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所期望的是纯洁而真挚之人。
问问自己究竟是什么人,是被需求的祭品,还是天使,亦或者只是向神祈求救赎之人......”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暗密室,谜团重重的人物背景,以及如影随形的杀人狂魔....这就是“Angels of Death”,一部让人时而引俊不禁,时而潸然泪下的“荒诞”之作。
从始于RPG Maker的原作解谜游戏,到衍生的集漫画,轻小说和TV动画于一身的多媒体企划,“杀天”一步一个脚印,在东西方宅圈中收获了不可小觑的人气...那么“Angels of Death” 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对上其“电波”的观众赞不绝口呢?
是让观众感觉身临其境的悬疑氛围感,还是它本身其实是一个披着恐怖氛围的“恋爱”作品?
某种程度上,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动画这个载体本身与现实有着隔离,使得恐怖题材很多情况下存在缺乏代入感和即时性的先天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杀天”让我们的主人公瑞吉儿与本应要杀死她的杀人魔青年扎克组队合作,开始了他们逃离封闭建筑的死亡之旅。
沉默寡言,一心向主的失忆女孩;以及性格暴躁,却意外有着体贴“靠谱”一面的绷带大男孩,本应水火不容的两人在相处时自然有着许多让人笑逐颜开的化学反应,这种与恐怖氛围格格不入的黑色幽默,毫无疑问亦是“杀天”的闪光之处...然而随着故事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会渐渐发现,“Angels of Death”本质上更多是一个寻回自我的成长故事,一个被誓言所升华的救赎故事...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渴望着爱与被爱,我们扭曲的主人公自然也不例外。
即使后天环境的荼毒让他们沦落为罪犯,但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在这栋大厦的人眼中,杀戮是一种示爱的方式,而选择将自己结果的人亦是一种无声的“告白”,这种扭曲的逻辑贯穿着全作的大部分剧情,直到瑞吉儿和扎克在相互救赎的过程中渐渐理解如何以正常的方式去爱人与付出,他们的羁绊也无需以死亡来结尾...故事的最后,两人都有着可喜的成长:瑞吉儿舍弃了对神的信仰,并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意志。
毕竟祈愿与罪恶无不源自于人心,最终亦必须由人心来承受;扎克亦以人类之躯,而非天使或神的存在,突破阻碍回到瑞吉儿身边...在皎洁的蓝色满月下,二人相视而笑,也许这就是他们所渴望的幸福与救赎吧...
第六集,看到扎克把镰刀挥向自己的时候一个爆哭…最后开电梯,因为墙上写了神不需要污秽之人所以瑞吉儿放上了扎克的丢了自己的名牌,她觉得她是污秽之人但扎克不是…杀人魔的他在她眼中是干净的第八集,因为扎克的希望被毁了,所以他开始讨厌和毁灭别人的笑第九集,扎克的房间里有很多染血绷带,有学认字母的废纸,有零食,有薄毯…他分明还是那个一开始的小孩第12集,明明不认识字却能认出瑞吉儿的名字,只是在拍照那里见过而已与其说约定好对方只能由自己杀死,不如说一起约定好了将来瑞吉儿从不知道神是谁到知道神不存在到扎克成为她的神,再到不通过所谓的神而认可了自己,找的不是神,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一开始觉得扎克是疯子,越看越觉得扎克可能才是最清醒的那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是什么,所谓杀戮的天使快到结局的时候看op和ed的心情和一开始完全不同,居然这么的诠释了两个人第16集最后…扎克像英雄一样出现在窗口,带着瑞吉儿走…看到的一瞬间开始爆哭,哭到嗓子痛我知道扎克的镰刀已经断了,扎克已经被判了死刑我也知道,旁边已经被警车围起来了。
不管最后是瑞吉儿的梦也好幻想也好,是真的也好,像英雄出现在窗口的扎克是绝望里唯一的希望。
是我作为旁观者看着两个人走向绝望却无能为力的唯一希望。
作为杀人魔的扎克,精神不正常的瑞吉儿,会有好的结局吗。
可是与其两个人一起死去,不如让我相信那是真实的一个英雄带走了被拘束的少女的样子。
哭完以后的补充:16集ed最后的几句歌词,"忘れないでまだ 息をしてるから ちゃんといつか終わらせてね 約束だから 上に上に堕ちる夢を 祈っていいですか 深い深い夢の海に 溺れるように",看起来结局更像是瑞吉儿的幻想。
她一直在等扎克知道她还活着会来找她,上に上に堕ちる夢对应两人跳出窗外后背对天空和月亮,她沉溺在这个梦里。
ed结束后的镜头,匕首在房间里,窗台内侧有血迹…很像是瑞吉儿沉溺在幻想里自己跳了出去…最后,看完后想说的话其实有很多但完全不知道从何说起,如果将来再看一遍的话可能可以很好说出自己的心情了吧。
只是希望自己真的能有勇气再看一遍。
PS:给四星的原因是节奏问题,前半部分觉得节奏略有些快,后半部分又莫名冗长——2021-09-18改成五星了,后劲很大,现在听到op也还很难受——2022-05-01
这个故事我还是很喜欢的,特别喜欢RAY对ZACK的感情。
RAY毫无保留的信任ZACK。
ZACK也非常酷,非常靠谱,让人安心。
两个人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令我感到疑惑的一点是,Andy(是这么拼吗?
