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太不敬业了。
情人节档期的商业片,既不文艺不小清新不感人并且浪费香格里拉的风景就算了,关键是连笑点都没有(不过要承认的是,当七年后的李光洁变身白毛男坐在距离出口五百米的地方抚摸盒子的时候,我还是笑了)。
去年的《单身男女》,把一个美貌落魄灰姑娘与单身帅气多金男、守身如玉火星男的故事讲得多漂亮多花哨!
今年这个……本来不知道为什么叫2,看完了才知道,导演多么有自嘲精神。
站在树海边敲锣打鼓,一会儿就唤回古天乐,七年却换不回李光洁啊。
七年了,人家都变野人了,背包都石化了,只能日复一日地痴痴看相片了。
导演认为这样的情节很催泪,于是闪回了三次,怕我们看不清楚,又给了髑髅三个特写啊。
只要在镜头前一站,郑秀文就是一根筋各种轴偏执加自闭的形象。
当年她也是这样的,可那部和古天乐拍的《宠物情缘》,多清新的港剧,《百年好合》《恋上你的床》也还有笑点吧。
可现在,真没看出这俩人有什么电光火石的吸引力。
纳闷,他们是怎么看对眼儿的?
还有那些配戏的,你们敢再生硬些吗?
为了衬托天王巨星的号召力,身边人非得集体花痴。
一高一矮的俩妹纸跳到镜头前挤眉弄眼像在演话剧,神父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看到最后还是个路人乙。
负责搞笑的还有恬妞,角色就像《单身男女》里的林雪,但是她讲起悲伤的故事来,敢再港味一些么?
镜头啊镜头,你切得敢再生硬些么?
还有呢,骑着锃亮的摩托追日落……敢再怀旧再帅酷再陈凯歌一些吗?
那啥啥广告,你敢再显眼些么?
那谁谁,挂着国际歌友会的胸牌,把偶像的硬纸板堆了一屋纸。
那谁谁,嫁了傻根,切着面片儿,看剧本看得涕泗横流的,敢演得再真实些么?
那天皇巨星的片子,《老公的眼镜》《追风日落》……亲爱的导演,您的观众都生活在八十年代么?
总结:YY出来的剧本+高山反应的导演=不靠谱的情人档。
第一次,第一次在电影院里怨念丛生:为什么影院没有能让观众自己动手的快进功能!
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郑秀文奇怪的国语发音。
舌头捋不直也就罢了,问题是嘴也张不开,任何一个字都像是从口角生了疮不能正常开合的嘴中蹦出来的,丫说中文台词还没有《海角七号》里面那个日本妞说的标准呢,不能像古天乐一样老老实实找个配音吗!!!
后来,我以为是Sammi流失的青春。
时间是女人最大的敌人,想想之前郑秀文虽然瘦身到平板一块,好歹面容饱满,两腮还有点俏俏的婴儿肥,至少能化妆成白嫩欲滴的样子。
现在整个人都离核了,鹤发没有,鸡皮倒是一早附身。
几次特写到带着婚戒的手,惨不忍睹,尤其是出现在影片回忆中的学生时代,一脸的苍老,早已与青春绝缘,难为她硬演出小女孩追星的状态,看了让人发根倒竖。
后来,我又埋怨编剧的陈词滥调,这分明是一部标准的言情连续剧套路,贵就贵在外景地改到了香格里拉,从王宝强成功抢婚高圆圆之后,就再无惊喜或者坑爹的惊吓可言,只要你看过3部的TVB剧集,就可以自己把后面的剧情补齐了。
情节俗套,关键是人物特征也几乎没有啊!
桥段、细节、台词,无聊,苍白,平淡,悲切处又很突兀,情绪积累不够,爆发时根本无法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我发现,其实真正困扰我的违和感是郑秀文的戏路,她根本不是演正剧的料……关锦鹏影史上最大的滑铁卢就是2005年的《长恨歌》,那部片子从编剧到摄影都算一流,最大的失策就是选了郑秀文做女主角,完全的不入戏,就好像如果选了黄渤去演楚留香,看着不是好笑,而是愤慨。
其实演演有点神经质的都市白领不好吗?
