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浪青春

漂浪青春,妹狗、竹篙与水莲,Drifting Flowers

主演:赵逸岚,房思瑜,白芝颖,陆弈静,徐丽雯,王学仁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台语年份:2008

 剧照

漂浪青春 剧照 NO.1漂浪青春 剧照 NO.2漂浪青春 剧照 NO.3漂浪青春 剧照 NO.4漂浪青春 剧照 NO.5漂浪青春 剧照 NO.6漂浪青春 剧照 NO.13漂浪青春 剧照 NO.14漂浪青春 剧照 NO.15漂浪青春 剧照 NO.16漂浪青春 剧照 NO.17漂浪青春 剧照 NO.18漂浪青春 剧照 NO.19漂浪青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漂浪青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妹狗,八岁的女孩每日要带盲女歌手姐姐菁菁(房思瑜 饰)去茶室卖唱,新乐手竹篙(赵逸岚 饰)虽是女性,可从打扮到做派都是男性的模式。妹狗对竹篙萌生了朦胧的情意,可是竹篙爱的却是姐姐。 水莲(陆奕静 饰),年轻时选择和Gay阿彦结婚来掩人耳目,垂垂老去时,伴侣阿海已经不在人世,这时罹患艾滋病又遭遇爱人背叛的阿彦投靠她这法定的老妻。水莲此时却将阿彦误认为阿海,要他留在自己身边…… 竹篙,青春的年纪,她却只愿意和女人气的男生阿彦来往。发育的胸部令人气恼,向女生表白又被拒绝。直到遇见夜市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水莲时,竹篙才确定了一些事情……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关中义事秃鹰之城给你一生我的手弱鸡三兄弟从暗处来棺姬嘉依卡第二季精武青春一线声机孩子在那我在这暗黑中央公园桃花绽放保持清醒女房客平摊公寓第一季混世小魔头求爱大作战倾城爱渴美好的生活幸运贩卖机武当II宇崎酱想要玩耍第二季双面骗子虚假警察第一季女王进行时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哭泣的男人绿夜请君入梦失意旅行谋杀干预组2

 长篇影评

 1 ) 青春散尽 我们并非颗粒无收

铁轨,笔直,似我们青春里的义无反顾。

气味,花的香味,情人的香味,指引我们不远万里来来到她身边。

是默契,更是恩赐。

年迈的水莲茫然无措的找寻着什么,是旧日的情感和光辉,那飘飘摇摇的青春年华。

时间如同弯曲的光线,相互交错缠绕,剥开那晦涩凹凸的外壳,你是否看见人世间最美得爱情发芽,是,我看得见。

灯光迷幻的茶室,从盲女咽喉里摇曳出来的声线,如细沙般温柔。

年轻的女乐师指尖弹奏出的红色音符缓缓去包裹。

她们的柔和是从声音开始的,然后是命运。

如同所有的三角关系,除了竹篙与盲女的惺惺相惜,距离之外还有于盲女相依为命的年幼妹狗。

或许是因为从小缺少一个健全的依靠,当竹篙出现并扮演一个愿意保护她们的角色时,妹狗也那么轻易而自然的爱上了她。

这样的错误的开始不遗余力剪开了妹狗与盲女的相依为命,妹狗最后被一对富有的夫妇收养。

在成长过程中妹狗追求班上一个像竹篙的女生遭拒,也收到过帅气男生的情书,最终妹狗也只是在火车上将其撕碎。

那些过往撕裂不了,火车前行,而她依然活在过去。

庆幸的是,在妹狗十八岁时终于与盲女相聚。

此时的竹篙显得愈加成熟,她依然用生命在做盲女的眼睛。

我不知道她的手指是为何而断落,但是,她们连同她们的爱情还存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够了。

第二节讲述了水莲和男同性恋阿彦迫于世俗的压力假结婚之后发生的故事,水莲的爱人早逝,阿彦感染艾滋拒绝治疗与男友感情急速减温最后分开。

这两个孤单的人在老年后相遇在一起,水莲过于思念以前的情人而固执地将阿彦认为自己的情人并要求他穿女装,以免让别人发现她们的关系。

直到老年水莲依然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同志的身份这实在让人心酸,而阿彦穿着女装在公园被戏弄的一幕更是让人感觉到同志不被社会认可的悲哀。

