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运动励志题材的电影我还是很有兴趣的,不过看了这部片,混杂了童年立志青春期叛逆懵懂爱情和江湖义气的故事却并不给人太深刻的印象——哪个段落都不深刻——更别说震撼了。
剧情类片子,有剧,就老老实实完整地讲一个故事;有情,爱情友情亲情,可以全有最好着意刻画其中一项;这两件事做明白了,片子基本不会太脱轨。
阿信的故事里,小时候喜欢练体操但被母亲阻止,因为先天小儿麻痹造成长短腿是一个原因,家庭状况欠佳父亲早逝母亲独立抚养两个儿子的生活压力也是一个原因。
阿信有个乖巧可爱且对他崇拜的弟弟,弟兄俩和母亲一同依赖一爿水果店过活。
亲情这边已经足够纵深展开着力刻画了,无论是父亲早逝的遗憾,母亲隐忍坚强的个性,懂事的弟弟,还是表面大喇喇其实对他们无比深爱的母亲,都能创作几个温馨感人的故事成就一个小男孩先苦后甜的体操梦想。
但是,导演没有这样做。
友情呢?
有从小一起玩儿大的兄弟,有待他又严格又宽爱的教练,街头打架的小混混虽然手毒但并不心狠,更何况小混混的父亲年轻时也是个体操运动员,天啊,这条线根本就可以上演一出黑白共荣惺惺相惜的戏码啊。
跟童年好兄弟死撑到底,跟街头混混先打后好,让凶狠的黑帮老大也露出温柔励志的情绪,多好的梗啊。
但是,导演没有这样做。
那就说爱情吧。
人生低潮期偶然结识了传呼台的妹妹,几轮电话过后二人互生情愫。
妹妹曾经是游泳健将,但却意外失去双腿再也不能游泳了。
他们对梦想的坚持对胜利的渴望,于是妹妹鼓励他,让他摆脱阴影再次走上运动场。
爱情也是不错的线索呀。
但是,导演也没有这样做。
导演把每种感情都扯了个头,露了下脸,之后就半生不熟地一锅烩了。
于是我们看到,前段童年故事里,两个萌萌的少年和能干的母亲只是吃了个晚饭。
到了中断——耗时最长的一段,兄弟情谊变成一次次街头打架斗殴,以为自己错手杀人然后集体逃亡,结果还偏偏弄错了。
没杀人,倒送了自己的命。
可是,励志了吗?
我没太看出来。
对小混混及其黑帮头目的父亲的刻画也很敷衍,他们化敌为友,操场跑两圈就实现了?
黑帮老大自己年轻时也练体操,然后就突然出现在比赛现场为他加油了?
从时间分布来看,导演在这个段落耗费的镜头最多,但不得不说,对江湖帮派气的驾驭,对《艋舺》式兄弟情意的驾驭,导演并不如钮承泽来得自然到位。
片子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说兄弟情谊,但说得并不精彩。
至于蜻蜓点水的爱情部分,哎,基本就是个虚幻的加油声而已,甚至最后阿信落寞地放下电话女孩在比赛现场感动到泪流满面,导演也没有给两人安排一点温情戏码。
所以,我真想问问,导演你究竟要干什么嘛。
既然是“翻身”,这样的人生大概总也离不开荒唐的岁月了吧,这就是一杯茶,香醇、甘冽、苦涩……茶汤都是你的。
看上去艺术影院尚且保留了足本,没有《猩球崛起》被“掐断”的的突兀。
毒品、粗口,国父孙中山的画像和含有“中华民国”旗帜、徽章、对白都保留了下来。
在预热《翻滚吧,阿信!
》的国内影展上,导演林育贤说,大陆影片不感人。
这部台湾青春片保留了监制人李烈《艋舺》式的热血,而导演林育贤则将2005年剧情式纪录片《翻滚吧!
男孩》变成了真正的剧情片:80年代的台北县城,少年的梦想、成长的曲折之痛、兄弟情义、纯洁而青涩的爱情、剪不断理还乱的小镇黑道、不甚完美的父母亲情、迷茫的青春泪水,乃至轻轻点点的钢琴曲、田野的风景,这些都组成了台湾青春片的淡雅元素。
而正是这样一部平淡如水的影片,让人尝到了温盐水的味道。
《翻滚吧,阿信!