也很打动人心啊,《瘦身男女》《我左眼见到鬼》《龙凤斗》,笑泪交织,过目难忘,非要往正常人堆里凑个啥。
《长恨歌》之后一蹶不振,息影3年,不甘心的复出,选了个《大搜查》,女警长也太正常了一点,结果又是兵败麦城,蛰伏起来,看来这次还是不甘心,又有了《高Ⅱ》。
不知道她自己什么时候能悟出来有些人天生就是谐星的命。
电影里其他的角色也很莫名其妙,负责搞笑的不好笑,负责连接剧情的又漫不经心,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负责耍帅的古天乐还算敬业,中规中矩地完成了任务,对得起他的片酬。
看着古天乐在片中最后改写剧本自拍电影,让阿秀和小田守得云开见月明,旧情人终成眷属,一个人落寞的离开,想起《刑事侦缉档案4》结尾处宣萱为他和芊芊做出的牺牲,勾起一丝甜蜜的心碎,快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居然不是为了眼前的这部电影。
对不起,我只能给一星的评分,给在3800多米的外景地拍摄的工作人员。
银河映像出品,杜琪峰导演,韦家辉游乃海编剧,这一系列熟悉的味道似乎预示着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将会像我们熟悉的银河作品一样,在与众不同中带有着标准的杜氏风格,可从结果来看,杜琪峰的个人风格确实依旧还在,但与他的其他作品相比,此片应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实话讲,故事本身并没有特别动人之处,即便在叙述的过程中采取了倒叙插叙的手法,也难以掩盖剧情的平淡无奇,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毫无转折与波澜,不像韦游二人的水准。
当然,杜琪峰自己也说过不定期会拍一些让身边人能够“吃饱饭”的片子,就像《单身男女》那类,但这部其实更像是他的一种个人独白,一种小情绪或小概念的表达,话说回来,虽然在剧情上亮点不多,但郑秀文在这部片子中的表演让人过目不忘,感情拿捏十分到位,必须赞一个。
另外,电影的片名确实有些让人莫名其妙,有点故弄玄虚。
风景很美,代价很大。
善良很美,代价很大。
爱情很美,代价很大。
如果不是风景很美,郑秀文演的那妞哪能天天去香格里拉,导致后来终日以泪洗面痛苦7年。
如果不是小田善良,李光洁演的小田能冲进树海里出不来,导致后来冰天雪地当野人苦7年。
如果不是因为爱情,郑秀文能哭等7年?
小田能死熬7年?
高圆圆能跟王宝强私奔去做刀削面?
小田对郑秀文的一切符合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
高圆圆对宝强哥的一切符合了男子对爱情的向往。
古天乐先森满足了人对蝙蝠侠蜘蛛侠的向往——你需要的时候他总会出现,保护你。
拯救你。
——哗,英雄还有弱点,痴情的喜欢一个女纸,女纸却辜负了他。
古天乐在里面就演一个明星,当偶像走进现实,你会发现,现实比偶像更重要更刻骨铭心。
所以非常自然,郑秀文在里面一段时间内是不能接受古天乐的。
我想,如果偶像走到我身边,温柔的说喜欢我。
我最希望就是能和他执手相看,阳光下,牵着他的手走上一段路,牵着他的手去看电影。
韩寒说过,能牵手就能做一切事情。
所以........下面,花痴时间到。
我想说,郑秀文主动去找古天乐时,围的那条围巾很漂亮啊,人瘦穿衣服是好看哇。
(PS,就算我喊出了,要么瘦要么死,把减肥上上升到生死的高度,最多也只能减一天肥啊)李光洁弹钢琴时那侧面不错,当初“记忆的证明”里那个白衬衫长发飘飘的国民特务简直可以当深闺梦里人啦,当时就觉得他和古天乐是有点像,曾经的两个青葱正太都成熟了。
算是个不错的故事。
电影里的音乐总让我想到 “爱的罗曼史”,爱有电光火石的瞬间,也有缓慢渗透流淌的地久天长。
最后,我认真的考虑,如果长玄彬那样的在工地搬砖,十指发黑,要带我私奔,我敢不敢连面霜都不带,就勇敢的牵起他的手,无怨无悔啊。
