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结尾处理得挺好,让我想写点啥。
这个电影气氛不错,因为预期也不高嘛,在影院里面看得还行,也知道真人秀电影是怎么回事了。
总体来看,全明星阵容,欢乐,简单,生活化,剧情设定也比较好理解。
拍《极限挑战》的时候,6个明星集体穿越回去明朝,然后出了点事儿,又集体穿越回来,但是因为主角之一的王迅意外失手,干掉了重要历史人物,改变了过去,因此他们穿回来其实不是原来的世界,而是另一个未来。
这样回不去怎么办?
没办法,但还好他们手里有从明朝带来的圣火令,这能指引他们找到大明宝藏,有钱了,穿错的风险好歹是降了数量级。
于是整个电影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讲他们怎么去寻找宝藏。
当然了,这不是一个集体相互配合最后拿到宝藏的故事。
电影选择了一种6大明星相互竞争的模式,最后只能有一个人拿到宝藏。
所以,这就给故事的推进增加了看点。
这样一来过关的过程不是去克服困难的过程,而是要在友情与宝藏之间做选择,每个人为了保证最大的生存机会,也要动用自己的才干来自保。
一开始人多的时候,6个人压力还比较小,这时候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很像前几天流传很广的远洋渔船恐怖归程里面的情形,没出人命的时候,有短暂平衡。
一旦出人命,这个事儿的压力指数就倍增了。
所以头一晚,黄渤和黄磊还能思考整个局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黄磊还发扬了正能量精神,说就算是收走圣火令牌,咱们得团结一点。
做大事的早期,一般的团队都很有凝聚力。
第一个人的出局很有戏剧性,可以算是自作聪明作死吧,所以有一个很有趣的反转,这一局的较量我觉得对各自性格的刻画很好。
这个游戏出局的人的消失,使得这个6人团队出现了很微妙的东西。
有的人在捉摸这个失踪的人去了哪里,有的人则是给同伴使坏。
我觉得生活里很多的戏剧性,其实不少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意外引发的。
第二局中孙红雷对王迅的陷害,令人不寒而栗。
尽管这是一个娱乐片子,但是假设我们服从于这个剧设,那么头一局有人失踪,那这次的探宝就充满了古怪,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意让兄弟吃亏,那这真是贪欲太盛,心机狠毒了。
王迅的失踪,是整个团队的第二次损失。
如果第一次算是意外,那么第二次大家就能明白,这个局是非常凶险的。
如果我没有记错,最先发现王迅失踪的是孙红雷。
他们在面对第三次挑战的时候,已经很快意识到,这个游戏要求他们必须要想办法自保。
第一二次对手背后的主谋还是遮遮掩掩的,第三次考验出现时,对方已经是明目张胆要一个人的命了。
这一局我觉得特别感人,黄磊算是自我牺牲。
为了兄弟,自己想要在这一局搬回来。
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剧情不允许,他也牺牲了。
这一局里有一个小小的博弈,黄磊赌的是兄弟情深。
他赢了。
其实,有想搬回一局的可不仅仅是黄磊,黄渤也想搬回。
第四局他都要开枪打死那个老头了,终止迫害进程。
不过这个老头演得倒是挺有意思,有板有眼地胡扯一通,反正说来说去这一局必须是得有一个人把自己给崩了!
一把空枪,6粒子弹,上一粒就要对准自己开一枪,没死就再塞一颗子弹,请第二个人崩自己,以此类推,所以这一局百分百要死人,并且是直接枪杀!!!
这样的局太折磨人了。
又要赌自己的运气,每次如果幸运躲过,就给后面的兄弟多一番凶险。
枪响之前是很吓人的,开枪前也很吊观众胃口。
这局的残酷在于,就算每个人运气都好,6枪也出结果了,运气不好一枪就行。
这个环节我觉得安排倒是挺合理的,这使得娱乐片竟有那么一丁点的哲学意味。
你看,一开始的拼智商淘汰,接着起内讧陷害,然后有人自我牺牲,这都是我们常见的一些影视剧团队协作中的典型事件。
但成大事者,运气其实非常非常关键,这一局纯粹拼运气,看似多余,还挺写实的,符合我们日常经验。
活到最后的两位,遇到的考验是一个逻辑题。
电影里的逻辑题有点简单,其实我觉得有个题目更好,就是“走到一条岔路,前面有两个人,一个说真话,一个说假话,怎样问才能知道正确的路?
