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的暧昧,我就想到许茹芸那首歌《不爱我放了我》。
守恒究竟爱不爱正行应该是这部电影讨论最多的话题,我个人的想法,他还是straight的,不是gay,也不是bi。
怎么说呢,那种看人的感觉,绝对就是看守恒视为自己的亲人、最好的朋友,而绝对跟爱情沾不上边,你可以死套他的暧昧,但那决不是爱情。
最后的那段床戏一直被那来作为守恒爱正行的证据,但我不这么认为,恰恰是这段床戏暴露出了守恒真的是把正行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而绝非爱人,守恒是喜欢正行的,但决不是爱,所以在那样的伤心无奈下,作出一些不正常的、极端的举动来表达自己做好朋友的决心和感情,包括fuck,都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太暧昧了,所以让他们两都心智不定,如果守恒从一开始就不要给正行这样有意无意的暧昧,正行便也不会对这样的暧昧越陷越深、无法自拔了。
总之,不爱就不要暧昧,害人害己。
朋友 ,是么 .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 .一整個夏天 ,一場未完 ,亦未待續的夢 .夏天 ,我們共同的回憶 .當初 ,剛進入圈子時 ,那份憧憬呢 .忘了吧 ,?大家都忘了 ...
前几日看完时,约莫想写些评论的,但是脑海中只是零零碎碎的片段,还有揪心的痛,打出来的话,只有几个词,连不成句子,看看别人精彩的评论,于是便停笔作罢。
后来便是论文答辩,CPA拿书,于是以为自己忘了,别了看这部片子的心痛。
刚才,千千静听里又响起了那首盛夏光年,才发现心又突然揪起来,闷闷的,像被捂着,出不了气。
原来这部片子的影响还没有过。
把千千静听设置为单曲播放,开始一遍一遍地听“放弃规则,放肆去爱;放肆自己,放空未来;我不转弯,我不转弯,我不转弯-!
”不管是同性的爱,还是异性的爱,剧中的那三个男女,就如同世人一样,被不停得折磨着,即使最后谁都不能如愿,谁都不愿伤害对方,但是事实无法改变。
是直的,不会因为你对他好,特别的好,他就会转弯,即使他非常非常依赖你,没有你不行,但那也不是爱情,那是一种习惯了的,害怕失去的依赖感,即使他最后害怕你离开他,而选择419,选择一夜的变弯;是弯的,他也不会为你变直,即使你跟他最好的朋友做了情侣,他的心也并没有离你近些。
同志爱上直人,直人爱上同志,都是无望的爱,即使他愿意跟你在一起,也是怜悯你,他被感动了,而不是爱上了。
说起来很可怜片中的三位主角,但是其实看看自己,看看很多人,不也是像他们一样呢,有的只是无望的爱,要么选择爱自己的,要么选择自己爱的,即使“放弃规则,放肆去爱”,又能如何呢,多幸运的人才能碰见同波长的人呢,大多最后只能靠着感动别人或者被别人感动恋爱,结婚,生子了。
是在你说了差不多半年以后,我才看了这部电影。
其实很早就下了放在盘里了,某天我外出归来,你蹲在我的凳子上,你说,狗日的,这电影好。
我说那看啊。
你说,毕业前我们一起看。
结果,我们还是各自看了。
在毕业前。
音乐很好听。
舒缓的钢琴乐总让我想起我们静静的呆在一起的时光。
那天翻看曾经的照片,发现自己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点点滴滴,都有你。
友情是什么?
女人之间的友情,情到深处,总会带点暧昧的情愫。
或许你不喜欢我这么说,但你还是毫不介意的抱着我,为我悟脚,为酒后的我暖身子。
我在酒吧里醉醺醺的大声对你说,狗日的,亲一个吧!
