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歌声

花儿与歌声,Flowers and songs

主演:魏歆惠,刘晨毅,王润泽,曹一诺,周琳翌,周北辰,曹德祥,郑陈皓淼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剧照

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1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2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3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4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5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6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13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14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15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16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17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18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19花儿与歌声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花儿与歌声》:物质贫穷和爱的缺席,是留守儿童两道心头伤

城市大片钢筋森林里日日华灯与喧嚣不断,而,而原本祥和安宁的乡村却越发变得寂静甚至呈现出一片“死寂”之状。

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维持家计,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安守自家田园,这就是当下许多乡村里存在着的最真实现状。

5月31日上映的《花儿与歌声》将故事的主角锁定在了一群性格各异又同样天真可爱的留守儿童上。

和其他孩子一样,他们每天的日常也是早起上学,下课嬉戏,生活实际的烦恼不多,只是少了父母的陪伴,日复一日的生活总显得有点孤单。

被同学诬陷偷手机的范大强一气之下跑出了村庄,没想到反而因祸得福找到了自己的亲妹妹范心明,两兄妹就这样高高兴兴一起坐客车回到了家。

心明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她虽然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但却不能用它看到世界。

哥哥大强并不因此难过,而是一回家就贴心地给心明准备了一根细长光滑的马杆,让这根马杆作心明的“眼睛”。

“这是水桶,这是篱笆,这是咱家的灶台……”大强牵着心明的手在自家的小天地里跑来跑去,马杆叮铛作响敲动家里的每一样东西,奏响一曲暖意融融的亲情乐章。

大强送心明一起上学,同学们当然没过多久就知道了这个小秘密,像对待一只小猴子一样好奇而小心地打探着心明。

是恶意吗,这么说倒也不至于,从来没见过盲人的孩子,心里的疑惑恨不得一股脑儿全部从心明那里找到答案。

心明没办法像同学一样念书写字,她自己也觉得无助又委屈,好在老天爷给心明开了一扇窗,那就是给了她一副纯净明亮的好嗓子。

在支教老师的指导下,领唱心明和其他小朋友的歌唱表演视频被发布到网络上,迅速获得了大量的好评与关注。

好消息不久传来:因为心明年仅六岁,所以只要及时治疗,她的眼睛其实是完全有可能通过手术治愈的,手术费用大约是一万块钱左右。

“一万块,一万块钱不算很多吧!

”听闻消息的支教老师很快地雀跃起来,又一下子沉默了。

跟盲人奶奶相依为命的大强心明,去哪里找这一万块钱?

大强左思右想,犹豫半天卖掉了自己心爱的两只小羊,但也只凑到了一千块钱。

一万块,一万块钱,和这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数字相比,自己的万般努力显得如此渺小。

大强可以想出各种法子哄心明开心,可以保证妹妹不受欺负,但一想到这凑不齐的一万块钱,小男子汉就被难为得掉眼泪。

这种绝望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它是贫穷。

好在学校同学和热心人的善意很快就汇聚成了一片爱心的河流,和着孩子们悠扬纯净的歌声,让心明重见光明。

和物质上的贫穷相比,父母关怀与亲情的缺席显然更容易给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电影《花儿与歌声》想要向家长传达的就是这一点。

迫切希望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当然也是出于爱,但也一定不要忘记孩子也有一颗敏感的心,他们比你想象中更加需要陪伴与关怀。

 2 ) 花儿与歌声观后感

30年没有看电影了,回到电影院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此片描写了大别山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故事,观后第一感觉是非常真诚、气息纯朴,没有故弄玄虚的情节。

细想起来,寓意十分深刻,每个主角都有一个故事。

校长,在此山区教育几十年,曾经的女朋友分手离开,到此还是孤身一人,以校为家。

支教老师高虹,新一代的老师,用爱心鼓励每个留守儿童上学,用音乐淘冶学生情操,积极向上,十分难得。

主角儿童心明,先天失明,父母离异跟随母亲,她妈怕被继父打死,让她穿上新衣服后将她丢掉,逼一个6岁的失眠儿童自谋生路。

巧合的是被她亲哥领回家。

后来,高老师联系医院,全家、全村、全校,乃至全社会筹款为她复明,十分感人,回想起仍然热泪盈眶。

 3 ) 《花儿与歌声》:“留守儿童”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

文:田金双

“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容易令人忧伤的话题,但在导演王蕾、编剧孟宪明的《花儿与歌声》中,朴素唯美的叙事风格多出了几分田园诗意和温暖的味道。

有一次,和朋友喝酒,朋友问“你孤独吗?

