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疫情,很多人响应倡议留当地过年,所以当看到影片里回乡过年的人着急涌向车站却又传来车次延误的消息那种心急如焚的表情感同身受。
不觉得这是部主旋律片子,放在疫情之下看,更多地是感恩。
当然如果故事叙事层次能够更加丰富会更好。
0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当年正在备战高考的我对周遭的变化十分钝感,现在回头看,真希望“请回答2008”!
很早就看了,只是今天标记一下,怕自己忘了这部片子。
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因为真实。
当春运这一独属于中国人的大迁徙遇上自然灾害,当群众返乡受阻,发生在《冰雪11天》,该怎样克服困难化解矛盾,中国警察给出了答案。
剧中人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所以得到的感动也都是真的。
这不是一部灾难片,而是浓缩后的我们的生活。
别指望看《冰雪11天》就能得到像看《后天》或者《2012》那样的视觉刺激。
虽然,《冰雪11天》确实是一部灾难片,但是它又绝不是好莱坞式的那种动不动就山崩地裂,烈焰熔城,或者暴雪寒潮冰封世界的灾难大片。
《冰雪11天》没有豪华的明星阵容,也没有让人震撼的电脑特效,甚至都没有直接将镜头对准冰与雪,但是这部灾难大片真实揪心,会让每一个观众都会触动,那些黑压压的人潮,那些同胞的各种表情的面孔都会告诉你什么是中国,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安危又是谁在保护着。
影片以2008年发生在我国南方的特大冰雪灾害为背景,展现了在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都受阻的情况下广州公安民警保护及疏导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百万旅客的11天完整过程。
是的,没错,《冰雪11天》是一部主旋律影片,歌颂国家歌颂公安民警等部门。
但影片不仅仅是赞颂,更是记录与展现,是在用非一般的电影手段在大银幕上讲述咱们老百姓的真实故事,经历过2008年冰雪灾害,以及那些每年春节期间被淹没在春运大潮人流中的人们,还有坚守在岗位的铁路职工以及协助春运的各种警力都懂,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多么的真实。
冯远征饰演的公安局长,刘桦、郭家铭饰演的警察,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而小保姆,饭馆老板一家,饭馆服务员记者,以及无数的警察与手握车票等待回家的人们,这些专业或是业余的演员们,都是让这部纪录片式的非纪录片更为真实感人。
《冰雪11天》中展示了无数的警察形象,但除了刘桦、冯远征、侯勇这样有着丰富表演经验已然已经到了一定境界的实力派老演员来说,郭家铭在片中饰演特警队队长同样让人过目不忘,郭家铭在片中与柳岩饰演一对夫妻。
在冰雪灾害到来时,他正与妻子离婚,心情郁闷,但是面对难以预见的灾难,面对车站广场上的人潮,面对家庭、孩子、女人以及母亲和同事等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郭家铭都保持独特的态度,坚持履行自己应尽的各项职责。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冰雪11天》有电影的拍摄的画面,还有大量当年滞留广州火车站时的实拍画面,真实画面结合电影艺术处理的手法,让《冰雪11天》接地气,而郭家铭的戏份虽然有限,但与刘桦、冯远征、侯勇这样有着丰富表演经验的老戏骨放在一起也可圈可点。
从新版《永不瞑目》中不同风格的肖童到电视剧《要过好日子》的小人物常江,还有数部影视剧各种不同角色的打磨,郭家铭稳扎实打的锻炼着自己的演技,一步一步的前行,一点一点的成长,已然从一个偶像派升格成演技派,就好像在《冰雪11天》他饰演的这个奋战在事故一线的特警,用从容不迫的表演诠释了一个背负着各种压力的男人,他的苦恼、担忧、愤怒与坚毅、诚恳都展示的恰到好处,让人觉得亲近又自然,就如同身边的人一样,没有半点浮夸刻意的感觉,让人对他未来的演艺之路充满了期待。
刚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弹幕里有不少在说:怎么一定要过年回家的啊,不能其它时候回去吗曾经的我也是这么想,春运与我来讲很遥远,从小都在家附近上的学,也没有离家过,身边亲近的人也是在家乡工作,没有体会过春运。
直到上了大学,要回家的那一晚,有个舍友,为了早点回家,买了早上七点的高铁票,一大早五点多就醒了。
我也激动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明明已经买好票,约好车,可是内心还是有难以按捺的激动,在床上翻来覆去,数着手指头到天明......那个时候离家也才三个月左右,买到票那天起就一直盼着归家,这是以前的我难以感同身受的。