的时候,我分明记得你脸上一瞬间的惊愕,然后你微笑着点头。
我爱你。
就像余守恒爱康正行。
我不想探究余守恒对康正行的爱算不算同性之爱,我只知道那是一种离不开、放不掉、很心疼的感觉。
正行不在的时候守恒的球就打得不好,正行心情不好的时候守恒心情也不好,没有正行参加的派对守恒便也没有兴趣。
守恒出了事故找了正行,是正行在照顾着守恒的学业和生活。
他们相互渗透得太多,情感的参与太深入,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那么自然,那么让人舒服。
就像我们曾经。
电影开始的时候我脑海里就总是响起你那句话,你说狗日的我们一起看这部电影吧。
我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在我们还未分手前跟你一起再看一次,或许在一起看这电影的时候,我们会默契的手拉手,或者你亲亲我的胳膊,或者我对你笑笑。
总之一切都很自然。
你照顾我的生活,我也照顾你的生活。
你赖在我这里不走,每晚和我挤着睡小床;我外出回来总会给你带小食物;甚至,我看你一眼,你就知道我想要什么。
你知道我爱吃的所有食物,我知道你爱看的所有电影,我小姑非常喜欢你,你的家人也很喜欢我。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电影里展现的一切都很生活。
两个人,一个学习一个洗澡;一个念英语一个听音乐;一个沉默一个话多。
一起吃饭,一起游荡,一起睡觉,一起玩乐,甚至生气,也像小河流淌一样自然和温暖。
我谈恋爱你似乎不开心。
我知道你是怕我耽误自己的学业,你是怕我忘记你这个朋友。
我无数次跟你说,不会的不会的。
可是最终,我们还是分开了。
在拥挤的公交车站,我终于哭了。
或许,像《盛夏光年》里那样没有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
可生活不是电影,康正行和余守恒隔着半米相望,正行说,我喜欢你,守恒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友情甚至可以超越爱情。
我对你说,友情大于爱情。
我和你的友情大于我和任何一个别的男人。
你还是不信。
于是生活里,我们还是因为那最庸俗不堪的理由分开了。
守恒有没有伤害正行呢?
那一个混沌夜晚发生的事,也许真的说明不了什么。
我宁愿相信守恒的话,就算他们发生了肉体关系,他们仍然是好朋友。
有谁是真正绝对的异性恋呢?
深厚的感情可以发生在男女身上,亦可发生在同性身上。
为什么同性之间深厚的感情只能用“友情”和 “爱情”来界定呢?
我相信守恒对正行的感觉,就介于这两者之间。
生活在一起很久,印记很深,影响很大,便难以分开。
我伤害了你,虫虫。
你对我误会太深。
说来说去,我终究是凡俗的女人一个。
我知道你一个人睡觉会害怕,一个人吃饭会寂寞,我还是走了。
对不起。
我想这一切已是无可挽回,放到现在,我也不知该怎样挽回。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多么希望,我们的关系,定格在电影里那个凌晨的海边。
后来,后来我因此受到很大的伤害,我相信你也是。
我想我的人生会因此有改变。
就像原来你进入我的生活,我的人生也发生了改变一样。
你最开始认识我时惊讶于我身上的那种感情,最后变成我们分开的原因,它一直是我们之间的矛盾所在。
可是我仍然是我,我已经变了很多,却还是我。
我有你没法接受的东西,你亦有我难以接受的性格。
就像爱情一样,包容其实并不能真的维持感情长久。
相爱太深的两个人,分开的时候伤害就会更重。
所幸《盛夏光年》没有。
影像静止在争吵过后的海边。
回想起来的时候,也尽是曾经的美好画面。
喜欢一个人,无论开始的理由是孤单,或者后来的理由是习惯。
其实都很简单,只是因为你是你,而我喜欢的,只是你。
带着青春的阳光和记忆的味道,温温柔柔的吹过来,不徐不疾,就那样暖暖的软软的吹着。
然后,你便醉了,醉在你自己的回忆里。
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青春,所以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那风的巢穴。
盛夏光年就是12月份的海风,台湾的12月气温还是暖暖的,风,咸咸的潮湿的,有着海水的味道。
整部片子的颜色都是淡淡的,甚至可以说有些低沉。
因为这不是一段快乐轻松的青春爱情,它更多的是种忍耐,是退让,是压抑,是让人无能为力的欲罢不能。
盛夏光年终于看到这部电影了。
半年来我一直在惦记它。
在新知书店,我问过无所不能的老板,他一边修理影碟架子,一边摇头说没听说过。
牡丹江离台北是远了点,但台北离我的心很近很近。
那个遍地稻田的村子离台北不远。
我这个热爱大城市的贱人,倒是头一次向往乡村。
翠绿的稻子整齐划一,簇拥着不宽的小路,年轻的人们在路上追逐。
追着追着,长大了,没有办法不把疑惑留在过去。
疑惑是关于彼此的。
彼此又偏偏各自知晓答案。
后来他们都到了台北。
惠嘉,正行,守恒。
我看到的都不是爱情,也许是亲情。
总之什么能够融化一切,且不需理由,就是那种情。
这个时候人间的词汇显得那样的干瘪,那些感情浓烈的词汇又显得造作,亦或不为人所知,赶不上感动的速度。
有网友说,看《盛夏光年》令他感动。
有人说,它令童年灿烂无比。
当成熟的人们向回看时,小时候往往精彩得出奇。