”这个问题我觉得倒是可以让黄渤和孙红雷较较劲,效果应该会比电影里的更好玩。
当然最后一局的看点在于孙红雷突然变得伟大了起来,为了拯救这个团队选了毒酒。
这样最终获得胜利的就是黄渤。
本来黄渤是可以拿到宝藏,抱得美人归的。
但是最后他选择的是自尽,因为他不光是为自己,也要为另外一些人找出路,在穿越的那个世界他们虽然已经都不在了,但是还是有办法可以破局的,只不过得有牺牲。
黄渤最后讲了一段儿鸡汤,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因为人其实有时候真是记忆的奴隶,我们很依赖过去的东西。
如果有人在你的生命里刻下重要的印记,那是不太容易忘怀的。
重新开始并不容易,我之为我,是被记忆滋养的,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所以江山美女宝藏,这些身外物最终没有打动黄渤。
他以一个人的牺牲,挽回了5个兄弟的性命,虽然是个娱乐片子,但是看起来还是有一点感人的。
最后的处理很妙,让人想到《大话西游》里那句台词“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哎”。
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他们“好像感觉少了点什么”,这种轻飘飘的怅然若失在最后竟然撩拨的人想让人写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篇观后感。
进场看这部片子本身就是个无奈之举,场次、时间、陪同友人意愿等等。
没怎么看过极限挑战综艺节目,只知道收视挺高。
电影几个主演了解的也不齐全,孙红雷、黄渤实打实的实力派大咖,黄磊智商挺高、至于演技还真不清楚,罗志祥、张艺兴粉丝力量比较强,一个搞笑一个呆萌,赵丽颖也算是新生代女演员里有那么点演技的了、何况人气应该也不低。
这样的阵容却演了这样一部综艺电影,浪费资源太可耻。
之前的爸爸去哪儿、跑男大电影都没看,所以无所谓比较。
整部影片看完后,我的脑子里只剩下那块捡来的石头,就那里最有悬念我也是无话可说了。
情节简单无悬念、主旨兄弟齐心对抗名利诱惑(是吧?
)生硬嫁接。
说这是一集综艺节目吧,笑点不够多节奏不够强;说这是一部电影?
反正我看着不像。
看得出剧情有想过跳出综艺却未成功,为什么?
极限挑战这个大前提就框死了啊。
虽说现在电影市场多元化,综艺电影却只是追求商业利益的一个产物。
卖座的综艺节目,怎么利益最大化?
于是就有了综艺电影。
观众不是傻子,不可能为明着圈钱的电影一部接一部买账。
要么做好综艺,要么做好电影,“术业有专攻”自有道理!
首先,这其实是一部粉丝电影,会看这个的只会是极限挑战的粉丝。
里面很多的梗都是延续了综艺的桥段,没看过综艺,不了解原版人物设定的,冒然就来看这部片子,很难体会其中的很多感情。
所以那些大呼骗钱玩意的可以住嘴了,没人逼着你掏钱看这电影,有人用枪指着你么?
有人抢你钱给极挑贡献了么?
如果一个人自愿掏钱看一部电影,看完之后还自己花钱看了第二遍,第三遍,那么这个观影的行为就绝对不能称之为骗。
当然,让圣母婊高兴的是,既然是粉丝电影,那么肯定就是一个小众的东西了,所以票房不可能太高。
我想,又会有很多人欢呼极挑的票房不理想吧。
然后,这确实就是一部电影。
电影和真人秀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在一个是扮演的自己,一个是做真实的自己。
这部戏从头到尾,虽然用的是真人秀的拍摄手法,但是剧中的人物,全是扮演的自己,通过表演的形式推动故事进展的,那当然就是电影。
很多圣母婊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这个电影是一个综艺的衍生品,在他们看来,综艺做电影的都不配叫电影,是侮辱。
但是究竟是不是电影,并不是这些圣母婊决定的,而是由电影的本质决定的。
请问,当剧中的人物自己都相信自己穿越了,当剧中一个人物为了另一个人物的离开而伤心难过,并且想要救回自己的伙伴的时候,这样的电影不称之为电影那称之为什么。
接下来,作为电影,这部片子合格不。
老实说,一条线走到黑的剧情设置,太过简单,而且编剧的实力也不够,硬伤很多,跟极限的综艺一样,挽救极限电影的是几位大佬的表演。
如果不是这几个人,这就是一三流的电影剧本。
但是在几个影帝手里,演出了二流电影的气势来,也算是厉害了。
这部戏前半段几位MC参与不多,所以很能看出导演的实力,真心淡如水。
但是后面几位MC发力后,越来越好看了。
当然最后的两毛特效很失败,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希望第二部大电影能改进。
从整个电影环境来说,这部电影确实属于二线电影,但是如果只作为一部粉丝电影,是可以给高分的。
还有,中国的观众很奇怪。
奔跑吧兄弟全真人秀表演,大家说把电视的内容放电影院看,这是赤裸裸的骗钱。
好,极限不玩真人秀表演,演了一个二流的电影,如果你说电影烂,我就认了。
但是居然还有人说看极限挑战就是想看真人秀的,你演个电影太没意思了,全演的就不是真人秀了,欺骗观众感情,还是骗钱。
所以,大家能统一一下口径么?