第三节讲的是竹篙过去的生活,一个穿喜爱男装的女生渐渐发现自己胸部增大而感到苦恼万分,于是选择束胸。

在不确定自己性别和女生是否能喜欢女生的困惑中企图从身体上探索到自己的秘密,在与布袋戏班舞娘水莲发生关系后寻找到了答案。

她踏上了离开家乡的火车,去更远的地方寻找她想要的。

青春散尽,我们并非颗粒无收。

从《刺青》到《飘浪青春》,周美玲导演的造诣又进了一大步,视野更加广阔,也更具有现实性。

前者是个故事,后者是故事,但却是让人感觉真实的故事。

她的彩虹六步曲还未完,很期待后面的作品。

 2 ) 漂零流浪 的 青春凋落

《漂浪青春》是一部女同性恋电影,朋友推荐我看的,叫我看完谈谈感受,几天前写完文字,没有发出来。

电影是3段穿梭时空的故事,我个人认为 影片的基调 是悲伤的,片名,结合片子,认为应该是 漂零流浪的青春凋落看过之后,突然觉得其实是国家的法制不健全,才导致影片人物的悲惨结局。

我希望大家都应该先看这个片子再读我写的字,3个段落中,应该是后2个更彰显片子的意义,特别是中间(老年阶段),全部看下来,人一生,很快年华老去,青春枯萎,漂零流浪。

影片中有幽默好笑的地方,但更多的是让年轻的同志朋友们立志,不管你是小拉拉,还是小gay男,不要哀叹,要积极想办法,不要自私,要更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争取同志群体的合法权利,你可能有很多精力用不完,那没为什么不投入进来,献身于(现身于)同志群体公益事业呢?

现在大家都还年轻,不能疯够,玩够就算了事,只要你想做,是有途径的, 通过各种方式,一点一滴做。

第一个情节:老年的les水莲和gay阿彦在城市公园的座椅上休息,两位中老年人静静地坐着休闲看风景,路过的3个打篮球的少年看到阿彦穿着女装,以变态为借口开始殴打阿彦,在公园玩耍的人们看着阿彦被殴打,居然不管,不但不帮忙,反而露出鄙视的表情,走了,同性恋该死,打死了,连白眼都不看一眼,这还有天理吗?

简直是世态炎凉。

这和《遭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被几个小孩子用石头打破头,死在干枯的河边。

很相似。

难道同性恋就该被歧视和殴打吗?

被殴打了该怎么办?

这是法制社会,依法治国,国家应该颁布《同性恋人群保护法》,以及《同性恋反歧视法》。

同性恋人群是少数人口,弱势群体,遭到殴打,应该有法可依。

不仅是法律问题,还是一个道德问题,社会问题,国家政府,学校,从小就要教育学生,把《同性恋人群保护法》,以及《同性恋反歧视法》写进国家宪法和各级学校的校规和学生手册。

良心何存,看谁不顺眼就打人,社会不乱套了吗?

第2个情节:老年的les水莲,失去了同志伴侣阿海,一个人得了痴呆症,老年的gay阿彦,染上艾滋,遭到同志伴侣阿翰的遗弃,两人都没有子女,晚景凄凉。

看到这里,同志群体都在想,我老了怎么办?

于是,哀叹,悲惨等等情绪都来了,这不是个人遭遇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应该颁布政策。

有了《同性恋婚姻法》的出台,我们就应该看不到 年轻时代的一对gay情侣和les情侣假结婚的场面。

老年的gay阿彦被遗弃后也可以得到一般法律夫妇的赔偿安置费,老年的les水莲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慰问金。

最重要的是同志群体的养老问题,目前,在中国大陆,农村的异性恋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国家会对异性恋夫妇(年满退休年龄)每个月发放照顾金,一个中国影迷问刘晓庆,“你是和林青霞同时代的人,她们都相夫教子,你为什么到了这个年龄没有孩子,遗憾吗?

刘晓庆说自己曾经在法国住过几年,一度喜欢小孩子,法国一家杂志的总编辑说,中国有这么多人口了,你为什么还要生,刘晓庆说,我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总编辑反问刘晓庆(什么是自己的孩子),于是,这个法国人就和刘晓庆一起讨论孩子的问题,刘晓庆说自己没有生小孩一部分原因是想给中国人口减压。

以此可推,同性恋夫妇没有后代,国家可否进行照顾呢?

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为什么要照顾同性恋夫妇?