”答:“谁不孤独呢?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孤独的,他们一面拼命刺探别人的隐私,一面也在努力逃避自己的秘密。

如我一般,看似稀松平常,内心总有一丝小小的伤感挥之不去。

我一直固执地觉得,“中国式家庭”面临着三大问题:即空巢老人、分居夫妻、留守儿童。

许多人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太多无奈,然后彼此分开,再也不见。

我就曾是其中的一员。

在这部根据孟宪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花儿与歌声》中,“花儿与歌声”更像一种与“希望”有关的隐喻。

可是,现实生活中真有希望吗?

也许有,但前提是,只要——你的内心还有一丝光亮。

在《花儿与歌声》中,调皮捣蛋的五年级学生范大强离家出走,想到少林寺学武,这样就可以在打架时不落下风,结果偶然遇到了盲妹妹心明,他将小盲妹带进了学校。

继而新来的高虹老师发现了心明的音乐天赋,让六岁的她担任了学校的领唱。

高虹联系到省城大医院的高明医生,让心明的眼睛有了弱光。

当有了视力的心明第一次看到美丽的校园和被月光浮起的乡野、河岸,一下子理解了奶奶的歌谣,泪水瞬间盈满眼睛。

影片中,关于奶奶并没有太多的解读。

《花儿与歌声》更像一幅与田园或乡村有关的山水画,在留守孩子的世界里,上少林寺可以学会武功,可以不被人欺负,身边的小羊也可以抚慰和陪伴你的灵魂,虽然你有一个清苦的家,但有父母陪着你就是一种幸福。

可是,生活中有着太多伤感和无奈,有时你不得不离开,于是,同学手机丢了,范大强成了那个“偷”手机的人,大强遇到盲妹,尽管身单力薄,也会为了妹妹打架,也会用泥巴刻字做成印章教妹妹写字。

在孩子的世界里,爱是这样简单,和贫富没有半毛钱关系。

许多年前,我家有一只很老的黄狗,还有一只很小的白羊,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牵着这只白羊到村外吃草,彼时,一人一狗和一只小白羊,成为温馨的画面。

后来,有一天,小白羊被家人卖掉了。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明晃晃的毒日头下面,一只黄狗静静地站在拦着小贩,不让白羊离开。

多么伤感多么揪心的一刻。

这也成为童年的我内心忧伤的一个片段。

小白羊离开那年,半岁;老狗离开那年,十三岁。

许多年后,长大的我离开乡村,来到了北京,漂来漂去,再也回不去了。

《花儿与歌声》试图从几个留守孩子的视度与观众建立一次沟通,探讨“亲情与陪伴”有关的精神命题。

有时候,所谓成长中的忧伤,更多是一种“陪伴”上的缺失。

世间没有比“陪伴”更长情的告白。

爱情如是,亲情更是如此。

这也是为人父母对孩子无法弥补的亏欠。

可是,时光真会倒留吗?

岁月再也回不去了。

至今我还记得,一个孩子,如我,静静地站在街上,对着阳光轻轻皱眉的样子,些许忧伤,些许倔强,或许什么都没想。

可是,一切再也回不去了。

很想念他们。

 4 ) 《花儿与歌声》:让城市的孩子看到另一种成长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掉下了眼泪,可能是因为已为人父母,电影里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但生活的环境和遭遇有着天壤之别,当下的农村,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为了改善生活基本都选择外出务工,造成了大量的儿童在农村留守,他们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都成了一个巨大的现实课题。

这部电影,会让成年观众反省自己并深知陪伴孩子的重要;它也会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另一种成长,孩子们会用自己的视角与农村同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进行具象的对比,而这种巨大的差异会让孩子倍感珍惜、懂得感恩、激励成长。

为人父母,除了赚钱更加重要的是对孩子们的陪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和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会存在明显的不同,所以虽然笔者北漂纵使生活成本巨大也一定要让孩子在我的身边逐渐长大。

无论心智,还是见识,让孩子全方位的得到健全的关爱与成长。

毫无疑问,《花儿与歌声》是一部聚焦农村留守儿童的电影,笔者认为它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乡村教师、重男轻女……电影的关注点很多,每一个点既具象又典型,似乎在向社会发出一阵阵呼吁,当然这部电影并不满是悲苦情绪,它在传递的一种改变、关爱、温暖,它传递这人间的真善美。

新时代的农村留守儿童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社会的关爱让他们依然能有阳光般的生活。

你能想象一万块钱能难倒农村人么,你能想象农村孩子为了能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视频通话而偷老师手机么?