片子的最后,在一片淡蓝的海边,童年再现了。
时光不再回,盛夏依旧,这就是片名的出处吧。
我对同性恋一向没有态度。
但我乐意为他们而感动。
同性恋者往往只因依赖而在一起,或共同念着过往的什么信念。
太多纯正的异性恋者都有比他们深得多的功利色彩。
真正的爱情都是自然的,从来不会固守彼此,奢望天长地久。
只有不假思索的东西,才真实到令人羡慕。
人总是在走迷宫,辛苦地到达终点时,却又不相信前方的光亮。
正行和守恒彼此心中浓烈的感情,都是因为怕见光而泛滥成灾。
因此惠嘉的出现是他们两个人的奇迹。
这个女人的大度,她本能中对爱的理解,加上足够的偏执,使她在精神上彻底主宰了这两个相爱着的男人。
于是三个人成了亲人,彼此不分离。
要感动,就在此感动吧。
跳出剧情,我对《盛夏光年》的期待还来自女主角的扮演者杨淇。
在《20,30,40》里面,她和李心洁扮演的小洁就有一大段真挚的情感。
最后在机场分离时的激吻,让我所有心理防线瞬间崩溃,热泪盈眶。
杨淇演少女,浑身都带着偏执,执着中又带着鲜明的方向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番尘封的故事,有人探索着阅读到了只言片语,有的人躲避惟恐不及,有的人忽视记忆。
对待过往的态度,虽然没有任何希望去改变过往,但足以决定现实生活是充满希望还是低沉悲哀。
所以说,幸福在人们手中,别让它在指间滑落,被吸回过去,又成了镜中影。
还有一个地方让我很有感触。
守恒在正行家里时,忽然地震。
摇晃停止之后,四下一片黑暗,街道两旁都是人,让小巷更加拥挤。
所有人都在拼命打电话,向心爱的人们问询是否平安。
那样的地方,灾难随时伴随着普通生活的乐谱,就当是个休止符。
在那样的地方,人们从大自然处学会珍惜彼此。
真令人羡慕。
村上春树说,世界上原来有三种人,男男,男女,女女。
他们天衣无缝,他们完美无缺,他们要么平和要么直接。
那是上帝所不允许的快乐,于是他将他们生生拆散,只剩纯粹的女和男,孤独在世间寻找自己遗失的另一半。
但是有谁能够确定,那另外的一半,是男还是女呢。
每个人都是雌雄同体,所以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埋藏着同性爱的基因。
那种爱很原始,那种爱很纯粹,那种爱很自然。
有些人把爱藏了一辈子,也有人选择诚实勇敢。
盛夏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它就像是被放肆挥霍了的青春,它代表了最原始的冲动和激情,它是强烈的,它是直接的,并且伤人伤己。
喜欢电影的名字,也喜欢电影里少年的名字,一切都结合的那样完好。
盛夏是行星和恒星距离最近的时候,但是再近也得用光年来计算。
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
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始终是彼此唯一的朋友,他们一直一直在一起。
他们都是不完整的,但是他们加在一起就是满分,拥有了彼此,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王家卫说,原来人寂寞的时候,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守恒是因为寂寞而爱,正行却因为爱而寂寞。
所有的人都害怕寂寞,所以需要找个人来陪着,就是这么简单。
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彼此越来越相互依赖,形成了无可救药的习惯。
阿信说,没有谁能将爱情划界限。
我想他是对的,真正的爱不需要定义,也不计较结果,一切都在时光中自然而然。
可是他又说,我需要爱的慰藉,就算那爱已如潮水。
潮起终究潮落,所以,离开你的我,不论过不久,还是会寂寞。
爱和孤独,也许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孤独;有孤独的地方,就会有爱。
人们有时候享受孤独,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害怕寂寞。
所以陈绮贞说,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不能喜欢太多。
所以,趁我们还年轻,快卸下那些搭配好的伪装,放弃所谓规则,放肆全部的自己,放纵的去爱吧。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对,现在,我要我疯,我要我爱,就是,现在。
可是他又说,一万首MP3一万次疯狂的爱,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
这是我所听过的,最放肆也是最悲伤的一首歌。
日本台湾的很多影视作品都能让我有深深的感慨,住在能随时看见海的地方真好。
《盛夏光年》,很早以前看过介绍,忘了那时为什么没看。
在朋友的电脑上看到有,于是,拷完《两小无猜》,就随手也拷了。
看完后终于想起来,当初虽然这部片子评价还行,但因为是男同片,就有点意兴阑珊。
就如同我知道《蓝宇》是部好电影,下载后点看了几个镜头,觉得还蛮恶的,就给删了。
之前有整片看完的有床戏的男同电影应该只有《春光乍泄》吧,在那段迷王家卫的日子里。
忘了《断臂山》《王的男人》里是否有床戏了。
《霸王别姬》?