》摆脱了纪录片风格,在平铺直叙之外使用了插叙、倒叙,让本来可以以时间轴线顺序交代的故事有了更多跌宕起伏和情感变化,这跟《艋舺》的正在进行时的主线略有不同。
用回忆体去讲述80年代发生在平静乡村的不为人知的体操冠军的故事,听上去有些主旋律?
没错,青春热血励志片就点出了励志的元素。
不知道是不是要一改往日的衰颓之风,在自然风当中寻找一些积极力量。
就当下台湾电视选秀传达的印象来说,以(练体操的)梦想作为整部戏的情感推动,更显得俗套了一些。
但老套也有老套的好处,每个人都有梦想,片子的回忆体更带有人生、成长的视角,每个人都能理解。
虽然这种体操梦的萌生、成长在整部影片交代得那么清淡:爷爷捧场的戏班子、体育系的旁观生、混社会时体操风格的武术和舞蹈、哭泣时的体操倒立……这也许就是“少年之梦”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在生活中,没有突发的情感却始终没有离开。
在荒唐岁月里,混沌少年依然没有彻底离开体操。
对少年来说,梦想只是纤绳,而对于人生来说,梦想已然内化成生活习惯。
就像日本动画《灌篮高手》里的三井寿,浪子回头只因希望重新回到自己的轨道上。
其实阿信并不是十足的混混,只是偶然性和不能选择强加在少年的心头。
荒唐岁月里,人生向上之火从未熄灭。
街头打斗、勾心斗角、市侩流氓、人生苦旅都未曾沾染过少年之梦,所以能保留持久。
阿信对大佬说,之所以他不怕死,是因为他想“翻身”。
故事的结局是一个完美的后空翻,只是多少人能在荒唐过后,像阿信、三井寿那样喊出埋藏在自己身体里的声音。
这声音可是是我想练体操、我想打篮球,也可以是我想学英语专业、我想上北外、上外,我想要一所不被hr秒杀的北大毕业证……可以是正常的过完高中,可以是一如16岁那样阳光、健康、单纯、乐天、开朗。
“翻身”的后空翻,阿信翻得很曲折,也很辛苦,这时间可能有好多年,有母亲的不理解、抱怨,有成长之痛、友谊之殇、皮肉之苦、心灵落寞,却也有爱情滋润、长辈关怀。
阿信不为名、不为利、不为父母……不为他人左右,甚至不为人生左右,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做得很棒。
你也可以。
我也是。
就像是一片儿茶叶在水中的起伏,茶汤当中必然包含了高潮和低谷,“翻身”的人生大概总也离不开荒唐的岁月了,这就是一杯茶,香醇甘冽苦涩都是你的。
在这家艺术影院,剧情片终于还是像优酷上写的那样成为喜剧片。
同行的电影爱好者们笑点很低。
可我还是看哭了。
艺术影院可能还需要一些气氛,比如三层的洗手间小便池临时盖上了黑塑料袋,还有不够洁净的盥洗盆,还有味道,显得影院只顾脸面不顾实用,一层电梯前摆放了电动自行车,还有略显空洞的一层货架。
国内第一家艺术影院,总该鼓励一下。
库布里克书店不错,终于找到了适合放置《生活月刊》的书店,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儿。
不为彭于晏,不为青春励志片,唯一的理由只因仔。
电影真的不出彩,所以只能给这个分。
看到她那一年,她16岁,打着少男系女孩的头衔出场。
那时她是林宛儒,笑起来很害羞的样子,有细长光洁的小腿,最讨厌穿裙子。
当吴宗宪问为什么带胸罩可以用懒懒的声音无所谓的摔出一句:可是我有奶啊。
再然后她是林仔仔,没有非死不可的日子有无名。
那些文字透露出她的叛逆,那些照片诉说着她的成长。
在她恋爱的日子里也同样上演着我的故事。
渐渐她不再是只属于网络的仔,在Mv看到她,在杂志内页看到她,在电视广告看到她,这一刻她成为林辰唏。
感觉好奇怪,明明是一个如此陌生又遥远的人,却感觉是一个认识了好多年的朋友,看着她成长,从一个青涩小女生蜕变成华片一姐。
关掉了无名,开始用微薄和非死不可,说话不再是那种懒懒的调调,也开始穿当年她无比讨厌的裙子和高跟鞋。
你好 林辰唏!
再见 林宛儒!
