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片子是我看侯勇拍的第一个片子,第一次看就很喜欢,喜欢侯勇身上的那种独特的气质,其中有江湖气,有爱国者,有亲情,虽然侯勇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做出了很多文化人难以做到事,最难忘的就是最后知道济南被日本人占领了,侯勇倒地的情景,也许他在那时真的对这个国家感到了失望和绝望,唯有死亡才能让他解脱。
这部电视剧我看了不下三遍,总体评价是“非常好”。
一是剧情好,节奏紧凑、不拖沓;二是演员的演技绝属一流。
陈六子是一个以乞讨为生的流浪儿,大雪天冻倒在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的门前……从此,他就如凤凰涅盘,凭着自己的努力、机智、坚毅,一步步成为了民族企业家。
但是,当时是处在日本侵略中国的大背景下,最终他因国仇家恨,郁疾内结,吐血而亡。
因全剧以主人公的兴衰为主旋律来铺陈,有人会把该剧归结为一部商战片,认为机遇环境很重要,加之自身的天分,一定会事业有成。
但我认为这是片面的,可以说,在主人公的身上体现了典型的中国人性格:知恩图报,不唯利是图,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爱惜人才,奖惩分明,却又不做守财奴……像陈寿亭一样的人,时时处处都有,为什么在今天那些人能够叱咤风云,而陈寿亭的人生结局却不尽如人意呢?
从这个角度看,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商战片,更是一部属于中国人的史诗!
这部电视剧,不仅体现了中国商人自勉、自强的奋斗历程,更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看,以作爱国主义教材,提醒孩子,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大染坊》优酷才24集,不少人说被删减过。
我自己看了之后觉得,剧情跳转很快,时间跨度也大,有的地方需要脑补一些。
当然有的伏笔,一开始没有说的很明确,在之后的剧情中会有交代,呼应前情。
就目前的集数来说,前23集的剧情中,小六子像起点文的男主,完美符合“莫欺少年穷”这句话。
人虽是穷苦出身,但自带主角光环,遇贵人,得机遇,化敌为友,一路开挂,走上事业巅峰。
用人格魅力吸引到了众人的跟随和相助。
可是,最后一集多的内容,看得人心酸了起来,特别是配合片尾曲《把感动留在人间》歌词一起。
套用剧中的那句话:国家太弱,个人太强,会吃亏的。
从家国情怀到民族大义,从林家隐退到六子吐血,大好河山,满目疮痍,怎么不令人心痛?
一部剧的成功,并非只靠主角,也是由众多出彩的配角共同成就的。
卢家驹的老爹学识渊博,慧眼识人。
出场不多,台词却显示出这个角色的国学功底深厚。
他和小六子合伙做生意,给予了无比的信任,才让小六子为今后的发展挖到了第一桶金。
卢家驹,《水云间》的汪子默,集中了前期笑点,学染织专业不会染织,为人风趣,心胸开阔。
是个幸运儿,人生赢家,二个老婆,三个儿女。
可惜剧中没有陈寿亭是如何让卢家驹心服口服地喊他六哥的剧情,过程一定很有趣。
总爱说别人彪呼呼的孙明祖,彪呼呼这个词一开始不明白意思,还特意问了山东同学。
在青岛与陈寿亭明争暗斗多年,关键时刻却不掉链子,是个有骨气有大义的鲁商。
贾思雅,王思懿一直很美,《水浒传》的潘金莲,《秦始皇与阿房女》的逸云,都是她。
这部剧里她的妆容能看出岁月变迁,化妆师用心了。
可惜最后为了赚钱与日本人勾结在一起。
沈远宜,竟然是孙俪。
小六子济南开厂前来捧场,本来地痞流氓要来闹事,结果直接瘪掉,我太喜欢看这种戏剧性的高潮了。
林祥荣,上海小开,一开始看不起外地人乡下人,上海人那种感觉拿捏得很到位,那个说话的腔调,啧啧啧。。
最后拉下脸求人帮忙铁路截货,放以前的他怎么可能?
转变很大。
打完电话慢慢坐下,感觉自己受尽了委曲,内心很是无助,立刻回家求老爷子的肯定,也是很可爱了。
相信林老爷子一定很欣慰儿子的成长成熟。
赵东俊,比较谨慎,格局不大,心眼很多的商人。
倒不是说不好,做生意是需要守成的,小心谨慎不错,不过他内心深处其实不太相信小六子,交过几次手吃了亏才服气。
到最后,我都有点怀疑他的那个厂址风水玄学是不是真的灵验了?
赵东初,年轻时候的谢玉,王天风,脸好嫩啊!
《摩登家庭》也有他。
苗瀚东,林伯清,商界大佬的演员气质都很沉稳,光站着,不用说话,自带气场。
周涛飞,感觉小六子对他很欣赏,是不是想栽培他当接班人啊?