越是看到这些,观众可能会越是觉得震撼,观众会认为城市里的孩子都生活在天堂,越是这样,内心的感动就会升腾,会心疼电影里的那些孩子,会想着能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当听到心明清澈的歌声,你会落泪。

离家出走的范大强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盲妹妹心明,这是上帝的回馈,当他们回到家乡、走进学校,并逐步重燃生活信心,是老师、乡亲们、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使然。

蓝天、白云、绿绿的田野,美丽的乡村,是这部电影的主画面,这也象征着一种希望、一种向往。

通过一幕幕描写了留守儿童与乡村老师之间的真挚情感和动人故事,让观众一步步走进那些远离父母的乡村孩子的心田,让观众因歌声而陷入感动与思考。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电影《花儿与歌声》都是一部现实意义巨大的作品,它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真实描写了留守儿童兄妹之间真挚情感和动人故事。

通过展现了那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精神成长,赞美那些善良的人们和有爱的社会。

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步不再因生活而分离么?

这样的电影该被更多的人看到,当下的电影市场不该只有超级英雄、都市偶像、浪漫爱情,还需要有像《花儿与歌声》这样讴歌新时代、展现真善美、极具现实意义的电影。

 5 ) 过分懂事的小孩子总是让人心疼

过分懂事的小孩子总是让人心疼.. ... 刚看过了这部《花儿与歌声》的预告片,挺感动,感觉应该是个不错的故事,挺感动的。。

从小失明的小女孩、留守山村的小男孩,感觉他们看起来都不是-般的懂事。

孩子永远是那么的天真无邪,尤其听到小女孩那句“听说爸爸力气可大了对吗?”-阵心酸涌上心头啊.期待和小朋友一起走进影院看这个电影

 6 ) 六一不想让孩子看日本电影!

适合孩子看的电影真的不多,六一不想让孩子看日本的片子,果断选择这部国产电影!

这是是一个写留守儿童的影片,带孩子看看这样的影片对她的成长会有帮助,影片给孩子一个有意义的六一。

一个盲人小女孩对生活也充满热情,一个有担当的哥哥让人感受到了他小小年纪竟有如此的责任心。

是一部适合带着孩子一起看的电影。

 7 ) 《花儿与歌声》请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陪伴

文/木易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都选择跻身于大城市的拼搏奋斗中,而与此同时因为条件限制,难免会出现老人与小孩子相依为命的现象,少有影视作品去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故事,而电影《花儿与歌声》正是聚焦孩子的视角,用浪漫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暖心的故事。

《花儿与歌声》是由蕾子导演执导,一群孩子们作为主角的电影。

影片全程克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通过镜头调度赋予电影更单纯更为浪漫的意境。

同学间无邪的天真,师生间动容的感人,美好误会的兄妹情以及父母与子女间久而别离的亲情等等,这些情感的表露质朴而简约,尤为触动人心。

小男主大强自幼父母离婚,又因父亲常年在外漂泊打工,与患有眼疾的奶奶相伴相依。

往往大众对单亲孩子的认知总会觉得没有完整的家庭,得不到该有的爱,孩子的心理成长一定会受到影响,在我们生活中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最容易走向极端,或是倾向暴力、孤僻,又或是有着本不属于他的成熟,两个极端都叫人心酸。

而大强则属于后者,五年级的他本该好好享受自己的贪玩童年,却被生活逼迫撑起了一个家的希望。

尤其对“妹妹”心明,与亲生妹妹同样的名字同样的年纪又相同的先天眼疾,让大强瞬间就认定了这个被抛弃的小女孩就是他妹妹,呼之欲出的就是他身为哥哥的责任,将无微不至的爱给了心明。

于现实这可能是一场美丽的误会,但转身背后却是充满希望的温暖,正如电影《小偷家族》中所说,谁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家人。

在这些孩子中不只有大强是如此遭遇,他们多数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亲相见可能是一年一次,甚至是三年一次,他们也许调皮也许平静稳重,但每次一个人回到家中,总会默然伤感变得孤僻,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他们需要的并不多,比起奢侈的礼物,足够多的零花钱,我想时常见到爸爸妈妈便足矣,反过来站在父母的角度,可以看到孩子茁壮成长的足迹,何尝又不是一种最简单不过的小幸福呢。

