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遇见,便注定了是永生。
在女主迷路又无助时,带着面具,给人一种神秘感的阿银出现了。
翠绿的森林,知了的鸣叫,夏日的午后,在森林穿梭,潺潺的泉水,清凉的树荫下,此情此景印证了这段青涩,无奈的爱恋。
每个夏天的等待,每个夏天的相见,夏天成了他们共同的期盼。
随着年龄的,时间的变化,他们的感情也在一点点的变化……有多想触摸你,拥抱你,就有多害怕失去去你。
第一次的遇见,萤不停的扑向银 ,之后萤从树上掉下来,银伸手去接她时,萤眼中的害怕,然后她告诉银“不管发生什么事,你绝对不准碰我喔”她是真的在害怕,害怕失去银。
银同样也只能隔着面具亲吻萤。
想必最后的结局在大家脑海中肯定很深刻吧!
无数个夏天的相伴,最后只留下一个拥抱的温度,和无法忘却的一段回忆。
这就像我们一样,有时美好的爱情,最终只不过都化为泡沫了。
“过来吧,萤,我终于可以碰触你了”。
这是我们夏日永无法忘却的记忆了。
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片萤火之森,那里住着一个少年。
《萤火之森》,短短44分钟,一个简单到一句话便能概括的故事——守着一颗白白嫩嫩的大白菜多少年细心栽培没舍得吃,最后这颗大白菜被猪给拱了(引自某豆瓣网友)——却偏偏引来无数的文艺青年,不吝溢美之词,以无数飞扬意象和华美辞藻堆砌起一篇篇赚人热泪、发人深思的影评。
若是在这样的气氛和语境里,有人问起我对《萤火之森》的看法,除了”我是来打酱油的“,也说不出什么更高明的话了。
从身背28本精装狄更斯文集赶春运那时起,我已经被同屋定性为2B青年。
2B青年本不配看《萤火之森》,却误打误撞地看完了,这就有如午夜忽闻隔壁房间文艺女青年大声叫床,不是我想听,但听完了,隔天总希望找另一个2B青年谈谈感想,否则另一个午夜,若是隔壁没了动静,我会忍不住去敲门的。
在2B青年眼中,《萤火之森》就是一个分裂症少女的臆想之旅。
6岁的竹川莹在一次森林冒险中迷了路,在极度的恐惧和孤独感的双重作用下,在脑中分裂出第二个人格——阿金。
阿金帅气、神秘、可靠,有安全感,在他的引领下,竹川莹走出了森林,并相约再见。
说阿金是竹川莹的第二人格,并非毫无根据。
阿金年纪不是太大,也不太小,恰是一个6岁女孩觉得最安全的年纪,为什么这个年龄最令竹川莹安全之后会谈及。
注意,之后阿金的年龄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竹川莹对此的解释是:他是一个幽灵!
好吧,我们不能指望一个6、7岁的女孩给出一个更合理的答案。
阿金具备了一切男性的优点,唯一的问题在于,他不可触碰!
