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影评,算是看了这个电影的一点分析始终是觉得,影片把一个明了的脉络复杂化了真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一个男人从一个女人身上看到了别样的人生,在他开始顿悟的时候,梦结束了开头李秉宪的利落太惊艳了,我以为会是部干脆利索的罪案动作片,但是看到最后,有种无语问苍天的脱力感善宇瞪着血红的眼睛,甚至拔枪相向地责问姜老板:“我想了很久了,就是搞不懂,我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我像狗一样跟着你七年,你真的想要杀我吗?
那不是理由,我不相信,告诉我实情!
”我是多么希望这时候会听到一个给力的答复,哪怕是弯一点的取向我也能接受,但是姜老板还是一本正经的坚持着自己那套红颜祸水的理论,终于被一枪崩掉怎么可能是她呢?
我绝对不相信这是爱,只是一个杀人机器的心田偶尔覆盖了一片心灵的净土,想要救赎。
他会放走她,是羡慕她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恋爱,可以由着性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开始,姜老板就告诉他,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当时的他没在意,在听她演奏大提琴的时候,忽然开始明白这种“不同”的含义,他隐隐压抑的渴望,在她这里张扬的表现了出来。
即使知道她错了,也不肯致她于死地,因为这和扼杀掉自己的梦想是一样的残酷他是那么不善于表达,在决心赴死之前,给她买了心仪的台灯,就像是个囚徒在受刑前虔诚的向神父忏悔一般,要在最后挽留住对世界上美好事物的眷恋,只有她提醒着他,现实不仅仅是杀戮,还有我们想要珍惜的她对他而言,是神圣的存在,耀眼的不敢去触碰,只能远观着,揣摩着,小心的对待着姜老板也不肯面对自己的心,他选择和她在一起难道不是贪恋她的自由和宁静吗?
我想他的暴怒源自他引以为傲的手下竟然开始贪婪不属于他们的平和,竟然动了凡人的心思,或者是他害怕被手下发现了心中柔软的部分,所以才那么迫切地要斩草除根派他监视她的行动,无疑是个试探,试探他会不会一黑到底,试探他会不会背叛,得到的结果是他不希望的。
玩具坏掉了,就毁掉,像他这样严酷又精明的人,绝对不可能在自己身边放一个残次品,搞不好,就会是个定时炸弹只是,拿女人当理由真是太过牵强了,两个同样冷冰冰的男人,在温暖面前现了原形,梦才刚刚开始呢,就醒了这个世界对他们不公平,他们注定要心门紧闭,谁软弱,谁就输了
韩影《甜蜜的人生》,主演李秉宪,1970年生,今年42岁,05年拍这部片子的时候,他35岁。
35岁的男人,身材脸型都很硬朗,有一双什么感情都能表达的眼睛,凭着这部片子,拿下了三个影帝。
片头一上来就讲了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的那个故事,很多人欣赏这颇具禅意的开头,但我反而觉得这是韩影韩剧常常借用的中国古典(好像显得自己很有文化很有渊源似的,你们懂的)。
但是这个开头又是妙的,妙在关联了主人公金善宇后来背叛他的黑帮老大的原因——不是老大的情人勾引他,也不是外界因素,而是善宇心动了。
这其实是个悲惨的故事,善宇是个黑帮小头目,因为聪明能干,颇得老大的喜欢,老大让他去监视老大的情人,他却对这个情人动了心,在发现她有外遇该出手处理的那一瞬间,放过了她。
于是他苦心经营的一切轰然坍塌了,从此他被老大追杀,过上了血腥到惨不忍睹的生活,并且最后终于也死在了一片血泊中。
这个片子据说表现了所谓的暴力美学,确实,2个小时的电影,大概一半的时间都是血淋淋的,暴力是暴力了,不过这种美还不是我能够欣赏的。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些黑社会的故事其实隐喻了普通的人生和普通的职场,比如,“就算做对了99件事情,只要做错一件事,就前功尽弃。
”还有,“老板说你错了,你就是错了。
”如果不服气,像善宇那样,要去质问,要去复仇,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毁灭。
其实人生从来就不甜蜜,人生就如同那一杯苦得要死的浓缩咖啡,往里面放块方糖,也只能感受到依稀一丝的甜蜜。
善宇在那个音乐教室外面,听到女主角拉的那优美的大提琴,仿佛有甜蜜的潮水漫过他的眼睛,然后又流出温柔的笑容,这份甜蜜,再对比他处理帮派事务时的决断,开枪杀人时的残忍,被追杀时的委屈,决定复仇时的愤怒,不就像那块苦咖啡里的方糖么?