)明明主动想要实现RAY的愿望,还为她准备了洒满鲜花的坟墓。
可是RAY为什么不能接受由ANDY杀死自己呢?
RAY为什么非要ZACK不可呢?
这里我不是很看得懂,仅仅因为ZACK向神明起誓吗?
这是什么奇怪的仪式感?
第一次看《杀戮天使》还是在三年前看岚少的实况视频,没想到三年后竟有了动画版,而且质量不俗,基本还原了原版游戏中重要的剧情,还在作画上完善了角色的形象。
游戏中蕾依和扎克的形象
动画中二人的形象先说些题外话,一部好的游戏作品能够动画化,自然是依靠他的剧情。
但是在浩如烟海的恐怖解密游戏中,为何选择了《杀戮天使》?
而且彼时,正是恐怖解密游戏大作频出的时候,《魔女之家》和《狂父》正是那时的作品。
原因也比较简单,《魔女之家》注重游戏设计超过剧情,而且几乎以一种白描式的手法引入了故事。
除了结局处以外,全程主角小薇没有说过一句话。
这一点就能否定其改编动画的可能性。
《狂父》相对于《魔女之家》而言,剧情与对话丰富了很多,故事也相当完整。
那么为何不能改编?
我认为可能性有二:一是在于《狂父》是多结局的故事,根据你的选择有多种结局的可能,而且不能说哪一种更好;二是《狂父》的结局都不够正面,即使是真结局,也不能说得上是Good End。
而相比之下,《杀戮天使》作为单线剧情的游戏,基本以讲故事为主,解谜很少有对剧情有很大的影响,基本就是解得出来就推进剧情,解不出来推进不了。
拿这样的作品来讲故事一定是舒服的。
故事是从主角蕾切尔开始的。
蕾切尔自小生活的家庭中,父亲是当地警官,但行为不端,总是出去喝酒嫖娼,回到家后和妻子争吵,经常大打出手,而且母亲还曾隐隐提到:如果不是蕾切尔的原因,他们俩不会结婚。
蕾切尔的母亲身份不明,总是责怪他丈夫破坏了这个家庭的幸福。
父母二人从来不管蕾切尔,放任她成长,并总是让她暴露在他们俩吵架的氛围中。
还可以推测的是,蕾切尔小时候曾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她很喜欢她的八音盒),而且也帮助家里做过工(有专业地裁缝技能)。
蕾切尔也有过快乐的时光一天晚上,父亲和母亲争吵,那天蕾切尔看到路边有一只小狗,想回家问问父母能不能养它。
结果父母再吵架,两人都没空搭理她。
蕾切尔后来自己去找那只小狗,但小狗有些怕她,还咬了她,她便用刀把小狗杀了,然后把它缝起来带回了家,成为了她“理想中的”宠物。
几天后,父亲再也无法忍受和家庭的折磨了,在与妻子争吵后用刀刺死了妻子,当他想要杀死蕾切尔时,蕾切尔找到了她母亲备好的枪,打死了父亲,把父亲的一只手砍下来,缝上了玩具熊的手,让他不能再打妈妈,然后把母亲和父亲的半边身子割开,把两人缝在了一起,“这样他们就不会吵架了”。
就这样,她把他的父母变成了她“理想的样子”。
被缝好的小狗这时的蕾切尔眼里是空虚的、无情的(这正是丹尼医生喜欢的样子,他的母亲死时也是这样的眼神)。
蕾切尔还尚且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她只是凭着内心的冲动作出了抉择。
到了医院,不知怎的,她竟然读到了圣书(兴许是神父放在她床头的,也可能是意外得到的),唤起了她的良心,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罪人,母亲死了,自己也亲手杀死了父亲。
蕾切尔想要死。
因而当她在医院想起自己所做的事时,她对扎克说:“我有一个请求,杀了我吧。
”因为圣书上说,不能自杀。
所以,她拜托扎克来杀她。
(然后扎克就吐了:“你不要说这么恶心的话行吗?