触碰是一个物理概念,在精神层面,我们可以创造另一个人格,他可以完整得无以复加,但有一点绝不可能达到,那就是在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之间产生物理上接触。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之间需要靠一根枯树枝联系,所以如果退出竹川莹的主观镜头,我们可以清楚得看到竹川莹手举着枯树枝,对着前方空气自言自语的场景。
从那以后,他们频繁约会,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约会的地点是在无人森林,所以并没有一个人看见他们之间的约会,除了最后一幕的那个小孩,也正是这个小孩终结了竹川莹的这个历时多年的幻梦,这是后话了。
暑假结束,竹川莹必须回到人流涌动的城市,她心理明白,回到现实生活,便是这场幻梦的休止符,因此她劝服自己让阿金留在了森林,直到下一个暑假的来临,再次唤醒这个人格。
周而复始,竹川莹和阿金之间微妙的关系在每一个夏季继续着,直到她初中的那个夏天。
竹川莹在成长,她渐渐明白或许放弃这个幻梦的时刻到了。
每一个女孩所编织的故事都有一个美丽而哀伤的结局,就如同她们所听到的每个故事那样。
因此,竹川莹将爷爷告诉她的关于妖怪祭奠以及曾有孩子闯入的传说编入了自己的故事,给了这个幻梦一段高潮般的结局。
在经历了奇幻而又浪漫的祭奠之行后,他们走在了回家的路上,有一个孩子脚下绊算,而阿金不经意的一扶导致了自己的灰飞烟灭,故事到此终结。
但是始终有一个问题我并没有解释,就是动机。
相信一次迷路而导致精神分裂,抑或仅仅是产生一个幻像的理由都不太充分。
我们再回想一下整部电影,从头至尾出现过的竹川莹的亲人,只有她的妈妈和爷爷。
再结合之前的分析,我们有理由怀疑竹川莹的父亲或许英年早逝!
所以故事可能是这样的:竹川莹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父亲,当她逐渐长大懂事,便开始羡慕周围的孩子能有父亲疼爱,照顾,而自己的生命中缺失了重要的一部分。
6岁那年,回到爷爷居住的乡下,听爷爷讲述父亲早年的故事,翻看了父亲的照片,在加之住在父亲曾经居住过的房间,这一切都为创造一个父亲的人格提供了可能性。
在一次森林冒险中,她意外迷路,这时作为一个小女孩,最希望的是自己的父亲能用坚实的臂膀引领着她回家,于是阿金,一个与去世的父亲年纪相仿的男子出现了,而之后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萤火之森》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也讲完了。
这个故事没有文艺青年叫得那么动听,毕竟2B青年无需顾及他人的感受,即便隔墙有耳。
在很多很多年前,那时候没有《夏目友人帐》,那时候知道绿川幸的人还好少好少,那时候落落也不怎么写小说,那时候我们还看漫评。
就在这样我们回忆起来都可能已经有点模糊了的日子里,落落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凉夏》,叙述的正是绿川幸的这篇《萤火之森》。
这便是我爱上落落与绿川幸的契机。
或许真的得感谢《夏目》,因为夏目的大热,所以绿川幸这部经典短篇在时隔多年之后被动画化,算是还了一大群人的心愿,当然,包括我。
说来该让我们好好惭愧一番,当我们的动画不断地找些简单的小动物来当主人公,当我们的连续剧不断地穿越去重述变相的历史,别人正在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东西挖掘出来,并将之融入现代的故事。
山神,妖怪,夏日祭。
传说与传统都非常好地融入到了《萤火之森》中,也在现在当红的《夏目友人帐》之中。
融入很多日本文化元素的作品,还有将日本牌艺融入剧情的《夏日大作战》和宫崎骏的大多数动画。
另不得不提的,是让很多人以为围棋这东西是日本人发明的《棋魂》。
每一次看到别人又用了我们一些文化元素的时候,有人觉得自豪(自己的文化很受人重视),也有人觉得愤怒(我们的文化被侵占),但是我却觉得很惭愧,哀我们自己的不争气。
就连中国传说的四圣兽分别是什么,我都是从《不思议游戏》中得知的。
(有四圣兽元素的动画还有《数码宝贝》、《爆旋陀螺》、《四圣兽》等等。
)也许再这样下去,不用人家来抢,我们都不知道哪些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了。
有点偏题了,说回这部动画本身吧。
用妖术维持着人形的阿金大概像是灵魂一样的存在,如果被人类触碰到就会烟消云散。
六岁的时候竹川萤在山神的森林里迷了路,于是带着面具的少年阿金出现,用树枝与她相牵,引领她步出森林。
然后在暑假里的每一天,萤都来到这个村庄的这个森林,往后的每一个夏日亦复如是。
萤一年年长大。
萤六岁的时候遇到的阿金是个少年,萤长成为少女穿着制服上初中的时候,阿金还是个少年。
他们相互喜欢着,却无法互相碰触;他们相互喜欢着,他们生命的时光,却不是对等的。
直到萤高中的一个夏夜,阿金在妖怪们的夏日祭后因为下意识牵扶一个摔倒的男孩,要消失于这个世界前,他说,我终于可以拥抱你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的碰触,也是最后一次的相拥。
少年留下来的只有这个白色的面具,见证着他们很多年的时光,也见证着他们之间相隔着这个面具的吻。
夏夜里蝉鸣四起,流萤飞舞,他说,“我已经等不到夏天了,一和萤分别,就算要拨开人海,我都会想去见你。
”然后镜头转到他们微微动了动的手,想要牵手,最终还是克制住,心中挣扎可想而知。
于是他拿下面具,戴在她的脸上,轻轻吻她。
这时候的他们,如此地靠近,但仅仅是靠近。
而最后真正的相拥,用的却是再也不见的代价。
他说,我要是被人类碰触,就会消失。
他说,你来了呢,真没想到你会再来。
他说,明年,你也会来吗?