善宇为了这份甜蜜,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但是,他好像并不后悔,在最后的最后,还能听见优美的琴声,还能感觉到,风吹过柳树。
最后的对白我很喜欢,因为它终于解释了这么一个和内容南辕北辙的题目,弟子从梦中哭着醒来,师傅问:“看来你做了个不好的梦。
”弟子说:“不,我做了一个美梦。
”师傅问:“做了美梦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弟子说:“因为我知道,美梦无法实现。
”
为什么复仇这么有力度,结尾部分给东家一顿又一顿的痛击,历历在目,为什么?
本人谈几点感触。
(这里先忽视李秉宪对那女生懵懂的单恋情。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珍贵的,不过,对于一些人来说,尊严比生命更加宝贵。
李秉宪像一条狗一样为他的主人卖命,没想到,忠诚的他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却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被践踏,甚至差点丢了性命,这种卑贱让他自己格外震惊,是心灵上的震惊,什么吊打、皮鞭、剁手、活埋这些对他而言并不算什么,这一个历程中,他的心完全死了。
2.共鸣。
为什么有共鸣?
因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在反复经历着这样的事情,然而我们苟且偷生着,对着一些践踏尊严的待遇我们一直的长期的隐忍着,真希望自己有李秉宪那样的实力,在被痛苦的摧残之后,不但能够满血复活,而且能够为民除害,一举捣毁掀翻他老东家势力,虽然,他也死去,但是那种找回尊严的感觉,确实感人而且耐人寻味。
雨夜,重看《甜蜜人生》,兄弟虽隔多地,但互相推荐电影的习惯有几年了吧,这部是“小三”推荐的。
转入正题,开头部分风和柳枝韵律美感的飘移,分不清是风动还是柳飘,很禅意的叙说了那个六祖“风动幡动或仁者心动”著名公案的韵律美感,这个就是我重新在看的真实理由。
有一个影评里面对李秉宪的眼神的比喻真的很棒,鸡一样的眼神,茫然、无辜、冷静、惊诧、疑问的盯着你---确实,影片里面他的眼神确实撑起了太多东西,或许有一类演员确实能用眼睛说话(梁朝伟等也是--),这种眼神配上音乐可能能触动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一丝柔情。
当然,这种柔情的出现终于把他推向璀璨的毁灭,用火花和鲜血打破铁铸的黑暗,谁或谁专业都已经不重要了,“黄政民”非常专业,甚至专业的超出了李秉宪,但,他已经是彻彻底底的黑和癫狂了,心中再不会有火花和韵律的。
这种电影其实破坏性都蛮强的,虽然比不上《出租车司机》算是轻悲剧吧,而《出》整部电影都笼罩在压抑、抑郁的氛围中,犹如堕落天使行走在世界末日的悬崖边缘,最终主动化身为神,秉着自己的仁心,创造追随自己的”尊严“,做出保护美丽事物的冲动性、英雄主义选择。
当年这步电影听说还和刺杀总统有关,确实,他整部在环境的压抑和自身化神的塑造(以及战后武力失去尊严和作用的压抑性极端发作方面,这个导演不会告诉观众的)方面,破坏和加速了美国战后的一小段时间。
而《甜》中,李是被动的,一步步被逼着走向那种程度的,就连他自己那会儿都不可想象,在最后酒店洗手间内,装弹简易处理伤口,对着镜子时,那眼神对视这自己,问”怎么会到这种程度“,红的滴泪的眼眶和自我坚持的描述着”好“、”很好“”这样很好“,慢慢的内心(仁心)坚定去推动者自我,用火花、用鲜血去劈开黑夜的黎明,完成自我的”封神封妖“,枪战也确实够”妖“。
电影终归是电影,认真就输了,风动?