到底要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满意?
如果不能让100%的人满意,那么只有80%的人满意是不是也够了。
我很骄傲的说,身边的极挑粉看完之后都觉得不错,良心制作,我觉得对于极挑大电影,这种肯定已经足够了。
所以,那些忧国忧民的圣母婊可以离开了,这部片子就是极限粉丝的狂欢,没想引领什么潮流,也没从你手里拿一分钱,每一个掏钱的观众都是自愿的,并且大部分观众都是满意的,那就够了。
当初宣传的时候创作团队自己都说了,谈什么票房啊,就是让大家开心一下。
对于粉丝来说,一个还算过得去的故事,6位MC在综艺空窗期的演出,这个票价已经是值得,甚至可以说超值的了。
所以,我依然良心推荐这部电影,给极限挑战的综艺粉。
想想极挑的11期和12期,其实当时已经有剧情化的尝试了,而这次更是彻底的全面剧情化,如果能抛开只想看真人秀的桎梏,这部电影绝对良心推荐。
以上。
我有一个远房叔叔,从小就听各种长辈夸他聪明,但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他玩心有点大。
但他的“玩”,并不是吃喝嫖赌,而是真的认认真真的在玩,攀岩、潜水、赛车、蹦极,这些在我看来又危险又酷的举动,几乎串联起了他的个人成长史。
哦,说一下,这个远房叔叔,40+岁,坐标宁波,也有着朝九晚五的普通工作,还有贤惠文静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
前段时间和爸妈去宁波玩,他带着我们各处玩耍,和我这个有“年龄差”的侄女也聊得很开心,深谙年轻人的语言系统。
聊天中,他告诉我们,年纪大了,没年轻时那么爱玩了,之前也就自学了乒乓球,并且拿了全市比赛的前几名后不玩了,现在改学钓鱼,虽然作为初学者不太熟练,但很享受这个状态。
不得不说,这个“玩心大”的叔叔,挺让人羡慕的,不仅我羡慕,就连我爸妈都在扎扎实实地羡慕他的生活。
之所以在这篇《极限挑战》的影评里,提到我这个远房叔叔,就是因为我从看综艺《极限挑战》时,大笑之余就忍不住想到我这个远房叔叔。
且不提“小鲜肉”张艺兴,其他几位年龄真不算年轻了吧,但你在看他们综艺里的表现时,无论是拼劲儿,还是所谓的“有娱乐精神”,都觉得特别有活力,让我感觉,对,哪怕是个节目,他们也是“认认真真的在玩。
”在电影里,他们玩得更疯了,上山,下海,穿索道,玩漂流,睡古宅,坐热气球。
其实也觉得他们这么会玩,与幕后工作人员的努力分不开,就相当于一场真实的RPG游戏,想想吧,多爽。
之前看过黄渤的一段采访,说这一年想休息休息,没拍电影参加了一个真人秀,认识了一群兄弟,是老天爷给机会让他认认真真玩一玩。
所以,在综艺和电影里,也都能看出他是真的很放松很享受这场游戏。
因为挺喜欢《极限挑战》的综艺(难得的国内让我觉得不错的综艺节目),所以也有关注他们的幕后访谈之类的。
节目的导演也说过,这种真人秀,无法设置剧本,只能给一些规则,但极限挑战出乎意料的惊喜太多了。
不说节目,既然是一篇影评,我想说说电影里让我觉得很好玩的桥段。
过桥的时候,极限男人帮互相讨价还价,猜测对方的筐子里是否装有铜钱,这是一场信任的考验以及“巧舌如簧”的“互诈”。
罗志祥和张艺兴在桥上“互诈”的时候,其他的极限男人帮开始赌这两个人谁才能骗到对方。
黄渤、黄磊、孙红雷互相问“你押谁?