明年,萤来了。
是的,她真的会再来。
她是不是在想,如果我来,你一定要等我哦。
就像那么久以来,你在森林的路口等我。
她又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再来,而你不在,我的到来是否还会有意义呢。
我所期盼的夏天,是不是还是这样美好。
终于有一天她不会再如此热切地期待夏天的到来,她也不会再来到森林去寻他。
他消失了,消失了。
也许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吧。
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注定没有一个善终。
我们的世界不一样,我们的时间也不一样。
我碰不到你,你也等不了我。
《小魔女DOREMI》里面,人类世界与魔女世界曾经相通,人类和魔女可以相爱相依,直至某一代的女王爱上了人类,并和人类男子结婚。
魔女有好长好长的寿命,于是只能自己拥有着青春,却眼见着自己的丈夫、儿子离世,然后被子孙视为不老的怪物敬而远之。
她从此心灰意冷,落下诅咒:魔女永远不可以在人类面前显露身份。
不对等的时间和世界,是如此的让人惶恐。
《萤火之森》里的金和萤,与其一个年少看着另一个苍老,且永世不得接触,真的不如永远存活在对方的记忆里,偿还一个欠下多年的温柔的拥抱。
夏日的美好,温馨的回忆,永远潜藏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而动漫也正是这样的回忆,温暖我们。
它们感动着我,让我可以始终怀着纯真之心面对世事,与这个世界的残酷相抗。
这也正是我会一直喜欢动漫的原因。
记忆里的少女漫画会告诉我们,遇到温柔的人一定要温柔地相待,少年漫画则说,为了梦想,飞驰吧少年。
然后我想起前阵子看到这样一句话:“生活比漫画残忍一百倍。
它在你身边安排了无数喜欢欺负你的胖虎,无数喜欢嘲笑你的强夫,和一个你永远都追不上的宜静,却从来没想过要送你一只真正的机器猫。
”对,正因为生活如此,我们才需要有美好的幻想去抵御残酷现实。
如果连心上的这一份美好都剥夺了,也就活得太痛苦了。
希望我们心里永远都有个夏天,有温柔的少年和少女,有蝉鸣四起,流萤飞舞。
我之所以会看这部动漫,全是因为闺蜜的推荐——她说看这片的时候看哭了。
闺蜜本比我感性,所以我不以为意地认为至于吗……但由于抱着好奇心,所以我看了。
结果是——我也眼泪盈盈。
女主人公“萤”(竹川萤)从小时候起,每年暑假都会回到乡下的外公家度过假期。
一次在森林中的迷路,邂逅了从小被人类遗弃的阿银。
阿银被山神施了妖术得以存活,但同时,只要被人类触碰就会灰飞烟灭。
萤和阿银,保持着距离,在森林中度过了快乐的夏天时光,一年……两年……三年……每一年的夏天,都是萤最期待的,也是阿银在寂寞的森林中等待的……萤喜欢阿银,希望能触碰到他;阿银也喜欢萤,希望能够拥抱她……如果说喜欢是放肆,那么爱就是克制。
为了能够待在对方身边久一点、再久一点,萤和阿银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不敢奢望能够触碰到你,只希望你能在我身边就好。
直到萤上高中的这一年。