五年的时间太漫长,能改变的东西也太多。
今天有人问我五年前和今天一样吗。
80%还是和当初一样,不愿意改变的人到底是固执还是自私。
看过挺多励志的电影,但是一部部都趋向于形式,许多励志电影中导演都只热衷于描写主人公的奋斗历程与挫折,比如说《当幸福来敲门》威尔史密斯的成功,整场电影都在聚焦与他的人生低潮与高潮,对大环境的描写可以说少之又少,当然这是好片,只是我个人觉得就像是在某种特定真空的人物,让我觉得是一个故事。
《翻滚吧阿信》给我的第一个震撼是——生活态度。
破旧的平房、尚未粉刷白的裸露的水泥墙、歪歪扭扭的的对联、懒散的知了声、破旧风扇做成的驱蝇器。
尚且不说故事的时代背景,至今仍能在台湾的某个角落找到这样的一个地方,就让我瞪大了眼睛,以前也看过类似的台湾片,也是这么一个情景,但是翻滚吧给我的感触最深,这是一个GDP超过一万多美元的台湾么,这样“简陋”的地方,在我所生长的地方也在渐渐消失,我曾经也有如此的经历,但是近几年都已经消失了,但是台湾还存在,让我有深深的共鸣。
总体来说,似乎这部影片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故事,但是我却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怎么深入描写一方面,家庭、友情、爱情、帮派,无论怎么写都无法还原出真实的阿信,试问哪个人有能在两个小时中深入的了解一个人呢?
不过是水过鸭背。
所以我觉得这个片之所好,其源于“气”,“气”一在于气氛,理想的追求在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功利主义的环境下往往就会求其利而忘其理,但是电影中那种破旧和慵懒滑稽让我觉得这种理想追求看似遥不可及,实际却比专情与描写作者努力有力许多,我觉得很多事成功在于良好的气氛,喜爱这个气氛,才有热情,理想也是,这种气氛是阿信成功的原因,“气”二在于竞争,教练曾经说大树:"你所有动作都很好,但是你摆着那个臭脸,好像谁欠你似的",当然这种竞争在很多片是很寻常的,没什么好说的,“气”三在于,勇气与相信,我觉得这种相信是不可言传的,我以前也不理解,但是似乎是教练的话“全能体操中所有的器械都是冰冷的器械,如果你没有激情,如果你不和他建立关系,你就永远无法建立你的恐惧”,这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意思,恐惧除了源于未知,还源于不相信,不相信导致不信任,不信任造成误解和猜疑,然后就造成了一种急躁,一种犬儒——即你做坏事,我也做呗,你做的什么我都相信,我也都不相信,这样也就有了“认真你就输了“的说法,但是片子就是告诉我们,要相信,既然目标已经定下,就要去相信他,相信了你们就建立关系,我记得我妈曾经对我说过”你还记得你青春期的叛逆时候呢,很多时候很气人,我都不相管你了,但是你是我的儿子,我只能相信你,因为我知道我相信你,我相信你能变好,你一定能变好的,我就坚持我的历程,后来不就好了么“,对,相信才能坚持,相信才能建立关系,相信能产生爱,片中的流氓黑松,阿信自己,教练,所有所有人不都正是相信阿信,有信念,才能最后成功么,那这样的成功不正正是那种安静慵懒的氛围所带来对环境对乡土,对祖国的信任么?
这些都是钱和物质快速得不到的
观看这部影片,以至于喜欢这部影片,均起源是我走过的年代,里面的场影,背景音乐,均让我想想那时的我所走过的路,点点滴滴在心头,所以这将是一部令我永生难忘的片片。
电影说,阿信去练体操的原因是一只脚长一只脚短,也就是俗称的长短脚。
在我看来,《翻滚吧!
阿信》的问题不在于哪只脚长、哪只脚短,影片的症状也不是什么剧本好导演烂,更不是演员好技术烂。
综合看来,它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有短脚问题。
比短脚还严重的是,它没有去做自己,而是去学别人。
东西是别人的,看在眼里,学着很容易。
说来也是,林育贤导演啊,这世上,做自己最难。
这部影片有如发霉过期的劣质三明治,那励志、帮派再到励志的故事解构,就好似三明治的粗糙做法。
只是它用料低次,手艺糟糕,产品还过了保质期,怎能入口?