”)
污欸这时,蕾切尔的眼神是死的,所以扎克不愿意杀他。
扎克的想法很单纯:喜欢杀人,也喜欢看到人死之前的绝望的样子。
这是他年轻时在被寄养人家里养成的心理:他被养主虐待,浑身烧伤,看到电视剧里杀人的桥段,便在养主夫妇睡觉时用匕首杀死了他们。
后来有一次在路上,一位女司机看到他后下车,发现他浑身是血,非常惊恐。
这惊恐的样子被扎克看到,便上前杀死了她。
想必这时,他感到了莫大的快感。
这时他的生命基调被定下了—— “杀戮”。
喜爱杀人的扎克在看到蕾切尔眼神空虚的样子时说:“我可没兴趣砍一个人偶。
”
我可是个正经人在和艾迪对峙的时候,艾迪完全知道蕾切尔的愿望,还早早做好了蕾切尔的墓。
但是,在蕾切尔和艾迪面对面时,扎克说出了他的誓言:“我一定会亲手杀了你!
我对神发誓!
”这句话直戳蕾切尔内心,从这时开始,蕾切尔只愿意被扎克杀死。
但是我们在后面会看到,对蕾切尔而言,这句如同爱的誓言一般的话,在她那里混杂了对神的信仰。
而对扎克而言,这就是一句誓言,一句由自己立下,并由自己承担的约定。
(扎克:我最讨厌说谎了。
)
到了凯茜的楼层,扎克的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到了神父的楼层才得到表达。
“一个纯粹的、天使般的人,竟然会为了一个魔女而努力。
”为了遵守他和蕾切尔的诺言,扎克在被下了药的情况下,忍住没有杀蕾切尔,最后还为了避免杀死蕾切尔,自己挥刀砍向了自己。
到了神父的楼层,蕾切尔的信仰开始接受考验。
在跟随蕾切尔去丹尼的楼层找药的过程中,神父把蕾切尔判定为魔女,因为她自始至终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她想要让神来杀死她,在神父看来,这就是在利用神,因为神并没有答应这回事。
——这是对蕾切尔的信念已经开始动摇。
蕾切尔回到扎克身边,告诉扎克他要找医生拿药。
扎克问她怎么拿到药,她却无法回答。
“你这不是去寻思吗?
你可是说好要被我杀掉的啊喂……然而你却对我的死活那么上心,你到底想做什么?
”“因为扎克对神发过誓……”“可是,这世上并没有神。
”“……虽然也有对神发誓的原因,但是……不是扎克杀我就不行……对不起,我不知道为什么……”“……给我笑一个。
”“但我不知道我现在能不能笑得好看……”“别管那么多,快笑一个。
”
“……我要睡了,随你便吧。
把我的小刀带上。
”到了蕾切尔自己的楼层,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愿被扎克知道自己的过去。
“因为神讨厌说谎。
”
当扎克知道了一切后,蕾切尔陷入疯狂了。
“我的神已经抛弃我了,所以我现在被谁杀掉都没关系了。
”“……好啊,那就我来杀掉你。
”“……不要、不要、不要啊……不要杀掉现在的我,扎克已经不是我的神了,我的神已经死了。
”“没错,是我杀掉了你的神。
但是下誓言的不是你的神,而是我!
那个要杀你的不是你的神,而是我!
”“但是……现在的我,很肮脏……”“我可是杀人狂啊。
而且我可不会像你那样逃避,所有的事都是我自己决定的!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
”“……啊”“在你面前的人,是谁?
