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眼过两部影片,一部是看着前面剧照里葛优的头发而心生悲意的让子弹飞,还有一个就是冯德伦的太极了,片子出乎意料的好,倒不是说有多好,但比我想象中要好多了,首先作为一个导演,从烂俗的故事中要英雄崛起绝非易事,冯德伦另辟蹊径,结合了自己从小看的漫画和有戏,重构了电影经典的叙事方式,使得影片立马生动起来。
在观看于乌尔善的刀剑笑时我仍认为在电影中插入游戏画面显得多少有些歪门邪道,油滑得很,现在应该修正一下,贸贸然的割裂的插入游戏画面,才是歪门邪道哗众取宠,太极对这一块的运用就很好,因为他先下大力气做了培养基,就好像周星驰的电影里的无厘头,谁也不会去挑逻辑的错误,就是因为预先做好了培养基。
主角袁晓超,一开始觉得很呆,演员不够灵动,后来发现似乎真的不怎么灵动,不过倒是和人物角色很配,有可能是影片为他量身定做,当然也可能是他的演技大象无形,和角色融为一体也说不定。
冯德伦身上有一种香港电影弥足珍贵的特质尚未失去,就是节奏,整个太极的节奏推进的很好,没有拖沓的东西,基本上保持着不间断的小高潮和好奇点,持续的推动这电影叙述,甚至很爽利,有些说干就干的感觉,这一点和星爷的食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名字叫从零开始,电影的叙述也走了一个默片的开头,随后在经典叙事中不断加入自己的创新,倒是名副其实
当anglababy从男盆友的宝马车上下来慰问怪咖时,显而易见,一个屌丝战胜高富帅逆袭女神的故事展开了。
女神爱高富帅爱得彻底,全盘西化,服装咖啡家用电器铁路工程,可以说从器物到文化到男盆友的远大理想照单全收。
但是男人嘛,总是把事业放在第一。
因为小时候是外姓人不能学武功,精神上受了歧视肉体上挨了欺负,自卑所以才要超越啊!
学习科学文化就成了他证明自己的方式,而娶到妹子也是证明成功的附带条件之一。
其实呢,他对土洋两款女神都不是那么爱的(爆炸后高富帅醒来的第一反应是机器毁了他也毁了,要不是洋女神在呻吟他看都不会看一眼的,所以可以推想他对洋女神的表白也是策略性的),事业上的成功、尊严上的复仇才是他真正需要的东西:你会打拳,我会修铁路,而且,修铁路比打拳重要得多。
故事在这里就开始有趣了,高富帅转变立场的条件、屌丝逆袭的机会也就来了。
过去是自给自足、祠堂祖坟构成的生活,未来是开通铁路、走向世界的生活,落后与进步,野蛮与文明,如此强烈的对比让人刺痛,也令人纠结。
强拆一幕让人想到了现实,电影也有点像一部乡土武侠版的《阿凡达》。
但这背后更重要的是一种无解的殖民逻辑。
高富帅接受了西方貌似中立的科学知识,也接受了知识背后的意识形态,加之个人成功的野心,这一切使他看不出自己的作法有什么不对:你是落后的,野蛮的,我就帮你进步,帮你文明,虽然手段可能简单粗暴了点,但就算变革的阵痛吧,反正目的总是好的嘛,你们怎么就这么冥顽不灵呢?
如果从洋人的角度来看,这还可能是帝国主义的阴谋(但克莱尔根本不care自己所肩负的帝国主义使命啊!
又是一个恋爱大过天的女人);但是从高富帅这种民族精英的角度来看,他未尝没有振兴大清的真心啊——所以嘛,这就是在第一世界受过训练的第三世界民族精英与帝国主义殖民策略的合谋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女神动摇了。
私人情感上的创伤让她同时也洞悉了西方文明进步宏大叙事后的霸权本质:原来你丫说修铁路修铁路,最后要闹到拆我房屋毁我祖坟伤我乡亲啊!