因为同志群体为人类人口压力做了贡献,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过多,很多问题都出现。

第一个是医疗,教育,社会治安,就业,衣食住行,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料。

地球母亲承受不了无限制的人口增长。

交通堵车,私家车太多,汽车尾气,在一个密闭的房间吸二手烟都很痛苦,何况成千上万的车辆的废气,对地球环境的伤害无穷大。

长此以往,整个人类的生存质量大大下降,我们看不见蓝蓝的天。

中国大陆应该有公益事业型的同性恋组织和团体,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组织和团体筹集资金,企业捐助资金,建立同性恋养老院,同性恋自己也有积蓄,这样就是多重保险。

《同性恋反歧视法》《同性恋人群保护法》《同性恋婚姻法》这些还没有诞生的法律,全社会的人都是受益者,不仅仅是同志群体 ,大家中学应该学过《生物》,应该知道(生态平衡)的科学道理。

地球需要同性恋。

 3 ) 爱就爱了,管ta是男是女

在所有看过的LGBT电影中,这部算得上是差强人意。

影片由三段独立的故事组成,聚焦小城边缘人群,由台湾导演周美玲所执导。

作为其“同志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这部的主题是红色。

前两部分别是《艳光四射歌舞团》(Splendid Float 2004)——黄色,和《刺青》(Mandala 2007)——绿色。

虽然色彩的渲染更为浓烈,但影片的表达却是相对平静简洁的。

Ⅰ第一段故事,讲述了八岁的妹狗每日要带盲女歌手姐姐菁菁去茶室卖唱,遇到了新乐手竹篙。

竹篙虽是女性,可从打扮到做派都是男性的模式。

妹狗对竹篙萌生了朦胧的情意,可是竹篙爱的却是姐姐。

菁菁就这样,相依为命的姐妹二人,因一段感情的介入,给妹狗徒增一段新感情的同时,也让她和菁菁分离。

而妹狗无意间目睹到姐姐和竹篙亲热的场景,更是成为了她抹不去的心结。

直到最后,她被送往一个条件优越的大户人家寄养,而送盲目姐姐的任务也由菁菁所替代。

竹篙第1段故事始于铁轨,止于铁轨,在火车的飘动中营造出一种诗意和悲凉的质感。

Ⅱ第2段故事,年轻时的水莲选择和同志阿彦结婚,以此来掩人耳目。

等她垂垂老去时,伴侣阿海已经不在人世,这时罹患艾滋病又遭遇爱人背叛的阿彦投靠她这法定的老妻。

水莲此时却将阿彦误认为阿海,要他留在自己身边。

而他们的晚年生活,像他们的命运一样凄苦,药物的副作用,异装打扮时被他人欺侮,不能像老夫老妻那样相互扶持,相伴相依,厮守到老,有的只是没有尊严的孤苦无依。

Ⅲ第3段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竹篙,青春的年纪,她却只愿意和女人气的男生阿彦来往。

发育的胸部令人气恼,向女生表白又被拒绝。

直到遇见夜市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水莲时,竹篙才懂得了压抑在内心却又难以捉摸的情愫。

看到发育的胸部 真是懊恼而她对抗这些的手段,除了缠胸,男生的打扮之外,更是将母亲送给她的那些bra通通扔在一边。

与水莲在雨夜的车厢驾驶里激情拥吻,她才找到了与自己身体不相符的爱恋。

从试探到相吻不喜欢自己女性的身体,但是又不想当男生,模糊不清的取向,两个女孩都在怀疑对方是否喜欢花枝招展的自己,或是半阴半阳的自己。

青春炽热的躁动在她们各自的内心里暗潮汹涌,但现实生活却让她们处处遭遇禁忌和阻碍。

戏台上下 她们是那么相似然而,爱就爱了,管它是男是女呢!

最后,当背着手风琴的竹篙矗立在飞驰的车厢尾,当独自坐在窗前的妹狗看到年老的水莲孱弱地寻找座位,三个不同人生阶段的人交织于同一时空,共同诠释出青春漂泊与流浪的底色。

音乐香香-许景淳

 4 ) 短评超字。

整个片都很旧的样子真的不像08年的片音乐好乡土风第一个故事:T也太T了吧。。

打扮简直就是男的。。。

那油光的发型。。

是上世纪80年代片还是怎么。。

P有点梁洛施的感觉。

妹狗很硬气!

“要约会就出去约会,统统都出去!

”唉唉让盲姐姐一个人到大街上去,真够狠心啊爱情面前,女人的嫉妒心啊太可怕!