”“……是你,扎克。
”
蕾切尔从这时开始不再需要神,并且意识到,扎克才是那个愿意杀她的人。
之后她和神父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开始正视自己。
她还是想要死,但却是自己做出决定。
“但是既然扎克不再是你的神了,那他就不是绝对的存在的,不一定会遵守诺言的。
”“恩,但是既然我自己做出了誓言,那么我就自己承担后果。
”
到此,蕾切尔的成长告一段落。
之后便是从大楼里逃出后的Happy End。
扎克从警察局逃出来,到精神病院里拐走了蕾切尔。
现在回想几年前,我非常喜爱恐怖解谜游戏的时候,那正是我发展中的“自我阶段”。
彼时,我正在通过哲学探索意识深处,那些被我压抑的经历。
而被压抑的东西在刚开始呈现时,必定展现为恐怖的创伤记忆。
后来我读到关于精神分析的书,我了解到精神分析就是将“被压抑的东西收回自身”。
而恐怖解谜正好对应这两个环节——压抑,及压抑的回收。
这就是精神分析的过程,沙盘治疗就是遵循这一过程的精神治疗法。
而现在,恐怖解谜类游戏担当了这一使命。
蕾切尔这一角色在整个故事中,便是担当伤痛意识的角色,而其它角色每个人都有其作用。
故事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当作者刚开始写作时,他们各有各的想法,但当作者沉浸到写作的过程中时,角色便开始自己动起来,不听从作者的使唤了。
这时作者意识最深处的东西会展现在故事里,一个个木偶开始注入了生命,开始超越作者自己的世界,变成大家的东西,每个人在其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东西。
最后
评论区竟然如此萧条,还有置顶的差评,忍不住上来写一写~游戏里有的关键情节台词动漫都有,有几处还做了不错的改编。
要说不好的地方,就是动画还是太快,游戏里ray和zack的互动积累的细腻感消减了些。
然后受限于动漫的形式,做不到足够血腥,惊吓度也不够,游戏就没这个问题,光是在最低层,被zack追几回,死几次,就非常刺激恐怖的了。
如果这是真人剧,就是妥妥的邪典恐怖片,得是《厄运遗传》那个程度的恐怖。
简单的说,这是一个一群精神病关在一起相爱相杀的故事。
中二病,狗粮番,作为关键词来概括也非常合适。
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忽略里面人物心理的深层刻画,尤其是ray。
二次元里病娇角色不少见,但做到杀天这么细致的很少。
从心理学角度,ray这个角色的变态扭曲心理真的每一层,每一个变化都写的很对。
Ray的病因是,家庭暴力,父母相互仇恨,不被父母重视,甚至被认为是累赘是痛苦的根源。
ray必然会因此有很深的罪恶感,要么沉溺于其中,要么逃避这种罪恶感。
一开始ray选择的是后者,她杀了父亲,杀了不听话的小狗,将父母缝合在一起,假装他们成了自己理想的家人。
这种杀人动机在现实里很多变态杀手中存在,通过剥夺对方生命的方式将对方占为已有。
杀戮的过程对于13岁的孩子显然太痛苦恐怖,ray稍微意识清醒的时候,选择了遗忘,只记得要找回自己的父母,同时心灰意冷很想死,就是游戏一开始ray失忆醒来的状态。
现在动画播到13集,大概是怕大家看不懂,直接解释成ray在杀了父亲之后又看了圣经才觉得自己罪恶,觉得自己脏污,游戏里其实没直接这么写,我是不认可动画的这个解读的。
这个解读看似逻辑通顺,但忽略了失忆这个压抑机制。
ray在游戏开始醒来时,已经选择性遗忘了杀父这个极端事件,只记得父母死前的事,以及觉得自己该死。
前面说了,即使没有杀父事件,这种家庭环境的小孩也会深陷罪责感。
她看圣经,应该是在罪恶感中寻求解脱。
因为看圣经,ray认为自己不能自杀,并且重视zack向神发的誓,就是杀天的经典虐狗誓言:我向神发誓,我一定会杀了你。
这个时候,ray还没把zack当成自己的神,重视zack只是因为他向神发了誓。
重视誓言这点,还是蛮中二感的,的确像小学生会在意的事。
后来ray遇到神父,神父以权威姿态否认了ray的神,说神不会理她,还对她进行女巫审判,ray这才确认了一个自己的神,就是zack。
说到女巫审判,看到有人说看不懂,觉得神父逻辑混乱。
其实神父的定罪方式和基督教历史上的女巫审判一样一样,就是认为女人通过勾引男人或其他人,使他人犯罪或受伤,认为有这种能力的女人就是原罪,就是女巫,游戏里神父叫ray魔女,控诉她诱惑并害死其他楼层守卫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动画里我们只看到ray在审判中不停得喊“不是,不是这样子”,游戏里这每一句台词是要按选择按钮的。
游戏里审判的时候我会产生怀疑,ray真的是魔女吗?
