
母亲对于孩子一直怀有内疚,不愿孩子在人前受人指点,想拒绝拍片,但慢慢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和强大。
另外,吸烟妈妈发生了胎盘早期剥离,幸好及时剖宫产,孩子顺利出生;妈妈也及时止住了出血。
还引出了四宫大夫5年前的故事。
科普:先天性风疹综合症,胎盘早期剥离,吸烟对孕妇的危害
去年疫情期间比较闲,正好打开小破站有这部剧,就看了。
设定对我而言吸引力很大,因为很少有一部剧这么详细的介绍了产科的一切,以及产科医生的分类和职责。
每个故事都很感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位十四岁的小姑娘,其他的剧集也探讨了很多人生的哲理,不过对于我而言与其说是促进生育率,不如说是恐婚教育hhhhhh
说实话,从前我是不太可能看这部剧的,题材妇产科医疗剧,主演是原来一直不太喜欢的刚哥,无论哪一个理由都可以让我无视这部剧(刚哥粉丝别介意,顶锅盖逃)。
可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松糕nc粉,我追了,而且追得异常欢。
直播看一遍,中字看一遍,b站弹幕多点再刷一遍,每集至少三遍还不带各种心血来潮回顾的,所以现在剧集过半,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产科医鸿鸟真是一部好剧,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在这部剧中,医生没有神一样的技术能起死回生,有的是对患者的尊重关心负责。
剧情煽情却不矫情,故事平淡却各有波折,人物性格各异且讨人喜欢,背景音乐自然而又烘托剧情催人泪下。
无论各个方面都着实优秀。
我喜欢顶着一顶鸟窝头却实在靠谱亚撒西的鸿鸟33,喜欢又是蜜汁发型但却是治愈周围人存在的羊姐,喜欢一本正经严肃脸傲娇负责温柔的小四四,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我家可萌可谐的小松糕。
每个人物都让我喜欢,每个故事都真实温情却又带着现实的残酷。
同一间医院出生的两个婴儿将会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突遭意外的母亲护住了孩子自己却没能活下来,超早产的幼小婴儿不知道能不能健康生存,14岁的母亲只能无奈的在大哭中与刚生下来的孩子分离,生产就是奇迹但是生活却没有奇迹,但是每个人都能凭借信念乐观在现实中生存下去,这也是这部剧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东西。
感谢各位演员制作人员创作出这样一部温柔温暖的剧,感谢mayu让我有机会看到这部剧。
虽然文笔不佳都是好话,谢谢看完,总之吃我安利啦ww
朋友安利给我说有双野就看了!
在赶5000字论文ddl的情况下两天飞速看完🤥真的是非常非常良心的医疗剧职场剧,服化道场景术语表演之类的外行人真的觉得非常专业,感情也很真实很动人,能感受到全剧组真的都超级棒了😭绫野刚的脸还是那张脸但跟MIU的ibk完全不是一个人,演技真的好绝!
演绎出Sakura的那种圣洁悲悯的表情真的太震撼了😿世界上真的存在Sakura这么温柔的人吗,完全还原“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Sakura这样的小天使多一些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源桑饰演的外冷内热的四宫依然是全剧最戳我的角色,压抑自我的人流露出的感情格外珍贵,看到想去给小妹妹念绘本但走到门口想起她已经走了那里,看着四宫愣在那挠挠头转身离开,非常想和小松姐一样给四宫一个大大的抱抱!
(话说源桑是有多适合冷面男和PTSD啊😢四樱真的甜甜!
Sakura懂四宫的每一次言外之意,四宫也只会在Sakura面前情绪崩溃,两个人平时交际不太多却是最懂对方也最护着对方也相互依赖相互拯救的...四樱甜甜!
smib也甜甜!
关于生产,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接受程度就还算正常,看第一集就开始发觉自己比自己认知的还要恐育,对于怀孕生产过程中的痛苦和危险以及抚养小朋友长大的这种恐怖的责任格外害怕,这种害怕完全压过了感动...所以整部剧看下来只鼻酸了两次,一次是未成年意外怀孕时感受到两个少年的成长,一次是妈妈产前突然心脏停跳,直到剖腹产结束听到孩子哭声就出现了微弱心跳的那种奇迹的触动😢真的不是冷血,只是对痛苦和沉重的责任太恐惧了...要遇到多可靠的人我才能鼓起勇气去直面呢,不敢想象😢😢😢放一张结尾的甜甜四樱!