第二个故事:那个娘gay。。。

接受无能。。

男扮女装。。

更加接受无能。。

火车上的那个片段,手法很有新意。

《刺青》男版海报。。。

最喜欢第三个故事,大概是因为它讲了一些困惑,留了一点希望。

 5 ) 微微

菁菁唱的闽南语,有几句里含着这两个字眼,微微,她唱出来真好听,柔软的,缠绵的,颤抖的,裹挟着丝丝无力,塌陷到心里。

微有轻微,微有细微。

同性爱是一种微微的爱,细致而敏感。

菁菁,水莲,竹篙,阿海,这些名字仿佛盈满了水波,摇摇欲坠。

她们都是如水一般的女子,无论是外表的清秀还是性情的灵动。

初始,看到竹篙的那一刻,真是安能辨你是雌雄,太男性化,而且不够清秀,我开始隐约地不喜欢,中国的les总是把P,T分的那么清,尤其是90后非主流人群,简直把同性恋当时尚,T就一定要男生扮相,束胸,看起来帅气,这样不是很愚蠢吗?

不如直接去爱男生,还兜这么大的圈?

不过如果真的是你私人喜好的装扮,也无可厚非。

但是发展为统一的趋势就显得畸形了。

中国的导演总是在把同性恋边缘化,特色化,让你一看电影,就发现明显的T,然后突然感叹一句:她们是同性恋啊!

真是。。。

于是你对电影的印象就定了一半,如果你恰巧觉得同性恋是无耻的,变态的,那么毫无疑问你再也不会去关心电影的细节,你只会去揪影片的诟病,然后极力批判。

而国外的影片如BBC所出的Fingersmith和Tipping the velvet就显得自然,没有刻意去渲染同性恋,只是让情感在特定的环境和历史下发生,女主角都相当美丽,故事也十分精彩,更能引人深思。

菁菁的纯洁和清澈一直吸引着我看下去,她那一曲曲闽南歌唱的实在动情,她总是穿着素淡的衣物,笑起来明亮而晶莹,是一个让人为之静默和沉醉的女子,竹篙理所当然地陷入她的世界。

两人合唱的那首歌藏着她们暗自里的情愫,美妙而婉转。

妹狗对于竹篙的爱慕有点突兀,有些为剧情设想的意思,也许导演是想Les到底,把妹狗当做试验品,想要验证同性恋或许有一部分是天生的。

水莲和阿彦老去后发生的这段故事,非常独特,饰演阿彦的人第一眼又把我看的触目惊心,是男是女啊,原来他患了艾滋病。

导演太会挑人,一挑就挑个长得这么像得了艾滋病的人,瘦的不男不女,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

故事慢慢发展,突然觉得阿彦这种面庞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当他被水莲要求穿上女人的长裙和衣物时,一种怪异和病态传达出来,导演的一些想法也开始显现。

最后一段我非常喜欢,年轻时的竹篙是俊秀的,很纯很羞涩的感觉,此时的水莲也有着一种蛊惑人心的美,总觉得她们在一起是适合的。

水莲说:女生当然可以爱女生,爱就爱了嘛!

导演借由她口说出了影片要表达的思想,爱,没有什么禁忌。

影片展现了Les的生存状态,从恋爱时的热烈到老去的相守,因为逃避和遮掩,爱情难免磕磕碰碰,不断夭折又重来,其实,只要内心有一扇门永远只为那个人开,何必在乎最后的结局,你爱过,努力过,也许就够了。

即使被迫分离,即使不堪重负,但只要你心中还有爱,你就没错,错的是糟糕的社会环境,错的是人们的包容度。

导演身为同性恋,虽然已经公开出柜,并且正在为大众所认可,但是其自身似乎仍然不够坚定和勇敢,她之前拍的《刺青》我不喜欢,此次的《漂浪青春》干净了很多,镜头的处理也有了进步,但是她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够诚恳,因为不确定同性恋群体在中国会如何发展,又或者对自己的情感还没有达到真正的认同,她达不到Sarah Waters的高度,提供不了解决的道路,也不敢大声呼吁。

其实同性恋又怎样,大家都应该享受爱情和美好,活出自己的人生。

但是,她走到今天,她告诉我们爱就爱了,管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已经足够鲜明和珍贵。