幡动?
--
“是什么闯入了你的生活?
”老板问完这句话后并没有收到回答,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子弹,因为这句话剥夺了主角最后的尊严,将他的卑微赤裸裸的展现在他面前。
这句话其实是一种简缩,完整的意思应该是:是什么闯入了你的生活,让你开始想要过属于你自己的人生,不再心甘情愿的当一条唯命是从的狗了?
这个在电影中没有回答的问题,在我心里却有一个答案:抓不住的美好。
每个人都有卑微的一面,但是人们往往会把这些卑微隐藏的很好,好到甚至不愿意令自己发现,就像在电影中主角反复提到的忘记记忆。
但老板的情人却问到:记忆能忘记吗,你真的能当这一切都没发生过吗?
人其实是没有消灭卑微的能力的,就像夏天阳光直射进来,我们能看见周遭空气中的每一粒尘埃一样,当美好的东西闯入我们的世界,我们心头的卑微就无处遁形。
风和日丽的春天。
弟子望着窗外随风摆动的杨柳, 向师父提问: “师父,到底是杨柳摇动还是风动呢?
” 师父眼皮都没有抬动一下, 微笑着回答: “既非风动,也非树动,而是你的心动。
” 深秋的夜晚。
弟子醒来之后在哭泣, 所以师父就问弟子: “你做了个噩梦吗?
” “不是。
” “你做了一个悲伤的梦吗?
” “不是,我做了个甜蜜的梦。
” “那为什么你哭的那么悲伤呢?
” 弟子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平静的回答: “因为我做的那个梦永远无法成真。
” 韩国导演金智云别出心裁地用一部黑帮动作片《甜蜜的人生》(A Bittersweet Life,又译《不归路》)来阐释这两段禅话(其中第一段取自禅宗的著名公案“风动幡动”)。
这部电影让人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未至90年代的香港黑帮电影,同时又可看到昆汀·塔伦蒂诺的早期风格。
黑帮老大姜社长(金荣哲)有个秘密的小情人叫熙秀(申敏儿),他最近怀疑她与其他年轻男人有染,于是派自己的得力手下金善宇(李秉宪)在自己外出期间监视熙秀三天,如果发现熙秀红杏出墙的话,就向他报告或者直接杀了偷情男女。
金善宇跟随姜社长七年,忠心耿耿。
这个外表精干帅气、一副酒店高级白领模样的年轻人虽然身手敏捷、不苟言笑、倔强执着、做事果敢,内心却令人难以置信的单纯和孤独,没有女朋友,没有自己喜欢的人。
似乎除了按老大的指令打打杀杀外,对人生别无欲念。
监视熙秀的第一天起,金善宇被这个清丽纯美的女孩迅速打动了。
熙秀向他展现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温柔体贴的酒吧男侍幽会,情调晚餐,热舞迪厅,闲情逛街购物,排练优美的室内乐。
在金善宇的脑海里不时闪过这个女人每一个微小而可爱的细节: 女孩不经意地把垂到胸前的长发捋到耳后,露出精致可人的侧脸和耳廓。
女孩吃冰淇淋时的可爱表情。
女孩拉大提琴的那副专注的神情。
隔着录音棚玻璃观看女孩排练室内乐时,金善宇完全陶醉在那温婉低转、令人荡气回肠的音乐中,内心充满了从未有过的甜蜜感觉,他闭上双眼忘情地笑了。
金善宇很快就当场抓获熙秀的偷情,但是从不手软的他这次却无法按姜社长的指令狠下杀手,他放过了这对男女,只是要求两人承诺忘却曾经发生过的事,从此不再相见。
在他看来,这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就是这个刹那心动做出的选择,使他的人生转向残酷的结局。
先是黑帮对头白老大抓住他,吊起来一顿暴打和羞辱。
姜社长把他要了回来,不过是为了更严厉的惩罚,姜社长责问他为什么要隐瞒熙秀偷情的事,“这不是你的作风,为什么这样做?