无论励志还是黑道,林育贤都拍得新意寥寥,细节处理不着轻重。
面对老掉牙的桥段,莫名其妙的行为逻辑,导演偏偏还沉浸在那种自嗨的情绪当中,无法自拔。
“想哭的时候就倒立,那样眼泪就不会流出来”,十年前《流星花园》的狗血台词都被拿了出来,真当观众全是花痴女生了。
无怪乎很多人觉得,当阿信在黑白两道的支持下,重练体操,那就推翻了之前表述,柯宇纶的惨死也变得极为可笑。
而从彭于晏到陈汉典,剧中人物好像不小心走错了片场,又胡乱做戏,演将了下去。
《翻滚吧!
阿信》会让人想到很多部电影,《艋舺》到《马拉松》等等,结果横竖来看,它惟独没有老老实实去做好自己,我们也无法理解阿信这个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动机。
就这点说来,导演不仅判断失误,更有点太贪心了。
如果把矫情等同于真诚,把烂俗看做热血,那么,《翻滚吧!
阿信》好像会投一部分人所好,就像女生看到彭于晏狂露胸口肌肉,两眼猛发光。
有人说,再怎么样,《翻滚吧!
阿信》都是无毒无害的绿色产品。
浪子回头的故事,积极向上的主题,刻意营造的怀旧感,一如既往的台湾风土人情,它应该被原谅。
更何况,林育贤还贡献了哥哥的真人真事,诉说那永不消失的成长伤痛。
就连主创阵容上,他和其他新导演用的都是同一拨人,其心可鉴。
但是眼下电影有这么多,观众不应该连好坏都分不清了。
如果导演愿意接受为什么的问题吐槽,随便想想,整上一百个都不算难。
为什么落跑到原谅处理得像儿戏,为什么人在楼下了还不去见CALL机少女一面,为什么别的模仿对象不选偏偏选了去年票房大热的《艋舺》……剧作上,《翻滚吧!
阿信》完全断裂,前面和中间不搭,中间和后面不搭。
即便前后相搭,那也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励志故事。
同是跟体育运动的题材挂钩,片子全然没有《听说》那样好玩,更没有《练习曲》的清新范。
演员上,彭于晏除了肌肉身板,一无是处,他延续了台湾年轻男星一贯的哭鼻子演技,可惜还哭得特难看。
柯宇纶自甘沉沦,林辰唏莫名其妙,陈汉典白赚了个有势力的老爸,从《艋舺》穿越而至,徒劳一场。
我对台片一向包容偏爱,评论时会尽量扬其长、避其短。
倘若林育贤是九把刀一样的长片首作,《翻滚吧!
阿信》拍成这样,情有可原。
只是,导演五六年前早已成名,现在还混迹个这般模样,拿“翻滚吧”做旗号,底气实在不足。
想到林育贤前两部剧情长片的失败状况,看来也绝非意外偶然。
或许,对林育贤来说,意识到自己没才华,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东方早报】
好多男性朋友都曾和我说过,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好几年以后,见惯了各种中分小烟熏微卷小豹纹高跟鞋,晚上梦到的却总是在前排摇晃的马尾辫。
可能,每个人心里都住着摇晃的一个马尾辫、笑起来牙齿很漂亮的隔壁班男生、总是害羞的599吧。
阿信每次耍帅的翻完后空翻之后总要双手交叉,一脸坏笑的耍帅,那个笑容,总觉得就是楼上大我一届爱好街舞的学长,要不然就是班里最后一排的留级生,再不就是隔壁班的体育委员吗?
一场游戏一场梦,我也曾经坐在机车男后面,头发在空中飘舞,在舞池里放肆接吻,在人群中黯然落泪。
沉寂很久的大学群,今天忽然有人说要聚会,结果我和平常班里最不屑于参加各种班级活动的男孩子最积极,大家都说,时光改变的太多了。
上学的时候只顾各自,在外面混了几年后才知道同学情谊有多珍贵。
主题不够真挚不要紧,我们都要怀着一颗真挚的心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2011已经快到末端,最后这句话送给自己。
人生,本来应该就是一个人走,能找到的那个人,也是相互扶持走彼此的路,而不是两个人走同一条路。
林育贤导演的《翻滚吧!