在这一年的妖怪的夏日祭典上,阿银扶了一个奔跑时站不稳的孩子。
可谁知,这孩子是人类。
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晚了。
阿银逐渐化为虚有。
在即将消失的这一刻,阿银向萤敞开了怀抱,萤也大胆的拥住了他……每个人的青春里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他不能够属于你,但却停留在你的回忆里。
正如萤所说:“我一定暂时无法再期待夏天的到来了吧。
……不过残留在手中的温度,还有那些夏天的回忆,会陪我一起走下去……”
努力不去喜欢一个人,是没有可能的。
喜欢本身就是一种无法抑制的推力,之后发生的所有事情,没有苦心孤诣,只有水到渠成。
即使,这份感情早晚是要消失的。
可是,我们还是没有办法不喜欢上ta。
所以,哪怕最后的最后,只剩下一个一生一世仅此一次的拥抱,我们还是会为之努力,为之飞蛾扑火。
这个片子让我觉得温暖的有那么些残忍。
我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看《大明宫词》,失去慧娘的薛绍对着太平公主歇斯底里的大喊:你知道长相守什么吗?
是啊,长相守是什么?
不是只能远远的望着对方,我们需要牵手需要拥抱需要更多的亲密关系。
而不是我站在你身边,却连牵手都需要借助一根布条才可以把我们系在一起。
可是,哪怕不可以触碰你,我也愿意等秋天冬天春天都过去,只因为夏天里,有你。
最后一个夏天。
银邀请萤同去夏祭,萤说这样会忍不住想要扑过去呢。
他,喃喃地,扑过来也没有关系啊。
每次你离开,我都想拨开人海去见你。
春天也想见你,秋天也相见你,冬天也想见你。
可是,这竟然是,最后一个夏天。
当银化为流萤散开,身体一点一滴消散,他带着笑容张开双臂:“萤,来拥抱我吧”。
这个拥抱,一生一世的仅此一次。
“总有一天,时间会把你我拆散吧,可是,即便如此,在那个时间到来之前,我们一直在一起吧”。
于是时间定格,永不老去。
早晨醒来时,觉得仿佛做了温柔的梦,再回想却是一片惘然。
常常是这样,梦也像是花,冬日的雪花,不可触碰,一碰便消融了。
只是,虽记不起,但它一定存在过的,不然这淡淡的心绪,该是谁留下的痕迹呢?
而之所以会有那样的梦,大概也是另一个故事留下的痕迹吧。
《萤火之森》,睡前看了这个故事,在安静的夜里。
这真是个短小的剧场版,才四十来分钟,虽说这个故事用这个长度来讲,似乎都有点长了。
故事原本是更简短的,没记错的话,在绿川幸同名的单行本中,有春夏秋冬四个短篇,而《萤火之森》正是关于夏天的那个。
去年的这个时候看了漫画,然而却写不出像样的感想来,是“被柔软地击中了”呢。
其实这个故事么,虽是动心,好多心动的地方,我倒不想去一点点分析情节,因为它是轻盈的,若被我多说几句的话,好像就会变笨变重了,所以,就让心情那么融成一片也是无妨的。
不过,它还真是让许多人在心中铭记了,就像是九年之后,终于敷演出了这样一部剧场版。
哈,还要感谢夏目。
看到开头的部分,不可思议地想起宫崎骏的故事。
穿裙子的小女孩,回到乡下的小女孩,迷路的小女孩……来自那些故事的亲切之感交织在了一起。
那年的邻居龙猫,那个夏天那日的河川,当小女孩长成了大人,那些记忆还是会珍藏于心吧?