于是,还没有深度浸淫西方文明的女神,在由土变洋的半路上转身了,一个尚在转变中的自由主义者在理想幻灭后,果断回头拥抱了民族主义,与乡土和底层人民站在了一起。
在后面的剧情里,又与屌丝在战斗中培养起了一定程度的友谊,为后文做好了铺垫。
正如本雅明所说,一切文明都伴随着暴力。
文明和野蛮不是两个漠不相关的概念,而是一种辩证关系、一种充满张力的境遇。
多元主义听起来是挺乐观挺美好的东西,但是使所有差异成为差异的那个基本的普遍叙事必须还是存在的,就像我们再宽容多元文化,一些基本的文明框架还是要被主观上共同承认的:如果一个国家公然宣称自己的政权不靠民主选举而是神授世袭,不承认人人平等而按出身分个高下,审判不走法律程序不靠证据说话而是让嫌疑人把手放在热油里——然后宣称这是我们民族特色不要你来干预,恐怕也是难以理解的吧?
话说回来,现代文明必须进入陈家沟,任何本质主义的怀旧主义是阻挡不了的,掌门人在这一点上还是开明和有远见的。
其实陈家沟居民已经在慢慢接受、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了,邮电局的欢乐场景不就是个例子吗?
还可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
其实两个女人起初都被设计的很无脑,不管是乡土女神还是洋妞这种掌握科学知识身负政治使命的现代女性,基本都把自己的男人看成了全世界。
这一点洋妞到死都没改变。
但乡土女神还有更艰巨的任务。
和平时期女人就是相夫教子的秦香莲,出了事就要一秒变身保家卫国的花木兰啊有没有!
机器开进来的时候长辈老头子们全都怂了,女神义不容辞挺身而出,那一幕我心中蓦然闪现了戴爷和孟悦所说的女人《浮出历史的地表》啊!
但女神再厉害再威武,在军功章上也要输男屌丝几分啊。
人家天赋异禀,未来注定光明。
所以只好女神牺牲个人幸福,以成全一个所谓的武学奇才的故事发展了,这真是太苦逼了。
总得来说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高富帅由正派变反派的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漫画化的表现手法稍稍有些不喜欢,但这是导演刻意要体现的一种个人风格吧。
立意很有点想法,武打设计很棒,续集必将更加黑暗,但主旨上不知道会不会更加纠结,希望如此吧。
今早在影院欣赏的,武打画面不错,配乐也很棒。
至少比这几年看的国产电影好太多了,唔。。
鬼脚七、董爷,真棒,闺蜜说卖豆腐的小哥巨帅,我也这么觉得。
//// 诶黑。。
注:有情节透露。
但是话说回来,你看了预告片,难道就猜不出来剧情吗?
不要怀疑!
就是你想的那样!
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些经典港片,故事简单粗糙,但彼时看过之后,总不失开心、痛快、感动。
即使现在翻来看,虽不再像当年那样好看,但是这些感觉中的部分,还是会在。
这部给我的感觉就差不多是这样。
简单——拜师学艺不外传,最后抱的美人归。
这样定律百年不变。
直接——部分桥段我甚至看到了《举起手来》的感觉...痛快——boom!
boom!如果只拿国产商业片与之衡量的话,我都愿意给它打五星。
先说说给我带来的惊艳:1.宣传预告片的河南话唤起了我的故乡情结,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此片宣传上的低姿态,不纠结于“魔幻”“史诗”这些无边际的词汇,印象分增加不少;2.特效果真是与IMAX合作出来的。
视觉效果放眼国产片中无以伦比。
算是看过的国产片中3D效果最为出色的一部;3.漫画将漫画风格融入其中,与电影结合良好,一方面视觉效果更丰富;另一面,当你再面对夸张无边际的剧情时,突然就觉得自然了许多。
4.细节从开头的默片叙事,到片中无处不在的地图标示,再到拳脚间的函数抛物线,可谓无微不至。
使打斗场面更丰富多彩。
撇开好与不好之争,看起来很细心也很用心。
可谓真诚之作。
5.故事够简单,够恶俗。
但是在简单的故事中丰富细节,构思打斗。
在我看来就够了。
再来说说缺点:1.如题所述,到最后,小伙儿的三花聚顶到哪儿去了?