我原以为我会很淡定,毕竟也是在省内上的大学,竟也没想到会失眠。
也许同观看影片的人也会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其它时间回家呢。
这也是我上了大学之后才能理解的。
首先是没有时间,像我,还只是大学生,平时在上课时间请个假出校门都有些难度,更何况是打工人呢,请个假回家,包括往返时间,少说也得一星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那么容易。
再者是钱,偶尔也有放假的时候三四天,是真的想回家,特别是遇上像元宵节清明节这样的时期,但是呢,票太贵了,一张票就是500+,往返一次不包括其它就得1000+,都快抵上一个月生活费了,两天的时间都得在坐车,仔细一打算,其实也没有多少时间在家里。
像打工人,更不容易了,金钱时间更得精打细算,回一趟家可能得搭上好一个月的工资。
从08年之后,中国就变成了基建狂魔,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交通出行问题,听说我们家乡也要修直达的高铁了,希望到未来,高铁能普及到各地,让更多回乡人更容易归家。
或许是因为场面过于宏大以及人物过于众多的原因,这一部影片好像缺少一个高潮点,让情感无法爆发出来;但是整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就是感情要出不出的;但是也清楚的让观众理解当时事件的整个过程;而且也可以很清楚的感受的警务人员等工作的艰辛和奉献,有其他的瑕疵,但是我觉得其他的瑕疵都不要紧,就是没有感情的高潮点,类似的影片还看过惊涛骇浪和横空出世等,看那些影片的时候就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或许是对比过了,所以就有了这个感觉。
雪映出暗红色的夜,让绿的到来找到借口。
那想要归家的游子,要和谁诉说这漫漫归途。
零八年给中国人留下的印记太深了,也是这些灾难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所欠缺的,指明发展方向。
那天看到一个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博主在快餐店排队点菜的视频,突然恍惚。
我上次在肯德基这么排队点餐好像已经是快二十年前了。
但其实并没有那么久。
去火车站买火车票好像就距离我更遥远了。
我们步入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也不过短短不足十年罢了。
从内燃机到高铁,从三天两头因为天灾人祸就瘫痪到如今的基建大国。
又真的只是基建吗?
那不只是基础建设,是世界领先水平。
引:2008年那场雪,我挤在西客站苦等了5小时,归途列车迟迟不见进站,于是果断退票,放弃回家过年。
那一年,有多少人放弃回家过年,又有多少人坚守到最后,我不知道,也无法想象,直到看了4年后的《冰雪11天》。
《冰雪11天》,典型的中国式灾难片,没有冰天雪地的胜景,没有山崩地裂的场面,更不会有叹为观止的特技,只有黑压压的中国人。
大凡中国人高度聚集的地方,就是灾难,北上广下班高峰期如此,黄金周各大景区如此,每年的春运更是如此。
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灾害,公路断网航班取消,铁路也因为供电受损秩序大乱。
时值年关春运,4万人容量的广州火车站,滞留百万等候归途列车的打工流民。
原本就够灾难深重的春运,终于不堪重负,面临史上最严峻的公共安全危机。
这样的题材登陆中国银屏,固然首先是个主旋律的片子。
没错,《冰雪11天》企图讴歌我党奋战在广州火车站的公安干警,歌颂他们智勇双全苦熬11天,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确保了思归的百姓回家过年——但它依旧无法掩饰我们内心深痛的灾难。
一面是冯远征和刘桦领衔的干警顶着重压,紧张地维持随时可能崩盘的车站秩序,一边是日晒雨淋挤成一团,数天没吃没喝没厕所可上的乘客。
人群中任何一个骚动,都可能引发一场海啸般,干警们的防线随时可能被冲破,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严重的踩踏与伤亡。
维持秩序的公安干警如临大敌,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但与干警们的透支的身心压力相比,乘客们承受的显然要大得多,挤压得变型的乘客队伍即是危害的策动者,也是危害的直接受害者。
那黑压压的攒动的人潮,那一张张焦虑而无奈的脸,那一个个震撼的资料画面,告诉我们,这显然是只有中国才能发生的灾难。
就影片本身而言,《冰雪11天》大量运用2008年冰雪灾害视频资料,在此基础上搓揉进了电影剧情,近似纪录又非纪录。