而后的部分又觉得,是夏目的世界观啊。
妖怪,人类,对立或者和睦,相对彼此暧昧的存在,却不放弃追求温暖的可能性。
妖怪总会认真地问可不可以吃掉这个小孩?
然后发觉这其实是在吓唬你——这样的故事,总是不愿意沾染血腥的。
音乐是吉森信的,因而也让人想起夏目。
他偏爱的乐器,钢琴,提琴,口琴,手风琴,长笛,描摹着夏日里光影斑驳的山林,或者是月夜下奇怪但也有趣的妖怪们。
比起夏目,这里的音乐似乎更轻更淡,像夏虫,像蝴蝶,像流萤,浅浅流淌,又悠悠飘落。
而故事,终究还是绿川幸的。
其实依然觉得漫画才是这个故事的最佳形式。
绿川幸最擅长轻灵的笔触,于是,那些留白的场景,那些瞬间的眼神,添了颜色变作动画,倒显得刻意了些。
故事也是如此,本该是散文与小诗,而与戏剧性无缘的,所以并不会像吉卜力的作品那样给人带来那么多惊奇与美妙,这一点我倒是早有觉悟,便无谓失望。
只是细节刻画上有时不算高明,像是萤冬日生活的那段,便让人觉得稍稍笨拙了(直到镜头切换到雪中的神社,和坐在那里的阿银,才终于灵动起来呢)。
细节该是看似无痕却动人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若非如此,大概就得成败笔了。
印象中新海诚倒是此中高手。
对照漫画来看,会发觉剧场版的情节都忠实遵从了原著的分镜与台词(当然为了剧情需要也增添了情节)。
这或许是监督刻意为之,但说不定也是因这过分的“忠实”而让剧场版少了点灵气。
不过又正是因为这样,剧场版也不太坏——原作的灵气补救了它。
是的,我觉得绿川幸的故事是该这样讲的,情节淡得几乎没有也好,男女主角有一句没一句说着话也好。
不像最近的夏目,叙述愈发娴熟卖萌卖腐也更甚了,虽然对喜欢这个故事的我来说这些也不算讨厌,但是有时候真的是觉得,够了。
很久以后才发觉这个故事的日文名称是《蛍火の杜へ》,直译的话是“到萤火的森林去”,不过从漫画到剧场版约定俗成的译名都是《萤火之森》。
其实还是有微妙的差异啊,虽然后者简洁且颇具美感,但我觉得 “へ”在此是不该被省略掉的。
它使标题中有了人和趋向动作的意味,而这或许是故事隐含的主旨,特别是剧场版,不再是仅仅讲述发生在“萤火之森”的故事,更是暗示了女主角萤返乡的愿望。
是的,与漫画相比,剧场版添加了“现在”这一时间,因此原本的故事便成了萤坐在新干线上的追忆,是倒叙——直到最后我才醒悟这一点,感慨之外,心中更是一阵酸楚,几乎要落泪了。
原来,我在影片最初看到的萤的返乡,那看似轻快的、愉悦的行程,其实是最后的一次,因为这个时候,银已经不在了。
之前萤的妈妈说“带上简历”一类的话,竟也是一点不算深的伏笔。
这个时候的萤,刚刚高中毕业吧,所以想要履行与那个人的约定(其实都无谓约定啊),来家乡这边工作,这样的话,就能够常常见到面——可是,那个人明明已经消失了啊……那么在这故乡,究竟还有什么,能让女孩这样地留念,或是要去这样地纪念?