” “说实话,是因为她吗?
” 是因为她吗?
是因为她吗?
金善宇无言以对,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他还来不及想。
在雨中,他被帮会的兄弟活埋在烂泥坑里,凭着屏住的一口气,他从地里挣扎着爬了出来。
坑挖得并不深,姜社长只是想要他说出违令放过熙秀的真实原因,只是想让他认个错。
可是在金善宇内心,他坚持认为对这个女孩所做的是最好的办法。
在遭受长时间的肉体折磨和精神羞辱之后,他以顽强的求生意志出人意料地寻机打开一条血路逃脱了。
姜社长决定对金善宇下格杀令,在他看来,世道艰难,你做对了前面100件事,但小小的错误足以致命。
他说:“多年以前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为我工作,有一天我派他去做一个简单的任务,他以为无关紧要,并犯了一个错误,现在想起来其实那不是什么大错,我本来可以放过他一次,但他有些奇怪,不承认那是他的错,他说他没做错任何事情,也许他是对的,可能是我的错,但这就是行规,老板说你是错的,你就是错的,即使你并没有做错,就这么简单!
他失去了一只手,一个有为青年就这么自毁前程,而这次,一只手还不够。
” 金善宇也决定为自己的尊严拼死一战,行动前他买了那盏熙秀喜爱的台灯(陪熙秀逛街时发现的),派人送给熙秀。
他杀了所有折磨和羞辱他的人,单枪匹马杀到姜社长跟前,用枪指着他。
金善宇问姜社长:“你为何要对我做出那样的事情,告诉我原因。
”(完全应用姜社长责问他的句式。
) 姜社长:“你羞辱了我。
” 金善宇:“不是那样的,告诉我真正的原因。
告诉我,我一直在想着,但还是没想明白。
告诉我,我们为何会到这种地步?
你真的想杀我吗?
我像狗那样为你卖命七年了,告诉我原因!
” 姜社长:“你怎么啦?
是因为她?
别这样做。
”金善宇含着泪对姜社长的心脏开枪后说:“但我们已经不能回头了,对吗?
” 在枪战中,金善宇也身中多枪,临死前他拨了熙秀的电话,滴满鲜血的电话滑落在地上,他竭尽剩余的力气却无法再捡起,“太残酷了”,他说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
一个人踡在沙发上看电影,忽然有了抽烟的欲望,电影看罢,发了好一阵子呆。
房间已有淡淡烟气。
喜欢这部电影,A Bittersweet Life,其实有苦乐参半的含义,苦乐熟多?
导演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或许甜蜜的感觉就像淡淡的烟气,可望而不可及,一旦为之心动而执着,付出代价是残酷的。
那个酷气十足的男人,穿着做工精良、妥帖合身的黑条纹双开气高级西装,白衬衣配黑领带。
独个儿坐在酒店的西餐厅里品着咖啡或者巧克力奶油布丁的甜蜜,神态从容自若。
在另一种人生里,他会是左右逢源,女人们为之神魂颠倒的情圣(比如《谁都有秘密》)。
虚幻与真实,哪一种人生更让人辨得清?