隐晦得都能在国内公映了,绝对清白干净。
话说除了很久没看男同电影,同样的,也很久没看纯纯的电影了。
《两小无猜》应该不算咯,它的纯纯心照不宣地隐藏在那些天马行空的疯疯后面,自然是我比较钟爱的类型。
有些很老套的桥段,表演当然也无法和梁张相提并论,尤其是女男一角,导演绝对是让他从骨子里往哀怨女人来诠释,很脸谱很单薄很没有层次感,而且很多时候那副噘着“性感”厚嘴唇的纠结模样还真是让我蛮想吐的。
男男的突然转型也很无厘头,之前的铺垫以及之后的呼应都只能让我理解他的孤独,他对唯一好友的珍爱,那,与女男的春宵一度就只是为了安抚女男既而继续友情?
非常没有说服力。
我只能把这段床戏看做是为了床戏而床戏了。
(后来上网翻了些影评,居然有达人就这段床戏给出了N种解释,看来应该是我不了BL微妙的心理了。
)相对来讲,唯有纯女让我比较认可,全片仅有的两处让我心动了的段子也都和她有关。
一个是在翘课的台北,对着城市夜空声嘶力竭的一声狂吼,还未意识到自己真正取向的女男犹豫了一下,跟着一声狂吼。
我不由得想到了《机器人之恋》,呵呵,在你想疯的时候,有人毫无保留的陪你疯,确实是颇能让人心里暖暖,眼角湿湿的。
另外一个是在女男家中,纯女坐在床沿静静地聆听昨夜与女男翻云覆雨后的男男的独白,这段多少有点在赚眼泪,不过,在纯女潸然泪下的时候,我确实多少还是为她错综复杂的感受小小地悸动了一下。
当男男说出那句颇不符合他性格的“台北很难看到海”,基本就预示着这故事八成是要在海边收尾了。
呵呵,日本台湾这些小岛导演的通病,这个陈正道也没有例外,浓浓的看海情结。
好吧,我承认,我很爱这情结,也让我再次感慨一下,住在能随时看见海的地方,真好。
No One Wishes To Be Lonely,Neither Do We?没有人应该是孤独的,我们呢?
打开了我的心门,走进了我的生活,却为何又一再逃离我的视线?
我逃离,因为我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人;我逃离,因为我喜欢上了你喜欢的人;我逃离,因为我喜欢上了两个人;原来我们都只是喜欢上了喜欢彼此的两个人。
我逃离,因为我不知道这是友情还是爱情;我逃离,因为我获得了爱情却不想失去友情;我逃离,因为我拥有的友情和爱情让我成了第三者;原来我们都只是徘徊在友情和爱情间无法权衡。
我爱你,你却不明了;我爱你,我却不明了;我爱谁,我都不明了。
为何你要打开我的世界?
为何你要走入我的生活?
为何我充当了那把钥匙?