可能因为“连续剧”的原因,把这个留到后面了。
但是对于这部电影来讲,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2.硕大的朋克挖掘机,里面工作人员不乏几十人。
有洋人,有国人,还有扮成洋人的国人。
两个人闯进去,打倒一片洋人,那些国人们到哪儿去了?!
最后这机器还没起什么太大的作用,被人插了一下,就挂了。
3.天理教就那么被人给灭了?!
总体来讲,还是很多令人惊艳的地方。
甚至都想给它挂一个“好莱坞级别”的商业片的名号。
称不称职,但感觉是够了。
我对国产片重燃激情了。
慢慢来。
下一部我还是很想去看看的,因为我一直挂念着“Three flowers together top”这个必杀技。
没有缺点,并不是意味着完美,同样优点也可能不多,最终趋于中庸。
《太极1:从零开始》其实就是这样,一方面,怪味功夫和工业革命等在功夫片中少见元素一并出现,但电影只是做到了形式上的创新,换汤不换药。
另一方面,作为两部曲中的第一部(其实是原本是三部,第三部《巅峰在望》的开拍与否要取决于前两部的成绩),可以理解电影还没有亮出绝招,把关键都留在下集中,但高潮欠奉就是你的不对,看上去就像一个超长版的预告片一样。
其实之前对导演冯德伦的导演功力还是比较肯定的,纵观其前三部导演作品,《大佬爱美丽》、《精武家庭》、《跳出去》,且不论质量如何,起码能从电影里看到冯德伦的用心态度。
这些电影的固有风格都是比较乖张,故事平淡,但拍的的很卖力。
作为一个导演,冯德伦讲故事的能力不一定出众,不一定新颖,但起码能把故事说的四平八稳,并在其中加入大量新鲜元素来修饰,这是值得肯定的一点,比如《精武家庭》,故事不咋地,但笑料和武打场面很有看点,《太极》亦是如此。
这部电影形式很新,字幕解说剧情,RPG游戏一般的村镇标示,格斗游戏一样的回合制打斗,无处不在的功夫拆招注释,连漫画式的象声词也是随处可见。
简言之,电影在包装方面,充分符合新世纪观众的审美需求,漫画、网游、水果忍者、摇滚乐、新潮词汇等应有尽有,同时又显示出了对老式功夫片的致敬,诸如像80年代的《少林寺》和邵氏《如来神掌》等神怪武侠片,可参加周星驰的《功夫》,本片其实和后者很像,都是以致敬为主,同时形式上比较新颖。
年轻的导演,采用这种方式来包装一个老式的故事,种类繁多,但却不讨人嫌,让电影比较显得热闹,这是喜人之处。
另外,“蒸汽朋克”的设定也只是套词。
工业革命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其实早在徐克的《黄飞鸿》中就应验过了,当年新派武侠片风起的时候,很多电影都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
而本片也是依样画葫芦一样再续旧情,只是夸张的设定了一个机器怪物“特洛伊”,而作为片中大BOSS的特洛伊,又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这种蒸汽怪物在宫崎骏(《天空之城》)和大友克洋(《蒸汽男孩》)的电影中比较常见,但国内尚属首次。
但电影并没有真正涉及到蒸汽朋克的精髓,无外乎本片骨子里面还是讲述传统文化的电影。
作为电影的故事,前面说了,讲的很稳,没什么缺点。
但本片犯了一个原则上的错误,就是亮点不多。
大家可以比较下影史上很多“X部曲”电影,不是那种一集一个故事的系列片,而是一个故事被分成了三段的那类,比如《指环王》三部曲,第一部中护戒小队才刚刚出发,并未迎来真正的大战,但电影却高潮迭起,故事紧凑,信息量极大,介绍了众多主要人物,并以一个颇具悬念的战斗结尾,可以将其当成连续三部曲类第一部的教科书。