曾经有过甜蜜的梦。
醒来没有哭泣,只是小心地呵护着那种感觉。
即使明白永远无法成真, 品尝的一点一滴总也是甜蜜。
有一种爱,至死都只属于自己的心情, 对方是否察觉其实并无所谓, 因为你只是想为之付出, 这样说不上是残酷。
真的被他的执着所吓到,又因为这份执着而喜欢这个人和这部戏。
PS:李秉宪和申敏儿是我喜欢的演员,也是我给这部戏加分的原因。
我想说,这部片子有的地方自己确实是没有看懂的,剧情表达还是比较的流畅的,但是这个片子有的地方确实很让人困惑,例如最后出现的那个杀手是到底站在哪一个方的。
从片子开头和结尾的两段话而言,确实可见导演想要通过这个表达自己对于人生中快乐,甜蜜与痛苦相伴的主题,试图通过这两段话加深人们对于人生的思考,但是作者的表达方式确实是有点不大符合现实的,其中姜社长和秀宇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有一种信任甚至可以说有点超越上下属不到基友的味道的。
自己也是看了影评之后才对于片子中的那些出现的道具有所理解的。
片子中的动作场面和好看,得意于李秉宪的表演,他的眼神中有种让人说不出 的感觉,孤寂中渴望温暖。
片子里有一段他谁在沙发上面把台灯开了有又关,关了又开,可见人物心灵在黑暗与光明中游走,渴望一种安全感,不能说李秉宪一定是在其中爱上了申敏儿,但是确实这个人物让他有一种甜蜜舒服的感觉,这是他所从没有过的,我想导演是想由甜蜜人生烘托出李秉宪人物甚至是片子里其他人物乃至是整个人生中的凄凉吧。
这个也只是我个人对于这部片子的想法。
但是不得不让我称赞的是李秉宪,真的很棒!
每当看完一部很棒的电影后,总会很兴奋、很幸福。
尤其是看到能够在我观影时,以“日常规律”推理“剧情发展”的过程中——突然出现极大反转的。
如果让我推荐这部片子的话,我只会说“请您看完,一分一秒都不差的看完,无论中途你有多么的想退出,都请看完。
”真的只有抱着彻底不知道剧情的“疑惑心”,看完才会有“感觉”。
【以下涉及剧透,建议观影结束再观看】范老师在影片结束说:之所以叫“甜蜜的生活”,有向费里尼致敬,也出现在了酒吧,不过想彻底理解还需要结合整部影片。
沉浸在看到结局兴奋中的我实在是亢奋的无法理解:如此血腥、暴力的犯罪动作片也配得上这名字?
还甜蜜?
如果要结合整部影片的话,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讽”。
所谓“甜蜜的生活” 不过就是讽刺那——唯剩艰难、没有答案、没有结果、没有终点的“噩梦”生活。
艺术之所以有趣迷人,恰恰是在于欣赏其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极强的主观性,“一千个人看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电影比一般艺术更加迷人的是它的包容性,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艺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关注的点。
在这部片子结束观影后,带着极度亢奋的状态和大家聊起各自被戳的点:有人喜欢干爽利索的武打动作、有人喜欢看见“完美男人李秉宪”云端落入泥土的虐心感、有人喜欢绝处逢生的破土而出瞬间的刺激……我很确定的是,这些点都很有趣,但最戳我心窝的点是:灯光的“一关一开”。
在开始后半段密度极高的动作片段前,有一段暴风前的宁静。
善宇在做出不告诉老板真相的决定后回到家中,一个人忽然发现无事可做,打电话给身边的人——无人接听。
看着他穿好衬衫出门,听着他说“人总有自己的生活”却出现在了便利店的时候,眼眶有点湿润了。
在一明一暗中看着他喝剩的啤酒罐,看着他吃剩的花生壳,看着他在9点40分百无聊赖。
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了《重庆森林》里吃凤梨罐头,站在街边电话机旁打电话的何志武。
“人,生而孤独”的伤感自然的倾泻而出。
可能也是有了这样一个平静孤独才会让后面的剧情推向高潮,这中平静反倒让我感到一种“汹涌”,如果孤独是蓝色,那么白色的灯光和简约至极的房间应该会变成透着深蓝的海洋吧。
如果说孤独也算不上苦涩,我想不被信任、不被在乎、无人关心、情感障碍总有一样算得上苦涩了。
不对,一切都不对。
我忽然意识到,不是“苦涩”。
我跌入了结尾前的剧情中,在结尾前的“井”中,我还沉浸在属于善宇的一场美梦中。
在卖枪大叔弟弟的处决式(终于)结束善宇生命时,一句“这太荒谬了”。
接下来,出现片头喝着咖啡的身影倒映在反射这城市夜景的玻璃上,对着玻璃挥舞拳头做着拳击动作的善宇,完成了一场盛大的“颅内自嗨”。
于是一瞬间,所有“不死战神”、“中枪弹起”的无脑主角光环都合理了,在梦中何来道理?