”“你押谁?
”“我押……”结果这种语言上的谐音,让他们开始玩“你丫谁”的谐音梗,在电影院看到这段的时候简直要笑喷了,也不得不佩服他们能准确地捡到“梗”,还能抛出来。
与这类似的还有“渤哥”style的梗,本来只是罗志祥自己喊着玩,结果和孙红雷都逮住了这个段子,不仅一起喊,还开始跳起舞,特别魔性,让我现在一看到黄渤的名字,都忍不住想喊渤渤渤渤渤哥儿!
还有孙红雷模仿罗志祥的台湾腔,也是要笑抽过去了,罗志祥说“是什么啊?
”孙红雷模仿“四森魔啊?
”罗志祥说“幼稚鬼”,孙红雷模仿“幼计鬼”,天啊好幼计,不,好幼稚啊!
不过就是这样外表看起来挺成熟,但其实也会做一些幼稚事情的男人,才让我们把持不住啊!
再说说看这部综艺电影的感觉。
其实我对综艺电影也没什么太大好感,但也不会一提到就立刻拉黑,毕竟观众都是用腿投票,想看就去看咯。
而且想想2015年的国产电影市场,观众有埋没任何一部好电影吗?
没有。
所以坦率说,就是因为对这个综艺有爱,才去看了电影,前半段电影感还是很强的,不知道别人觉得如何,我倒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虽然一看就是安排的剧本,好像听说还是《泰囧》的导演写的,确实还挺好笑的。
中间从剧本到综艺的过渡点,开始还是觉得不太舒服,但很快就被极限挑战这群哥们逗笑了,而且就找到了当时看综艺时的乐趣,他们还是在认认真真的玩,互相吐槽,下狠话一点都不嘴软。
而且这么长时间下来,估计他们也把彼此的性格脾气摸透了,能玩得起来。
无论是小荧屏,还是大银幕,他们性格中长板短板其实一目了然。
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说,我为什么会被《极限挑战》这个国产综艺吸引,甚至愿意买票去电影院看,不仅是因为轻松好笑,可能还因为我被这群男人的执着和活力打动了吧。
我一直都特别喜欢一句话,“年轻无极限”,极限男人帮也超越了这种境界,还在挑战着“极限”。
也许,这真的和年龄没关系,所以,就像这篇文章的标题“男人真的不会长大只会变老”一样,让这句话变成我的一个期许,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开开心心不要急着长大而是享受每一天的欢乐直到玩不动变老的那天吧!
好吗?
好的。
不剧透的说说:有剧本的真人秀果然很[赞] 编剧真是很厉害[赞] 悬疑呢只是让人小紧张下下 目的是集中精力看屏幕 搞笑却又不是强迫你去笑 至于感动 嗯~演员真诚 真实的功力[赞] (影帝黄渤 视帝孙红雷 电影学院教授黄磊 这几位单独一个人就能撑起一部戏的角儿 搭配在不好看才怪)但是...编剧太强压过了综艺部分的设计 创意还显弱些 如果时长再加半个小时 如果极限综艺过关环节再能丰满 如果过度衔接部分剪辑量再有所增加 啊呀呀👍… 不过 现在已经蛮不错了 比某些叫电影的东西 更配叫电影
我是《极限挑战》综艺版的影迷,且在我心中,至今国内也没有出现一部能与之相媲美的综艺,除了黄渤、孙红雷等六位分量很重的嘉宾阵容之外,节目设置和安排也是环环紧扣,六个人六个性格,各有各的任务和特点。
孙红雷耍贱卖萌、黄渤这个“青岛贵妇”张口就来各种段子、黄磊智商担当神算子、小猪在绿皮火车上那个村妇的扮相我随时想起来都会捧腹大笑。
后来节目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就匆匆收尾了,为此我还遗憾了好久。
再后来朋友说《极限挑战》大电影要上映了,我几乎没有犹豫,拉着朋友就进了影院。
其实对于综艺大电影我原本是不抱期待的,因为在我心中,电影就是电影,不是别的。
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它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也应该带给观者情绪上的感染和引起共鸣,而此前的综艺大电影打破了这种约定俗成,它们更多是综艺节目的延续,而非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所以无论是《爸爸去哪儿》、还是《奔跑吧兄弟》的上映都饱受市场诟病,甚至冯小刚还炮轰其影响及其恶劣,会扰乱电影市场的有序发展。