上次看sammi的电影哭到不行还是《我左眼见到鬼》,片中sammi和刘青云饰演的老公一见钟情,闪婚七天后老公潜水身亡,此后多年老婆不能释怀一直醉生梦死。
直至自杀未遂导致左眼受伤而能见鬼后最终解开心结。
自2002年《我》片上映开始,该片一直是我最爱的香港爱情电影,没有之一。
每看必哭,从无例外。
时间挪到2012年。
还是sammi,只是名字从《我》换成了《高海拔之恋II》,片中的老公换成了李光洁,一见钟情变成了三年的浪漫相恋,潜水身亡换成了树海失踪,线索从鬼魂换成了偶像。
一直没有变的是主题。
未亡人的执念,逝者对未亡人的思念。
以及,离开的人已经离去,还在的人要怎样继续。
未亡人要如何走下去可以是个很严肃的哲学问题、道德问题、社会问题,也可以是个很浪漫的爱情问题。
感情越深,执念越重。
越是放不开,越是走不出。
一个人离开,绝不止一人为他伤心,但最伤心的一定只有一人。
离开的那个人虽只他一人,却带走了最伤心者的生命力。
Sammi所演的未亡人尤其动人。
不管是在《我》片中发现原来自见鬼后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鬼魂就是老公后一遍遍急切的呼喊,还是在《高》片里在树海间一遍遍心碎的喊叫,都让人同心碎与落泪,忍不住想去劝慰或者至少陪她一陪。
《高》片中原本从古仔饰演的男主角情伤需劝慰开始,到sammi的故事才进入正题。
同是伤情人,本无谁更苦之说。
只是前者爱人在世,尚有补救机会,而后者经历的是迷茫与生死,难以参透释怀。
人有多苦,要相爱,可终要分开。
《高》片的宣传与影评中一直提到这是一部“戏中戏”、是个“偶像”爱上“粉丝”的故事。
这样的说法都没错。
只是这是一部“戏中的戏中的戏中的戏”,是从前的偶像爱上曾经的粉丝的故事。
为什么叫《高海拔之恋II》,大概是因为片中男主角的职业是个演员,根据女主角的经历拍了部电影叫做《高海拔之恋》,由此推知,这部《高海拔之恋》中也必然有外一部在影片中提及的电影,《老公的眼镜》。
而这部《老》片的原型,我想即是《我左眼见到鬼》。
戏中的戏与戏和戏,多了就难以分辨清楚,正如了不起的盗梦里层层梦与梦和梦,层次多了就难以记得分明。
只是一直相同的是情感。
你道为电影的形式与演员的表演所感动,而真正打动人的一直是传递的情感共鸣。
至于偶像与粉丝,在信息闭塞的那些岁月里,哪个港片演员不曾是而今的年轻人的偶像,而如今正活跃的内地年轻演员们,又哪个不曾是星光熠熠的港星们的粉丝。
只是时间一直向前走,未回头。
过去就真的只是过去,看的开的早早促成融合面对进步,看不开的一直坚守过去拒绝现实。
放得开与坚守执念都是好的,人总要为了生活而接受什么,为了坚守什么才去生活。
从《我左眼见到鬼》到《高海拔之恋II》已经整整十年,看电影的心态也已经越来越宽容,愤怒与挑剔都不是坏事,可是随着年纪长才发现怀着善意看待别人的努力有多么重要,这么浮躁的生活里,每一点美好与感动都很难得。
好的影片总是因为传递了思想或者情感才被赋予了艺术生命。
从这个角度上,即便换个形式或者换班演员,只要未脱离这个故事,《高》永不会是烂片。
如果仅仅是因为未满足自我的某种设想而便称之为“烂”,那么每一部电影都会因为不满足需要而有成为烂片的可能,正如每一个人都因曾有遗憾的生活而不得不归类为失败的人生。
尽管你可能纳闷为什么一个人走了七年仍走不出一片树海,但依然会为他在离出口只有五百米时功亏一篑而落泪;尽管你可能纳闷为什么一个美好的故事非要加进一个偶像和某品牌巨大的LOGO,但没有这些设计可能你永远看不到这个美好的故事。
《高海拔之恋II》中女主角的老公最终逝去,《高海拔之恋》却让女主角有了个美好的结局。
配上sammi演唱的那首《do re mi》:“有结局的...都是剧本....没结局的....才是人生”,又让影片有了个小小的高潮。
然而不管是戏还是戏中戏,看起来都是个美丽的扯。
可是既然是电影,就有赋予结局美好的权利。
现实已经够残酷,何必再来一遍又一遍的提醒?