ray能挺过审判吗?
游戏结果告诉我们,只有不停的选择“不是”,坚信自己依照个人意志所做的事是对的,才能挺过审判。
“坚信自己依照个人意志所做的事是对的”并不容易,为了离开杀死每一层的守护人是对的吗?
为了救zack杀死挡路的僵尸是对的吗?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他人的感受是对的吗?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一定被教育过不顾他人感受是错的,但事实上,在真实的生活里,如果事事关注他人的感受,你根本无法推进手头想做的事。
为了达成目的忽略他人感受的决心和分寸,是属于成年人的。
挺过女巫审判对ray可以说是一种成长,是贯彻自我存在的合理性。
这对治疗深陷罪恶感的儿童是很重要的一步,只不过杀天是暗黑版的治疗。
接下来说说ray把zack认为自己的神的过程,相信这是把杀天当恋爱番的观众非常喜闻乐见的桥段。
基督教里有一种说法,神是每个人自己的神,是通过一遍遍试炼和确认在心里建立起来的神。
ray和zack的一次次冒险,ray向zack一遍遍确认誓言,就是试炼呀。
这个过程除了甜蜜的狗粮,也是相当庄严的。
有自己的神非常重要,是ray在确认自我存在合理性后,自我的延伸和扩大。
zack认了自己是她的神,她就有了与外界来往或对抗的力量。
这之后,ray才算有了面对终极boss——杀父回忆的能量。
先写这些,等动画完结再看看有什么想补充的。
我很喜欢zark和ray的人物设定,因为一直没太看懂ray那段关于神的信仰的挣扎,所以也不太懂怎么个救赎法,姑且当作是被爱感化了吧。
很少写这种影评,就是有感而发,想哪扯哪,就写写我最有感触的zark吧(有很多剧透)zark受了很重的伤几乎没法走动了,却还是拖着那把镰刀艰难地走着,他走的没有ray快了,血也流了一地,却还是把镰刀挥向了攻击ray的大蛇。
他彻底站不起来了,他看到ray的脸上很奇怪的表情,他以为ray对他做了什么亏心事。
因为从来没有人关心过他,所以他不知道ray是在担心他,心疼他。
“zark的房间里没有药,因为他以为烧伤只要用绷带遮住就好了,没有人告诉他要用药”zark一边嫌弃着ray,一边抢走ray手里的药,他把两支药都注射到自己胳膊里,即便一开始就知道,两支药一支是维他命,而另一支是毒药。
zark看到ray放下了手枪,他举起了镰刀用刀背对着ray,他叫ray笑,他笑话ray的笑是死人的笑,却转身把镰刀挥向了自己。
zark抱着受伤昏迷的ray走出了地狱,门口等着他的是枪和警察,他很温柔的把ray放在地上,自己被警察按在地上,看到ray被担架抬走却露出了欣慰的笑。
zark很小很小的时候被继父浇汽油全身烧伤,母亲只是给他缠上了绷带,就扔了点钱把他卖给了那对冷血的夫妇,他日夜被那对夫妇虐待折磨,他被迫要亲手埋掉同伴的尸体,他恰好看到电影里开膛手杰克杀掉了一对正在亲热的夫妇,他以为这是解决一切苦难的唯一方法,所以他在深夜拿起了那把匕首。
他砍死了路边无辜的路人,却没对那个盲人老爷爷下手,他被带回了老爷爷的家。
他原来是在等着老爷爷给自己送面包的,等了一天还是出了门,他看到了老爷爷的尸体,还碰到了杀死老爷爷的一对夫妇,他杀了他们,然后他被送进b5,成了杀人的机器。
我一开始觉得zark是一个杀人狂魔,只会无情地挥舞着他的镰刀,冷漠癫狂,后来才发现zark也许才是那个天使。
zark其实很纯粹,他甚至没有小萝莉ray无情冷漠,他只是不懂这个世界,他的三观是破碎的,他以为杀人是理所当然的解决事情的唯一办法。
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悲惨不是诞生出罪恶之花的理由,罪恶本身才是”我对于zark和傅慎行这一类人的态度是明确的,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
可是不同于傅慎行,我对zark始终怀着怜悯之心,我希望他被绳之以法,却不忍心他被判处死刑(虽然但是我明明记得日本刑法没有死刑,照理来说应当是无期啊……)zark嘴上说着要杀掉ray,却总是想让小萝莉笑,他从来没有伤害过ray,在ray受到伤害的时候又总是挡在前面。
zark杀人从来不会折磨人,只是一个镰刀下去一击毙命,除了那两个惨死的路人,其他的人被杀都是死有余辜罢了(有点像汉尼拔?