萤回到了故乡——这算是剧场版补完的剧情了。
说起来,或许,这也是个关于乡愁的故事。
银消失后的萤,悲伤又静静地微笑,说,一段时间里,肯定不会从心底期盼夏天了吧。
而这个夏天回到故乡的萤,绽开笑容,说,那么,走吧。
然而声音中依然浸着伤感,是不属于少女的低沉。
连最后的主题曲,都让人感到是有一丝苦涩的。
夏日的回忆,如旧梦一缕,但一定是,永远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吧。
PS.银的名字“ギン”(噢其实我愿意称他为“阿银”),在漫画中似乎是叫“キン”的,因而被译作“阿金”,好像也有译作“琴”的。
看来是剧场化的时候改了名字?
不过既然是银发的男孩子,觉得还是叫“ギン”比较适合呀。
(绿川小姐真是很偏爱银发的孩子呢,夏目原本也是银发的,TV化时被迫换了发色= =)PPS.话说看的时候几次产生错觉,以为阿银是夏目在讲话,明明不是同一个声优啊泪……用了相似度如此之高的声音,难道也是某种故意么```不过,两位主角的表演的确是很有爱,扒了音频当听力听吧^_^PPPS.在漫画的页边绿川小姐写道:“这是我想画没能接住掉下来的女孩,反而远远避开的一幕而形成的故事。
”……这还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起因呢,而后来也的确成为了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情节。
不过最终画出来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真是太好了。
2012-3-13 闲时笔
男主银,是一个被人类抛弃的孩子,是妖怪收养了他,他变成了妖怪,接触了人类变回消失而女主莹,是一个生活在温馨家庭里的孩子,她是个人类有一天,他们意外的相遇相识相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萤和银对彼此的情感都悄悄发生了变化,他们共同期待相聚的日子,共同期待拥抱对方……一次意外,男主银不小心触碰了人类,即将消失,在那时,他们果断的用力的拥抱了对方时间定格在那一刻,我想说,没事为什么要去人多的地方玩耍!
好好在家呆着不好吗!
很短 没有故意煽情萤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还好没有碰我,你以后也不要碰我,然后埋头大哭了。
最后阿银快消失时,两人笑得特别欢的抱在一起我特么想哭,为了这一抱,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那个小屁孩,你跑啥跑啊。
要摔倒就摔好吧?
真的难受就是这种平铺直叙的感觉,什么都已经过去了,我还沉浸在那种强烈反差的悲伤中爱情就是这样子啊,两个人都会迫不及待的想见到对方,想时时刻刻在一起。
看完之后久久无法平静,虽然一早能够预料到结局,但当它真正发生的时候,还是无休止地难过,高估了自己的泪点。
所以我想,必须写点什么,那些被感动的情节。
如同夏目友人帐的风格一般安静而温馨,树影斑驳的夏天,她在林中迷路,遇见了那个有着银色头发,戴着狐狸面具,无法被人类触碰的叫阿金的少年。
抓着他递过来的枝条,被带出了迷宫般的森林。
因为好奇,想要知道得更多,期望能再次见面,于是约定就这样达成了。
第二次见面一如既往地冲动,扑向眼前的那个人,却被用树枝敲了脑袋。
第三次见面,亦是如此。
那个迷一般的少年带着她去了很多地方,虽然总是做着无聊的事,但依旧很是快乐。
然后在那个宁静的午后,她见到了少年面具下的脸,安静的,慵懒的,温柔的面容。
那是个不能去触碰的少年。
因为玩闹而从树上摔下,少年想要伸手跑去接住,却最终停下了动作。
摔在树丛中的她起身笑着对少年说,无论发生什么,都千万别碰我哦,好吗?