所有的现实都是悲剧。
你觉得是喜剧,那只是因为现实还没有结束。
不如让这些个美丽的扯,代替现实,抚慰痛苦的回忆。
PS:洋洋洒洒的一篇,却没有提到演员。
说到演员,这部片子绝对是银河映像都市爱情片中不错的一部。
选角也非常具有银河映像的风格,总是能够挖掘到演员不为人知的闪光一面。
黄奕近期的影片都开始走这种有存在感的主要配角路线,效果非常成功,本片里也非常突出,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实力当好一片大绿叶;此前一直非常讨厌李光洁,但在本片里却出人意料的有所改观,不管是演出来的或者是演员本色,他所出演的角色还真是具有朴实与天真的一面。
至于女主角sammi,时光催人老,却好似略过她;而时间所赋予人的成熟,却在她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褪去了神经质的夸张表演,仅凭不动声色的出演就能够表现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不得不说Sammi仍然是爱情片女王。
而男主角古仔,时间却是真真正正的没有放过他,而没有给他应得的回报。
比起《我》片中刘青云的精湛演技,古仔的演出就像刘青云的外形与古仔的容貌一样天差地别。
好在老天拿走一样总会还回一样,至少古仔在出演喜剧上仍有一线生机。
一、送给你不幸的人第一次,从梯子上摔下来。
第二次,从房顶上摔下来。
第三次,从摩托上摔下来。
第四次,再次从摩托上摔下来。
尽管如此,还是要一意孤行么?
还是要结婚么?
这不是你的爱人,这是索命女鬼啊。
老天早已经给过你暗示了。
于是婚后不久,发生了那件事。。。。。。
二、坚持与坚持不住七年了,一个人在树海里。
食物是大问题,严寒也是,而二者相加更是没有生存的可能。
那么仍然坚持了七年,却死在了出口。
这是宿命?
三、要有多坚强,才能够念念不忘七年来得等待,不愿相信所爱的人已死么?
他死了。
你再把那已经坏了的所有东西修补成他原来活着般模样,也无济于事。
因为他早已死了,死在七年前的冬天。
愿意去相信么,他的死不是意外。
四、意外的可能性俊男美女,天作之合。
两个明星,天生一对。
本该是完美的组合,本该是艳羡的情侣,本该是在彼此的生活中有着共同的共通。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世上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把你们分开。
但只是好像。
婚礼突然闯入抢婚者,不必非要像许文强般英俊。
而你身边的人也就不必像冯程程般识大体。
所谓情比金坚的爱恋,在曾经的真爱、记忆的过往面前,不堪一击。
五、酒精的作用失恋没有酒就好比上厕所没有卫生纸差不多。
这是屁话。
酒精的作用在于麻醉人的神经,更清晰的想起或忘记自己更愿或更不愿记得或忘记的人或事。
想起还是忘记全在于心。
所以沉溺于酒的人才那么多,多是多情的伤心人。
酒却不只有这种功效,或者说在达成似醉非醉时,人是有一个重大弱点的。
阳气虚,精神恍惚时,会鬼上身的。
六、剧本的另一个走向每到结局,或悲或喜。
却永远只得一个结局。
生命就是如此,不会向打游戏一样,可以在剧情分支处存档,然后再通关之后,读档走向另一个结局。
可那不管有几个结局,就算是条件最苛刻的完美结局。
终究不是你来决定的。
那都早就被安排好的。
不管怎么走,都走不出编剧的笔。
哪怕是命运的编剧换了人做。
他死后也可以继续活着,活在另一个时空和你相聚。
感动么?
另一个时空的他还是他。
可那里的你是你么?
我是我么?
七、老公的眼镜与老婆的眼睛还是郑秀文。
在不同的电影中,演着同样的角色。
相同的遭遇,不同的际遇。
无论是通过眼镜还是眼睛,见到的都是担心自己,不愿离开自己的丈夫。
可说不离开就不离开了么?
万事总有个尽头,守候如是。
人鬼殊途。
八、阴森的小亮小亮,一个没有脸的孩子。
好像是连背影都没有的孩子。
跑入阴郁的森林中。
他刚跑进去,还没有跑远。
于是热心的男人开始了追寻。
可为什么自己也出不来了呢?