而《太极1:从零开始》,故事也比较欢乐,出场人物也是很多,但感觉故事稳重却不太紧凑,杨露禅从进陈家沟开始寻求学艺,一直到结尾也没真正学成,中间那段过关戏还比较有趣,但其余在村中逗留那段时间感觉非常冗长,粗枝大叶的地方太多。
片中的几处亮点,特洛伊大战和迎击官军两场戏,热闹有余精彩不足,也造成了全片没有真正高潮段落,一切都是那么的中庸,就像一部90分钟的预告片,告诉你,想看《太极》,请看下集。
可本片的预告片,做的确实要比电影好看。
总而言之,《太极1:从零开始》优劣并存,优点在于打斗场面好看,专业演员出身的几位主配角硬桥硬马功夫配合洪金宝的动作指导有看点;形式热闹,有朝气,嘻嘻哈哈一通就跑完了,陈家沟真的很像《仙剑奇侠传》里的街市;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作为一个娱乐片,电影故事得体,场面娱乐性,制作精良,不像一些娱乐片端着架子,当婊子又立牌坊,本片并不装逼。
而电影的缺点,文中已经说完了。
先用一句话证明俺看过:“什么情况?
”话说俺一看到批评剧情弱智的就想呵呵,这片拿剧情说事儿?
就跟指着一个大老爷们说他胸部不够丰满一样。
俺看到滴,是制作有新意,画面效果都很好,俊男美女团还养眼。
反正俺是看到帅哥美女就高兴,彭于晏、Angelababy、外国小美女还有昨天【好声音好广告】里帅到爆棚了的吴彦祖(虽然要在下部戏份才多),阵容分就不是1星啊。
亲们知道大东北的电影院特色么=。
=就是但凡有笑点了放映厅内就会充斥着东北老娘们们如山涧清泉的银铃般的笑声...今天也是各种奇葩,效果不错哈。
总体来说:1喜剧够轻松;2制作有创意效果8错;3演员阵容蛮强大缺点就是:1尼玛这点剧情有必要拍成两部么,银两滴木有,钱包很吃痛啊2作为无限下线小城市有没有不是3D的不喜欢带眼镜额。。。
最后补上,祝祖祖Daniel昨天生日快乐=。
=下部你就是反派大boss了吧加油哦(PS:彭于晏Eddie在这部里面太悲催了点吧,人见人虐,运气无限差。。。
)
正如《太极》的主角是个怪咖之外,《太极》也是一部十足的怪咖电影。
可以说,至少从《太极1》来看,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的电影。
在上映前的预告片来看,制片方甚至毫不掩饰其剧情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软肋,将其大肆“宣传”。
所以,在观看电影之前,我们就已经被剧透到“体无完肤”。
至少对于我而言,我很想看看,在已经对故事脉络大致清晰的情况下,这部电影能给我多少惊喜。
结果看完电影后,第一,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欢乐很好看,第二,我很期待下集。
冯德伦没有利用《太极》开创一个新新武侠的野心。
你无法指望这部电影能够像当年徐克的《新龙门客栈》之类的电影,引发了武侠电影的一场革命。
从风格上来说,《太极》是一部风格边缘化的电影,他会在武侠电影中留下一笔,却无法给整个武侠电影带来太多的推动力。
尽管在陈国富的操作之下,这部电影的票房不会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以这样的方式来打造电影,或者说打造一部武侠电影,会让这样怪咖一样的风格成为主流。
这是一部极具混搭风的影片,嘻哈风、摇滚风、动漫风、电游风、甚至还有朋克风。
这样的“凌乱搭配”,无疑会让爱者极爱,恨者极恨。
冯德伦似乎将《太极》当做一块画布,在上面肆意泼洒。
于是,最后你发现,这部怪咖电影,除了剧情和太极之外,其他所有的所有都是未知数。
对我而言,《太极》就好像是一个长段子相声,三分钟一个小包袱,五分钟一个大包袱。
我不知道下一个桥段里,冯德伦又会给我耍什么宝,所以,我在看电影时,就是一个惊喜,两个惊喜……直至N个惊喜。
