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都行

Whatever Works,纽约遇到爱,总之得就得,只管有用,管用就行,行得通就行

主演:拉里·大卫,派翠西娅·克拉克森,亨利·卡维尔,埃文·蕾切尔·伍德,莱勒·坎诺斯,亚当·布鲁克斯,迈克尔·麦基恩,克利福德·李·迪克森,尤隆达·罗斯,卡罗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剧照

 剧情介绍

怎样都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芝加哥大学毕业的物理学家鲍里斯(拉里•戴维 Larry David 饰)自认天才,对世界及人性均极度悲观,在莫名其妙与妻子分手后跳楼自杀未遂,辞去工作搬到纽约曼哈顿城中,靠教小孩象棋为生。某晚在家门口发现了从密西西比州离家出走的天真少女美乐蒂(埃文•雷切尔•伍德 Evan Rachel Wood 饰)。美乐蒂请求鲍里斯收留,极不情愿的鲍里斯只答应让她暂住一晚,却没想到美乐蒂不仅对他的天才极度尊敬,在同龄朋友面前大加赞扬,并对自己渐生爱意。尽管有着四十多岁的年龄差异,二人仍决定结婚。不久美乐蒂的母亲玛丽埃塔(帕特里西娅•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饰)被丈夫抛弃后从密西西比来访,与鲍里斯的朋友凯文(亚当•布鲁克斯 Adam Brooks 饰)一见钟情。凯文帮助玛丽埃塔成为了摄影师,但对鲍里斯不满的玛丽埃塔却想尽办法拆散他与美乐蒂……...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明星伙伴第八季灵魂摆渡·黄泉上有老下有小致曾为神之众兽我来自未来马尔科姆的一家第五季替天行道九龙杯传奇寂静之声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飞来横财恋爱中的蝎子放学后战争活动第一季后庭花大韩民国律师半条命3:特种兵之战江浦合流暴风前夕监护风云接球手间谍火舞黄沙国家机密入住汉阳大师之书凡妮莎海辛第四季草率死亡鲜血淋漓第四季续刀剑乱舞-花丸-老捕快变异九头蛇

 长篇影评

 1 ) Woody Allen还行吧

最近接连看了一些Woody Allen的电影:《怎样都行》《安妮·霍尔》《纽约的一个雨天》。

原来还看过《赛末点》,那是几年前高中的时候了。

其实《怎样都行》第一次是高中毕业的暑假看的,那段时间看《西部世界》,感觉Evan Rachel Wood长得极美,于是几乎把她的电影全都看了。

《怎样都行》《安妮霍尔》《纽约的一个雨天》,风格都极其相似,几乎都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话痨男主,一个老头,一个中年人,一个年轻人。

毫无疑问,他们不是Woody Allen自己演的,就是Woody Allen的化身。

背景都是在纽约,Woody Allen的故乡。

我常常把大导演之间进行比较。

对于我而言,我喜欢历史,文化,看电影对于我来讲是一个了结学习历史文化的过程。

因此我最喜欢看的电影,一般是历史片,或者反映现实生活的。

科幻片有的我也喜欢看,但必须是有深度的,比如Ridley Scott,他擅长拍科幻片《普罗米修斯》《异形》《银翼杀手》,也擅长拍史诗片《天国王朝》《角斗士》《出埃及记》,都是我喜欢的。

科幻片如果上升到哲学,审美,思辨的层次,还是很棒的。

其实那些东西讨论的也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哲学命题,关于自身和宇宙的思考,比如《圣经》《弗兰肯斯坦的恶魔》之类的。

按照我的标准,李安则是最好的导演,主要在于他对中西方文化都十分精通,各种类型的电影都能拿的来。

也许西方导演里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拍了《末代皇帝》的贝托鲁奇。

武侠,科幻,历史,悬疑,家庭,情色,李安都能拿的来。

清朝中叶的西域江南和北京城,90年代的台北,18世纪的英格兰,70代年初的美国,伊拉克战争,南北战争,抗日战争,他都能涉及到。

想必这要做巨大的工作,大量的阅读历史,文献,资料,文学相关的作品,否则很难做到细节如此考究。

李安电影的跨度真是太大了。

在我眼里Woody Allen就是完全的相反面。

李安几乎每部电影都寻求突破,无论在技术上,题材上,精益求精,十年磨一剑,几年才能出一个作品;Woody Allen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