所以周死了之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丁文东,旅日留学生,装起来还蛮唬人的。
招标那场戏,他的日本老婆真的很美。
吕登标,一个很出彩的配角,前期在工厂里干活吃拿卡要,暗中吃回扣讨价还价的那三个手指,简直要把我笑死了。
他不适合干死活,派他盯人放哨跑业务搞销售的活,脑子不要太灵光~老吴(经济大权在握,做账一把好手,财务一定是要自己人啊),识字的金彪(电工,保镖,保安队长),锁子叔(半个饼的救命之恩,好人有好报),采芹(年轻时候不好看,老了的扮相反而顺眼多了)。。
济南旅馆里的掌柜,迎来送往,说话很有艺术,“陈掌柜的不愿意写字,所以画个圈”。
还有后面上门结账的说辞,话说得漂亮,钱也顺利地要到了。
胶东半岛民族工业的血泪史,值得一看!
这些年反反复复看了七八遍,每当剧荒就翻出来看,每次看到陈六子办那些人都感觉特别痛快。
一共24集,把商战拍的特别简单易懂,一点都不故弄玄虚,节奏感也特别棒。
每次看完都感叹个人再牛如果国家太弱,也只能像六子最后那样悲剧结尾,感谢我们生在和平年代,真希望现在多出几个陈六子这样既聪明又大气的商业奇才。
真正的爽剧,必须五星!
难得的好剧啊!
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
六子的能力想必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看到了,(格局大,爱学习,懂技术,头脑灵活,懂分享,重感情,以德报怨,知恩图报,勇敢,不服输,忠孝两全)主角光环,万里挑一,无所不能。
因此他身边人的优秀也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其实这部剧很贴近现实,人物形象刻画很鲜明,对于人性也反应的淋漓尽致。
基本每个人都会从剧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彩芹:中国好老婆的典范,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女人,贤良淑德秀外慧中。
家驹:六子的合伙人,识时务懂忍让懂放权会用人,积极的配合。
潇洒的生活轻松的挣钱,无限激发六子的潜能,不拖后腿反而能完美协助。
完美老板的代表。
老吴:账房先生,六子的心腹,账算的好,情商也高,执行力强。
忠厚老实,金牌秘书,顾名思义,秘书的秘,保守秘密,秘书的书,有一定文笔。
这种人管钱,真的是又稳又放心。
金彪:江湖义气,忠勇双全,能随时卖命,外表粗犷,性格刚烈,责任心强,有领导力。
这是一部电视剧,同时也是一部学习教材,生意人,职场人看了都会受益匪浅。
豆瓣9.2的高评分也是货真价实。
这么晚了刚看完,内心却还没平静,老规矩,好作品一定要写影评并且强烈推荐。
我是特意注册来评价这部电视剧的,评级不多,这是我看过的所有商战片里最经典,最出彩的一部,至今我已经一集不拉的看了16遍了,可见我的喜爱程度...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
看了20遍不止。
这部电视剧伴随我从童年到成年,从学生到教师。
我也从最一开始时喜欢陈寿亭,到后来的喜欢赵冬初。
第一遍时,陈六子的每一计都超出我的概念,当时的感觉就是跑到大脑外是一样的。
但是,随着看的次数的增多,我也发现许多的逻辑和推理的不通。
到现在的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在丁文东去六合印染厂的时候要装作日本人,和林祥荣装上那么一装,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可能是年级的问题吧,我对陈六子的说话方式有些不能认同。
也许有本事的人说话就是比较狂傲吧。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孙明祖染厂里的账房说的那一席话。
张狂,需要的是资本;但也许内敛会让人更生好感吧。
孙俪,孙俪在里面真的就是一大亮点。
真是太美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民国戏所有就不会有过时这说,总之,任时光岁月变迁,从未觉得孙俪在里面的造型土过。
说说我的最爱,赵冬初。
我太爱这个角色,年轻帅气、有情有义、有勇有谋。
说了这么多的缺点仍然改变不了我对他的爱。。。
剧情相当紧凑,短短24集,有了好几个商战来回,编剧讲得清楚,导演拍得精彩,观众看得入迷。
观众是最受益的。
尽管男主陈寿亭人设过于完美,且有金手指的嫌疑,在商场上跟对手博弈就没有输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小时候不一般的遭遇,成长过程中对三国等时期古人智慧策略感兴趣,更是将这一套投用在生意上,熟知却不硬背,活用也不搬用。
陈寿亭知道自己的不足,没技术就高薪聘请,谦卑学习。
自己苦过来的,且有同理心,对人性的把握,能善待工人,知道他们的根本需求,俘虏人心也是很重要的。
渐渐的,在周村、青岛、济南等地开辟出自己的牌子,站稳脚跟。
陈寿亭见招拆招的本事,还不是我最佩服的。
而是他有度,有度量,见好收三分,绝不把人逼到走投无路,对过招的人都说好。
能把对手发展成朋友,还是掏心掏肺的那种,其人格魅力更甚于其他。
当然,陈寿亭身边的人也有他的“老师”。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家驹,了解自己的能耐,清楚自己的位置,不会仗着留过洋就高看自己,就如同陈寿亭所说的,“他不争”。
不要觉得这不争很容易,就人这劣根性,多是自负自大,美化自己的。
....好歹这厂子我家是出大份钱,却拿小头额;好些客户也是我交际出来的,虽不像在厂里跑上跑下出体力活,但脑力活也累啊;好歹我是留过洋的,你出身不过叫花子,没文化;......上面那些念头只要家驹揪着,这合作只能糊了。
也就没有后来的彼此成全,生意越做越大的成果。
遇到一个明白的合伙人,这生意就成了一半,两人惺惺相惜,遇对了。
编剧借剧中人的口,道出很多哲理,那歇后语也是一串串冒出来,很久没有看到如此有趣的剧了。
前人用几十年风雨路走出来的,告诉我们只有国强了,个人发展才有基本保障。
有底气了,才能有自信,我们不要“跪着”,要堂堂正正“站着”!