当初看昆汀电影时也有这种感觉,当然了,冯德伦不是昆汀。
《太极》打得很好看,为了让影片更像功夫片,除了几个主角之外,影片启用了N个练家子,这使得这部电影的动作桥段比往常那些花拳绣腿的武侠片显得更加好看。
可以说,将太极这种以柔克刚的味道拍出来,且要拍得好看,不容易。
我以前并不喜欢洪金宝的武术设计,但这次他对《太极》的打造,实在让我佩服。
在《太极》之前,能把这个慢悠悠的功夫拍的好看,且有力,除了《太极张三丰》之外,便是《功夫》了。
我相信有不少观众和我一样,看完电影后有去练习太极的冲动了。
所以,这部电影看得我处处有惊喜,唯独剧情之外。
尽管制片方不掩饰自己剧情的单薄,但该批的一样要批。
《太极》的前半部分就是一部传统的落魄子弟拜师求艺的故事,这部分剧情虽然俗套,却还咬得住主题。
但突然出现的蒸气怪物,则有点为了朋克风而朋克风的嫌疑了。
你别指望《太极》这样一部电影会承载什么工业革命带来的矛盾之类的高深思想,这只是一个幌子,蒸气怪物的出现只是为了电影在画面上有更多的看点,纯粹为了迎合“朋克风”,也就是这一段,和“太极”几乎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我看来,蒸气怪物虽然看得震撼,却偏偏就是影片中最可以被取代的元素。
在我眼中,它的牛逼哄哄的出场,远不如两个人看得PK那么爽。
好在这个蒸气怪物只是出来亮亮相便结束了自己的使命,我所希望的是,在下集中,若有类似的元素出现,那么请和“太极”二字更紧扣点,当然,没有更好。
期待10月25日。
影片的可贵之处全在于创新,一个仿佛传统意义上的动作武侠片,却拍得非常精致而奇趣,在保证故事情节生动完整的反映出很多武侠豪迈的气势同时,又相当智慧的穿插加入画面特技、喜剧、动画、电脑游戏等诸多元素,非常好看好玩。
坐在影院里,大家笑声不断,电影给人很多的出其不意,结束的时候,好多观众都和我一样,深感意犹未尽。
当然,是真正的意犹未尽,嘿嘿,结尾的几幅有关于太极2\3的画面,提示这个故事会有很丰富的主线和支线发展。
很赞这部电影的敢于创新,用电影相关语言和技术诠释出新的美学趣味和角度,这是电影发展需要的气度。
四星的电影,但是看到豆瓣评分这么低,我还是友情多加一颗星吧。
情节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有些有趣的,1.打斗场面配上电子摇滚,很好玩;2.都做场面加上类似科技分析的动画,蛮有趣;3.陈家沟讲河南方言,小亲切。
女主角挺好看的。
彭于晏至少在第一部,也不算是反派。
心上人被误杀了,换谁估计也会一时激愤,想要拆平什么沟的。
感觉第一部,除了几个出场几秒钟的洋人,不大尊重中国人以外,似乎没有什么坏人,洋人也不算坏人。
这部电影看完,我觉得第二部上映我还是会去看的。
今天一开始打算去看之前,在网上查了下评分。
6分,很低,但是没拦住我去看的冲动。
我是抱着找新鲜的态度进影院的,买票的时候,上座率很低。
心想,是不是真难么烂。
这样的情形几年前也见过,那时候看的是《刀见笑》,乌尔善拍的,网上褒贬不一,但是美国福克斯公司对于该片的认可,和后来他得到了《画皮2》的执导权,证明这部片商业上的成功的。
看《太极》我是出于想知道,到底传统的功夫片用这种新方式来拍,怎么拍,能拍成什么效果。
我是蛮关心传统文化的传播的。
所以此片再烂也得看。
看了以后感觉,看到我想看的东西了。
影片的一些东西看上去混搭,很乱很奇怪,有着很多我们看片时意识上缺少的新意。
惊喜无处不在,字幕特效让整个戏的幽默感很强烈。
动作设计也很棒。
我觉得剧情好不好暂且不提。
本身这也是部喜剧片,搞怪,无厘头的东西在里面,本身立意就是那样。
有人觉得要拿票房跟各种大片比,我觉得这些人心理很畸形,到底想吐槽什么?