即使每天透过树梢能看得到阳光,找得到路途。
但一到夜晚又会迷失,再度迷失。
不是迷失,而是幻象。
不是走不出的迷宫,而是鬼打墙。
小亮早就死了吧,即使在一年之后的搜寻中找到,那也是早就死了的。
男人亦是。
九、心中的鬼上一次见到在树林里迷失的人是在几年前。
那个警察。
他和同事去抓偷井盖的印度人。
印度人没抓到,同事失踪了,他走了出来。
可十八个月后,有人看到他出现在树林里,不断地找寻出去的路。
一边是无法走出的树林的灵魂,一边是七个鬼上身的身体。
在树林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次,在树海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十、树海中的男女,树海外的人群你背着她,一步一步的走,好艰难,但没有放弃。
你有信心带着她走出去。
冻僵的白色脸孔下隐现着死亡,你不能让她死去,你不能让自己死去,一定要走出去。
终于你听到了敲锣打鼓摇铃铛的声音,你顺着声音走,走了出去,然后你体力不支,然后你睁开眼睛。
然后那是一场梦么?
你可知道,树海外的人群在干什么?
那确实是告诉你回来的方向,那是招魂的一种方式。
十一、不是爱情故事的故事每年来一次的大学生?
从何而来?
她只是在勾引你,等你上钩。
第一年,她失败了。
第二年,她失败了。
第三年,她发现你的弱点,你失败了。
你和她结婚了,然后你知道一个孩子进了树海,于是你进去了。
于是你走不出了。
于是你留下陪她了。
有这么一种说法,鬼没有能力害人,却可扰人心智,迷人眼眸。
十二、逃不脱的命运你为了她,看了日落,修了钢琴,买了旅馆,戒了酒精。
你为了她,写了剧本,当了导演,赚了票房,夺了眼泪。
你以为可以赢取她的芳心,你以为一切都在算计之中,你以为的没错,只是有些东西是你想也想不到的。
老天在人即将要遭到危险的时候,会给予暗示的。
你忘了你听过的那故事么?
一个男人遇到那女人后,不断地倒霉,最后深陷树海,生死未卜。
他不明白,你还不明白么?
你一如既往地寻爱。
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刻,那男人的尸体出现了,就是为了警示你,别被鬼迷心窍,别在重蹈覆辙。
可是你不知道,你还在为着你买下旅馆将感动她而沾沾自喜。
打算继续这段高海拔之恋。
当真高海拔之恋么?
高海拔之鬼啊。
你从车后闪出,看着她,笑得真开心。
一点也没想到自己几个月后还会迷失在那树海。
上回被叫回来,真是幸运。
可不是每次都是幸运的。
当索命女鬼出现在你身边时,防不胜防。
这是一本,大概只有性情中人才会喜欢的电影。
因为这电影的瑕疵太多了:剧情有点弱,前半部分节奏略拖沓,叙事有点杂乱,大部分情节在现实中更接近“完全不可能”。
总而言之,它并不练达,更谈不上“完美”。
所以,为什么还想打五颗星?
是因为在放映厅里一会笑,一会又双手捂脸哭起来?
因为剧情曲折,一唱三叹?
还是因为放映结束,从电影院里走出来,雨雪天气里的恍恍惚惚?
我也不太懂。
只不过,当剧情高潮部分那首歌响起来的时候,黑暗里的我和片子里的郑秀文一样,彻底崩溃了。
同时,又感受到一种“解脱”,如同禅门“尊者的棒喝”。
很奇妙。
在那一刻似乎感受到很多,但现在又很多记不清了。
在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之前,已经看过不少杜琪峰的片。
杜sir的电影,常常是“瑕瑜互见”,又往往“瑕不掩瑜”。
(似乎总是一意孤行在讲自己的故事)这是有趣的地方,比起那些四平八稳的电影好看的多。
因为阅读障碍症的关系,我的词汇量其实很有限。
“瑕不掩瑜”这个成语,还是在小学四年级左右学到的。
那一年的我还想过,没有“瑕”行不行?
只有“瑜”可以么?