爱情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爱情触手可及却又似水中月镜中花,爱情处在三岔路口。
两种情感的碰撞,三种心声的抵触羞涩,感伤,嫉妒,懵懂青春,永远都是那样蠢蠢欲动像盛夏午后晕眩的阳光再也回不去的一光年……
盛夏光年是2007年给我的第一根难咽的硬刺。
不曾知道原来这样一部年轻的有点生硬的电影会让我在醒来的午后,扣动手指告诉那两个不在我身边的人,你们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让他们孤单。
幼年的守恒和正行,从他们的脸上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这两个男孩与生俱来的差别,如果不是正行的眼神,守恒的寂寞,他们的交集还会如此粘稠吗?
空旷洁净的操场,突兀的课桌椅,那个孤单的男孩,被谁寻找并牵挂着···如果当初正行勇敢的说出不愿意,可是这个如果本身就没有了意义,似乎正行早就看穿了守恒的寂寞,他在故事的一开始就爱上了这个形单影只却一脸倔强的漂亮男孩,于是出现了多年后守恒和正行同在一辆自行车上快乐自在的身影。
谁的不经意谁的不自主,爱一个人的每一个瞬间可能就是一生。
正行一直呆在守恒的身边,不曾离开,很多时候正行都是被动的依附着守恒,守恒也用自己的霸道依赖着正行,两个人用各自不同的理由维系关系,一个出于爱,一个因为寂寞。
我从没有怀疑,守恒也有爱,他对正行的爱是如此的透明简单,只是陪伴,因为陪伴就是对他最大的温柔和理解。
然而这样的缘由直到最后守恒才深深了解。
他的迟钝却加深了正行的痛苦,正行以为他的爱是看不到光的,即使慧嘉的深情谅解和守恒执意的挽留,他都抬不起头,唯一一次,那个二选一的游戏,他用尽勇气透露出他早已困顿糜烂的心事,却也在守恒无动于衷的表情下勇敢的伤害了他的爱,他有多么害怕啊!
其实谁都会害怕,守恒不也是吗?!
他难过的将头靠在正行的后背,我们知道,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但是,只有守恒知道该怎么做,他假装醉酒的模样,用这最后一个可能,让自己也让正行真正完整的在一起,纠缠纠缠,看到泪湿。
守恒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一起啊。
他说,我们真的长大了,人长大了,真的什么都变了。
海滩边,天地辽阔,两人之间终于可以诚实袒露了,不需要再痛苦地自我摸索寻求出路。
正行,我不是只有把你当朋友,我是真的喜欢你。
正行转身离开。
守恒,喂,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你是被老师规定的,我一直都知道你不是自愿跟我做朋友的···我真的太寂寞了···康正行,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两人眼神对峙着也交融着,我相信这一刻他们都明白了,爱,可以很简单。
盛夏光年,以青春的名义,告诉青春的我,关于青春的爱。
我们都可曾对所爱的人简单的说出那个爱呢,哪怕只在心里默默念···
没预期的好看
好朋友 - -
无感……
能把故事和情绪讲的这么一头雾水,导演也真算有本事。。
其实觉得杨淇长得还是很漂亮的说.不过原著小说看得更有意思,电影情绪营造得不错,但真是虎头蛇尾了,到后来整个被弄得一头雾水.
应该从小就找个女班长来陪他~ 咩~ 而且那个女孩也没什么非要跟这两个人混在一起的理由。
每次看的过程中和看完后,都会不住的深深吸气。就像片头说的“行星绕着恒星转,彗星撞过会有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畸形三角恋,到最后是每个人都寂寞。
三个苦逼,十万个为什么
单薄了些。或许是我观影的心态有问题。
花了这么大力气创建三个人几乎不能解决的针锋相对,其实挺狗血的情节,支撑大家看下去的几乎只有看如何solve problem了,结果竟然没有解决地结束了。结尾莫名其妙,怎么突然开始说:“其实我真的喜欢你。”“你是我的好朋友”了。不是都ooxx了么?而且好朋友也是可以ooxx的?
一个多小时的MV...
震撼的是守恒那句话:我太寂寞
暧昧的三角恋啊!
那是蓝色的夏天。
喜欢片名以及五月天,其实很难理解他们的感情
没有人想看直女在一对男同性恋之间搞三搞四,没有人
絕對的爛片
谁都可以吧?
如果没有mayday的推荐,我一定不会看这片子。 LES还可以接受,Gay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