中国电影很不行?
再说了《泰坦尼克》本身那事好,经典之作,曾经的票房奇迹。
你那个插班生的成绩跟第一名比,不公平吧。
那最近的《蝙蝠侠》、《蜘蛛侠》相比呢,《蝙蝠侠》谁拍的,诺兰,大导演,他对于故事架构的能力非国内一般的导演能够企及,我想姜文和他比还有一定差距。
何况冯德伦。
而且人家重情节,《太极》重的是新意。
《蜘蛛侠》嘛,我觉得相比于《蝙蝠侠》真的逊色很多,老掉牙的故事一直拍,都知道整个故事情节了,除了人物本身形象是饱满的,拍的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了。
其实影片好不好应该从片子本身的卖点出发来讨论。
《太极》作为一部颠覆传统功夫片概念的片子,为了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以推陈出新的概念艺术来吸引观众。
剧情的夸张,是否合情理,这是其次。
看完片子我觉得这部片子是吸引到我了。
我觉得看的不亏。
很期待《太极2》。
国际上这部片子好评如潮,各大电影节也向该片投来了橄榄枝。
吐槽的朋友们,如果你们对面子不满的话,以上情况可以上网去搜,了解下这部片子的情况。
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外国人被国人这种创意和幽默打动,国人是否能换个轻松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呢?
cyberpunk+acg的喧哗流 武打片我最爱啦!可是,有点尴尬。。好低龄
凑合得一塌糊涂……
游戏之作。画面,视角还有音乐都挺好的!
冯德伦啊(┳_┳)...您能不能回去和谢霆锋演古惑仔(┳_┳)...
漫画街机风格十足,冯德伦拍的喜剧还是蛮有新意的,而且明显人缘不错,来捧场的人很多
混搭≠混杂,最起码得能搭到一起。PS:居然没有闫芳大师?!没有闫芳大师还敢妄称太极?!
喜欢梁小龙。最讨厌男主说“什么情况”
歪小子斯科特的翻版,那些在屏幕上乱加的字挺烦的,十分90后。但是片子不难看,能耐着性子看完。
难看到一定水平了,用来kill time都觉得浪费时间!
…玩花款玩不好就是这种了。打无数乱七八糟的字幕,有必要没必要都加数字特效,本来这故事就不怎么好,还不好好讲,更糟了。只有画面合格的电影(连很好都不是),是不可以的。浪费彭于宴了。(陈思成果然怎么看怎么不怎么样)
其实还是挺有喜感的,拍摄手法很新潮
本期待一场好戏,从漫画风一出的时候,就知道和名字听起来不是一回事儿了。走马灯一样的面孔,除了怀旧,就是叫观者对片子本身不要要求太多。
RPG的创意元素加入还不错
这样的国产片可以给四星了,视效不错,看出用心了,只是蒸汽朋克的元素比较水
Baby真是美的无死角,就是好瘦
还挺喜欢。
中国电影这么干才有劲~
当漫画看挺有意思的。
绝对算不上烂片。还是不错的,推荐的目的是因为喜欢彭于晏。
看着演员给了一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