当然电影中最为让人触动的是小心明,即使老天爷的不公让她先天失明,但她却像太阳一般给着观众无限温暖和希望。

“大地是黑色的,太阳也是黑色的,唯有看到哥哥(大强)才是有颜色的”,兄妹二人的对话之间,几句简单的言语却表明出了心明的内心世界,岂止是眼睛上的失明,被抛弃的孩子更是接近了死亡距离。

心明幼小的心灵承受了太多的失意,但她并没因此而绝望,而是选择去拥抱被误会的幸福并紧紧抓牢。

光是小女孩扬起笑容的嘴角就足以治愈观众的心灵,更别说她天籁般的声音唱响整个村落,如一缕阳光从银幕中照耀出来,温暖现场每一个观众。

《花儿与歌声》真心一部温暖的电影。

呼吁家长朋友们,工作再忙再累也不要忘了留下时间陪伴家中孩子,珍惜最简单的小幸福时光!

 8 ) 《花儿与歌声》:支教老师的关怀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被《花儿与歌声》感动到了,这部讲述留守儿童和支教老师生活的电影,一点一滴都是来源自真实的生活,孩子们的生活不仅仅是艰苦,还有各种纷争和不理解,当然还是来自于老师们的帮助和关怀。

总之,留守儿童的生活就是五味杂陈。

据粗略统计,全国的农村留守儿童多达千万,虽然这个数字在不断减少,但是留守儿童已经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花儿与歌声》中的小村落,一个村子的青壮年几乎都出门打动,一所小学里的学生基本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带着他们生活,只能说解决个温饱问题,学习、心理、生理健康,根本谈不上。

《花儿与歌声》没有一味地展现留守儿童的艰苦生活,只会卖惨是不会博得多少同情的。

影片其实是展现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以及乡村支教老师高虹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帮助,让孩子们喜欢音乐,并且通过美妙的歌声来改变命运。

这部电影展现的社会问题有很多,比如,留守儿童的心理苦闷,他们非常喜欢见到父母,但是在电影中,很多孩子没有手机,只能通过高虹老师的手机挨个和父母视频。

结果,老师的手机丢了,孩子们就迁怒于最后一个使用手机的范大强,使得范大强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还有片中也展现了部分家庭中重男轻女的现象,让上小学的女儿做饭,吃饭的时候女儿只能自己搬一张小板凳在门口吃,女儿都不能上饭桌,处处让小女儿感到郁闷。

《花儿与歌声》这部电影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支教老师高虹有学识、又见识,关键还懂得利用网络来传播音乐。

范大强的妹妹范心明是个盲人,但是她的嗓子异常出色,唱出个歌声像是百灵鸟一样,高虹把范心明的歌声放到网上,还帮助范心明找到了治疗眼睛的办法。

可以说,这部电影非常现实,也非常梦幻,像是诗歌一般,整体风格非常优美。

留守儿童绝大部分的生活可能都不好,最大的苦闷在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的成长不仅仅是需要三餐温饱,更需要家人切实的关爱。

这部电影就是在告诉观众,亲情最大的意义就陪伴,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们,生活真的非常艰苦,这不仅仅是需要物质来解决,而是能让孩子们看到爸爸妈妈。

据新闻报道,现在每年的留守儿童正在不断减少,全社会都在重视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在父母身边成长,就是最大的呵护。

如果孩子们一时无法和父母们生活在一起,那就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关怀。

希望多一些像是高虹这样的老师,他们的善行让这些儿童能够快乐茁壮的成长,有了他们这些和蔼可亲的老师,才能看见花儿与听见歌声。

崔汀/文

 9 ) 在天籁童声中徜徉大自然,《花儿与歌声》带来久违的感动

我们常说,音乐是梦想的翅膀,儿童,则是挥着翅膀的天使,因此,音乐对儿童来说,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可以陶冶情操、开阔心扉、激发潜能、放飞希望……一直以来,在影视界,也有许多的优秀儿童音乐作品诞生,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音乐之声》、《放牛班的春天》等等,都给观众带来太多美的享受和难忘的记忆。

但反观国内,儿童题材的音乐电影,却鲜有看到,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幸而,即将公映的《花儿与歌声》,则用歌唱,将我们带入到了充满芬芳的乡间,让我们感受到了纯真的天籁之声,这是一部值得强力推荐的作品。

《花儿与歌声》定档于5月31日,绽放于六一儿童节,虽然影片的故事着眼于留守儿童,着眼于田野生活,着眼于乡村教师与儿童之间的相处关系,但透过这些世间的情感,影片中的多首歌曲,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自幼失明,又被拐走的女童心明,在被哥哥大强从都市街头寻找到,带回故乡之后,便开始用歌声,来抒发内心的美好,她经常哼唱的那首"蓝天是白云的家,土地是禾苗的家,竹林是小鸟的家,心明是心明的家",虽然稚嫩,虽然没有什么配器伴奏,却胜在天然与淳朴,可谓是格外走心了。

我们常说"原生态",究竟什么是原生态?