)。
在整部番中,我甚至觉得zark是最正常的一个人,c妹这个抖s热衷于用刑罚折磨人的精神和肉体,神父喜欢杀死人的信仰用幻想折磨人,医生喜欢收集漂亮的眼睛,而看似是小天使的ray也会做很多机关和道具来杀人。
世上有很多人都在经受着苦难,他们有的悄无声息地死去,有的还在痛苦中活着,用杀戮回击不一定就是不值得原谅的,但是屠戮无辜却是罪不可恕的。
当然,最无奈的便是有些人从来没有机会去建立正确的三观,生下来就被剥夺了正确认识世界的权利,他们的眼里没有对错,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的扭曲的人格恰恰也是最可怕的。
傅慎行和薛洋在我看来多多少少机会去认识这个世界,他们也接触了一些温暖又善良的人,但是他们却用伤害来回击那些善良与温柔的人,我无法评价这些人,只觉得在这个时候也许只有法律才能给出最公正的判决。
zark他没有走出过黑暗,始终处于半囚禁状态,他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世界,可是他在遇到那个老爷爷的温暖之后,放弃攻击与伤害,如果没有那对夫妇,他也许不会再面对血腥。
当他看到可爱却双目无光的ray时,他应该是放下了杀心的(虽然也拿着镰刀追了好一会),甚至想要拯救她。
zark的眼中至少还有光,所以我才会心疼他,还有一点,就是zark也是ray眼里唯一的光,如果zark死了,ray也就死了。
如果zark生长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那他绝对会是一个阳光可爱又很莽的大男孩,人见人爱的那种。
我不管我不管,这就是一恋爱番,而且这不比那种各种变态占有欲强又爱折磨人的霸道总裁男主好得多,zark对ray可是一级的好啊,而且zark笑起来这么好看,当然要原谅他啦。
别杠,杠就是你对。
结局肯定是ray想象出来的,仔细看札克的眼睛就可以知道,之前札克眼睛都是一只大一只小,而最后一集札克两只眼睛大小一样了。
窗外的警车,应该是ray听到札克要死刑之后决定跳窗自杀,所引来的警察。
虽然我也很想两人双宿双飞,但札克的眼睛真错不了,😢整体来说这部剧还是不错的,不过我是冲着别人推荐的恋爱番来看的,最后却没有甜甜的糖。
An ostensible Gothic fantasy between two human souls who act as lost Platonist and real Lucifer, is a good redemption for all.我从Rachel's Theme里感受到的,是灵魂从冰冷孤独,到交融拥抱、深切痛哭的过程。
在这个没有“人”,而仅有完美形式存在的理念废墟里,却允许所有的形式人得到救赎,或许这就是让众神看到希望的,那一个契机吧。
疯子勇闯地下城我一直以为这个动画是,临死前的七重地狱,结果真的就是地下建筑啊,而且都是真的神经病,牛逼塑造的比较有意思的形象是,神父,对信仰者的观察和最后的结论,其实就是作者的发声工具,其他的就单纯是变态....是这个吃人的社会的产物,所以全篇就是讲讲吃人的社会➕俩疯子在谈恋爱...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优秀,不是我拉踩,果然不是所有所谓的神作动漫都能有钢炼的程度
以下为个人观后感!!