阿信》,也是根据他的真人真事改编的。
在今年的金马奖中也有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剧本的三项提名。
影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年少的体操选手因种种原因而误入歧途,但最后重新回归体操,重拾梦想,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
期待已久的这部电影,虽然我没有去电影院看,而是连续载了三天才看到的,庆幸的是1080p的画质没有让我失望。
这部影片,已久沿袭了这些片子的画面的特点,细腻的摄制,柔和的光线,明暗分明,把人带如那个时候,故事的叙述由于是真人真事改编的,所以不可谓不流畅,不可谓不连串。
作为一部青春励志片,也让有过类似过往的观众们产生了共鸣。
片中融入了不少元素,或多或少的,我从中看到了些许《阿虎》,《艋舺》还有《旺角卡门》的影子。
在面对类似的经历,相近的斗志,在男主角的身上看到了刘德华在《阿虎》中的故事,在《旺角卡门》中的兄弟之情,也在本片中有体现,《艋舺》里面的兄弟义气,黑帮,也在片中有体现。
有很多人拿这部电影跟其他电影相比,说不如哪个什么的,但是这是真人真事改编的,难道为了避免与其他电影相似而要去改编构造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有些故事,有些经历有写相似,但是这不是拿来比较的,而是要从中看到不同的对自己有触动,有感受,有激励的地方。
命运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
影片中阿信与兄弟阿山以为失手杀了黑帮老大的儿子,然后跑路,最后还是在其他地方混了黑道,而且还导致阿山的死。
回去面对黑帮老大的阿信,展示了自己的斗志,而黑帮老大年轻时也是一个体操选手,也就给了阿信一个机会。
电影不是拿来比较的,是拿来欣赏和感受的。
生命中有多少这样的玩笑跟巧合,让我们的生命变的稍许有些无奈,也有些让人不明白,但是,这就是生命,你奈何不了,那何不鼓起斗志,勇敢地去战斗呢当经历了歧途的迷茫之后,阿信终于找回了自己,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像阿信那样子,不顾一切,重拾自己的梦想,就算死掉,也在所不惜。
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梦想,但是又多少人有那股永远不灭的斗志,有那股在向着梦想前进时的毅力与坚持,有那种浪子回头的勇气,大部分的人,都在忙乱繁华的世界里,忘记了自己的梦,忘记了当时的热血,丢弃了那时的斗志。
赢别人很容易,最难的是赢自己。
输给别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输给自己,再也没有勇气去战斗。
这一切,阿信他做到了!
就如同歌里唱的一样从现在我不再逃避,重新唤起,埋藏在我心底的血液,沉住气,我的心不再移,屏息不放弃,慢慢的,朝着我的梦前进。
忘了吧,混乱的事不再提,放了吧,把心思变唯一。
我会用尽所有力,奋力跃起在天际。
迎着光明,我会更用力呼吸,飞到另一个灿烂天空,完美,落地。
简单纯粹的体育精神《翻滚吧 阿信》阿信不停重复那些动作,他对着窗口都在想着自己跳马的动作。
——我想到了我自己的体育生涯。
从十岁开始练跑步,400米和800米两个项目,一直练到二十岁。
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绕着操场跑、跑、继续跑、每天不停地跑、春夏秋冬不间断地跑……我不似阿信,我不喜欢我的运动项目,我只是被教练逼着。
直到有一天进入了大学,我把钉鞋扔进了垃圾筒。
但是十年,800米所带给人的坚持和忍耐,到达终点必须冲刺的精神,像刀一样刻进了骨头里,有时候自己都不曾意识得到。
2年前,我跑了第一个10KM,然后半程马拉松,上个星期跑了上海的全程马拉松。
跑全马之前没有好好的训练,跑到16公里的时候就觉得不行了,我想算了,我就跑个半程算了。
但是到了半程和全程的岔路口,没有一丝的犹豫,我不由自主地迈向了全程的通道,我意识到,坚持完成比赛,这是本能。
前半程我跑了2个小时,而后半程我跑了3小时45分钟,脚底起了四个水泡,可能已经被我踩破了,四肢的肌肉已经无法支撑这样的强度了,连意志力都不能控制身体走下去了,但是到了离终点最后的200米,我迈开步伐冲刺,超越了所有人,我对自己喊,加油,左!
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体力,我意识到,冲过比赛的终点,这是本能。
那个时刻,世界没有其他人,没有其他事,只有我自己,和终点。
所以,我喜欢上跑步,消耗自己的体能和精神,让一切都坍塌都崩溃,让灵魂和意识可显现。
有的人说,练体育的人头脑简单,是的,因为复杂都已经坍塌崩溃了。
阿信离开体操队,开始混社会,他很能打,惹了很多事,最好的朋友菜脯落得被人打死的下场,他开始悔悟。
他对流氓老大黑松说,我想翻身,我想练体操。
——人生很长也很短,容不得犯下几个错误,有的人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一步走错,一生就可能就步步都错了。
我们总是鼓励别人说,没关系,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但是未必。
就像阿信他不停地给599的拷机电台女孩子打电话,女孩子告诉他,她以前也是个游泳运动员,她让阿信加油,因为他不仅仅是在为自己的梦想在奋斗,而是在为很多的梦想在奋斗!