音乐太美好,爱情形形色色,流连穿场,镜头里晃动的火车和铁轨,曾经的青春,如今的老态,记忆都还在,忘不了的始终刻在心里。

爱吧,微微的,Vividly.爱情理当鲜活,管你是男是女。

 6 ) 我和这世界过分脆弱的联系

火车在风琴声中驶过,年轻的脸,苍老的脸,女人的脸,男人的脸。

时光在空间里走过,带来自由,带走的却更加多的多。

这是飘浪人的命运不是吗。

在这个时代,放弃被认可的家庭,选择了某种真实或任性,当然也就选择了这种结局。

但是我们看到的压根没有什么酸楚和悲凉,只有影片一直试图传达着的淡淡善意和温暖。

第一个女孩她有一个妹妹,无论多难都不想把她给人领养。

小女孩上学的时候失明的她动作熟练的给她灌水,女孩却赌气先走了。

但是没关系,18年后,遵守了监护人“成年之前不准见面”的约定的她去到那个家里。

妹妹的声音改变了,妹妹的笑容她看不见,但是那声音里面也有笑容,那个声音说:“我也一直在等你们”。

第二个女人她有一个丈夫。

年轻时候活泼快乐的她即使在痴呆以后脸上还留着开朗明媚的痕迹。

她会撒娇,但是更多的时候隐忍而执着;她会忧愁,但是她说:“在外面不要说的这么直接”。

又说:“你不要又这么打扮,会被别人说男人婆。

要是我爸看到了就不好了”。

两个“老太婆”坐在站台上,非常的喜感。

没有一丝一毫爱情的婚姻,荒诞的婚姻,但是成为支撑彼此活下去的唯一归宿。

第三个女人她有一个母亲,一个朋友,还有一个前辈。

她的母亲一边迫切催促她接受自己是个女孩这个事实,一方面又孜孜不倦地为她经营退路。

而她最后踏上了离家的旅程,带着母亲让她学的手风琴。

一个朋友,愣愣的眼镜男,像女孩子一样爱撒娇。

他们彼此打趣,青春的眼睛看着远方的景色。

至于那个前辈,为她打开了这条旅途的前辈,美丽的,热烈的女子。

她们在车里热吻,吻完之后却哈哈大笑。

她问:我们以后会怎样?

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那笑声预示了某种勇敢向前的姿势。

流浪的路途上有很多这样的东西,一曲低吟,一个笑容,一双手的温度。

更有那些安然生活的女子,怀着对宿命的敬意坚强的生存。

而日子是无论怎样都可以过下去的。

再微弱的人间情谊,再细小的人与人之间的维系。

我最喜欢《水莲》篇的最后,阿彦在黑暗里无声吃药的场景。

一丝淡淡的无奈。

一种沉默的感情。

这也是我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过分脆弱的,却依旧非常美丽闪亮的维系。

 7 ) 以後

台語歌是一個深沉的砝碼 壓在年代的秤盤上香香花香還是那花香 花早已更迭無數遍如果真的有那一列通向遠方的鐵皮車你是否依然義無反顧一躍而上 即使知道以後的 每一站 都不會是你的站她說 你說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麽樣子以後的她 究竟變成了什麽樣子 讓你沉默到死寂我跟你說這叫Reality 生活和文藝從來都是兩碼事所以舞廳裡的賣藝者唱著台語歌而不是小清新他們看著藍色大門看著盛夏光年 就以為漂浪的青春不過是小感傷的劇情 外加小矯情的臺詞你是預見過真相的 如今這些我們逃避著的結局毫無保留的時候你再一次擴大了腳下的荒蕪 漂泊流浪 從來都不是孤獨的終結者 而是孤獨的承載者而青春 便是老死的胚芽誰知道呢也許她還能遇到她 在廟會結束的時候尋得她給她一個深深擁抱你站在世界人流最繁之地卻最終一個人緩緩地蹲下去沒有人牽著你的手去一個未來的車站細細說 如果我們湮沒于人群 那是我們活得不夠豐盛可惜的是 無論我們再怎麼填補 都無法超越最短的那塊板以後二字 依然那麼刺眼奢華*******************************************周美玲這一回讓我刮目相看比刺青不知好十萬八千里雲和月除了時間順序上有點BUG 但當故事總是可以忽略的

 8 ) 轨道的尽头是什么

《飘浪青春》是众多国产同性题材电影中比较独特的一部。

电影中第一个独特的气息是闽南语和传统戏曲,丝毫不突兀,充满了柔情。

另一个独特不是指风格,他的风格和其他小清新台湾电影相差不大,柔和昏暗的光,湿润的气息以及干净的面孔;也不是指和电影带来的观感,压抑和舒畅交错进行。

而是它的情节设定。

在《漂浪青春》中,主角们第一次不再对自己的身份和感情质疑,也不再为别人的歧视而感到羞耻。

他们坦然甚至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爱人,超越了性别的隔阂。

在那个年代,就已经进行了一场神奇的“形婚”,在婚礼中,青春显得格外年轻,和无力。

电影讲述了三个人的人生,并和观众所期待的那样,将所有角色联系起来。

每一次火车经过隧道,就是一个故事的开始,和另一个故事的结束。

从盲女的歌声,到手风琴抑扬顿挫的奏鸣,到无声的风声。

这部电影中,是没有绝望的。

看不见的箐箐和妹妹相依为命,那个有着深红色传统家具的家,每每镜头扫到那两个木质沙发座椅,总让我想起幼年时期。

在小学生妹狗眼里,姐姐抢夺了她的爱人。

在竹篙抱起她涂抹掉粉笔写就的名字的时候,她伏在竹篙身上,从竹篙衬衣口袋中掏出她抽的香烟,她知道这个人变成想要依靠的人。

她不是一个女孩,而是一个女人。

为了爱情,不惜伤害自己的亲姐姐。

最终她仍然没有放弃,在成年之后推开那扇保护了她十多年的家门,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她依然心生悸动:我一直在等你们。