而这最终以死亡而终的梦,看起来好像真的是一场盛大的美梦。
美,或许它永远都无法成为现实,不过是一场“英雄梦”、一场“颅内自嗨”,而善宇或许现实还不如自嗨中过的快乐潇洒,甚至或许这样“为美人心动”而英雄的死去更是一种美妙的结局,但确实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儿。
看完到现在一直保持这亢奋状态,在宿舍写下这些想把看完影片的舒畅感一吐为快,越写越发现自己絮絮叨叨停不下来了。
真正的感觉就是:这个时代,我们太过适应短小精悍的东西,无论文字、图像还是视频。
我们耐心缩减,我们醉心速度,我们结果至上,最终我们不是中途退出、就是迷失于过程中……“最完美的男人”永远都不可能只是因为长得帅、身材好、性格好而被冠以这样的名号,我喜欢看见电影里拍摄演员眼睛的镜头,演技高低几乎一下即见分晓。
李秉宪的眼神永远都带着不同的情绪,随着他的角色而改变着。
饰演善宇的李秉宪双眼透露着“冷静”、“天真”、“沉稳”、“困惑”,这些矛盾的情感居然都同时出现在他的眼神中。
而这样的眼神明确的让我感受到了这个角色的力度,把一个“不懂爱”的男孩儿,忽然明白“爱的感觉”演绎得太好了。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导演在影片前后分别描绘了门童和师父的对话,先讨论“风动树动实为心动”,于是导演让善宇第一次去见熙珠时遇到大风甚至可以成为狂风,奇怪的是风卷起了尘土、衣角,却没能吹动大片树叶,也许在那一刻导演就在告诉我们这不过是一场关于心动的梦。
“做了个美梦哭了,因为美梦无法实现”一切都太绝了,可能做了美梦的正是善宇,而最终连见到心动都没有,连上级重用也没有的,究竟是美梦还是噩梦只能由做梦者才知道。
我只想说,没有结尾,这就是有帅哥、有高水平武打表演的枪战片,还有“前”趾高气昂,“中”狼狈不堪,“尾”散发万丈光芒主角光环的枪战片。
只有看到结尾,才会有一种直冲天灵盖的透彻感,原来这是“心动”、是“美梦”、是“甜蜜”。
秋天的一个夜晚,徒弟哭着醒来,然后师傅问他:“做恶梦了么?
”“没有。
”“有不开心的梦?
”徒弟说:“没有,我做了一个很甜蜜的梦。
”“那为什么还哭泣呢?
”徒弟一遍擦着泪一遍轻轻说:“因为这个梦,只会是梦啊!
”不管李秉宪用多少肌肉和表情装饰自己,他的眼神却永远是那样的虚弱与脱力,借用之前看到过的一句评价:就像一只待宰的鸡。
很难说清他的眼神究竟会让你想起什么?
无辜?
无力?
无奈?
无解?
暂且不论好坏,至少,你看到这个眼神,就会想起他的名字。
故事整体对情节和节奏的把握更接近于好莱坞的手法:情节明确 节奏稳健。
对整体故事的把握就像医生对病人脉搏的把握。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但应该说是一个完善的故事。
、无论是情节设定,故事架构,还是剪辑,镜头,都达到了合格线以上。
但却都无法达到更高的程度。
片名和《优雅的世界》属于同样的类型。
第一眼以为是“主旋律”内容,看了内容觉得是反讽,看完之后才会觉得名字与故事的确十分般配、 什么才是甜蜜的人生?