而我基于对于此综艺本身的喜爱和对几位演员的期待而进了影院,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却甚感欣慰,《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综艺大电影,它也绝不是综艺的延续,反之,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信任、智谋、勇气和取舍的完整故事,几位主演延续了综艺中自身的特点,耍贱的继续耍贱,卖萌的继续卖萌,智商高的依然是神算子,青岛贵妇依然在生死抉择和兄弟之情之间选择了后者。
电影结束了,幕灯重新打开的时候,我回想因为各位主演的真人秀全程捧腹大笑,却在结尾处因兄弟间彼此的友情和取舍,而感受到了人性深处的善与让。
《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的故事线路很清晰,讲述了三精和三傻穿越到明代获得大明圣火令,却在打斗中误杀了永历帝,而接受惩罚,他们必须接受“护龙一族”的五轮考验,在考验中,每一次都会有人被封印,最后,黄渤牺牲自己,复活了其他五位兄弟。
如果你跟我一样曾经每周日晚上都会苦苦守着电视等着看《极限挑战》,我猜你大概也会喜欢这部电影,它除了完整的剧情之外,每位嘉宾都保持了综艺时的水准,戏骨是真的戏骨,真正的幽默不是装腔作势,而是与生俱来。
真的情意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部电影的惊喜也就在于,它拥有一个完整的剧情的壳子,内里保持了真人秀的精髓。
真正好的演员,并非在诠释角色,而是在表达自己。
生活之所以让人迷醉,并非日日锦衣玉食,而在于你曾经经历各种百转千回的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你日常经历,它们是市井俗世的朴素,也来源于你在各种影视或者文学作品中,去感受其他人的表达,被影响和被感染。
这是一部让人捧腹的喜剧,结尾却诠释了温情。
我想,主创人员想要表达的,大抵就是兄弟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在这样一个繁华奢靡的快餐时代,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最质朴简单的情感,它洁白无瑕,会保护你不被现实的迷雾遮盖住眼睛。
黄渤转身扣动扳机和最终跳入火山熔岩里时,我感受到了这种情感。
而复活的五位在丽江的油菜花田中再次相遇,孙红雷说,“咦,好像感觉少了点什么”的时候,这个呆萌的颜王,却让我感觉到了一丝心酸。
“兄弟,你愿意为了我而去死么?
”“我愿意!
”
晚八点的场,坐标大光明,上座率不错,看了一下周围人群,简直想感慨一句鸡条果然是包邮区老少通杀啊。
(以下可能包含大量剧透)老实说,在一开始得知鸡条有意拍摄大电影的时候我还是本能地有些排斥的,而在小猪他们宣布电影的拍摄计划之后,我甚至幻想过能不能拍成一部名为《极限挑战》的公路喜剧电影,毕竟不能浪费影帝的演技,同时又能给观众带来笑声。
当然,在看了鸡条大电影的预告片后,在看了男人帮唠嗑式的采访后,我这个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鸡条粉还是乖乖贡献了电影票。
作为一个非常配合的观众,我其实在颜王的登场之际就进入了适合的观影模式,开始跟着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鸡条之前就提到会是真人秀和剧本电影的结合,我在观影过程中也深切感受到这一点,开头是一段穿越的剧情部分,在极限6只穿越回来后就衔接上综艺的部分,或者说是披着综艺外衣的剧情部分?
好像在综艺部分花字的运用比较具有争议吧,我看到论坛上有小伙伴提到花字让人感觉一下子回到综艺节目略出戏,而同时根据我所观看的那场观众对于花字的响应还是非常热切的,所以姑且称之为是争议。
其实在看鸡条的前半部分时间里,我都会隐约有类似的迷茫,感觉在看电影但熟悉的综艺环节设置又让我恍惚间回到看节目的时候,可综艺模式到底只是外衣,剧情的设置让我又感觉不像真人秀那样真实真切。
这种恍惚和两种模式的磨合可以说在后半部分到了一个比较自然融洽的地步。
可以说从磊磊独自留在洞里那一段开始我就再也没有先前的纠结,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情中为男人帮的命运担忧了。
磊磊、小猪和颜王三人的“狗带”气氛渲染得真的很好。
磊磊那一段让我有点回想起天猫那一期,不同的是那一期磊磊是因为能力强而被兄弟“投死”,而这里是为了拯救兄弟而自愿留下来。
那一段磊磊的眼神太苏了,这么温柔而多情地看着镜头,仿佛会说话。
(是的我迷妹属性上身了!!