倒不如说,我一直在等你,竹篙。

哪怕我们不能在一起,哪怕你爱的是我的姐姐。

我等你。

妹狗坐在火车上,看见了已经身患老年痴呆症的美莲和身患艾滋病的阿彦。

那场红艳艳的婚礼上,箐箐和竹篙唱着歌。

两个人的婚礼其实是四个人的。

美莲的父亲应该很早就知道女儿的心,只是他不能理解,他默许了这场婚礼,在多年以后,婚礼的新郎和新娘真的携手度过余生。

但那并不是爱情,只是相依为命。

他们爱情的终结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是同样的结果。

看到这里不免心生质疑:难道同性之间的爱情都要用这种方式结束么?

无论是死亡将你我分开,还是疾病将你我分开,或者是“不爱了”将你我分开,最后都是孤独来陪伴。

难免心生凄凉,但看到美莲心心念念喊着阿海的名字,又想到,是依靠这样的想念才支撑下去的吧。

如果我的生命也终结,那就没有人能够想念你了。

故事中所有的人寻找的是在漂泊中的归属感。

故事中也反映了庞大的情感缺失。

比如妹狗和箐箐的父母从未出现,比如竹篙的父亲从未露面。

而他们现存的亲人也丝毫不能对他们的情感做出保护。

可是这种缺失却并没有带来他们追求归属的迷茫。

相反,他们坚定地决定,自己要牵起谁的手。

甚至连妹狗这样一个孩子都做出了选择(选择了寄养家庭)。

我并不知道,影片的名字有何深意,现在突然明白,青春的另一个定义,就是在漂泊中做出选择。

轨道的尽头,是竹篙背着手风琴,背对着我们,陷入一片黑暗。

 9 ) 有谁可以一直 陪在你身边--周美玲《漂流青春》

距离午夜还有若干时段 我观掉播放器 没勇气等完电影最终的音乐结束话说最近看的乱七八糟的电影也有若干部 只有这一部才突然有了点堆字的念头 虽然 我也不知道要堆些什么的好就好象影片中火车驶过 男A在自言自语 我要去哪儿 我也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周美玲,看起来是拍同志电影上了瘾 所谓六色六部 04年的首部什么什么歌舞团并无反响 07年的《刺青》 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大陆的各种官方私方论坛 很是小火了一把。

凭心而论 《刺青》浩大的宣传声势中 除了杨丞琳的出位情戏 实在是部很令人泄气的片子。

于是,08年的春天 《漂流青春》再一次从周美玲的手里诞生 介于我对于《刺青》长久的偏见 对《漂》也一贯采取了无视的态度直到所有人说 看吧 《漂》胜过《刺青》起止几倍的出色 在没看影评没了解过任何剧情的前提下 我决定冒险一次 等到了事实告诉我 这一次的冒险还算值得但是说不出话来 在片头幽怨的歌声响起 我就知道了这类文艺片的大致走向 以及它将带给我怎样的夜晚。

但目前看来 还是有点低估的意味。

或者是 它的所有情节都实在太现实了 现实得令人措手不及 这种现实主义在文艺片特有的画质和影像镜头下被夸大地变形 造成的情绪必然是如同被一个突然的巨大打击击中 一段时间内只会呆滞 只有缓和之后才会突然间地感到剧痛 三段式叙事中 最出彩的部分无疑是第二部 有些官网上的评论是“感人的黄昏恋” 笑 不知道是影评人没看得懂还是其他 的确 这部片子的很多一带而过的情节若非了解背景是很难看得清楚明白。

年轻的水莲同女友和小彦及其男友不过是近几年突然流行的“形式婚姻” 很多年之后,水莲的爱人阿海死后,水莲处于疯癫的状态,恰好在此时 小彦由于染上爱滋被男友抛弃 于是小彦---此时已经是老彦了 准备死前看看自己的老友也是形式法律上的妻子水莲, 却被疯癫的水莲误以为阿海回来了。