写的很乱很杂🙏🏻玩了一遍游戏,终于有点理解这部剧的内涵。
动漫相比游戏来讲少了一些细节,更多的是扎克和瑞吉儿的互动,从而更像一部恋爱番。
结局是扎克越狱,敲碎了瑞吉儿心理辅导房间的玻璃,蓝色满月再次升起,两人月下私奔。
这个结局并不符合常规,扎克的镰刀已经坏了,就算越狱之后出去也不可能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有罪之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二人只要一直奔跑着就好。
我们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即使我们是罪恶深重之人。
大楼坍塌之时神父说每一个人都有美丽之处,这世上本无神,只有人类创造了神和天使。
瑞吉儿是神忠诚的信徒,她认为只有神才可以制裁她,扎克向神起誓会杀亲手死她,所以扎克成了她的神,她唯一的信仰。
神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这世界上根本没用什么神,只有人与人之间的誓言。
瑞吉儿终于选择接受自己。
那轮可怕的蓝月凛然升起之时,谎言就能与希望邂逅。
很典型的日漫式心理变态和牵强的“自圆其说”的逻辑。比如不停说“你肯定也想blabla你懂我吧我爱你啊太太”这样的偏执狂,还有从小受了心理创伤后吧把杀人罪犯合理化的剧情。这些我是无论如何不能理解的。唯一有趣的就是作画风格吧?看多了彩色的,可以稍微看点灰色调的。
家里电视上看的,很欢乐
get不到
蓝月夜,冷瞳光。黑衣红裤,信彦特别冈。夜来双瞳带长舌,仰头笑,疯考哥。不知何时,惟见深井状。纵使千里石墓挨,只此魂,无一坟。
去死吧
非常一般
互相救赎的恋爱番。
脸谱化的人物,13岁小屁孩装深沉真的够了
一层一个变态?像求婚一样争着要女猪想死的命。做作中二,2.5话弃
一集就知道不好看了而且毫无新意三分钟就能了解全部的东西有什么看的必要
7/10。看第一集:神TM的恋爱番....看第二集:这喷血的滤镜、悲伤的表情和阴沉的狂笑,都掩盖不住扎克吐彩虹、一脸疑惑和满头问号的Q版画面带来的喜剧效果....追番近半:恐怖解谜读作恋爱撒糖,你们发个杀你的誓、轮流戴个防毒面具都充满酸臭味....完结撒花:虽然私奔很浪漫,但与其一辈子过着被警察通缉的生活还不如就待在那栋楼里....闯关游戏果然缺乏叙事逻辑,大楼的起源和规则、为何那么多变态聚集于此全部不讲清楚,对受害者形象的颠覆也不难猜,从她模仿布姐给鸽子尸体缝上,就知道这个弱女子一定不简单,家暴、孤独缺爱的精神障碍型是日漫的常态角色,但大多没有深度。
没看懂???一会儿要死一会儿要活的。。。直接弃了吧。
棒棒哒 终于完结了 深夜看完的我也是拼了 不过最后彩蛋血迹的疑问目前我还没搞懂 我只想说这不仅仅是一个靠着r级血腥 来赚噱头的番 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爱情番!两个本都是黑暗中的人 通过扭曲的约定成为彼此的牵绊 可能对于这两个没有正常人类思考的人来说并不理解爱情是神马东西 但无疑他们都是彼此的唯一 绝对的HE!
开头五分钟感觉很牛逼,引起了我的兴趣,结果看完16集除了磨磨唧唧叨逼叨都不知道在看什么,相当无聊
其实还是看不太懂作者的脑洞
非常存在主义的一部番(加缪「局外人」):审判者与囚犯的颠倒,否认上帝,等待毁灭转变为救赎他人,运用了很多象征(实在受不了B站弹幕全都是关于具象的探讨),囚犯、死神、神父、少女、医生(救赎)、SM、墓碑、死亡。精神创伤。
啊啊啊那些年被b站骗着看了不少番呃呃呃呃呃呃呃呃
第三集弃,看弹幕留言都可激动了,可我睡着好几回,看不到亮点的剧及时止损
太弱智了
前几集是真的高能,后面真的是.虽然剧情和价值观很奇怪,医生真的是血包。不过月亮真的是太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