如果说李安的作品是用心雕琢的油画杰作,Woody Allen的电影就如同小品大杂烩一样。

2000之后他确实到了罗马,巴黎,巴塞罗那,伦敦,但还是几乎差不多的剧情。

就我看的这三部电影,都是大量的俏皮段子大杂烩。

有的话说的也确实搞笑,也确实引人深思,而且不得不说,很有纽约的地域特色,但是不停地堆砌也会使人生厌。

 2 ) 可怜了那位前妻

电影看完,一种呕吐的欲望突然从胃里反到心里,如果说恶心除了是一种生理反应还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那我当时的感受用“恶心”二字形容最恰当不过。

而这种恶心感已经多久没有袭击我衰弱的脾胃,我早就记不清了,就像我曾经也有过的Woody一样的愤青时光已几乎被遗忘。

但今天我又重新想起那段如梦般奇幻,又如伤疤一般痕刻的记忆。

可能你们会以为那段记忆与恋爱有关,那恐怕只能令你们失望了,它只是关于我的一段工作史。

那时,我职场新人似的初来乍到,一切从零开始,但天生的一点责任感和痴傻劲让我比别的新人都更卖命,甚至是毫无道理的,而直至今天我依旧没有找到当时干劲的由来。

然后正如那年的星座预测一样,事业顺利,受领导器重。

工作内容虽然与我的专业无关,但是仅凭一点对于文字的敏感和思维的灵活,进阶之快似乎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好像这份工作就是为我而设,大学以来的霉运似乎就要在此时调转。

但也就在此时,自满之心无限膨胀,另寻高就的想法开始如水草般疯狂生长。

当我提出离职,人们都惊讶不已,特别是看着我成长起来的领导,他们觉得太过可惜。

当初“这么好的发展机会丢掉不可惜吗?

”如是想法也曾出现在我的脑中,但很快我便用“机会哪里都有”来说服了自己,再后来我就到了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清闲而无聊,毫无发展可言。

这段经历离我已经一年多了,期间细节历历在目,辛劳与收获都成为了最宝贵的记忆。

而《Whatever Works》中,有谁注意过鲍里斯(那个老头男主角)的第一段婚姻。

兴趣相投,知识结构类似,正如鲍里斯自己所说的天造地设的一对,但鲍里斯果断抛弃了她,抛弃了美好的婚姻,抛弃了他年轻时的许诺(恋爱中那些海枯石烂的诺言,年轻时的鲍里斯或许也无法逃出这一俗套),甚至抛弃了自己的生命。

想到这里,我豁然发现恶心的缘由或许正源于此,这种对于美好的无条件放弃。

而我到现在为止依然为一年多前的选择而心怀懊恼,虽然我试图再次说服自己,正如当时“机会哪里都有”那样。

本片标题“Whatever Works”正是对这种“不可理喻、可惜至极”行为的豁然摊手(正如海报)。

而我过去自以为是的超然豁达,实则是另一种自我欺骗,也终在Woody的“Whatever Works”面前现出原形。

但我突然有个问题要问鲍里斯,更要问Woody,如果“什么都行”,那你为何毫无顾忌的要抛弃你的前妻,难道“那种生活”不属于“Whatever”吗?

或许这是个毫无意义的问题,因为“Whatever”限定于既定事实,就好像我只能对我现在的工作说“恩,还行,凑活过活”,而“那种生活”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记忆,只是可怜了那位前妻,突如其来莫名其妙的就要遭遇婚变之苦。

关于两星,我还是坚持我短评中的看法:Woody从反面用否定一切的态度肯定着一切,而这又与那个道理——所有人都成了你的朋友,你便失去了所有朋友——殊途同归。

既然如此,我便以最低的分数表达我浅薄的敬意。

(现在我也终于吐完了,恶心的感觉终于烟消云散)

 3 ) trivia

-When Melody and Marietta are at the wax museum, they see a wax figure of Donald Trump near the figures of Ronald Reagan and George W. Bush. Donald Trump would later become a Republican president, announcing his candidacy years after this film was released.