在大量震撼纪录资料的基础上,编剧为电影设计了三条平行辅线:其一、郭家铭饰演的干警与柳岩饰演的妻子正面临家庭的解体,而他们家的小保姆正挤在拥挤在黑压压的人群;其二、田小洁饰演的小饭馆老板沉溺在年关的躁动中,服务员满红和妻子女儿分别挤进了拥堵的人群;其三、刘桦饰演的夫妻与反逆期的女儿关系微妙,而他又不得不带“痔(严重痔疮)”战斗。
这三条纵深线一一与冯远征饰演的公安局长率队奋战主线交汇,构成2008年广州火车站的春运灾难大片。
此外,冯远征还时不时与下属刘桦整点眉来眼去的小情愫,尤其是刘桦屁股底下的那抹红以及黄奕饰演的反讽央视风格的女记者,都算是怪诞口感的调味剂。
春运灾难的电影此前多少也有人涉猎,两年前大丰收的《人在囧途》就是其中代表,只不过是用喜剧的手法来实现。
两年前还有一部叫《归途列车》的纪录片问世,旅居加拿大的导演范立欣追踪广州打工的张昌华一家三年来春运返家的历程,借此呈现农民工的悲苦、亲情与生计间的矛盾。
此片荣获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奖,并受到美国《时代》周刊眷顾。
因为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2008年的广州春运雪上加霜,这也赋予了《冰雪11天》的更加震撼镜头。
可惜《冰雪11天》缺乏《归途列车》的人文情怀,视角过于保守,过多眷顾讴歌干警奋战使得主题扁平。
《冰雪11天》场面震撼有余,甚至可以催人泪下,然而这是一场用讴歌也无法修饰的灾难——这个灾害有来自天象的,也有来自社会深层的,影片其实可以承载更多的时代使命。
比如用更加微观的镜头展现乘客经受的灾难,即展示他们来自天象带来的灾难,同时稍加思考一下广州的繁荣与民工流的牺牲,电影将插上人文的翅膀一飞冲天。
【约稿请加QQ38379683 并注明“约稿+媒体名”;读者请加“老曾家”QQ群167743626】
挺好看的电影,这么多低分的老离谱了,电影本来就有艺术加工。
我08年才在读小学,只知道08年奥运会,这样的片子让我知道在同一年有这样的灾难,都说春运春运,让我看到春运的模样。
看了一些资料,可能当时的场景,更加严峻,主旋律电影站的角度不同,可能是有些诟病,但已经很不错了。
内部也会因为精神紧绷而吵架,领导也会不小心遗失证件,不都是很平凡的人吗?
里面的抽烟 喂奶,这些现在电影不是一剪没吗?
摊手,真不知道是怎么了,许是这两年的流量电影冲击?
真觉得这一分委屈了,要演技有演技,又是根据真实题材,整体框架也还可把,关于车站车次提醒那个拍得挺好的。
看了下评论,不少说把底层群众往愚民方向拍,对立国家机器???
不说春运,就说平时节假日出游,那人山人海的,不是你挤那是被挤着走啊,2020年了,都这样,我觉得我没经历过的08年春运影片拍得挺好。
国家基建好啊,经过不断的发展,感恩年轻一代的我们不用在通宵排队买票,在火车场排队到晕倒~最后,难道中国的灾难片也是要个人英雄拯救世界吗?
那流浪地球你们又喷什么,真的奇怪
电影《冰雪11天》讲述了2008年年初的那场大雪灾所造成的春运拥堵,相信大部分国人(特别是身在南方的旅客)都会记忆犹新,那场雪灾造成了南方多省的交通中断、甚至是断水断电。
电影没有把大雪灾的视角扩展到整个中国南方,而是对准了珠三角的交通枢纽广州火车站,那里在遭受雪灾最严重的11天里,每天滞留旅客超过30万人,面临随时可能突发的踩踏事件,广州火车站警方面临严峻考验。
1、 回家的路有多远?
《冰雪11天》描绘的是一组春运群像,由郭家铭、刘桦、冯远征饰演的公安干警,还有田小洁、巩汉林等饰演的归途旅客,以及黄奕饰演的记者等等。
春运是年底一件举国关注和几乎全民参与的大事,在外谋生的人纷纷收拾行囊踏上归途。
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一切可以使用的大型交通工具都在春运期间全速开动,把上亿人次的旅客安全送回家中,这对于铁路部门来说,是一场恶仗。
《冰雪11天》中对准众多归途旅客,在雪灾到来之后,他们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露天广场,人数超过30万,甚至还越来越多,高度拥挤的场面几近失控边缘。
这种情形相信大多数人都亲身经历过,春运回家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影片不仅表现了春运的艰难,也展现了在外漂流的人对家的思念,家再远,也要过年回去一趟。
2、 郭家铭的表演突破青年演员郭家铭在片中饰演一名火车站派出所的警员,和柳岩在片中饰演一对刚刚离异的夫妻。
工作忙以及婆媳关系处理不当,是这对夫妻离婚的主因,但导演实际上还是给两人的感情埋下伏笔,双方其实都还爱着对方,只是不肯低头。
郭家铭在《冰雪11天》中的表演扎实稳重,不造作也不过火,他没有可以去塑造警员高大全的形象,力求达到一种警员真实的生活状态。