在更年轻一点的时候,其实有的时候还是会偷偷去想这个问题。
尽管答案早已不言自明。
看完杜sir的电影,好几次总有一个感慨:金牛座的情感实在是太细腻了。
“一句话不说,理解你心里的每个皱褶”,大概就是这一类人。
你甚至很难想象,这就是导演《枪火》,《暗战》,《黑社会》系列的那个杜琪峰。
那些至刚至柔之处,很让人动容。
前几天在一篇私密日记里写过一句话,“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有坚硬粗糙的外壳,也许是因为灵魂本身太甜美软弱......”。
在杜琪峰的电影里,他常常会剥开人物的“壳”,让那些内在的东西裸露出来。
所以就很直接,总是性命相见。
可惜,性命怎么能一直见。
尤其在这个时代。
人们更愿意保护自己,更妥当,更有利,不是更直接。
许多人觉得这本电影情节夸张,不够现实。
他们是对的。
在回来的路上,我也一路在想,电影到底是什么。
是不是有的时候,电影就是太不现实了。
让人迷糊。
电影像魔术,像不断吐着泡泡地造梦机器,像世界尽头笑而不语的守夜人。
那些活得很现实很妥当的人,还是不要去看这部电影了。
会失望。
高海拔是怎樣的一個愛情故事?
當你看完整部電影會發現沒有一句『我愛你』,沒有kiss,但那種情懷,卻讓人不能自已。
天王Michael的出現,三番兩次的打破秀竭力維持的等待,鋼琴、卡車、三輪摩托車,全部都是她對小田的思念,她堅信,小田會回來,正如小田也堅持了7年。
7年的叢林生活,若不是心中那個『愛』,如何能堅持下去?
他為愛她而堅持,她為愛他而等待。
試問秀心中沒有想過小田已經離開麼?
一定有,只是這個答案是她不肯觸摸的。
她去樹海裡釘木牌,就是她明白進去樹海很容易沒命。
小田的愛是默默地想秀開心,為她買海報、為她學鋼琴。
Michael的愛是默默地守護秀,點醒她,『沒有do re mi的鋼琴就不是鋼琴了,你真的想這樣嘛?
』秀心中的痛,只有Michael最了解,高海拔之戀的上映,是讓秀學會放低,醫院裡古天樂仰望著相擁的一對戀人,其實他望著的是熒幕前的秀,有個人願意等她。
杜sir的電影裡總是有很多浪漫的小情調,香格里拉的星星閃爍的夜空、陽光透過的斑駁樹影、昏黃的日落,那種感覺總是淡淡的,很舒服。
而電影裡穿插的《老公的眼鏡》是那部從來沒有在大陸上映過的,但非常好看的《我左眼見到鬼》的翻版,看完高海拔很有翻出來重溫的衝動,杜sir的愛情戲好似都有這種讓人反复品味的醇香。
杜sir的愛情片裡鄭秀文就算不是御用演員,也算得上是經典吧。
當鄭秀文開著大卡車,綁著繩子跑進樹海釘牌子,你就會發現那個有點神經質的都市OL不見了,擺脫一個標誌的形象很難,但是好的演員就是有讓你在十分鐘忘記她本人的本事,鄭秀文做到了,她再不是那個美美的、很時尚的鄭秀文,而是那個搬起東西有點粗狂,頭髮凌亂不堪的樹海老闆娘,就連你擔心的普通話,也好像一夜之間變得很好。
個中的努力恐怕也只有她自己明白,鄭秀文就是這樣一個努力的人,他不會讓你在同一件事上擔心兩次。
鄭秀文曾在圍脖中說過:『他她他都沒有說「我愛您」,但都選擇在愛情裡忠誠付出。
誰不曾在愛中經歷遺憾?
遺憾;也許是下一個幸福的預告。
「我等你,遠比我愛你三個字,更須要勇氣」。
』電影裡秀等待小田等待了七年,現實中,鄭秀文經歷了七年,愛情失而復得,『我等你』這份情感沒人比她詮釋得更好。
記得長恨歌拍攝結束的兩年裡,等待這個詞一直藏在fans心中,舊東家華納出過一張精選集,slogan就是『係咪好掛住佢咧』,就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已經讓很多人眼濕濕,慶幸她願意讓我們等,等到她的『勇氣回來了』。
等待的人需要勇氣,其實被等待的人更需要勇氣,電影裡033終於放低了小田,願意和等待她的Michael一起;現實中,鄭秀文也證明了她是值得被等待的!