 4 ) Whatever Works里的世界观和生活观

聪明人不见得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但是聪明的导演一定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电影。

伍迪艾伦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导演,whatever works就是这么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

尽管编剧的智力优越感随处可见,但是影片的视角其实是众生平等的。

此片主角不仅嘲笑众生,他揶揄自己更甚。

看这个主角,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教授,看起来比其余角色都有智慧,可谓是生就一双慧眼,对人性和人心洞若观火,可他还是婚姻失败,戴一次绿帽子不说,再结婚再戴,再戴再跳楼,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的达春绿?

不,影片自嘲的意义绝不在此。

是的,没有谁完美,没有谁超脱。

没有人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更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的模样。

这就是影片不断打破屏幕的阻隔,让演员与观众直接对话的目的:你看你就是这样的,你看着电影发笑,其实是因为影片所投射情结的就源自你自己。

就像主角(也可视为导演本人)开宗明义所说的,一切宗教和一切主义都是荒谬的,因为在本源上,人类是非理性的、人性是非本善的。

所以,乍一看,悲观和绝望都有充足的理由,就像主角的父亲,看了一篇毫不关己的负面报道而就忽而自杀,而主角自己两度跳楼的情节,也不过是为了印证这种悲观的论点。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人生观就是:尽管这个世界是如此乱七八糟,尽管我们往往感到悲观失望,尽管我们常常无由头就失控和崩溃,可既然我们神奇地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好好体验见招拆招,坚持活下去并且活得有滋有味。

whatever works,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尽管3p了,可是并不算堕落;尽管男同了,但也未妨碍别人;尽管伊外遇了,可也无需隐瞒(难道这不伤害对方?

影片对此难以自圆其说,或者说,其价值观仍将自我置于首位)一切皆无不可,只要勇于面对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只要能以爱的相伴找到快乐生活的入口,人生就值得一游。

 5 ) 这样也行?

当影片的第一分钟,主角对着朋友们历数完了美国社会弊端后突然站起来旁若无人地跳出来跟观众们打招呼这一刻起,我心想完了,又来了小清新。

然而三十分钟过去我意识到它连小清新也算不上,如果非要说的话,它看上去显然更像是美国版的知音。

对我来说小清新电影是:拿生活中的痛苦困境为素材再佐以文艺元素调味。

艾斯伯格症也好,选美小小姐也好,十五岁怀孕生子的少女至少是个噱头吧?

我忘了这种纪录片加工一般的工作当然不可能由这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幽默大师来干。

他甚至没有那份心思去找一个新鲜的点,拍了这么多年电影还怕没有自己的那套吗?

只要看一眼熟悉的纽约,随便组合了一些典型就好了嘛:中年危机的大学教授因为觉得和妻子的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绝望之下跳楼自杀未果失去了工作开始愤世嫉俗的loser生涯;头脑简单的南方跷家小美妞无缘无故来上演同一屋檐下,并对老男人的理论所折服竟然跨越“种族”藩篱洗手为他做羹汤。

有着完美胸型的南方老妈来到纽约接受波西米亚和现代艺术的洗礼,而小地方的古板男人则终于对着世界举起了彩虹旗……好一盘美国式拼贴!

只可惜难道不是有点过时?

像一个过度完美的假鼻子,挺拔归挺拔,在照片上总是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

城市和乡村的价值观对立,宗教与无神论的争辩,中年困惑和青年的迷茫,爱情和生命的意义……选取了这些大得触目惊心的命题,却用一个纯属虚构痕迹拙劣的故事搪塞过去,Woody Allen也许是过度轻信了自己的哲学,whatever works。

一部糟糕的台词剧只会让人们心怀恋慕地想起那些沉默但优美的大师片。

这部戏里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知识分子厌世者长达一个半钟头毫不有趣的喋喋不休,连CW台青春少年剧里的对话都比它有价值。

那个总能写出有趣台词的导演兼编剧哪儿去了?

上一部《午夜巴塞罗那》里那种让人回味的男女攻防战式的对话未能延续下来实在令人惋惜。

从主人公——愤怒中年做作的自白里唯一能看到的无非是他那些浅薄的炫耀:右翼、反上帝、怀疑论、悲观哲学、海森堡定理以及自我标榜的自嘲——“瞧,我并不是瞧不起别人,我还首先瞧不起自己呢!