保尔柯察金的回答被人翻来覆去说了无数遍,但是真正会将此作为自己生活标准的又有几个呢?
我始终觉得探讨“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这些问题是根本没有意义的。
因为我们此时还处于社会与生活中,对一个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东西是无法做出盖棺定论式的评价的。
如果非要去争论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我想当你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结束这段人生时,你想起来的,就是最最重要的,至少你觉得最重要的。
其实说到底,我们最后能记得的,或者能想起的,也只有几幅画面。
这些画面可能是我们始终念念不忘,记忆深刻的,也可能是我们始终记不起的。
她&他的一个笑,耳边的一缕头发,一片落叶,一滩血迹。
这种问题的答案就像长篇的日漫,就连作者也不知道故事结束时,到底故事会讲些什么。
如果从时间上来说,主角的人生无论如何也称不上甜蜜。
兢兢业业的在老大手下做了多年小弟,在老大眼里,也不过是一只说你死就就得死的狗。
而自己刚刚才感受到人生的甜蜜,就要为了那个让自己感到甜蜜的女人死去,死去时他却仍然显得那么遥远。
评价一部电影,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看在电影结束后,你还会在故事里沉浸多久,或者是故事本身,或者是故事所带来的思考与气氛。
你在其中沉浸的越久,就越说明它是个好故事。
至少,是一个属于你的好故事。
你有女朋友么?
没有?
谈过恋爱么?
.........你没有,这就是我委托你的原因,也是我喜欢你的原因。
男主临死前回想聆听女主的大提琴演奏的那一刻,紧闭的双眼,微微抿笑的唇角,怎么会有这么甜蜜而残酷的人生呢?只是用舌头轻轻地舔着了一丝丝想往而不可得的味道,就在枪声中戛然而止。
顿悟了
主角在耍帅和犯蠢之间反复横跳。自己也是有经验的王牌打手了,怎么一点警觉都没有的吗?还是喜欢杀人之前废话哈。
拾人牙慧的片子,但我还是喜欢金知云的。。。摊手
欣赏李秉宪
谁说好看来着。。。一塌糊涂
一无是处
各国都有这种片子
临睡前想看那个甜蜜点的电影,选了这不男女主角我都爱的,结果,差点没把我吓死!!!太血腥了
甜蜜的片名与暗黑的剧情构成了强烈反差,黑西服白衬衣只知道直线思维靠拳脚解决问题的李秉宪莫名拥有一种动人的魅力,最后的一段枪战戏似曾相识,倒还算精彩。不过剧情实在太没有逻辑了,到底什么样的畸形老板能够狠心虐待如此得力干将,况乎申敏儿也不是什么别具魅力的主,何德何能掀得起一场腥风血雨
我和善宇一样不明白,他和姜老板怎么会是这个结局?姜老板是在气他引以为傲的杀人机器也会有同情?我绝对不相信是因为那个女人。虽然可她身上与他完全不同于一个世界的宁静开启了他的心门,但,那不是爱。最后的杀戮在我看来就是事情愈演愈烈的顺承。梦醒了,剩下了遍地的血红
典型的从牛逼到傻逼的电影。
女猪脚太丑。看过的又看了一遍。BD 720P 11/07/20
05.08.23
故事的原动力就是一个小女子,这样的情况放在黑帮片的语境里是不是有点幼稚?可是就在你以为整个剧本就是一坨屎的时候,导演忽然告诉你,它其实是男主角的一个梦,那么好吧,春梦本来就是没有逻辑的。而且一个没谈过恋爱的小混混居然还能在某一刻臆想出这样惨烈的爱情故事,我突然觉得有点温馨了。
韩国电影配乐好像都超好听啊喂...
李秉宪很帅。但这部片很烂。
韩国电影的复仇题材的还真是不少
故事整体虽然简单,但多处小细节颇值得回味。
这爱的太荒谬了,太一厢情愿了,太悲催了,你以为是现实,其实只是你的一场梦,或许,爱,本就是一场梦。PS:看到结尾才发现好像以前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