源桑 卡哇伊!
首先,对绫野刚和星野源两位演员表示敬佩。
我是通过MIU404对两位的演技很是放心,因此点开了这部双野的最初合作剧的。
刚开始还担心会带着对伊吹蓝和志摩一未的滤镜影响自己对这部剧的观感,但是后来发现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两位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了什么是剧抛脸。
如果是看MIU404之前的我,打死都不会相信伊吹蓝和鸿鸟樱会是同一个皮下,四宫春树和志摩一未是同一个皮下。
尤其是第二季结束的时候,回味了很久然后恍惚想起了鸿鸟樱其实是小蓝,想了又想还是觉得完全不可能好么!
那个又憨又爱狗狗眼的伊吹蓝和温暖柔和、有一点点羞涩也有很“梦话”的梦想的鸿鸟樱怎么可能会是一个人演的!
好的,回归正题。
真的很推荐这部剧,不止因为双野,也因为这部剧真的很高质量。
没有看过原版漫画,以下只是对剧集的观后评价。
总体来说,这部剧我很喜欢的第一个地方是它从很多不同的角度讲述故事,让观众可以对一个事件多维了解,也可以对一个方面了解多个事件,在友善和平交流的情况下是一部很启发人思考的剧集。
第二点是整部剧集的高质量呈现,如果说第一点有赖于编剧,那么第二点更多地依赖于导演和演员们。
无论是镜头转换,还是演员们的演技,都十分巧妙精湛,可以说是很自然地把故事表演给了观众,同时又在细枝末节上让人有真实感而不会觉得有过分浓重的表演感。
我曾经一度以为,认为剧集真实是因为年幼时的无知幼稚,现在才知道原来当你明确知晓影视作品只是演员们表演的作品,依然会被演员精湛的演技带动而沉浸其中,有恍若真实的感觉。
第三点是冲突设置。
很少有完全的对与错、贴近现实,即使是在观众下意识偏向的主角团队里也会存在矛盾。
而且这种矛盾冲突的设置是启发人思考的矛盾冲突,而不是单纯为了制造戏剧效果或者烘托主角伟光正的形象。
温柔稳重的鸿鸟樱也会因为心结而对患者的请求过分看重,而冷静理智的四宫春树则似乎过于冷静而在很多时刻承担着提出最坏假设的任务,着实是破坏气氛的一把手,尚处在成长阶段的下屋医生有时候掉链子的让人忍不住生气……而且这些矛盾并不是静止的,随着剧情推进,主角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在成长着,即便是作为主心骨的鸿鸟樱也在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负担,让曾经的失败阴影变成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第四点是恰到好处的音乐插入,不论是baby的钢琴曲还是突发事件的背景音乐,有的时候甚至没有意识到音乐的插入毕竟在现实中并不会突然有背景音乐,但是那些恰到好处的音符和剧情一起触动心灵,有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已经热泪盈眶了,整体观感非常顺畅自然,不会被突然插入的音乐打断情绪。
第五点,图解!
虽然看剧其实没有太指望着自己能看懂专业知识,大多数时候只是希望在价值观念上有一些新的观点习得,但是这部剧相当用心地把涉及专业的地方不仅有术语解释,甚至有专门的动画图解,感觉很好。
第六点,排在后面并不是不重要!
道具组必须加鸡腿!
不管是番宣里提到的联动,还是本剧的道具等准备都相当用心。
写着四宫名字的牛奶、每一个生产镜头中的婴儿,哪怕是在剧中并未出现的细节部分也非常好地准备了符合角色人设的小道具,比如鸿鸟樱抽屉的钢琴计算器。
鸿鸟医生做事认真,待人温柔,能够清晰地告知病人家属说明选择的后果,也让人有信心和希望。
他笑起来的时候,让人觉得从心底被理解了。
说的话没有多余的,成长过程遇到了钢琴真是太好了,心事可以用旋律表达。
下屋医生好好看,有一种港风的感觉。
睫毛很美,戴眼镜也好看。
感觉她随着剧情变得沉稳而开朗起来了(就是,平时开朗,遇事沉着)应该会成为优秀的产科医生吧。
小松姐专业又关心后辈的心情,做鬼脸逗新生儿时太可爱了,是医院的活力姐姐担当。
四宫医生傲娇怪,容易自责,一心为病人,生活简单,有理解他的同事们陪伴真的很棒。
今桥医生太稳了,一步步劝爱德华氏综合征新生儿的父母带孩子回家,笑起来有沧桑的感觉,手术时也很可靠,及时挑大梁。
希望以后院长给他少排点班,让他能够回家看女儿。
查了一下资料,突然发现这四位演员都是水瓶座诶!