”没有哪个电影里的角色这样急不可待地给自己贴一身标签跳出来,告诉大家“嘿我就是导演的代言人”,这让整个“纽约知音体故事”变成了了一场强迫别人观看的导演自渎。

无论之前如何失望,片子结尾处大家喜迎新年时主人公那段总结陈词还是把我给震惊了。

太……说教,这种课本式对人生的总结陈词即使在目前国内电影里也是罕见的,如果再纵览一下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就是一篇现成的美国总统新年电视讲话稿,不过我宁愿看奥巴马的演说,他至少态度更诚恳也更风度翩翩。

假如这部糟糕的影片还没那么快被我从记忆里抛却,一定是因为片名也就是那句不断从主人公嘴里蹦出来的口头禅——whatever works,虽然这句话缺乏原创性,仅仅是顺口而已。

就像田壮壮说过现在某些成功的中国导演有种"每人一个山头"的居高临下感一样,或许老Woody也认为地位也到了随心所欲地拍片都会有人捧场的份上了吧。

但在拍电影这回事上“怎样都行”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据说侯麦只给700个人拍电影,但没有人能做到只给自己拍电影,即便是Woody Allen也不行。

 6 ) 伍迪的老年危机

伍迪·艾伦真的是老了。

看看剧情吧:一个21岁风华正茂的大姑娘爱上一个愤世嫉俗还瘸腿的糟老头还主动要求结婚?

老年人的性幻想。

当然,这也有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依据。

一个智力上过于突出的人往往因为过于敏感而在精神上很不安,一个单纯平和的年轻女子正是最好的缓和药剂。

她爱上的是他的无以伦比的天才智慧?

她最后爱上英俊帅小伙,正是因为在他的启蒙之下脑子变灵光了?

老年人在外表和精力上都不如年轻人了,看来只有智慧可以炫耀一下。

不奇怪,伍迪的电影没有不关于“危机”的。

年轻时候有不能接受现实的“青年危机”,人到中年时有人际关系的“中年危机”,现在七老八十了,该轮到“老年危机”了。

在“诚实袒露自我”这一点上,伍迪·艾伦堪称楷模。

不光只是这些。

那60年代开始就没换过的黑场字幕加黑胶唱片音乐的开场方式,交响乐的配乐。

女主角一定要爱看黑白老电影,并且在男主角的引导下开始听古典音乐。

还有,里面没有一个人使用电脑甚至手机,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女主角的父母找她那么困难。

还用写信?

没人用E-mail吗?

当然,还有大家一目了然的,打上“伍迪·艾伦”标记的东西。

男主角一开场出现在咖啡馆跟人讨论哲学问题,满嘴学术词汇——拜托,伍迪,你自己数过多少次在自己的电影里用了这个开头吗?

还有,接下来,男主角马上对着镜头直接对观众说话了。

从《安妮·霍尔》开始,伍迪开创了这个影史上堪称经典的手法。

当时,面对镜头说话的是满头黑发的愤怒小青年伍迪·艾伦,可现在则是满头银发一脸褶子的大卫·戴维。

过去的先锋到如今已经是老掉牙的戏法,今昔对比,很难不让人产生“流光易逝”的感叹啊。

伍迪·艾伦的电影里经常会出现一个愤世嫉俗的天才,他充满了不安全感,怀疑生活的意义,并且很难相处,但却总有美丽的女人爱上他。

算起来,从“英国三部曲”到《午夜巴塞罗那》,这样直接代表伍迪的人物一直在各种人物内心徘徊,很有几年没有显露真身了,到了《怎样都行》,伍迪还是憋不住要把自己推到前台,对着观众说教一番,同一番理论唠叨了几十年,也就是因为你是伍迪·艾伦,观众才不嫌烦。

何况这回用了大卫·戴维来代替本人,更是无言地提醒观众:我们的伍迪已经老得无法亲自出演了。

可是,尽管这一套老戏法又一次出现在我们疲倦的眼前,我们还是爱伍迪,因为他总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瓶子来装那点旧酒。