)小猪那一段不得不说渤雷演技太强大了,在有限的发挥空间里发挥了足够的演技把我的心吊的紧紧的,而当颜王唱起“人生路 美梦似路长”后,哥哥声音响起,我身边也立即沦陷了一大片。
(当我看到我旁边的男性观众居然哭得涕泗流时我突然都为我的泪点高感到不好意思起来= =)最后的渤雷,当雷雷红着眼眶问渤鸽咱俩谁长得帅又说渤鸽终于说了句大实话时,我仿佛又看到了南京那期艺兴“被枪杀后”红了眼眶的雷雷,内心仿佛一阵狂风暴雨,折服于雷雷的演技,也感动于男人帮的兄弟情。
在观看鸡条大电影之前,我也疑惑过要结合真人秀和剧本电影,那“真”和“假”该如何定夺?
看完电影之后再回味了下这100多分钟的电影,我自己的解读是:拍摄形式、拍摄内容的“真”或“假”如何取舍不重要,但极限男人帮之间的真情永远是真的,无论是剧情所表现的还是真人秀所真实流露出的,男人帮的情谊都不会散、都不会变,也许真要面对这样的抉择他们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我现在无比期待第二季的播出,看到这“一群神经病”嬉笑耍乐就好。
最后,番茄小坏坏,如果再拍大电影,真的不考虑来部公路喜剧片吗?
我已经期盼很久了hhh
当你住的地方离电影院咫尺之遥时,往往很难管住自己不经常往电影院跑。
还好我国的电影市场总是会从档期安排还有排片这些角度为观众着想,帮你克制自己进电影院的欲望,让你乖乖留在家里剩下钱来吃点好吃的。
前一阵子上映的该去电影院里看的除了《舌尖上的新年》排片场次太少实在找不到,其他的都看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差一点就要守不住自己的底线去看《极限挑战大电影》了,最后看了看豆瓣上的评分,还是冷静下来了。
所以,这电影我看的是盗版。
还好。
我上网来查分数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这电影评分虽低,但是长评却往往都配了高分。
于是我特意点开几个长评看了,发现居然并不太像水军写的。
所以要么是发行方找到的水军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高,要么就是《极限挑战》电视节目的粉丝往往比较宽容而且表达欲旺盛。
我更愿意怀着善意相信是后面一种情况。
我自己就可以出来现身说法。
虽然够不上宽容这个标准,但表达欲旺盛应该是算得上的(看本文的篇幅就知道)。
从这节目开播之前我就开始留意了,那会儿当然是因为黄渤。
后来一整季追下来,意外收获了罗志祥、张艺兴和王迅(王迅原来只觉得长得有意思,看了节目发现整个人都很有意思)。
讲道理地说,《极限挑战》在整个设计的严密程度上是远远比不上隔壁《奔跑吧兄弟》的,而且能看出来制作组对六个明星的控制力也不够,常常被明星们牵着鼻子走。
但这节目好也就好在请了这六个人。
虽然不怎么听话,但有时胡闹反而把节目带出了新奇的味道。
我喜欢看《奔跑吧兄弟》是喜欢节目本身——就算是不了解韩国娱乐节目的人,看上一期由完全不认识的韩国明星主持的原版《跑男》,多半也会很开心,节目形式本身已经很成熟,七个国内明星只是起一个增加亲切感的作用(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但并不是说他们表现得不好)。
而《极限挑战》就不一样了,节目组的执行力还非常有待提高,这种情况下如果明星阵容比现在的稍微无趣一点,这节目就没法看了。
《奔跑吧兄弟》只要不把陈赫和李晨换掉,就没问题;而《极限挑战》如果有第二季,六人中少了任何一个都让人无法接受。
两档节目虽然各有亮点,让人难以取舍,但改编的大电影却高下立判,《极限挑战》显然甩开《奔跑吧兄弟》几十条街。
当然,被拿来跟《奔跑吧兄弟》大电影做比较,本身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这两个玩意儿都走了无脑煽情的路线,好好的娱乐节目看得让人郁闷,而且毫无疑问本片在这条邪道上走的更远,从皮划艇之后就几乎没有笑点了,煽情也越来越刻意、越来越放肆。
但是本片确实是想讲一个电影化的故事,并以电影的叙事方式去推进主线剧情。