面对数十万滞留旅客,公安干警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是一种排山倒海的压力,每位滞留旅客的生命都掌握在他们手中,稍有不慎发生踩踏事件,后果难以想象。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面前,郭家铭饰演的警员和同事们不眠不休维持秩序,每一次有列车开出送走一批旅客,都要如临大敌,警员们在高压下工作的一面在银幕上看到,也会使群众了解到他们的辛劳,郭家铭朴实的演技相信能够将观众带入剧情当中。
3、 生动的主旋律《冰雪11天》从预告和海报上来看很像主旋律,但其实这部影片的视角不同,影片表现的是一群平凡的人在春运期间面对的种种困难和考验,这其实就是“你我他”的画像,很难想象还有多少中国人没有经历过春运,只有在外漂流的人才知道春运的艰苦和必要,踏上回家的路,虽然万分艰辛,但必须不辞劳苦。
影片展现的不仅是警员和铁路的艰辛,还有旅客的辛劳,如果亲身经历过2008年那场雪灾中的春运,看这部电影会感同身受。
这本来可以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最后只能虚伪的结束。
片中对返乡潮的问题完全没有社会层面的思考,而是把大量农民工当做和自己无关的群体。
电影里装腔作势的对农民工假装关切,但同时把农民工称作“他们”或者“你们”而不是“我们”。
即便如此,本片还是有他的看点,那就是人。
如果那些镜头不是实拍的话,那本片一定动用了为数众多的群众演员,这些演员的表现简直太到位了,目光呆滞的像极了每一个中国人。
另外就是一票电视剧明星,虽然京味广普让人有种地域形态输出的反感,但总的来说这些人的演技还是让人熟悉和接受的。
如果这片子真能放下歌颂什么的姿态,不用说什么,就是单纯记录的手法来拍,都能在欧洲什么电影节上弄个大奖吧
2008年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所以对那年广州火车站的事印象并不深,只能说我被娇养的太好了,很少挤过火车,很难理解乘客他们那样坚持一定要回家,是因为什么。只能说都各有各的不容易,基层的警察们、工作人员们不容易,那些在外奔波的打工人们也不容易。几位主角们演技还不错,尤其是冯远征,永远一副肾虚的模样,的确很符合那些熬夜工作的民警们形象。柳岩那个时候还不是著名性感美女,但是隐隐已经能看出那种风韵了,即便是留着浓重的厚刘海,穿着最朴素的衣服,感觉还是难掩那股媚劲儿。
20211213从来没有什么基建狂魔,只有努力奋斗的工人
2008年用着索爱手机窝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上奥运直播的还是小孩子的我,根本不知道南方还发生过这样的事儿。被B站UP推片才看到的这部电影。愿中国的未来越来越强大,愿人民的觉悟越来越高远,愿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愿华夏土地上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愿去年今年这波疫情早点过去,中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08天灾之一,片子本身四星吧,插了很多当时的新闻报道画面,真实度还原可以,但故事的背景很值得一说,取了广州火车站的景,但实际上那时候高速比这还要严重的多。p.s.零八年太小,一三一四年经历过春运,那个拥挤程度,一度让我怀疑人生。不得不说,高铁动车的出现和普及很有必要。
我被偷走的100分钟
里面还原了好几个真实新闻,留个影片,记录那些不容易
无意间因为“08年雪灾”这个关键词看到了这部电影。剧情和演员中规中矩,观后印象深刻的几个场景:涌动如潮的人山人海;坚韧、麻木的一张张脸庞。众多群像刻画了十几年后再看那个年代因为真实而涌露的心酸。没打开豆瓣前预估6.8分,实际7分。挺好!
那,还是一个公知猖獗的年代。
凝心聚力谋发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埋头学做雷锋人,喜迎大会笑开颜!
比拍疫情的电影强。
比预期好很多
真实的事件本身颇为震撼,也很沉重,但电影拍的实在是一言难尽。没有剧情起伏,就像是一堆镜头的拼接;没有人物塑造,甚至都算不上脸谱化;关键是影片主题表达不清,就像是一个人给你絮絮叨叨半天,你却没明白他想要说什么。2008广州火车站的情况其实很严重,但这电影给人感觉好像没啥大不了的。丢了警官证的叙事线用了不少篇幅,煞有介事,看到后面却和剧情毫无关联,简直莫名其妙。我国绝大多数的主旋律影片,都是差劲到完全愧对真实的人和事!
春运 雪灾 冯远征
凝心聚力谋发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埋头学做雷锋人,喜迎大会笑开颜!
比2012还好看
爱奇艺推荐了这部电影,于是就看了起来,反映现实的一部电影,感觉张力还不太够。
都不卖站票,差评!!!
宾馆无聊夜
The.Next.11.Days.2012.WEB-DL.4K.HEVC.AAC-CHDWEB 拍得不太好
很真实,现在电影市场这样的片子还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