一个巧妙的创意点,是他每次都能成功抓住观众的原因。

上回是两个美女美女与西班牙帅哥的浪漫邂逅,这次则是“小姑娘爱上老大爷”的公开意淫。

好吧,我们承认你是天才,尽管你还是那个高IQ低EQ的聪明人,只会在电影里逃避琐碎的现实。

只有你,我们才会买这么一部老套电影的账,赏脸看一下。

 7 ) 无

还蛮想把老头的电影都追一下的 可惜我表达能力不够 无法写出他作品的精髓也可能是我理解能力和思想层面不够吧这是一部有点混乱的电影 老头留宿年轻女孩 后来结婚年轻女孩的妈妈来找她 和老头的2个朋友好了 于是三人同住年轻女孩的爸爸又来挽回爸爸 结果和gay好上了而年轻女孩爱上了其他人 老头想跳楼 第二次又失败结果砸到某有灵性的女性身上 她们又好了一部乱到不可能的戏 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可是老头的观点 还是聪明理智和见解独特有时候在想伍迪艾伦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拍出来的电影 感觉有点人格分裂 但又是个天才或许就像诗人一样 自己不疯哪来的巅峰之作

 8 ) 尺蠖与诺贝尔物理学奖

《怎样都行》的主角是个老头子,大概和伍迪艾伦的年龄差不多,加上片中间离效果的着力运用,让人疑心这是导演在现身说法,类似于黑泽明用《梦》总结他一生的艺术历程和对世界的看法,不过当金发美女从角落里蹦出来,就知道伍迪还在玩他的老把戏,这不过是温和的讽世小品而已。

 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曾经写过一篇谑而不虐的绝妙短篇小说,名为《市场街的斯宾诺莎》,说的是一个数十年潜心研究斯宾诺莎伦理学的老哲学家,境况凄惨、贫病交加,但和一个老处女结合后,却尝到了人生乐趣,新婚第二天早晨,老博士感到宿疾痊瘉,精神舒畅。

这位老博士和片中的鲍里斯虽然同为哲学家,但却处在两个极端,老博士皓首穷经不问世事,鲍里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老博士不近女色,鲍里斯桃色不断;老博士是生活的弃儿,鲍里斯是命运的宠儿;老博士困苦多年,在衰朽之年人生才有一抹亮色,鲍里斯的问题却是从“生活完美、精神舒畅”开始的,如果说老博士是市场街的斯宾诺莎的话,鲍里斯就是莫特街的第欧根尼。

鲍里斯本人是高知中的高知,差点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老婆是富家千金,儿子在耶鲁读书,对常人来说,一生有这样的际遇会乐得从梦里都能笑醒。

鲍里斯不是常人,他自称:我是一个拥有宏大世界观的人,而我的周围却是一群微生物;他对美国的看法是:可耻的、暴力的、偏见的、无知的、性压抑的、自以为是的国家。

于是他生出一套“怎样都行”的哲学,只要不伤害他人,其余的怎样都行。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最常说的两句话是“怎么样都行”和“出路是没有的”,存在主义者是看到了这个世界的荒诞和人反抗荒诞的徒劳才主张一种不抱希望的行动哲学。

而鲍里斯倒没有这么高的层次,他看到了人们的愚蠢狭隘和无知无能以及这个世界的非理性,但是并不变得心如死灰冷漠处世,而是积极改变生活方式,热切的挑剔、刻薄国家、社会甚至他的国际象棋学生,无可无不可,无为无不为。

他践行自己的哲学,跳楼,离婚,搬家,收留金发美女,和金发美女结婚、离婚,随即又跳楼,又找到新的女人,似乎要尝尽人生百味,这位哲学家是相当入世的。

金发美女梅乐迪为什么心甘情愿嫁给一个老头子?