这个时候,我已经才想到,她是不是残疾了,果然。
她的桌板上挂着她拿着金牌的照片,但是失去双腿的她已经无法再游泳了,但她依然在最后辞去了接线员的工作,她留言给阿信说,她也要为她的梦想去奋斗了。
也许我们能犯的最大的错,就是错过了我们的人生!
如果你还没有错过,那就去为你的梦想而奋斗吧!
阿信躺在病床上,镜头俯拍着彭于晏脸,他嚎啕大哭,哭得整个脸都变形了。
——我想到生命中某些相似的瞬间,拼命地哭没有任何顾忌,拼命地哭所有的精神都崩溃……然后,一个新的世界,开始建立。
我想,如果我的眼前有这样一个人,我不会去安慰他,我会给他留下一个安静的空间,我会为他高兴。
所有的新世界都是建立在旧的废墟之上,新的自我也是如此。
《翻滚吧 阿信》是部好片子,这还与我自己运动员的背景有关,特别有自己的感受。
体育的精神,让人回归到一种简单纯粹的状态,就像最后比赛是小树对阿信说的,要赢别人很简单,难的是要赢自己,往往太多的时候,我们看不到那个真实的自己了。
1.陈汉典要不要从头到尾一个表情啊!!!!!!
2.菜谱和阿信搅基算了好吗!!!!!!!
3.黑社会老大有点气场好吗!!!!!!!!
4.编剧的构思要不要那么跳跃!!!!!
莫名其妙跳到梦想这个主题!!!
你以为是穿越啊!!!!!
5.拜托。
热血过程的铺垫麻烦长一点,详细一点可以吗?!!!
6.除了彭于晏很帅,此片有什么值得看的地方?!!!!!
陈汉典一出来我就觉得这是部喜剧。。。
中间部分不知不觉跑到 Monga 去了 很拖沓 有点脱节 黑帮的情节也有点扯....好歹最后还是把我感动了
好好的体育竞技片搞那么多黑社会做咩
三分给腹肌了。
执着的人很傻很天真,但往往有意外收获
剧情扯得太牵强了啦
看到说他爸说想哭的时候就倒立,眼泪就不会流下来,我就想说靠妖,你爸是花泽类啊!
要只是励志就好了
有亮点,而且还不少,虽然有着励志片一贯的刻意娇性,不过依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这种励志故事真的是老掉牙了,当中进入艋舺时刻,最后又跳回来走煽情,真是很无聊。
蛮不错的台湾青春励志片~
看看身材~
很多bug好么!阿信似乎是台湾人专门拿来励志的名字,可这次实在生硬,滥用戏剧性,把所有失败扭转为成功之母,用“合理”想象把一个真实的故事糟蹋。我相信奇迹是某种真实的存在,但不意味着整个世界会重新组织,停下来帮你。
混社会那段不错 可惜大陆版有删节。热血不足,节奏缓慢。真人改编电影的不足是,放不开手脚,很多时候抒情过度。如果剪成90分钟,应该是个好片子。
亮點在后段彭于晏那一身美肉。另外實在是不適應林仔仔在片裏的造型啊
果然很励志啊~如果你还有梦,就勇敢的去追~彭于晏的身材超好啊~流口水。。。。。。
开头让我误以为这是部搞笑的励志体育电影,没想到故事情节一转,就变成了讲述混混的堕落生活,然后再转,黑帮老大竟然“有爱”到去激励别人练体操!好吧!据说,这是根据导演林育贤本人的哥哥林育信的故事改编的!那我姑且就相信了?但说真的,前后两段剧情,我看得挺欢乐,不过中间那段个人不太喜欢!
一、它不煽情,却激发荷尔蒙。二、它很戏剧、导演是真实人物的亲弟弟。三:求ost。四、啥小=男性分泌物,你是啥小?=你是什么东西啊?五、豆瓣很傻
这叫一个磨机啊啊啊
就算光看彭于晏, 也值回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