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嗣治
FOUJITA,藤田嗣治与乳白色的裸女(台)
导演:小栗康平
主演:小田切让,中谷美纪,安娜·吉拉多特,玛丽·克雷默,加濑亮,镰田小惠子,岸部一德,青木崇高,福士诚治,井川比佐志,风间杜夫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日语,法语年份:2015
简介:在1920年代的巴黎,日本艺术家藤田嗣治为这城市所爱,他对于裸体女人的独特诠释折服了整个蒙帕尔纳斯艺术圈,他与凡东根、奇斯林、毕加索、蒙迪里阿尼等艺术大师私交甚笃,他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在二战的时候,他回到了祖国日本,他的生活与信仰被战争击碎了,他与自己的妻子隐居在日本北部小城青森,在乡下躲避战争,他也发现一个他..详细 >
传记片的大忌即贪大。聪明的传记片一定截取人物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事件,通过事件展现人物,也足够留白,毕竟两个小时左右的内容容量实在有限。【藤田嗣治】从人物在巴黎的“全盛”时期开始讲,直至回到日本,面对战争带给国家的满目疮痍,受到震撼。“去他妈的意识形态”这个点没问题,但倘若对人物不够了解,根本也无法理解前半部分写巴黎生活的用意。同时小栗康平偏好大量使用全景,人物的神情也难以捕捉,代入感又降。电影实在太选择观众,其实并无必要。藤田嗣治可以找的点太多,在巴黎时刻意包装宣传自己源于当时对黄种人的歧视,迫于税务问题回到日本却又得不到国家艺术圈的足够认可,当然还有风流的一生,可惜影片的聚焦实在过散,不做点功课看实在一头雾水。
电影被从时间中点平均分开,近乎韦斯安德森式偏执地分成了巴黎和日本两部分,片尾镜头锁定在藤田嗣治人生最后的终点和平圣母礼拜堂的壁画,终于走完了画家的人生之旅,跟随藤田一同升天。摄影是全片最瞩目的优点,从侯孝贤处承接的全景长镜头叙事,既有着油画取景的风格意识,又符合画家传记的主题需要,还体现着渺小的个体与动荡时代之间的关系。但反过来说,场景间的衔接基本被砍掉了叙事意义,剪辑的去除、情绪的去除,令电影巨量的留白空间需要观众自己做好画家的生平功课,否则甚至无法从藏了两层的导演手法中窥得表达意图。影片最显象的表达是将藤田嗣治的一生用两个地域来隐喻,巴黎的飘在云端,日本的堕入山林,小栗康平不拍藤田执笔,在巴黎只拍刺激艺术家的欲,在日本再拍击溃艺术家的灵,期待一种直接与艺术的共感,无态度、无立场、无情绪。
6/10。在歌舞升平的巴黎,藤田嗣治活得疯狂,认为越是行事乖张的活着越能接近热爱的艺术,回到日本被军部要求作画的时候,《阿图岛玉碎》展览画令来访者均双手合十哭泣,相信绘画无关画的内容而成为艺术的永恒。他和妻子的生活对话充满童趣,妻子挑选布料一直拿不定注意,藤田劝说都买下因为砸钱越多女人越美丽,引起了妻子醋意让他以布料种类形容曾经的女人,此刻藤田从巴黎的糜烂中转变为战时物资不足的平凡丈夫,也预示他将漫步山林中逃避战争,坐到河边听见诡异的笑声,转头看见木板搭起的地方,出现一个白皮肤的洋装娃娃和一个娇小的和服娃娃,两个玩偶娃娃是他暂离现实喧嚣的心灵归属。灰黑的山间烟雾与结尾夏天绿得发亮的古树形成鲜明对比,片尾的教堂壁画都是藤田这时期的作品,借宗教达成自我藉慰,那副画沉坠于泛着波光的流水,从此淡忘苦难。
迷人的 乖张疯狂的在巴黎的画家 回到和平被扭曲了的日本 在怪谈和梦境里迷上狐狸
喜欢巴黎藤田,后半部日本藤田只想快进
27岁到法国后名声鹊起的日本画家,晚年回日本被战争裹挟,成了战争画家,战败后一直无法被日本正视。画面很美,固定镜头远景拍摄,好像一直在画卷里行走。从法国的浓郁雅致到日本的淡然雅致。 ——台北 光点影城
小栗康平十年磨一剑,真是拍的美不胜收。
無限遐想我在那個巴黎會怎麼樣。。。大概還是廢柴一個吧
在台北星光电影院看了这个片子,我睡过这部电影,但醒着的时候都很精彩。
在太阳下山的时候穿上新木屐 会变成狐狸的
不了解生平所以看个大概。画面虽美但没有声线来得有穿透力——也是音控使然。
看了短评严重怀疑我跟他们看的是一部电影吗??? 整个电影给我感觉都特别空洞 就像是刻意拍一些生活碎片配上个哀乐硬拧在一起一样 台词也莫名其妙 人都不会正经说话吗 还有那狐狸 特效五毛都不到吧 看完最大感受就是以后拍艺术家传记 就搞搞音乐画面弄美点 情节逻辑故事线没有都行
拍出了他的气质,静态,大景深,色调暗沉。在无限的表现欲中寻找自己和归宿。
小栗康平电影艺术水准已经登峰造极,而藤田嗣治的“静”和他是那么的合拍。”西洋画家“藤田嗣治,一个被”日本“舍弃的”法国人“。以”文化的冲突“为主题,把战前-战争-战后,巴黎-故乡-”故乡“都串联到了一起。年度推荐!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好评
算是挺好的!
黯哑是小栗康平的招牌啊
剧情很慢 但挺好看~
小田切讓真的太適合演這類角色了
这片子格调有点高,日本部分跟巴黎部分都不错,那种去了繁华回到土地相当的有震撼。男主本人当时的傲气退去,也有反差。三年不为了画好低头的下巴。也是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