是因为这个老头子让她接触到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浩瀚世界,老头子知识渊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见解精辟,常常一针见血的戳破各种谎言假象,和这样的神人在一起,仿佛给她的每个脑细胞都开光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大者大,无疑梅乐迪的眼界被鲍里斯扩大了无穷倍。

尺蠖 、蠕虫,都是世界很小、眼界很窄的生物,这就是鲍里斯教会梅乐迪看待世人的方式,老头子把她的眼光拉升到了云端,宛如上帝一般俯瞰芸芸众生,鄙薄一切人间的蝇营狗苟。

视野被极大拓展后,梅乐迪看到同龄人,就像是看到一群蠕虫一样,优越感不免油然而生,在她眼里,那些无知无识只会玩乐的年轻人真是夏虫不可语冰、蜉蝣不知四季。

鲍里斯的哲学后继有人。

梅乐迪的爸妈来到鲍里斯的小屋,很有情景喜剧笑果,鲍里斯照例把他们都挖苦了一番,并有意无意的促成了他们的改变。

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里,sex and city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这个欲望之都,无人能够幸免,两个来自比较闭塞的州郡的古板人也经历了世界观的大换血,他们的世界也得到了放大,梅乐迪妈妈投身摄影艺术界并过起了三人行的生活,梅乐迪的爸爸终于出柜和男友甜甜蜜蜜。

讽刺的是,这两个上了年纪的人思想的解放是由性解放触发的,刻薄的鲍里斯就是要摧毁一切假正经,让压抑多年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性福,鲍里斯的哲学功德无量。

鲍里斯洒脱旷达、百无禁忌、解放身心的哲学也遇到了挑战,像他这样脱俗的人,最为庸常狗血的剧情还是照样发生在他身边。

他的优秀学生兼妻子梅乐迪出轨了,刚开始梅乐迪很能拒绝世俗诱惑,把搭讪者拒之于千里之外。

但是,所谓烈女怕缠郎,她遇到了帅气的男演员的詹姆斯,和詹姆斯相处时,鲍里斯教给的一切都不能抗拒青年男女天然的相互吸引,梅乐迪用熵理论来讨论和詹姆斯的接吻感触,接下来大谈海森博格的测不准理论,所有这些物理学的高深名词都浇不灭情欲之火,两人还是自然而然的上床了。

期间,梅乐迪提到她带了伟哥,显然这个年轻男人不会像年迈的鲍里斯一样需要它。

事实证明,一大堆玄虚理论都比不过一具青春的肉体。

鲍里斯处之泰然,放手让梅乐迪和詹姆斯结合,这符合他一贯的处世哲学,怎样都行嘛。

不过,不久他第二次跳楼。

他的两次跳楼基本上都和他的女人出轨有点关系,鲍里斯还是没有勘破色空,不能像中国的哲人一样脱离一切羁绊作逍遥游。

鲍里斯二次跳楼后砸到了继任女友,一个漂亮的女通灵师,通灵是属于知识之外的神秘领域,是理性无法到达的,鲍里斯无法凭借其知识诘难凌驾新女友了,收起嚣张气焰的他和通灵女相处得似乎颇为愉快。

影片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每个人都得其所哉,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无上高贵,尺蠖的世俗生活也有其价值和乐趣,总之,世界一片祥和。

最后讽世者的总结陈辞温柔敦厚,伍迪•艾伦在把银幕内外的人都损了一顿后,临去抛了个媚眼,撒了个娇。

 

 9 ) Mine all mine

导师办公室门口一直贴着一张海报,一个看起来很搞笑的人站在海报中间没有任何背景,看起来是一个standup comedy的show。

周五晚上我做完按摩路过洛克菲勒中心,又有好多人排队,我问他们在等什么,他们说“snl”。

今天早上我决定想去纽约的live show看一次现场,于是看了昨晚的the night show, 嘉宾是snl的前制作人larry david——也就是伪装成standup comedy的,贴在导师门口的,电影的主角。

我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伍迪艾伦的电影。

为了顺应所有的巧合,我看了这部电影。

在纽约有很多好处,其中一个就是对在纽约拍的电影都有了更多维度的兴趣,比如这个格兰特什么墓我发现他旁边还有一棵李鸿章吊念他而种的树和中文的碑,什么时候去拜访拜访。

也会更聚精会神地看唐人街有哪些店铺还在有哪些店铺已经不在了。

如果说纽约人是一个whole vibe,那我觉得我的土耳其导师身上就有这个气质:没有孩子,感情生活成谜,对我无语的的时候会说im too old, 别人对我无语的时候会帮我说thats a new gereation man.电影里的纽约人随时都有艳遇,随时为爱,艺术和私奔而准备。