心明无疑在用她的声音,为"原生态"进行注解。

在这部影片中,最让人难忘的歌曲,还有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与教唱下,学会的那首《田园行》:"瓦舍矮,田埂短……",一群淳朴的孩子们,围坐在田间地头,徜徉在河边溪旁,嬉戏在草丛漫地……这是一个没有被现代都市的电子产品所侵袭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被废气废水所污染的天堂,爱心满满的老师,破旧的风琴,简单的伴奏,却能瞬间将人带到了惠风和畅的田野之中,陶醉其中,真的有宠辱皆忘之感。

这,便是音乐的治愈能量,歌唱的抚慰功能,也是《花儿与歌声》这部电影,所带来的心灵涤荡之力。

影片的片名《花儿与歌声》,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内蕴。

从字面意思可以了解,其中的"花儿",意指片中可爱的孩子们,但我们也知道,在西北地区,也往往将民歌小调凑称为"花儿",因此,"花儿"与"歌声"在这里,也有了一语双关之妙。

而这部影片所描绘及呈现的,则是中原民谣里的花儿与少年,这里有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也有质朴憨厚的风土人情,片中无论是众多的儿童角色,还是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成人,都能让我们体会到许多耿直与坦诚,这正是当今时代,宝贵而稀缺的正直与热情。

《花儿与歌声》的故事,改编自著名剧作家,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孟宪明老师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从出版开始,就已经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此次被影像化,更是将那连绵起伏的麦地,那金灿灿的油菜花,那近处的流水,远处的小山,都一一用声音和画面呈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幅幅绝美的动态画卷,除却片中悦耳的音乐、动人的故事不说,就片中的风景,也是美到让人心醉,这是一部艺术水准很高的影片,也是一部看过之后,能给人留下许多思考的影片,而影片的宗旨,则是在呼唤亲情的回归,其社会意义,更甚于精神价值。

 10 ) 《花儿与歌声》:小孩子太过懂事,是我们做大人的失败

人这一辈子,好的光景有限,青春期算是一个,因为每个人可能都会觉自己无所不能。

童年时期也算一个,珍贵,无忧无虑,也是人之初满眼都是美好的阶段。

相比于青春期,童年时期对一个人三观建立,打基础的时候,它比青春期更为重要。

都说现在的孩子幸福,的确,现在的好多家长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努力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前一阵不还有报道说,张柏芝每月交三万校车费还是要亲自送儿子们上学,这是因为她不想错过孩子的每一段时光,甚至是去便利店买东西的时光,都是让她觉得最珍贵的,错过就无法重来的。

有家长陪的孩子各有各的幸福,没有家长陪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

电影《花儿与歌声》就向我们展示了当下一群留守儿童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在当下这个社会,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生活跟我们想象得不同。

如果说所有家长都在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完美童年,那么他们的童年注定是有缺憾的。

这样一部带着责任感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不多,耿直得有点扎心。

剧中的兄妹俩大强和心明是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包括他们所在的小乡村,整个村里几乎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

最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的,不是别人,是他们的老师。

这些乡村教师就好像是一道光,照亮了这些孩子的未来之路,也让他们有方法能接触到乡村以外的世界。

无疑,这些乡村教师是影片中最可爱的人,他们扮演了一部分父母的角色,却也无法完全替代父母的位置。

片中,大强经常给妹妹心明讲爸爸的故事,什么能抗200斤大米,还经常坐在父亲常坐的位置上,这些细节都能看出,大强对父亲的思念,对父爱的渴望。

片中的大强和心明都格外懂事,其实这是作为成年人的所长最不想看到的,也是最扎心的。

当一个孩子事事想的周全,过于懂事,这是做为成年人的失败。

就像片中的心明,不想动用奶奶买药的钱给自己治眼睛;不想要新衣服怕穿上新衣服就会被遗弃;独自去找小羊想让它们回到妈妈的怀抱,并不是她天生懂事,而是她经历了太多她这个年纪不该经历的伤害。

小孩子就是这样,白纸一般,你给他的是快乐他就是快乐的,你给他的是伤害他还是试图去理解你。

作为成年人,我们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以种种理由将这种责任与压力转嫁给孩子。

快乐成长快乐玩耍才是小孩子的责任啊!