个人太强,国家太弱,是会吃亏的。
这几个字,扛着好几代人的血泪,必须铭记。
【一等人用眼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
八仙桌子盖井盖,随着方就着圆吧。
国家太弱,个人太强,是会吃亏的。
不管是男人对男人,还是男人对女人,首先要相互信任,再来是相互理解,这最高处啊,就是相互欣赏。
人和人在一起,特别是男人和男人在一起,你知道什么最难避免吗?
--争!
就这一个“争”字,不知能毁了多少事,而家驹却是让。
真正的高人啊,是让你心甘情愿为他上蹿下跳的。
土地爷掉井里,别捞(劳)这个神了。
人,毕竟是人嘛。
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
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道德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
企业的生存法则:活下来,做大,做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带头苦干,赏罚分明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内部抓管理,培养骨干,同时吸收外部力量,比如逃难的电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倚重员工的品德,物质奖励结合情感投入。
外部竞争:建立和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染布的秘方:大方中套小方打开销售渠道:利益诱导,让利建立人脉关系网络:树立威望名声,珍惜贵人动态调整:抓住机遇,立稳脚跟,或者震慑对手,或者很赚一笔。
跟踪最新的行业动向,转型升级(从染布要印花)保持做人的一贯品格,做事的灵活机动陈六子身上具备的成功者特质:1、技术过硬。
技术高。
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2、人格魅力。
品格高。
树立名声,得贵人相助。
3、定位准确。
智慧高。
只做自己擅长的,合作与互补。
4、格局远大。
逆商高。
幼年苦难,但从小听书,眼界宽。
5、深谙人性。
情商高。
有慧根,同时爱思考。
6、开源节流。
财商高。
舍得投入,但是不浪费。
此六高汇聚于一身,想不成功都难。
人物鲜明,节奏流畅,表演到位,台词精彩。
好剧!
今年看《走西口》,看到渲染的晋商,忽然想起《大染坊》,想起陈六子,什么叫商人,什么叫好商人,看看《大染坊》,无论什么《走西口》《乔家大院》,特意塑造的晋商都不是很成功的,我作为一个山东人,认为《大染坊》塑造的鲁商是非常成功的,我并没有故意的宣扬地方主义,可能是山东省委宣传部工作做的比较好(赞一个,其实这些片都是各省的宣传片,都是省委宣传部支持拍的),从《大染坊》到《闯关东》,什么样的人是山东人?
陈六子,朱开山他们就是山东人!
题外话:我在豆瓣一年多这是我的第一篇评论我选择了《大染坊》
我讨厌侯勇那张脸 多半是冲出亚马逊后遗症
不喜欢男主这样的性格
还可以吧,主角光环太强大
真的是很经典的一部电视剧
最爱之一。十一期间又看了一遍~
对“安分守己好媳妇”大加夸赞,在外面从商的女人就得是全靠“身体交易”,她就只能被称呼为“大洋马”处处加以贬低。男主就是民国版“龙傲天”,处处说教又人见人爱,就算开黄腔也是“真诚不做作”,恶心吐了。
以前的电视剧真的比现在的强
侯勇演技不错
只看了两集,暂不看了。主人公似乎没有成长经历,直接满级。第一第二集开始周边的人就各种佩服服气。先就这样吧。有机会再说。
国家太弱,个人太强,注定是个悲剧
本来应该四星 也这东西 画蛇添足
情节张力~!
记忆中应该还挺好看的··
太猛了,一路开挂
一般般,比天道差远了,反派、日本人跟蠢货一样,历史虚无主义?精神胜利法?家驹有几句关于男女的话还是有点意思的
有点意思
3集弃。不喜欢这个民国商战故事。男主一路牛逼,没有跌宕起伏。
看的解说
小时候跟奶奶看了很多遍,不得不说现在看依旧好看。没有狗血,没有浮夸。
小乞丐——崛起——悲惨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