我get不到这些,跟那些刻板印象里马不停蹄难以commitment的纽约人相比,我更害怕这个世界,在街上的遇到的那些人,我为他们的开心而开心难过而难过,我为他们祝福,但我我不信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很难追逐这些短暂的情缘。

一方面我和他一样无欲无求,只想自己呆着。

一方面,我又对世界有着很强的爱。

但我和他最像的一点是,我们都怕死,怕死可能也是我爱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依恋我可以抓住的所有一切:我的今生。

他的症状跟我是最像的,我们会突然从床上起来,吓得什么也干不了,心脏砰砰跳,有时候还很怕黑,要开着灯睡觉。

我因此给他打五颗星,因为每当我再心悸的时候我都可以想想,伍迪艾伦或者larry david说不定也跟我一样,我甚至还可以想想我生活在谁的屏幕里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合理通顺地跟着剧本往下读就好了。

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我学会什么,我觉得我明白了陪伴有多么重要,一个人多特立独行也会需要同类的陪伴的。

不管是男主,导师还是我,我们都身体力行的寻找一个同路的人。

同时我也知道遗憾和悲伤是什么,知道为什么大家会对爱情失望。

但无论你多失望,这可能是你唯一可以抓住的东西了。

nothing in the world belongs to me, but my love is mine all mine.

 10 ) Wahtever Works

电影的主人公是位差点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的提名的老男人,年纪一把,自诩天才,看破人生,自杀未遂,偶遇逃家单纯女孩一枚,不想女孩爱上了天才老男人的智慧,而且非要嫁给他。

天下掉下这么个青春耀眼单纯可爱还会随身携带伟哥把你当神一样崇拜把你的每句话挂在口边的美娇娘,单身老男人哪里扛得住,我们的天才老伯当然也就半推半就地从了,于是海棠爱上梨花树,萝莉推倒了怪叔叔。

这两人婚后生活也很是温馨惬意了一段时间,天才老伯觉得取得了某种生活的平衡感,虽然他依然愤世嫉俗。

后女孩移情别恋于一名年轻帅气的男演员回来坦白的时候说我跟你相遇的时候太年轻,老伯说你现在仍然很年轻(是啊,才过了一年,谁能长大这么迅速?

),女孩说你能理解我吗?

老伯说我连量子理论都能理解,对你这种脑残的想法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而且我早已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宇宙都有尽头,何况你我?

说这些时候老伯脸上挂着淡定的笑容(天才就是能看透能预见一切的嘛)。

然后与女孩分手后回到家里从窗户一跃而下。

说他为情自杀就太狗血了,死亡对他而言更像一个符号,他只不过是又一次感觉到了人生的虚妄。

这就像一个圆圈,当希望升起时,阳光明媚,万物欣欣向荣,一切如枝头花蕊吐露芬芳,你当然会觉得生活还是有点意义的,谈场恋爱,生个孩子,拍个电影,写本书……诸如此类都能让人找到一些存在感;而当一切变成黯淡的灰色,填满了你视野的光圈淡去,那么庸庸碌碌的人类,无聊的生活方式,荒诞的社会规则。。。

这一切再次涌到你的眼前来,你看到这一切在未来都化为尘土,而后感叹空就是色啊色就是空,人生就那么回事吧。

(《诗经》有言: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虽然被我说得不太好玩,但这电影其实是个喜剧,有很多笑点。

故事的最后老伯跳楼依然没挂掉反而跳出一另一段爱情,女孩跟男演员感情很好,女孩的父母也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总之很欢乐,各得所需,皆大欢喜。

 短评

生活哪有处处如意呢?无论结局怎样,都行~~

5分钟前
  • 七十三
  • 还行

前面半段太boring了点,话唠,语速还快的一逼,后面剧情变得有趣许多PS.从少女变成少妇好看了不少 pss 他居然拿贝九配乐!!!