或者她根本就不承认阿海的死 。

电影中一个细节,水莲在误以为“阿海”回来后,尽管已是颤颤巍巍的老太婆却一直都重新戴起各种不同的耳环。

这是怎样的爱 老彦闭起眼睛会想起几十年前他们四个一起结婚时的情景 因为青春 因为年轻 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不看 以为幸福就是长久 都以为你可以一直陪在我身边 爱的人会死 不爱了会离开 可是有谁可以一直永远都在。

这是影片中老彦发出的疑问 老彦对着水莲喊,你醒醒吧 我不是阿海 他们都不在了 没有人可以一直都在。

他却只能选择陪在水莲身边 两个病人走完最后剩余的一点时间 很多情节很感人 无论是cosplay的情节还是很多不经意的台词 我承认最后看到老彦送给水莲一条挂着发病时紧急联络人标签的手链时 眼睛水会存在 因为那时水莲幸福眼神太伤人 在她那个疯癫的世界里 还以为这是她爱了一生的那个死掉的阿海送她的礼物 。

而老彦正是清楚水莲的这种心态 才要把那个紧急联络的卡片以这种方式交给水莲 他知道这样水莲就永远不会摘下来。

如果说这是“黄昏恋” 实在是搞笑了 试想一个P和一个小O 能搞出“恋”来么 这种官网的说法实在对情感以及影片的巨大亵渎另一个角色竹篙无论从哪个角度或者歌声表演都实在是春春的翻版。

当然我相信这并不是刻意或者影射(笑) 。

很奇怪的是这次我竟然没觉得竹篙和盲女的恋情发展得突兀。

 实在是个进步。

 话说这TP之间莫名其妙突然就爱得死去活来的狗血情节无论是《刺青》还是《蝴蝶》甚至《今年夏天 》等早已经是种国语片的通病了。

或许影评中的现实性也包括了这一点意义。

无论如何 周美玲依靠着《漂流青春》在各大电影节上收获颇丰 也算是08的不枉一年。

的确 从立意到角色到叙事方式乃至拍摄手法 《漂》进步得令人惊奇 我不能说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片 不过至少 绝对不是部烂片我们老了之后是怎样 没人知晓 会不会有水莲或者阿彦的悲凉 也无法定论 我们将怎样反复回头看青春漂泊中的恣意妄为 那些爱过的 流逝的 伤害或者欢笑 。

或许这正是周美玲企图告诉观众的最主要意图吧 也正是漂流青春题目本身的含义所在 时光的对比穿梭中 我们能否成为被上帝悲悯的幸运那么假设倘若我以为我爱你 可不可以允许我对你说 「我陪你走到最后 能不能不想太多 会不会牵着手 晚一点才到尽头」

 10 ) 我们流逝的光年

才出来的时候就看过了,当时还强力推荐,让朋友都去看。

甚至还将就聚会的场合顺便举行了集体观影会。

当时喝醉的喝醉,调情的调情,只剩下我们三个认真在看电影。

算起来,这部电影看过4次。

一直都没有勇气写下关于它的话。

因为无处下笔,感觉就像是面对一颗跳动的心脏,无处下刀。

当时我们正在兴盛的时刻,正处于故事的第三段,竹蒿和水莲认识并认识自己的时代。

我们没有想过那么多。

我们一大群人,而我是这群人的组织者,是很多故事的始作俑者。

我们举行过盛大的见面会,在操场,在红旗广场,在外面饭馆,在KTV,在空的出租房……请允许我写下她们的名字:群主人妖,管理乱,管理空,管理希,管理笨,KID,帅,陶陶,CK,安贝,珍珍,兔子,仔仔,萨摩皇后柳,咔咔,宝宝,桃,小藏,懒,洋洋……(排名分先后,按照活跃度)那个时候为了当好组织者,我说很多话,搞笑的,不搞笑的。

有点二,但是开心。

当我看过这部电影,我有跟她们讨论过未来的问题,有的人给了我无比坚定的答案,有的人给不出我答案。

最从容的是KID,她总是理性而从容,当然除去某件事,那是我通的篓子。

刀子最后没有温柔抚摸心脏的表面,甚至没有给它喘息的机会,就直接插进去了,我们甚至能听到血扑哧飙出来的声音,就像女孩子听到心仪的对象讲了一个或许不是那么好笑的笑话扑哧笑出声音来,她爱听就是。