只是由于不愿意跳出真人秀节目的框架,使得本片除了明星阵容以外,方方面面都很寒酸。
没有像样的配角、像样的道具、像样的特效、像样的布景,倒是肆无忌惮的植入广告始终屹立不倒。
比起《奔跑吧兄弟》摆明了是要把节目直接搬上大银幕结果去生硬地煽情,至少本片这种讲故事的尝试值得肯定,虽然玩儿脱了。
其实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像《煎饼侠》那样,让明星们扮演着与自己除了名字相同以外毫无瓜葛的戏中角色,在此基础上舍弃综艺节目的形式,完全进入故事。
话说回来,虽然我赞赏本片按照正常故事片的拍法并进行去综艺化,却不得不承认,本片最有意思的一段,也就是赌石头那一段,恰恰是最综艺的。
接下来王迅发现被骗了,如果是正常放在电视上的一期节目,肯定是他去缠着红雷撒泼讨公道、红雷无情嘲笑死不认账、黄渤一边笑话王迅智商低一边替他骂红雷不要脸,那该多开心。
现在为了煽情把这些本来可以很有趣的部分都舍弃了。
而且本片煽情的本事并不高明。
之前《超时空特工》那一期就是一样的刻意煽情,看得人尴尬病大发。
如今更是变本加厉,100分钟里搞笑只有十几分钟,剩下时间全是在煽情。
这么说也不太对,除了煽情之外,也偶尔搅一下基。
好的电影根本就不需要刻意煽情,观众也会被感染到。
同样是黄渤主演的《亲爱的》,有数不清的煽情的机会,导演都没有拿来利用,而是把哭不哭的选择权交给观众自己。
一帮衣食无忧的明星到风景如画的云南又是热气球又是皮划艇的到处玩,其过程再揪心能比得过独生子被人贩子偷走的故事吗?
本片这样真真假假的渲染兄弟情,不但感染不了观众,反而会让人们对之前真人秀节目里六人的羁绊都产生质疑,把真人秀的那个“真”字招牌给砸了。
总而言之,出身综艺节目的《极限兄弟》不是不能拍大电影,但要么就沿着综艺的路做到极致,要么就摒弃综艺正正经经拍电影,如果两头都想靠而又实力不济,就只能像现在这样不伦不类。
不过这么说好像也不太对,其实就算只想靠电影这一头,实力不济还是拍不出好玩意儿(比如拒绝了《奔跑吧兄弟》大电影却跑去拍了《恶棍天使》的邓超),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知之明,去做自己最适合的工作。
之前跟朋友聊天时提到,这个贺岁档邓超和黄渤会是大银幕上最有存在感的演员。
两人各自都会有一部票房和口碑俱佳的作品,也各自会有一部大烂片。
如今这话被验证了四分之三,就看接下来的《美人鱼》了。
凭良心说我是极限挑战的粉丝在进电影院之前我是抱着只要做出一期好看的节目我也能买账的心情毕竟搞笑+极挑南京那场的感觉我就能够接受了但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全体导演组的诚意它总的来说是剧情+真人秀+剧情前面剧情的部分非常的……尴尬(。
有种你们是不是被下降头了或者被养蛊了的错觉………以你们的智商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人设跟真人确实很有区别啊后面真人秀的部分也失去了真人秀的随机性,看着就非常有设定感,而且这个节奏感也不好,没有平常节目里的优秀,同时减少了很多笑料和可看性但到最后结局的时候,前一秒我还在吐槽五毛不能再多的特效………后一秒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了,我觉得自己仿佛是傻逼………小猪模仿鸡叫的声音喊着渤哥渤哥,明明是非常搞笑的部分,却是最大的虐点,这种真实感是六个人去演电影演别的角色不可能呈现的而要是普通的真人秀,又不可能设定出真正意义上的生生死死分分合合,如此荒诞就好像六个人经历了平行世界一样真真假假的形成了这样一个产物其实作为粉丝已经非常满足,超过了期待值以上感谢极挑节目组和六位成员们,遇见你们真的很开心
极限挑战的这部大电影上映大概是标志着现在对于版权的践踏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个没有买版权却连分镜头都抄的一模一样的综艺节目,靠着原版节目的创意和所请明星影响红起来后居然拍了大电影了,真是现在电影界的一大悲哀。