最后爽朗的声音无法克制地变成了哭腔,她捂着脸哭泣,而少年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她,戴着面具,无法读出表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萝莉变成少女,与少年的距离逐渐缩短,她的心绪也发生了变化。
似乎是变得更贪心了,想要见到他,不止在夏天,想要触碰他,尽管无法实现。
这就是爱情吧,人是欲望集成的产物,对于自己所爱的人事物,总是渴望得到更多,想要占有,想要一直拥有。
——想要触碰阿金,因为从心底深深爱着。
呐,阿金,在时间将我们拆散之前,让我们一直在一起吧。
少年要带她去妖怪的夏日祭,说会保护她。
她笑着说感动得想扑过去。
少年只说了一句“那就扑过来吧,正合我意”,面具下的脸看不到任何情绪。
在夏日祭上,以防走散在各自的手腕上绑着布条,她玩笑般地说像是在约会,少年笑着却认真地说,就是在约会呢。
已经等不了夏天了,一旦分开,就算是拨开人海也想要见到你,少年如是说。
既然双方是同样的心情,是不是无需再面对面确认?
隔着面具的亲吻,温柔而深情。
意外总是在近结尾处发生,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
当少年呆滞地望着自己发光的手指,突然释怀地笑了,对她张开双臂,笑着说快来,我终于可以触碰你了。
她摘下面具奔去,在一片萤光中两人紧紧相拥,满足又幸福地笑着,然后抱着空荡荡的衣服扑倒在地上。
泪点似乎就在此刻触及。
“我喜欢你。
”“嗯,我也是。
”PS 结束之后我推荐给很多人看,他们问这是HE还是BE,我无法回答。
影片的最后因为悲伤而无法克制地流泪,像是BE。
但对于阿金和萤来说终于能够确认双方的心情并触碰彼此,又像是HE。
相恋却无法触碰,我想这是比什么都来得遗憾吧。
为何在岁月里,我们都渐渐有了秋雨梧桐,空阶到明的伤心,却总是在故事里,才舍得去相信了爱的坚贞。
从蜂四里一句烟花轰然的我喜欢你呢阿久,到少女的泪眼里听闻了一句我在未来等你。
然后的然后,白绸系了两端无法相牵的手,所有的悲伤已昭然欲揭。
而那个粉蝶停留过的狐狸面具背后,他在一山如昼的灯火里拖长了尾音纵容着说,就是约会啊。
有时候觉得奥华子写石榴石,歌词或者更适合这个故事:我也曾经懵懂 不了解喜欢一个人的心情一去不复返的日子里我才渐渐懂得失去和喜欢的意义与你在一起的幸福时刻都镌印在我心里即使我不刻意去想起 也不会把你忘记总有一天这感觉也会淡去 会有别的人让我着迷你永远是我特别的珍重的秘密就像这季节 巡回不息从来执着于所有最初的相遇会是一场季节混乱的重叠,他就从峰峦叠嶂里亿万条河流的倒影里那么光鲜那么洁净地走过来。
你来不及问他的名字,心里却明白得更快,就在收束了啜泣前事先微笑起来。
神域的入口每个夏天光影斑驳,鸟居之下或许他已在了比你所知的更久,带着一座山林空旷又满溢的寂寞。
或许在你背身离开之后的每一个午后,他还在那里,就像青苔慢慢爬上巨石的纹理,不动声色,绵长却温柔。
而那个六岁时大呼小叫扑向阿金的小丫头,由高树的枝桠坠入灌木丛中之后,对伸过手又生生收回的少年扬着脸露出一个没心没肺的笑,却喑了声音带着像是抑了哭腔的镇定说,呐,阿金,无论发生什么,绝对不要触碰我。
她就这么涨了眼眶,兀自在少年的沉默里重复,绝对哦。
曾经几度又哭又笑着说成长依附于时光落在我们身上深深浅浅的代价,是注定只能掩于唇齿的爱,和无论如何追赶呼喊,却背影的衣衫都淡到无力捕捉的人。
以及扣在了狐狸微笑的面具下,他的影子俯身盖住了满天星辰,落下一个仓促到来不及回应的亲吻。
最后一个夏天。
喃喃地,扑过来也没有关系啊。
他始终没有转过脸,在少女来不及打断前说,萤你忘了我吧。
最后一个夏天。
每次你离开,我都想拨开人海去见你。
春天也想见你,秋天也相见你,冬天也想见你。
总有一天,我会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死去。