Ps: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主題曲《do re mi》歌詞、曲調感人至深。
豆瓣被"5毛"毁了,香格里拉被《高海拔之恋2》毁了,爱情被缺氧毁了。
戏中戏题材,戏是戏中戏的2,还是戏中戏是戏的2,我没搞明白,反正都是二。
古天乐当着众多媒体向高圆圆表白,高圆圆对着镜头绽露出幸福的笑容,然后两个人结婚,司仪问高圆圆,你愿意在他身旁一身一世么?
高圆圆甜蜜的说,我愿意。
不料此时傻根出现了,傻根说,你忘了我们在月光之下立下的誓言么?
想必高圆圆想起来了,就和古天乐说了句对不起,随傻根回去结婚了。
至此后,古天乐每日借酒焦愁,喝醉了就搭错了郑秀文的车跑去了香格里拉。
从此开始了高海拔之恋,由于海拔过高,空气稀薄,这段恋情就是开始有点缺氧了。
(不够我看完之后还没明白,所谓高海拔之恋是古天乐和郑秀文的恋情呢?
还是郑秀文和李光洁的恋情?
)秀从水沟里救了醉酒的乐,乐就此发现了秀是一个善良而美丽的姑娘,常话说要忘记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恋情。
这点乐应该是明白的,所以就漫漫发现了秀的故事,7年前秀恩爱有加的老公洁,为了救一个孩子,走进了林海,不见尸骨,不得音讯。
所有人都说他死了,而她始终无法相信。
人的心就像一个玻璃容器,被一个人填的满满的,又如何去爱上别人。
乐泡妞还是有一手的,骑摩托车带她去追日,又带她去看电影,女孩子都喜欢的嘛!
可当两个人的感情温度升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回香港了,(欲擒故纵)临走给了秀一张名片,秀就带着名片去找他了。
结果刚到香港就收到了小妹的电话,找到洁的尸体了,洁临时的时候还抱着秀的照片,这让秀大肆感动了一把。
乐又跑回昆明去找秀,他原本以为此时的秀需要一个坚实的肩膀依靠,死命的把秀拉到自己怀里。
可没想到,却遭到了秀的反抗。
秀说,他走了七年,就差500米就出来了,他死的时候还抱着我的照片,我不会和你回去的。
乐不死心,就去找圆圆,重新拍了秀的故事,但结局是洁走出来了,夫妻团聚。
请秀去电影院看,一整个影院哭的那叫一个感天地泣鬼神。
其实我觉得故事本身是感人的,一个男人迷失在森林里,仅仅因为一份信念,一个爱人,哪怕是吃树皮,吃虫子。
坚持7年,我甚至无法想象这七年是怎样看着日出日落的,又怎样饱受思念的。
但是电影作品要感动观众是要有情节的,而不是找一帮人在电影里哭,观众就真的跟着哭了。
电影看完了,秀把自己的照片埋了,意思是把过去埋掉了,(其实把自己埋了)去哪里逛了一圈,又重新回到了香格里拉,在这里和乐重逢,乐问:你的会员卡还续费么?
(会员卡是看电影的)秀点头,电影完。
高圆圆到底爱谁呢?
一个是高大帅气有钱的巨星,一个是矮小穷酸的矿工,并且高圆圆还表示了愿意嫁给乐,结果嫁给了民工?
这点说明了,女人的心思真难猜,不合常理,不合逻辑。
美丽的香格里拉变成了吃人的林海,进去了就像中了咒语一样走不出来,并且一个人可以在里面不吃不喝活7年,既然7年都活过来了,那说明已经具备了生存经验了,结果又死了,而且死在里出口500米的地方。
秀大义凛然的告诉乐,你回去吧,我不会和你走的,此时我还相信她是一个非常坚贞的女人,一个男人在森林里守了她7年,她出去旅了趟游就把这茬给忘了,回来和乐续费了。
看来在强烈的爱和伤痛都抵不过时间,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什么都能给你砍的面目全非。
所以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唯有变才是不变的,那么请告诉我,这个电影是想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恋情,还是老公死去后的移情别恋呢?