今天还是星野源的生日?!
生日快乐(>^ω^<)🎂各位演员都很喜欢,学到一些产科知识,钢琴也想捡起来多练练。
豆友们,眼睛干的时候不妨追一追吧!
太好哭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父母温柔以待,不管后来如何,至少父母在决定生下孩子那一刻的感情是真实的吧。有些生命尽管如花火般短暂,但至少他/她对某些特定的人来说存在过。
坂口这个时期好帅啊(还是妆造优秀呢?)这里面的老公都特好,真产科能碰到这样的吗?
科教片
必须要吐槽一下了,未成年妈妈这集看得人脑淤血,无论是社会医院对未成年妈妈的态度(怀孕了就要求她立刻做出身份认知的转变,万事母职优先),还是对无痛分娩的批评与否定(既然有这种科技让孕妇少受点苦不好吗?一定要痛到撕心裂肺来彰显母亲的伟大?)亦或是产后在病床上哭泣的女孩和外面接收孩子的领养父母这个画面(说真的这样的场景设计非常让人不适,女孩就像个代孕妈妈,哦还是未成年) 为了喜欢的演员会看下去,但果然题材不适合我,整部戏的价值取向也是倾向婴儿而非母亲,对母亲这一身份的神化和说教台词也过多了。看看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印象改观吧。 一个月后:做了最大的尝试还是无法看完,算了去看cut版吧
母婴意外科普剧,泪点低真的会一直哭,属于不能一直刷的剧
绫野刚演技很好已经完全忘了他演变态的样子
讨厌这种做作、啰嗦又吵闹的剧。
连直男老刘都看哭了……
看完我要开始喷了,霓虹医生真会说话设备真嗲,美丽的准妈妈们看完这剧千万不要对国内的产科有太多美好的幻想,病房人满为患都是加床,平民产房基本就像屠宰场一样,助产士一个比一个彪悍全都是真♂汉子。生下来有先天性疾病的婴儿被直接扔医院的也不少…我就赞一下绫野刚的鸟窝头造型和BGM和第十集。
一集弃,真恶心,我呸
看到第二集就有点受不了了,男医生一脸严肃的指责孕妇没有自制力不配做母亲,一个男的连子宫都没有有什么资格说这些。故事聚焦于产科很好,但主角基本都是男的,观感上就很像拿女性生育之苦给男的塑金身。加上演员绫野刚、小栗旬丑闻缠身,再看他们演的正面角色难免变味儿。生育这种和女性高度相关的题材怎么可能去性别化地表达,剧中人更多的聚焦于婴儿,在乎婴儿活下来的权利,却选择性忽视女性的意愿,以母职的高标准强加于人。
两集弃。普通,很普通。
看向来阴郁的主角治愈我们
强大的cast也顶不住无聊的内容。。。
挺不错,但是感觉有点故意煽情,3.5~~~
笑与眼泪,爱与生命。
生产是奇迹。鸿鸟医生好温柔啊!!!!温情的医疗剧,对医生的崇拜更上一层。/ だから スマイル。
不是喜欢的题材,但能从道具上看出来拍的很走心。
可能是我预期太高了,说实话没有想象的好看。简单一句概括的话可能是个日本科普催生片吧。看这部剧的时期我其实挺压抑挺容易哭的,看的时候也不觉得有什么很让人想哭的地方,可能是他们情感表达太克制了吧。最动容的地方就是鸿鸟在医院遇到带自己到3岁的妈妈,妈妈哽咽着说“是小樱吗?哮喘,都治好了吗?”
主题挺有社会意义的。松冈茉优先天条件实在太好了,演职场剧反而需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