导演选角不错,基本上都是新面孔,却真实。

我个人最欣赏的是老年水莲的那段演出。

那种年老,偶尔的欢喜,调皮,甚至失望都淋淋尽致。

火车就是生命,一直在飞奔,没有停下来,过去,现在,未来。

你在火车上看到了妹狗对未来的憧憬和未知,竹蒿对未来的决心而坚定,水莲对未来的绝望和空洞。

年幼,年少,老年……谁都在一路飞奔中跌跌撞撞。

我们也流过眼泪。

我在欢乐的人群中蹲在红旗广场大哭。

后来我们开始离别,帅,萨摩皇后,空她们最先离开……然后现在开始轮到我和KID。

其实我们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就像最后我和希,故事一点一点在更改。

始终是太残忍。

电影太残忍,最残忍的原因是因为赤裸裸的真实。

从懵懂的开始,到迷茫的探索,到认识自己,到不确定下一步怎么走。

漂流,跌跌撞撞的青春。

不断触礁,受伤,再上路,不管别人怎么说。

我很喜欢导演的剪辑方式。

由火车来连接,先讲开始,再告诉你结果,然后再讲述过程。

更好剖析了心理,让刀子更利落得插入观众的心脏。

我们现在还在彼此温暖着。

彼此爱着,跟爱情无关的爱。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一直在听魏如萱的《困在》,反复。

就像我现在反复发着烧。

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有恐慌过,急切寻求安慰的答案。

第二遍看完的时候,我拥抱了观影三人组的其他两个。

第三遍看完的时候,我亲吻了小翌,然后微笑。

第四遍看完的时候,我默默无语,关电脑,苦笑。

我们已经不在一起,说好可以做亲人,却开始隔阂,我始终是嫉妒的。

但那三年的我爱说话,爱傻笑,很骄傲,很开心。

我很害怕现实,我很害怕年老,你懂的,乱。

写到最后忍不住落泪,为了我们漂流的青春。

 短评

期望更高

5分钟前
  • Hóng
  • 还行

不喜欢周美玲的les片

10分钟前
  • skysunny
  • 较差

還不懂事,感覺很壓抑。

11分钟前
  • 很差

最好的爱情。是彼此做个伴。

15分钟前
  • 辰麦
  • 推荐

女生可以爱女生哦?当然啦 我这样的女生就爱你这样的女生! 现实残酷 但是你们没有错

17分钟前
  • 小饺卷
  • 推荐

片子拍的很嫩 想要反映的东西总是好的 只是手法太过生硬 中间的时间过度不够圆滑 感觉起来像是电视剧 还有 中间那一段 那个男演员 演的我想死

19分钟前
  • M
  • 较差

2009.06.09

20分钟前
  • = ̄(エ) ̄=
  • 还行

三段零散的故事,第一段不错

23分钟前
  • kmant
  • 较差

竹篙让我想起了ZZ。

27分钟前
  • mOco
  • 推荐

周美玲的电影看不懂啊看不懂

31分钟前
  • 米醋强
  • 较差

LES…没有许景淳的话,还是2星

33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还没有彻底看完已经很喜欢。很温暖。

37分钟前
  • sakura
  • 推荐

“都是我不好让你跟我在一起”哭啊哭啊,哭地很爽

42分钟前
  • TTTZB
  • 推荐

好现实

44分钟前
  • yoyo
  • 还行

还是不太理解--台湾..结尾很好...

46分钟前
  • 金钊溟
  • 还行

少年的妹狗在火车上遇到老年的阿彦和水莲 这是bug吧 他俩明明跟竹蒿同龄 她回家看见的姐姐和竹篙是中年人。高中的时候最喜欢第一段 十年后的现在 最喜欢第二段 得了艾滋病的阿彦回去找老年痴呆的水莲 被水莲误认为自己去世的爱人 阿彦最后把吊着名牌的手链送给水莲时 老去的她在阳光下端详那条七彩的珠帘 以为只是阿海送给自己的一个礼物 笑的一如年轻时一般美好 她跟竹篙在一起的那个清晨 说 要找一个爱自己的人 虽然阿海去世了 可相伴到老 笑颜如初 她大约达成心愿了 爱情 真的是很美很美的。20210711

47分钟前
  • 該用戶無法顯示
  • 推荐

好就一个字,我要说很多次

48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又是拉拉

50分钟前
  • XXL
  • 还行

整体比《刺青》好很多,三段式结构把各个年龄层拉拉全景展现,关系连接也较流畅。基本全台语对白,很原汁原味的感觉。因为导演过于情绪化乃至偏见地抵制异性恋,所以影片传递出的情感无法让观众更容易接受。PS.据说周美玲上了总菊的黑名单,啧啧她的片子能不能引进内地拭目以待,不过一直这么坚持女同

55分钟前
  • 刘小青
  • 推荐

好无聊🆘

58分钟前
  • SO WHAT!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