现在的娱乐圈对于版权保护意识淡漠的令人发指,从郭敬明、于正到唐七之类的,抄袭者一波接着又一波,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抄袭者能像极限挑战这样受到广泛的喜爱。
郭敬明、于正被各种公众号骂着,唾弃着,但一提到极限挑战大家就都换了一个画风:哎呀,版权好像是有点问题呢。
不过这几个明星这么辛苦给大家带来欢乐就别说这么多了。
按极限挑战脑残粉的标准,于正和郭敬明可是够冤枉的,于正抄袭琼瑶还没敢抄到分镜都一模一样的地步呢,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这部作品自己还是加了点内容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骂人家这部电影上映前,极限挑战还发了一片长微博,里面不停的诉说自己是多么努力,多么真诚,推出这个电影完全是满足观众的心愿,回馈观众——无耻的程度真是娱乐圈之罕见啊从爸爸去哪儿到奔跑吧兄弟,再到现在的极限挑战,综艺电影真是一次次刷新华语电影的下限。
不知道下次刷新下限的是谁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1)孙红雷和罗志祥是认真来谈恋爱的,全程甜出点火花。2)真的是有剧本的,黄渤和孙红雷最后的演技给了捧着爆米花看好戏的我重重一击。两位影帝确实影帝,接下这个逗比活儿还是演出了演技碾压。
电影并不是很好看但我是水军,收了钱所以打五星嗯就酱
不好笑吗 不好笑吗 不好笑吗 笑死爹了
笑点不足,但作为极挑团粉看得还是挺开心的。我家小渤、罗志祥、孙红雷放子弹那段大家都好入戏啊,黄磊孤身留下来那段演技也爆表了,结局居然这么虐,一个综艺电影至于么你们?
综艺改编成电影无非是为了圈钱,真是浪费了这么多演员
坚决不看,一星抵制!
本来也不是奔着看电影去的 就想看一期节目 但我想看的是无法预料的六个人的化学反应 有故事线索就够了 为什么要限制展开呢……演技再好的人也没法演别人设计的自己
单从观看过程来看,挺有趣的,里面有不少平时看极限挑战综艺才会get到的梗,但我个人是非常反对综艺电影化的。这几个人演技没得说,搞笑细胞也没得说,碰到泪点低的人,大概这个剧情也能做到哭着笑了吧。
有剧本的电影极限挑战 虽然大跌眼镜 但还是喜欢 因为还是他们 反正我爱看
比起跑男大电影还是更上了一点心的~
你猜我为啥给一星
六个人唠嗑我都愿意看,更何况比想象中好多了~
为什么好端端的一部成功综艺非要走上电影院呢?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中国永远不乏为明星买单的人,这样的戏连演员自己忍不住都想出戏,何来认真两字冠上电影两字?除了最后小猪的那个渤渤渤~渤哥让我忍俊不禁,所谓的悬念完全大家心知肚明。现下的演员,有哪个真正尊重过电影两字?
看完电影,如何评价黄磊和孙红雷?黄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孙红雷: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得死。
个人秀节目+明星催出来的快餐影片,饭后看看就行了。
还可以吧,没有想象中的差
我还挺喜欢的,虽然马上就猜到了黄渤会留到最后(50亿影帝请来了必须物尽其用,hhhhhhh
除了服装不好,其他挺好的。看电影我觉得好看,或者好玩就行了。综艺节目每期都会看,我觉得奉献个电影票也没什么。看电影就图个乐呵
虽然还是不想把这种东西称之为电影,但与闺蜜一起去笑了一场还是蛮开心的。黄渤黄磊是去演戏的,张艺兴罗志祥是去打酱油的,孙红雷就是在装疯卖傻;结局有走心,加一星~
一个人浪去看#极限挑战#大电影,想念男人帮,红雷哥的表现最出彩,承包了我一半的笑点。和渤哥飙演技也看的很过瘾。总之大电影有笑点,有情节,有感动,有演技,有悬念,有烧脑,景色很美。可以放心的带周围的朋友刷起来了[玫瑰][玫瑰][玫瑰][偷笑][偷笑][偷笑][心]