高海拔之恋,不知道是谁和谁的恋,严重缺氧。
对这场2012情人节的电影极为期待,但看后未免落寞。
之前也看过一些影片的介绍和影评,对于这个远离喧嚣都市在3800米高海拔人间胜景香格里拉的纯净之爱充满憧憬!
他应该向海角七号那样清新如漫延天际一摸海蓝色!
影片的开始约20分钟对于故事后面的铺垫如此牵强,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如此的不合理就这样开始了!
电影远远不是一个带有文艺气质的电影!
恬妞和两个小妹的夸张在制造没有笑果的喜剧效果!
古天乐一如既往的如此没有内心只有帅的表演!
郑秀文表现倒还不错但未见惊喜!
电影对世外美景的香格里拉并无桃花源似的体现,美丽的雪山湛蓝的天空朵朵漂浮的白云根本没看到!
倒是像在东北长白山的密林。
随着时间的推进故事渐渐明朗才有点进入佳境的感觉,秀和小田的爱情故事倒是影片的精彩!
且在自然中制造了笑料。
电影里李光洁扮演的小田是影片的亮点。
故事的后面杰克为秀专门拍摄的电影画面和现实的镜头穿插是镜片的高潮和最为成功的地方,近似穿越感的镜头表现让人一直关心消失在茫茫树海的小田的境遇给了明白的解释。
一场明星的逃离现实让杰克和秀对彼此产生爱恋。
并不顾一切要到一起,试问一下他们两个是同一个世界里得人吗?
脱离了在树海旅店的场景他们能真的走到一起吗?
但影片的最后及其俗套他们团圆了,一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
使我深深的深深的无语!
如果可以我愿意给你我所能给你的最好的结局
这个片中片还有点意思。
我是来看高圆圆的
不过不乏亮点。提示,恬妞
-艾里斯的迷影在强调看,一种对看电影的刻骨铭心,于是在《闭上眼睛》中会拼尽全力去寻找幽灵(恰如影像的不在场性)。而杜琪峰更注重观看的内容,也就是说,前者的视角是观众而后者的视角是银幕。前半段古天乐、郑秀文总是在遥远的零距离的站位中存在,一种遥远的连接,它本身就是影像的不在场性。片头的电视转播已经说明了影像的不可介入性。在大声呼喊老公的时候却要依靠通灵术才能让老公复活,影像的不在场性是因为迷影强大到畸形的爱,正因为这种爱才能够连接起所有不曾有关联的事物。后半段不在场性逐渐明晰,所有人都恢复了理智(或者说有了真实的情感),只需要那么五六个特写——033的特写、骑车的特写、拍电影的特写——就能够回到近一百年前的好莱坞。如果要用什么来形容杜琪峰,可能他是少数几个完全知道看电影意味着什么的人
不好看,你要用人抢婚起码也用个帅点的阿
虽然都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但还是有感动到我,大概泪点太低了
请问电影名字后面那个“II”是谁加的?难道导演知道自己再拍2片?
抢婚那场真的是反人类= =
还是郑秀文演的港女有味道。戏中戏的构思有点儿意思。喜欢电影里郑秀文doremi那首歌。话说情人节档期怎么没有一部好好谈恋爱的小清新影片,怎么全是这种如何放下旧爱开始新生的。。。
看来真是中了老杜的毒了,连这种不知所谓的片都能看得有滋有味;Sammi还是这么美。:)
剧情太差了、这么美好的一段恋情、老公的坚守、却换来老婆的容易被感动、结局对这种爱情是一个耻辱、编剧想的太美好、作者的世界太梦幻了、
实在不怎么样······
就这“天皇巨星”四个字,这片也只能个三星。古仔再添一分。
高圆圆在戏中绝对是为去年《单身男女》的何德何能还债,这也成全了屌丝王宝强的逆袭。
杜琪峰商业片里最最烂的一部
不容易啊,一开头就被雷死了,王宝强抢古天乐,啊不对,是王宝强抢走高圆圆。。香格里拉好风光啊,好想去。。
最后那首歌不错~能换个人横刀夺爱吗?
咱也不是专业的 , 我觉着还挺好看的 。
谈到生与死别的爱情总会让人满怀感伤地去刻意忽略各种不靠谱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