和每一个循环往复却飞快终焉的夏天。
无从寻问他身上是否带着落木和清晨的气息,那些漂浮在你肌肤上横贯过一个童年的熟悉气味,明明如此新鲜,却在下一秒便会像那朵冉冉飘远的糖云般惹人怀念。
她抱住的烟青色浴衣逶迤落地,少年由指尖开始悬飞了萤火,他像是心里渗出的悲愁和眷恋,是撕扯在人面前,肆意绚烂地幻灭着的,每个人最好看的旧岁年。
而你终于要将他交还给时间。
那个拥抱遥遥的距离,镌进你名字里,你不曾抬起泪眼去看消失在淡金色萤火里的萤火森林。
阿金。
萤。
情不知其所起,在一往而深之时已无怨怼。
驻进生命,与思念呼吸相闻。
忽然想起在很多年前,在翻过绿川幸之前,便遇到过这个故事。
背景渲染细腻的改编,写着乡下的外婆家屋外漫山遍野的月光草和无法碰触人类的妖怪般的少年。
他在接住从树梢坠落的孩童后,来不及让人嗟叹相见不如不见之时,几个世界开外,像叹息又像欢喜,他已对她露出柔和的笑脸。
来拥抱我吧。
一个拥抱所接管的泪眼婆娑的幸福。
在浮融的光色里。
“一生,一世。
一次的。
”外景已考,相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7936876/
治愈向为何如此悲伤……突然想恋爱了
互相喜欢,简单的喜欢,执着的喜欢,沉默的喜欢,想要碰触对方的喜欢,,喜欢,喜欢,喜欢这样的感觉....只是男主这消失的真的是莫名其妙,总觉得他就算一定要消失,也应该用更好的方式...但如果没消失的话,故事会变成什么样?塔希里亚的<黄昏>那样吗?能够碰触,他们比银与萤幸福的多吧.
因为简单,所以感动。
都快三十岁的人了看这个还看哭了是要怎样( ⊙ o ⊙ )啊!我真是一颗少女玻璃心,真是受不了自己了( ⊙ o ⊙ )啊!“我想碰触你”
真不愧是豆瓣,这么空洞的动画片能排进Top250。
之前没看过漫画,所以没有豆友们说的催泪场景到来。看到有人评论说女主应该送手套还喷了出来。不过那份感情的确美好。
又纠结又拧巴。
都是原著漫画党刷的分数。虚高的不行。四十四分钟,我印象最深的却只是配乐。。。
这么一个40多分钟的中篇动画版,无功无过不痛不痒,还不如剪成短片。。。
总有一天,时间会将你我分开吧。可是,即便如此,在那个日子到来之前,让我们在一起吧。当你不可以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秋天也好,冬天也好,春天......永远。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岁月长,衣裳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萤火之森”,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有一片你无法到达的森林。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最后真的挺感人的
很棒很棒,
结局太坑爹了,前面铺叙了那么一大顿,最后竟是这么个结尾!
平淡安静如一碗水,结局是把水倒了。我不讨厌平淡,但平淡不代表没味道。这带入不进感情的悲剧,乏味到尾,结局没有任何巧妙安排突然腰斩,让我想起个故事,某人画漫画到不想画,于是把主人公画死写个【完】。和这片儿太有异曲同工之处,碰了个小孩所以死了这算是什么结局方式安排,只是利用设定偷懒。
不需要很符合逻辑,只需要唤起藏在内心深处的眼泪,就足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艺术作品了。
原来是少女最爱的片子,真不适合我看。
低幼剧本不耐受 四十分钟都看得不耐烦
完整的拥有即是失去
铺垫太少,草草结尾,泪点何在?夏目友人帐集集秒杀。
懵了,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