10分钟前
  • 国士无双
  • 还行

无论如何如履薄冰也会有人来打破你所有的信仰,无论怎么折腾也折腾不过生活。话唠的人假正经,看戏的人最无情。简直是我看过小老头最正能量的片子,如果是伍迪老师自己演就更好了,虽然每一部伍老师没有出镜的自己的影片都总有一个人说话完全是伍老师上身。

12分钟前
  • 肉一
  • 力荐

手贱,找抽。

16分钟前
  • 白熊大王™
  • 很差

the real hatred of left wing

19分钟前
  • BackToDecember
  • 很差

典型woody allen作品,本子有着七十年代的气息(因为本来就是七十年代写完的),不过whatever works这句话说的真好,收下。

22分钟前
  • 庄常飞
  • 推荐

极致烂片。

26分钟前
  • haihai
  • 很差

这是一部有关“背叛”的片子,片里每个人都背叛了自己的生活。他们都做着出格的事情但是这种出格却也是对他们“自我”的回归。他们的背叛其实都没有明确的目的,都只是自然的追随内心的想法,行得通就继续下去,行不通就换一条路。无关道德无关别人眼光,只要走得通就好。其实也是一种令人玩味的世界观

28分钟前
  • 微苒
  • 推荐

“人类现状”打破第四面墙的表演型敏感知识分子- 我曾不理解伍迪艾伦为何放弃智力容貌家境完美的爱人,去寻找来自小城文化有限,但青春活力的姑娘,是的 曾。“那群傻逼真的觉得爱情是解决一切的答案”当那个姑娘模仿他的时候,他开始爱她了,于是他们结婚了,也许她并不明白我在说什么,但她惯着我但岳母会粉碎这一切,她会为了继续过好日子而使女儿改嫁,即使她从性保守变为性开放也不会改变她对你这个女婿的厌恶,当然她女儿和男演员在她的撮合下成功出轨了粉碎有神论与恋爱脑,没有人会等你的,即使她曾经爱你“因为你 我成熟了许多 你不能永远依赖我”当一个女人被你拥有 则你对她就失去了欲望人们回到他们的新的轨道 伍迪艾伦继续用他的哲学去改变下一任爱人缺乏新意的伍迪艾伦式行文

30分钟前
  • Lution
  • 还行

伍迪艾伦的电影里没有伍迪艾伦实在是稀奇,但是主演分明就是伍迪艾伦的翻版。从头到尾都是我很中意的吐槽。

34分钟前
  • 路易蓝侬
  • 还行

2011.05.01 "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36分钟前
  • mintvanilla
  • 还行

一部一直在对着镜头说话的电影 罗嗦程度 令人发指! 陈词滥调。。。女主角很不错~~~~~ 老头子自言自语

41分钟前
  • Fallcon
  • 还行

这是在影射杨振宁,嗯,一定是的!

42分钟前
  • 家里有大鱼
  • 还行

the universe is winding down,why shouldn't we?宇宙都在趋向毁灭,我们为何就不会呢?

47分钟前
  • 喜乐
  • 推荐

Another typical Woody Allen ridiculous movie, with meaningless sermon on people's life.

50分钟前
  • contumacy
  • 还行

每年一部多好!!Whatever Works,怎么得劲怎么来,去他的传统,去他的宗教,去他的秩序,只要你自己高兴,怎么都行。

51分钟前
  • 蕊蕊
  • 推荐

电影与影院观众互动形势比较好 但我觉得还是由伍迪艾伦亲自演比较好

54分钟前
  • 可爱水果饼447
  • 还行

很WOODY ALLEN,你也能猜得到结局,你也能看到小智慧 也能感受得到他那种游玩于世从容于心的风格

59分钟前
  • beborn
  • 推荐

愤世嫉俗的犹太老年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结构化意淫。伍迪艾伦几十年如一日、毫无任何进化的萝莉情结。继中年危机后是老年焦虑,那些长篇大论、唠逼叨的人生感悟,似乎唯有在自动送上门来的各种花痴萝莉们的仰视下才能得以畅所欲言,而永无自信、亦无兴趣从心智成熟、阅历丰富的同龄女性那里获得认同。

60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伍迪通过拉里·戴维之口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恶意”,金句频出的小老头打破第四面墙试图和观众建立联系,whatever works的态度就像纽约这座城市一样既能包容同性恋又能接受三人行,当然爱情从来不是永恒的,但是管他呢。

1小时前
  • 超cute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