虽然说小孩子怎么都能长大,但这样如同孤儿一样的成长方式真的对他们的未来没有影响吗?

就算没有影响,作为父母,就真的值得去放弃一段这样的时光而去创造所谓的物质条件吗?

孩子终将会长大,会离开父母的庇护,去过独立的生活,到那一天才真的是想留都留不住,想看都抓不到人,想清楚这一点的父母可能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长大吧。

 短评

看这个影片要准备好纸巾啊,片中孩子的无家可归,留宿街头,差点被人贩子拐卖,还好被哥哥带回了老家,一个天生盲眼的女孩,在贫困的山区,唯一的学校,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非常值得城里的孩子去观影,对心灵是一次非常好的洗礼,强烈推荐啊。

7分钟前
  • 水爷
  • 力荐

看了之后很感动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看着10岁左右的孩子很早就担起了家里很多责任照顾家里人。我要珍惜我现在美好的生活。

8分钟前
  • 豆友197614580
  • 力荐

今天带两个仔去看的,希望他们能明白其中的一部分道理。你们是好幸福啦。懂得多点关爱儿童,关爱家人😀😀😀😇😇😇

9分钟前
  • A小寳宝
  • 力荐

孩子们看了都说很感人!他们的学习环境不好!但是小朋友们都非常友好!

11分钟前
  • 豆友197532124
  • 力荐

一边看一边泪流满面,觉得留守儿童真的很需要关注。也被那些儿童顽强的生命力而感动!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14分钟前
  • 豆友197531516
  • 力荐

我这一场就两个人看 好感动 真心不错不错 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去看一场

17分钟前
  • 乐乐乐
  • 还行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一定要看这部电影,了解生活在另一个地方的孩子们生活状态,才会懂得珍惜!生活中不是处处阳光明媚,也有艰辛和无奈!

18分钟前
  • 豆友195692640
  • 力荐

关爱孩子,关注留守儿童,愿她们也能健康成长

19分钟前
  • 愚公移山
  • 力荐

昨晚看了电影《花儿与歌声》,今天脑海中还闪现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在眼前悄然闪现。这画面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歌声,也有温暖。拯救小鱼时,孩子们的善良率真是那样可贵;担心老师生病时,孩子们的默默守护是那么朴实;陪老师一起散步时,那月下的低吟浅唱又是何等浪漫。

21分钟前
  • 糊糊
  • 力荐

190509新校区观影初剪版,受众不明确,内容更像是边城式的,浓浓的善意,脱离现实

25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多关爱留守儿童

26分钟前
  • 吹吹风
  • 较差

题材选择比较不错,留守儿童问题和支教问题是深层次多原因的问题,也是城乡发展差距的直接体现,但是电影形式大于内容,匠气十足,孩子镜头的表现不该如此呆板!当然,这部电影给小孩子看还是不错的

31分钟前
  • 春春
  • 较差

和孩子一起看的,哥哥在剧中是个很有担当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尤其为了给心明治疗眼睛卖羊那段,兄妹和奶奶三人的亲情非常感人。看了这部电影,我家小孩也有很多感触。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把幸福认为理所当然,殊不知同一片蓝天下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见父母一面都是奢望~

32分钟前
  • 姐弟冻品8栋187
  • 推荐

一部感人的电影,让人感觉到心灵的纯洁,人与人之间相处和谐,好看

37分钟前
  • Jessie Wang

非常好看的一部儿童电影,反应了留守儿童在家有多么的艰难困苦,现在城市的小孩有几个能吃得了这种苦啊!

40分钟前
  •  💦 朱亚洁5789
  • 力荐

此片非常感人,值得家长和孩子们看。己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45分钟前
  • 木子李教育顾问-
  • 力荐

这部电影值得大家去看看.

46分钟前
  • 暗香
  • 力荐

摔泥烧字这孩子是个小天才。

48分钟前
  • 要啥自行车
  • 推荐

山区的孩子太可怜了,我们要多多帮助他们。

51分钟前
  • 佳鑫
  • 力荐

30年没有看电影了,听说此片很好,回到自己的童年

54分钟前
  • 白杨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